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南平市 2020 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家张载之志堪称具 有崇高的学术担当,然而“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思想方法注定了理学家们没有也不可能“为 万世开太平”。 理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虽有学术担当,也不乏人文情怀,却没有科学精神。比如,理学家 们将“天地”解释为尊卑等级关系,宇宙万物也都有尊卑等级,如天冠地履、星空列阵、大 雁成行、羊羔跪乳等都反映尊卑等级,然后依据“天人合一”论证三纲五常符合“自然之 理”。这种缺失科学精神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造成了“以理杀人” 的社会现象。宋元之后,理学占据社会思想意识的统治地位,而中国古代文明却从鼎盛走向 衰落。在应对民族内争或外敌入侵方面,中原政权的统治者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与时俱进、 改革变法、富国强兵的欲望、能力和进程都受到四书之学的严重抑制。当西欧的精英们致力 于创新文化、发展科学、变革社会的时候,中国的精英们却把“为往圣继绝学”“同植纲常, 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当作“为万世开太平”的灵丹妙药,大大延误了中国的发展。当下, 有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是人文情怀有余、科学素养不足,研究中不注重证据,一些研 究成果在形式逻辑上经不起分析,至于历史逻辑、辩证逻辑就更谈不上了。正是由于缺乏科 学素养,一些观点明显简单化,一些观点甚至可以说有害无益。可见,缺失科学素养的人文 - 2 - 情怀会带来很多问题。 近年来,学术界和学校一直强调人文情怀的培养、道德的培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只是强调道德教育、国学教育,而没有把培养科学素养摆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培 养学生的现代精神,那就会出现很多偏差。 就立人而言,立德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德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德。 科学素养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可以说,实事求是是人类一切优秀素养之本。一个能将实事求 是精神融入灵魂、植入骨髓的人,一般而言其道德情操、人文情怀和其他素养也不会差。因 此,我们不能将培养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情怀对立起来,二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 系,某些科学素养其实就是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科学素养是培养人文情怀的必由之路 和重要手段,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必然包含人文情怀教育的成分,也是可以立德的。所以, 从小学阶段就应重视科学常识教育,使学生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从小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看 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强化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素养,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 题。科学教育搞好了、科学素养提升了,人们才能增强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从而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只有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我们的文化自 信才是名副其实、根深蒂固的。 (摘编自张分田《科学素养是立德的基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认为天地万物存在等级关系并以此阐释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是理学弊端的体现。 B. 理学之弊不仅造成“以理杀人”的社会现象,而且还阻碍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进步。 C. 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对立统一,而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系。 D. 科学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忽视科学精神的问题。 B. 第二段将中西方精英们进行比较,论证了缺失科学素养的“人文情怀”的危害。 C. 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述,既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有对当下治学的分析。 D. 第四段着重论述培养科学素养对于立德的重要性,分析逐步推进,逻辑性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学家张载未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志向,缺乏科学精神是其根本原因。 B. 一个人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意味着他已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 3 - C. 学校应当加强道德、国学教育,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精神放在首位。 D. 就中国当下教育而言,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 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C 项,“二者之间对立统一”是错误的。由原文“我们不能将培养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情怀对 立起来,二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系,某些科学素养其实就是德”可知,二者之间 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忽视科学精神的问题”是错误的。由原文“正是 由于缺乏科学素养,一些观点明显简单化,一些观点甚至可以说有害无益。可见,缺失科学 素养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多问题”可知,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忽 视科学素养的问题。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 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 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 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 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缺乏科学精神是其根本原因”是错误的。由原文“理学家张载之志堪称具有崇高的学 - 4 - 术担当,然而‘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思想方法注定了理学家们没有也不可能‘为万世开太 平’”可知,理学家张载未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志向,是因他“尊德性而道问学” 的思想方法。 B 项,“意味着他已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养”是错误的。由原文“可以说,实 事求是是人类一切优秀素养之本”可知,一个人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他具备高尚的道德情 操和良好的综合素养的根本,但二者不能划等号。 C 项,“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精神放在首位”是错误的。由原文“从小学阶段就 应重视科学常识教育,使学生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可知,我们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而不是吧把他放在首位。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 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 由于近期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相继延迟了大专院校、中小学等的开 学时间。不过,停课不停学。既要防控疫情,也不能耽误学业,启用在线教育成为各地教学 的替补方案。实际上,我国早已推进在线教育发展。2019 年 9 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 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 2022 年推出 30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还是第一次,那么,在线教学真的能够替代课 堂教学吗?在延迟开学期间,在线教育能否担负起学校教育的空缺?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直以来,在校学生授受的主要是线下教育,线 上教育只是补充。即使是看在线直播课的学生,也是有线下教师辅导的,即所谓的“双师” 教育。如今,在线教育“反客为主”挑大梁。存疑者认为,在线教育的互动性比面授课堂要 差,学生也缺乏接受在线教育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 刊,“在线教学的效果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学习的内容,另一个是学习者的情况。作为 一般的知识学习,在线教育是可以替代的。”从学习效率上来看,在线学习因为有更多的资 源可进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识对比与鉴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优势。 但是在线学习也有它的劣势,储朝晖认为:“它的劣势是在学习的深度上很难跟课堂教学相 - 5 - 比,如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就很难学得那么深。另外,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 的学习上,在线学习很难替代课堂教学。” (摘编自俞杨《大中小学开学延期,学生在家功课不停》) 材料二: 2016-2020 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 材料三: 超大流量突然涌入,相关平台、不甚相关的技术工具不堪重荷;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台各 自为政,功能残缺,体验欠佳;电子产品的副作用又令人如此惶恐……各种担忧与批判甚嚣 尘上。但若回看硅谷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史,不难发现类似的技木缺陷并非无解,大多只是时 间问题。何况,一些主打线下教学的学校,通过巧妙搭配不同通讯和直播工具,制定任务调 节作息,线上互动、线下自学并举,与学生、家长完美配合,成功实现了以智慧构筑秩序, 抵御无序的侵蚀。 可以预见,舆论将冷静看待技术问题,面对 2020 年初的这起“黑天鹅”事件背后的趋势 洪流,会有越来越多教育人加入勇敢者行列,共同掀起一场对线上、线下教学去伪存真的革 命。在那之后,将是课堂教学大规模实现两者的交替或同步的新世界。 从拥有智能化学习经验的络平台不仅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 成顺序,时间消耗等。这些针对学习行为特征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学生评价的个性化升级; 同时,评价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家长、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丰富评价的维度。 实际上,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 等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评价的形态,促进它 的转型。正如北师大校长董奇所说:智能化教育评价的新趋势已经出现。这个趋势带来了一 系列变化,最重要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编自新校长传媒,蒲公英教育智库) 4. 下列对“在线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6 - A. 在线教育以网络为介质,络课件学习与观看在线直播课等。 B. 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却在递减,呈后劲不足的态势。 C.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学校开学时间延迟,客观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D. 在线教育目前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但假以时日,技术缺陷有望弥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虽然暴露了许多问题,但是也引发了人们 的诸多思考,促使其加以改进。 B. 在储朝晖看来,课堂教学在学习的深度上胜过在线教育,且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的 学习上,也比在线学习更有优势。 C. 如果舆论冷静地看待技术问题,一线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线下与线上教学并 驾齐驱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全面实现。 D. 教育评价无论如何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 等新技术进行转型,都不能背离教育本质, 阻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 在线教育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C 6. ①灵活便捷。可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②资源丰富。可进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 识对比与鉴别。③评价智能化。有助于学生评价的个性化,丰富评价的维度。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 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 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 B 项,“呈后劲不足的态势”分析有错。材料二中的柱状图清楚地显示了“中国在线教育用户 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在递减”的态势,但是不能通过增长率递减得出“呈后劲不足的态势” 得结论。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 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 7 - C 项,“线下与线上教学并驾齐驱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全面实现”错误。材料三,“可以预见, 舆论将冷静看待技术问题……会有越来越多教育人加入勇敢者行列,共同掀起一场对线上、 线下教学去伪存真的革命。在那之后,将是课堂教学大规模实现两者的交替或同步的新世 界”,可见,原句说的是将来的事,而该选项的“一定”推断太绝对了。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 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概括为:灵活便捷。在线教育 可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 材料一,“从学习效率上来看,在线学习因为有更多的资源可进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识对 比与鉴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优势”概括为:资源丰富。在线教育可进 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识对比与鉴别。 材料三,“从拥有智能化学习经验的络平台不仅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展示学生的学习过 程:完成顺序,时间消耗等。这些针对学习行为特征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学生评价的个性化 升级;同时,评价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家长、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丰富评价的维度。”概 括为:评价智能化。在线教育有助于学生评价的个性化,丰富评价的维度。 综上分析,分三点回答在线教育的优势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3 小题,15 分)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骡子 王宇 马棚里来了新的入驻者,骡子。 马棚里原来的那匹马走了。 有人说:那匹马因为跑得快,被新主人相中,去赛马场效力了。有人说:那匹马天生好 看,被新主人相中,去马戏团了。有人说:那匹马太贪吃,爱炫耀,又不爱干活儿,被主人 送屠宰场来了。总之,那匹马再也没有回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骡子住进马棚,兴奋不已。这环境,这待遇,这享受,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它独享着 那个硕大的马槽,谁也不和它抢食,而且人们抢着给它喂草料。这日子过得惬意极了。想一 想,自己曾经过的是什么日子。每天与马和毛驴在一块草地上吃草,今天马看见不顺眼,就 飞奔过来,照着它脖子咬几口,嘴里骂道:“你这杂种,滚远点儿。”明天驴看见不顺眼, 就撅着屁股,给它几蹄子,嘴里骂道:“你这杂种,快快离开这块草地。”骡子忍着疼,不 敢吱声,很委屈,也很纠结。怎么自己长得又像马又像驴,可又什么也不是? 住进马棚里的骡子,很向往马过的日子。虽然被主人骑着,但是高高地仰着头。在众目 睽睽之下,能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还有闪光灯的特写,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相比之下, 毛驴过的是什么日子,默默无闻,不是拉磨就是驮东西,整天不辞辛苦地替主人干活儿,又 苦又累,还得不到主人的夸奖,更不用说别人的赞誉了。 住进马棚后,每天除了吃东西要低头外,其余时间,总是把头仰得高高的,学着马的步 伐,有节奏地走路。得空儿就去美发中心,把尾巴稀疏而灰暗的杂毛焗染得黑而光亮,蓬松 如马尾。把短而直的鬃毛尽量拉长,烫成波浪状,形如马鬃。乍一看,这骡子还真有点儿像 马了。它很期待主人能对它另眼相看。 主人欣赏骡子的力量比驴大,脾气没有驴那么倔,模样比驴好看,但又没有马那么娇气, 而且比马低调而适用。没想到新来的骡子把自己整成个马的样子,心里真有点儿不舒服。主 人动了念头,想把骡子再次放归草地,心里埋怨那个饲养员,这骡子根本就不是当初推荐时 所说的那样: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脑瓜绝顶聪明,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 主人在马棚前来回地踱步,若有所思地看着骡子吃草。骡子嚼着鲜嫩的青草,却读不懂 主人的心思,但它从主人的眼神里感到一丝丝的不安。骡子想,自己住的是马棚,吃的是精 饲料,却没干出什么给主人露脸的事情,心里也很愧疚。于是,骡子想在主人的面前好好表 现一番。 - 9 - 主人来了,原本是想让骡子去驮东西的。可是,骡子走出马棚,驮起主人,高扬着头, 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主人在骡子身上骑着,飘飘忽忽。没走多远,骡子突感身 体不适,虽咬牙坚持,但无济于事,最终轰然倒下,猝死。 主人从骡背上摔下来,灰头土脸的,半晌,才从地上爬起来。他拍拍衣衫的土,看看死 去的骡子,颇有些伤感。 尽管浑身疼痛不已,但主人还是觉得,骡子活得挺不容易。 主人决定写一讣告,以告慰死去的骡子。提起笔来却难以下笔。一匹骡子……不合适, “匹”是马的专用词;一头骡子……也不合适,“头”是驴的专用词。实在没办法,索性写 道:某骡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过度劳累,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实乃骡之楷模也,云云。 出殡那天,天阴沉沉的。曾经同在一块草地上吃草的马和毛驴都来了。哀乐声中,毛驴 张开大嘴,引颈长鸣,一声连着一声,高亢有力,似对骡子离去的惋惜,又像宣泄心头的幽 怨,也或许是对明天充满期待。 主人听着,心潮澎湃,不禁低下了头。 马棚总不能这么空着,新的入驻者,应该很快就要来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在开头便呈现一种错位——马棚里的新入驻者却是骡子,这样写赋予之后的情节以生 发的动力。 B. 入驻马棚后,骡子的实际表现与饲养员的评价存在鲜明的反差,由此可以看出饲养员欺骗 了马棚的主人。 C. 小说写出殡那天,毛驴张开大嘴,引颈长鸣,至于它究竟为何长鸣,作者并未明示,这样 处理耐人寻味。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以全知的视角,描写骡子和主人的言行心理,冷静客观而又 意蕴深长。 8. 小说中写“骡子活得挺不容易”,请分析骡子的可怜与可恨之处。 9. 虚幻性和讽喻性是语言体小说的两个显著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这两个特征的理 解。 【答案】7. B 8. 可怜:①出身特殊,备受歧视;②屡遭欺侮,不敢反抗;③极力表现, 却因此丧命。可恨:①贪慕虚荣,一心渴望得到夸奖赞誉;②迷失自我,企图活成马的样子; ③自不量力,逞强驮主人狂奔。 - 10 - 9. 虚幻性:骡子不合现实的种种表现,如“去美发中心”“驮起主人狂奔”等,是小说对生 活现象的提炼、虚构与夸大。讽喻性:骡子、毛驴和马隐喻社会中的不同人群,主人这一形 象也蕴含象征意味,故事言此意彼,借小喻大。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由此可以看出饲养员欺骗了马棚的主人”理解错误,是骡子住进马棚前后表现不同了, 不是饲养员欺骗了马棚的主人。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 表现骡子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 句段。 根据“自己曾经过的是什么日子。每天与马和毛驴在一块草地上吃草,今天马看见不顺眼, 就飞奔过来,照着它脖子咬几口……怎么自己长得又像马又像驴,可又什么也不是”“没走 多远,骡子突感身体不适,虽咬牙坚持,但无济于事,最终轰然倒下,猝死”,从其出身、 表现和结局概括出“可怜”之处。根据“骡子住进马棚,兴奋不已。这环境,这待遇,这享 受,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它独享着那个硕大的马槽,谁也不和它抢食,而且人们抢着给它 喂草料。这日子过得惬意极了”概括出贪慕虚荣,根据“住进马棚后,每天除了吃东西要低 头外,其余时间,总是把头仰得高高的,学着马的步伐,有节奏地走路……乍一看,这骡子 还真有点儿像马了。它很期待主人能对它另眼相看”概括出迷失自我,根据“骡子走出马棚, 驮起主人,高扬着头,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概括出不自量力,据此概括出其“可 恨”之处。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体裁特点和语言风格特征。解答此题,首先整体阅读和理解作品的内涵, 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情节,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艺术特点和表达的效果。 本小说具有寓言性质,小说中的骡子、毛驴和马都有其象征性,作为寓言体小说,通过写骡 子入驻马棚,羡慕马,努力活成马的样子,结果在狂奔中死去。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不能正 - 11 - 确认识自己,才不配位,不自量力,最后落得悲惨结局。小说具有虚幻性和讽喻性。虚幻性 指的是脱离现实的特征,讽喻性指的是用说故事等方式,含蓄婉转地说明事物的道理。 其虚幻性体现在:“得空儿就去美发中心,把尾巴稀疏而灰暗的杂毛焗染得黑而光亮,蓬松 如马尾。把短而直的鬃毛尽量拉长,烫成波浪状,形如马鬃”“骡子走出马棚,驮起主人, 高扬着头,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主人在骡子身上骑着,飘飘忽忽”。据此分析 其虚幻性。 讽喻性体现在:“骡子的力量比驴大,脾气没有驴那么倔,模样比驴好看,但又没有马那么 娇气,而且比马低调而适用”“虽然被主人骑着,但是高高地仰着头。在众目睽睽之下,能 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还有闪光灯的特写,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毛驴过的是什么日子, 默默无闻,不是拉磨就是驮东西,整天不辞辛苦地为主人干活儿,又苦又累,还得不到主人 的夸奖,更不用说别人的赞誉了”“某骡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过度劳累,不幸倒在工作 岗位上,实乃骡之楷模也”“哀乐声中,毛驴张开大嘴,引颈长鸣,一声连着一声,高亢有 力,似对骡子离去的惋惜,又像宣泄心头的幽怨,也或许是对明天充满期待”。小说中的形 象都具有象征意义,据此分析讽喻性即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 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 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 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 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 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 4 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 分的题答案有三点 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 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 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 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 题义)角度回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琚,字子女,定州人,生七岁,读书过目即成诵。既长,博通经史,工词章。天眷二 年,中进士第一,再调弘政、邢台县令。邢守贪暴属县,掊取民财,琚独一物无所与。既而 - 12 - 守以赃败,他令皆坐累,琚以廉办,改秀容令。累迁吏部郎中。贞元三年,以父丧去官,寻 起复为本部侍郎。大定二年,擢左谏议大夫,侍郎如故。奉命详定制度,上疏六事,大概言 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琚 自员外郎至尚书,未尝去吏部,且十年。典选久,当时号为详明。拜参知政事,琚辞让再三, 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是时,议禁网捕狐、兔等野物,累计其获,或 至徒罪,琚奏曰:“捕禽兽而罪至徒,恐非陛下意,杖而释之可也。”上曰:“然。”琚尝 请命太子习政事,或谮之曰:“琚希恩东宫。”世宗察其无他,以此言告之,琚对曰臣本孤 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 因乞解少师..。 十年二月,祭社..,有司奏请御署祝版,上问琚曰:“当署乎?”琚曰:“故事有之。”参知 政事唐括安礼忤上意,出为横海军节度使,数年不复召。琚对便殿..,从容进曰:“唐括安礼 忠直,久在外官。”世宗深然之,遂自南京留守召为尚书右丞。琚尝举室绍先以为右司员外 郎,绍先中风暴卒,上甚惜之,谓琚曰:“卿之所举也。”感叹者再三。以年老衰病固辞, 上曰:“朕知卿年老,勉为朕留,俟一二年,朕将思之。”居一年,复表致仕..,乃许。唐括 鼎为定武军节度使,上谓鼎曰:“久不见石琚,精力比旧何如?汝到官往视之。”二十二年, 以疾薨于家,泰和元年,配享世宗庙廷。 (节选自《金史·石琚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 知民事/遂言及之/ B.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 使知民事/遂言及之/ C.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 知民事/遂言及之/ D.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 知民/事遂言及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师,官名,太子之师。与少傅、少保合称为“一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 B. 祭社,传统的祭祀土地神祈福的习俗。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称为春社、秋社。 C. 便殿,指正殿以外的其他宫殿。古时便殿常作为皇帝休息或宴请朝廷大臣的处所。 D. 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休。与之相近的有“致事”“视事”“乞骸骨”等。 - 13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琚不阿上司,体恤百姓。邢台太守贪暴无度,作为属下,石琚不予一物;百姓因猎捕而 获重罪,他建议杖责后释放。 B. 石琚才干突出,深受赏识。他奉命详细制定制度,提出严正纲纪、严明赏罚等六条措施, 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 C. 石琚富有远见,选贤任能。他虑及将来,请求皇上命令太子学习政事;他在吏部多年掌管 选才授官,号称详明。 D. 石琚秉持公心,积极进言。他先后向皇上进言,使被贬在外久未得到召见的唐括安礼和室 绍先得以重新进京任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守以赃败,他令皆坐累,琚以廉办,改秀容令。 (2)拜参知政事,琚辞让再三,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不久,太守因贪赃被免职,其他的县令都因此受牵连,石琚因为廉洁为政,改任秀 容县令。 (2)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石琚再三推辞,皇上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能胜任的,为什 么要推辞呢?"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 的 对 称 , 省 略 、 对 偶 、 反 复 等 修 辞 ; 尤 其 要 关 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断句应为: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 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 译为:石琚回答说:“我本来是个孤儿,承蒙陛下提拔,充任执政,兼有师保的责任。我认 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应当让他知道民情政事,才提到这件事。” “孤生”含义是“孤独的人”,孤儿之意,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兼师保之任”,“兼”是动词,“师保之任”是其宾语,动宾结构完整,“任”后断开, - 14 - 排除 A 项; “当使知民事”,民事,意为“民情政事”,且后文“遂言及之”,意为“才提到这件事”, “事”后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 项,“视事”错,“视事”是指官员治事、任职。与“致仕”无关。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 项,“室绍先得以重新进京任职”错误,根据原文“琚尝举室绍先以为右司员外郎,绍先中 风暴卒”,石琚曾举荐室绍先担任右司员外郎,但是并没有重新进京任职。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1)既而,不久;败,免职;坐,受牵连;以,因为。 (2) 拜,任命;辞让,推辞;材望,才能声望;何以,为什么。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 15 -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译文:石琚,字子美,定州人。七岁时,读书过目就能背诵,成年后,博通经史,工于词章。 天眷二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先后任弘政、邢台县令。邢台太守在下属各县贪婪暴虐,搜刮 民财,独有石琚一样东西也没给他。不久,太守因贪赃被免职,其他的县令都因此受牵连, 石琚因为廉洁为政,改任秀容县令。多次升迁,担任吏部郎中。贞元三年,因父亲丧事离职, 不久重新起用为本部侍郎。大定二年,升任左谏议大夫,仍然保留侍郎职务。奉命详细制定 制度,上疏六件事,大概内容是严正纪纲,严明赏罚,亲近忠直,疏远邪佞,减少不急于做 的事务,废除无名之役。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些意见。升任吏部尚书。石琚从员外郎到尚书, 不曾离开吏部,将近十年。掌管选才授官很久,当时号称详明。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石琚再 三推辞,皇上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能胜任的,为什么要推辞呢?”当时,朝廷议论 禁止张网猎捕狐狸、兔子等野物,累计猎捕所获,有的人罪至被判拘禁服劳役。石琚上奏说: “猎捕禽兽罪至拘禁服劳役,恐怕不是陛下的本意,杖责后释放就可以了。”皇上说:“好。” 石琚曾经请求皇上命令太子学习政事,有人诬陷他说:“石琚企图讨好太子。”世宗查实他 没有别的企图,就把这话对他说了,石琚回答说:“我本来是个孤儿,承蒙陛下提拔,充任 执政,兼有师保的责任。我认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应当让他知道民情政事,才提到这件事。” 于是请求解除少师的职务。(大定)十年二月,祭祀土地神,有关部门上奏请求皇帝在祝版上 署名,皇上问石琚:“应当署名吗?”石琚说:“过去有这种先例。”参知政事唐括安礼违 背皇上旨意,出京担任横海军节度使,(皇帝)几年不再召见他。石琚在偏殿对答,从容进言 道:“唐括安礼忠诚正直,久在京城之外任职。”世宗深以为然,于是将唐括安礼从南京留 守任上征召进京担任尚书右丞。石琚曾举荐室绍先担任右司员外郎,绍先中风突然去世,皇 上很惋惜,对石琚说:“这是你推举的人才啊。”再三感叹。(石琚)以年老体衰多病为由坚 决请辞,皇上说:“我知道你年纪老了,尽力为我留任,等过一两年,我将考虑这件事。” 过了一年,又上表请求辞官,皇上才准许了。唐括鼎担任定武军节度使,皇上对他说:“好 久不见石琚了,他的精力和以往相比如何?你到任后去探望他。”(大定)二十二年,因病 在家中逝世。泰和元年,在世宗庙廷配享合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饮酒(节选) 李贺 - 16 - 秦王骑虎游八极①,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②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注】八极:八方极远之地。②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羲和敲日”和《蜀道难》的“六龙回日”均运用神话,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B. “龙头泻酒邀酒星”中“泻”字夸张地写出了酒流如注的样子,极言美酒之多。 C. “洞庭雨脚来吹笙”写吹笙如雨落洞庭,洪波浩荡,横无际涯,气势磅礴。 D. 云白天亮,大殿通明,宫门掌事却为迎合、讨好秦王,谎报时辰才至一更。 15. “酒酣喝月使倒行”这句诗突出秦王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①专横霸道。喝令月亮倒行,想阻止白昼到来。②沉湎享乐。饮酒已 酣,仍欲良宵永在。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 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考生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 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洪波浩荡,横无际涯,气势磅礴”理解有误。“洞庭雨脚来吹笙”的意思是“像落在 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说笙的乐音像密雨落在洞庭湖上的声音一样。描述笙的 吹奏声飘忽幽冷,绵延不绝。不是“洪波浩荡,横无际涯,气势磅礴”之特点。故此项对乐 声特点赏析有误。 故选 C。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是古诗词常考考点之一。诗歌中的人物 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 17 -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 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的试题,首先做到“两 个明确”,一是要明确题干的设问方式;二是要明确解题思路。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 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具体分析,此题题干问“‘酒酣喝月使倒行’这句诗突出秦王怎样的形象特点?”,此诗前 四句写秦王的英武,歌颂他平定了战乱,使天下太平;第五句以下描写他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的豪华场面。“酒酣喝月使倒行”的意思是“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此句简直 是神来之笔,有情有景,醉态可掬,气势凌人。这位秦王饮酒作乐,闹了一夜,还不满足。 他试图喝月倒行,阻止白昼的到来,以便让他尽情享乐,作无休无止的长夜之饮。这既是显 示他的威力,又是揭示他的暴戾恣睢。他沉湎于歌舞宴乐,过着腐朽的生活,是一位功与过 都比较突出的君主。唐德宗李适正是这样的人。这首诗是借写秦王的恣饮沉湎,隐含对德宗 的讽喻之意。 【点睛】“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的一个考点,也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的一个常考点。分析诗歌的形象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评价的观点态度及思想情感都有着极 其重要的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象和物象。我们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 歌来详细论述这三类形象的特点及答题技巧。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 象。因此,在鉴赏这类形象时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诗人的背景。此外,对于鉴赏人物形象 题的答题步骤,有以下三步:(1)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 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 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对这些 形象做些积累。(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 不可臆造。(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 意所起到的作用。 附诗歌鉴赏: 《秦王饮酒》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此诗前四句写秦王的英武,歌颂他平定了战乱,使天下太平;第五句以下描写他通宵达旦饮 酒作乐的豪华场面。全诗几乎每一句都出人意料,无论是现实的描写还是虚拟的想像,无论 - 18 - 比喻、夸张还是白描,无论意象选择还是遣词用语,都与一般诗人不同,颇能体现李贺诗歌 想像奇谲诡异的特点。 词句注释: ⑴秦王:一说指唐德宗李适(kuò),他做太子时被封为雍王,雍州属秦地,故又称秦王,曾以 天下兵马元帅的身份平定史朝义,又以关内元帅之职出镇咸阳,防御吐蕃。一说指秦始皇, 但篇中并未涉及秦代故事。一说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做皇帝前是秦王。 ⑵“秦王”二句:写秦王威慑八方,他的剑光把天空都映照成碧色。 ⑶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淮南子·天文训》:“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注释说: “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敲日:说他敲打着太阳,命令太阳快走。因太阳明亮, 所以诗人想象中的敲日之声就如敲玻璃的声音。 ⑷劫灰:劫是佛经中的历时性概念,指宇宙间包括毁灭和再生的漫长的周期。劫分大、中、 小三种。每一大劫中包含四期,其中第三期叫做坏劫,坏劫期间,有水、风、火三大灾。劫 灰飞尽时,古无遗迹,这样一来无古无今,所以称之为“古今平”。王琦认为这里是借指“自 朱泚、李怀光平后,天下略得安息”。 ⑸龙头:铜铸的龙形酒器。据《北堂书钞》载:唐太极宫正殿前有铜龙,长二丈。又有铜樽, 容积四十斛。大宴群臣时,将酒从龙腹装进,由龙口倒入樽中。酒星:一名酒旗星。《晋书·天 文志》说天上下班酒旗星,主管宴饮。 ⑹金槽:镶金的琵琶弦码。枨枨:琵琶声。 ⑺雨脚:密集的雨点。这句说笙的乐音像密雨落在洞庭湖上的声音一样。 ⑻银云:月光照耀下的薄薄的白云朵。栉栉:云朵层层排列的样子。瑶殿:瑶是玉石。这里 称宫殿为瑶殿,是夸张它的美丽豪华。 ⑼宫门掌事:看守宫门的官员。 白话译文: 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 武士们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命令羲和敲着太阳开道,发出玻璃声响, 劫火的余灰已经散尽,国家太平呈祥。 大壶的龙头倾泻着美酒,请来了酒星, 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 - 19 - 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成就个人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来阐述“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的道理,其中“______,______”两句,就是从治理国家的层面来说的。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以广阔的时空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也蕴含了韶光易逝、杜志难酬的感慨。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江北百姓已安于异 族统治,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借此表达民心日去、中原难复的痛心疾首。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 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 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拂士、萧萧、佛狸祠、神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中国的交响音乐 ,可喜可贺。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一批交响音乐作品就 , 在一首首节庆序曲中抒发革命情怀;在一首首描绘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音画中表达出对祖国 的热爱。1959 年新中国成立 10 周年和 1964 年新中国成立 15 周年时,大批革命历史题材交响 音乐更点燃了人们的激情,表现“在烈火中永生”的革命音,描绘革命战争的 画卷,给 人们带来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改革开放时期,一批思想深邃、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新颖 的交响音乐作品 。它们注重音乐的哲理性、史诗性、抒情性,体现出严密的内在结构逻 辑;由于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人类命运乃至历史文化 都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并在交响音乐如何彰显“信仰之 美、崇高之美”及如何做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上交出了完美答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可圈可点 脱颍而出 恢弘 纷至沓来 B. 可歌可泣 脱颖而出 恢廓 纷至沓来 - 20 - C. 可圈可点 锋芒毕露 恢弘 络绎不绝 D. 可歌可泣 锋芒毕露 恢廓 络绎不绝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而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些特征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B. 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些特征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C. 因而这些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D. 这些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体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命运都纳入 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B. 由于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人类命运乃至历史文化都 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C. 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人类命运乃至历史文化都纳入 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D. 由于它们还极大开拓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空间,将现实生活、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命运都 纳入思考与探索之中,展露出空前的国际视野。 【答案】17. A 18. B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 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 的词语。 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可歌可泣:值得歌颂、 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根据语境,此处应是表现新中国交响 音乐值得肯定或赞扬之意,选用“可圈可点”恰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 己。根据语境,此处是说一批交响音乐作品在音乐作品中显露出来,所以选用“脱颖而出” 恰当。 恢弘:宽阔,广大;作动词,意为“发扬”。恢廓:宽宏;作动词意为“扩展”。根据语境, - 21 - 此处表现革命战争画卷的气势,项用“恢弘”恰当。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接连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 不断。根据语境,此处表现新中国优秀交响音乐作品很多,接连不断地出现,选用“纷至沓 来”恰当。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 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 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 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 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本题,文段写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交响乐的发展,这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交响乐的。所 以根据前文说的是“改革开放时期……”,此处应该把“进入新时代以来”放在前面,因此 可先排除 C、D 项。此句与上文并无因果关系,故可以排除 A、C 项。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 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B 项,错误有二:一是缺主语,应删除“由于”一词;二是语序不当。把“人类命运乃至历史 文化”改为“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命运” C 项,语序不当。把“人类命运乃至历史文化”改为“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命运”。 D 项,缺主语。应删除“由于”一词,这样“它们”就作了句子的主语。 故选 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 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 组词。 - 22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睡眠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_____,不仅能改善记忆力、创造力,保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 状态,还能降低患肥胖症、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但是,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 27%,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 睡眠生物钟紊乱等等。_____,位于下丘脑前部的视交叉上核分泌的皮质醇、人生长激素释放 肽、瘦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就会因此变得紊乱,可能会_____。因此,必须养成健康睡 眠习惯,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提高睡眠质量。 【答案】 (1). 良好的睡眠 (2). 如果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 (3). 增加患病的风险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 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一般 是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 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通过阅读本题题干可知根据第一个空 的后文内容“不仅能改善记忆力、创造力,保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还能降低患肥胖 症、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可知这是良好睡眠的好处, 所以第一空应填写良好睡眠;第二个空根据后一句“位于下丘脑前部的视交叉上核分泌的皮 质醇、人生长激素释放肽、瘦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就会因此变得紊乱”可知这是假设 出现严重睡眠障碍的结果,从而可得出答案;第三个空是对前文假设情况的总结,根据此空 前一句“位于下丘脑前部的视交叉上核分泌的皮质醇、人生长激素释放肽、瘦素、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等就会因此变得紊乱”可得出“增加患病风险”的答案。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 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 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 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 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 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 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 - 23 - 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 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五月的清晨,阳光明媚。闽北中学高二(1)班班长张小明和同学李军,匆匆行走在上学 的路上。忽然,他们发现路边躺着一个老人,身体蜷缩着,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小明忙上 前俯下身子问:“老大爷,您怎么了?”老人声音微弱地说:“心脏难受,喘不过气……” 李军说:“您带药了吗?”老人摇摇头,闭上眼睛,脸色蜡黄,好像快要晕过去了。李军担 心地说:“我们还是走吧,要迟到了。再说,万一他家人赖上我们怎么办?”小明说:“不 行,救人要紧,叫救护车!”说着,马上拨通了 120 急救电话。小明又问老人子女的联系方 式,可老人己痛苦得说不出话来。很快,救护车到了。小明对李军说:“我送老人上医院, 你先去学校,替我向王老师请个假。完事后,我马上回去。” 请以李军的口吻替张小明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说明请假事由。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 简洁流畅,语言得体,不超过 60 个字。 【答案】李军说:王老师,您好!一个老人在路上突发心脏病,家人没联系上;小明跟救护 车送老人去医院;让我替他请假,完事后他就回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涉及的是替人代请事假。解答 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所给材料,提取涉及请假缘由的关键语句; 最后根据要求,组织语言并形成答案。 审读题干时,需明确以下几点:①以李军的口吻表述,②替张小明请假,③向班主任王老师 请假,④说明请假事由。审读材料时,结合关键语句“一个老人,身体蜷缩着,不时发出痛 苦的呻吟”“心脏难受,喘不过气……”“小明又问老人子女的联系方式,可老人己痛苦得 说不出话来”“我送老人上医院”,概括请假缘由:上学路上遇到一个突发心脏病的老人并 拨打了 120,因未联系到家人,小明随救护车送老人去了医院,所以不能按时到校。作答时, 注意说清请假人、请假原因,表达要简洁明了、用语得体,注意字数限制。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古人的养生之术蕴含了健康生活的理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也明确要求中国学生应具有“健康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是据调查显示, 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有些同学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有时出现恐惧、紧 - 24 - 张、焦虑等应激障碍;容易情绪失控,与家人难以融洽相处;有的甚至排斥戴口罩和使用公 筷等等。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全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在“健康生活”主题班会上演讲,体现你的 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参考范文: 选择健康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倡议书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古人的养生之术蕴含了健康生活的理念。可在疫情防控居家 学习期间,有些同学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有时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 激障碍;容易情绪失控,与家人难以融洽相处;有的甚至排斥戴口罩和使用公筷等等。作为 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只有做到体魄健全,心理健康,我们才有了学习工作的保障,未来才有 条件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们看到了很多靠着自己 强大的免疫力和积极心态战胜病毒的人们。科学研究表明,个人健康生活方式是保障身体健 康最重要的策略,因此我倡议全班同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保障充足睡眠”“均衡 营养”“适量锻炼”“保持积极心态”。 健康生活,要按时睡觉以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是消除审题疲劳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 睡眠还能起到保护大脑,提高办事效率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 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挑灯夜战”。有人是因为拖延导致没有及时完成任务,更 多人则是经过了一天忙碌的学习,觉得不熬夜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尤其是在 疫情期间,这种无人管束的自由让不少人尝到了熬夜的甜头。然而熬夜不仅会使视力下降, 更会使得免疫力下降。因此为自己的身体着想,我们要学会时间管理,保证每天至少 7 小时 的睡眠时间。 健康生活,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科学而适度健身是健康生活的保障。 坚持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抵御病毒入侵。锻炼还可以减压,如 果你压力大的时候,跑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减压方法。锻炼还能减肥瘦身,合理的锻炼也促 进新陈代谢。除了身体方面的改变,锻炼还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方面的愉悦。 奔跑吧,同学们! 健康生活,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而健康的心态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激情;消极 - 25 - 而灰暗的心境会使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有的人会一蹶不振, 有的人会及时调整心态。就拿这次疫情来说,有人不小心感染上新冠肺炎,就觉得希望顿失, 结果由轻症转为重症;有人即使患上重症,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积极地面对生活、接 受治疗,成功痊愈出院。良好心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此有利,我希望同学们无论面对怎样 的环境,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要求中国学生应具有“健康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健康的生活可以使我们拥有愉悦的心情,健康的生活可以使我们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度,健康生活态度还可以使我们拥有绚丽多彩的人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健康地生活,健 康地成长吧!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次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以《中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明确要求的“健康生活”作为主导目标,旨在引 导青少年学生对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的相关表现和对健康生活的话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 认识,坚定信念,自觉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进而树立健康的人 生观与世界观,充分发挥作文命题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导向功能。 命题认真选裁,精心设计,既着眼于健康生活理念的历史溯源,也着眼于健康生活问题 的现实呈现,力求为考生提供丰富的立意空间。材料整体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食饮 有节,起居有常”语出《黄帝内经》,强调古人的养生之术蕴含了健康生活的理念,与今天的 健康生活内涵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于健康生活的要求交相呼应。这些材料互为 关联,意蕴深远,考生可从文化的、历史的或现实的层面切入,对健康生活的方式、价值、 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充分探讨。材料的第二部分主要呈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关于 健康生活的错误做法和态度。这些材料并非随意选取,而是立足现实,真实投射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特别是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经常遇到的各种代表性偏差与困惑。如有些同学晚上不 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体现部分学生在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存 在不足,不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不能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并合理分 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不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等;需要在“自我管理”方面多作努 力。有些同学有时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障碍,容易情绪失控,与家人难以融洽相处 等等;体现其在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 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在“健全人格”方面多下功夫。至于有些同 - 26 - 学甚至排斥戴口罩和使用公筷等等,则体现出其安全意识淡薄与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不能很 好地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需要在“珍爱生命”方面加以提升。而“自我管理”“ 健全 人格”和“珍爱生命”又统摄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 键能力之下,构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话题系统。 材料通过代表性列举和类型延伸,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参照维度。考生既可以立足 于给定材料,对这些错误观念、行为进行理性批评;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对日常生 活中的类似现象进行延伸思考;考生既可以立足古今,也可以放眼未来;既可以深思义理, 也可以博引事实;既可以滔滔雄辩,也可以娓娓道来……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程度的 考生在面对这一话题时都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 命题在写作任务的设置上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力求通过指令的分层引导,实现对考生 真实写作水平的科学考查。“面向全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在‘健康生活’主题班会上演讲” 是命题的核心任务。无论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境、“演讲稿”的特定文体还是“健康 生活”的倡议主题,都是所有考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内容,都可以为他们提供 亲切、友好的写作背景,使他们能够顺利、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但“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则针对这一核心任务发出了强指令和强驱动,它实际上是强调考生发出 的倡议必须既能使对方从认识上、情感上接受“健康生活”,又能在实践上、行动上落实, 二者缺一不可。这意味着考生的倡议,既不能流于空泛说教,也不能流于空洞口号,而必须 能够明之以真理、动之以深情、倡之以实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结合材料内容”则为“体 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的指令提示了具体的展开途径。它首先意味着考生 不能脱离给定材料泛泛空谈,甚至随意套作;同时又意味着考生不必局限于给定材料,而是 可以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联想。这些指令和核心任务前后关联,彼此照应, 有助于对不同写作能力的考生进行科学区分。另外,“面向全班同学”的情境设定在给考生 带来亲切之感的同时,也对考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意味着考生不仅必须考虑建 议内容在“本班”的现实可行性,还要特别考虑倡议的对象是“本班”同学的特殊性,在行 文中要格外注意措辞、语气的把握与拿捏。这就在有效规避套作的同时,为写作能力突出的 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参考立意: 1、健康生活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 2、健康生活要学会自我管理 3、健康生活要珍爱生命 - 27 - 素材积累: 1、健康生活,要养成膳食均衡的饮食习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了饮食习惯的改 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爱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的食物;还有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现 象非常普遍;这些原因导致肥胖人口与日俱增。粗粮、细粮、荤素都要进行合理搭配,还要 根据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确定需要摄入的热量。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只有进行 合理搭配,才能做到全面营养均衡。 2、出门记得戴口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长潜伏期达 14 天。携带病毒的人脸 上没有写字,在不得不与人接触的场合,一个小口罩将起到阻挡病毒入侵的大作用。中科院 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10 分钟内至少 8 次提到“口罩” 一词,他强烈呼吁近期出门戴口罩,要形成“回罩文化”。为安全着想,不要怕麻烦和累赘, 请把口罩戴起来,也请劝家人把口罩戴起来。 3、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疫情期间,你是不是每天都宅在家里抱着 手机,不是刷机就是吃鸡,不是荣耀王者就是火影忍者,晚上不睡,早晨不起啊?是不是有 人把家长急得直跳脚啊?这些都不应该是你的样子。虽然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延期开学,但 是老师们始终挂着大家的学习和成长病毒要隔离,学习不中断”,“教师离校不离教,学生 停课不停学"。延期开学期间,希望大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不要把节奏带偏。大家不妨 静下心来,温故知新。读几本一直想读却没有时间读的书,看几部有意义的影片,逛逛网络 博物馆,写写日记。挑战与机遇并存,谁更懂得自觉、自主、规划学习,谁就能把挑战变成 机遇,谁就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人。所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养 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层次分析: 本篇为演讲稿,称呼加“亲爱”,拉近与言说对象的距离,也符合亲密的人际关系。第 一部分紧紧围绕“为什么要选择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展开论述,由材料引入,说理简要, 严谨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常具体的倡议,又总领下文。分论点一:健康生活,要按时睡 觉以保证充足睡眠。分论点二:健康生活,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分论点三:健康生活,还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最后结尾重申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巨大作用,再次发出号 召。 - 28 - - 2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