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练习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八)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启超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形象的话来描述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是道德的堕落、民智的固陋、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堕入底层的地狱而不自知。 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看世界。( ),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________的身躯里流淌着变革的热血,潜藏着过人的智慧,虽没有________的超凡本领,却有着忠君报国的赤子情怀。他凭着________的阅历和卓识,开启了大清维新变法之旅。最终由于光绪帝手无寸柄,处事________,“戊戌变法”方行百日即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最可悲的是道德的堕落、民智的固陋、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 B.最可悲的是道德的堕落、民智的固陋、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堕入底层的地狱而不自知,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 C.最可悲的是民智的固陋、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 D.最可悲的是民智的固陋、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愚昧的掌权者面临着死亡而不觉醒,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 C [原句“道德的堕落”和“民智的固陋”位置颠倒;应是先“堕入地狱……”再“面临着死亡……”;“底层的地狱”修饰不当,和前文“堕入地狱的底层”的描述不一致。]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为挽狂澜于既倒 B.他发动戊戌变法,为挽狂澜于既倒,创学会,办报纸 C.他为挽狂澜于既倒,创学会,办报纸,发动戊戌变法 D.他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 D [“为挽狂澜于既倒”是变法的目的,应放在“发动……”前面作状语;“创学会,办报纸”属于变法中的措施,应放在“发动……变法”后。]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短小精悍 呼风唤雨 见多识广 瞻前顾后 B.五短身材 叱咤风云 博闻强记 瞻前顾后 C.短小精悍 叱咤风云 博闻强记 左顾右盼 D.五短身材 呼风唤雨 见多识广 左顾右盼 - 6 - A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五短身材: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知识广博。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________。 ①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 ②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等几大原则 ③游欧回来梁启超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 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评估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 ⑤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 A.③②⑤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④⑤① A [整个语段的思路是先总写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求同存异的关系,然后从求同与存异两个方面分别说明。排序时要注意关联词的提示作用。] 5.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另选一个人物,进行人物描写。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要选取自己熟知的人物或课文材料中已有的形象。 [答案] (示例)走进了一位身材苗条面容娇美俊目秀眼的人物,穿着华丽的衣裙,步态轻盈,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严逼人,这就是王熙凤。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来源于饮食味觉的“味”,____①____。在美学概念中, - 6 - 与味相关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往往含义大相径庭,“滋味”“趣味”“风味”“韵味”“清味”“雅味”,这些概念意味精微却模糊,若要体察各种美感的差异,____②____,才能发觉现象之后的美和意义。“味”这个来源于饮食的语词简单而准确地表现了中国美学的前提: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完全迥异于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西方哲学。____③____,从古代的苏东坡、李渔、袁枚到近现代的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佳话无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空根据后文“在美学概念中,与味相关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往往含义大相径庭”可知应该填写“在中国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第②空根据后面的“以体验论为哲学基础,完全迥异于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西方哲学”可知应该填写“必须超越现象亲自体验”;第③空根据后文“从古代的苏东坡、李渔、袁枚到近现代的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佳话无数”可知应该填写“文人与美食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 [答案] ①在中国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②必须超越现象亲自体验 ③文人与美食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 7.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个字。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与“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梁启超的“儿女情长” - 6 - 张 剑 1948年,梁思成以“主持中国营造学社多年,研究中国古建筑物,实地搜求、发见甚多”当选首届“中央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学”唯一院士;他的弟弟梁思永因“主持大规模之殷墟工作,又发现华北史前文化次序之实证”,与李济、郭沫若、董作宾荣膺“考古学”院士。当年全国人口4亿多,总共遴选81名院士,真可谓凤毛麟角。梁思成、梁思永兄弟同膺院士,更是绝无仅有。他们学术成就的取得,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自然与他们的父亲、在近代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风潮的梁启超有关。 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集中体现在他给孩子的书信和相关家书中。这些家书早在丁文江、赵丰田编撰的《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已有不少披露,但大多是节录、择录,难窥全貌。近年来坊间也有多种以《梁启超家书》为名的选编本,如张品兴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梁思成续弦林洙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等。这次由中国近代史和戊戌变法史研究专家、正主持编撰《梁启超全集》的汤志钧及其哲嗣汤仁泽编注的《梁启超家书·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皇皇43万余言,可谓“梁启超家书”的最新整理成就。“家书”部分以1994年中华书局影印《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为基础,兼收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的一些信函;“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则收录了最近公布的梁启超、梁启勋兄弟北京故居南长街54号所藏梁氏档案中梁启超函札241封,虽然主要是梁启超致其弟弟梁启勋的信函,但也可以看出梁启超在晚清民初“家事、党事、国事无不令人气尽”的感受。 “家书”部分,集中体现了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作为人父对儿女们的关爱之情。在一般家书的家常“唠叨”与人伦情感之外,他更多的是与儿女们谈学问、聊人生,为他们的未来进行谋划。 梁思成留美习建筑,梁启超认为他毕业后应与林徽因到欧洲一年或几个月,“开开眼界”,并为此筹措经费,详细规划行程。他害怕梁思成所学太过专门,不利于生活与交友。太过专门会把生活“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因此,他希望梁思成毕业后,花时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某个方面。 梁启超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热爱。当其他孩子在美国、加拿大留学期间,只有被爱称为“老白鼻”(老Baby)的小儿子梁思礼在身边,他的每一个举动都被梁启超看在眼里,并告知远方的哥哥姐姐,如老白鼻“天天自己造新歌来唱,有趣得很”,老白鼻“专做韵文,隔几天便换一首,也没有人教他。他总是在那里哼哼”。“南长街54号梁氏函札”中兄弟情深之外,也有不少内容相关孩子们。如1927年7月1日致梁启勋函中,谈论的主要是梁思成、林徽因“行庙见礼”时,各位亲戚的礼物如何准备。 家书因具有私密性,有时更能反映梁启超自己的思想及其变化。例如他对因北伐战争而引起全国性杀伐就很是痛心,“据各方面的报告,最近三个礼拜内双方党人杀党人——明杀暗杀合计——差不多一万人送掉了,中间多半是纯洁的青年。可怜这些人糊里糊涂死了, - 6 - 连自己也报不出账,一般良民之入枉死城者,更不用说了”。因此,他坚决反对梁思忠回国,到北伐军中去“冒险”。而且面对如此局面,他“天天在内心交战苦痛中”:他实在讨厌政治生活,但“完全旁观畏难躲避”,良心又过不去。 中国有“家书”传统,《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曾以各种版本行销多年而长盛不衰,我们相信“梁启超家书”也将步入这一行列,成为中国“家书”传统的重要内容与延绵不绝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①《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 ②曾氏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折射出了曾国藩复杂的内心世界,该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很多都体现在家书和给孩子们的书信中,最早见于《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B.通过《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了解梁启超是关心时事之人。 C.梁启超的家书,除了体现他的教育思想之外,还体现了他对子女的关爱之情,书信中谈论了包括人伦情感、学问、人生及未来规划等内容。 D.梁思成留学美国,梁启超担心梁思成拘泥于所学专业,希望他毕业之后,多涉及文学或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 A [根据原文“这些家书早在丁文江、赵丰田编撰的《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已有不少披露”可知,A项中“最早”属曲解文意。]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梁启超儿子的成就,从侧面烘托出梁启超在其中的突出贡献。 B.梁启超对家人的教育仅限于家书的教导,以家书的形式对儿女们进行教育。 C.梁启超眼光独到,思想开放,执意要梁思成出外游学,以此增长自己的学识。 D.从梁启超给家人的家书中不难发现,梁任公是一个脱离传统的人,并不拘束于传统礼教的束缚。 C [A项,“侧面烘托”有误,第一段直接表明了“他们学术成就的取得……自然与他们的父亲、在近代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风潮的梁启超有关”。B项,“仅限于家书的教育”属无中生有。D项,“梁任公是一个脱离传统的人,并不拘束于传统礼教的束缚”于文无据。] 10.试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家书”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来概括“家书”的作用。第二段说“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集中体现在他给孩子的书信和相关家书中”,那么我们可找出梁启超对其子女的教育作用,如指导孩子多花时间学常识,和子女谈学问、聊人生,为他们的未来谋划;分享孩子的趣事,增进家人的感情。从倒数第二段又可概括出家书具有私密性。从最后一段可看出家书对后世有教育意义。 [答案] ①对于后辈们的人生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②为增进家人情谊提供了良好的契机。③具有私密性,在特殊年代不至于招致政治问题。④具有后世教育价值,为现今教育观念提供了思路。 -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