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早期成果开始显现,参与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和提高。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率,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的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经济全球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摘编自《中国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新华社2019年4月22日) 材料二: - 31 - (摘编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8)》) 材料三: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已超越北美自贸区,成为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贸易红利正在显现。“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优势,使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越发紧密。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明显提升,至2017年已达13.4%,体量相当于欧盟内部贸易的65%。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发展贸易投资仍受到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今后应大幅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消除非关税壁垒,加强铁路、航空、管道等硬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度等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摘编自李晓喻《“一带一路”沿线已成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中国新闻网》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 31 -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原有的发展格局被打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格局尚未形成,各国突破困局、谋求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各国共同发展,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红利在国际范围更加均衡地分配。可在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深陷困境的背景下,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暗流。有的发达国家为重振本国经济,一手推动再工业化,力促制造业和跨国企业巨额资本回流;一手高举贸易保护主义旗帜,出台更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可能会发生更多更激烈的贸易战、汇率战、大宗商品价格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发展风险大大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上作出更大贡献。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质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摘编自曹文炼《“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中国担当》)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3年至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进口比重均在30%以上,可见“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的重要性。 B. 2013年至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比重整体上呈上升态势,进口比重则有一定起伏。 C. 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额超过进口额,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势头。 D. 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额均扭转了连续四年负增长的局面,进口增速反超出口增速。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沿线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明显提升,表明“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B. “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了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C. “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立,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D. 在当前世界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通过出台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3. “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从三个角度简要概括。 【答案】1. D 2. C 3. - 31 - ①对国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②对沿线,充分激发不同区域的优势,使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越发紧密;③对全球,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经济全球化作出了中国贡献,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红利在国际范围更加均衡地分配。(从其他角度划分,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扭转了连续四年负增长局面”的表述错误。结合材料二图表内容分析,负增长局面主要出现在2014—2016年,即不是“连续四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一带一路’沿线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明显提升”错误。原文为“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明显提升”。 B项,“实现了世界经济的再平衡”错误。根据全文最后,可以看出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是正在做和未来实现的事情,不能表达为“实现了”。 D项,“出台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错,结合“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上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3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三个角度简要概括“一带一路”建设的好处。我们首先要找到角度的切分点和划分依据。从“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率,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的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等看出这是“一带一路”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沿线区域已超越北美自贸区,成为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贸易红利正在显现。‘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优势,使沿线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联系越发紧密”等语句是说“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的作用;从“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上作出更大贡献”,可得出“一带一路”对全球的作用。总而言之,“一带一路”的(好处)作用,从小到大来看,依次为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对全球三个层面。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萨勒玛 [芬兰]爱诺·考洛斯 ①萨勒玛,奴隶的岛…… ②广漠的牧场,辽远的草原;夏天的时候,家畜都在那里吃草。向太阳展开着,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光热拧缩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大地凹掘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一场倾盆大雨也无法渗入的这干皱得如同老人皮肤一样的泥地。雨后,皱纹旁背着房子爬行的蜗牛,显露着这倦乏皮肤上的一丝微弱活力。 - 31 - ③在仲夏之前,一切的草木都凋败了;只有桧树仍然坚执地把根伸到太阳晒硬了的地里去。然而,一群群饥饿的羊,在它们经过的地方,不留下一片叶子,甚至损坏了桧树的枝条。羊群在这些矮树的四周咬着,渐渐地把树咬成了绿色的大圆丘的样子,一堆一堆地在平坦的地上排列着。它们像是种植在洛可可式的花园中的,由于一位熟练的园丁修剪而成的装饰。有的像圆球,有的又像葱,有的又像俄国教堂的圆屋顶。在这些桧树林之间,只有山楂能够生长,一朵微小的红花,它的火一样的卷曲的花球,在凋残的绿色中闪着红光,像一阵火花。 ④风景渐渐地好看起来——低矮的山岗横着,像是一排想要挡住那不停进攻着的大风的盾;风的本意好像是要吹走了它吧,然而却只是从山顶扫起一大片白色的飞沙。 ⑤萨勒玛的农村和小屋也就看到了,在大路的两边,也有在一边的,掩藏于树丛中,或者四散在零落地铺着石子的平地上,或是聚拢了成为五六家一簇的小小的村子。这些很粗陋,铺着草、泥或麦草的斜矗的屋顶遮着墙,像是一顶帽子,一直拉下了,遮着眼睛。这些屋子尽量地贴近地面,似乎为了不至引起一丝的注意,它们的永远灰色的色彩,几乎难于与四周的泥土区别。即便聚成了村子了,它们仍然是胆怯且惧怕的,像是恐怖已经将这些小屋赶在一起,以作一致的防御似的,暗黑而又破败。住屋,打谷仓,牛栏,都惊惶无措地局促于屋顶之下,这屋顶似乎要将下面小屋中的一切生命都给窒息而且压榨出去。随处有的是风磨,在圆圆的石墩上,用了它的灰色的翅子缓缓地削着空气。 ⑥萨勒玛保存了很多的历史,但是萨勒玛自己却正是它的最无偏见的历史家。七世纪的奴隶的史实都在它的景色上记录着了。 ⑦萨勒玛的岩石简直也反映出了奴隶的灵魂,永不成为一座高山,永不与天空挑战,只退避到地上,把威吓藏在心里,像奴隶一样。那些长在草野里,很难被看出的荆棘,会暗暗地刺伤了你的手或脚。在你看来,那些太卑下了,不值得去罚;甚至于也不必因之而停止,你仍然向前走去,想着:“荆棘的复仇,正不过是奴隶的复仇呀!” ⑧萨勒玛的花时也很短促而且浮华,像奴隶们的假日。在仲夏之前,只有两个礼拜,生长得繁盛的、高高的草田波动着色彩之海。于是,这就正如波罗的海的温室,充满着风,吹来了在寒冷的北方很少人知道的稀罕的花朵。镰刀已经预备好了,磨刀声在家家的屋子里响了起来,刀片在小屋的角落里闪着光——到了明天或是明天的明天,这可爱的闪变的色彩就没有了。这里是对于荒芜的牧场与饥饿的草原的补偿。圆石砌成的栏边,野蔷薇将灰土的干燥的路装点为新鲜的玫瑰园,猫一样地在红的花蕊下藏起了它们的刺。浸着水的低地上波动着遮盖在面上的白色的绵草,像刚落下的雪片一样地柔软。喷泉旁,开放着的相思花,永远是近在水边的,也许是为了可以洗净它们的蓝眼睛吧。地主们所在的街巷里,随处都有从叶丛中探出来的七叶树的白花,在枝条上直立着,像是一串点着的蜡烛。在沙风冈与石栏之间的窟窿里,甚至于在盖着草的屋顶的罅裂里,有黄的佛甲草密贴地生着,层层叠叠地像黄的地衣。 - 31 - ⑨这是萨勒玛,奴隶的岛……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景物描写,丰富而细腻,运用象征、比喻、比拟、排比等多种手法。 B. 文章全部采用了第三人称,这样可以让叙述更客观,更真实,更具说服力。 C. 文章结构安排颇具特色,“萨勒玛,奴隶的岛……”首尾呼应,回环往复。 D. 文章立意构思新颖,“萨勒玛,奴隶的岛……”作者开宗明义,既写景,又写人。 5. 请赏析文章第二段的语言特点。 6. 作者为什么说萨勒玛是奴隶的岛?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用词贴切,富有表现力。(需举例说明,如“拧缩”“凹掘”等)②运用比喻(或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萨勒玛的荒凉与衰败。③句式整散结合,富于变化。④语言风格凝重苍凉。 6. ①萨勒玛是奴隶们生活的地方,是他们苦难命运的最客观的见证者。②岛上的景物特点与奴隶的特点相同。③萨勒玛的荒凉、衰败,就烘托出奴隶们悲苦的命运和地位的卑微。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干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 B项,“文章全部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说法太绝对,而且以偏概全。从原文第七段“那些长在草野里,很难被看出的荆棘,会暗暗地刺伤了你的手或脚。在你看来,那些太卑下了,不值得去罚;甚至于也不必因之而停止,你仍然向前走去”的文字可看出是第二人称。 故选B。 【5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语句,品鉴语言艺术的能力。赏析语言可以从五方面考虑: ①语句的含意和作用。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 31 - 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本题要求赏析文章第二段的语言特点。这个段落是描写句,描写牧场、草原的风情。其语言特点是散句多,同时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比如“向太阳展开着,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光热拧缩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大地凹掘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是个排比句,很有整齐的气势,但接着“一场倾盆大雨也无法渗入的这干皱得如同老人皮肤一样的泥地”便是散句。第二个特点是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子富有表现力。比如将干皱的泥地比作老人的皮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里的干旱。而作者用词是非常精当的,有倒装的意味。比如:“向太阳展开着,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光热拧缩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大地凹掘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整体看是个排比句,但每一个小句子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太阳展开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光热拧缩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向大地凹掘着。倒装使得笔下描述的对象更加突出,这里分别突出了草原、草丝、硬泥。而 “拧缩”形象地刻画出“干灼的草丝”严重缺水的特点;“凹掘”一词具体生动地写出“干裂的凹凸硬泥干旱的样子。总之,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富于变化的句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精准传神的词语,描写了草原牧场久旱无雨的苍凉、枯寂。更加凸显了这里劳作的奴隶们的不幸和悲惨。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作品的结构和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概括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概括思路。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说萨勒玛是奴隶的岛原因。结合文本可知:文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大量描写,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奴隶命运的同情。萨勒玛岛上的自然环境本身是作者的写作对象之一,是文章不可缺少的内容。萨勒玛历史上是奴隶生活的地方,文章通过对萨勒玛环境的细致描绘,刻画出岛上荒凉、死寂的环境,来烘托奴隶的悲苦命运与卑微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小题,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 - 31 - ,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B.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C.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D.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者皆讥 讥:(被)讥笑 B. 羞伐其德 伐:讨伐 C. 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胜:完,尽 D. 士穷窘而得委命 委:托付 9. 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既已存亡死生矣 B. 百里饭牛 C. 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D. 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同是儒生,以经术获得官爵并辅佐君主者比那些坚守德行而潦倒者值得肯定。 B. 游侠行为不合正义,但其有诚信、热心和谦虚等优秀品质,也应该受到称赞。 - 31 - C. 志士仁人如尹伊和孔子等都遭受了灾难,身处乱世的才能平庸者更难以避免。 D. 论社会贡献,乡间侠客不如季次、原宪;论实际行动,侠客的意义不可忽视。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答案】7. D 8. B 9. C 10. A 11. 所以季次、原宪一生住在空荡荡的草屋之中,穿着粗布衣服,连粗饭都吃不饱。他们死了四百余年了,而他们的世代相传的弟子们,却不知倦怠地怀念着他们。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采用排除法。 所有选项在“由此观之”之后都断开了,其意思是“从这点来看”,表总结。“窃钩者”与“窃国者”形成对比,其遭遇也截然不同。前者“被诛”,后者却“当侯”,所以在“诛”和“侯”后要停顿,由此排除AC两项。 “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意思是王侯之门有仁义,这不是假话,“也”后要停顿;“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是联系现实,与过去的例子形成对比,意思是现在拘泥于偏面见闻的学者,有的死守着狭隘的道理。“久孤于世”凸显这种情形很久了,即“久”之前要停顿,从而排除B项。“岂……哉”表反问,所以“岂”之前要停顿。 “岂若”意思是哪里比得上,也就是那些抱残守缺、拘泥于偏面见闻的学者,比不上以低下的观点迁就世俗,随世俗的沉浮而猎取荣耀和名声的人。画浪线的语句翻译为:由此可见,“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长久地孤立于世人之外,哪能比得上以低下的观点迁就世俗,随世俗的沉浮而猎取荣耀和名声的人呢? 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D。 【8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 B项,“羞伐其德”中的“伐”是自夸,夸耀的意思,而不是“讨伐”。整句的意思是:以夸耀自己的品德为羞耻。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项,“死生存亡”,中的“死”“存”,都是动词活用作使动,意思“使原本活着的人死”;“使行将死亡的人活下去”,意译为:杀死活人,救活将死之人。 B项,“饭牛”,中的“饭”,名词活用作使动词,译为“让……吃东西”,整句可译为:让牛吃东西。 C项,“其遇害何可胜道哉”中的“胜”无活用现象。 D项,“丑周”,中的“丑”是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丑”,整句译为:认为周的行为是丑行。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以经术获得官爵并辅佐君主者比那些坚守德行而潦倒者值得肯定”,曲解文意。原文是“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意思是这些坚守德行的普通人只是不被当时的社会认可,但原文并没有说他们不如那些获得官爵的人。 故选A。 【11题详解】 - 31 -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句的采分点:“故”,译为“所以”;“终身空室蓬户”是“终身(于)空室蓬户”的省略。 “褐衣疏食”中,“衣、食”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穿”“吃”;“褐衣疏食”就是穿褐色的衣服,吃粗茶淡饭的意思;“厌”,译为“厌倦”;“而已”,表示过去时态,译为“了”;“志”,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记住”引申为“缅怀”。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 31 -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这两种人都被讥笑,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称扬。至于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的职位,辅助当代天子,功名都被记载在史书之中,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至于象季次、原宪,是平民百姓,用功读书,怀抱着特异的君子的德操,坚守道义,不与当代世俗苟合,当代世俗之人也嘲笑他们。所以季次、原宪一生住在空荡荡的草屋之中,穿着粗布衣服,连粗饭都吃不饱。他们死了四百余年了,而他们的世代相传的弟子们,却不知倦怠地怀念着他们。现在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已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功德,大概这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吧!况且危急之事,是人们时常能遇到的。太史公说:“从前虞舜在淘井和修廪时遇到了危难,伊尹曾背负鼎俎当厨师,傅说曾藏身傅岩服苦役,吕尚曾在棘津遭困厄,管仲曾经戴过脚镣与手铐,百里奚曾经喂牛当奴隶,孔子曾经在匡遭拘囚,在陈、蔡遭饥饿。这些人都是儒生所称扬的有道德的仁人,尚且遭遇这样的灾难,何况是中等才能而又遇到乱世的人呢?他们遇到的灾难怎么可以说得完呢?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何必去区别仁义与否,已经受利的就是有德。”所以伯夷以吃周粟为可耻,竟饿死在首阳山;而文王和武王却没有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盗跖和庄蹻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道义无穷。由此可见,“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现在拘泥于偏面见闻的学者,有的死守着狭隘的道理,长久地孤立于世人之外,哪能比得上以低下的观点迁就世俗,随世俗的沉浮而猎取荣耀和名声的人呢?而平民百姓之人,看重取予皆符合道义、应允能实现的美德,千里之外去追随道义,为道义而死却不顾世俗的责难,这也是他们的长处,并非随便就可做到的。所以读书人处在穷困窘迫的情况下,愿意托身于他,这难道不就是人们所说的贤能豪侠中间的人吗?如果真能让民间游侠者与季次、原宪比较权势和力量,比对当今社会的贡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总之,从事情的显现和言必有信的角度来看,侠客的正义行为又怎么可以缺少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潘纯,字子素,庐州人也。少有俊才,游京师。一时文学之士贵卿之家争延致之每宴集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闻其至皆倒屣出迎及谈笑大噱一座为倾尝著《衮卦》以讽切当世,其初之辞曰“出门即衮,永无咎也”。其上曰:“以衮受爵,亦不足贵也。”或以达于文宗皇帝,欲系治之。亡徙江湖间,遇有以君事为滑稽士解者,事乃得释。因客江南,值京师所与游者平章事吴公可堂等皆持节在外,遂往来诸公间,名声藉甚。而江南大姓慕君气势,望风承谒。于是挈妻子居东吴,日与诸贵人觞咏为乐,所赋诗音节精丽,李义山、温庭筠辈不能过也。至正壬辰间,兵起淮东西。淮南行省郎公曹公德照雅君言于上官,具书币辟参军谋事,君度不可为,谢遣使者,移家避地于越。时太尉高公为御史大夫,开行台于会稽,以君为上客,与参谋议。而大夫之子安为枢密院官判,掌兵柄。恃己为父客,以安事语大夫,公因召训戒。安忿惧,遂中君于法械,系以吏,送还吴郡。行次萧山道中,拉杀之,以暴疾闻。其子谷间走,窃得其尸,藏之会稽岳王坟。僧可观请于谷,葬君西湖岳王墓侧,大夫公不知也。 论曰:祸其可避乎?以郭璞之智而不能免,祸不可避也。果不可避乎?孔子微服而过,有避之道矣。必也尽其避之道,然后听于天,斯可以言命也。君尝约予避地,予留以全,君往以毙,其故何耶?君知避其身不知避其言,岂独兵之能杀身也哉?日见太山而不睹眉睫,祸所由来矣。《易》曰:“言行,君子之枢机也”,可不慎乎! (选自《稗史集传·潘纯传》) - 31 -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时文学之士/贵卿之家争延/致之每宴集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闻其至/皆倒屣/出迎及谈笑/大噱/一座为倾 B. 一时文学之士/贵卿之家争延致之/每宴集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闻其至/皆倒屣/出迎/及谈笑大噱/一座为倾 C. 一时文学之士/贵卿之家争延/致之每宴集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闻其至/皆倒屣出迎/及谈笑大噱/一座为倾 D. 一时文学之士/贵卿之家争延致之/每宴集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闻其至/皆倒屣出迎/及谈笑大噱/一座为倾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持节,官员持帝王信物外出办事,《苏武传》“武以中郎将持节”的“持节”也是此意。 B. 行省,行中书省简称,元代中央行政机关管辖的行政机构,明以后保留这个称谓,简称省。 C. 辟,选拔任用人才为官的方式。唐代实行察举征辟制,皇帝召选官员为辟,州郡召请为征。 D. 枢密院,宋元中央军事机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是副相,帮助皇帝掌握军权,以削弱相权。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或以达于文宗皇帝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值京师所与游者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祸其可避乎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 言行,君子之枢机也 寡人民不加多,何也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潘纯以文获罪,以文得名。他讽刺那些以卑下行径躲避祸端、获取官爵的人,差点被抓住治罪;他也凭借文学才能获得了文士、贵卿的礼遇。 B. 潘纯择地避难,考虑周全。淮南官员多次向上级推荐,请他出任当地官员,他担心兵灾,拒绝邀请;他随后迁到会稽,在太尉官署中担任幕僚。 C. 潘纯言事不慎,惨遭杀戮。他将高安事情透露给御史高大夫,导致高安被高大夫训诫;高安愤恨不已,并设计杀害了他。 D. 作者惋惜潘纯,分析其疏漏。作者认为命中有难则不易躲避,但要学习孔子有避祸之道;潘纯虽然懂得避地,但不知避言,祸害是言行招来的。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见太山而不睹眉睫,祸所由来矣。 - 31 - 【答案】12. D 13. C 14. B 15. B 16. 每天看见泰山,却看不见眉毛和睫毛(眼前之事),这就是祸患到来的原因啊。 【解析】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宜采用排除法。所有选项的第一处斜线都一样,即“一时文学之士”之后要停顿。和后面的 “贵卿之家”形成对称,“之”是“争延致”的宾语,即 “之”后要断开,从而排除AC两项。“每宴集辄云”的主语是 “人们”;“潘君不在令人无欢”和 “闻其至” “皆倒屣出迎”形成鲜明对比。意思是潘君不再宴席,大家都不开心;听说他来了,都去迎接他,而“倒屣”修饰“出迎”的状态,即“倒屣”和“出迎”不能断开,从而排除B项。“及谈笑大噱”“一座为倾”是潘君到席的谈论及其效果。画浪线的句子译为:当时从事文学的读书人和贵族官员之家争相邀请他,(大家)常常在宴会聚集的时候说:“潘君不在,让大家没有值得高兴的见闻可听。”等到他到来的时候,大家都慌乱中把鞋子穿倒去迎接他,等到他谈笑得非常滑稽之时,在座的人都为他倾倒。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C项,错在“唐代实行察举征辟制”这个地方,其实“察举征辟制”是汉代的用人制度,而唐代开始实行科举制。 故选C。 【14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项,第一个“以”是“以之”的省略,“以”作介词,翻译为“把”;“以愚黔首”的“以”表目的。 B项,“所”加动词构成名词结构。 C项,第一个“其”是疑问副词,翻译为“难道”;第二个“其”是连词,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D项,第一个“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表肯定;第二个“也”是疑问语气词。)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多次推荐”在文中没有体现;“担心兵灾”不确实。原文是 “君度不可为,谢遣使者,移家避地于越”。所以选项说他随后迁到“会稽”也不对,原文是“越地”。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本句采分点: “日”,名词作状语,译为“每日、每天”;“太山”即“泰山”;“而”,表转折,可译为“然而”;“睹”,译为“见”;“祸”,译为“祸害、祸患” ;“所由来”译为“招来(到来)的原因”。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 31 -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潘纯字子素,是庐州人。少年便有卓越的才能。在京师交游,当时从事文学的读书人和贵族官员之家争相邀请他,(大家)常常在宴会聚集的时候说:“潘君不在,让大家没有值得高兴的见闻可听。”等到他到来的时候,大家都慌乱中把鞋子穿倒去迎接他,等到他谈笑得非常滑稽之时,在座的人都为他倾倒。潘纯曾经写了《衮卦》来严厉讽刺当世之人,文章最开始的话说“出门就滚,永远不会犯错”。那上面又说:“凭借滚来得到封爵,不也很可贵吗?”有人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文宗皇帝,皇帝想要将他逮捕治罪。于是潘纯逃亡、迁徙到江湖之中,遇到有把这此人当做滑稽之人来开脱的人,这件事才得到解决。于是他流落江南,恰逢在京师所交往的平章事吴可堂大人等人都出使在外,他便来往于诸位大人之间,声名很大。而且江南的豪门大族仰慕他的风采,听到他的消息便准备拜谒。于是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住在东吴,整天和贵人们喝酒唱歌为乐,他写的诗歌声音节奏精工华丽,即使是李商隐和温庭筠之类的人都无法超过。至正壬辰年间,兵乱起于淮河东西两岸。淮南行省郎公曹德照多次向上级官员推荐潘纯,准备好了文书和礼物来招请他担任参军谋事,他考虑认为不能去,于是拒绝并送走了使者,搬家到越地以躲避吴地(的招请)。这个时候太尉高公担任御史大夫,在会稽设立行台,把潘纯当作上宾来对待,让他参与谋划议论。高大夫的儿子高安担任枢密院判官,掌握兵权。潘纯仗着自己是高安父亲的客人,把高安的事情告诉了高大夫,高大夫于是召来高安训斥告诫。高生气、害怕,于是用法械来打击他,让官吏抓住他送回吴郡。走到萧山道路中的时候,用杖打死了他并以暴病的名义向上回报。他的儿子潘谷从小路逃走,偷到了他的尸体,将他埋在会稽岳王墓。可观和尚向潘谷请求,将他葬在会稽岳王墓旁边,御史大夫并不知道。 - 31 - 评论说:祸难道可以躲避吗?凭借郭璞的智慧尚且不能避免,祸是不能躲避的啊。(但)孔子唯隐蔽身份改换平民衣服躲过了(祸害),(可见)有躲避的方法啊。一定是用尽了避祸的方法,然后听凭天意,才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潘君曾经约我一起避开某地,我留下来然后保全了自我,他走了然后被杀死,这是什么原因呢?潘君知道躲避身体(的祸害)而不知躲避言语(的祸害),难道只有兵器能杀害身体吗?每天看得见泰山却看不见自己的眉毛和睫毛,这就是祸害所来的原因啊。《易经说》:“言行是君子的关键”,难道可以不慎重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张元幹 丁丑春与钟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①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脍,笠泽久蓬蒿。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俯沧浪,吞空旷,恍神交。解衣盘礴②,政须一笑属吾曹。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③? 注:①垂虹:垂虹亭在江苏吴江,旁有范蠡、张翰和陆龟蒙三人祠庙。陆龟蒙,唐代诗人,著有《笠泽丛书》。②盘礴: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③钓连鳌:《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 17.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垂虹亭上举起酒杯凭吊三位古人,“傲”是对他们的高度评价。 B. “长羡”领起烟艇、秋风鲈脍和蓬蒿等意象,表现对古人隐逸的追慕。 C. “俯沧浪”一句承接“云涛”而来,连接紧密而自然,意境清幽飘逸。 D. 作者期盼能与古人为友,忘却现实的烦恼,追求自在洒脱的人格精神。 18. 结合全词赏析“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答案】17. C 18. (1)即使自己有垂天之翼,又何必去钓连鳌呢?(2)用典、反问和议论手法(任答一个即可)(3)作者自比大鹏和钓鳌者,纵然自己具有建功立业的实力,但现实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失望的幽愤而想要归隐的心情。 【解析】 【17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对诗歌意境的分析不正确,从“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俯沧浪,吞空旷,恍神交”等语句,可看出意境是“雄浑壮阔”而不是“清幽飘逸”。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品鉴语言艺术,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本题要求结合全词赏析“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这一联。首先解释一下语句的意思,“纵”是“即使”的意思;整句是:即使自己有垂天之翼,又何必去钓连鳌呢?接着指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从正文下的注释①垂虹:垂虹亭在江苏吴江,旁有范蠡、张翰和陆龟蒙三人祠庙。陆龟蒙,唐代诗人,著有《笠泽丛书》。②盘礴: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③钓连鳌:《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可知该句采用了“用典”的手法;而“何用钓连鳌”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最后,从情感的角度看,作者自比大鹏和钓鳌者,纵然自己具有建功立业的实力,但现实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失望的幽愤之情,想要归隐了此一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2 分) 19.(1)《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看到大鹏要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蜩与学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 (5)《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路途中归家的急切。 - 31 - (6)《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自己要顺遂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 【答案】 (1). 渔舟唱晚 (2). 响穷彭蠡之滨 (3). 潦水尽而寒潭清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6).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 我决起而飞 (8). 抢榆枋而止 (9). 问征夫以前路 (10). 恨晨光之熹微 (11). 聊乘化以归尽 (12). 乐夫天命复奚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彭蠡”“潦水”“寒潭”“誉”“劝”(“勉励”的意思)“沮”“抢”(意思是“撞”) “榆枋”“熹微”“聊”(“姑且”的意思)“奚”等字在语境中意思的理解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7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英国《卫报》曾评出“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 “荣获”了这一称号——在田地、河流、高山和深海,塑料袋 ,地球已成了“塑料星球”。或许直到有一天,人类已经 ,垃圾袋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 )。普通的光、热、细菌和酶无法自然化解塑料分子,因为塑料垃圾的分子非常稳定,即使被埋在土里数百年之久,它依然不会分化、降解。甚至焚烧的方法也不奏效,塑料燃烧后残存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仍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如今,无法处理被人类弃置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损害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无奈之下,人们采取了各种办法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如爱尔兰于2001年开始征收塑料袋税,孟加拉国则在2002年全面禁止了塑料袋的使用,各种限塑令、禁塑令 。而英国则 - 31 - ,率先研发并推广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是,不知何时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比比皆是 销声匿迹 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B. 俯拾皆是 销声匿迹 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C. 俯拾皆是 撒手人寰 莫衷一是 独具一格 D. 比比皆是 撒手人寰 莫衷一是 独具一格 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般手段很难彻底消除塑料袋顽固的环境污染 B. 彻底消除塑料袋顽固的环境污染很难,使用一般手段 C. 塑料袋的环境污染很顽固,一般手段很难将其彻底消除 D. 一般手段彻底消除塑料袋顽固的环境污染很难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今,无法处理被人类弃置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B. 如今,被人类弃置无法处理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C. 如今,无法处理被人类弃置的一次性大量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损害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D. 如今,大量被人类弃置无法处理的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损害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答案】20. A 21. C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俯拾皆是”和“比比皆是”都形容多,但前者多指弯下腰就能捡到,比喻较容易;这与语境讲的河流、大海等搭配不恰。所以选“比比皆是”,从而排除BC两项。“撒手人寰”意为离开人世、死亡,指的是具体的人,不能与集合名词 - 31 - “人类”搭配;“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语境是指人类的消失,所以排除含有“撒手尘寰”的CD两项。“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不一而足”,指同类事物不止一个,无法完全列出。语境是讲各种“限塑令”纷纷出台,所以排除“莫衷一是”。“独具一格”,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独辟蹊径”,比喻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风格或方法。”语境是讲英国率先研发并推广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所以填“独辟蹊径”。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第一段的结尾是垃圾袋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所以括号内应填“塑料袋环境污染顽固”与之衔接呼应;各种一般手段是在下文讲的,要放在所选句子后半部分,从而排除AD两项。B项将“一般手段”后置起到了强调作用,这没有必要,也与上下文不衔接,结合语境可知:应强调的是“很难彻底消除。”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画线句的病因是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无法处理的被人类弃置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应调整为“被人类弃置无法处理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事业、利益、名誉健康等,与“环境”不搭配,可将“损害”改为“破坏”。 A项,还存在语序不当的毛病,故排除。 C项,存在语序和搭配不当两种毛病,应排除。 D项,语序和搭配不当。 故选B - 31 -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韩昌黎与孟东野联句,就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若与他人共同作诗,便平易近人。 B. 英雄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壮烈牺牲,这种舍己为国、剖腹藏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C. 一个人的未来虽有无限的选择和无限的可能,但总要执一而行,免得歧路亡羊,一事无成。 D. 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敬重态度,教养的提升是不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期规划和自我修炼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平易近人”指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语境是讲韩昌黎与他人共同作诗的语言风格是浅显易懂,符合语境。 B项,“剖腹藏珠”,指剖开肚子掩藏珍珠,比喻为财物轻身,颠倒轻重,含贬义。句子中用来修饰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壮烈牺牲,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显然不合语境,故排除。 C项,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语境是告诉我们要选择一个方向,并坚持到底。“歧路亡羊”用在语境中符合。 D项, “一蹴而就”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否定语境。句中是讲教养的形成不是那么轻容易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潜龙洞景区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境内,是武陵山脉海拔最高亿年古溶洞群,更为神奇的是洞内石笋至今仍然在生长繁育。 B. 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将导致数千万的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男性面临娶妻难,从而形成大量的失婚群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 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高校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 D. 一些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尽管在形式上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 31 - 喝着倒彩,但虚拟技术的发展却正在这一理论为开辟着真切的崭新空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B项,“面临”后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娶妻难”后加“的问题”。 C项,不合逻辑。“双刃剑”指的是利害两方面。而句子后面只说了有利的一面,可把“双刃剑”改为“双赢模式”。 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应将“尽管”放在“一些”之前,因为整个句子是不同的主语,一个是“一些逆全球化现象”;另外一个是“虚拟技术的发展”。 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给学生减负到给教师减负,这一教育减负政策的变化,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引导和规范学校教育主体责任不断回归。从学校教育的内部系统来说,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是一对直接作用关系,①___ ,尤其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负担过重,难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位压力山大、心情糟糕的教师,②____。因此,教育减负,不只是对学生减负,教师也需要减负。当然,③____,而非岗位职能和职业责任,也不是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要求的放松。 【答案】 (1). 教师负担过重 (2). 很难教出心情愉悦的学生 (3). - 31 - 减负减的是不合理(不规范、不必要)的负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从文段中提炼出关键性词语、主要信息,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文段开头,交代的是“从给学生减负到给教师减负”的教育减负政策的变化。从横线后“尤其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负担过重,难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句话看,横线上说的是施教者老师的负担重的问题,应当填“教师负担过重”。“一位压力山大、心情糟糕的教师”是第二处横线内容的主语,根据前文讲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是一对直接作用关系”,推知此处,应该是这样状态下的教师对教学的影响,可填“很难教出心情愉悦的学生”,从而自然得出“教育减负,不只是对学生减负,教师也需要减负”的结论。联系语境看,第三处横线内容,承接前面的结论,用“当然”领起,意在澄清对“减负”的认识,后面句子无主语,可填“减负减的是不合理(不规范、不必要)的负担”,和“而非……也不是……”呼应。 【点睛】补写句子题属于语用专题中的连贯考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答题等语言综合能力。其答题的实质是:让考生在一些隐性提示的引导下,讲这个文段再“完形”,甚至可以说是“恢复原貌”。“句子从文本中来”“句子关系是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大特点就决定了做题时应坚持的三大步骤。第一,把握文段脉络,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注意总结规律明确所填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补写要注意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第三检测补写句子,确保语意连贯。 26.2019年年底,各种年度汉字新鲜出炉,请简要阐释下面这个字入选的原因。 - 31 - 【答案】(1)“华”是一个时间。“七”“十”代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华”是一个形容,“花”“华丽”,体现出国家的繁荣富强。(3)“华”是一种文化,代表中华文化。(4)“华”代表华夏子孙。(此题答出两条即可,第一条必答;其他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 解答图片赏析题,除了要注意画面细节,还要细心审清题目的要求,抓住题眼,确立重点。要根据题干的指令要求和题目所给的条件以及图中所示的内容去找答案,不能抛开题中的条件、图形和作者意图,只凭自己的想当然。首先从“华”的汉字构成来看,由“人”“七”“十”构成,呼应了2019是建国七十周年;而“华”从词性来看,是形容词,表示“华美”、 “华丽”,可以形容我们建国七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从“华”字的内涵来看,还有“中华”“华夏”的寓意,寄寓着华夏儿女共创盛世中华的意思。 四、写作(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李子柒,微博美食视频博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她的粉丝数量达到近3000万,其中海外粉丝740多万。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向李子柒颁发了“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推广大使”荣誉称号。(《百度百科》) ②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她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李子柒用她的视频,让很多只存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新华时评》) ③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天猫旗舰店正式开业,推出五款“李子柒牌”美食商品。截止到目前,李子柒旗舰店的粉丝数达到近300万,店铺内产品总销售额超过2亿元。(《李子染的流水线牧歌》) ④李子柒的视频太假,纯属摆拍,净挑好的,视频中的田园生活场景和美食很难令人相信。她的视频美化了农村,误导了观念,她的视频是团队刻意包装的。(网友评论)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思考和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 31 - “李子柒”美食视频红火的启示 最近,网红李子柒又扎扎实实地“火”了一把。开微博,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而且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向李子柒颁发了“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推广大使”荣誉称号。趁着这股东风,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天猫旗舰店正式开业,推出五款“李子柒牌”美食商品。截止到目前,李子柒旗舰店的粉丝数达到近300万,店铺内产品总销售额超过2亿元。真正的是名利双收,赚得个盆满钵溢。 李子柒的成功是偶然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二是网络、微博、“天猫”平台等新媒体的助推作用,三是李子柒及其团队的创新和努力。请看:古典风格的着装、取景、配乐,用时令鲜花制胭脂、酿酒,刺绣、砌窑、纳千层底……李子柒的视频中,处处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影。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李子柒用她的视频,让很多只存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现象,李子柒的走红,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推广带来启示:那就是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换言之,食品工艺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而且是原汁原味 ;更主要的是“用心”。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在“用心”上下功夫。怎样做到“用心”呢? “用心”就是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创新思路。李子柒的理念是做一个创新的生意人。央视评论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说中国好,但是讲好了中国故事”,同样,这些视频没有一个字说中华传统文化好,只是用一系列的古风元素营造了中华传统文化意象,拉近了受众与这些传统物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心理距离。山雾氤氲、翠竹连片,一身短打的李子柒砍下竹子做了一张竹床,视频留言中有观众惊叹:“我看了三遍,她竟然没有用一颗钉子!”是的,不用解释辈辈相传的传统手艺之精妙,只要能真正吸引受众,他就会自己去发现。今后的某个时刻,当这些传统物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以非遗的面貌出现在这些受众面前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惊呼一声:“原来,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啊!原来,我奶奶家的厨房里就有那么多非遗啊!原来,非遗中藏着这么多精致生活的智慧啊!”到那时,他们又怎会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怎能不主动去爱护珍惜传统呢? “用心”就是讲究“真”。真诚、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法则,更是为人处世,经商入仕的原则。李子柒的视频就是在 - 31 - “真一点”上下足了功夫。在真实的生活中展现非遗,而不是仅仅在秀台上或者展览中。由于小时候有农村生活经验,李子柒干起农活来非常娴熟,操持着她陪着奶奶在乡下一日三餐、四时流转的生活。厨房里煎炸溜蒸出来的应季美味菜肴;田间地头春耕秋收顺应节气的传统耕作;摘片芭蕉叶编个竹篮,盛满新下的山货,空手进山却能满载而归的山居智慧……正是这些琐碎的衣食住行,正是这些烟火气,正是李子柒与奶奶之间的深厚感情,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恬淡悠闲的生活状态,让传统文化、非遗等对于大众而言有些陌生的概念被打碎了融在视频中,甚至让人没有丝毫察觉。而这些直抵人心的感染力,是被圈起来的秀台和展览无法具备的。 “用心”就是追求,臻于至善、至美。李子柒的食品,提倡的是“美一点”,更美一点。这打破了受众对传统物件落后、“村味”的刻板印象。犁耙、镰刀、石磨、笸箩、柴火灶、擂钵、锅盖窑,李子柒用这些现代生活中已不常见的乡土物件“变”出粮食、家具、美食……观众留言中不仅有回忆起小时候乡村生活的,也有赞叹传统工具和手艺精妙的。暮春时节,落英缤纷,身着精致汉服的长发美女手拿古朴的器皿,斟满一杯自己酿造的樱花酒,类似这样的画面常常出现在李子柒干完农活、粗活之后,美女、美食与美景三重元素集中呈现,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尤其是国外粉丝的感官体验。有观众留言:“她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我妈妈一个农村妇女一辈子在做的事情,只是没有那么诗意。”的确,李子柒视频中营造的古典田园中国的意境,被很多人诟病说太过美化乡村生活。然而身处繁华都市的现代人,似乎总爱想象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乡土世界,李子柒视频的赏心悦目,很好地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也许,正因为够美,够“仙”,才能承载人们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希冀。 无论是“新一点,真一点”,还是“美一点”,归根到底就是 “用心一点”。在日新月异的传播格局中,除了对于新形式的利用把握之外,“非遗”推广者们还应该更多地研究透彻大众传播规律和社会心理机制,既不能仅仅知道自己有什么,还要知道“受众”要什么。成功的传播过程都或多或少能戳中受众的笑点、泪点、痛点,或者盲点、疑点、槽点……总得戳中点什么,才能打动人、传播开。愿你也从李子柒的成功中,收获这么一点,那就是:无论是“新一点,真一点”,还是“美一点”,归根到底就是 “用心一点”。凡事用心,必将臻于至善,臻于至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 31 - 审题过程及要点:题干一共四则材料。材料都是围绕李子柒的“微博美食视频”。材料一,李子柒,微博美食视频博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她的粉丝数量达到近3000万,其中海外粉丝740多万。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向李子柒颁发了“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推广大使”荣誉称号。材料二,讲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她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李子柒用她的视频,让很多只存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材料三讲李子柒趁着这股红火的势头,在天猫开了旗舰店,并推出五款“李子柒牌”美食商品。材料四,是对她的质疑,说视频作假,带有美化农村,误导消费者。人红是非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李子柒现象?毫无疑问,应该辩证分析:李子柒制作视频的创意和鲜明的传统色彩,田园风情,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所做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涉嫌作假和过度美化,就是职业操守、道德底线的问题了。但我们应相信,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李子柒,绝不会,也不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她在“用心”一点上下足了功夫。这值得我们借鉴。 立意角度: 1.“文化输出”,网红也需担当; 2.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3.凡事用心一点,必将臻于至善,臻于至美; 4.多一些学习和借鉴,少一些“嘴炮”和“红眼病”; 5.由李子柒成功想到的。 素材积累: 1. 李子柒,微博美食视频博主,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她的粉丝数量达到近3000万,其中海外粉丝740多万。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向李子柒颁发了“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推广大使”荣誉称号。。 2. 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天猫旗舰店正式开业,推出五款“李子柒牌”美食商品。截止到目前,李子柒旗舰店的粉丝数达到近300万,店铺内产品总销售额超过2亿元。 3. 2019年12月11日,上海初中生施源接到了他的第200万份订单。这位00后面对实际问题,发明了一款新型湿垃圾分类垃圾袋,这款名为“白菜拉拉袋”的垃圾袋被上海市民热捧为垃圾分类“神器”。 4. 2019年12月6日,四川农村男青年王相军应邀走上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演讲台。8年, - 31 - 70多座冰川,这位90后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冰川奇景与变化,在快手视频中博得了136万老铁关注。 结构层次: 这篇文章由李子柒现象说开去。网红李子柒真的红了,而且“红得一发不可收”。先是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后来又被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授予“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推广大使”荣誉称号。其人气暴增,她的粉丝数量达到近3000万,其中海外粉丝740多万。更令人可喜的是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天猫旗舰店正式开业,推出五款“李子柒牌”美食商品。截止到目前,李子柒旗舰店的粉丝数达到近300万,店铺内产品总销售额超过2亿元。其成功的背后是什么?是偶然,还是炒作?材料的指向是很明确的,她的成功是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所以,在行文的过程中重点抓住“用心”。文体确定为议论文,结构采用并列式结构。“用心”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有创新,走自己的路,独辟蹊径;“用心”就是讲究“真”。真诚、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法则,更是为人处世,经商入仕的原则。第三个分论点是:“用心”就是追求,臻于至善、至美。李子柒的食品,提倡的是“美一点”,更美一点。最后,总结陈述启示:无论是“新一点,真一点”,还是“美一点”,归根到底就是 “用心一点”。凡事用心,必将臻于至善,臻于至美。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 31 - - 3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