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益阳市2019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统考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本试题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 ‎3.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被称为“绝学”的甲骨文与甲骨学,内容丰富,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古代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的素材。‎ ‎②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古典文献遗产,其时代属于商王朝后期。甲骨文出自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之手,包括商王、贵妇、王室成员、卜官、贵族、各方巫师、地方要员等。这些人群以特有的占卜文例形式(通称甲骨卜辞)或记事文例形式(通称记事刻辞),在龟甲兽骨上写刻下他们的日常生活事象,记下了真实存在的商王室谱系,记下了大量的神名、人名,揭示出王位继承法与婚姻亲属制的特点,王事与臣属活动的政治景观,重大事件中的人物思想情感表现,商王与诸侯方国的关系,官僚机构与职官的职掌,社会生活中权贵与平民、奴仆的阶级结构,经济产业的管理者与手工业劳动者的等级关系,不同族群的宗教意识观念,军事战争中的武官、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和攻防行事,丧葬祭祀中人殉人祭者的身份、社会地位及其与墓主的关系等,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填补了史书的缺载。‎ ‎③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料。120年来,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历史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也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 - 28 -‎ ‎④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与大型甲骨文献集成、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 ‎⑤相比于过去,如今的甲骨文研究有很多有利条件。近些年来,出土的战国文字较多,特别是许多地下简帛文献的再发现,如清华简、上博简、郭店简、包山简等。简文保留了很多古老字体的写法和用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找出其字形变化的源与流,比以往考释甲骨文强调形、音、意分析增加了更多的可参照素材。‎ ‎⑥同时也应看到,当今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也面临不少问题,如项目设置重复,选题碎片化,一些研究自说自话,等等。因此,在制定甲骨文保护研究的发展规划时应有以下几方面导向和新的拓展领域:加强对甲骨文的敬畏之心,杜绝伪造乱用甲骨文字的不良风气。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与方法,完善甲骨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造就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从国家层面全面推动甲骨文的专业整理与科学研究,推进甲骨文的知识展示与文创利用。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加快甲骨文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适当增加甲骨文重大项目、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设立。注意甲骨文与甲骨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同时兼顾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一批名副其实的甲骨文科普园地。‎ ‎⑦要言之,甲骨文研究迎来了新机遇,我们应认准方向,坚守底线,拒绝乱象,把握好甲骨文研究与应用的深化发展趋势,在古文字与古史研究领域不断进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甲骨文研究的继往开来》,2019年11月)‎ ‎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甲骨文被称为“绝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B.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出自殷商王朝的特殊人群之手。‎ C. 甲骨文自发现以来,海内外学者共同探索,使甲骨学成为国际显学。‎ D. 甲骨文与甲骨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将有利于甲骨文研究的继往开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介绍甲骨文,然后点到甲骨学,并指出二者的研究面临的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措施。‎ B. 文章第②段用大段文字,介绍了甲骨文记载的大量内容,论述了甲骨文对商代史研究的重要影响。‎ C. 文章第⑤段,通过举例论证,论证了如今的甲骨文研究相比于过去,具有很多的有利条件。‎ D. 文章提出了甲骨文与甲骨学两个概念,介绍了二者的紧密联系,得出甲骨文研究面临不少问题的结论。‎ - 28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逐渐深入,殷商王朝的真实历史将会非常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B. 甲骨文材料持续不断的发现、整理和著录,对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起了决定性作用。‎ C. 近年出土的简帛文献保留了很多古老字体的写法和用法,为甲骨文研究创设了有利条件。‎ D. 作者认为,只要加强对甲骨文的敬畏之心,就能杜绝伪造乱用甲骨文字的不良风气。‎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A项,“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扩大了范围,原文第①段“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题干少了限定词“中国”,范围扩大。‎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得出甲骨文研究面临不少问题的结论”分析错误,考生做题时一般从文章题目或最后一段找出文章的结论,本文从选文的出处《甲骨文研究的继往开来》的题目可知,甲骨文研究要“继往开来”;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甲骨文研究迎来了新机遇”。所以“面临的问题”不是文章要得出的结论。‎ 故选D。‎ ‎【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A项,“完整地展现”过于绝对,文章②③介绍的是甲骨文与殷商王朝的历史,但是不能得出“殷商王朝的真实历史将会非常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结论;‎ B项,混淆概念,从文章第④段“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与大型甲骨文献集成、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可知“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是甲骨学研究内容,而且题干中的“决定性作用”过于绝对;‎ D项,“只要……就……”强加条件关系,文章第⑥段“加强对甲骨文的敬畏之心,杜绝伪造乱用甲骨文字的不良风气”,前后两句不是条件关系,所以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科技文阅读要揣摩的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3.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4.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5.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6.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7.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8.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该理论最早由一位自称中本聪(化名)的人于2008年提出,其基本原理为:可以将所有系统背后的数据库看成一个大账本,目前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比如支付宝的账本是阿里巴巴在记),也即中心化模式;而区块链可以看作是一个全民参与、高变可信的数据库,它实行全网协作记账、核账,所有节点均有机会参与竞争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节点,每次记账便会形成一个区块(block),区块与区块之司基于Hash函数首尾相连形成区块链(block chain)。概括来说,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具有开放性、防篡改性、匿名性、去中心化以及可追溯性等特征。‎ 当前世界已处于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发生变化的同时,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当前互联网模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中心化的,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数据均以一个个“孤岛”的形式存在,流通性差,增加了管理成本。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利用数学原理而非第三方来低成本创造信用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其改变了目前整个互联网的信任机制,以及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从而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可以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区块链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最有潜力触发第几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也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将在全球范围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摘编自大众日报《区块链战略的山东定位与推进路》2019年12月)‎ 材料二 中美区块链博弈,各自优势在哪?‎ 实际上就单单技术而言,美国比中国更有先发优势,不过中国的强项在于落地应用上。来自IPRdaily的数据显示,2018年区块链专利申请,中美两国企业几乎各占半壁江山,前十名中有来自中国民间的力量也有来自国家的代表,例如BAT和中国人民银行,而美国主要的代表依旧是来自于企业。‎ ‎2018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排行榜 排名 公司名 数量 - 28 -‎ ‎1‎ 阿里巴巴 ‎90‎ ‎2‎ IBM ‎89‎ ‎3‎ MasterCard ‎80‎ ‎4‎ Bank of America ‎53‎ ‎5‎ 中国人民银行 ‎44‎ ‎6‎ Nchain ‎43‎ ‎7‎ Coinplug ‎41‎ ‎8‎ 腾讯科技 ‎40‎ 对此,猎豹移动独家采访的一位资深行业专家表示,区块链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在于金融领域,目前美国的区块链是靠企业和民间资本来推动的,但是中国靠国家来推动,这里中国会比美国拥有更高的效率;其次现在的很多新兴技术,在美国就单纯是作为技术来讨论,但是中国把这些技术用作是社会变革和组织变革的重要载体,通过技术和人才的结合,迸发出巨大的变革力量。‎ ‎“同时目前中国正在接近摩尔定律上限、算力过剩,我国正恰逢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好时机。”该专家进一步解释称。‎ 据了解,在中国的几大互联网公司当中,区块链正在加速的进行行业落地,而同样参与者还包括华为等大型企业。‎ ‎(摘编自猎豹全球智库《为什么区块链会成为国家战略?》2019年10月)‎ 材料三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人关心区块链、热议区块链、学习了解区块链。但据媒体报道,也有一些人蹭热度、制造概念、炒作概念,甚至借“区块链”之名进行非法集资炒作。如何完善技术、找准应用场景、解决工程实施等难题,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产业规范发展,成为值得探讨的现实课题。‎ - 28 -‎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17项金融行业标准已经立项,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其中,有关区块链的消息颇受瞩目。这对试图蹭“区块链”热度、意欲剑走偏锋的人而言,无异于一次及时提醒:发展和利用区块链技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回归技术应用的本原。‎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脚步,从未止歇。当区块链技术给社会发展与治理带来新的可能,如何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崭新的思考题。答好这道考题,既需要创新的思维,也离不开审慎的态度、务实的行动。‎ ‎(摘编自人民日报《答好区块链发展“应用题”》2019年12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并认为它将对社会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革命性作用。‎ B. 材料一指出,区块链决定的生产关系是“去中心化”的,是在一种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通过第三方来创造信用。‎ C. 材料二既指出了区块链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在金融领域,也对比了中美区块链博弈中各自的优势。‎ D. 材料三强调,要发展和利用好区块链技术,我们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回归技术应用的本原。‎ ‎5.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区块链作为未来社会的一种基础设施,彻底解决了社会治理中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问题。‎ B. 当今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石油等原有生产资料已不再重要。‎ C. 中国以国家意志来推动区块链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其他国家很难拥有的优势。‎ D. 区块链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在人才、技术等多个方面已取得了国际竞争的先发优势。‎ ‎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在区块链发展方面的有利因素。‎ ‎【答案】4. B 5. C ‎ ‎6. (1)政策导向好,将发展区块链定为国家战略。(2)落地实用能力强。人民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在行动;民间的力量也在积极参与。(3)技术条件成熟。中国正接近摩尔定律上限,算力有充足保障。‎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 28 -‎ B项,“通过第三方来创造信用”分析错误,从材料一最后一段“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利用数学原理而非第三方来低成本创造信用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可知应该是“利用数学原理而非第三方” 来创造信用。‎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本题 A项,“彻底解决”过于绝对,材料一最后一段说“可以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并不能得出“彻底解决了社会治理中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问题”的结论。‎ B项,“土地、石油等原有生产资料已不再重要”无中生有,不合事实。材料中没有相关内容。‎ D项,“已取得了国际竞争的先发优势”材料二只是对比中美区块链,并没有说明“中国在人才、技术等多个方面已取得了国际竞争的先发优势”,可见选项与材料观点不符。‎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 从材料二“目前美国的区块链是靠企业和民间资本来推动的,但是中国靠国家来推动,这里中国会比美国拥有更高的效率”及材料二的标题《为什么区块链会成为国家战略?》可得出中国政策导向好,将发展区块链定为国家战略;从“前十名中有来自中国民间的力量也有来自国家的代表,例如BAT和中国人民银行”可得出民间的力量也在积极参与,人民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在行动,从而得出中国在区块链发展方面落地实用能力强;从“同时目前中国正在接近摩尔定律上限、算力过剩,我国正恰逢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好时机”可知中国正接近摩尔定律上限,算力有充足保障,从而得出中国在区块链发展方面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条 戴智生 - 28 -‎ 周天庆正月十五出生,过罢元宵七十三。到底年纪大了,睡眠少,他清早河边溜达了一圈,返回家,天才麻麻亮。周天庆拿把竹扫帚,把门前的鞭炮纸屑扫成堆,忽然想到重要的事,放下扫帚冲屋里喊:“有、有谁起来了没有?”‎ 老伴在堂前擦桌子,听到老头子鬼叫,移步大门口,轻轻地喝住:“一早发什么神经?让他们多睡一下!”‎ 周天庆便不作声,抬头,盯住贴在门楣上的春条发愣。有穿堂风掠过,春条轻轻地飘摇摆动。‎ 春条颇有点讲究,它贴在横批下方,五张长方形的红色镂空剪纸,等距排列。春条又称天庆,周天庆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春条还有个通俗的名称,叫门前纸,元宵过后要撕下来的。这是以前的风俗,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 前些年,周天庆都是自己搬楼梯,爬上去撕下门前纸,近年只能有求他人。——不是求,是发号施令。‎ 老头子在家说一不二,唯有老伴会顶撞他两句。‎ 他们有俩儿,对周天庆唯命是从。谢天谢地,两个儿子都非常有出息,都在省城,老大建了厂,老二办了公司。‎ 省城距家两百公里,路途不远不近。周天庆立下规矩,儿子平时可以少回来,三节两寿必须归家。三节两寿即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父母的生辰。儿子基本做到了,现在有这个条件。‎ 两兄弟是赶回来过年的,吃团圆饭前,先去了爷爷奶奶的坟头上祭祀。新年头三天,两兄弟结伴给每位亲戚拜年,初五老二又走了。老大的工厂没有开工,留了下来,故乡朋友多,隔三岔五有应酬。周天庆倒是没生气,但他不准儿子睡懒觉,有空就带媳妇帮帮厨房里忙活的母亲。‎ 正月十四,老二又折返了,一辆奔驰车,塞得满满的。年轻人真是作,回家住两天,孙子的洗澡盆也要带来带去。不是碍于儿媳面子,周天庆又要责备,养儿粗茶淡饭就行,不要惯坏了他的孙子。‎ 儿子们同父亲商量,元宵节去饭店订个大包厢。周天庆不同意:“过节跑到外面吃干啥,破费还不热闹。”‎ 年三十的火,十五夜的灯。‎ 元宵这一天,家门口挂起一对跑马灯,楼上楼下的电灯全部点亮。晚饭是妯娌洗洗弄弄的,挺丰盛。酒桌上无大小,父子也划拳:“哥俩好!”‎ - 28 -‎ 十五也是周天庆的生日,儿子们把孙辈喊拢来一起敬酒。爷爷高兴,让孙辈轮流说句吉利话,不要重复。长孙说:“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孙女说:“祝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轮到小孙子,停顿了下来,他年纪小,想了一会高声朗道:“祝爷爷早生贵子。”‎ ‎“哈哈哈……”屋里爆出热烈的笑声,周天庆也抿嘴一笑,一家人其乐融融。‎ 外面也非常热闹了,“咚咚隆咚锵!”一阵阵锣鼓声传进来,那是街上舞龙灯表演。有邻家小孩,举着小灯笼,羞答答来到家门口喝彩:“打灯笼,进华堂,华堂门前贴对子,对子里头出状元,状元撞一家,生个儿子中探花……”‎ 周天庆准备了很多零钱,抽出两张一元钞票,让老大送过去,“赶快打发!”‎ 孙子缠住爷爷的腿,也要打灯笼。周天庆年年都会动手,用细竹扎骨架,糊上彩纸,制成兔子小鱼形状的小灯笼,收藏在卧室的衣橱顶上。他让老二拿出来,点上蜡烛,孙儿孙女举着灯笼欢欢喜喜出去了。‎ 周天庆守在家门口打赏钱,小孩一阵风似来了一拨又一拨,渐渐少了。他把零钱交给老大。“再有人来你打发一下,我要睡觉了。”周天庆走到楼梯口,回头又说:“差不多时你们也早点休息,明天赶早走。”‎ 老大说:“我想在家再住两天。”‎ 周天庆说:“不行,你们明天就走!”‎ 老大答应:“哦!”‎ 一夜无话。‎ 早晨,周天庆被老伴喝住,心里不舒服,想想还是自己搬楼梯。老大一边穿衣服一边赶了过来,连忙说:“我来我来。”老二也起来了,帮着扶楼梯。‎ 周天庆站在旁边,一脸严峻,嘴里重复往年的陈词:“撕了门前纸,各自谋生活。”‎ 老伴插话:“你怎么这么古板呢?”‎ 周天庆说:“这不是古板,是规矩。不守规矩,儿子们哪有今天?”‎ 老大跳下楼梯,拍拍手,笑着说:“好!我们吃了早饭就走。”‎ ‎(摘自《山西文学》2019年第8期)‎ ‎7. 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叙事很有特色,文章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周天庆对传统的执着,更加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B.‎ - 28 -‎ ‎ 小说有多处环境描写,如“春条轻轻地飘摇摆动”,“一阵阵锣鼓声传来”看似不经意,实则互为照应,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C. 小说语言朴实、明快;多用短语,干脆利落;“麻麻亮”“鬼叫”等口语化词语体现了较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D. 小说中的儿子,对父亲周天庆是言听计从,这主要是迫于家长的权威,其实内心还是十分抵触的。‎ ‎8. 小说中的周天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以“春条”为题,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答案】7. D 8. (1)有原则,讲规矩。儿子三节两寿必须回来;过了春节,出门打拼;打发小孩零钱等。(2)勤俭持家。“养儿粗茶淡饭就行”,嫌出去吃饭“破费还不热闹”(3)挚爱亲人。年年动手扎小灯笼;对子女要求严格。 ‎ ‎9. (1)“春条”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春节。(2)“春条”是主人公名字,春条又称天庆,交代了写作对象。(3)“春条”是线索,贯穿全文。(4)“春条”暗示主题,“撕了门前纸,各自谋生活”,表现了主人公对传统规矩的守护,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本,然后将选项内容与小说内容进行比对,从而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本题 D项,“这主要是迫于家长的权威,其实内心还是十分抵触的”分析错误,从全文看,应该是周天庆的两个孩子都得益于良好的家教。‎ 故选D。‎ ‎【8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根据人物、情节等来概括答案。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概括: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3、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4、借助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来认识人物性格。5、注意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把握人物基本特征。本题可从对人物的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从“省城距家两百公里,路途不远不近。周天庆立下规矩,儿子平时可以少回来,三节两寿必须归家。三节两寿即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父母的生辰。儿子基本做到了,现在有这个条件”可知周天庆是个有原则的人;从“周天庆准备了很多零钱,抽出两张一元钞票,让老大送过去”和“周天庆站在旁边,一脸严峻,嘴里重复往年的陈词:’撕了门前纸,各自谋生活。’”可以看出周天庆是个讲规矩的人;从“周天庆又要责备,养儿粗茶淡饭就行,不要惯坏了他的孙子”和“儿子们同父亲商量,元宵节去饭店订个大包厢。周天庆不同意:‘过节跑到外面吃干啥,破费还不热闹。’”的描写可知周天庆是个勤俭持家的人;从“孙子缠住爷爷的腿,也要打灯笼。周天庆年年都会动手,用细竹扎骨架,糊上彩纸,制成兔子小鱼形状的小灯笼,收藏在卧室的衣橱顶上。他让老二拿出来,点上蜡烛,孙儿孙女举着灯笼欢欢喜喜出去了”的描写中可知周天庆挚爱亲人。‎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从原文“春条颇有点讲究,它贴在横批下方,五张长方形的红色镂空剪纸,等距排列”“春条还有个通俗的名称,叫门前纸,元宵过后要撕下来的。这是以前的风俗,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可知“春条”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春节;从原文“春条又称天庆,周天庆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可知“春条”是主人公名字,春条又称天庆,交代了写作对象;从“周天庆走到楼梯口,回头又说:‘差不多时你们也早点休息,明天赶早走。’”“撕了门前纸,各自谋生活”可知“春条”表现了主人公对传统规矩的守护,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暗示了主题;“春条”贯穿全文,是全文线索。‎ 点睛】小说标题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突出小说主题。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谨,设置悬念,引发联想。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义。‎ ‎(3)以人物为标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 28 -‎ ‎(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 - 28 -‎ 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郎口:“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真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已困蹶不振怏怏难乎。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摘自《唐才子传·杜牧》,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B. 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C. 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D. 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惊更历/将相而己/困蹶不振/怏怏难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女子受皇帝宠爱,叫“得幸”,《鸿门宴》“妇女无所幸”中的“幸”亦为此意。‎ B. 锱铢,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铁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C. 侍郎,古代官名。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文中的科举主试官崔郾应该是吏部侍郎。‎ D. 博士,古代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牧描写了阿房宫中宫女“开妆镜”“梳晓鬟”等生活细节,以排比和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 B. 杜牧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C. 杜牧因为《阿房宫赋》被崔郾赞为“王佐才”赏识杜牧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并用“大杜”“小杜”来区别他们。‎ - 28 -‎ D. 杜牧为人豪放不羁,不拘小节,性格刚强、正直,敢于议论国家大事,他写诗感情豪迈,通常语出惊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2)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14. 《阿房宫赋》流传千古,彰显杜牧过人才华,文段二对其才华有多处侧面刻画,请归纳整理。‎ ‎【答案】10. B 11. C 12. C ‎ ‎13. (1)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随便丢弃,遍地都是。‎ ‎(2)(杜牧)历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凭借考功郎中的身份掌管起草诏令,后来升迁为中书舍人。 ‎ ‎14. (1)十几个文士,扬眉抵掌,共读《阿房宫赋》;崔郾听后也是赞不绝口。(2)太学博士吴武陵极力举荐杜牧,“请公与状头”,“辞容激厉”。(3)“识者以拟杜甫”,与诗圣杜甫齐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杜牧刚强、正直,有耿直的节操,敢于议论国家大事,指明和陈述其中的利弊得失特别中肯。兵法和军事,平时都尽心留意。曾经因为堂兄杜惊出将入相,而自己仕途困顿挫折,怏怏不乐,心气难平。‎ ‎“兵法戎机”的意思是“兵法和军事”,是并列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从兄惊更历将相”与“而己困蹶不振”是将杜牧与堂兄做对比,所以从“而前边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11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本题 C项,“文中的科举主试官崔郾应该是吏部侍郎”分析错误,主管科举考试的应该是礼部。‎ 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本题 C项,“被崔郾赞为‘王佐才’”分析错误,从原文“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可知称赞杜牧为“王佐才也”的人是太学博士吴武陵。‎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本题第一句重点字词:“鼎”“玉”“金”“珠”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把宝鼎看作……”‎ ‎“把美玉看作……”“把黄金看作……”“把珍珠看作……”;“弃掷逦迤”,丢弃得到处接都是;‎ 第二句重点字词:“历”,历任;“以”,凭借;“知制诰”,唐朝时指掌管起草诏令;“迁”,官职升迁。‎ ‎【14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本,理清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与文中其他人物的关系,然后根据问题整理答案。题干要求整理文段二侧面描写内容,可知本题的答题区域在文段二。从“‘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可总结出:十几个文士,扬眉抵掌,共读《阿房宫赋》,崔郾听完《阿房宫赋》也是赞不绝口;从原文太学博士吴武陵“请公与状头”“辞容激厉”可总结出:太学博士吴武陵极力举荐杜牧;‎ 从“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可知杜牧与诗圣杜甫齐名。‎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 参考译文 ‎(1)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从渭南到咸阳)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往西转,一直延伸到咸阳。渭水和樊水浩浩荡荡,水波荡漾地流入阿房宫的围墙。每隔五步(有)一栋楼,每隔十步(有)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的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秦王朝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乌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 - 28 -‎ 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 ‎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纵横的栏杆,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器的演奏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 ‎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 28 -‎ ‎(2)杜牧,字牧之,是京兆人,善于写文章。开始时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到东都洛阳,当时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骑着劣马拜见崔郾说:“您凭着崇高德行,巨大声望,为圣明的君王选拔人才,我怎敢不略给予如微尘滴露般的微小帮助。前几日偶然看见十几个文士,眉飞色舞,拍掌称快,共同阅读一卷文章,我一看,原来是考生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这个人是辅佐君王的人才。”接着拿出文章朗诵起来,崔郾大加赞赏。(吴武陵)说:“请您给他第一名!”崔郾说:“已经有别人了。”(吴武陵)说:“如果不行,就给第五名。还不行的话,就把赋还给我!”言辞面容很严肃。崔郾说:“许多人都说杜牧豪放不羁,不拘小节,然而我尊重你的建议,不敢再改了。”后来(杜牧)又考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请求让杜牧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杜牧)又担任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他升迁为侍御史,多次升迁为左补阙,曾担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凭借考功郎中的身份掌管草拟诏令,后来升迁为中书舍人。杜牧刚强、正直,有耿直的节操,敢于议论国家大事,指明和陈述其中的利弊得失特别中肯。兵法和军事,平时都尽心留意。曾经因为堂兄杜惊出将入相,而自己仕途困顿挫折,怏怏不乐,心气难平。死时五十岁,死前自己撰写墓志,焚烧了所写的许多文章。他写诗感情豪迈,通常语出惊人。赏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所以用“大杜”“小杜”来区别他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李二十侍郎①‎ ‎[唐]白居易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报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 注释:①李二十侍郎:李绅,字公垂,排行第二十,白居易的诗友,曾为户部侍郎。‎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描写眼前之景,竹笋变老、花少叶长,这一切勾起了诗人内心的怜惜之情。‎ B. 诗人摘取草木嫩芽而食,随意牵来藤蔓挂自己的朝衣,可见诗人向往自然,厌恶官场。‎ C. 诗人与友人别离十年,今日重逢,开怀畅饮,并约定不醉不归,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 D. 末句化用《诗经·湛露》中“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句,以七言出之,自有一种风情。‎ ‎16.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被人称颂,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15. B 16. 颔联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萧瑟凄凉的画面,营造了衰颓、凝重的氛围。雨后残莺慵懒、无心啼叫,春日无风、落絮漫地,仿佛凝滞不动,一切有如主人公一样迟缓衰残。诗句融情于景,暗示诗人内心有一种因年华逝去而产生的感伤。‎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 ‎“可见诗人向往自然,厌恶官场”分析错误,“行报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潇洒之情。‎ 故选B。‎ ‎【16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歌意境营造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意境,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读题目,抓诗眼。诗歌在题目上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观点;还有的在题目上点明了作品的范畴,是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诗,还是送别诗、怀古诗,认真诵读题目,就会找到诗词信息点,从而对学习、分析、理解、欣赏古诗词大有帮助。2、重字词,品语言。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品味语言是赏析诗词的关键。读懂字词自然成了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3、析形象,悟情感。了解诗词表现的主要形象以及抒发的思想感情是鉴赏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孤独寂寞、恬淡闲适、忧国忧民等,都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等形象主体表达出来的。4、赏技巧,悟写法。诗歌的语言丰富,同一景物、事物,表达技巧不同,意思各有千秋。要准确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表现技巧;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深入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诗颔联“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内容上: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萧瑟凄凉的画面,营造了衰颓、凝重的氛围。从“残莺”“雨著”“落絮”“无风”等意象可知雨后残莺慵懒、无心啼叫,春日无风、落絮漫地,仿佛凝滞不动,一切有如主人公一样迟缓衰残。手法上:诗句融情于景,情感上:暗示了诗人内心有一种因年华逝去而产生的感伤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家里既没有什么近亲,又无人照应门户的凄惨情景。‎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倾吐心中郁闷之气,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和不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不会因世人的称赞而奋勉,也不会因世人的指责而沮丧,这是因为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5). 定乎内外之分 (6). 辩乎荣辱之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期”“僮”“摧”“颜”“定”“辩”。‎ - 28 -‎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使用了“多元一体”来阐释中华民族结构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多元”指的是( ① ),“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来阐释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从多元到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发展进程。他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______________、文化上的______________、经济上的_____________、情感上的______________,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可以说,( ② )。‎ 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推动“一体”的力量,是自然地理基础、天下大势、历史力量所构成的力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锐角、方向、势能、锋面在哪里?在黄河、长城、丝绸之路这三条横贯东西的平行线上。‎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互亲近 相互依存 兼收并蓄 交错杂居 B. 交错杂居 相互依存 兼收并蓄 相互亲近 C. 相互亲近 兼收并蓄 相互依存 交错杂居 D. 交错杂居 兼收并蓄 相互依存 相互亲近 ‎19. 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设问、引用、夸张 B. 设问、引用、排比 C. 反问、比拟、排比 D. 反问、比拟、夸张 - 28 -‎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 ‎【答案】18. D 19. B ‎ ‎20. (示例)①中华民族所包括的五十六个民族单元(或“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②维系统一、各族一家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围绕“民族一体”组织答案即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 相互亲近,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 交错杂居,指夹杂在一起生活 相互依存,指双方的存在与发展要以对方的存在与发展为条件,双方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双方都不能离开对方 兼收并蓄,指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通过词语意思可知:各民族的分布应该用“交错杂居”,文化上应该用“兼收并蓄”,经济上应该用“相互依存”,情感上应该用“相互亲近”。‎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本文段第2段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可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第二段“他指出”后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锐角、方向、势能、锋面在哪里?在黄河、长城、丝绸之路这三条横贯东西的平行线上。”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B。‎ ‎【20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①从“中华民族”“多元”可得出:中华民族所包括的五十六个民族单元;从“可以说”可知②处是对第2段内容的总结,从引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可知本空应该围绕“民族一体”组织答案。‎ ‎21.下面文段有三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提出修改办法,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烫样,也称“烫胎合牌样”“合牌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②之所以被称为“烫样”,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的部位在制作时需要熨烫成型。③与高科技3D打印技术生成的模型相比,紫禁城古建筑烫样尽管在模型尺寸的精确性方面较弱,有着诸多的优点,集古代建筑科学和营建技艺于一体。④故宫博物院现藏烫样约80余件。⑤它们是研究紫禁城建筑修缮或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更是研究紫禁城历史、古代科学和技术的直观资料。‎ ‎【答案】②句式杂糅,“是因为”改为“在于”,或去掉“其主要原因是”,或去掉“因为”;③成分残缺,缺少与“尽管”搭配的关联词,改为“但有着诸多的优点”或“却有着诸多的优点”;④不合逻辑,去掉“约”或者“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考生应该熟悉常见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本题②“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是因为”改为“在于”,或去掉“其主要原因是”,或去掉“因为”;‎ ‎③成分残缺,缺少与“尽管”搭配的关联词,将“有着诸多的优点”改为“但有着诸多的优点”或“却有着诸多的优点”;④“约80余件”不合逻辑,去掉“约”或者“余”。‎ ‎22.请对下面的新闻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近日,作为山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船队平台之一的“东方红3”号新型海洋综合调查船,完成了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综合科考任务。在本航次任务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科考团队在黑潮延伸体顺利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中纬度大型浮标观测系统,并成功完成深海潜标系统的实时化升级工作,标志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在“两洋一海”(西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核心海区的定点观测实现实时化,也标志着“透明海洋”观测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答案】答案示例:“东方红3”号新型海洋综合调查船,完成了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综合科考任务,这标志着“透明海洋”观测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本则新闻的主语是:“东方红3”号新型海洋综合调查船,谓语是“完成了”“标志着”,宾语是“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综合科考任务”“‘透明海洋’观测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点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年的教育与培养,社会总是十分关注。有人认为心灵鸡汤是济世良药,能疗救人心;有人主张多喂给孩子毒舌文章,认为毒舌的人刀子嘴,豆腐心;有人提倡佛系,认为年轻人的压力、焦虑因佛系得到控制,佛系是对青年的真正关怀。‎ 对于以上观点,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范文 青年的教育需要心灵鸡汤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对青年的教育与培养,用心灵鸡汤最好,因为心灵鸡汤是济世良药,能疗救人心;有人主张多给孩子毒舌文章,认为毒舌的人刀子嘴,豆腐心;有人提倡佛系,认为佛系是对青年的真正关怀。而我觉得用心灵鸡汤教育与培养青年更为合适。‎ 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是一颗紧闭的心灵。”心由境造,境从心生。心冷了,阳光便不再温暖,鲜花也不在灿烂;心暖了,冰川也会融化,飞鸟也会再回来。而心灵鸡汤让人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拥抱整个世界!‎ 沧海桑田,事变万千,但留在心中的那份美好不变!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烦忧、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志如灰。青年人不要在年龄中惆怅,要在心灵中释怀。‎ - 28 -‎ 医生是为了治疗疾病而在,但心理疾病只能靠我们自己而为,心理医生也只不过是开导人,但真正关键的,是自己的努力,学会包容一切,学会感受一切,随之而来的,是沐浴在阳光下的无尽欢乐……‎ 我们人类的一大缺点就是太优柔寡断,有时在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许多事情,你也会因此失去许多本来可以得到的;而且,犹豫不决还会破坏你的自信,限制你的能力,犹豫不决是百弊而无一利,但并不是所有事都要当机立断,尤其是在愤怒的时候去决定的某些事情,因为那时的自己是不理智的,所以做出的决定大多是错误的,并且不可弥补, 所以忠告自己,要学会调整情绪,不要因莽撞而悔恨终身。如果做了,已无可挽回了,那么不要后悔,因为后悔也无济于事,这时,要尽量去弥补,而不是自觉颓废,既然做了,就要去面对,逃避是无能的表现,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告诫自己,还没有被抛弃,还没有彻底的失败!‎ 人生的旅程没有坦途,原本晴朗的天空也可能瞬间出现阴霾,一直明朗的心境难免也会飘过一片阴云。人生多坎坷,青年人不要因小小的挫折而悲观,站起来,天空还是那么蓝;挺起胸,心境还是那么明朗。心灵鸡汤,会让人寻找到快乐的源泉;心里鸡汤,会让人充满无限的勇气与自信!‎ 青年的教育需要心灵鸡汤。‎ ‎【解析】‎ ‎【详解】一、审题要点 从内容及“对于以上观点,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要求上看,本次作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着重考查考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对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本次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表明自己对青年教育的态度。根据材料“有人认为心灵鸡汤是济世良药,能疗救人心;有人主张多喂给孩子毒舌文章,认为毒舌的人刀子嘴,豆腐心;有人提倡佛系,认为年轻人的压力、焦虑因佛系得到控制,佛系是对青年的真正关怀”可知,考生应该从三种观点中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的观点,然后从关键句“心灵鸡汤是济世良药,能疗救人心”、“毒舌的人刀子嘴,豆腐心”或“佛系是对青年的真正关怀”中选出与前边自己所选观点一致的一句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考生完成作文时注意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 - 28 -‎ ‎(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二、立意要点 ‎1、对青年的教育需要心灵鸡汤,因为心灵鸡汤是济世良药,能疗救人心;‎ ‎2、对青年的教育需要毒舌文章,因为毒舌的人刀子嘴,豆腐心;‎ ‎3、青年需要佛系教育,因为年轻人的压力、焦虑因佛系得到控制,佛系是对青年的真正关怀。‎ 三、主要素材 ‎1、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都会有放弃的想法,心灵鸡汤告诉你平和心态,不要放弃,坚持得越久你越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越来越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真正向往的生活的模样。当你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已经在心底埋入一粒种子,只有持续不断地灌溉才能使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坚持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成长。每一份坚持都是在给未知的人生铺路,都是在给迷茫的生活打牢根基,只有路铺得齐整根基扎得牢靠,才能走得又快又稳。‎ ‎2、“良药苦口利于病”。“毒舌”虽然让人无所适从,但往往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如果我们将“毒舌”比作良药,苦得让人难受,那么,称赞则是蜜酒,让许多人爱不释手,不知不觉中被它迷失了自我。‎ ‎3、把“佛系青年”的处世法则单独看,它更像是中国文化中海纳百川的心量。当用一种佛系的态度与人相处时,利益纷争人情往来不过是过眼云烟。管仲最初是公子纠的谋土,处处与齐恒公相抗,而齐恒公却很佛系地并不计较,甚至任管仲为相,并在他的辅佐下称霸春秋。正如曾国藩所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四、作文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开头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可以设立分论点,如此题可围绕自己选择的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也可采用层进式,开头写出中心论点,然后用“首先……”“其次……”“再次……”的结构组织行文,最后总结观点,照应开头;还可用正反对比的方式组织文章。无论采用哪种结果,安排行文时都要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 28 -‎ ‎【点睛】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区别 一、材料不同 ‎1、材料作文:往往是名言警句和故事寓言,充满哲理与情理,没有纷争性与分歧性。要绕开材料,舍弃不用;材料好比审题敲门砖,好似立意的垫脚石;审题立意之后,就可将其抛之脑后,顶多偶尔回应。‎ ‎2、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本身而言,大多是时事热点与真人实事,饱含矛盾和对立,充满争议性与对抗性。要紧扣材料,始终是根据材料表明态度,针对材料阐述看法,结合材料提出办法。‎ 二、要求不同 ‎1、材料作文:只有宽泛要求,没有具体指令;只有笼统规定,没有明确任务。因为要求宽泛,可广泛联系,由此及彼,增强文题的开放性;规定笼统,可自由发挥,任意选择,突出作文的自主性。‎ ‎2、任务驱动型作文:总要下达具体指令,加强试题的针对性;总会给出明确任务,强化写作的引导性。因为指令具体,就显得范围封闭,不尽广阔;任务明确,就显得风格单一,不够开放。‎ 三、表达不同 ‎1、材料作文:借助材料,由此及彼;旁求博考,阐释说理;借助材料中心,生发开去,引用名言警句,论证中心;或借助材料关键词,发散开去,援用历史故事,论述核心;或借助材料立意,引申开去,援引名人轶事,证明立意。‎ ‎2、任务驱动型作文:针对材料事件,分条析理地阐述,入木三分地说理,杜绝塞进大段的名言、警句、典故和故事;或者针对问题本身,说出所以然,力图展现出思辨的厚度、深度。‎ ‎ ‎ - 28 -‎ ‎ ‎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