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五古代诗歌的选择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五古代诗歌的选择题

微案五 古代诗歌的选择题 古代诗歌的选择题是古代诗歌考查题型的变化,而非考查实质的变动。由主观题变为客 观题考查,读诗更容易了,试题难度更小了。 例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赴洛道中作 陆机①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 ①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 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②案辔:案,同“按”。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 D.“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E.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例题 2 (201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醉翁操①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 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 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 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 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 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例题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还山宅 [唐]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①。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 ①槎:读 chá,指小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的衰败景象: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 C.第三联写轻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挡住了前行的小舟。 D.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 E.第五联诗人想象回到山宅之后,看到烟霞如昔,再次突出了“还”字。 例题 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泊扬子津 祖咏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的“才”与“遥”呼应,才入扬州,就感到乡关已远;入题即抒发浓重的离情, 简洁明快,调动了读者的情绪,起法高妙。 B.颔联抓住雨霁初晴的特征:上句写雨后初晴,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苍翠;下 句写雨后风起,风吹退江面新涨的潮水为结句的“寒气”做了铺垫。 C.颈联由“明沙岸”引出下句“云帆碍浦桥”,一个“碍”字形象地写出了浦桥阻碍 了诗人远眺家乡的视线,体现出诗人悲凉的情怀。 D.尾联的主要意思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诗人枯坐舟中,衣衫单薄,更觉雨后的江 风寒气侵入肌骨,不胜其寒。 E.尾联的“客衣”点明了游子身份,“薄”写出诗人生活的困窘;“客衣”之“薄” 与“寒气”之“饶”形成了对比,细腻地表达了诗人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 技法透视 针对练习 1.(2018·甘肃兰州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 ①代郡;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 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 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 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 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E.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 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答案 CE 解析 C.颈联描绘的是自然之景,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误将“野火”“雨 雾”当作“烽烟”,很容易联想到战争。没有选项中所说的“时时紧张的心理”。E.“时时 醉向酒家眠”是实景。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 答案 第一问:表达了对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二问: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 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表达了不能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的民族观),提升了全诗的 格调。 解析 分析感情先要了解诗句意思,尾联是说“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 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家”。然后通观全诗,把握情感。标题表明是边 塞诗,诗歌本应以战事为主,而尾联的意思则是说明没有战事的人们在享受生活,所以也就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分析作用时要从表达主旨的角度入手,闻的对象是“辽西”, 不说自己,而说对方,明显体现了作者对胡人的关注,从而使诗歌的主题上升为关注对方, 也使反对战争的主题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出来。 2.(2017·陕西师大附中十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问题。 过郑山人所居 [唐]刘长卿 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 [宋]王安石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 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 中舍的身份致仕。 (1)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刘诗中“春山犬吠武陵源”一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郑 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 B.刘诗中第三、四句中“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地人迹罕至,也表 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 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沉郁顿挫,情真意切,回味无 穷。 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 有追求。 E.王诗全诗为虚写设想,语言质朴平易,蕴含哲理,情感真切,饱含对朋友的真挚祝 福。 答案 CE 解析 C.刘诗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不准确。E.王诗一、二句为实写,三、四句为 虚写。 (2)两首诗中都有“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答: 答案 相同点:①两诗中的“武陵”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借指避世隐居的地 方。“桃花”既点明了时令为春季也说明两诗主人公所居所归之处均是优美安谧的世外桃 源。②两诗均借“武陵”和“桃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清高自适人格的肯定与赞美。 不同点:刘诗通过描写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人迹罕至,来表现对郑山人享受高 逸出世的生活状态的欣赏。王诗则在送别中表达了对友人保持独立人格的寄望与期许。友人 到武陵时也许桃花已谢,但是一个不会为花而迷的人,自然也不会迷乱于尘世之中。 解析 (1)分析相同点时要结合“武陵”和“桃花”的出处,“桃花”的主人所居住的 环境的特点等。“武陵”运用了典故,即《桃花源记》,是隐逸的所在,所以相同点便是对 隐逸安闲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其人格的赞美。(2)分析不同时要结合各自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从 中表现出来的旨趣。前者“青苔”“闭门”说明人物的清高孤傲,后者“想君应不为花迷” 则含有对人物的期望。 3.(2018·河南考前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完成问题。 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②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 ①朱敦儒:两宋之交词人,洛阳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十四年后,作者避乱 南方时。②凤凰城:汉长安城中有丹凤阙,后因此称长安为凤凰城、凤城。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凤凰城”原指长安,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凤凰城破”指“靖康之难”中宋 都被金兵攻占。 B.“擘钗”化用白居易《长恨歌》“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借李、杨的悲剧表达了 对统治者享乐误国的讽刺。 C.“信音稀”是说在南北交兵、形势险恶的情况下,亲人离散音讯难通,把词中饱受 战难的主人公的惨痛心境更推进了一层。 D.“辽海”“玉关”代指遥远的地方,而“梦回”“魂断”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 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 E.“月解重圆星解聚”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和“星”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 并和下文的“不见人归”形成对比。 答案 BD 解析 B.讽刺之说无中生有。D.“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之说属 于曲解原意。这两句表现的是对远在天涯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结尾两句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 析。 答: 答案 第一问:最后两句是对全词感情的总括和深化。第二问:这两句,写自北宋灭亡 后,词人避乱江南十四年间,塞雁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北归,用人与“雁”的对比,突出了国 破家亡之恨。“塞雁”这一典型意象,暗承前面的“天涯海角信音稀”,表现亲人离散、音 信不通的苦闷。“年年看”“一十四番回”,突出了时间之久、思念之苦、盼望之切。 解析 解答第一问要明确答题的方向,即升华诗词的主旨或强化诗词的情感。解答第二 问时首先要明白结尾两句的意思,然后要结合注释以及词中的关键字眼把握情感。注释里的 “避乱南方”和上片的“魂断”等说明有亡国之恨;下片的“归”字说明有思乡之痛。答题 时要结合句子作具体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