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蜀相完整版教案12
《蜀相》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歌意象,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②学会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②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②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诗眼题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l 2、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l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题成都武侯祠 如何阅读对联:一般来说,贴对联时,要把上句贴在右侧,因为过去的书是竖排的,都是从右侧读起。 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上联中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出师表》、后《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下联中“一对”是指《隆中对》,选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文中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后《出师表》选自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作于蜀汉建兴六载(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因此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 (2)杜甫生平及经历: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志向远大、有抱负的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一个孤苦伶仃的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结: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壮游(35岁以前,712-746) 《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望岳》 困守长安(35-44岁,746-755)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批评时政、讽刺权贵。 陷贼为官(756-759) 《月夜》、《春望》、“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漂泊西南(759-770)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思想更加深邃,诗风更加沉郁。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ū] 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làng] 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蜀相》的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为什么要了解诗人生平和诗作的写作背景呢? 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诗歌赏析 (1)读——音义、节奏(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感情基调)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有的是四三式的。三四式的很少见。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品——内容、语言(分小组讨论,同学回答问题)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突出作者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也显示出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对“柏森森”这一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借郁郁葱葱的柏树,呈写出了武侯祠周围的环境,突出其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渲染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另一方面,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衬托出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首联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起下文,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作者的思想活动,突出作者的急切的心情,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知识点链接: 锦官城——因为三国蜀汉时期,成都是中国的织锦中心,美丽的蜀锦畅销全国,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朝廷专门设置了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于是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锦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柏树 高洁人格品性:坚守节操、刚正不阿——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 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唐·张说《代书寄薛四》) 强烈忧患意识——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对比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如果将原句中的“自”、“空”是否可以分别换成“尽”和“皆”?请说明理由。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这盎然的春意,让作者感受到的是寂寥冷清、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情景交融,表达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寂寞。 换了之后: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 欣喜愉悦的情感 颈联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以乐景写哀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 杜甫的《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写诗人曲江所见。“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这些场景令诗人肝肠寸断。 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动静结合 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意境;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以独特的形式,独特地视角,表现独特的情绪、情感;突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某种心境、心态和情绪。 互文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这盎然的春意,让作者感受到的是寂寥冷清、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映阶碧草自春色”,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 “隔叶黄鹂空好音”,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的呕心沥血,已被后人遗忘。 知识点链接: 唐·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 朱自清《荷塘月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繁华是孤独的最高境界。作者虽然置身于热闹的氛围中,内心却依然是孤独的,可见作者的无奈,那种想要找寻让自己不孤独的方式却怎么也找不到的无奈。) 颈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频烦——犹“频繁”,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推崇其匡时雄略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赞扬其报国忠忱 白帝城托孤——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澿”中的“长”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哀伤。 ④“英雄”是指什么人? 诸葛亮、功业未就的英雄人物、自己 是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失败的英雄人物,也包括诗人自己。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⑤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典 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16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 (3)悟——情感、主旨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见于《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时,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是应该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见于《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时,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是应该从作品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