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目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现代文(一般论述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护方言,守望乡愁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为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而在民间,类似于 - 9 -‎ ‎“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        (选自2015年12月《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B.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C.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 D.汉语方言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识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2.下列不属于“保护方言的措施”的一项是(  )‎ A.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B.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以保护方言。‎ C.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如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 D.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许多读者被小说中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正如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所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 9 -‎ B.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所以,方言的唯一功能是交际工具。‎ C.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方言就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 D.关于方言存废问题的争论,已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都很重要,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8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履至尊而制六合      至尊: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 B.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池:水池,池塘 ‎ D.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兵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 B.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② 邻国之民不加少 - 9 -‎ ‎ C.①以为桂林、象郡   ② 作《师说》以贻之 ‎ D.①天下已定      ②学不可以已 6.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C. 才能不及中人 D.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选文第一段写秦始皇统一全国,此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 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 ‎ B.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 C.选文第二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灭亡,为下文议论做了必要的铺垫。‎ D.选文第三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本段逐层分析各方面的对比,水到渠成的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 ‎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_____ _________,谁怕?_______ _______。(苏轼《定风波》)‎ ‎(3)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4)积土成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蛟龙生焉。(《荀子 劝学》)‎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注]送青来。‎ - 9 -‎ ‎【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 __ ____ ________,全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蚊  刑 孙方友 陈州城四周皆是湖,万余亩,水天一色,素有“水城”之誉。湖内蒲草丛丛,荷花片片,因而夏日多蚊虫。傍晚时分,那蚊虫便密匝匝飞出,团团而来,团团而去,云集之处,铺天盖地,“嗡嗡”之声,能传百步之遥。‎ 此地蚊虫,针长翅大,肚明腿花,为花脚蚊子,咬人贼轻,过后则又肿又硬,奇痒难忍,素有“飞蛇”之称。‎ 为防蚊虫,每到夏日傍晚,陈州内外便火艾熏天。外埠人进陈州,必得先经得起火艾薰,要不,你就无法待下去。因而,此地火艾有价钱。‎ 先前的时候,陈州一直为府。不知何朝何代降为县。首任知县姓贾,至于叫贾什么,已无从考究。此人为人刁毒,搜刮民财,不择手段,人送外号“花脚蚊子”。每到夏日,他必做火艾生意,而且还订了“土政策”:不准外埠或本地客商在此出售火艾。独门生意好做,因此他年年必发火艾财。‎ 火艾生意,扎本小,获利大,商人和四周村民见钱眼开,便偷做。每每抓到偷售火艾者,贾知县就用蚊刑惩罚之。‎ 蚊刑,顾名思义,就是用蚊子叮。让人把罪犯衣服扒光,然后缚了,划船送到河心,看守守在四旁,坐在吊了帐子的船上。受刑者如若天明五更身亡,罪有应得;如若命大不死,当场放生。可大多受蚊刑者,皆撑不到黎明,便浑身浮肿,一命呜呼。‎ 有时候,贾知县也用此刑法严惩土匪和惯偷。偷偷倒卖火艾的商人和村民虽然对贾某奈何不得,但土匪们却不是好惹的。土匪们扬言,若有一天活捉贾知县,一定要为弟兄们雪耻。‎ 这一年七月,一队土匪夜袭县城,果真绑走了贾知县。到了一处,众匪推出贾知县。匪首望了望一县之长,冷笑一声,当即命令,用蚊刑。‎ 几个匪徒应声把贾知县的衣服扒了个精光,知县又白又胖,如同刚褪净的肥猪。一匪徒照腚一掌,脆响。众匪大乐,细看父母官,仍气宇轩昂,不屑一顾。匪首大怒,高喝:“‎ - 9 -‎ 上刑!”众匪应声而动,把知县缚了,搁到船板上,送到湖中。‎ 时处盛夏,蚊虫极多。月光下,众匪坐在吊了帐子的大船上,喝酒吃肉,笑看贪官丧九泉,那贾知县身上早已落满了蚊虫,里三层外三层,如蜂房一般。一时间,知县又肥了许多,像陡然下了一场黑雪,父母官被埋进了雪堆里……‎ 那知县如死了般一动不动,直到天明。众匪以为知县已亡,给他松了绳索。没想他突起,虽然眼肿脸胖,竟没死。众匪惊诧,问:“你怎么没死?”‎ 知县笑道:“蚊子,懒虫也,吃饱喝足便是睡觉。吾一夜如眠,怕的就是惊动他们。这样一来,后边的蚊子过不来,趴在身上的已喝饱,是它们保全了我!说出道理来怕你们不懂,这就叫逆来顺受!”‎ ‎“胡扯!”匪首怒吼,“我们兄弟为何叮死了?”‎ ‎“这就怪他们自己了!蚊刑中有明文规定:天明不死者放生。可他们耐不住,来一批蚊子刚喝饱,他们便摇头晃身,把它们赶跑了,于是又来了一批!一夜之间,赶跑一批又来一批,赶跑一批又来一批……如此循环,那血哪有不被喝干之理呢?”‎ 众匪惊叹。‎ 匪首顿悟,当下就放了贾知县。‎ ‎ 11.小说开头对“蚊虫”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12.简析划线句子“一时间,知县又肥了许多,像陡然下了一场黑雪,父母官被埋进了雪堆里……”(4分)‎ ‎13.概括“贾知县”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 ‎14.土匪们为什么最后还是“放了贾知县”?(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17分。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20题3分;21题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9 -‎ A.秩序(chì) 朔风(shuò) 锥形(zhuī) 沸反盈天(fú)‎ B.焦灼(zhuó) 框架(kuànɡ) 霎时(shà)  杳无音信(yǎo)‎ C.坍缩(tān) 纤细(xiān) 荡漾(yànɡ) 休戚相关(qī)‎ D.徘徊(huái) 吮吸(shǔn) 监督(jiān) 责无旁贷(dài)‎ ‎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扼腕  菲薄  缔造  提要钩玄 B.聒噪 弹劾 蹩进 刎颈之交 C.诟骂 告戒 鼎盛 树之高阁 D.尴尬 攒聚 睿智 数典忘祖 ‎17.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 《雨巷》和《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名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和艾青。‎ B.《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历史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宋代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C.《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现实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D.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除”是指去旧职授新职。‎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D.我哪里会想到,出版一本译作需要那么多人的努力才能面世。‎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性正是诗的内核,犹如灵魂是身体的内核。所以,失去诗性的诗无论如何都不是诗,________。诗中自有灵魂在说话,朴素的,透明的,澄澈的,美好的,________。________,互相鼓舞,进而共鸣。________。诗让灵魂生长。‎ ‎①诗让大地上的人从匍匐到站立如树 ‎②而是对诗的摧残和篡改 - 9 -‎ ‎③押上韵就是生命本身自来的节奏 ‎④有诗性的人彼此寻找 A.④③②①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 9 -‎ ‎20.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21.名著阅读(4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 以上文字节选自《______ ______》(篇名),描写的人物是____ ______。联系原文,请写出两个能体现这一人物性格特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 22.以“面对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700字;(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