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四)考试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四)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塑造美好心灵,书法应有作为 言恭达 ‎①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热潮。在提倡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如何使书法更好地助力大众美育?‎ ‎②纵观历史,无论是王羲之兰亭雅集之乐,颜真卿祭侄文稿之痛,还是苏东坡黄州寒食之叹,都以书法塑造出鲜活的生命形态,传递人文精神,通达传统美学的理想境界。在品鉴研习古今碑帖、追求真善美的路上,书法引导人们沉潜到文化深处,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得以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 ‎③塑造美好心灵,书家何为?还需以守正为先。守正之根在于心正。老子有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于书家而言,便是要回归生命本初的状态,回归常态常容,以平常心和纯粹的求知欲,去探求书艺在历史演进中的本体规律,从中国文化源头追索书法艺术的精神内质、人文理念与历史贡献。在创作中,书家需遵循本心,认真完成严格的技法程式训练——从点画、结体、字理、章法、布白、通势到气韵,然后再进入审美风格的选择与定位,直到彰显作品艺术精神。‎ ‎④‎ 守正之道更在于深研中国书法审美品格,承扬中华美学精神,延续书艺本体的文化命脉。中和之美一直为历代书家所追慕。尽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但是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审美诉求与艺术拓展,均未脱离讲求中和的传统审美准则。以行草的演变为例,历代书家均取法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又将其与各时期文化进行“基因重组”,为书法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当下,倡导追求中和之美,既是对中国书法审美底线的坚守,亦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 ‎⑤充分发挥书法艺术美育功能还需在“守正”的基础上“通变”。守正意味着回归传统,但并不等于复制传统。一成不变的传统难以表达当今时代的脉动,不能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艺术家终将止步不前。守正通变,既是持守传统美学精神的实践,又是动态创新的过程。具体来说,既要遵循艺术规律走正道、守正格、循正脉,也要将传统特点、时代特质与个性特征有机融合,将书法艺术还原于文化、求证于经典、积累于当代,以笔墨表达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与时代风采。‎ ‎⑥“通变”意味着不单纯追求技巧与形式美的递变,而要超越纯技术层面,直入艺术精神层面。正如我们被历代经典近乎完美的创作技巧打动时,自然会努力探求其形式渊源与文化基因,关注其暗含的时代背景与人格精神。当代书法创作,不但要从传统经典中“偷得梨花三分白”,更要“借来梅花一缕魂”。从审美理想、道德高度与文化价值层面提升创作,赋予点画精神意蕴,作品才能产生深层次的感染力。‎ ‎⑦“守正通变”这一理念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从技法体系延伸到内在精神,是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自觉。或许可以提出这样的坐标系——其纵轴是从传统和创新的结合中看待未来中国书法发展趋势,这是一个时间轴;其横轴是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找到书法艺术的审美定位,确定其时代意义,这是一个空间轴。“守正通变”既是对书法艺术功能的文化反思,也是对艺术发展规律、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必然选择。‎ ‎⑧书法美育根植于中华美育精神的沃土,以大美情怀为视野,以美境高趣为旨归,聚焦真善美的诗性交融。为更好地实现书法的美育功能,当代书法创作既要有历史底蕴与民族气质,又要紧随时代脉搏的跳动,融古为我,展现新时代中华民族审美品格的精髓与灵魂。当代书法工作者应当以优化当代文化生态为己任,使中国书法更具朝气与活力!‎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都能塑造出鲜活的生命形态,传递人文精神,通达传统美学的理想境界。‎ B.要想塑造美好心灵,书家就要回归生命本初的状态,从中国文化源头追索书法艺术的精神内质、人文理念与历史贡献。‎ C.“通变”意味着要超越纯技术层面,努力探求其形式渊源与文化基因,直入艺术精神层面。‎ D.从传统和创新的结合中看待未来中国书法发展趋势与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找到书法艺术的审美定位、确定其时代意义有一定的增减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一开篇便提出了两个问题,抛出“书法发展”的立论基础,直接打开论述。‎ B.文章第②段运用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具体事例进行举例论证,说明他们都以书法传递人文精神。‎ C.文章并没有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行文,而是选择用严谨的逻辑顺序,层层叠进。‎ D.在以上立论结束后,作者通过对当代书法工作者发出倡议,来提升文章的号召性、积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创作中,首先要不忘初心,其次要夯实基本功,再去定位审美追求,直到彰显作品艺术精神。‎ B.守正并不是说就要复制传统,回归传统,因为一成不变的传统很难表达当今时代的脉动。‎ C.只有提升到一定的审美高度,赋予点画精神意蕴,作品才能产生深层次的感染力。‎ D.如果当代书法不去遵循“守正通变”,则中国书法在将来的道路上必定会重重受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紫禁城迎来建成600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故宫博物院计划着,用一系列庆祝纪念活动更好地突出故宫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努力着,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举,在保护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也期待着,把更多文物资源和数字资源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故宫活力真正迸发出来。‎ ‎“我们将迎来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通过一系列活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辞旧迎新之际,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给人们带来一份“大礼”。自2019年4月8日上任后,王旭东首次面对媒体,并接受人民日报专访,介绍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点活动。‎ ‎(央广网《让故宫迸发更多活力》)‎ 材料二:‎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时间的结绳铭刻闪耀,从1420年到2020年,悠悠紫禁城迎来建成600年。这不仅是故宫的盛事,也是中国文化界的大事。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将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览、组织一系列公益活动、制作一系列弘扬故宫文化的影视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故宫人”等,突出故宫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600岁的紫禁城将推出哪些大展?这是普通观众关注的焦点。王旭东介绍,“紫禁城建成600年展”通过紫禁城的营缮、改造和保护等关键性事件,介绍600年来的变化,阐释紫禁城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境界。“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展”选取故宫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现人物画从东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备受瞩目的《韩熙载夜宴图》将登场。‎ ‎“绿洲行动——600名小学生进故宫”文化公益活动,将特别邀请贫困边远地区的儿童走进故宫;“紫禁城记忆·文脉600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600名中学生进故宫”文化交流公益活动,将邀请来自港、澳、台的600名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故宫楹联主题书法大赛——600名青少年进故宫”文化公益活动,将以书法大赛形式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王旭东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在孩子心灵深处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王旭东深有感触。“当我们回望过去,要跟今天连接,然后更好地走向未来。”王旭东说:“紫禁城蕴含无尽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我们还需要不断挖掘。600年的紫禁城要融入国际社会,通过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在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对话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与当下人们的生活联系,让老百姓与紫禁城紧紧相连。”‎ 材料三:‎ ‎2019年12月19日‎10:47:03,随着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位杨姓观众检票入院,故宫博物院2019年接待观众数量突破1900万人次。横向来看,故宫博物院位列世界博物馆参观人数“第一”。纵向来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博物院共接待观众4.56亿人次;自1979年至今,共接待观众3.88亿人次,占70年来观众总数的85.1%;自2012年至今,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占70年来观众总数的28.5%,40岁以下观众占56.16%。“这从侧面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反映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文化和旅游的不断融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王旭东说。‎ 面对参观人数的不断增长,如何平衡开放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难题。王旭东强调,保护是第一位的,要在保护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故宫博物院建院95年来,一代代故宫人做了大量保护工作。随着保护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文物保护理念也在不断提升。过去做了大量的抢救性保护,为保护故宫作出重大贡献。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的阶段,风险监测成为保护的重要部分。”王旭东强调,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并不是让文物本身走出故宫、满世界漫游,而是把故宫的文物资源、数字资源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影视作品,适应时代所需,让文物的灵魂、价值活起来。“活力故宫要靠人来完成,让‘故宫人’活起来,吸引更多人参与,让故宫成为活水,才能让故宫活力真正迸发出来。”‎ 材料四:‎ ‎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2-2019年,故宫接待人数总体上升高,据图我们可以猜测,2月、7月、8月是故宫接客的旺季。‎ B.2020年是故宫的600对生日,故宫博物院将举行能展现故宫文化的纪念活动庆祝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C.故宫如果想要融入国际社会,那么就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在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对话中,让老百姓与紫禁城紧紧相连。‎ D.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故宫共接待4.56亿观众,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文化、人民思想水平的提升。‎ ‎5.下列对“紫禁城蕴含无尽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20年,王旭东正在带领故宫努力着、期待着,扩大故宫文创业发展,是在挖掘故宫的艺术价值。‎ B.紫禁城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它受到世界的瞩目,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C.故宫“内务府档案”、“文渊阁图书”等,都是紫禁城蕴含历史价值的表现。‎ D.故宫房屋的“榫卯结构”,以及故宫的良好的排水结构体系都表现了故宫的科学价值。‎ ‎6.故宫要想走得更远,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石头 李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和不好看的两种。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真的就属于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小石子,便问我:“它们值多少钱?”我说:“不值钱。但我觉得很好看。”他表示怀疑。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你们汉族人才知道。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却什么也不知道。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他仍然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是216国道线还是217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幻的内瓤。‎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差吧?‎ 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虽然名字被冠以“玉”‎ ‎,但毕竟不是玉。玉应该是更细腻绵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在海南三亚,在全国离阿勒泰最遥远的地方,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满满的,一板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如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同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他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职干这个。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搜罗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疯狂开采的后果也许就是“十元三个”吧。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的经历。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震时期。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接下来,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天日,躺在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边,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 看到它被暴力挖开,露出身下和自己同样形状的洞窟。看到虫子四散奔逃,植物白嫩的根系坦曝在日光暴晒之中。更多的石头在挖掘机的操作下源源不断翻出大地。失陷绝地的蚂蚁们不知所措。一个个保护着蚁后,衔着蚁卵,面对眼下没完没了天翻地覆的世界,不知逃往何处。一窝蚂蚁的毁灭,其惨烈不亚于一个王国的覆灭吧?亿万万蚁窝和虫穴的毁灭,亿万万微小的惊骇与怨恨游荡天地之间,无处可去,便依附于戈壁玉。附着在它的色泽上,附着在它所有细微的裂缝里。所以戈壁玉的颜色黯淡压抑,所以戈壁玉的饰物一碰即碎。还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明白。‎ 去年那场大旱,不止令农业受灾,牧业也遭到极大重创。‎ 一位年长的牧人痛心地说:“捡石头!都是捡石头的人害的!”他的意思大约是,捡石头改变了大地的面貌,而这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 我仍然喜欢石头。我喜欢长时间蹲在河边的空地上,一块一块地翻捡,摸索,不停地惊异于每一块石头的独一无二。当我埋首大地,沉迷于眼下这石头的世界,在地球的另一端,漫漫迁徙道路上的海鸟再也看不到去年露出水面的礁石。‎ 我又拾起一块石头。看到石头下的空穴里有弯弯曲曲的细小道路,被突然曝光的虫子惊慌不已。我改变了这只虫子的命运。也许还改变了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甚至是冰川融化、雪线后退。甚至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了,海平面上升了。我目睹那只海鸟在无望的寻找中筋疲力尽,最终跌落大海。‎ 而在此地,在我的脚下,在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在大陆的最深处,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却迟迟不敢触碰。‎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牧羊人居麻对“我”仅是因为“喜爱”而捡石头表示怀疑和不相信,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 B.戈壁玉在荒野中才是美丽的,可一旦离开荒野,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可见作者懂得戈壁玉的真正价值所在,并表现了作者对戈壁玉被疯狂采伐的痛心。‎ C.作者描写了人们从节假日碰运气一般来捡石头,到后来专职干这个,并开着挖掘机进入来疯狂开采的过程,影射人类的贪得无厌和对自然的无度侵掠,并以此予人们以启示。‎ D.本文文字素净、灵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对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8.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6分)‎ ‎9.本文最后当“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迟迟不敢去触碰?请结合全文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补隰城尉。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太子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户。进尚书左仆射,更封魏。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 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薨,年七十一,谥曰文昭。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 ‎(《新唐书·房玄龄列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B.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C.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D.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器,本指国家的宝器,如钟鼎之类,也指国家所需的器材,又代指国家政权。‎ B.中书令,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唐朝中书令为首席宰相,在三省长官中位居第一。‎ C.食邑,也叫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为食禄的田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 D.谥,指人死后,后人给他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评价的文字,有褒谥与恶谥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房玄龄文思机敏,善写文章。他在秦王王府任职十年,各种军事文书和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而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 B.房玄龄心忧天下,尽心为国。他年纪轻轻就心忧天下,被吏部侍郎高孝基称赞胜过当时许多年轻人;他尽心竭力治理国事,审议法令,也务为宽平。‎ C.房玄龄位居宰相,深受皇恩。他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晚年多病的房玄龄留守京城时,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 D.房玄龄为人孝顺,谨于治家。他衣不解带地服侍生病的父亲百天,待父亲去世后,又五天滴水不进,还收集古今家诫并写在屏风之上,以告诫子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2)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感情。‎ 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 C.下阕首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 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5.某位评论家说:“二翁合也,均本诗之□□也”,这两个字是本词的词眼。你知道词眼是什么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主席有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说明了这种道理。‎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否定,对未来充满希望。‎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描写月光清澈无边,又暗含鱼雁不能传递音讯之意。‎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谓是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也诞生了众多AI科技公司,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这颗星球上_______的展开。‎ ‎( )。例如最近较为火爆的换脸技术产生的数据安全问题、大数据产生的“杀熟”问题、自动驾驶的安全责任问题、人脸识别产生的隐私问题等。‎ 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能否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范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无出其右的措施。人工智能的设计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状态,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到人工智能产品都应该规范与_______,才能保障人工智能发展不损害人类利益,不伤害人类。人工智能在设计、开发之初就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综上所述,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安全问题_______都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而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使技术安全性及隐私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且紧迫,因此需要内化技术设计、决策主体的责任意识;并且完善技术设计制度,并促成各类技术主体之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_______人工智能道德风险,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1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热火朝天 制约 无时无刻 规避 B.如火如荼 制约 无时无刻 回避 C.热火朝天 约束 时时刻刻 回避 D.如火如荼 约束 时时刻刻 规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B.然而,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C.因而,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D.因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护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无出其右的措施。‎ B.在具体的人工智能户品设计上能否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护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无出其右的措施。‎ C.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范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不可或缺的措施。‎ D.在具体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上能否进行道德风险评估,让人们对其可能引起的道德风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防范人工智能道德风险的不可或缺的措施。‎ ‎20.下图为浙江省疾控中心logo,请尝试结合当前浙江人民抗击“新冠”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这个logo的理解(5分)‎ ‎21.为下面一幅名为“沙漠脚印”的图片配上一则场景描写。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生动,有一定文采;③不少于10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你遇到一个有才华的人,应当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过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1923年梁启超就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其中包括《论语》《孟子》《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李太白全集》等28部。‎ 豆瓣阅读Top250榜单中现当代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作品居多,《追风筝的人》《解忧杂货店》《小王子》《白夜行》《活着》《围城》等作品名列其间。‎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发现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首先是经典阅读的广度不够。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 请根据以上材料向现在的青年学生写一封强调经典阅读的倡议书。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 文 答 案(四)‎ ‎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词语、关系、论证等进行认真比对,最后进行辨析。D项,“从传统和创新的结合中看待未来中国书法发展趋势与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找到书法艺术的审美定位、确定其时代意义有一定的增减关系”中“增减关系”错,原文虽然提到这个“坐标系”,但并没有具体说是增减的关系。说法无中生有。故选D。‎ ‎2.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章第②段运用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具体事例进行举例论证,说明他们都以书法传递人文精神”中“具体事例”错,原文第二段仅是概括叙述这几位的事例。故选B。‎ ‎3.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目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A项,“在创作中,首先要不忘初心,其次要夯实基本功,再去定位审美追求,直到彰显作品艺术精神”,原文第三段 ‎“塑造美好心灵,书家何为?还需以守正为先”,照应“不忘初心”;第四段“守正之道更在于深研中国书法审美品格,承扬中华美学精神”照应“夯实基础”,定位“审美追求”;表述符合文意。B项,“守正并不是说就要复制传统,回归传统,因为一成不变的传统很难表达当今时代的脉动”错误,原文第五段“守正意味着回归传统,但并不等于复制传统”,文章说守正是回归传统。C项,“只有提升到一定的审美高度,赋予点画精神意蕴,作品才能产生深层次的感染力”逻辑关系错误。强加了一个“只有……才”的条件关系,过于绝对化。D项,“如果当代书法不去遵循‘守正通变’,则中国书法在将来的道路上必定会重重受阻”错误,原文第七段“‘守正通变’既是对书法艺术功能的文化反思,也是对艺术发展规律、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必然选择”,所以“必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选A。‎ ‎4. ‎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D项,“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文化、人民思想水平的提升。”错,参观故宫人数的增多“从侧面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反映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并未提到“人民思想水平的提升”故选D。‎ ‎5.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中,A项,“扩大故宫文创业发展”错,这是对故宫文化的创新,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对接,并不是在“挖掘故宫的艺术价值”。故选A。‎ ‎6. ‎ ‎【参考答案】①继承方面:用一系列庆祝纪念活动更好地突出故宫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②保护方面:升级文物保护理念,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③发展方面:将更多文物资源和数字资源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文物的灵魂、价值活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本题的问题是“故宫要想走得更远,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故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故宫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故宫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出现了差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并不熟悉也不感兴趣。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也是故宫想要得到发展的重要措施。此外,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其的保护也是重中之重。结合材料一“用一系列庆祝纪念活动更好地突出故宫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努力着,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举,在保护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也期待着,把更多文物资源和数字资源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故宫活力真正迸发出来”可知,故宫想得到发展,一是突出故宫本身的文化内涵,二是与时代结合,例如利用文创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故宫活起来;三是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举,以保护为基础。材料二提到紫禁城要举办众多活动,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在孩子心灵深处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都是故宫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故宫得以发展的基础。材料三提到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多,对故宫的保护也是难题,文物保护理念也在不断提升,这是故宫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7. ‎ ‎【答案】A ‎【解析】本文考查对文本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错在“表现了牧羊人居麻对石头起了贪念”这一句。原文是“他坚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再次感慨自己的命运”,表述的是牧羊人居麻不相信我的说法,认为石头的秘密“我”知道而且不告诉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并不是对石头起贪念。‎ ‎8.‎ ‎【参考答案】①人类疯狂开采石头,对戈壁滩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所开采的石头制作成商品后在城市售卖,价格却十分廉价。②人类因贪婪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③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含义。本题考查“还有人不明白城市午夜的街头为什么如此哀凉无望。他经过成堆批发戈壁玉的地摊,还是不能明白”的含义。抓住该句的关键词“‎ 哀凉无望”“批发戈壁玉的地摊”“不能明白”。把含义题转化为原因概括题。认真读文本,找出原因。文章写了人类疯狂开采石头,极大的伤害戈壁滩地貌,但开采的石头城市售卖时,价格极其廉价。人性的贪婪伤害大自然,这种伤害让人感到“哀凉无望”。‎ ‎9.‎ ‎【参考答案】因为“我”深深认识到:①“我”虽然喜爱石头,但不能把“喜爱”变成“贪婪”而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石头;②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3)戈壁玉的确美丽,但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解析】本文考查对文本内容相关信息筛选并整合。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先审题。题干是“最后当我又看到另一块美丽的石头时,为何迟迟不敢去触碰”。该题其实是要求回答“不敢碰触”的原因。属于原因概括题。此举出现在文章最后一句,起到总结作用,所以答案分散在原文。应逐一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概括为“我”虽然喜爱石头,但“喜爱”和“贪婪”不同,“贪婪”是有占有欲和不满足感的。倒数第三说“触碰石头不仅会改变一只虫子的命运,甚至可能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等,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文章第十节中说“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这些都是作者不敢碰触的原因。最后分条概括答题。‎ ‎10.‎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采用排除法。该句译文是: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身经百死,而逢一生。 看到了创业的艰难。魏徵(征)与我安抚天下,害怕因富贵而生骄盈。骄盈就会息慢政事,怠慢政事就会导致灭亡,故见守成之为不易。首先“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是一组顶真句,且后两句两两对称,故应分别断开;同时都是“畏”的宾语,所以以排除A B两项;其次A项与D项中的“冒百死遇”语义不通,且“冒百死/遇一生”属对仗句,意思是:身经百死,而逢一生,即俗话说的九死一生。进而排除A D两项。综合以上分析:故选C。‎ ‎11.‎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项,“国器”代指“国家政权”的说法错误,应表述为常用来代指治国人才。故选A。‎ ‎1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房玄龄“慨然有忧天下志”是做“隰城尉”时,是在“被高孝基称赞”之后的事情。即不是因为有这个心忧天下的志向才被称赞。故选B。‎ ‎13.‎ ‎【参考答案】(1)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唯独房玄龄独自收拢人才到幕府,并与诸位将领暗自相互深交,人人都愿意尽全死效力。‎ ‎(2)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赖您(治理)已久,一旦失去优秀的辅国人才,如同失去左右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怪珍”,奇珍异宝;“人物”,人才;“致”,到;“申结”,交流交往。第(2)句采分点:“让,诚美德也”,判断句;“相”,代词,指其中一方,可译为“您”;“一日”,一旦;“良弼”:优秀的辅弼之才;“亡”,失去。‎ ‎【参考译文】‎ 房玄龄,齐州临淄县人。年幼时机警敏捷,贯通典籍,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应举于进士 科。吏部侍郎高孝基以知人著称,说:“我见过的人很多。还没见过这样的年轻人,(他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补任隰城尉,见中原正乱,慨然而有忧天下的志向。适逢父亲生病,历时十旬,玄龄衣不解带服侍:待父亲去世后,五天滴水不进。太宗率兵巡行渭北,房玄龄杖策拜见太宗于军门。太宗与他一见如故。太宗被封为秦王后,随即授玄龄职为王府记室。每逢征伐没有不跟从的。(战后)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惟独房玄龄收拢人才到幕府,并与诸将暗相深结,人人都愿尽死效力。秦王曾说:“汉光武帝自得邓禹之后,门人更加相亲相近。自从我有了玄龄, 就像光式有了邓禹一样。”房玄龄在王府任职十年。军事文书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太子即位后,任职中书令。按功封赏,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居第一,晋爵为邗国公,赐予食邑一千三百户。后来晋升为尚书左仆射, 改封为魏国公。太宗曾问说:“创业与守成,哪一个更难?”玄龄说:“在事业开创时期,群雄竞逐,被打败了就归降,战胜之后才能夺取,因此创业为难。”魏徵说:“取得天下后,就会安于骄奢淫逸。国家由此农亡,所以说守成为难。”太宗说:“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身经百死,而逢一生。 看到了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安抚天下,害怕因富贵而生骄盈。骄盈就会息慢政事,怠慢政事就会导致灭亡,故见守成之为不易。”(房玄龄)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自认为权力恩宠极大,多次上表请求辞去相位。诏书不准。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靠您(治理)巴久,一旦失去优秀的辅国人才,如同失去左右手。您看起来筋力未衰,不要谦让了!” 晚年多病,当时皇帝出巡玉华宫,下诏玄龄留守京城,听任他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命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谥为文昭。玄龄执掌国政时,凤兴夜寐,尽心竭力,一心为公,不想让一件事情有失误。熟悉精通吏事,审议法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常担心孩子们骄奢淫侈,仗势欺人。于是收集古今家诫,书写在屏风之上。‎ ‎14.‎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错误。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故选D。‎ ‎15.‎ ‎【参考答案】兴王。说二位轻而易举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这样有本事的人才是真人才;因为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结尾对本句引申,二位超越千载,无人与之匹敌,体现了作者的改革变法的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解答本题首先要先找到“诗眼”,再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首先分析本词的内容,全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人生遭际和名垂千载的丰功伟业,并叹息君臣相遇之难,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由此可知,“兴王只在谈笑中”在全词中成为关键句,意思是,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故词眼是“兴王”。‎ ‎16.‎ ‎【答案】(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外“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注意以下字形:“瑰”“已”“谏”‎ ‎17. ‎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热火朝天:意思是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热火朝天”强调的是人们的热情和现场的气氛,与语境不符,应填“如火如荼”。第二处,约束: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制约:限制约束,强调二者之间的限制约束关系。语境强调的是对“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人工智能产品”应该怎样,应填“约束”。第三处,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无时无刻”一重否定,后文“都”字应用“时时刻刻”。第四处,回避:避忌,顾忌;躲避、避让。规避:设法避开、躲避。语境强调的是要有效地避开人工智能道德风险,应选“规避”。故选D。‎ ‎18.‎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结合语境来看,第二段是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问题,故补写的语句应以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开头,排除C、D两项。B项中“也产生了不少安全与公平等方面的问题”承前省略主语“人们”,补充后“人们……产生问题”不搭配,排除B项。故选A。‎ ‎19.‎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进行比较、辨析。B、D两项中“能否”一面对两面,应排除;A项“无出其右”是说没有能超过它的,不符语境,应排除。故选C。‎ ‎20.‎ ‎【参考答案】抽象绿色z,象征地域(浙江);弯曲盘旋的蛇,象征狡猾的病毒(疾病);笔直的针,象征医学防控在病魔肆虐之时,用科学的力量将病毒牢牢钉住。‎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解析徽标。解答这类题目,应当对徽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徽标的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把握,收集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徽标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我省疾控中心logo”。根据图片可知该会徽由“抽象绿色z”“弯曲盘旋的蛇”“笔直的针”‎ 等元素构成。寓意的回答要结合该图的主题来进行。回答时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况,抽象绿色z,不仅象征地城(浙江),而且绿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弯曲盘旋的蛇,象征狡猾的病毒(疾病);笔直的针,象征医学防控在病魔肆虐之时,用科学的力量将病毒牢牢钉住。‎ ‎21.‎ ‎【参考答案】除了沙漠还是沙漠,我的前后左右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骄阳悬空,烤得脚下的沙漠都是热热的,连空气似乎都烧着了一样。没有水源,甚至见不到一星点绿色。此时的我口干舌燥,两嘴角都起了热泡。是继续前行,还是原路返回,抑或等待救援?我不停地拷问自己。我知道后两者生还的机率近乎为0,只有前行,因为我知道,前方一定有传说中的、我心目中的绿洲,那里一定有清清的沙泉、绿绿的枣椰树、挺拔的胡杨。于是我挺起胸膛,抖擞精神,继续坚定地朝前方走去,把丈量的脚印留在身后,刻在沙漠上……‎ ‎【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生语言表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仔细观察画面;看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描写)方法。本题中要求为下面一幅名为“沙漠脚印”的图片配上一则场景描写。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生动,有一定文采;③不少于100字。解答时,我们首先要认真观察图片,这是一幅“沙漠脚印”的图片,我们在进行场景描写时候,应该抓住“一望无际的沙漠”,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想象骄阳悬空,烤得脚下的沙漠都是热热的场景,另外还要加入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从想象水源、想象心目中的绿洲等展开描写,突出“我”继续坚定前行。最后要把关键点扣到沙漠上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22.‎ ‎【写作指导】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次作文为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考生写作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对材料分析到位准确。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个事件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可以提供,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分析问题,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本次作文明确要求向现在的青年学生写一封强调经典阅读的倡议书。‎ 审题: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本次材料提供四段内容。第一段的核心内容是“读过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强调阅读经典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第二三段材料侧重强调一些中外的经典作品,展示给学生什么才是经典作品。第四段重点强大学生经典阅读不乐观的现状及其三点表现,经典阅读的广度不够,经典阅读浅层化,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 驱动任务是围绕“重读经典”这一主题写一封倡议书,经典阅读是指定内容,青年学生是写作对象。写作的时候需要考虑青年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经典阅读;青年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怎样;青年学生怎么样能更好地进行经典阅读。倡议书是形式。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要写清楚发倡议的原因和目的;其次,要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要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等等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结尾要用一些富有鼓动性的语言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