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配餐作业22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配餐作业22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配餐作业(二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A 组·基础训练 时间:40 分钟。分值:24 分。学生用书 P425 一、(2018·山西省太原五中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钱穆:凤鸣高岗 1931 年,钱伟长投考清华大学,中文科目的试题是《梦游清华园》,他用这个题目做了 一篇赋,得了满分,阅卷老师不能改动一个字。同时他也考了历史,试题的要求是:写出二 十四史的名字、作者、卷数、解释人是谁。应考者中,只有他得了满分。 钱伟长能有远超同侪的文史功力,归功于四叔钱穆对他的熏陶。 著 书 乱 世 1938 年,云南蒙自,西南联大文学院在此落脚。日本并吞中国的野心,令战争席卷中 华大地。敌我力量悬殊这一现实,使一群当时处于中国最顶层的知识人,感觉到中国可能有 亡国之虞。他们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何从。 钱穆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好友陈梦家的鼓励和一再要求下,钱穆答应撰写一本通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史 大纲》。 钱穆的弟子严耕望曾说:“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坛甚为兴盛,名家大师辈出。论根底深 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几无可伦比。”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 士气,声誉日高。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论。” 任 教 燕 园 1929 年,顾颉刚回到家乡苏州,拜访了当时为苏州中学国文教师的钱穆,借去了钱穆 正在撰写的《先秦诸子系年》手稿。回家读了之后,顾颉刚认为,钱穆已经不适合再在中学 教书了,便推荐他到中山大学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 年,钱穆到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意识”。 有一次,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同事,钱穆以初来乍到的身份,向校长进言:我 一向听说,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里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现在看来是徒有其名,因为我一进 校门就看到 M 楼,S 楼,所谓的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建议改用中国名字。 满座为之默然。后来,燕京大学召开会议讨论,最后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把 M 楼改为穆 楼,S 楼改为适楼,其他建筑以此类推。至于校园里那个景色秀丽的湖该用哪个名字,大家 争论不休,最后钱穆命名为“未名湖”——1949 年后,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迁到燕 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为北大的代称。 传 统 人 物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 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钱穆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写一本中学国文教 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 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日本人全面侵华的 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 后所著的书中。在 20 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第二个人,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 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 1986 年 6 月,钱穆在素书楼结束了一生的教学生涯,媒体蜂拥而至,关注这位耆宿的 告别杏坛之作。钱穆对在场的学生说:“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遗忘了。现 在哪人再讲梁任公?……照这样子,将无历史可讲。……求新求变,那真是值得惊心动魄 的。” 争议声中,这位老人的温厚与深忧,往往被低估。 集 大 成 者 抗战前,李埏入读北京师范大学,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钱穆过来兼课。在上大学前,李埏 已经读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背过不少秦汉文章。当时他认为自己还有些基础, 不料听了钱穆几节课下来,不禁怅然若失,“我简直是一张白纸啊!过去的读书,那算是什 么读书呢?过去知道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小堆杂乱无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龚鹏程认为,钱穆先 生天资过人,“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 7 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这都不是 普通人能办到的事。钱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举 世无两”。 相关链接:①如果只看钱穆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 事实上,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 读《新青年》。他的弟子余英时说:“钱先生对于新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 都毫不逊色。‘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②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在西南联大时,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地去钱穆宿舍问学,钱 穆一一耐心作答,没有丝毫厌倦的神态。他告诉学生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 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选自 2015 年《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 分)( ) A.钱穆在燕京大学任教时,曾向当时的燕大校长司徒雷登建议,更改学校大楼的名字, 他为燕京大学命名的“未名湖”,后来成了北大的名胜。 B.作为一名“传统人物”,对于菲薄传统风气的深沉忧虑,遍见于钱先生的著书中。 C.钱穆要求自己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反对让人惊心动魄的求新求变。 D.除了勤奋苦学的态度之外,龚鹏程认为,钱穆的天分也不容忽视,这一点从他为《公 孙龙子》作注就能看出来。 解析 B 项,原文信息“对菲薄传统风气的深忧,遍见于钱穆抗战后所著的书中”,少 了时间上的限制。 答案 B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开篇写钱伟长,体现了钱穆对他的影响与熏陶,侧面衬托了钱穆的学问深厚,引出 下文对传主钱穆的正面叙写。 B.钱穆的学生严耕望感叹老师“书生报国,此为典范”,是因为钱穆在各地演讲,阐 扬传统文化,激励了抗战士气。 C.与主流学派不能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严厉批评新风气,劝人多读中国书,做中国 人,即是他身上一大争议所在。 D.“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钱穆在告别杏坛时所说的这句话,流露出了钱穆对梁启 超的高度肯定,也表达了自己对新风气的态度。 E.钱穆先生不仅根底深厚,著作宏富,而且才气磅礴,识力深透,文笔劲悍,近六十 年来在中国史坛几乎无人可与之并论。 解析 B 项,严耕望感叹老师“书生报国,此为典范”,主要是由于《国史大纲》的撰 写出版。注意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说国家蒙难,知识分子在困窘与恐惧中思考中国该何去 何从,钱穆修史为此。C 项,原文信息: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 和而不同的状态。D 项,“现在哪人再讲梁任公?”意旨不在臧否人物,而是表达对历史的 一种“温情与敬意”。 答案 AE 3.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相关链接信息第二则中,钱穆将其化用为“我 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阐释钱穆这句话的含义。(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总说)温厚与深忧,潜藏在钱穆先生峻厉的思想和批评的言语之后,被人们所忽 略。1 分(分说 1)失言指的是在求新求变的时代背景下,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做中国人,严厉 批评新风气时所表达的看似不合时宜的话。1 分(分说 2)失人指的是处世温煦,评议他人时, 口不出恶言,对待学生问学毫无厌倦;治学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爱国情感方面,有强 烈的民族使命感。2 分 二、(2018·内蒙古集宁第二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晚年沈从文:越来越容易落泪 到了晚年,沈从文越来越容易落泪。孙女在学校被顽童欺负,他哭了;老友穆旦逝世, 他泣不成声;回乡听傩堂戏,他泪湿衣襟。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往事,老人说:“在‘文 革’时期,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 一位女孩听之动容,上前拥住老人的肩膀:“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没想到, 沈从文抱着女孩的胳膊,号啕大哭,不停地哭,满脸鼻涕眼泪,老伴张兆和像哄小孩一样, 又是摩挲又是安慰,才让他安静下来。 究竟是多大的苦难,让沈从文忆及以往,常常不能自已? 从湘西大山里出来的他,不是没有见识过苦难。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兵,见过人世间 的各种残酷,杀人如麻,血流成河……他说:“因这印象而发展,影响到我一生用笔,对人 生的悲悯,对强者欺负弱者的悲悯,因之笔下充满了对人的爱和对自然的爱。” 这苦难,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竟然降临到自己身上。年轻的沈从文,因为自己“乡下 人”的耿直,得罪了不少人,也因此埋下了之后的祸根。 北平解放前夕,北大教授云集一堂,讨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沈从文将政治比喻为“红 绿灯”,文学是否需要“红绿灯”指挥呢?他与冯至有一场争论: 冯:红绿灯是好东西,不顾红绿灯是不对的。 沈:如有人要操纵红绿灯,又如何? 冯:既然要在路上走,就得看红绿灯。 沈:也许有人以为不要红绿灯,走得更好呢? 他始终相信,文学要保留一点对政治批评和修正的权利,而不是单方面的守规矩。这种 坚守,让他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北平解放以后,当各种政治浪潮铺天盖地而来,朋友们 纷纷识时务为俊杰,听从“红绿灯”指挥的时候,沈从文还在那里倔头倔脑地守着自己。 郭沫若一篇《斥反动文艺》的战斗檄文宣判了他政治上的死刑。沈从文被踢出了北大, 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大教授被发配到历史博物馆当讲解员。 祸从天降,猝不及防。当朋友们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意气风发、红光满面的时候, 沈从文却被时代抛弃了——对他而言,不是“时间开始了”(胡风之语),而是“时间终结 了”。沈从文悲哀地写道:“这个新社会人都绝顶聪明,又还十分懂幽默感。我却总是像个 半白痴,满脑子童心幻念,直到弄个焦头烂额。” 一个不是“思”而是“信”的时代的降临,让习惯独立思考的沈从文感到无所适从。 第一次文代会,南北作家会聚北京,沈从文连代表都不是,他想与时代和解,但时代容 不下他,他也不理解这个时代,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他的命运得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而并 不是他原来预感的一代人来共同承担共同的命运。 他没有同代人的陪伴。这种“完全在孤立中”的强烈感受对他打击太大了,他几次有自 毁的冲动,都被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一个作家,失去了写作能力,就像美食家失去了味觉一般,令人崩溃。倘若这是一代人 的悲剧,尚能同病相怜,命运偏偏让沈从文一个人来承受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在众人狂欢 之夜,独饮孤独的苦酒,这是何等悲凉! 在苦难之中,对心灵最大的摧残,不是来自黑暗,而是黑暗的同道、自己曾经的朋友。 敌人毁灭不了你,陌生人也伤害不了你,唯有来自朋友的切割、误解与反目,才会真正戳到 你的痛处。 沈从文与丁玲,再加上胡也频,曾经是一段民国文坛“三人行”的佳话,经历过共同的 恐怖岁月,互拥取暖。之后,丁玲变了,变得那样冷冰冰,与他形同陌路,而且还公开与他 划清界限,痛斥他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的市侩”。 还有来自学生的变脸。范某曾经当过沈从文的助手,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绘制插图。 为了他的调动工作,沈老尽其所力,四处奔走。范某为此感激不尽,不时写信来问寒问暖。 有一次,天不亮,范某就来敲老师的门:“昨晚梦见沈先生生病,我不放心,连夜赶 来。”“文革”开始了,范某反戈一击,写大字报揭发老师,而且对老人说:“你过了时, 早就没有发言权了,这事我负责!”沈从文气得冒着鹅毛大雪赶到友人家里,进门便说:“一 辈子没讲过别人的坏话,我今天不讲,会憋死的!” 他心中的女神、太太张兆和,喜欢他的文字,却不理解他的内心,在最需要她陪伴的时 候,她常常远离他而去,留下他一颗敏感而孤独的心,在黑夜中痛苦地自噬。直到沈从文逝 世,张兆和整理两人的书信,才似乎明白了丈夫的内心。 沈从文逝世之后,他的全集终于出版了。一千多万字的篇幅里面,有四百多万字是生前 未发表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和不计其数的书信。 那是另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沈从文。这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无冕之王,在他的后半 生,以其心灵的苦难和不屈的挣扎,丈量出那代知识分子的痛与爱。 (选自许纪霖《沈从文晚年的眼泪》,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三、四段写沈从文回忆往事不能自已,年少的经历给后来的生活带来了不可磨 灭的影响,致使晚年的沈从文越来越容易落泪。 B.沈从文关于“红绿灯”的争论,实则为文学是否听从政治的指挥的争论,沈从文认 为,文学应该独立于政治而存在。 C.“一个不是‘思’而是‘信’的时代的降临”一句中,“思”指独立思考,“信” 指的是信守政治的指挥,写作必须受到限制。 D.张兆和是沈从文心中的女神,但沈从文生前却没能够得到张兆和的理解,直到沈从 文死后,张兆和才在整理沈从文的信件中理解了沈从文。 解析 致使晚年的沈从文越来越容易落泪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归结为“年少的经 历”不当。 答案 A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沈从文说“在‘文革’时期,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这看似幽默的话语实则表 露出这段经历是沈老内心最不愿接受的屈辱过往。 B.沈从文没能够成为第一次文代会的代表,根本原因是郭沫若发表文章否定了沈从文 的文学立场,把他赶出了文学界。 C.沈从文、丁玲、胡也频都是经历苦难的文坛友人,可以共患难,却因沈从文胆小, 最终划清界限,形同陌路,沈从文失去了亲密的朋友。 D.文章写沈从文在政治生活、文学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都有些“不顺意”,而这 些“不顺意”层层叠加,让沈从文无所适从,无法应对。 E.沈从文一生著作等身,我们熟悉的只是他的一部分 文学作品,而他的全集大部分主要是学术著作和书信,所有著作全集多达一千多万字。 解析 B 项,沈从文没能够成为第一次文代会的代表,根本原因是他倔强地坚守自己, 不听从“红绿灯”指挥。C 项,沈从文胆小这一原因归纳有误。E 项,“大部分”的表述不 当,应该是不足一半的文字。 答案 AD 6.文章说“丈量出那代知识分子的痛与爱”,试探究“痛与爱”指的是什么。(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痛”指的是知识分子一贯的学术主张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矛盾,总觉得自己对政 治应该保留一点批评的权利,结果直接导致受到冷落、批判、流放,写作、科研停滞。 “爱”指的是知识分子即使处境艰难,也对自己的学术、事业、追求矢志不渝。 B 组·能力提升 时间:40 分钟。分值:24 分。学生用书 P427 一、(2018·甘肃省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方汉奇: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 王润泽 方汉奇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新闻史学者,也是新中国新闻史学科的奠基人之 一。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史学者,方先生的工作可谓筚路蓝缕,所涉研究方向要正确,框 架体系要经得住实践检验,史料也要全面重新开拓。 方先生在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新闻史的研究特点时说:“立场观点比较陈旧。多数著 作以资产阶级报刊为正统,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报刊为异端,对后一部分报刊的介绍,既简单 又有偏见。个别作者站在反动立场,为帝国主义和官僚军阀所做的报刊涂脂抹粉,发表过不 少错误的言论。” 方先生新闻史研究所坚持的方法和立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史料第一、多打深井、厚 积薄发,这是先生研究新闻史的特色,也是特长。 和许多研究者不同,方先生的研究之路始于高中时代的集报活动,到大学时,他已集有 1 400 多种报刊,而且不少是“海内孤本”。他集报最多时有 3 000 多种、5 000 余份(1947 年 10 月)。 正是利用如此丰富的一手史料,方先生大二时(1948 年 6 月)就写出 13 600 多字的新闻 史文章《中国早期的小报》,在《前线日报》副刊上连载 8 期。 由于一手史料丰富,方先生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很多,如第一次关于中国最早官报雏形 “敦煌进奏院状”的研究,关于中国最早报纸文献记载《开元杂报》的研究,第一次关于太 平天国运动期间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等等。 “文革”期间,方先生下放到江西,出发时带去所有书籍,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作学 术积累。他曾写下 10 万张学术卡片,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种报纸和书籍上搜集到的有关新 闻学方面的资料。 20 世纪 80 年代初,方先生得知英国不列颠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的唐归义军“敦煌进奏 院状”原件,便邀请驻英的新华社记者孙文方帮忙调阅誊录,开始对这份报纸进行详细深入 的研究,并结合《开元杂报》等其他唐代文献记录,考证出“邸报”的出现不会晚于唐朝, 中国官报雏形从唐朝就开始了,唐代是中国新闻事业的肇始。这一系列结论目前被大部分新 闻史学者接受并认可。 我曾经用三层境界来诠释方先生的史料解读功夫:史料文本本身的意义,史料在所属专 业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史料在整个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最难的是最后一部分。 方先生对历史背景和文献勾连有着深厚的积淀。如果没有对汉以降“邸”制的清晰了 解,对邸吏制度和地位的详细考察,如果没有对唐宋以降各种官职和机构的了然于胸,对宋 以来各种文化活动、出版技术的熟知,甚至对文人在文字音形上的变通嗜好,想厘清各种正 史中所忽略的新闻传播史,是不可能的。 方先生曾说,“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属于文化史的部分”。后来,有人质疑,中 国古代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是否应该对“报刊”先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后才能进行研 究,否则会影响中国新闻史的合法性。先生则表示,欢迎各种不同角度的研究,各有所长、 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彼此交流,共同提高。 我曾跟方先生闲谈,如果各种研究流派都兴旺起来,或许先生的研究也可以称为“方汉 奇学派”?先生回答说:“我不喜欢标新立异,我就是老老实实的史学工作者。” 我是在工作之后跟随方先生读博的,由于工作关系能常常陪伴在先生左右,耳提面命, 而他的那种平和之力却无法言传。时间越久,就越品出学问之味。既然献身学术,就要好好 做下去。学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就是学术,不在于教授几级,不在于头衔几何,甚至无论课 题多少,也不在评奖高低,仅仅是一份执着和坚持,正如先生所言,不怕慢,不要停。 钱穆先生曾总结过中西学术本质的不同,西学为学术之学,喜欢概念和理论的创立创新, 而中学为“治平”之学,是人性和学问的统一,因此中学学术之最高境界为“至善”,是道 德文章的高度统一。在方先生这里,我看到了这样的统一,他树立了学者的“标杆”。 (原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方汉奇,1926 年 12 月出生于广东。1950 年毕业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新闻系。1951 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泰斗。人们不称他教授,亦不称老师,而是尊称 “方先生”。 ②2016 年 12 月 27 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迎来九十寿辰。之前,《人民 日报》《新闻爱好者》《新闻春秋》等多家媒体纷纷组稿,刊发系列文章为方先生祝寿。而在 各种社交媒体上,学界的祝贺更是数不胜数,方先生“感谢大家善颂善祷”,并自喻为屠呦 呦手里的青蒿素、显微镜下的小动物,开始被世人进行研究了。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方汉奇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泰斗,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史学者,也是新中国新闻史 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B.方汉奇对新闻史研究所坚持的方法和立场是史料第一。他从高中时就开始收集报刊, 到大学时就达 1 400 多种,截至 1947 年 10 月就收集了 3 000 多种报刊。 C.“文革”期间,方汉奇被下放到江西,临行时他不忘带去所有书籍,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他制作了 10 万张学术卡片做学术积累,以期“文革”之后继续进行研究。 D.方汉奇有时说话风趣幽默,在他九十岁寿辰期间,不少媒体以不同方式向他表示祝 贺,他在感激之余,并自喻为屠呦呦手里的青蒿素、显微镜下的小动物。 解析 C 项,“以期‘文革’之后继续进行研究”于文无据。 答案 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方汉奇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成果并不满意,认为立场观点陈旧,对报 刊的介绍有失公允,带有偏见,甚至有站在反动立场上的错误言论。 B.方汉奇对新闻史的研究情有独钟,源于高中时期收集报刊的习惯一直未变,大学期 间还收藏了不少“海内孤本”,并公开发表了长篇新闻史研究文章。 C.方汉奇对史料的解读功夫有三层境界,即史料文本本身的意义、史料在所属专业领 域的价值和意义、史料在整个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但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部分。 D.方汉奇开创性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如对中国最早官报雏形的研究,对中国最早报纸 文献记载的研究,对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等等。 E.正文作者是方汉奇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形影不离的陪伴,使作者感受到方先生的平 和之力,同时也感受到方先生对于学问、对于做人的观点以及态度。 解析 B 项,“收集报刊的习惯一直未变”于文无据。C 项,“最重要”的分析不合原 文意思,原文表述为“最难的”。E 项,“形影不离的陪伴”无中生有。 答案 AD 3.作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研究的泰斗级人物,作者称其为学者的“标杆”。从他治学与 做人方面,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探究文章在某一方面带给读者的启示,从题干看,要求从方先生“治 学”和“做人”两方面来谈。也就是说,组织答案时应从其治学精神、方法和做人做事的态 度、品格等方面入手。从正文第二段中,我们可以得出第(1)点、第(2)点启示;根据第四段 可以得出第(3)点启示。依次类推即可。 答案 (1)做学问要不畏艰难,要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2)做学问方向要 明确,规划设计要经得起实践检验;(3)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立场;(4)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 材料,研究要深入、细致,要做到厚积薄发;(5)允许研究角度的不同,要互相补充交流, 共同提高;(6)做学问应该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研究要扎扎实实;(7)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8)既要创新,更要至善,要达到道德与文章的高度统一。(每答出 1 点得 2 分,观点 1 分, 阐述 1 分,答出其中的 3 即可) 二、(2018·河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平民建筑师”齐康 在南京,有一座被誉为“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的建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 同胞纪念馆。这是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其设计者是当今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人物 齐康。 齐康生于南京,虽没有亲身经历南京大屠杀,但当年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保护难 民的事迹,给齐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 多年来,难耐的悲愤,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触发了 他的创作激情,使他倾注了 20 多年的心血设计出这座纪念馆,他说:30 万南京人的血肉生 命,值得我呕心沥血去祭奠。 齐康对纪念性建筑情有独钟,他参与设计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 念馆等上百座纪念馆。他用建筑的形式留存和传承民族的历史,表达情感,期望美好未来, 被称誉为“纪念馆意义”。 其实,齐康更喜欢别人称他为“平民建筑师”。无论是他设计的高楼大厦、园林小景, 还是各种各样的纪念馆,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走进去,去感受,去领会。他说建筑必须为 人服务,以人为本。在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的设计中,他在图书馆内预留大量“交往空 间”,国内有些图书馆专家对此很不认同,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而他认为图 书馆的功能不只是阅读,还要有交往、交流,不只是人与书,还有人与人。 在福建武夷山庄的建筑设计中,齐康从传统中传承出新,在福建地区的乡土建筑里融入 时代的气息,探索出一种新的地方主义风格,使福建武夷山庄成为全国风景建筑中第一个乡 土建筑时代化的作品。他说,要尊重一方土地,尊重一方水。在这一方水土的基础上,做出 自己的作品来,让人看到这个建筑就像是从这个环境里长出来的。 齐康认为建筑师应当有一种情怀,一种责任心,担负起建设和梳理城市环境的重任。他 说,建筑师必须研究城市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建设有情感的城市。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 是有记忆、有坐标的,比如说游子回到故乡,他能依着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而现在的 城市建筑突飞猛进,人在其中感觉很孤独,如何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 作为建筑设计大师,齐康信奉一句话:不下工地的建筑师不是一个好的建筑师。他认为 真正的知识许多来自下层。他曾经问擦窗工人对窗台设计有什么看法,工人说,站在花岗岩 表面上太滑了,窗沿太窄,铝合金的窗轨不好站。这让他深深体会到,建筑不仅为业主设计, 还要为擦窗工人设计。 面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等种种荣 誉,齐康很淡然,他说:“盖棺定论时,能被看作‘平民建筑师’,我就心满意足了。” (摘编自李伶伶《齐康传》) 相关链接:①齐康参与设计近 200 座建筑,其中纪念性建筑、学府建筑、文化建筑、人 物建筑、风景建筑、办公建筑等多种类型。在这些建筑设计中,他运用中西方建筑的传统手 法,融入丰富的哲学思想,重视空间的处理,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摘自《东南大学校友介绍》)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读博士时,师从齐康。王建国说:“齐先生高瞻远瞩,将建筑 学有限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城市和环境领域,扩大到社会和人文领域。” (摘自“中华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齐康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保护难民的事迹,对齐康设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 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较大影响。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被誉为“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是齐康对 南京 30 万死难同胞的特殊祭奠。 C.齐康设计的伯川图书馆,突破了图书馆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的局限,填补了图 书馆在实现人与人交流功能方面的空白。 D.作为全国风景建筑中第一个乡土建筑时代化的作品,武夷山庄是齐康“新的地方主 义风格”的体现,表现出他对一方水土的尊重。 解析 C 项,“填补……空白”不合文义,原文表述为“而他认为图书馆的功能不只是 阅读,还要有交往、交流,不只是人与书,还有人与人”。故选 C。 答案 C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齐康成功设计出全国第一座抗战史上系列的纪念馆,奠定了他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 位,使他赢得了“纪念馆之父”的赞誉。 B.齐康对纪念性建筑情有独钟,这与他的设计理念有关,他想用建筑的形式留存和传 承民族的历史,表达情感,期望美好未来。 C.齐康既善于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他运用中西建筑的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 筑风格,设计的作品数量众多,类型多样。 D.齐康是有情怀的建筑师,为了每一个回乡的游子都能依据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 清除孤独感,他倡导建设有情感的城市。 E.齐康高瞻远瞩,他将建筑学有限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城市和环境领域,努力通过自己 的设计,建设和梳理城市社会环境。 解析 A 项,“奠定了……,使他贏得了……”在原文中缺乏依据;D 项,“为了每一 个回乡的游子”不合文义,原文表述为“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是有记忆、有坐标的,比如说 游子回到故乡,他能依着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而现在的城市建筑突飞猛进,人在其中 感觉很孤独,如何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故选 AD。 答案 AD 6.为什么说齐康是“平民建筑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齐康把为人服务、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或:齐康设计的建筑尊 重人的感受,尊重一方水土)。②齐康认为真正的知识许多来自下层,尊重工人,向工人学 习。③齐康面对建筑界各种殊荣很淡然,喜欢被称作“平民建筑师”。 【方法技巧】 (1)标,就是标记出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关语句,这是文章的线索。 (2)筛,就是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成就”“贡献”“行为”“经验 等”。 (3)寻,就是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寻出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语句,并体会其 意图。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 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 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4)品,就是找出刻画传主的细节并体会其作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 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在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的同时,关注这些 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5)思,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思考作者传达了传主怎样的思想、性格、观点等,这需 要结合传主的事迹思考;二是思考传记中的评论性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传记中有作 者评论的传记一般称之为评传,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 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要 害。因此,读懂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