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联考卷(四)(全国I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联考卷(四)(全国I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百师联盟 2021 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如果以《人民文学》扬起“非虚构写作”旗帜为起点,“非虚构写作”已走过 10 年 的文学历程。无论概念界定、外延厘析,还是创作实践、批评研究,当下的“非虚构写 作”都略显混乱。那么,“非虚构”应如何“写作”? 首先,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非虚构”在中国作为一个概念 或范畴的提出,有深刻的社会肌理与复杂的文学内因。一是对“后先锋时代”虚构文学 个人化创作现状的反拨;二是对以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日渐偏离“非虛构”轨道而陷入 单一化、模式化与体制化窠臼的匡扶;三是对“底层叙事”日渐显露的表象化、类型化 与客体化苦难书写弊病的矫正;四是对消费主义和娱乐化书写而引发的仿真化、虚幻化 与符号化乌托邦图景的反正。 “非虚构写作”鼓励作家深入现实,以亲历性、反思性与在场性姿态直视虚构文学面 临的困境,打破传统文学秩序,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等 各种关切和经验在文学书写中得以呈现。可见,文学书写是内核与目的,而“非虚构” 仅是手段或路径。 其次,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仍体 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文学的真实。 而这恰是在立足于“非虚构”的现实事件基础上,并通过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超越这 种基础后呈现的。即作为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想象之间并不对立,而是共同 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世界。 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 实。因为虚构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依凭记忆对大脑储 存的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只要不是漫无边际不合逻辑的杜撰、编 造与无根无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对文学真实的呈现都是有益和必要的。虚构 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 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 遗憾的是,从“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实践看,大多创作主体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 层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虚构层次。因排斥虚构与想象而将其与“非虚构”对立,致 使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 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真实,但却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 最后,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逻辑关联。“非虚构写作”追求的是艺术真实 而非现实真实。实际创作中,无论是关于现实的描摹还是历史的记录,不管作者如何客 观冷峻与零度叙事,都不可避免地掺杂个人想象、情感、认知,甚至是兴趣与爱憎。加之 作者的出身、立场与态度及所处历史时代和社会氛围等因素,又会在创作中隐匿着某种 “虚构性”的因子或回避某种情形以达到特定目的。 “非虚构写作”要将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及创作主体的个性才华作为艺术追求,在 最大限度地立足叙述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等基础上呈现艺术真实。如此,“非虚 构写作”方可重新激活文学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展露时代凡俗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 将易被遗忘、遮蔽的日常瞬间及其潜藏的可能,通过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予以呈 现。 (摘编自高春民文章《非虚构写作:以审美创作反映现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非虚构写作”通过虚构、想象创造文学世界,超越了现实基础,艺术地表现了真实。 B.想象是对大脑存储的加工,虚构是对真实的提炼,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不同。 C.“非虚构”文本呈现真实,这点与新闻、口述实录等不同,它有艺术意蕴和美学张力。 D.“非虚构写作”实践中,因作品停留在“反”虚构层次,所以作家只是记录、观察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分析“非虚构”概念在中国的提出时,采用了并列结构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B.文章采用对比手法论证“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体现了先破后立的原则。 C.文章在论证“虚构”与“想象”的关系时,层层深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现实反思。 D.文章紧扣“非虚构写作”,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总分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非虚构”与“写作”的关系中,“写作”为主,“非虚构”为辅,“非虚构”仅 仅是文学书写的手段。 B.作家只要深入现实,打破传统,在写作时呈现出各种关切和经验,就能实现“非虚构写 作”。 C.在实际创作中,作品反映的“真实”,都带有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这是艺术的 真实。 D.“非虛构写作”对激活文艺与大众关联,展露时代和个体特质、呈现被遗忘日常等意义 重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 6 题。 材料一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 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民法典共 7 编 1260 条、10 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 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编纂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利于推动我国立法更加系统集成,促进制度体系更加 科学严密、更有效率活力。 (摘编自《民法典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人民日报》2020 年 9 月 21 日) 材料二 记者 2020 年 9 月 5 日从清华大学法学院获悉,4 日下午,“明理讲坛.民法典的实施系 列讲座”第一讲成功举办,该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邀请 著名法学家,从中观制度和微观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并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 式向社会公众开放。首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以“民法典人格权编的 亮点与适用”为题进行讲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表示,本次系列讲座既响应“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 传教育”的要求,也是在民法典颁布数月后进行的冷静思考;既是同学们在疫情之后迎 来新学期的“入学教育”,更是清华大学法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开学第一课”。 (摘编自《清华大学法学院推出<明理讲坛.民法典的实施系列讲座>》,“新华网北京频 道"2020 年 9 月 5 日) 材料三 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围绕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实施好民法典提出的五个“加强”,重点从宣传教育、民事立法、民法典执 法、司法普法等方面入手,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要及时修改民事法律保证民法典的统一性。我国采取的是先 制定单行法、后制定民法典的思路,民法典的出台,使原来制定的物权法、合同法、婚 姻法等单行法同时废止。有些规范同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要依据“下位法不得与 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及时修正和废止。 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要保障民法典的实施。“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不只 是调整民事主体关系的法律,也是行政机关执法的重要尺度,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依照民 法典进行民事审判活动,公正司法提高审判水平和效率。各级司法机关要完善民事司法 解释,使之同民法典及有关规范的精神相一致。加强重点领域民事审判和督导工作,加 强民事检察工作。 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要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广“泛开展 民法典普法工作,要通过社区、工作单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渠道的持续宣传, 让大家了解民法典、遵循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人民群众只有掌握民法的基本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合法权益。要把民法典纳入国 民教育体系,尤其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将民法典基本知识带进课堂书本,提高青 少年的法治意识。 (摘编自《多措并举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人民网理论频道"2020 年 6 月 18 日) 4.下列不属于民法典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项是(3 分) A.民法典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深 远的历史意义。 B.民法典的编纂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我国法典 编纂的先河。 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条文最多,共 1260 条;体量最大,10 万多字;编章结构也最 为复杂。 D.民法典宣传途径多种多样,清华大学法学院以在线会议和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解读 具有开创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清华大学法学院组织的系列讲座从中观制度和微观规则层面对民法典做出阐释,是专 业学者进行冷静思考的结果。 B.全民学法、守法、用法,了解、遵循、运用民法典,要想更好的保证自身合法权益, 就需要掌握民法的基本制度。 C.材料三引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来证明只是由民法典来调整民事主体关系还远远不够, 需要其他法律协同发挥作用。 D.民法典和相关单行法并非并行不悖,有的单行法在民法典颁布时同步废止,有的则要 及时修正,以保持一致性。 6.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请结合文本分析,如何促进民法典更好地实施? (6 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了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 9 题。 家 书 李世袭 喇叭筒子也不怕把人的耳朵给震聋了,扯足了劲儿嚷嚷着:“宽叔,你上师大的儿子又 来信了,拿信来呀!”宽叔却不着急,稳稳地坐在家里。让他多喊一会儿吧,要知道, 我娃可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 快晌午了,才见宽叔踱着步,去大队部拿那封家书。管广播的侯仔冲他一笑:“宽 叔,你好福气。”宽叔心里得意,嘴上却说:“有啥福气,你以为供个大学生容易,我 都要砸锅卖铁了!”说着,就找他的信。宽叔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但自己的名字还 是会认会写的。领粮食补贴啥的时候,宽叔都是自己签字,这也是他的骄傲之一。找到 自己的信,宽叔发现还有一封信上的字和自己这一封差不多,都跟画画似的,便伸手又去 拿。侯仔忙拦住他:“宽叔,这可不是写给你的。”宽叔踱出大队,便急急地往回走,心想, 燕子那丫头也该放学了,我得赶紧让她念给我和她娘听。 燕子已经回来了,正在厨房里给宽婶打下手。桌子上已经放了两碟菜,就差主食了。 宽叔朝厨房喊一嗓子:“燕子她娘,娃来信了!燕子,快来念念。”燕子从厨房里飞出来, 接过信,小心地拆开,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宽婶在围裙上擦擦手,坐在宽叔身边。 “燕子:见信后速寄 100 元购书用。”燕子一字一顿地念出来,脸上的喜悦变成了 迷惑。宽叔有些不高兴:“完了?”燕子小声回答:“完了。”宽叔便不再说话,拿起烟袋 锅呱嗒呱嗒地抽起来。宽婶自己在那嘀咕:“我娃不会这样啊!上回来信不是有好几张吗? 问这问那的。”又转向宽叔:“上次咱回信,你不是还给他讲,刨土坷垃最容易,做学 问最难吗?他可能念书太忙,没工夫多说话。再说我娃要钱不也是买书吗?”宽叔鼻孔里喷 出长长的两股烟,脸上也生动了些:“嗯,先吃饭,要不就凉了。” “宽叔,宽叔,您的信。”一个比燕子大几岁的姑娘跑到宽叔家,还没喘匀气就连 忙说道。宽叔出来一看,是娃原来的同学,现在村小学的教员,连忙迎进来。教员把手里的 几张纸递过来说:“宽叔,您的信。”宽叔接过信看了一眼,递给燕子,疑惑地问教员: “这咋回事?”教员说:“刚才我去村委会拿信,打开一看,是大鹏写给家里的。我估计 是他一马虎,装错了,所以就赶紧送了过来。” 经教员这么一说,宽叔回过神来:“燕子,把咱家那封信拿来,让教员看看。”教 员看看这张薄纸:“对,这才是写给我的。”宽叔问:“那他咋写的是燕子?”教员脸一红: “宽叔,您忘了,我小名不也是叫燕子吗?前些日子我写信给他,让他帮我买自学考试 的书,现在估计是找到了。”宽婶禁不住问上一句:“那他给你写信,咋就跟拍电报一样?” 教员脸又一红:“我也不知道。说完扭头就跑了。宽叔宽婶互看了一眼,不知什么意思, 只有燕子在那偷着乐。 “爹、娘、燕子:见信好”,燕子开始念起教员送来的这封信,“爹还是老抽旱烟 吗?旱烟劲儿太大,以后劝爹少抽点。实在想抽了,让爹买几盒纸烟,那烟劲小点。爹 要多保重身体。娘在家又养猪又养鸡,千万别太累着自己了。我好想吃娘做的饭,不过 还有几个月我才能回去。我打算放假了,先在学校那边找点活干,好挣点钱给爹、娘和小 妹买些礼物。妹妹学习还好吧? ....”燕子念不下去了,跑到门外抹眼泪。 宽婶双手在围裙.上搓来搓去:“我娃本就是个好娃哩。他跟我说过,毕业了要回来 教书呢。”宽叔握握宽婶的手,笑笑说:“这娃呀!” 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又挖了一锅烟, 才抽了两口,想起娃信上的话来,觉得这烟的确不如以前那么好抽了,有点呛人。这不, 眼泪都给呛出来了。宽叔把烟灭了,擦擦眼泪,又喊屋外的闺女:“燕子,进屋吃饭啦。” 说完,夹一口菜放到嘴里, 虽然凉了,却觉得别有滋味。宽婶赶忙劝住他:“娃说什么来 着?越大越不会照顾自己了,给你热热去。”宽叔又笑笑,眼泪又被那已经灭了的烟呛 了出来。 (摘编自《语文报教师版》2018 年第 24 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的“喇叭筒子”“粮食补贴”“刨土坷垃”等方言土语的运用,使得小说具有 了浓郁 的乡村特点,将读者领入一段历史之中。 B.宽叔不急着去大队部拿信,不仅因为他家儿子是村里面第一个大学生,他想让全村人 多听几遍,还因为能念信的女儿那时没有放学。 C.“宽叔发现还有一封信上的字和自己这一封差不多,都跟画画似的”这一情节的设置, 为后文中教员燕子跑来换信做了必要的铺垫。 D.小说在构思上主要运用了“误会法”,通过燕子首次读信、教员换信、燕子再读信, 塑造了宽叔等人和未露面的宽叔儿子的生动形象。 8.小说运用了多种方式描写宽叔的心理,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方式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6 分) 9.作者曾谈起小说的创作缘起是他看到一篇 文章写某大学生寄家书回去就一个“钱”字。 请据此简要揣摩本小说作者的写作意图。(6 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 13 题。 郭正域,字美命,江夏人。万历十一年进士。与修撰唐文献同为皇长子讲官。每讲 毕,诸内侍出相揖,惟二人不交一言。出为南京祭酒。诸生纳赀许充贡,正城奏罢之。 李成梁孙以都督就婚魏国徐弘基家,骑过文庙门,学录李维极执而抶之。李氏苍头..数十 人蹋邸门,弘基亦至。正域曰:“今天子尚皮弁拜先圣人臣乃走马庙门外乎且公侯子弟 入学习礼亦国子生耳学录非扶都督也”令交相谢而罢。三十一年夏,庙飨,会日食,正 域言:“《礼》,当祭日食,牲未杀,则废。朔旦宜专救日,诘朝享庙。”从之。初, 正城之入馆也,沈一贯为教习师。后服阕授编修。不执弟子礼,一贯不能无望。至是, 一贯为首辅..,沈鲤次之。正域与鲤善,而心薄一贯。两淮税监鲁保请给关防,兼督江南、 浙江织造,鲤持不可,一贯拟予之,正域亦力争。秦王以嫡子天未生,请封其庶长子为 世子..,屡诏趣议。前尚书冯琦持不上,正城亦执不许。王复请封其他子为郡王,又不可。 一贯使大.珰.以上命胁之,正域榜于门曰:“秦王以中尉进封,庶子当仍中尉,不得为郡 王。妃年未五十,庶子亦不得为世子。”一贯无以难。及建议欲夺黄光升、许论、吕本 谥,一贯与朱赓皆本同乡也,曰:“我辈在,谁敢夺者!” 正域援笔判曰:“黄光升当谥, 是海瑞当杀也。许论当谥,是沈炼当杀也。吕本当谥,是鄢懋卿、赵文华皆名臣,不当 削夺也。”议上,举朝韪之,而卒不行。正城博通载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自守 介然,故人望归之。扼于权相,家居十年卒。光宗遗诏,加恩旧学,赠太子少保,谥文 毅,官其子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郭正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天子尚皮弁/拜先圣人臣乃走马庙门外乎/且公侯子弟入学习礼/亦国子生耳/学录非 扶都督也/ B.今天子尚皮弁拜先圣/人臣乃走马庙门外乎/且公侯子弟入学习/礼亦国子生耳/学录非 扶都督也/ C.今天子尚皮弁/拜先圣人臣乃走马庙门外乎/且公侯子弟人学习/礼亦国子生耳/学录非 扶都督也/ D.今天子尚皮弁拜先圣/人臣乃走马庙门外乎/且公侯子弟入学习礼/亦国子生耳/学录非 扶都督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苍头以青巾裹头得名。战国时是主人战旗下的军队,魏晋以后纯为私家奴仆。 B.首辅,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 C.世子,古代诸侯王嗣子的称号,明清时为亲王嗣子的称号,只能由嫡长子担任。 D.大珰指当权的宦官。珰,汉代宦官担任武职者的冠饰,后即作为宦官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郭正域小心谨慎,不和内侍结交。他和唐文献每次为皇长子讲解完毕,不和出来作揖 相送的各内侍交谈一句话 。 B.郭正域任职南京,行事不畏权贵。学录李维极惩罚李成梁的孙子,徐弘基也赶来,郭 正域让李成梁孙认错而罢休。 C.郭正域交好沈鲤,颇轻视沈一贯。就鲁保求关防一事,沈鲤主张不可以,沈一贯打算发 给他,郭正域也竭力谏诤。 D.郭正域操守坚定,死后受到追封。他受权臣阻碍仍支持削去吕本等的谥号;光宗下 遗诏 赠衔太子少保,谥号文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李成梁孙以都督就婚魏国徐弘基家,骑过文庙门,学录李维极执而扶之。(5 分) (2)后服阕授编修,不执弟子礼,一贯不能无望。(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 ~ 15 题。 即 事① 陆游 渭水岐山不出兵,欲携琴剑锦官城。 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 扪虱②雄豪空自许,屠龙③工巧竟何成。 雅闲峪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甲。 [注]①此诗作于乾道八年( 1172 年)作者由南郑(当时的抗金前线)赴成都任安抚司参议官 途中。②扪虱:晋代王猛隐居华山,桓温入关,王猛身穿破旧短衣前去求见,一面纵论 天下大事,一面扪虱,旁若无人。③屠龙:出自《庄子.列御寇》,周人朱评漫学屠龙于 支离益,竭尽千金家财,三年技成,而无所用。④苏轼流放海南,其子苏过曾做芋羹侍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即事”即就眼前之境、之景作诗,从体裁上看,这首属于七言律诗。 B.“不出兵”三字点明入蜀原由,但作者仍能看透困厄通达,毁誉得失。 C.作者善用典故,“扪虱雄豪空自许”与“塞上长城空自许”异曲同工。 D.嶓山下的山芋让作者联想到苏轼,此处欲借东坡的豪放旷达聊以自慰。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 (1)《荀子.劝学》指出,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声衬 静,渲染了蜀道夜晚凄凉忧愁空寂的气氛。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 ,_____ ”两句,写出秦人对 六国宝物的轻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周易·系辞传》说“生生之谓易”,_____, 变化不止,这是天道。从本质上说, “富有之谓大业”与“日新之谓盛德”分别属于“道”与“德”的层面。道以明德,德 以尊道,思想指导行动,有对天道运行不已的认识,才更加坚定地奋进革新;也只有 ,不断更新观念,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周易·系辞传》出于孔 子和早期儒家,其思想却渊源有自。至少从尧舜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不断地“体天地, 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认识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追寻事物发展规律。商汤盘铭 有言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代《诗》《书》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都是强调创新。儒家经典《大学》又加以引用,并视之为“克明德”“克明峻德”, 体现了对革新观念的高度重视。《周易》 强调时变,是关于“时”的哲学,是中华思 想智慧的结晶和代表。无论世间万物还是我们每一个人,______,都应该看到变化,认 识变化,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只要这样,就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摘编自杨朝明《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光明日报》 2020 年 8 月 24 日 02 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绵绵不绝 励精图治 砥砺前行 毫无意外 B.绵绵不绝 自强不息 砥砺德行 无一例外 C.生生不息 自强不息 砥砺前行 无一例外 D.生生不息 励精图治 砥砺德行 毫无意外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都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只要这样,就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B.都应该与时俱进,看到变化,认识变化,适应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C.都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发展与进步。 D.都应该看到变化,认识变化,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发展与进步。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用法与其它几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商汤盘铭有言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周代《诗》《书》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C.儒家经典《大学》又加以引用,并视之为“克明德”“克明峻德”,体现了对革新观 念的高度重视。 D.《周易》 强调时变,是关于“时”的哲学,是中华思想智慧的结晶和代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 雪兔子是雪域高原的精灵,通常生长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营养贫瘠的高山流石滩。 高海拔意味着低温,_①_ , 雪兔子家族进化出了“顶级装备”一绵毛。 一些雪兔子 的叶片和头状花序都长满了厚实的绵毛。这种绵毛像是雪兔子穿的“毛大衣”,有利于 繁殖器官吸收热量,降低低温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这“毛大衣”还“防水”,繁殖季 节的雪兔子随时会受到雨水侵袭,绵毛就像“蓑衣”,_②_,让花粉免受雨水的冲刷,植 株得以正常发育。雪兔子的花期很短,一般只有半个月,一旦时机成熟,雪兔子便使出 洪荒之力尽力绽放。在裸露的流石滩.上,远远看去,一丛丛毛茸茸的植物,_③_ , 雪 兔子由此得名。 (改编自陈又生《雪兔子:我不能让你长生不老,放过我吧!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 原创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 BOOK》)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适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2020 年 9 月 10 日,北京,“丹宸永固一紫 禁城建成六百 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开幕。时光穿梭,岁月缥缈,故人不在,只剩下宫墙巍峨,故 事无数。故宫博物院此次大展以三大主题、18 个历史节点线索,来介绍紫禁城的规划、 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概况,方便观众理解贯穿于紫禁城“时” “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无穷魅力。. (改编自《中国青年报》2020 年 9 月 11 日 01 版)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总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会让我们由衷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 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 “铜奔马”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一道白色闪电穿山而过, 向晨光问好,与晚霞拥抱,这样的速度很中国;小巧玲珑的小笼汤包,皮白肉嫩的盐水 鸭,鲜香麻辣的辣子鸡,这样的美食很中国;若有战,召必回,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这样的守护很中国..... 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国庆 期间,恰逢你所在的学校迎来一批前 来游学的外国学生,请以中学生李明的身份,写 篇发言稿,和他们谈谈你所理解的“这很中国”。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百师联盟 2021 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 A[解析] B 项“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不同"错误,根据文本“非虚构写作’在 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和“虚构与想象 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从 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可知,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相同。 C 项"这点与新闻、口述实录等不同”错误,在呈现真实上,“非虚构”文本和“新闻、 口述实录等”相同。D 项,“因作品停留在“反”虚构层次,所以作家只是记录、观察 者”错误,因果倒置。 2. B [解析]“对比"错误,并无对比,“先破后立"错误,没有“破”。 3. B[解析]"只.....就"说法过于绝对,实现“非虚构写作"有很多条件,这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要实现“非虚构写作"还要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关系,借助想象和虚构等。 4. D[解析]文中并未提及“民法典宣传途径多种多样”具有开创性,而清华大学法学院 的在线宣传具有开创性亦属无中生有,即使是,也不属于民法典的特性。 5. C [解析]材料三引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是用来证明民法典的有效施行还需要提升执 法和司法水平。 6.①及时修改相关民事法律,保证民法典的统-性。 ②各级司法机关应提高执法、司法水平。 ③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持续宣传,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每点 2 分,共 6 分) 7. A [解析]“粮食补贴”不属于方言土语。 8.①如“让他多喊- -会儿吧,要知道,我娃可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啊!”,是宽叔的内心 独白,表现了宽叔自得的心理。②如“宽叔踱出大队,便急急地往回走”,是用动作暗 示心理,表现了宽叔急切想知道信中内容的心理。③如“这娃呀!”,是用语言暗示心 理,表现了宽叔对儿子赞许的心理。(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酌情给分。) 9.①在情节设置上与家书只写一个“钱”字形成相似、反转进而形成对比;②通过对家书 故事的讲述,表现大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小妹、自尊自强、立志投身家乡建设的优秀品 质;③宣扬亲密、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答案, 也可酌情给分。) 10. D[解析]“拜先圣”动作的发出者是“天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人学 习礼”是“公侯子弟”的行为,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C。 11. C[解析]据文中郭正域言语可知,庶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担任世子。 12. B[解析]原文是“交相谢",让他们互相认错而罢休。 13. (1)李成梁的孙子凭都督的身份到魏国公徐弘基家中完婚,骑马经过文庙门,学录李 维极抓住并鞭答了他。( “就婚”“执”“扶"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2)后来守孝期满任命为编修,郭正域不再行学生的礼节,沈一贯不能没有埋怨。(“服 阕”“*授”“望”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郭正域,字美命,江夏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和修撰唐文献同时是皇长子的讲官。 每次讲解完毕,各内侍出来作揖相送,而二人不和他们交谈-句话。出任南京祭酒。各 生员捐纳财物准许充任贡士,郭正域上奏停止了。李成梁的孙子凭都督的身份到魏国公 徐弘基家中完婚,骑马经过文庙门,学录李维极抓住并鞭答了他。李氏的家人几十个人 踢官员住所的大门,徐弘基也来了。郭正域说:“现今天子尚且戴上皮弁来拜见古圣人, 臣子却可以在文庙门外骑马吗?况且公侯子弟入学学习礼节,也是国子监的生员,学录 鞭打的并不是都督。”让他们交相认错而罢休。万历三十一年夏天,祭庙,遇上日食, 郭正域说:“依据《礼》,应当祭日食,牲尚未杀的,就停止。初一早晨应当专门救日, 第二天早晨祭庙。”同意他的意见。当初,郭正域入翰林院,沈一贯是教习老师。后来 守孝期满任命为编修,郭正域不再行学生的礼节,沈一贯不能没有埋怨。到这时,沈一贯 是首辅,沈鲤次于他。郭正域跟沈鲤友好,心里轻视沈一贯。两淮税监鲁保请求发给关 防,兼着监督江南、浙江织造,沈鲤主张不可以,沈一贯打算发给他,郭正域也竭力谏 诤。秦王因嫡子长久没有出生,请求封他的庶长子为世子,多次下诏书催促议定。前尚 书冯琦主张不向上呈送,郭正域也主张不准许。王又请求封他的其它儿子为郡王,又不 同意,沈一贯支使大宦官用皇上的命令胁迫他。郭正域在门上贴着榜文说:“秦王凭中 尉进封,庶子应当仍旧是中尉,不能够封为郡王。妃子年龄尚未五十,庶子也不能够封 为世子。”沈一贯没有办法驳难。到了建议准备削去黄光升、许论、吕本的谥号,沈一 贯和朱赓都是吕本的同乡,说:“我们这些人存在,谁敢削夺!”郭正域拿起笔来写判语 说:“黄光升应当加谥,那么海瑞应当被杀。许论应当加谥,那么沈炼应当被杀。吕本 应当加谥,那么鄢懋卿、赵文华都是名臣,不应当被削夺。”意见呈上去,全部朝臣认 为正确,而最终没有实行。郭正域广博地精通典籍,勇敢地承担任务,有经世济民的远大 谋略,而自己的操守又坚定不移,因此众望所归。由于被权相所压抑,在家闲居十年死 去。光宗遗下诏书,加恩给从前随着学习过的人,赠衔太子少保,谥号文毅,任命他的 儿子为中书舍人。 14. B[解析]“醉来”“老去”两处可见,这是诗人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无奈之语。 15.[解析]①朝廷懦弱、苟且偷安的愤懑;②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痛苦;③勉强豁达、 聊以自慰的无奈。④一腔热血、矢志报国的热忱。( 每点 2 分,三点 6 分。) . 16. (1)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又闻子规啼 夜月愁空山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17. C [解析]绵绵不绝,形容多,连续不断;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指变化和新生事 物的发生没有终止。励精图治,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自强不息,指自己 不懈地努力向上。砥砺前行,指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砥砺德行,形容对自 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毫无意外,指意料之中;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没有其他特殊 的。 18. B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与时俱进”是前提,应放在“认识变化” 前面;二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只要”就”替换成“只有”“才”。依次排除选出正 确答案。 19. D[解析]前三项均表示引语,其中 A 项是直接引用,BC 两项是间接引用; D 项表示着 重论述的对象,起强调作用。 20.①为了适应严苛的环境;②能把从天而降的雨水沥走( 或者能把这些雨水沥走) ;③就 像一只只雪白的兔子。 21.2020 年 9 月 10 日( 1 分),北京故宫( 1 分)举办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 1 分),展览以 三大主题、18 个历史节点为线索(1 分),介绍了紫禁城的方方面面( 1 分)。 22. [ 写作指导] 作文题目由材料、提示语和具体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部分先总后分,从多个角度对 “这很中国"做了解读。可以是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具体的景物,还可以是某种文化 艺术、某种精神品质。只要能够代表中国,富有中国特色,都可以纳入写作范畴。提示 语揭示了学生写作的重心,选择最能代表中国的人物或场景,说出你对“这很中国”的 独特理解;同时设定了具体情境——为前来游学的外国学生谈谈你的理解,限定了写作 者的身份——中学生李明,明确了文体——发言稿。 具体要求很明确,不再赘述。总 体看来,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所有的中国元素均可纳人其中,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广 泛选材,议论抒情;若想脱颖而出,不妨选择小切口,融人自身特别的体验与感悟。 立意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提示立意,如,“红墙碧瓦,耀盛世中华”“大美中 国,艺术之光”“勇于超越,速度中国”“各具特色,美食中国”“中国式守护——不 负国家不负卿"等等;亦可超越材料,选择自己心中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来立意,如“礼 仪之邦”“大国担当”“琵琶语中诉深情“勤劳——中国的本色“中华戏曲,独领风骚” “笔墨飘香,这很中国"等等。 作文评分标准细则 特殊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 所选文体的要求。具体到本文,题目规定完成一篇“交流发言稿”, 则要求观点鲜明, 条理分明,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明快,力避繁难晦涩。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 4 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 分。本文偏向于论述类表达,阅卷时应对有较为深人独到见解的文章给予适当鼓励。 ③切入分: 44 分。未拟题目扣 2 分。出现错别字,1~2 个不扣分,3 个字扣 1 分,6 个以 上(含 6 个)扣 3 分,错字太多,表达等级定位三级。不足字数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⑤判偏题的文章(只要不符参考立意提示的,皆为偏题),内容评四等,表达按三等或四 等处理,发展等级按三等或四等处理。 ⑥未完成的文章( 或不足 400 字),基础等级定位三级,发展等级一般不超过三级。如果 文章主体已经基本成型但不足 400 字,可以正常评阅,但基础等级定为二等或以下,然 后.再减去相应的字数扣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