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散文阅读课案3形象概括与分析课件新人教版
课案 3 形象概括与分析 形象特点概括题型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 , 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 , 散文的内涵就是通过这些形象所展现的特定自然景物、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散文 , 首先要感知形象 , 把握形象的特征 , 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 , 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 ( 写人叙事散文 ) 和景物形象 ( 写景状物散文 ) 。 常考题型 : 形象特点概括分析、物象作用分析。对于形象概括鉴赏题 , 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概括分析 , 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 3 角度”人物形象概括法 1. 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 ( 事件角度 )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 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 描写角度 )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 , 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特点。 3. 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 ( 抒情议论角度 )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 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 , 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 , 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1. 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 , 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 2. 物象的内在品质 ( 内涵、本质、精神 ), 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 3. 物象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 或所表达的作者的某种向往、追求。 ( 第 3 步有些时候不一定需要。 )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吾先生 杨 绛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 , 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 , 有苹果树和桃树等 , 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 , 我和女儿常去买 , 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 , 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 , 五十多岁 , 头发已经花白 , 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 , 和工人一起劳动 , 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 , 对我们用第三人称 , 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 , 拿出一分两分钱 , 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 , 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 , 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 , 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 , 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 , 有时是工人掌秤 , 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 , 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 , 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 , 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 , 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 , 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 , 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 , 好像只闷在肚里。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 , 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 ” “和我们一样了。” 这个工人不是最初就不称“吾先生”的那派 , 也不是到后来仍坚持称“吾先生”的那派 , 大约是中间顺大流的。 我想虞先生不会变成“工人阶级” , 大约和其他工人那样 , 也算是园子里的雇员罢了 , 可能也拿同等的工资。 一次我看见虞先生仍在果园里晒太阳 , 但是离果子摊儿远远的。他说 : 得离得远远的 , 免得怀疑他偷果子。他说 , 他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 , 不能在这里买 , 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我几次劝他把事情看开些 , 得随着时世变通 , 反正他照样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 , 不就完了吗 ? 果园毕竟是身外之物呀。但虞先生说 : “想不通” , 我想他也受不了日常难免的腌臜气。听说他闷了一程 , 病了一程 , 终于自己触电去世。 没几年果园夷为平地 , 建造起一片房屋。如今虞园旧址已无从寻觅。 一九八零年九月二日 结合全文内容 , 请举例分析“吾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 的题目。 答案 : “吾先生” “什么样的人” “人物形象概括” 第二步 : 找淮角度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所做的事情来分析。分析该题主要抓住 、 、 几件事情。 答案 : “卖果子” “看诸子” “自杀” 答案 : ①和蔼可亲 : 卖果子优待小孩 ( 或对小孩很好 ); ②知书达理 : 看诸子 ; ③诚恳迂讷 ( 鲠直也对 ): 离果子摊远避嫌 , 自杀结束生命。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草 医 刘群华 在草医的眼里 , 一株草是一味药 , 一坡的草是一坡的药。 草医在杏林中的地位很低 , 但常有一味单方气死良医的轶事。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长着什么药了如指掌 , 比如屋顶上的石苇 , 溪边的旱莲草 , 路边的车前草 , 田埂上的半边莲 , 等等 ; 跟人说起来像在说菜园子里的萝卜白菜 , 什么时候出苗 , 什么时候开花 , 什么时候结果 , 什么时候采摘最佳 , 滔滔不绝 , 如数家珍。甚至夜里碰到急诊的病人 , 提灯出门 , 在房前屋后转一圈 , 就把所需的鲜药摸回来了。 在我们村里 , 也有个草医 , 是一个孤寡老头子。他嗜酒 , 一日三餐总斟杯小酒。他的祖父是一个杏林名家 , 传到他手上仅剩几口草药了。他似乎善治妇科慢性病 , 嚼一大口黏稠的绿汁碎叶 , 敷在女人的小腹上 , 马上暖暖的 , 缓缓地温熨着直达病所。 他不讲究报酬 , 求诊者知其好酒 , 就都带壶酒去。大伙找他不难 , 下雨天多在屋里睡 , 倘若天晴 , 他则躺在那张烂竹椅上 , 背着阳光晒了左边晒右边。求诊的人喊他一句 , 他的眼睛倏地睁开了 , 瞟着桌子上的酒 , 不急也不慌 , 说 : 拿么子酒哩 ! 来就是了。然后又说 : 既然拿来了 , 就喝两口。于是起身握盏 , 撬开酒瓶盖 , 提起就喝。偶尔不小心倒在桌面上 , 就忙俯身低头贴面吸着喝 , 边喝边叫 : 好酒 ! 好酒 ! 太可惜了啊 ! 他的那几口草药治好了不少人 , 也赚了不少好酒。在他陈旧破烂的柜子上 , 横七竖八放了若干个酒瓶子。我有次去他家 , 他在旁防贼一样盯着 我 , 说 : 别乱翻 , 这是我治好的医案。我顺手拿出一个瓶子 , 他想都没想 , 随口道 : 某某 , 女 , 某年某月某日入诊 , 发病三年 , 经前痛胀 , 经血黑而有块 , 夜口干舌燥 , 时有尿赤。 我惊得目瞪口呆。这时的我在镇上的一条街上行医 , 常有患者提起他 , 便对他的草药有所耳闻。这次拜访 , 第一次见识他特殊的医案 , 足可觑其治病的认真与用心。我虚心地说 : 要收徒弟吗 ? 他看着我哈哈大笑。许久 , 他大手终于一挥 , 像放下一百斤重的担子 , 说 : 带到土里也可惜 , 姑且就教给你吧。 我们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进山的。我跟在他身后 , 他边走边说 : 当阳坡地祛风多 , 利水草药去水沟。他还说了很多 , 简单的顺口溜一串串 , 把草药的习性精准地概括描绘了出来。 那一次我们攀爬了七八座高峰。他休息时 , 不时从衣兜里摸出一瓶酒 , 然后咕噜咕噜吞几口。走到一棵古老遒劲的大树下 , 他指着树上寄生的一种盘曲如花的藤 , 说 : 这药止血。我爬上去摘下一蔸 , 藤身细而黑褐 , 叶正面有绒毛 , 背面呈红斑 , 肉粗 , 一嚼 , 一嘴的生涩 , 汁水绿稠稠的。我问 : 它没有根啊 ? 他笑了笑说 : 这是一种鸟吃了籽 , 屙在树上生的。寄生于此树的粗干 , 沐日月星辰 , 饮晓风夜露 , 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了。 哦 , 原来药也修行啊 , 难怪如此慈眉善目 , 普度众生。 我和他行走于浅沟深壑 , 觉得土地馈赠给人的草药太丰富了 , 而中药房里的四百味显然太少了 , 那抽屉里的草木金石之药 , 只是这未知的或未纳入的草药中的一小部分。 以后的日子 , 我一有空就去找他。有一次 , 他躺在那张烂椅子上说 : 草医不值价 , 用鲜草鲜叶治病 , 在乡村容易找 , 也不好收钱。草医忙 , 忙的是人情世故 , 是邻里之间的携扶。然后他难过地长叹 : 可惜 , 草医的经验没人学 , 快失传了。他指着土坪边培育的一株草药 , 说 : 牛苦胆 , 治肿瘤 , 散结活瘀 , 清火败毒 , 现在山上极其稀少了 , 很难找到。 他担心草医消失的时候 , 一些珍贵的草药也随之消失。他的忐忑和恐慌 , 犹如那株牛苦胆一样苦恼。 在天地人这个整体中 , 阴阳调和、和谐相处 , 早已于药典里相传 , 而人是否已参悟透彻 , 我就不知道了。 故乡的草医 , 是一味平凡的草药 , 在田野山冈捣鼓着七经八脉的仁爱 , 也感触了五色五味的生命。 ( 选自 2016 年 4 月 11 日《人民日报》 , 有删节 ) 文中草医的形象有什么主要特点 ? 试根据文本加以分析。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草医的形象”“主要特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人物形象概括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该题的答题区间是全文。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行医认真用心 , 敬业专注。由草医特殊的医案可看出草医认真从事自己的职业 ; ②行医不计报酬 , 只是喜欢喝酒。由求医者给草医送酒时 , 他不计好坏 , 还说拿么子酒哩 ! 来就是了等事可看出草医不计报酬 ; ③心地善良 , 收徒标准严格。由在我问草医要不要收徒弟时 , 草医在经过考虑之后才答应这件事可看出草医收徒标准严格 ; ④熟悉业务 , 医术高明。由草医能精准概括地描绘各种草药的习性可看出他熟悉业务。 物象作用分析题型 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该题型又可分为主要物象作用的分析和次要物象作用的分析两类。 “两角度”分析主要物象作用 1. 内容主旨方面 : 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 , 写物的要找志 , 写景的要析情。 2. 艺术构思方面 : 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 , 起着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的作用。 “三思考”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1. 内容主旨方面 : 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 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2. 对主要物象方面 : 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 , 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3. 艺术构思方面 : 开头结尾的策划 , 详略主次的安排 , 行文线索的贯穿 , 过渡照应的勾连 , 伏笔悬念的设置。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草炉饼 张爱玲 前两年看到一篇小说《八千岁》 , 里面写一个节俭的富翁 , 老是吃一种无油烧饼 , 叫做草炉饼。我这才恍然大悟 , 四五十年前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 : “马……草炉饼 ! ”吴语“买”“卖”同音“马” , “炒”音“草” , 所以先当是“炒炉饼” , 再也没想到有专烧茅草的炉。卖饼的歌喉嘹亮 , “马”字拖得极长 , 下一个字拔高 , 末了“炉饼”二字清脆迸跳 , 然后突然噎住。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声音 , 与卖臭豆腐干的苍老沙哑的喉咙遥遥相对 , 都是好嗓子。卖馄饨的就一声不出 , 只敲梆子。馄饨是消夜 , 晚上才有 , 臭豆腐干也要黄昏才出现 , 白天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也许因为他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 , 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 , 拉塌车的 , 骑脚踏车送货的 , 以及各种小贩 , 白天最多。可以拿在手里走着吃——最便当的便当。 战时汽车稀少 , 车声市声比较安静。在高楼上遥遥听到这漫长的呼声 , 我和姑姑都说过不止一次 : “这炒炉饼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现在好些人都吃。”有一次我姑姑幽幽地说 , 若有所思。 我也只“哦”了一声。印象中似乎不像大饼油条是平民化食品 , 这是贫民化了。我姑姑大概也是这样想。 有一天我们房客的女佣买了一块 , 一角蛋糕似的搁在厨房桌上的花漆桌布上。一尺阔的大圆烙饼上切下来的 , 不过不是薄饼 , 有一寸多高 , 上面也许略撒了点芝麻。显然不是炒年糕一样在锅里炒的 , 不会是“炒炉饼”。再也想不出是个什么字 , 除非是“燥” ? 其实“燥炉”根本不通 , 火炉还有不干燥的 ? 《八千岁》里的草炉饼是贴在炉子上烤的。这么厚的大饼绝对无法“贴烧饼”。《八千岁》的背景似是共产党来之前的苏北一带。那里的草炉饼大概是原来的形式 , 较小而薄。江南的草炉饼疑是近代的新发展 , 因为太像中国本来没有的大蛋糕。 战后就绝迹了。似乎战时的苦日子一过去 , 就没人吃了。 我在街上碰见过一次 , 擦身而过 , 小贩臂上挽着的篮子里盖着布 , 掀开一角露出烙痕斑斑点点的大饼 , 饼面微黄 , 也许一叠有两三只。白布洗成了匀净的深灰色 , 看着有点恶心。匆匆一瞥 , 我只顾忙着看那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食品 , 没注意拎篮子的人 , 仿佛是个苍黑瘦瘠中年以上的男子。我也没想到与那年轻的歌声太不相称 , 还是太瘦了显老。上海五方杂处 ,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反而少见。叫卖吃食的倒都是纯粹本地口音。有些原住民出人意料地肤色全国最黑 , 至少在汉族内。而且黑中泛灰 , 与一般的紫膛色不同 , 倒比较像南太平洋关岛等小岛与澳洲原住民的炭灰皮色。我从前进的中学 , 舍监是青浦人——青浦的名称与黄浦对立 , 想来都在黄浦江边——生得黑里俏 , 女生背后给她取的绰号就叫阿灰。她这同乡大概长年户外工作 , 又更晒黑了。 沿街都是半旧水泥弄堂房子的背面 , 窗户为了防贼 , 位置特高 , 窗外装凸出的细瘦黑铁栅。街边的洋梧桐 , 淡褐色疤斑的笔直的白圆筒树身映在人行道的细麻点水泥大方里全是住宅区 , 紧接着通衢大道 , 也没有棚户。其实地段好 , 而由他一个人独占 , 想必也要走门路 , 警察方面塞点钱。不像是个乡下人为了现在乡下有日本兵与和平军 , 无法存活才上城来 , 一天卖一篮子饼 , 聊胜于无的营生。 这些我都是此刻写到这里才想起来的 , 当时只觉得有点骇然。也只那么一刹那 , 此后听见“马……草炉饼”的呼声 , 还是单纯地甜润悦耳 , 完全忘了那黑瘦得异样的人。至少就我而言 , 这是那时代的“上海之音” , 周璇、姚莉的流行歌只是邻家无线电的噪音 , 背景音乐 , 不是主题歌。我姑姑有一天终于买了一块 , 下班回来往厨房桌上一撩 , 有点不耐烦地半恼半笑地咕噜了一声 : “哪 , 炒炉饼。” 报纸托着一角大饼 , 我笑着撕下一小块吃了 , 干敷敷地吃不出什么来。也不知道我姑姑吃了没有 , 还是给了房客的女佣了。 结合全文 , 谈谈“草炉饼”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关键词“草炉饼”“作用” , 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主要物象分析题。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要紧紧抓住标题及文中前后所有出现草炉饼的文字 , 结合文章所要抒发的情感 , 理解草炉饼的作用。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1) 草炉饼是文章的线索 , 串联起战时上海的俗世生活场景、小说《八千岁》、卖草炉饼的小贩、姑姑等诸多人事 , 使文章散而不乱。 (2) 草炉饼是战时上海的缩影 , 反映了当时民生凋敝、生活艰难的现实。 (3) 作者对草炉饼的好奇寄托着她对俗世生活的热爱 , 对“黑瘦得异常”的卖草炉饼小贩的描写和联想 , 则流露出其怜悯的情怀。 ( 如答“叫卖草炉饼的声音形成散文的背景旋律 , 增强感染力”也可以 )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瓦下听风 彭家河 瓦是乡村的外衣。 当再次提起瓦的时候 , 我已远在他乡 , 多年没有回老家那个小山村。想起故乡 , 眼前还是当年离开时的景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 , 而我却早生华发。 在延而舒缓的群山中 , 村落就像灌木丛 , 一簇一簇地分布其间。远远望去 , 几面灰白的墙壁和青黑的瓦顶在墨绿的草木间若隐若现 , 仿佛被弯曲山路串起的葫芦挂在重峦之中。看到了瓦 , 也就看到了家 , 心里就踏实了。 在乡下时 , 盯着瓦顶发呆的时候也不少。早年乡下没有通电 , 也没有多少书看 , 特别是感冒生病后 , 能做的事就只有躺在床上数檩子、椽子和亮瓦。川北多柏树 , 檩子都是去皮粗略打整的小柏树 , 椽子则是柏木板 , 年辰一久 , 灰尘和油烟就把檩子、椽子染成与老瓦一样的黑色。在漆黑的房顶上 , 只有几片亮瓦可以透些光亮进来 , 不过瓦上的落叶和瓦下的蛛已让光线更加昏暗。亮瓦是玻璃制成的 , 能透光 , 但看不到瓦外的天空以及树木 , 要凭借瓦上的声响 , 才知道房顶上的过客。如果声音是一路“嘀、嘀、跨”地传过来 , 那一定是一只无聊的猫 ; 如果是急促的沙沙声 , 肯定是心慌的老鼠在顺着瓦沟跑。更多的时候 , 只是听听瓦上难以理喻的风 , 听风在房顶与瓦说些悄悄话。 瓦与风总有说不完的话 , 人听到的 , 只是极少极少 , 瓦与风一般都是轻轻絮语。我想 , 他们谈论的 , 无非是坎上庄稼的长势啊、西河里的鱼啊、二帽岭上的花啊 , 因为每年春节前 , 我爹都要上房扫瓦 , 扫下的就是麦子、鱼骨头、小树枝这些。瓦仿佛是从不喜欢外出的主妇 , 风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闯荡的男人 , 一回来就带些外面的小玩意 , 讲讲外面的小故事 , 把瓦哄得服服帖帖。当然 , 有时候瓦与风也会吵嘴甚至打架 , 夜里总有些瓦从瓦楞间翻起来 , 与风纠缠 , 有的还从房顶上落下 , 摔得粉身碎骨。听到“啪”的一声刺耳脆响 , 瓦下的主人都会心头一紧 , 然后不问青红皂白 , 对着房顶就大骂风 , 肯定是风的不对 , 瓦成天默默不语任劳任怨 , 风过来一会儿 , 房顶就不得安宁 , 瓦还要跳楼寻短 , 难道不是风的错吗 ? 这些 , 风能说得清吗 ? 风可能受了委屈 , 一路呜呜着跑了。落下房顶的瓦摔得四分五裂 , 拋弃在路边。别的瓦仍然低眉信首 , 与属于自己的那一绺风继续私语 , 或许他们对风对瓦的性格早已习惯 , 总有几片瓦会与风一起私奔 , 也总有几片瓦会宁如玉碎。乡下的故事 , 不就是这样的吗 ? 瓦只要上了房 , 盖在檩椽上 , 往往就是一辈子。要么是仰瓦 , 要么是扣瓦 , 仰瓦要上大下小 , 扣瓦要上小下大。有时 , 房脊梁上还会垒一排立瓦。每一片仰瓦的大头都要压在上一片仰瓦的小头下 , 每一片扣瓦的小头都要压在上一片扣瓦的大头下 , 而且所有的扣瓦都要压住仰瓦的边沿 , 这样严严实实 , 一丝不苟 , 才能遮风挡雨 , 营造一个温暖的家。瓦有瓦的命运 , 瓦也有瓦的规矩 , 乡下人肯定早就读懂了这些。 一年当中 , 乡下人待在瓦屋里最长的季节就是秋冬两季。庄稼都收种完毕 , 梅雨时节或者霜雪天气 , 无所事事的大人小孩子就团聚在一起烤火做些家务。但更多的时候 , 我则喜欢钻进温暖的被窝 , 垫着枕头靠着墙壁看小说 , 这样身心都温暖如春。我在乡下教书时 , 有年在南充人民中路一旧书摊上买回了所有的《十月》等文学期刊。有一天 , 我合上杂志 , 听着瓦上风声 , 突然明白 , 每一个人都在羡慕别人的人生 , 其实每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 , 通过小说 , 可以品味别人的酸甜苦辣 , 可以经历各种人生。一个人过好自己的人生 , 此生才有意义 , 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从此 , 无论是出入瓦屋豪庭、身居陋巷还是穿行都市 , 我都内心恬淡自信 , 对世间奢华 , 心如止水。 瓦下的孩子都一辈一辈长大 , 离开了瓦屋 , 走出了大山。估计都没有多少闲暇回一次老家 , 更没有多少机会再在瓦下静坐。我相信 , 每一片青瓦下 , 都沉睡着一粒怀乡的种子 , 总有一天 , 他们会在风中醒来 , 听听风中的故事。我相信 , 每一条都市大街上 , 都有来自乡下的孩子 , 总有一天 , 他们会怀念瓦下听风的日子。 ( 摘自《人民日报》 2018 年 01 月 10 日 24 版 , 有删改 ) 请结合全文 , 简要分析“瓦”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关键词“瓦”“作用” , 根据全文内容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物象作用分析的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文中所有出现“瓦”的文字 , 再结合文章所要抒发的情感 , 理解瓦的作用。 从文章内容主旨角度思考。首先 , 在内容上 , 瓦作为乡村建房的材料 , 它是乡村的外衣 , 也是乡村的象征 , 是乡村的守护者 ; 其次 , 在主旨上 , 写“瓦下听风” , 表达一种怀乡之情 , 传递一种人生道理。 从文章艺术构思方面思考。“瓦”在文中多次出现 , 贯穿全文 , 成为文章的线索。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瓦是乡村建房的材料 , 瓦是乡村的外衣 , 是乡村的象征 , 是乡村的守护者 ; 文章巧用“瓦下听风” , 表达出一种怀乡之情 , 传递出一个人只能依据自己的特点 , 经历一种人生并过好自己的人生 , 不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的道理 ; “瓦”是文章的线索 , 贯穿始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