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伊美区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 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 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 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 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 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 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 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 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 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 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 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 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 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 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 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 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 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 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 - 2 - 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C.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根据原文第②段“至于哪 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方面 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可以看出原文并未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而是直接 讲甄选的途径。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 3 -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 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 项,“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 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说明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而不是“活化了乡村记忆”。 还有“如果……就”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 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A 项,“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留住乡村记忆,就不会留下‘乡痛’”表述不符合原文,且过于 绝对化,根据原文第一段“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 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可知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不让“乡愁”变 “乡痛”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而不只是“留住乡村记忆”; C 项,“必须完好保存”以偏概全,由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中,根据原文“至于哪些乡村记 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 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可知在城镇化过程中,哪些乡村记忆值得保留,需要“进 行综合甄选”,而不是“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D 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曲解文意,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根据原文“活 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 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 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 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可知活化乡村记忆“需要相应 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而不是“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故选 B。 【点睛】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 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 - 4 - 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 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 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 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 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 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 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 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 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 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 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 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 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 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 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 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荆轲之死 夏一刀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 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 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 5 -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摇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 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 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 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 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 穿越吗?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 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 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 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 好打抱不平,这不,连起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 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 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 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昽,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 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 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 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 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 - 6 - 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 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始终拔不出剑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 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 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 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 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 戏这一系列事件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B. 小说写金科罢演新版“荆轲刺秦王”“自尽”时眼中噙满泪水,表现了金科对现实的无 奈,抒发了他内心的悲愤痛苦之情。 C.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qín)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 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D.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金科罢演新编“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 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5. 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 好处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答案】4. C 5. ①耿直刚烈。如看完赵团长改过的剧本后,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②坚持原则。如他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③忠诚于艺术,淡泊 名利。如他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 6. ①这样安排情节使小说前后形成伏笔和照应。前文写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 软,勉强默认了下来。勉强默认为“荆轲已死”埋下伏笔,金科按照老剧本演戏,与前文形成照 应。②这样安排符合常理。金科的勉强答应符合人之常情,而这与后文中金科按老剧本演戏相 照应,更能凸显其刚烈、坚持原则的性格特点。③这样安排在情节上制造波澜,推动高潮的发 - 7 - 展,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 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 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 项,“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错误。金科与荆轲有形象性格 上的对照,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照。故选 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 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 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 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的能力。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 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 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可见其性格的耿直刚烈;“金科突 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 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由此可知他坚持原则;“奖 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 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可见 他对名利的淡泊。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 情节安排的作用。其作用无非是下面几点:情节结构上的作用,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表现 人物心理情感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一般考虑前后有没有照应或伏笔,这样安排是否符合 常情及有没有使情节更富有波澜等。之所以答应演出,是因为赵团长的软磨硬泡,之后金科 还是按照老剧本演戏,这样前后形成照应;金科是一个性格刚烈、坚持原则的人,赵团长软 - 8 - 磨硬泡,他只能勉强答 应,这也符合人之常情,之后金科又按老剧本演戏,这样的安排符合 常理;金科按老剧本演出,才使小说更有曲折性,制造了波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 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 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 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 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 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 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 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 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 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 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 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 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 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 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 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 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 授君王印 - 9 - B.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 授君王印 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 臣授君王印 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 臣/授君王印 8.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 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 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 幸无我逐也。” C.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 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D.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对联讲究平仄,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 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张贴时,一要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 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 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C. 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 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D.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 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10.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 【答案】7. A 8. A 9. C 10. (1)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2)侍立在殿上的群臣,不能带任何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命 - 10 - 运皇上的命令不能上殿。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 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南越”作前句的状 语,后面断开;“天下诛暴逆”“新劳苦”分别作“助”“怜”的宾语,后面断开;“天子” 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 A。 【8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A 项,“前倨后恭”应该改为“倨傲无礼”。 故选 A。 【9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 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C 项,“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 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 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故选 C。 【10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 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起:起兵;中国:中原;故:所以;王:动词,称王;遽:就; 若:比得上;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侍立在殿上的群臣;兵:兵器;陈:排列。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 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 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 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您本是 - 11 - 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 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 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 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 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 现在大汉天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 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 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 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 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 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 “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 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 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 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 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 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 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你怎么竟同汉王相比 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 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就非常喜欢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尉佗说:“南 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 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 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六国,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 得病将死,把龙川令赵佗召来。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的职务。任 嚣死后,尉佗趁此机会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 消灭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已经平定了天下,因 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所以汉高祖放过了赵佗,没有杀他。汉高帝十一年,派遣陆贾去南越, 赐予尉佗南越王的称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 12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 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 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 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 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 “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 “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 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1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1. A 12. ①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 军队行动的号令,陆游作为戍守官员,自然对此很是关切。②劳于仕宦的疲惫。作者在镇江 任职,忙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闲的日子很少。③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 作者面对离别生出愁绪。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 项,“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这一句中有“懒”,意思是词人因将与友人 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赏景。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 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 - 13 - 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此题注意根据诗歌中的“夕阳吹角”和注释中的“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分析对国家安危 的关切与忧虑;根据“忙日苦多闲日少”分析劳于仕宦的疲惫;根据“新愁常续旧愁生”“客 中无伴”分析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 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 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 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 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 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3.(1)《小石潭记》中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_。 (2)《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_____,____ 。 (3)《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 。 【答案】 (1). 斗折蛇行 (2). 明灭可见 (3). 野芳发而幽香 (4). 佳木秀而 繁阴 (5). 萧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时以理解为基础,可根据对 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易错字 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 范。此题中需注意“繁阴”“萧”“朴”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 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课内知识考查(本题共 4 小题,12 分)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笙萧 暮霭 肆无忌惮 明辩是非 B. 彷徨 杀戮 九霄云外 殒身不恤 C. 铁锹 戍守 冰屑悉锁 谍谍不休 D. 盘踞 谄媚 揠旗息鼓 步履矫健 【答案】B - 14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 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 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干要求选出“下 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项,“笙萧”应为“笙箫”,意思是“笙和箫。泛指管乐器”。“明辩是非”应为“明辨是 非”,意思是“把是非分清楚”; C 项,“冰屑悉锁”应为“冰屑悉索”,意思是“形容白色的物品像碎掉冰渣那样的晶莹而且 索索有声”。“谍谍不休”应为“喋喋不休”,意思是“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指 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D 项,“揠旗息鼓”应为“偃旗息鼓”,意思是“放倒军旗,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 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 故选 B。 15.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状语后置句) B.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C.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D.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 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 要求选出“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为定语后置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即“太子及知其事宾客”。 故选 A。 16.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为边邑 B. 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C.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深刻 【答案】D 【解析】 - 15 -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 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 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 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D 项,句意为:秦国对待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深:刻毒。 故选 D。 【点睛】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一定要以熟悉课本为前提。课本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 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浅显 的文言文的能力。 17.对下列句子中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 之:助词,的 B. 秦王闻之大喜 之:代词,这些话 C.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之:动词,到 D. 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之:主谓之间不译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 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 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 题主要考查了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义。“何厌之有”为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为“有何厌”。 故选 A。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 上安全”的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 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 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 - 16 - 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 1 月 1 日起才实施,外卖 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需 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 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 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 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 “舌尖上安全”的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B.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安全”的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C. 发展壮大的行业,使得 “舌尖上安全”的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D.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安全”的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 B. 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 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 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遗 B.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C. 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D. 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遗 【答案】18. D 19. C 20. B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解答此类试题时,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 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 项,“伴随”和“使 得”误用,导致主语残缺。 - 17 - B 项,“问题”应为“受到关注”,搭配不当。 C 项,搭配不当,是“发 展壮大”使得“问题凸显和受到关注”。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 中。 承接上文,主语应为“外卖”,强调“外 卖”需要“食安”守门员,排除 A 和 B,D 项关 联词使用错误。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 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 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 少。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足为奇。后不接宾语。所以此处应该用“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前者偏重于职责 所需不能推卸;后者偏重在道义上难以推托。“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该用“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前者表示没时间 了,是一种 客观上的紧迫,后者表示急切心情,是主观心里所想。根据语境“制定外卖业的运 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应该是十分紧急的事情,应该用迫在眉睫。 一览无遗,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 平淡,没有回味;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前 者突出“无余”,没有遗漏,后者突出“了然”,看清楚了。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 应该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故用一目了然。 故选 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 18 -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1.下面是某校邀请校友来校参加 100 周年校庆活动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 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2019 年 12 月 28 日,母校将迎来 100 周年寿辰。这是全校校友耿 耿于怀的盛典。在此,我要代表学校三千余名师生,热忱邀请您重返母校,欢聚一堂,重温 您们意气风发的求学时光,同览母校勃勃发展的新姿新貌,畅叙手足情谊,分享成功喜悦, 共话美好前景。我们相信,母校 100 周年校庆必将因您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答案】(1)“寿辰”改为“华诞”;(2)“耿耿于怀”改为“憧憬”或“魂牵梦萦”“期 盼”等;(3)“我要代表”改为“我谨代表”;(4)“您们”改为“你们”或“您”;(5) “手足”改为“同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 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 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 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 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题目提供给我们的材料是某校邀请校友来校参加 100 周年校庆活动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告 诉我们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要求我们找出并作修改。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看这篇邀 请函的格式,然后认真阅读语段内容,认真推敲语段的用词,找出词语使用不当之处进行修 改。 (1)“寿辰”,一般指老年人的生日,用在此处语意不符,应该改为“华诞”。 (2)“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一般用于已经发生的事。 此处修饰还未发生的“盛典”,“耿耿于怀”使用不当,也不符合全校校友的心情,应该改 为“憧憬”或“魂牵梦萦”“期盼”等。 (3)“我要代表”中的“要”用在邀请函中不得体,显得语气过于强硬,应该改为“谨”。 (4)“您”一般不能用作复数,不能组成“您们”,“您们”应该改为“你们”或“您”。 - 19 - (5)“手足”喻指兄弟,此处指同学聚会参加校庆,“手足”使用不恰当,应该改为“同窗”。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① 。这是因为 “蒸”不仅能保持莱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食材 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②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幕不蒸”的说法。在河 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采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 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③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 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答案】 (1). “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 (2). 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3). 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 致。解答此题,通读全语段,掌握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思考,第一空格处,前半部分讲 到“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由“但-”进入语意转折,而空格后则讲到“蒸”这一方法,可判断, 空格处要体现“蒸”这一中心意;第二空格后有“无幕不蒸”一词,再读后一句,可判断, 空格处是一过渡语,语意要体现后者的意思; 第三空格处,前为一完整句,可结合后面的意思辨析,由”比如“后的意思来辨析,三个例 子都是讲得”以大变小“,可依此组织语言。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 语段,了解大意,然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自 由自在,他们相互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 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 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它们只看到了对方的幸福,却忽 视了适合自己的才是幸福的真谛。每个人都追求幸福,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等等。要求:自 - 20 - 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范文 领取自己的那一份才是幸福 有两只老虎,住在笼子里的三餐无忧,但却羡慕野地里老虎的自由;而住在野地里自由 的老虎却也羡慕着笼中的老虎,因为它觉得笼中的老虎是安逸的,而它得不到。后来两只老 虎互换位置,按理说两只老虎应该会快乐而又幸福地生活下去,事实却并非如此:两只老虎 都死了。 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只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而 走出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别 人的幸福或许根本就不适合你,懂得领取自己的那一份,才是真正的幸福。 领取自己的那一份,是对生命的提升,自我的升华,它所折射出的是人生智慧耀眼的光 芒。陶渊明领取自己的那一份,乐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与自在。而曾有意 归隐的谢安在重新领取了自己的那一份之后,不又成为了一位名载史册的宰相?懂得领取自 己的那一份,实际上是对生命个体自我的领悟。 流星划过天际虽然只在瞬间,但它却美得精致而富有幻想。恒星闪烁在深邃而宁静的夜 空却铸就了一种永恒。当生命个体认识到自身的独特并且懂得去领取它时,生命是伟大的。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总觉得邻居家的饭菜似乎更可口,现在明白了,别人的幸福总是很耀眼, 在那炫目的光环下我们无法发现自身。西施捧心时很美,东施便去学,结果是闹了个“东施 效颦”的千古笑话。邯郸学步,不仅学别人不成,反倒把自己走路的姿势给忘了,这是不懂 得领取自己的悲哀。 现代竞争的激烈,更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来把握自己、学会去领取自己的那一份。进 大学时要选择专业,有许多人便一心只赶“热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丝毫不予考 虑,这样的结果只会把自己的将来囚禁在枯燥和乏味之中,而最终一事无成。IBM 公司首席执 行官的儿子对电脑根本不敏感时,毅然认真地寻找并领取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他成了一位 优秀的飞行员。他是聪明的,更是幸福的。 懂得领取自己的那一份,你便领取了现在和未来的幸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话题作文的能力。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 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 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 - 21 - 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 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审题】这则材料,其故事结局是两只老虎都死掉了,这显然是通过安排一个“悲惨结局” 批评了“羡慕”的现象。关于野地虎,这只老虎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渴了饮山 泉,饥了捕食其他动物,还要防备天敌的攻击。一旦关进笼子,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斗志,也 失去了宝贵的自由,最终死去。关于笼中虎,笼中虎本有着安逸的生活,不用为一日三餐发 愁,而一旦进入旷野,就暴露了其致命的弱点——缺少捕食的本领,于是只能被饿死。材料 中的两只老虎实际上是在影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大多眼高手低,不能给自己正 确定位,正像作文材料中提示到的: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别人的幸福却很耀 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合适,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可见,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人人都希望生活得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人 世间潇洒走一回,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也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忘了适时审视一下,看 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以便找准自己的位置。否则,很有可能会闹出作文材料中两只老虎一 样的笑话。命题意图很明显:告诫人们,在对幸福的认识、追求中要学会正视自己,珍惜所 有,适合自己的才是能使自己幸福的,追求幸福不能盲目。 【立意】不要盲目追求幸福;幸福就在眼前;诗和远方不是幸福;追求幸福中要认识自己等 等。 【结构】本文对原材料的主旨把握得非常准确,简要述读之后,马上亮出自己的观点:懂得 领取自己的那一份,才是真正的幸福。然后联系社会实际予以论证。举例详实、典型,古今 中外,社会自然,均信手拈来。恰当运用正反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虽然短小, 但语言朴实,行文流畅,结构精巧,文题精彩,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素材】1.对于幸福,不同的人不同的处境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对于饥寒交 迫的人来说,只要有一顿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于疲惫不堪的人来说,只要能美美的睡上 一会,就是幸福;对于孤苦伶仃的人来说,能有个亲人相伴就是幸福;对于心灵孤独的人来 说,只要能找个愿意倾听他心声的人就是幸福;对于迷路的人来说,只要能遇到个热心人帮 忙指路就是幸福。 2.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偶然,不同的人都会抱着不同的心态来获取幸福。会生活的人 会处处找幸福,不会生活的人,总认为处处都是坑坑洼洼,幸福离自己总是遥不可及。只要 找幸福,幸福永远会对你招手的呀! 3.对于我们住在城市的人讲,好多人认为幸福的标准就是,有个好伴侣,生个乖孩子,有份 - 22 - 好工作,家里电气一应俱全,老少安康这就是幸福。但不是每个城里的家庭都能达到这样的 标准。这样我们就要调整好心态,降低标准找到自己的幸福。只要我们自己认为快乐这就是 最大的幸福!对于农村人来说,虽然粗茶淡饭,但一家老少围着一个小圆桌,吃着自己种的 粮食和蔬菜,也是其乐融融的。尤其是脱离了城里的喧哗,置身于乡下青山绿水间,是多么 暇逸的享受。最美的还是夜晚,在满耳的蛙鸣声中入眠,那是城里人享不到的幸福。清晨睁 眼满目都是青的山绿的水,一派明丽的春光多美啊!这份安逸和宁静,又何尝不是幸福呢? 【点睛】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 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 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