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工匠之美世界中,“工匠”既要“创物”(包括发明、创造、设计等)以弥补自然的缺失,还要“制器”(制造、生产)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需求,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等,是三位一体。由此而言,依据现代社会分工,“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 手艺工匠在自然经济时代创造了男耕女织的手艺美学图景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机械工匠在工业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机械化大生产的机械美学图景与全新的人造生活方式。数字工匠在虚拟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高情感化智能的数字美学图景和后人类新生态生活方式。大国工匠,则是工匠各个历史形态审美典型化,突出了“工匠”对于国家强盛和人类社会福祉的决定性价值和意蕴。‎ 制器尚象,工匠之美的原则。作为中华美学基本范畴,“象”在工匠之美中更有其特殊意义。一般而言,工匠造物的结果是一定形体的器物,但真正意义上的“器”,不在于“形”(实存性、物质性),而在于“象”(精神性、情感性),而“象”内涵着“意蕴”“智慧”等,是工匠的技术原则(巧)和艺术原则或审美原则(饰)的高度统一(《说文》“工,巧饰也”),同时也是中华易学美学传统具体化。‎ - 24 - / 24‎ 五材并用,工匠之美的智慧。“五材”既指世界构成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也指人类的五种德性(勇、智、仁、信、忠),还指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金、木、皮、玉、土)。“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五材并用”是工匠之美的智慧。‎ 技进于道,工匠之美的创新。“技进于道”在于工匠的传承与创新,在于庖丁(工匠)技艺高超之“神遇”状态。“道”不远人,存乎“匠心”。工匠之美的创新使得“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而进入更为广阔的视域,从而赋予了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器以载道,工匠之美的哲学。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百姓日用之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日常性”“普适性”,具有一种强大的行为规范作用。很自然,器物承载着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无论是古建筑的上栋下宇,还是传统服饰的天圆地方,无不显示着“器以载道”的工匠之美的哲学价值。‎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7月25日第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工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但对国家强盛和人民福祉均有贡献。 ‎ B.“五材”指五种物质和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又指人类的五种德性,更倾向于物质层面。 ‎ C.现代社会里,“工匠”本来就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艺术家等。 ‎ - 24 - / 24‎ D.为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工匠”就要“创物”“制器”和“饰物”,达到三位一体。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以工匠有美为立论前提,依次论述工匠角色美、作用美、美的原则和美的智慧等。 ‎ B.本文论述了工匠的角色和工匠的历史作用之后,转而论述工匠之美,层次分明。 ‎ C.作者用“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句话补充证明工匠之美的创新有其意义和价值。 ‎ D.本文在论证上主要采用理证法,论证有逻辑,有思想;语言简洁明了,却富有内涵。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器的精神性和情感性,可能比实存性和物质性更重要。 ‎ B.技进于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又神秘的美学样态,与器以载道截然不同。 ‎ C.“五材”既指物质层面,又指精神层面,是“虚指”,“五材并用”是工匠之美的智慧。 ‎ D.工匠之美的创新可能让“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赋予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被风吹走的快乐 刘国芳 - 24 - / 24‎ 他看见一个快乐的女孩,女孩看见一个人,笑着,又看见一个人,也笑着,再看见一个人,仍笑着。一句话,女孩看见所有的人,都面带笑容。那地方是公园,公园隔壁是一所大学。他估计,女孩是大学里的新生。‎ 公园和大学有一条路通着,这样,就有很多大学生喜欢到公园来。他几乎每天都到公园里锻炼,这样,他就有机会再见着女孩了,而且不是偶然见着,是经常见着。女孩见了他,还那样笑着。多见了几次,他和女孩就有些熟悉了。一次笑过后,他问起女孩来,他说:“小姑娘来自哪里?”‎ 女孩说:“江西。”‎ 他说:“江西哪里?”‎ 女孩说:“资溪乌石。”‎ 他知道乌石这个地方,知道那是大山里。‎ 他听了,当即愣在那里。女孩来自贫困的山区,家里的经济状况肯定不会太好,这从女孩的衣着上看得出来。他这样想着,问起来,他问女孩家庭条件好不好?女孩说不好。他听了,为女孩担忧起来,他不知道女孩这几年靠什么去完成学业。但女孩好像没考虑过这些,他每次看见女孩,女孩都面带笑容,把快乐写在脸上。他有一次看着女孩,认真地想起来,他想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女孩,她真的会快乐吗?有一次这样想着时,他问起女孩来。他说:“看见你天天笑着,你真的快乐吗?”‎ 女孩说:“真的快乐。”‎ - 24 - / 24‎ 女孩没有骗他,女孩真的快乐。从很小起,女孩就快乐。女孩在山里砍柴,放牛,采山上的野果,除了读书,女孩每天都做着这些事。女孩做这些事时,总是快快乐乐的。到后来考取大学,女孩就更快乐了。但他却断定女孩不快乐,他认为女孩家里条件差,又来自贫穷的山区,跟城里女孩比,有很大的差距,跟城里条件好的女孩比,差距就更大。基于这样的分析,他认为女孩不快乐。得出这个结论后,他忽然同情起女孩来。再见着女孩,虽然女孩还笑着,但他却会在心里发出感叹来,他在心里跟自己说:“多好的女孩啊,怎么会生在山里的穷人家呢?”‎ 他是一个在事业上很成功的男人。他开了很多家公司,财产上千万。从开始同情上女孩后,他就觉得应该帮帮女孩。这后来的一天,他跟女孩说:“如果我跟你说,我想帮助你,你不会拒绝吧?”‎ 女孩听是听明白了,但女孩不知如何作答,只愣在那里。‎ 他继续说:“多好的一个女孩呀,怎么就生在山里的穷人家呢,我估计你家里以后都没有经济能力让你完成学业,所以我想帮你。”‎ 女孩还是不知怎样作答,但女孩心里已经很感动了。‎ 毫无疑问,女孩遇到贵人了。不错,他随后就给了女孩好几千块钱。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还给了女孩不少钱。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带女孩去高档宾馆吃饭,给女孩买名牌衣服和时尚手机。他还带女孩去过他住的地方,那是一幢非常漂亮的别墅。女孩见了,当即惊叹起来,女孩说:“哇噻,这样漂亮呀!”‎ - 24 - / 24‎ 这年寒假,女孩回家了。到家后女孩忽地觉得不对劲了,女孩觉得村里破破烂烂,家里也一样,房子乌黑,到处倒篱烂壁。再想想城里人家的别墅,女孩心就寒了,觉得自己的家太穷了。再看看父母,穿着满身补丁的衣服,一身泥巴,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女孩皱起了眉头。‎ 皱起的眉头是心里的结,女孩心里有了结,她不可能像从前一样快乐了。‎ 女孩后来经常皱着眉头,女孩现在心里有怨恨了,女孩怨恨自己出生在那样贫困的山区,出生在那样穷的人家。他也看见女孩经常皱眉,但他不明白女孩为什么皱眉。他仍一如既往地资助女孩,给女孩钱,给女孩买好东西。他认为女孩有了钱,就不会皱眉,就会快乐。‎ 但这已经不可能了。‎ 女孩第二年寒假回家时仍不快乐。女孩走在村里,看见满地的烂泥,满地的鸡屎狗粪,女孩便皱起了眉头。女孩很想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像从前一样快乐,女孩想象以前自己在山脚下放牛,在山上砍柴、采野果,女孩觉得那时候才是真的快乐。女孩为了找回这样的快乐,有一天也上山了。但在山上才走几步,就被山上的蔷薇把她身上价格不菲的衣服裤子挂烂了。‎ 女孩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女孩这天做了个梦,梦见她快乐地放着牛,快乐地在山上砍柴,快乐地采摘着山上的野果。但一阵寒风吹来,把女孩冷醒了。‎ 女孩醒了后明白,快乐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了。‎ ‎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4 - / 24‎ ‎ )(3分)‎ A.文章多处写女孩笑着,写出了女孩的快乐,也与后文女孩经常皱着眉头形成对比,这一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B.文中的“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也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固执地认为金钱能带给女孩快乐。作者对“他”是持批判、嘲讽态度的。‎ C.“女孩在山里砍柴,放牛,采山上的野果……”属于插叙,对女孩的快乐补充解释,使内容更充实。‎ D.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简单的故事,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社会价值的终极关怀。‎ ‎5.小说以“快乐”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5分)‎ ‎6.小说标题“被风吹走的快乐”有什么含义?结尾“女孩醒了后明白,快乐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了”,请结合全文内容及你的人生体验,给这个女孩提些建议。(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 24 - / 24‎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市、××市、××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个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 - 24 - / 24‎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资金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要改善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需要自身的坚持和创新,也需要社会的支持。‎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都表明,非遗保护形式严峻,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大众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审美趣味。 ‎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 - 24 - / 24‎ A.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B.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广大群众和非遗传承人的重视。‎ C.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D.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材料三还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更具鲜明时代特色。‎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登乡荐,入国学,与柟及林虑马乡,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日切劘于学,名震都下。高丽使者慕之,录其文以去。连遭艰,不预试。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 - 24 - / 24‎ 其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年举进士。一清为吏部尚书,即擢理稽勋主事。调文选,请告归。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张衍瑞等谏南巡。诏跪阙门,予杖夺俸。未几,复告归。教授生徒,从游者众。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幻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桂萼党吏部郎中彭泽,璁、萼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辞去。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与吕柟并为关中学者所宗。穆宗立,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忠宪。‎ ‎(节选自《明史·马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B.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 24 - / 24‎ C.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D.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遭艰指遭遇父母之丧,也称为“丁忧”,官员遭艰,须辞官回原籍为父母守丧。‎ B.吏部是中国古代的官署之一,主管文武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C.大计,指每三年一次对官吏政绩的考察,考察结果是朝廷赏罚官吏的重要依据。‎ D.关中,地名,因其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而得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理师从名士,文章名声很大。他曾师从同乡尚书王恕及学政杨一清,他的文章得到杨一清的赞誉,也受到高丽使者的追捧。‎ B.马理因言获罪,而且一犯再犯。他连同张衍瑞等人劝阻皇帝南巡,被施以杖刑,夺去俸禄,后又因与余宽等人争辩再次被处罚。‎ - 24 - / 24‎ C.马理据理力争,敢为官员请命。马理赞誉魏校等三人名声卓著,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官位为这三人请命,最终保全了这三人。‎ D.马理学问纯熟,为人行为笃实。他与吕柟同为关中学者宗师,服丧期间将古礼与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的规定折衷使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 ‎(2)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陆游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 24 - / 24‎ 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 C.“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 D.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 E.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15.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句1分)‎ ‎(1)在《论语》中,曾参用“ , ”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人们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名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24 - / 24‎ ‎①月光下,山墙那边传来一阵笛声,只听它时而低回婉转,时而穿云裂石,众人都听得痴了,就连墙上映着的竹影也仿佛听懂似的轻轻摇曳着。‎ ‎②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③王教授应邀为这本书作跋,他巧妙构思,精心提炼,对全书做了准确概括,这篇跋成为本书开宗明义之作。‎ ‎④“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亮相纽约,使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感受太极文化的汪洋浩博。‎ ‎⑤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等人投靠日本,建立伪国民政府,这些人沐猴而冠,卖身求荣,是会被永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⑥就在他落拓不羁、走投无路之际,他无意中发现了随身携带的一支笛子,于是第二天在车站口就出现了一位笛子演奏者。‎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铿锵婉转的川戏,别具一格的巷子,香气扑鼻的老茶馆盖碗茶……老成都的这些符号,在繁华的都市文明进程中已渐行渐远,甚至成了一种伤感的记忆。‎ B.二孩政策在全面放开后,“能不能生二孩”“该不该生二孩”“生二孩后怎么办”之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热烈讨论。‎ C.‎ - 24 - / 24‎ ‎ 法国巴黎的一个社交网站上有一名男子的照片,照片上面写着“当世界看到这张脸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被推测是法国巴黎枪击爆炸案嫌疑人。‎ D. 12月2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陆地勘察卫星二号,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B.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厂。 (《招聘启事》)‎ C.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学生发给老师的新年祝贺语)‎ D.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介绍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过去,搜寻外星生命的大多数研究都将目光对准氧气, ① :如果一颗遥远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且没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 ② ?因为二氧化碳和甲烷代表碳原子相反且极端的氧化水平,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如果某颗行星富含一氧化碳, ③ ‎ - 24 - / 24‎ ‎ 。这种新认识可能带来新突破,人类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发现外星生命。‎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近来,广场舞大妈和年轻人争夺锻炼“地盘”发生冲突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大妈们年龄大,身体素质肯定差,锻炼对她们来说更有必要。也有人认为,小区内跳广场舞势必造成噪声污染,干扰居民生活。其实这些冲突的背后暴露的是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紧缺。据了解,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重视公共资源空间的规划,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争夺地盘”的闹剧。‎ ‎①年龄大不一定身体素质就差。‎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2017年12月16日凌晨,安徽××市××区外科医生方培虎,在值班室内猝死,年仅31岁。他有着和绝大多数医生类似的经历:连轴转,又忙又累,积劳成疾。此事当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一个多月后,当地区卫计委做出了《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倡议系统医务工作者学习方培虎忠于职守、舍己为人、救死扶伤、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不料却在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纷纷发问:学什么?学习如何更好地猝死在岗位上吗?很多医生表示,不学,要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 ‎ - 24 - / 24‎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24 - / 24‎ 参考答案 ‎1.A(B项,“更倾向于物质层面”结论无据,原文说“‘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没有倾向物质层面的意思。C项,将一般判断变为已然判断,“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是现代社会分工对工匠的要求。D项,为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工匠就要“饰物”,原文说“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等”。) ‎ ‎2.B(本文论述工匠的角色和工匠的历史作用与论述工匠之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论述工匠的角色和工匠的历史作用的时候已经在论述工匠之美了。) ‎ ‎3.B(“技进于道”与“器以载道”有相同的地方,都具有美学内涵,原文说“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 ‎ ‎4.B ( “作者对他是持批判、嘲讽态度的”错误。)‎ ‎5.(1)“快乐”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使小说情节更集中,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1分)(2)使女孩这一人物的形象更突出,写出了她由一个贫穷却快乐的人变成了一个嫌弃贫穷而不快乐的人(2分)(3)女孩的快乐与后来的不快乐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揭示小说主题:快乐是心灵的纯真。(2分)‎ ‎6.(1)含义:“风”表面义指冷醒女孩的寒风,吹走了她梦中的快乐(1分),象征义指拜金主义之风或享乐主义之风(物欲之风)让女孩失去了简单的快乐(2分)。‎ - 24 - / 24‎ ‎(2)(建议言之成理即可3分)‎ ‎7.D(D项,“三则材料都表明”不当,并非三则材料都涉及“非遗保护形式严峻,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大众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审美趣味”这些内容。)‎ ‎8.AE(B项,“旨在引起广大群众和非遗传承人的重视”不当,应该足引起政府的重视。C项,“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不当,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D项,“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不当,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足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 ‎9.①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②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④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答对每点1分,总分4分)‎ ‎10.A(标点: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11.B(“文武官吏”错,武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归兵部,而非吏部。)‎ ‎12.A(马理并未师从杨一清。)‎ ‎13.(10分)‎ ‎(1)“关中马理先生在哪里,为何没有出来做官?”他就是这样被外国人看重。‎ ‎(5分。大意2分,“安在”“仕”“为……所”各1分。)‎ - 24 - / 24‎ ‎(2)这时又有人奏请核查,当权者提出让马理担任此事,马理极力坚持不同意这样做,查核之事也就此停止了。‎ ‎(5分。大意2分,“当路者”“属”“寝”各1分。)‎ ‎【参考译文】‎ 马理,字伯循,三原人。同乡尚书王恕闲居在家,讲学著书。马理与他交游,受到他的指教。‎ 杨一清督察学政,看到马理、吕柟、康海的文章,大加赞赏,说:“康生的文章,马生、吕生的经学成就都很高,(他们)都是天下的才子。”马理乡试中举,进入国学,与吕柟及林虑人马乡,榆次人寇天叙,安阳人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等人每日切磋学问,名震京都。高丽使者仰慕他们,把他们的文章抄录带回本国。马理因父母相继去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安南使臣到京后,问主事黄清说:“关中马理先生在哪里,为何没有出来做官?”‎ - 24 - / 24‎ 他就是这样被外国人看重。正德九年中进士。当时杨一清做吏部尚书,立即提升马理为稽勋主事。不久调任吏部文选司,他告假归家。后被起用担任考功主事,与郎中张衍瑞等劝阻皇帝南巡。皇帝(不仅不采纳他们的意见,而且)命令他们跪在宫殿门口,施以杖刑,夺去俸禄。不久,马理又告假返乡。他在家乡教授生徒,向他求学的人很多。嘉靖初年,朝廷起用他担任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在朝廷大殿上争论大礼问题。皇帝下诏将他们逮捕入狱,再施以杖刑,剥夺俸禄。之后多次调任考功郎中。已故户部郎中庄绎,正德年间首次提议由刘瑾考核天下库藏。刘瑾事败后,庄绎也被削职。这时又有人奏请核查,当权者提出让马理担任此事,马理极力坚持不同意这样做,查核之事也就此停止了。嘉靖五年,考核地方官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出于私怨,想要免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肖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的职务。马理据理力争说:“这三个人督察学政,名闻天下,如果一定要免掉这三个人,请先把我马理免掉。”这件事才罢休。第二年考核京官,罢黜张璁、桂萼的党羽吏部郎中彭泽,而张璁、桂萼竟得到皇帝的同意,留用彭泽。马理提升为南京通政参议,请求辞官而去。在家闲居三年,又被起用担任光禄寺卿,不久又告假回家。过了十年,再度被起用担任南京光禄寺卿,不久告老还乡。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地震,马理与妻子都不幸蒙难。马理的学问品行纯正深厚,居丧按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的规定折衷使用,与吕柟都是关中学者的宗师。穆宗即位,追赠他为右副都御史。天启初年,追封他忠宪的谥号。‎ ‎14.BD(B项“偶经”可见诗人不是特意寻访。D项“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说法错误。“吴中近事均知否?”自问自答。告诉好友每家的团扇上都画着他)‎ ‎15.①色彩浓淡相衬,景物相映生姿。雨后荷花分外洁白,碧绿的荷叶上停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色彩描写极为生动。②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洁白的荷花在水中静静地绽放,红蜻蜓在雨后的微风中,上下翻飞。③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相结合。白色的荷花、红色的蜻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冲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24 - / 24‎ ‎(2)小楼昨夜又东风  ‎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7.D ‎(①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使用正确。②李代桃僵: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使用正确。③开宗明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主旨。不能作定语。④汪洋浩博: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不能修饰“太极文化”。⑤沭猴而冠:沭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使用正确。⑥落拓不羁:形容人性豪迈,不拘束。此处应为“穷困潦倒”。)‎ ‎18.A ‎(B项,中途易辙,“在”应放在“二孩”之前。C项,成分残缺,应在“被推测”前加“该男子”。D项,结构混乱,把“发射了”改为“发射的”。)‎ ‎19.D ‎ ‎(A项,忝列,谦词,表示有愧于排列在其中。B项,将 “足下”改为“您的”。C项,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 ‎20. ①但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 ②为什么不能有一氧化碳呢 ‎ ③就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每点2分)‎ - 24 - / 24‎ ‎21.②小区内跳广场舞不一定就造成噪声污染。③重视公共资源空向的规划,不一定可以避免“争夺地盘”的闹剧。(写出一句给3分,写出二句给5分。)‎ ‎22.略(60分)‎ - 24 - / 2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