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一编 热点2 信息整理——论证分析 理清句段明脉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一编 热点2 信息整理——论证分析 理清句段明脉络

热点2:信息整理——论证分析 理清句段明脉络 【案例精析 复盘避误区】 数据链·失分诊断区 材料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论证中综合运 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考试现场】 【规则构建·状元实验室】 一、敲黑板——区分不同概念,明确答题角度 二、划重点——高频失分类型统计,明确失误点,规避雷区 三、重落实——遵循答题原则,组织题目答案 【热点题型】之论证思路 【典例】(2020·新高考全国卷I)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阅读文本见“热点1”【案例精析 复盘避误区】} 【明确答题模板】 技巧通·制霸考试力 【解题示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 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 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 魅力所在。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通过深度挖 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 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 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 模拟练·冲刺双一流 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2010年, 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 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 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5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 观光带”。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 成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编自姜雪松《“文化创城”打造 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 材料二: 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 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 化符号。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 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建筑本身就 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像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 样态。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 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京剧等。法国作家雨果曾讲过,“人类没有 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 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 体现的是仿唐建筑的风格。经过岁月的洗礼,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 化内涵,将其进行新的改造。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文脉,对 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 恢复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 形态、均衡、比例等造型元素,体现着建筑外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建筑 美不美观,好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 影、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中国有着上下 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通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 征”“引用”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它深刻的寓意。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寓 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 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 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 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在改造中,以尊重 原有年代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 筑立面的设计上,不仅提高了使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在现代建筑 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 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 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 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三: 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 口的报刊亭就能逐一实现。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 许多多海口市民中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 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逐 渐消失。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 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 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30 多年的阅读习惯了,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相应少了很 多。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12个小时,现在能有四五 个小时就不错了。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 要不然真没办法。” 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2个小时,才有 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纸。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 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 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 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于我们普通市 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过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 ‘生活’。”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 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 的阅读爱好者们营造一个文化驿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 情味的无限美好与遐想…… (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 ——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哈尔滨着力打造冰城符号,提升城市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境界和文 明高度。 B.各种符号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符号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各具特色 的文化。 C.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符号诸如文字、色彩等可成为城市 的标志。 D.材料三以记者实地调查的形式报道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的现状,比材料一更具 权威性。 A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 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 对后判断正误即可。要做好此类型题目,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 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B项,“按既定 规则组合在一起”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 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可见并不是“按既定规则组合”,选项主 观臆断,于文无据。C项,“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法错误。原文中 说的是“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最外层”不等于“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二者表意有区别。D项,“材料三……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说法 错误。写作的内容和目的决定了表现的形式,两则材料在这一方面无法比较。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音乐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演出常态化、多样化,而且深 入市民内心,成为城市文化印记。 B.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 化内涵,展现这些符号的深刻寓意。 C.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城市文化符 号居于建筑立面改造的重要地位。 D.城市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建筑立面的恰当改造可以有效地 提升建筑的实用功能以及审美价值。 B B项,“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 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这些符号的深刻寓意”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在建筑 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 化内涵”,并不是只要“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一定能赋予建筑精神 文化内涵。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四合院屋檐上雕刻的蝙蝠与寿字等,使北京四合院成为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内 涵的建筑。 B.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黛色又称青色,合在一起谐音为: 清白。 C.旧时南京秦淮河两岸商铺林立,许多文人在乌衣巷、朱雀桥边尽显诗酒风流, 一片繁华。 D.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鸟巢、水立方传遍世界,这些建筑无疑成为北 京的代表。 C 这类题选项信息一般会超越文本,也就是可能在材料中找不到可对照的语句, 需要联想生活或者运用头脑中的自我储备加以判断。还有一种设题角度是对原 文相关语句进行合理而巧妙的变通,即一句话百样说,出题者没有照搬原文信息, 变通说法后让考生来推断,这其实就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C项,“旧时南京秦淮 河两岸商铺林立……一片繁华”说法不正确。选项陈述的是秦淮河相关的历史 事实,而材料二中主要论证对象是城市建筑中的文化符号,选项内容不属于“城 市建筑中的文化符号”。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阐释概念内涵开篇,引出论题。②逐层深入展开论证。(由文化符号在建筑 设计中的运用到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中的运用。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 后,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③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如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5.作为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近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 合材料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城市不断发展,报刊亭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或者“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②互联网迅猛发展,阅读纸质刊物的人更少,对报刊亭需求降低,营收额少使经营 难以维系。③电商大量出现,对报刊亭等实体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预测练·命题风向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 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 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 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 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 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 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 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 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 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 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 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头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20世纪50年代至70 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 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 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 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 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 “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 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 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 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 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 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 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 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 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 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 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 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 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 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 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 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 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 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 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 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 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 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了 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 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 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 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 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 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 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 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 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 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 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 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 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 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摘编自洪治纲《人民日报: “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1.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味,还体现 了积极勘探和理性反思的特质。 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出现时,就更 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表现 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 D.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少有感性 抒情和诗性怀想,艺术性有时偏弱。 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 析和思考”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 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由此可知,非虚构文学(写作) 直接展示的是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而不是作品主人公对事 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为它与既有 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 B.“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理清,但某些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 文体特征,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 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才对他们 的虚构性写作大有裨益。 D.材料一围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文学(写作)”,材料二角度不同,但同 样表现出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极大肯定。 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 能力。A项,“因为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分析错误。由 原文“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 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 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 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可知,“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 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有两方面的原因,题干以偏概全。B项,“印证了 其概念的严谨性”分析错误。由原文“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 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 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可知,“非虚构文学(写 作)”概念的严谨性有值得商榷之处。C项,“只有……才”分析错误。由原文 “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 ‘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可知,当代 作家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对他们的虚构性写作 大有裨益,但不是必要条件。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加以充分发挥,从而使大 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B.“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保留可靠 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C.“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总是辩护似的加 上一句‘这是真事’,仿佛就立刻使它身价百倍。” D.“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家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历史隔着一层不可 逾越的时空,所以决定去马来西亚做一次实地的旅行。” D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 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本题中材料 二强调的是“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 D项中当作者感觉和历史有隔阂时,决定做一次实地的旅行,也就是对现实做一次 深度的介入。 4.材料二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采用多种论证方式,论证充分。采用举例论证,以李辉、梁鸿的作品为例,证明 “非虚构写作”表现了当代作家对历史、现实的积极主动、微观化、现场直击 式的深度介入。采用对比论证,将不同作家进行对比,强调了非虚构写作对作家 在介入性写作方面的激发及意义。②论证客观,既写到“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也兼顾到其艺术性偏弱的不足。③用语严谨,“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我 以为”等语言,表述严密不留漏洞,表现了论证思维的缜密。 5.如何理解非虚构文学的“真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基于事实的“真实”。用纪实的形式,调查、暴露现实问题。②文学的“真 实”。寻找一种叙事模式,能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表现作者对 现实真实的观察和思考。③阅读体验的真实。非虚构文学更具现实感,使读者变 为剧中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