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穿插提升二高考作文第3周审题--组合型材料作文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穿插提升二高考作文第3周审题--组合型材料作文课件

穿 插 提 升 第二部分 穿插二 高考作文 第三周 审题 —— 组合型材料作文 1 总体评说、命题概述 2 写作任务、考题升级 总体评说、命题概述 【 例 1】   (2018 · 全国卷 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 2000 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 “ 世纪宝宝 ” 出生。 2008 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 年  “ 天宫一号 ” 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 “ 村村通 ” 接近完成; “ 精准扶贫 ” 开始推动。 2017 年 网民规模达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 年  “ 世纪宝宝 ” 一代长大成人。 ……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 “ 时光瓶 ” 留待 2035 年开启,给那时 18 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审题 】 本题属于组合型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给出了 7 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同时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 17 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的情况。 立意方向指导: 1 .必须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应该指出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大有所为。 2 .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 18 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 2000 年到 2018 年这 18 年来中国的变化。 3 .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共同发生的,因此文中两者必然是相互融合的。 4 .后面的 17 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写巨大的成就。 5 .通篇文章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未来青年的人生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 布局谋篇的建议: 1 .今年的作文审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应该是人人有话说。大家的立意也不可能太偏,几乎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去写作。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问题。 2 .不建议考生故意追求新奇,还是要随大流。 3 .别人有,我也有,但是我们可以比别人更深刻,从深刻上下功夫,这样也可以脱颖而出。 作为新千年的 “ 世纪宝宝 ” ,别看我现在只有 18 岁,可是却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照耀过我稚嫩的脸, “ 天宫一号 ” 上精彩的授课内容激荡着我的心, “ 村村通 ” 的乡间公路带我去旅行,互联网的普及令我的生活无比快捷。汶川地震,我为遇难同胞揪心,为灾后重建捐款,更为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的真情感动。 18 年,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绩。当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时,蓦然发现,我正在经历着伟大祖国由 “ 富起来 ” 到 “ 强起来 ” 的过程。相信,当你读着我的这封信时,我们亲爱的祖国已经实现了 “ 强起来 ” 的梦想,实现了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年轻的朋友,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和你说的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就不会有我们个人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恰恰需要我们去奋斗。 17 年后, 18 岁的你一定会像今天 18 岁的我一样面临人生的抉择,请不要迷茫,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动中吧,如果你还在犹豫自己的前途,那么不妨听听我的建议。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 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看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好时,我都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变化,因此,我建议你趁着现在年轻,一定要努力投身于科技创新中。因为投身科研可以成为你展现才华的舞台,让你的赤诚之心有所慰藉。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兼济天下自是你我最宏伟的目标。虽然科研领域看似远离社会,但你的任何学术成就乃至重大科研成果都将被打上华夏儿女的烙印,都会让我们这个大国再前进一步。想当年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一段佳话。中国的 “ 天眼之父 ” 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风餐露宿,为了中国的天文事业呕心沥血。 “ 两弹一星 ” 的元勋们,隐姓埋名,在戈壁荒漠一干就是几十年,终于使世人不敢再小瞧我们的祖国。他们的事迹并没有愈行愈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献越来越大。 我也曾经迷茫过,追随着 “ 丧文化 ” ,热衷于 “ 佛系心态 ” ,但是我更信奉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这句话,所以,今天坐在考场的我也希望 17 年后的你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无论我们的国家多么富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都需要用奋斗来诠释青春的含意。 请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吧,任何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会有油腻与荒芜。只有天真的内心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大自然最隐秘的律动,才能在纷乱的物质世界中发现规律。一个圆滑世俗的人,一个对世界失去好奇失去探寻欲望的人,他的生命只能过早的凋零。 年轻的朋友,多么希望这封 18 年前的来信能够扫除你眼前的雾霾,坚定你奋斗的决心。我更希望 2035 年到来时,年轻的你和中年的我一道携手共建我们伟大的祖国。 纸短情长,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和你讲,就让 “ 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 ” 成为我们共同的座右铭吧。再会! 同样 18 岁的青年人 组合型材料作文,由于材料的非单一性使得组合起来变得多样化。这点不同于一般材料作文的地方。组合型材料作文也不排除指定写作任务,这又和 “ 任务驱动型作文 ” 有了一致的地方。当然难度也有所增加。防套作、宿构效果更好。从材料性质上看, “ 组合型材料作文 ” 一般有 “ 时政类材料 ” 和 “ 文化类材料 ” 两种。当然,还可衍生出别的种类的材料。 ( 一 ) 时政类材料组合型 —— 时政类材料,联系和区别,定向组合 组合型时政材料类作文文题是由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时政材料组成的作文题目。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此类材料作文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的分析。要想准确立意,首先必须逐则分析提炼,再进行比对找到聚焦点,最后综合判断和归纳。 【 例 2】   (2018 · 全国卷 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特区口号,深圳, 198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时评标题,浙江, 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 新区标语,雄安, 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 审题 】 三条标语是四十年改革开放不同历程的标志。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 让中国变富 ( 物质、经济 )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 让中国变美 ( 环境、生活 ) ; “ 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 —— 让中国变强 ( 精神、信仰 ) 。 这三则材料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来谈,从追求效率到关注环境生态,再到不忘初心、持续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回顾中反思,在实践中超越,在挑战中展望未来,如何实现中国梦。 【 参考立意 】 珍惜时间,不忘初心;建设和保护,二者可以得兼;敢于担当,敢于实干;国家,就是最大的 “ 家园 ” ;和平建设呼唤 “ 真心英雄 ” 。 技法总结: 1 .逐则分析。读懂材料,把握各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 .比对分析。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同向关系、互补关系、对立关系。 3 .综合分析。归纳材料最终主旨:同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逻辑整合。 温馨提示: 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各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一事论一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关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 1 .整体考虑。切忌割裂几则材料,就事论事。 2 .理清关系。寻找材料间联系点,多法分析。 以上我们归纳了组合型时政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在写作实践中,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大有裨益。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是 “ 知名度最高、对国人影响最大的口号 ” ,更是深深地镌刻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它折射出的是人民渴望发展、渴望复兴的美好愿景;折射出的是 “ 发展就是硬道理 ”“ 追求速度和效率 ” 的先进理念,是中华民族不畏失败,敢闯敢拼,敢于杀出一条 “ 血路 ” 的英雄气概。于是,在这条口号的感召下,我们有了 “ 深圳速度 ” ,有了 “ 上海金融区 ” ,有了 2008 的北京奥运会,有了伟大的 “ 中国梦 ” ,有了 “ 一带一路 ” …… 穷则变,变则通。 ( 展示中国进步的素材,列举一系列,详略不当 ) 宋神宗问政,司马光向他讲起了汉初 “ 萧规曹随 ” 的故事。神宗怀疑地发问: “ 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 ” 这让人想起了 “ 天不变道亦不变 ” 的古训。可是,哪有 “ 天不变 ” 的道理,就是在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的口号感召下,我们的经济的发展却以付出环境为惨重代价。 ( 以司马光的素材为导引,从反面论证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的话题,缺少正面素材 )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同时,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持续可行的发展之路。这时 “ 雄安新区 ” 横空出世,他不是迁都,而是一个新理念、新产业、新发展、新方向,是生态保护的试验区,是培育创新的引擎,是新时代发展的航母。 没有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起是一帆风顺的。她要有着眼当下的勇气,放眼未来的眼光;要有创新与与时俱进的意识,要有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拯救国运的担当。而雄安新区仅仅是新时代长征的第一步。 培根说: “ 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 他们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创新、探索的精神。慈禧阻挠 “ 戊戌变法 ” ,清帝国转眼间分崩离析。没有创新,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们的民族还会重复落后挨打的命运。在历史上,我们从来都不缺锐意改革的革新家:商鞅,王安石,范仲淹,张居正,康有为 …… 虽然他们的结局有异,可是他们锐意改革,兴利除弊的精神却激励着我们。 ( 列举了古代历史上锐意改革的经典素材,缺少当今时鲜素材对比 ) 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要走好与时俱进、创新、改革的长征路。 ( 文章在列举中国进步的大量素材之后,缺少必要理论素材,文章缺少必要深度 ) 升格要领: 1 .面对同一个话题,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作文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素材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 2 .素材应该包括事实素材和理论素材两大方面,理论素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时尚、新闻时事、街谈巷议、故事寓言、典故传说等。在列举事实素材的同时,需要增加理论素材,加大文章深度。 宋神宗问政,司马光向他讲起了汉初 “ 萧规曹随 ” 的故事。神宗怀疑地发问: “ 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 ” 这让人想起了 “ 天不变道亦不变 ” 的古训。可是,哪有 “ 天不变 ” 的道理,就是在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的口号感召下,我们的经济的发展却以付出环境为惨重代价。 于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口号。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变则通。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和污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万代。 ( 以司马光素材为例从反面论证经济发展付出环境的代价,以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为正面素材,鲜明对比 )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同时,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持续可行的发展之路。这时 “ 雄安新区 ” 横空出世,他不是迁都,而是一个新理念、新产业、新发展、新方向,是生态保护的试验区,是培育创新的引擎,是新时代发展的航母。 没有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起是一帆风顺的。她要有着眼当下的勇气,放眼未来的眼光;要有创新与与时俱进的意识,要有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拯救国运的担当。而雄安新区仅仅是新时代长征的第一步。 培根说: “ 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 他们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创新、探索的精神。他们惧怕失败,抱着古训苟延残喘或活在 “ 天朝上国 ” 的自欺欺人之中。司马光尽废新法,北宋灭亡;慈禧阻挠 “ 戊戌变法 ” ,清帝国转眼间分崩离析。没有创新,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们的民族还会重复落后挨打的命运。在历史上,我们从来都不缺锐意改革的革新家:商鞅,王安石,范仲淹,张居正,康有为 …… 虽然他们的结局有异,可是他们锐意改革,兴利除弊的精神却激励着我们。如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立足现实,把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融进民族的血液。这三则口号的变迁就是其体现。 ( 将古今素材精神的共同点通过类比,凸显出来,对比中彰显了我们党和人民勇于创新的魄力 ) “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要走好与时俱进、创新、改革的长征路。 ( 引用名人名言,从文章厚度与深度方面加强文章的力量 ) 点评: 本文材料丰富,在材料的选择上,亦可体现作者的用心之处。在事例的选择上,大的方面是古今兼用,在具体的事例上有司马光、商鞅、王安石、慈禧,还有 “ 辽宁号 ” 航母的入列,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等等,真是有汇聚一堂,雅俗共赏之妙。可见,作者在素材方面的精心,在现实方面的关心。 ( 二 ) 文化类材料组合型 —— 文化类材料,共同点和不同点,定义组合 文化类组合型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诗句、节日、习俗等材料,加上任务或要求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材料的深刻含意以及它们的共同含意。这些材料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意往往是丰富的,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这就要求从不同的材料当中找到关联点。这是组合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如果孤立看待,就事论事,触及皮毛,恐怕连门也摸不着。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其内在含意,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联系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文化类组合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捕捉共同点。 组合型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相同点隐含在材料之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深刻理解这些材料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如果是多则名言诗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把握,从不同的名言诗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 “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 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组合型材料作文中的某个关键语可能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或提出要求时的点睛之处,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或立意暗示,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如下面例题中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 ,你便可从 “ 化育后世 ” 中受到启发。 2 . 注意由表及里。 抓名言诗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进行解读,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在名言诗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3 .合异法 —— 同向互补叠加,异向整合并归 有些材料从表面看它们的意义大相径庭,其实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能提炼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如下面例题中①⑥的共同点是都倡导一种积极进取的处事态度,但①的侧重点在自强,⑥的侧重点在自信,二者互补叠加后立意便是 “ 自信自强 ” ,题目可拟为 “ 自信成就自强志 ” 。 有些材料间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材料的性质、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好像难以组合立意,但如果能恰当地整合并归,则能产生奇妙的效果。如②谈的是乡思乡愁,④谈的是责任担当,一个是 “ 小家私情 ” ,一个是 “ 大国抱负 ” ,将其整合并归,便是 “ 家国情怀 ” ,以此立意,境界便高出许多。可谈中国文化中的故乡情结以及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担当。题目可拟为 “ 择一座城,圆家国梦 ”“ 以梦为马闯天下 ”“ 胸怀家国勇担当 ” 等。 同样,将①⑤整合并归,题目可拟为 “ 先为正视,后图自强 ”“ 自强守正方能成就大事 ” 等。①②或②⑥组合,把故乡具体为乡村,可谈有志青年扎根乡村,自强不息,回馈故乡;把故乡具体为国家,可谈海外爱国人士回国效力,助国家富强腾飞。题目可拟为 “ 自是故乡月最明 ”“ 让梦想的明月照亮故乡 ” 等。 当然,也可以整合并归三个甚至更多名句立意。如将①④⑤或①③④或③④⑤整合并归,可讨论自信自强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将③⑤⑥整合并归,可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将①③④整合并归,可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题目可拟为 “ 少年心事当拿云 ”“ 风雨家国梦 ”“ 自强百年家国梦 ”“ 豪情快慰家国梦 ” 等。 【 例 3】   (2017 · 全国卷 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 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 》) 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 ③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李清照 ) ④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 魏源 ) ⑤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 鲁迅 ) 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 审题 】 从作文题目类型角度看,六句古诗或名言任选两三句,自定立意,属于 “ 组合型材料作文 ” 。从材料的选取角度看,选择多则古诗或名句或现代名言 ( 且都是中国的 ) 作为命题素材,属于 “ 文化类材料组合型 ” 。 考生立意选择范围比较宽泛,可以从六则材料中做多种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理解,但 “ 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 ,立足 “ 这 ” 几则材料,综合其思想情感无疑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根本。同时,结合现实,将材料综合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切入点,不能仅仅就句论句,材料只是问题讨论的由头。 首先,考生可以从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 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 “ 博大精深 ” ;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其次,考生还可以仔细审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透过诗歌的形象读出其内在的思想,综合提炼,发掘出材料的深刻内涵,表达出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写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态度,这无疑是真正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法宝。在立意和行文中,考生要尽量关联到文化,表达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与传承、对当代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或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这是在更高层面上体现出思维的深刻和视野的独特,是真正理解了命题者的 “ 良苦用心 ” ,是真正把握住了语文核心和时代脉搏。 这些材料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时期,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 “ 小我 ” 与家国、社会 “ 大我 ” 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 《 周易 》 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 “ 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 ” ,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 “ 小我 ” 或 “ 大我 ” 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等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 “ 合理引用 ” 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 “ 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 ” 的认知。 “ 引用 ” ,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 “ 引用 ” 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范文 1】 格局与担当 教师下水作文 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格局;鲁迅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敢言敢作敢当,为同仁呐喊,为革命鼓与呼,这是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鲁迅说: “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 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担当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己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自古士人秉持 “ 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 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 “ 脊梁 ” 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者,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怀激烈慷慨赴死者 …… 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屈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仲淹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杜甫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岳飞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文天祥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 …… 这些格言诠释什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为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就是担当。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 “ 精致利己主义者 ” 。精致利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我们不会忘记 “ 耶鲁哥 ” 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 扎克伯格在回到母校演讲时说, FACEBOOK 有志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气候变化与你我相关,基因组全球共享为治愈某些病症提供契机。中国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个大国立于民族之林,也离不开格局和担当。 诗圣杜甫 “ 名岂文章著 ” ?我想更多的该是他沉郁顿挫背后一生不忘的忧国忧民吧,那轮故乡的明月一直萦绕心头,照亮他的长安十年,照亮他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的一生;易安就像她的诗一样, “ 自是花中第一流 ” ,不只是缘于其早期的清丽明快,更多的则是 44 岁后,半生辗转飘零,写尽了国破家亡的嫠妇的愁苦,却也如马上男儿样,走出闺怨和花间,硬是在婉约中生出一些剑气,希望她生活的南宋抗恶杀敌收复失地;鲁迅的横眉冷对,更是缘于 “ 无数的人们,无限远方,都和我有关 ” 啊!诗人们笔底波涛,滚滚流向,这唤作 “ 南宋 ”“ 唐 ” 和 “ 中国 ” 的土地。 不错,他们让人敬慕的背后,是那颗诗心,是那颗与国同疆的诗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先记得,眺望并且坚守。 这故乡,是家更是国。是诗人笔底思念缱绻的墨花,是画者水墨丹青的山河,是父母妻儿,是左邻右舍,是长大之后的童年记忆 …… 还记得海峡那边,踮着脚尖的余光中,像月光一样流淌的诗句,载着思念久久盘旋;还记得十九年守在北海牧羊的苏武,他手中高高举起的旌节,诠释着一代名臣的坚守和承诺;还记得那些如雷贯耳的科学家们,他们学成归国,不眷恋美国的高薪和实验室,义无反顾的身影成了国之脊梁 …… 国在哪儿,他们就在哪儿,哪怕她贫困、弱小、千疮百孔。 如今呢,各种移民风暴留学热潮此起彼伏。问及原因,躲债的、躲抓的、躲空气的、躲食物的、躲教育的 …… 各种逃离状似乎在昭示着,这个曾经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眼中那么光明正大、美好耀眼的国度,现在已万劫不复无药可救。走吧,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豆腐渣、重度雾霾、校园欺凌、学术造假,这到底是我们的现状,并非逃离的借口! 可是,逃不掉的呢?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是的,逃离不是办法,它首先是一种情感上的背叛。爱国者是绝不如此的。 他们当是面对创伤,含泪修补用心热爱。 C919 首飞、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 “ 快递小哥 ” 天舟一号上太空送货加油、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见证了他们 —— 那些把青春献给了实验室,披荆斩棘风餐露宿,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科研人员,他们没有逃离,而是用自己的双手默默铸就那颗诗心,那颗让国人燃起科技自信的诗心;那个选择了田垄,脚踏泥泞俯首躬行的村官秦 玥 飞,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服务农村,帮助当地改善灌溉系统、建设现代化敬老院,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把一颗诗心埋在细心耕耘的中国的大地上;那颗刚刚陨落了的数学巨星吴文俊,他说,不管一个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整个国家、社会的支持下完成的,他 98 岁的生命每一天都在谱写着创新和回报 …… 即使平凡如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别人口中的 “ 阿姨 ” ,也用自己的坚守和书写,传递着爱和梦想,塑造者这位伟大母亲的精神肌理。 是的,我们没有理由去逃避,而应重拾那颗诗心,用赤子情怀肩担理想和现实,用不懈努力去践行 —— 祖国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诗心不死,与国同疆! 写作任务、考题升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以及两点之间的部分,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几何公式 ) ②P = F/S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 物理公式 ) 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 《 题西林壁 》) 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 李白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人生是一段路,有经历,有停留,有感悟,有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60 分 ) 要求:至少涉及材料中的两条信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审题 】 本题目为组合型材料作文。从价值观的层面引导考生思考人生,从思维的层面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考生学会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事理并正确说理。考生可以以自己成长的时间为文章脉络,或以自己的某种感悟为线索,谈对人生的感悟,对成长中压力的化解,对思想上局限和束缚的摆脱等。其他写作思路,只要符合要求亦可。 切题立意: ①④组合:人生没有捷径,往往山重水复 / 线段固短,展不开人生长度。 ③④组合:跳出庐山,人生原是匆匆过客 / 人生如逆旅,勿行庐山中。 ②④组合:直面压力,珍惜人生。 ……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 限制性 (1) 立意限制。这是几则公式定理与诗句组合的材料,命题人用四则材料表达 “ 人生是一段路,有经历,有停留,有感悟,有思考 ” 这样一个主旨,考生要找到材料和主旨间的内在关联。材料明确指向 “ 人生 ” ,对 “ 人生 ” 的思考当然可以和社会、国家联系起来,但不可过度解读,甚至扔掉 “ 人生 ” 二字,大谈 “ 一带一路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等。 (2) 内容限制。题目要求 “ 至少涉及材料中的两条信息 ” ,因此考生不可多选 ( 超过所给信息条数 ) 也不可少选。前两个材料从文理结合的角度考查考生对人生的思考,注意不能写成几何或物理报告。后两则材料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查考生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3) 思维的限制。材料是考生感悟思考的基点,考生要从材料出发去探求材料与 “ 人生是一段路,有经历,有停留 ” 之间的内在关联,要在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人生的道理。除此之外,考生还需对材料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与材料所给信息巧妙串联,以便组织材料,构思成文。 开放性 (1) 对材料的选择和组合是自由的。 (2) 对材料中公式定理和诗句的理解和生发是自由的,也是见仁见智的。如材料一 “ 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以及两点之间的部分,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这句话考生可以理解为人生也是一条线段,人生应该少走弯路,尽量找到事半功倍的捷径;也可以反向生发,如人生不是几何公式,人生的路往往没有捷径,曲折恰恰也是一种美,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对材料的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考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感悟,与材料所给信息巧妙串联,使文章有生活、有温度,言之有物。也可以联系有关人生感悟的经典诗文或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4) 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侧重写感悟性的记叙文或散文,也可以侧重写理性思考性的议论文,只要文体特征鲜明即可。 偏题立意: (1) 思考生活,一日三省,摆脱狭隘。 (2) 体味线段、射线、直线的象征意义及其蕴含的哲理感悟,学会直面人生,珍惜生命。 (3) 通过读书、思考而进步成长,让知识之光照亮前路,让文化的种子涵养自己的精神,让人生之河磨砺自己的身心。 (4) 写 “ 人生如逆旅,我也是行人 ” ,写 “ 潜龙勿用,格物致知 ” ,写 “ 用翰墨书香养我浩然之气 ” 。 (5) 写 “ 为家国天下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人生线段上留下印记,获得永生 ” 等等。 ( 此五条立意均忽略了 “ 至少涉及材料中的两条信息 ” 这一要求 )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60 分 ) ①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孟子 ) ② 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 ( 周恩来, 1919 年 ) ③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 李大钊, 《 新青年 》) ④1981 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 “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 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 “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 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⑤ “ 蛟龙号 ” 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 “ 蛟龙号 ” 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 “ 蛟龙号 ” 深潜作业共计 50 次,最大下海深度达到 7 062 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被评为 “ 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 。 ⑥某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自选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 审题 】 限制性 (1) 内容的限制性。本次作文属于组合型材料作文,侧重于对多则材料的理解。六则材料虽然各有不同,有的侧重点却很明显。考生从六则材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组合分类。 (2) 写作要求的限制性。自选两三组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考生要对材料进行理解,分析角度,提炼观点。 (3) 价值取向的限制性。前五则材料均为正向的价值观,是考生作为未来公民应该追求的价值观,考生不能否定和歪曲。对第⑥则材料中某网红的人生排序则应当辩证看待。 由此,可做如下组合: 责任担当:选①②③,其共同点是家、国、身,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献身精神:选④⑤,其共同点是投身于改革大潮,振兴中华 健康三观:选⑤⑥,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正三观,省自身 写作时应有明确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观点,或用丰富而有个性的材料表达观点。不仅仅要写出使命感、责任感,更应该写出如何去做,不可空泛地只谈个人与国家而不谈如何行动。 开放性 (1) 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我们从材料中可以提取 “ 青春 ”“ 担当 ”“ 国家、民族 ”“ 时代 ” 等关键词,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展开联想,广泛思考,合理生发,谋篇布局。 (2) 对材料的侧重是自由的。可以立足过去不同的历史阶段,写出当今青年人的担当和作为,及其对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作用。也可以站在当今青年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继往开来,把握美好青春,在未来的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中积极担当、有所作为的胸襟和抱负。还可以辩证认识某网红的人生排序,和前五个材料的价值观形成对比或类比。所以,考生在材料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开放性。 (3) 文体选择是自由的。但要注意文体特征鲜明,不能写成 “ 四不像 ” 。 材料分析 材料①是考生熟知的古语,习主席曾在 2018 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引用,意在强调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的关系,突出个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材料②是 21 岁的周恩来面对国家积弱不振的现状,立下以身救国的誓愿,体现出中国有为青年的一种责任与担当。 材料③是伟大革命家李大钊提出的人生追求,强调要以青春之我奉献一生并乐在其中。 材料④是 1981 年北大学子在改革初期喊出的时代最强音, “ 振兴中华 ” ,作为青春之伟大梦想,充分表现了青年人在新时期为国家奋斗的家国情怀。 材料⑤中的叶聪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当代 “ 改革先锋 ” ,他奋斗不息,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材料中明确指出 “ 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 ” 。 以上五则材料按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伟人或青年提出的人生目标或者口号,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鲜明地指向了青春、担当,很好地体现了青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为国为民的情怀。 材料⑥应辩证看待,一种是:与上面五则材料截然不同,强调的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前五个材料相比较,该青年网红人生格局较小,站位较低。另一种是:关注自己,可理解为要先做最好的自己,继而让家庭幸福、让国家繁荣昌盛。 【 参考立意 】 1 .舞青年姿态,唱时代赞歌。 2 .燃青春之年华,报泱泱之大国。 3 .做怀揣家国情怀的追梦青年。 4 .以青春托举时代中国。 5 .指点江山,激扬青春。 6 .且以青春报祖国。 错误立意: 1 .国运兴衰系于国民。 2 .青年当团结。 3 .认知并实现自身价值。 4 .集体与个人当相互促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