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试题(无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9分)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班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 - 7 - 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以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条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1、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2、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3、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完成4—7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7 - 信钓于城下,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跨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4.对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又不能治生商贾 做买卖 B.人多厌之者 厌恶 C.若虽长大 即使 D.一市人皆笑信 一:全,满 5.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1)常从人寄食饮(2)吾必有以重报母 A.(1)常常到别人家里去吃闲饭(2)我一定会有好东西来报答您 B.(1)经常和大家一起去吃饭(2)我一定会重重的报答您 C. (1)常常到别人家里去吃闲饭(2)我一定会重重的报答您 D.(1)经常和大家一起去吃饭(2)我一定会有好东西来报答您 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韩信虽然后来很有名,但当初也没表露出什么可称道的东西。 B.韩信因为人很好,经常得到大家的帮助,大家纷纷接济他。 C.韩信肯受胯下之辱,表现了他作为大丈夫的能屈能伸。 D.漂母送给韩信食物吃,又不求报答,可见她的善良。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A.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跨下。 B.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 7 -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忧愁, ,哀怨又彷徨。 (4)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5)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 7 -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 7 -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1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1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6分) 1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与应用(16分) 1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 《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 主权。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 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 香港防务。 A.随着 行使 转交 接管 B.伴着 执使 转交 管理 C.伴着 行使 移交 接管 D.随着 执使 移交 管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B.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C.他敲头的时候,我们拭目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D.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是狂笑,有时太息。 1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7 - A.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C.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D.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18、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7分) 五、写作(60分) 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