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 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淄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 语文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7.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第I卷(共36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美。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的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陶瓦的坚固与华美,得益于高超的制陶技术,而刻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更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了解到那一段历史。‎ ‎ B.秦瓦当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具有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 C.汉代画像砖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描绘了多种动物神兽,也再现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与美好愿景,堪称汉代“百科全书”。‎ ‎ 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使它多具动感和韵律,很少有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秦代至汉代,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力的进一步强盛,汉代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 B.被广泛用于阿房宫的瓦当向外的一面上或有图案或有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体现了“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 C.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为代表的汉代瓦当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 ‎ D.画像砖的砖块疏松不易精雕细刻,多数刻画只呈现出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这反而成就了其对情绪与气氛的暗示、渲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瓦当的纹饰能够传达很多信息,比如“长生无极”等文字瓦当能直接表达当时统治者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 ‎ B.西汉时期的文字瓦当不仅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又是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 ‎ C.对后人而言,汉“画像砖’’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构件,它的意义还在于能真实地反映出强调运动与韵律的汉代艺术风格。‎ ‎ D.秦砖汉瓦并没有随着早已不知去向的秦汉宫阙而消失,在后代常被文人雅士制成砚台,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 二、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 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绍兴元年,会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不公,所以致异。上识其忠,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伤弓匠,事下廷尉。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严其禁。"于是虞杖脊配琼州。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因命督江上诸军。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矼首至光世军中,谕之曰:“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上至平江,魏良臣、王绘使金回,约再遣使,且有恐迫语。矼请罢“讲和”二字,饬厉诸将,力图攻取。会金屡败遁去,使亦不遣。八年,金使入境,命矼充馆伴使,矼言:“顷任御史,尝论和议之非,今难以专论。”秦桧召矼至都堂,问其所以不主和之意,矼具陈敌情难保,桧谕之曰:“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矼曰:“相公固以诚待敌,第恐敌人不以诚待相公耳。”桧不能屈,乃改命吴表臣。诏金使入境,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奏来上。矼言:“贼豫为金人所立,为之北面,陛下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何藉于金国乎?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搢绅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今陛下询于搢绅,民情大可见矣。欲望速召大将,详加访问,以塞他日意外之忧。大将以为不可,则其气益坚,何忧此敌。’’未几,丁父忧。免丧,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奉祠,凡四任。丁内艰以卒。‎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五·魏矼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 B.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 C.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 D.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左迁’’表示贬官。‎ ‎ B.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 ‎ C.北面,方位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表示臣服。‎ ‎ D.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矼忧心朝政,主张严明法纪。发生星变时,他趁机进言,指出官吏任用制度上的过失;当内侍李廙犯法时,他力主严加惩戒。‎ ‎ B.魏矼有大局观念,能团结人心。刘豫入侵时,他亲自到军中说服刘光世放下私仇为国雪耻,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 ‎ C.魏矼忠心耿耿,反对讲和。面对金人的胁迫,他请求皇上激励众将再战;当秦桧希望说服他时,他加以拒绝,指出秦桧之失。‎ ‎ D.魏矼言辞犀利,见识超人。他认为皇上承袭祖业,不需要依靠金国,应该顺应民意,考虑长远,了解民情,坚定军心,以与敌人对抗。‎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 ②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 ③凡涉及非法添加等严重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正本清源,一查到底,并应举一反三,切实加强日常检查工作。‎ ‎ ④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 ⑤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 ⑥因为事件的来龙去脉复杂繁琐,想要给读者解释清楚,就要长篇累牍,更无法将整个故事浓缩在140个字以内。‎ ‎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 0‎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 B.媒体存在双重标准的原因,除去对特朗普当选“无法相信”的偏见外,还在于他毫无执政经验,同时深谙娱乐明星的行事规则也是缘由。‎ ‎ C.政府与社会给予贫困生资助,本应是为了缩短他们和其他同学的起跑线距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而不是让贫困生看起来像贫困生。‎ ‎ D.来自华西医大的团队成功将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人体,中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到了宁波,结束一天的工作。我特意赶往东钱湖,感受渔民们独树一帜的生活和对客人的热情,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愉悦。‎ B.小周早晨还说双休日与我们一起去登山,吃晚饭时却变卦了,说他双休日有特殊事要办,他的朝令夕改让大家很不高兴。‎ C.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特点是见物不见人,让人防不胜防,而在诈骗活动中上当受骗最多的是老年人和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D.总经理上任之后,对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初步调整,这只不过是牛刀小试而已,他还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对公司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严谨一直是形容结构的褒义词,在语文课的结构中,严谨有序既是众多语文教师的追求,也是评价语文课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准。‎ B.在实现了基本医保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该市以解决困难群众因贫看不起病、因病加剧贫困的问题为目标,积极探索提高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水平的新路子。‎ C.我们以教研室和教育学会联合发文,要求全县100多名课题实验老师人人参与优质课评选,每所学校至少选送一名教师参加县里的评选。‎ D.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王锋三次先后闯入火海救人,使包括他妻子儿子在内的10余人全部脱离危险,自己却被烧伤严重,烧伤面积达98%。‎ ‎1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想必你还记得初中学过的鲁迅散文《风筝》, (1) 这篇作品的主题来说, (2) 理解的角度不同, (3) 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 (4) 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可能把作品的主题理解为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方法, (5) 理解为批判压抑儿童天性的封建伦理道德, (6) 可以理解为启示人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自省。‎ ‎ (1) (2) (3) (4) (5) (6)‎ A.就 因 便 如果 或者 也 B.对 因为 所以 假使 并且 或者 C.从 假如 则 至于 甚至 也许 D.对于 如果 那么 即使 而且 甚至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第Ⅱ卷(共114分)‎ 四、默写与古诗鉴赏(17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 ‎ ‎(1)《诗经·氓》中“ , ”两句明确指出,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 ‎(2)荀子在《劝学》中说明一天到晚冥思苦想不如片刻时间的学习有益的名句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小虫、米粒作比喻感叹人生短促、个人渺小的两句是“ , ”。 ‎ ‎14.(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乘船前往长沙,此诗为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 (1)赏析首联的景物描写,并联系全诗说明其作用。(5分)‎ ‎(2)这首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5分)‎ 蚕儿 陈忠实 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包裹起来,装到贴着胸膛的内衣口袋里,暖着。在老师吹响的哨声里,我慌忙跑进教室,坐在课桌旁,把书打开。‎ 老师驼着背走进来,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室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二年级上课,其他年级写字。”老师把一张《乘法口诀表》挂在黑板上,领我们读起来:“一六得六……”‎ 我念着,偷偷摸一下胸口,那软软的棉团儿,已被身体暖热了。我想把那棉团掏出来,但瞧瞧老师,那一双眼睛正盯着我,我立即挺直了身子。‎ 一节课后,我跑出教室,躲在房檐下,展开棉团儿,啊呀!出壳了!在那块黑麻纸上,趴着两条蚂蚁一样的小蚕儿,一动也不动。我用一根鸡毛把小蚕儿沾起来,轻轻放到早已备好的小铁盒里。再一细看,有两条蚕儿刚刚咬开外壳,伸出黑黑的头来,那多半截身子还卡在壳儿里,吃力地蠕动着。 ‎ 上课的哨声响了。‎ ‎“二年级写字。”老师给四年级讲课了。我揭开墨盒。那两条小蚕儿出壳了吧?出壳了,千万可别压死了。‎ 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棉团儿来。那两条蚕儿果然出壳了。我取出鸡毛,揭开小铁盒。‎ 哐,头顶挨了重重的一击,眼里直冒金星,我几乎从木凳上翻跌下去。老师背着双手,握着教鞭,站在我的身后。慌乱中,铁盒和棉团儿都掉在地上了。老师的一只大脚伸过来,一下,踩扁了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那个小铁盒;又一脚,踩烂了包着蚕子儿的棉团儿。我立时闭上眼睛,那刚刚出壳的蚕儿啊……教室里静得像空寂的山谷。‎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把一、二年级分给他教了。‎ 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我叫蒋玉生。” ‎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了血。 ‎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 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哩!”他高兴了,喜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而好奇的光彩,说:“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他在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哩! ‎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子,“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可没过多久,老师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这儿的情况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 于是我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儿来。 ‎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 哪能呢?我告诉他,我中学毕业后,回到乡间,也在那所小学里教书。当老师的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儿,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蒋老师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儿,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6期)‎ ‎15.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小说第二段写到,老师“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室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短短两句话表现出老师的威严,并为下文写他惩罚学生的粗暴行为埋下了伏笔。‎ B.“我”是个喜欢养蚕、爱贪玩的孩子,把蚕带到教室,还不时地偷看,课堂上不能专心学习,受到老师的严厉惩罚理所当然。‎ C.原先那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而被上级部门调走,因而这才有了名叫“蒋玉生”的年轻教师来校教一二年级,这位新老师与原先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 D.小说对蒋老师与学生们一起采桑养蚕的情节描写得细腻而生动,传达出师生共同劳动的喜悦,然而,蒋老师却遭非议,不久就被调走,这便构成了行文的波澜。‎ E.年轻的蒋老师顺应学生天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喜爱,但村民们对他并不认可。‎ ‎ 16.小说以“蚕儿”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 17.作品中的蒋老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 18.小说在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文分别进行分析。(8分)‎ ‎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 (1) 。看到流逝的江水, (2) ;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单是一个秋天, (3) 。它的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它的萧瑟,会带来寂寞和感伤;它的成熟,会带来喜悦和满足。.‎ ‎20.下面是某种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该工作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 6字。(6分)‎ 座号 六、(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坚持忍耐“十年寒窗”的辛苦与寂寞,我们大都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天空的云总是千变万化,这便有了千种景象,万般风姿;季节总是更替不定,这便有了春的灿烂、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沉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D D A B B C D B A B ‎1.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错误,原文没有表明是一种“对线条大量运用”的“追求”)‎ ‎2.C(“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错误,原文是“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3.D(“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分析不当)‎ ‎4.(3分)D ‎5.A(“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6.(3分)B(“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分析不当,文中刘光世写书信给二帅后,才有二帅复书交欢,众战屡捷)‎ ‎7.B(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长篇累牍:指篇幅很长的文章)‎ ‎8.C(A.“约……左右”重复赘余,删掉“约”或“左右”。B.句式杂糅,可去掉“原因”。D.语序不当,应把“世界上”放在“首个”之前)‎ ‎9.D ‎10.B(A项一面对两面,不合逻辑;C项成分残缺;D语序不当,“三次”与“先后”、“烧伤”与“严重”调换位置。)‎ ‎11.A ‎12.B ‎13.(6分)(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每句1分,句中有误不得分)‎ ‎14.(1)(5分)赏析:首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江图景:春水方生,两岸桃花盛开,灿烂一片;极目四望,江面上白帆高悬,远处枫树成林。(3分,意思对即可)作用:诗人描写美丽迷人的春景是为了反衬自己衰老多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2分,意思对即可)‎ ‎(2)(6分)①年老多病仍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伤悲。②即便年老多病、漂泊他乡,仍不忘君恩,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③几十年创作辛苦、知音难觅的苦闷。(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1)(5分)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选BC不得分。(B项对“我”分析不当,“受……理所当然”说法错;C项说法无中生有和强加因果;E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说法不当。)‎ ‎16.(6分)①题目“蚕儿”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始终围绕“蚕儿”展开,养“蚕儿”构成小说的主要情节。②暗喻主旨,“蚕儿”比喻教师,歌颂教师坚守岗位、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③小说中 的“蚕丝”寄托着“情丝”,赞美师生因养蚕而结下的深厚情谊。(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亲切平易,和蔼可亲。他初见学生,笑着介绍自己,把姓名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采桑养蚕,没有老师架子。②关心爱护学生。“我” 采桑叶不慎摔伤,他十分关心,亲自给我抹药水。③教育有方。他了解到有很多学生养蚕后,便提出“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这样既不挫伤学生养蚕积极性,也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每点2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8.(8分)①人物刻画方面的主要手法是对比反衬:作品前半部分写原先的老师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与下面写蒋老师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反衬出后者的高尚。(4分,意思对即可)‎ ‎②主旨表达方面的主要手法:一是以蚕儿比喻(或象征)教师,歌颂教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二是卒章显志,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蒋老师获奖和也做了教师的“我”给蒋老师拿出了珍藏的丝片,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4分,句号前后各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参考示例:①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②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复返;③就会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每句2分,句意与所给答案基本吻合即可。)‎ ‎20. (6分)参考答案:门禁控制器首先要采集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未识别须请求再测;若人脸识别通过,可进入指纹信息采集;若指纹识别未通过,也须请求再测。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都通过,则验证通过,打开门禁。(答出具体流程,内容完整,给3分;表达准确,语言连贯,给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立意角度参考:(1)人生在世,既需要执著,也需要学会变通 ‎ (2)干事创业需要执著的精神 ‎ (3)学会变通才能进步和发展 ‎ (4)学会变通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