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4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这些问题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 ②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人们都想知道,经过8年的探寻,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多少。 ③在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④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在麦田覆盖的地下,掩藏着最早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在他的新作《最早的中国》中如是说。 ⑤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在探索夏墟时发现的。此前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中国的考古学家认为,殷墟的甲骨文非常成熟,而文字从形成期步入成熟期至少需要千年的历史。殷墟精湛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不会从天而降。在商之前,必然有更早的文明,二里头文化就是更早的文明。在二里头从事十余次挖掘的许宏说,二里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展现了成熟的文明。它至少有五个“之最”: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群、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青铜作坊,还有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这些都表明了王朝文化已经形成。 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儒家礼制,都可以在二里头找到源头。二里头出土的三足酒爵,与商朝出土的酒爵造型大致相同,贵族墓葬里出土的青铜器、乐器、玉礼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乐文明。而这正是华夏早期文明的特质。” ⑦许宏说:“迄今为止,二里头的王朝归属问题仍是待解之谜。二里头无论是夏晚期还是商早期,都不妨碍它是最早的中国的雏形。” ⑧在考古界,就是最保守的人也承认,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但二里头所呈现的也是相当成熟的文明,应该也是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可以抵达的。那么,在这个最早的中国之前又处于怎样的状态? 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说,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的确存在着比二里头文化更为遥远却更为发达的文明形态。 ⑩在辽西凌源、喀左、建平三市县交界处,发现了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相似。随葬种类丰富、玉器制作精致的贵族墓葬,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贵贱贫富的分化。这一重大发现几乎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形容为触摸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⑾ 人们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发现了一支二孔骨笛。经测定,这支骨笛被认定为9000年前的物件,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二孔骨笛,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创造了发达的音乐文明。 ⑿还有在长江流域下游发现的距今4300年的古城,这个古城被认为是新石器时期(距今4000到5300年之间)良渚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认为,这个古城可能是良渚王国的首都。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良渚文化就不仅仅是史前文化,它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朝代,并且早于夏代。 ⒀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在甘青地区有齐家文化系统,在辽西地区有红山文化系统,在海岱地区有龙山文化系统,在长江中游地区有石家河文化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有良渚文化系统,在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系统。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都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 ⒁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中原中心说”成为主流,而现在更多的人认同“多元一体说”。但这满天的星斗是如何分布的,又是如何闪烁消失的,正是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 1.下列对文中“二里头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说明了殷朝的文字已经进入成熟期。 B.“二里头文化”已经呈现了我国古代相当成熟的文明,表明了王朝文化在当时已经行成。 C.“二里头文化”带有我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人们熟知的各种儒家礼制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 D.虽然“二里头文化”行成的确切时间目前还难以确定,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发现所产生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研究我国历史以及我国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等问题。 B.许宏认为,“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的意思,在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出现了最早的“中国”。 C.距今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被形容为触摸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D.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我国出现了许多根源各不相同的文化系统,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并不是起源于“二里头文化”,因为“二里头文化”呈现的是相当成熟的文明,应该经过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 B.生活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一带的人们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能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创造了发达的音乐文明。 C.满天星斗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黄河是中华文明唯一的摇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我国众多的早期文明是如何发布、发展、消失的。 D.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可能将有更多的古文明形态被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有可能向前推移。 参考答案 1.A(张冠李戴。是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殷朝文明并不属于“二里头文化”) 2.D(A“研究我国历史”无中生有;B“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不是许宏的观点;C原文是说“几乎提前”) 3.B(“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错,原文是说“迄今为止考古界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技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于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到:“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圣人立象以尽意”,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追求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1.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审美上,李斯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他的小篆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体现了法家“好质而恶饰”的主张。 B.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没有了大篆的繁缛,风格更简易,是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C.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方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D.汉代融合了道家“无为而治”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强调“文”“质”辩证统一的审美观。 2.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促使了汉代篆书的繁荣。 B.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特别是鸟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C.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D.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有秦文化的森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 B.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C .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D.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 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强调“文”“质”辩证统一的仅仅是儒家的审美观,“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本项以偏概全。 2.C【解析】C项“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 ”错。原文表述是“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3.D【解析】D项表述“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到了“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转变城市本位思路,保留对“乡土”的足够敬畏,尊重传统,善待孝道,使乡村在与城市文明的互动中得到新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大误区,认为传统文化会阻碍城镇化,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就必须摧毁“旧文化”。但事实上,城镇化和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是不恰当的。文化是城镇化的灵魂和血脉。城镇化建设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人文关怀。没有文化的加入,城镇化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也不可能有“多样性”。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道文化,乃“百善之首”,在城镇化进程中融入孝文化元素,加以现时代的诠释和转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城镇化所引起的人际疏离与紧张,引领城乡大众在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在社会交往中仁义诚信,在公干私谊中履责守义,使城乡生产和生活运行更为公平合理,更加和谐有序,由此铸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族群品性。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重城轻乡。然而“乡土”之于中国,不是一个愚昧、落后、待消灭的社会“盲肠”,而是新希望、发展潜力之所在。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依托还是乡村。城市化程度较高的西欧国家,其乡村不光是一道美丽的景观,也是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策源地。我们不能只想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何以城市模式改造农村,急着让农民“洗脚上楼”,也要考虑为什么不能使农民成为更好的农民,农村成为更好的农村。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该像李克强总理所主张的注重“化”、注重“人”,而非只是“城镇”,更不能顾“城”失“村”。城镇乡村的和谐发展,就是城市的自我救赎,乡村的发展正道。 重建乡土,必须诉诸于孝道文化。乡村是滋生培育孝道文化的根基,反过来孝道文化又维系着乡村。孝文化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凝聚力,其本身蕴含着的对祖先的崇拜、对亲人的眷顾、对乡土的依恋等内涵。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孝文化聚拢人心、再聚乡魂,造福农民,变弃乡进城为“守乡建镇”,变农村为城镇,田野上定将充满希望。 城镇化应是全民的城镇化,不能只考虑精壮农民,必须把农村老人也考虑进去。多达约1.1亿农村留守老人,是我们当下必须考虑的社会群体。老有所养,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明的要义,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人文之本。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窘境,让其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坚守和弘扬孝道。 无法设想,我们国家的人全部居住在城市。当下,我国大中城市吸纳就业人口的空间已有限,农民工于城市,立足不易,扎根更难。客观上要求农民实现职业和观念的再转变。因此,与其都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不如有一部分可以考虑重归乡村,安老怀少,就地就近近发展。事实上,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同构,未来乡村生活或将呈现一种现代生活式样:那是一种比城市的生活方式更加田园、更加亲密和谐、更加人性化的生活,是一种既古风又新潮的“善生活”。 (摘编自肖波《多元文化中的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确处理城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使城乡生产和生活更为公平合理、和谐有序,就必须摒弃长期以来的“旧文化”。 B.要变“弃乡进城”为“守乡建镇”,重建乡土,再铸乡魂,是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孝文化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凝聚力。 C.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遵循城市本位的思路,好处多多,概括来说就是可以使乡村在与城市文明的互动中得到新的发展。 D.诉诸孝道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众多留守老人的生活窘境,做到老有所养,让其共享发展成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明确了城镇化要有“核心竞争力”,要有“多样性”,就需要文化的滋养,需要把核心的孝道文化融入城镇化进程中。 B.文章重点论述了蕴含着对祖先的崇拜、对亲人的眷顾、对乡土的依恋等内涵的孝文化有利于乡土的重建,是城镇化的灵魂。 C.文章立足于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指出城镇化不只是精壮农民的城镇化,而应是全民的城镇化。 D.文章第一段首先提出观点,指出原來的认识误区,接着指明城镇化建设的新方向,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同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不能视乡村为愚昧、落后、待消灭的社会“肓肠”,因为乡村不仅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依托,还是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策源地。 B.作为“百善之首”的孝道文化,其重要性在于可以彻底消除由城镇化引起的人际关系疏离与紧张,铸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族群品性。 C.急着让农民“洗脚上楼”,以城市模式来改造农村,其实是重城轻乡思想的表现,这可能导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落空。 D.顾“城”失“村”,会让我们失去滋生培育孝道文化的根基,最终甚至会逐渐淡化家庭生活中的父慈子孝、社会交往中的仁义诚信。 参考答案 1.D(A“摒弃长期以来的‘旧文化’”与原文不符,故不是全部原因,只能说是原因之一、C.“遵循城市本位的思路”错误,这是旧思路) 2.B(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文化是城镇化的灵魂和血脉”) 3.B(错在“彻底消除”,原文是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