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浙大附中 2020 年高考全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审核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预报员敦促人们未雨绸缪,以应对飓风,遇到人群拥挤推搡.(sǎng),要用胳膊、肩膀和 背部抵挡压力,易碎的门窗玻璃需用胶带粘.(niān)好。 B. 对官僚作风,相关部门就该曝光问责,形成有力振慑.(shè)。特别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的“头 雁效应”,从源头上杜绝官僚主义的滋.(zī)生蔓延。 C. 那忙碌不拘泥.(nì)在菁菁校园里奔走/西湖不只是湖,山清水秀,令人流连忘返/在亘.(gèn) 古绵长的杭嘉湖水乡文化中浸润,汲取了沁人心脾的教育清泉。 D. 今天不仅是一场与疫魔的搏弈/请愿书叠成厚厚一摞.(lèi)的生死契约/因为这个集结, 让千万双眼读懂了新春晨曦的那片旖.(yǐ)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 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及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A 项,“粘好”的“粘”读 zhān; B 项,“振摄”应为“震慑”; D 项,“一摞”的“摞”读 luò。 故选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称一辈子码字匠的著名作家叶永烈著作等身....,为我们留下了 3500 万字,180 多部著作。 他是唯一参与《十万个为什么》每个版本编写的作者,助力擦亮了科普出版界的金字招牌。 篆刻..在许多人阅读记忆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以极具前瞻性的预言生动畅想四个现代化, 复苏了僵化已久的科学人文思维。【甲】他为我们带来了科幻的火种,为青少年打开了通向科 幻的大门。【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叶永烈从科普文学转换到纪实文学的跑道,陆续推出《红 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陈云之路》、《傅雷与傅聪》等传记文学。他用华丽转身 形容自己完全升了一级,在创作上走向更重要的阶段。 - 2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厮守着一台电脑,近乎..孤独地终日坐在冷板凳上,把人生的思考, 铸成一篇篇文章。他已经习惯了青灯黄卷....的书房生活。那里只有滴滴嗒嗒的触键声,他把思 绪源源不断通过键盘输进电脑。【丙】我觉得自己是历史的记录者,但我所记录的历史不属于 我,所以全部捐出去。他曾经说,去世之后,我的墓碑上应该刻上“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著作等身 B. 篆刻 C. 近乎 D. 青灯黄卷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B 3. B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 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 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B 项,“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可以改用“镌 刻”。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 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 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B 项,多个书名号连用时,无需顿号。 故选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依靠医院里已经发现病人和流行学调查出来的情况进行传染病烈度和致死率的分析,确定 隔离政策适用的人群规模和地域范围。 B. 央视春晚和央视综艺节目对艺人的选择都是三不用,即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低俗媚 俗的节目,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 C. 我们这支队伍毕竟太年轻,很多人是第一次打国际赛。这场比赛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经验, - 3 - 我们虽然输了球但是没有气馁。 D. 中国疾控中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表示,根据现阶段新冠病毒确诊数据显示, 武汉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 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 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 子的原意。 B 项,逻辑混乱,“低俗媚俗的节目,格调不高的节目”不是“艺人”。 C 项,搭配不当,“比赛是……经验”,不能搭配。 D 项,句式杂糅,“根据现阶段新冠病毒确诊数据显示”有两套结构,去掉“显示”即可。 故选 A。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句式整齐。 新是朝气,新是希望;老是积淀,老是历练。没有新,哪来老?年轻是时光的赐予, ①____________。人人都有过年轻,但未必人人都老过。年纪可以轻,②__________________; 人可以变老,心要永远年轻。我们鄙夷青春的外表遮掩世俗的心境,点赞纯洁的心灵勃发青 春的朝气; 蔑视老气横秋目空一切的心态,敬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 【答案】 (1). 年老是生命的必然 (2). 心不可以老(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 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 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第①处空缺,上文有“新是朝气,新是希望;老是积淀,老是历 练。没有新,哪来老”的引领,可见文中是分别以“年轻”和“年老”我话题的,结合“年 轻是时光的赐予”的解说,故此处可填写“年老是生命的必然”;结合下文“人可以变老, 心要永远年轻”分析,可推知第②处的句式与之相对,故可填写“心不可以老”。 6.阅读数学老师写下的板书,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 4 - (1)各种图形变化都附设了条件,这些条件都离不开 或 这两个要素。 (2)请写一段话完整解说板书,要求思路清晰,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风格幽默(至少运用 两种 修辞方法),不超过 150 字。 【答案】(1)直线、直角(顺序可以换,但答“边”或“角”不得分。) (2)当四边形有一组对边“老死不相往来”的时候,就是梯形;当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长度彼 此彼此的时候,就是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四条“打狗棍”一样长短的时候,就是菱 形;当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向左向右转,都是规范的九十度时,就是长方形;当平行四边形 的四个角和四条边都“均贫富”的时候,就是正方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基本能力。图文转换,要求学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化成语 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是虚构,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先 看标题,再看画面,不放过一丁点文字,然后看图画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概括即可。 (1)题干表述为“各种图形变化都附设了条件,这些条件都离不开 或 这两 个要素”,作答本题,主要是分析各种图形变化的条件,然后分析这些条件的共同点即可。 通过读图,可以明确各种图形变化的条件有:一组对边平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相等、 四角直角。也就是说各种图形变化离不开边和角,而根据我们对各种图形的基本了解可知, 这些图形的边和角是特殊的的边、角,即直线、直角。 (2)题干要求“请写一段话完整解说板书,要求思路清晰,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风格幽默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超过 150 字”。“完整解说板书”就是要分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以及区别,如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菱形是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四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四边相等、 四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理清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述。注 意字数的要求。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5 - 材料一: 我国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批获准临床试验的新冠 病毒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从名字看好像没什么好解释的:把活病毒灭了,把尸体扔到体内 的免疫细胞前,让它记住病毒的模样,下次有类似病毒来了马上产生免疫力。病毒如果会思 考,一定对灭活感到恐惧。这波操作绝对粗暴,堪比《复仇者联盟》中最大的反派灭霸,用 热、毒(化学试剂)、辐射等方法顷刻间消灭所有生的迹象,一切让病毒活的迹象都不被许可, 团灭是必须的。虽然粗暴,但灭活绝不简单。 专家杨晓明解释,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是做灭活疫苗的第 1 步;第 2 步,拿到 毒株以后,要看它能不能作为疫苗的生产毒株。病毒和病毒不同,就像人和人不同,一千人、 一千面、一千个脾气……有的毒株适合扩增、有的病毒毒力强、有的比较温和……根据疫苗 的要求优中选优,进行一系列的筛选,检测它是不是能够适合做一个疫苗的种子。单单选择 种子这一步就需要三级毒种库,病毒毒株不断参加晋级赛。通过检测看看库里的种子是不是 优良、是不是高产、能不能产生保护性……此外,病毒的纯度也很重要,还需要系列检测确 保无杂质。只有从原始种子库、主种子库、直至进阶到工作种子库的优良毒种,才有可能走 进饲养箱,开启下一步的生产。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要准备好最适合病毒大量繁殖的保育箱,新冠病毒也不是在所有的 细胞中都能如鱼得水,此次新冠病毒用的是 vero 细胞(猴肾细胞的一种)培养,具体的培养 细胞系、培养条件等都需要摸索,就像养鸡、养鱼、养猪,要想着让它们长得好、长得多、 传代稳定…… 更加艰难和危险的是,与活病毒打交道的所有操作必须在高安全等级的生物实验室完成。 同时并行的研究还有灭活工艺和条件、后续纯化工艺、配方佐剂、疫苗剂量等的验证和摸索。 它们是一组组枯燥、繁琐的数字,却关系到病毒的灭活效果、抗原性效果,而这些与疫苗的 安全性、有效性息息相关,值得锱铢必较。 当优中选优的新冠病毒毒种进入到海量培养的阶段,也就进入了生产环节。 (2020.4.16《科技日报》) 材料二: 针对全球都在竞相开发的新冠疫苗,钟南山并不乐观。他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多个疫 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是要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我们反复地测试不同的疫苗,但是现在要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们还不知道应该用哪种 疫苗来对抗新冠病毒。钟南山院士表示,所以我认为疫苗要最终获得批准时间会更长。目前 - 6 - 中国和美国的两家企业康希诺和 Moderna 引领了全球疫苗的研发。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亚历克斯·阿扎(AlexAzar)表示:目前的候选疫苗已经达到 100 种,我们的目标是年底前做好一种或者多种疫苗的储备。白宫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前获得 3 亿剂疫苗。但这些疫苗目前仍然没有一个证明有效。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AnthonyFauci)认为,疫苗 真正被大部分人用上还需要很长时间。福奇上周在国会发表证词时表示,疫苗即便是明年秋 天可用,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钟南山院士表示,在疫苗还遥不可及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他称自己现在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且避免吃太多。 (摘自 2020.5.17 钟南山《中国尚未建立起新冠免疫,警惕第二波疫情》) 材料三: 一般疫苗研发常规时间流程: (摘自中国农业大学) 7. 下列对材料中关于新冠疫苗研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绝不简单,它会思考。把“尸体”扔到体内的免疫细胞前,让它记住病 毒的模样,下次有类似病毒来了马上产生免疫力。 B. 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是研制疫苗的第一步,然后对疫苗优中选优,进行一系列的 筛选。需要三级毒种库,让毒株不断参加“晋级赛”。 C. 病毒和病毒不同,就像人和人不同,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新冠病库里的毒株种子是不是优 良、是不是高产、能不能产生保护性。 D. 研制疫苗要有最适合病毒大量繁殖的“保育箱”,让细胞都能“如鱼得水”,就像养鸡、 养鱼、养猪,让它们长得好、长得多、传代稳定。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批获准临床试验的新冠病 - 7 - 毒灭活疫苗,攻克新冠病毒可望指日可待。 B. 目前中国和美国的两家企业引领了全球疫苗的研发,比一般疫苗研发快多了。但目前仍然 没有一个被证明有效,距离最终获批进入生产环节的时间会更长。 C. 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跟灭活工艺和条件、后续纯化工艺、配方佐剂、疫苗剂量等的验证 和摸索等息息相关,值得锱铢必较,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急于求成。 D. 新冠疫苗研制虽然不等同于一般常规流程,但还遥不可及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 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且避免吃太多。 9.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对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应有怎样的正确认识。 【答案】7. C 8. A 9. (1)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过程非常复杂、艰难和危险。(2)新冠病毒疫苗距研制成功尚 遥不可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全文,读 懂文章内容。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A 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绝不简单,它会思考”解说错误,原话中“会思考”的是病毒,而 且是假设,不是疫苗。 B 项,“对疫苗优中选优,进行一系列的筛选”解说错误,不是“对疫苗优中选优",而是对 用来制作疫苗的毒株“优中选优”。 D 项,“让细胞都能‘如鱼得水’”解说错误,原话是说要让新冠病毒在所有的细胞中都能 “如鱼得水”,而不是细胞本身“如鱼得水”。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 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攻克新冠病毒可望指日可待”分析错误,获准临床试验到最后研制成功还有一个较长 并且时间难以确定的验证过程,由临床试验就断言可望指日可待不符合逻辑。 故选 A。 【9 题详解】 - 8 -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1)从材料一可知,新冠病毒疫苗研制,先要分离出病毒毒株,要优中选优,选出疫苗的种 子,然后进行饲养,再进行灭活实验。与活病毒打交道的所有操作必须在高安全等级的生物 实验室完成。同时并行的研究还有灭活工艺和条件、后续纯化工艺、配方佐剂、疫苗剂量等 的验证和摸索。其过程非常复杂、艰难和危险。 (2)从材料二、材料三可知,新冠疫苗研制需要经过反复的测试,这期间要经过多期动物实 验和多期临床实验,确保安全后,才能投入批量生产,现在距研制成功尚遥不可及。民众需 要从自身做起,防止新冠病毒的侵害,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 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 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 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 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 文本的关键。 (二)(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看 人 贾平凹 最好的风景是在街头上看人。 街头上的人接踵往过走,小的时候,大人们所讲的过队伍莫非如此?可这谁家的队伍没 完没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地理学家十次八次在报纸上惊呼:河流越来越干涸了。城市 是什么,城市是一堆水泥,水泥堆中的人流却这般汹涌! 于是你做一次孔子,吟逝者如斯夫,自觉立于岸上的胸襟,但瞬间的灿烂带来的是一种 悲哀:这么多的人你一个也不认识呀,他们也没一个认识你,你原本多么自傲,主体意识如 何高扬,而还是作为同类,知道你的只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妻子儿女,熟人也不过三五数。人 行道的,那一边的,人都是脸和肚子朝前地走过来,这一边的,人又是屁股和脑勺在后地走 过去。从每一个人的表情上,或严肃的,或微笑的,或笑不动容的,或有笑容无声的,你立 即知道他们的职业。看多了那些西装革履,夹着小皮包,露着凸凸的小肚的公司的大采购和 - 9 - 个体的小老板,看多了额上密密皱纹,对上司是谦谦后生,待下级是大呼小叫的机关干部, 看多了抬脚操步正经规矩又彬彬有礼的教师,长发如狮的画家,碎步吊臀的戏曲艺人,即便 是服饰上没有明显标志,姿态上又缺乏特点,你只要侧耳听一听他们正说着的笑话,也便分 辨出这是社会上的哪一类人了。世上的树叶没有两片相同,人脸更如此,有的俊,有的丑, 俊有不同的俊,丑有不同的丑,但怎么个就俊了丑了?你看着看着,竟不知道人到底是什么, 怀疑你看到的是不是人?这如同面对了一个熟悉的汉字,看得久了就不像了那个汉字。勾下 头,理性地想想,人怎么细细的一个脖子,顶一个圆的骨质的脑袋,脑袋上七个洞孔,且那 么长的四肢,四肢长到梢末竟又分开岔来,形象多么可怕!更不敢想,人的不停地一吸一呼, 其劳累是怎样的妨碍着吃饭、说话和工作啊!是的,人是有诸多的奇妙,却使作为具体的人 时不易察觉而疏忽了。在平常的经验里,以为声音在幽静时听见,殊不知嚣杂之中更是清晰, 不说街头的脚步声、说话声和车子声(这些声音往往是嗡嗡一团),你只须闭上眼睛,立即就 坠入一种奇异的境界,听得到脖子扭动的声,头发飘逸的声,衣服的磨蹭声,这声音不仅来 自你耳朵的听觉,似乎是你全身的皮肤。 由此,你有了种种思想,乜斜了每个人的形形色色的服饰,深感到人在服饰上花费的精 力是不是太多了呢,为什么不赤裸最美好的人的身体呢,若人群真赤裸了身体,街头又会是 什么样的秩序呢?据说人是曾有过三只眼的,甚至双乳也作目用,什么原因又让其日渐退化 消亡?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到老了三条腿,人的生存就是这么越来越尴尬。谁也 知道那漂亮的衣服里有皱的肚皮,肚皮里有嚼烂的食物和食物沦变的粪尿,不说破就是文明, 说穿就是粗野,小孩无顾忌,街头上可以当众掀了裤裆,无知者无畏,有畏就是有知吗?树 上有十只鸟,用枪打下一只鸟,树上是剩有九只鸟还是一只鸟也没有?这问题永远是大人测 验小孩的试题,大人们又会怎样地给自己出类似的关于自身的拷问呢?突然间,你有了一种 醒悟,熊掌的雄壮之美是熊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鹤足的健拔之美是鹤的生存需要而自然形 成,人的异化是人创造的文明所致,人是病了。人真的是病了,你静静地听着,街头的人差 不多都在不断地咳嗽。在街头看人的雪风景,你实在是百看不厌。出入城市的乡民课怎样于 路口张望,而茫然不知哪里去,警察指手画脚,小偷制造拥挤;什么是悠闲,什么是匆王忙; 盲人行走,不舍昼夜;醉汉说话,唯其独醒。你一时犯愁了:这些人都在街头干什么,天黑 了都会到哪儿去?怎么就没有走错地方而回到自己家里?如果这时候一声令下,一切停止, 凝固的将是怎样的姿势和怎样的表情?突然发生地震,又都会怎样地各自逃命? 世界上有什么比街头更丰富呢,有什么比街头更让你玄思妙想呢?在地铁入口,在立交 桥头,人的脑袋如开水锅冒出的水泡,咕噜咕噜地全涌上来,平视着街面各色各样的鞋脚在 - 10 - 起落。人的脑袋的冒出,你疑惑了他们来自的另一个世界的神秘,鞋脚起落,你恐怖了他们 来到这个世界要走出什么样的方阵。芸芸众生,众生芸芸,这其中有多少伟人,科学家、哲 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到底哪一个是,哪一个将来是?你就对所有人敬畏了,于是自然而 然想起了佛教里的法门之说,认识到将军也好,小偷也好,哲学家也好,暗娼也好,他们都 是以各自的生存方式在体验人生,你就一时消灭了等级差别,丑美界限,而静虚平和地对待 一切了。 进入到这样的境界,你突然笑起来了:我怎么就在这里看人呢,那街头的别人不是也在 看我吗?于是,你看着正看你的人,你们会心地点头,甚或有了羞涩,都仰头看天,竟会看 到天上正有一个看着你我的上帝。上帝无言,冷眼看世上的忙人。到了这时,你的境界再次 升华,恍惚间你就是上帝,在看着一切,你醒悟到人活着是多么无聊又多么有意义,人世间 是多么简单又多么复杂。 这样,在街头上看一回人的风景,犹如读一本历史,一本哲学。你从此看问题,办事情, 心胸就不那么狭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不会为蝇头小利去勾心斗角,不会因一时荣辱而 狂妄和消沉,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 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 (有删改) 10. 作者看人观察极细致,请以第③段为例说说在语言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11. 本文看人识理,叙中有议。请简析画横线部分怎样识理,揭示了什么理。 12. 你怎样理解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含义? 13. 你认为文章的结尾,对世人有哪些启示意义。 【答案】10. (1)语言口语化,结合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雅俗共赏,真切地写出了人行 道上各类人的表现。(2)“凸凸”“蜜蜜”“谦谦”“彬彬”等叠词,“西装革履”“大呼 小叫”“抬脚操步正学经规矩”“长发如狮”“碎步吊臀”等描述性词语特点鲜明。(3)多 用短句,行文自有活泼之趣。 11. 议得通俗形象,运用了类比法。用“熊掌的雄壮之美是熊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和“鹤 足的健拔之美是鹤的生存需要而自然形成”来类比“人的异化是人创造的文明所致”,但最 终的结论是,人“病了”,表现是“街头的人差不多都在不断地咳嗽”。所揭示的理是“人 创造的文明”让我们许多人自以为是,却从来没想到如何拷问自己。 12. (1)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际遇、缘分,而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简单的 也都是复杂的。(2)我们需要一种“上帝”境界,“上帝”随时都在关注着我们,我们也如 - 11 - “上帝”般关注着一切,我们要对所有人敬畏,静虚平和地对待一切。 13. (1)处世豁达,心胸开阔,目光远大。(2)淡定开朗,不为名利勾心斗角,不狂妄不消 沉。(3)积极乐观,自在潇洒。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路:找角度——扣内容,析效 果——剖感情。常见角度:1.从表现手法(写景写人写物及抒情)、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 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3.从词语 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 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 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 份等。本题题干“作者看人观察极细致,请以第③段为例说说在语言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从语体色彩上来看,结合“世上的树叶没有两片相同,人脸更如此,有的俊,有的丑,俊有 不同的俊,丑有不同的丑,但怎么个就俊了丑了”分析可知,语言有口语化的特点;从表现 手法上看,结合“看多了那些西装革履,夹着小皮包,露着凸凸的小肚的公司的大采购和个 体的小老板,看多了额上密密皱纹,对上司是谦谦后生,待下级是大呼小叫的机关干部,看 多了抬脚操步正经规矩又彬彬有礼的教师,长发如狮的画家,碎步吊臀的戏曲艺人,即便是 服饰上没有明显标志,姿态上又缺乏特点,你只要侧耳听一听他们正说着的笑话,也便分辨 出这是社会上的哪一类人了”“人行道的,那一边的,人都是脸和肚子朝前地走过来,这一 边的,人又是屁股和脑勺在后地走过去”分析可知,分别运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雅 俗共赏,真切地写出了人行道上各类人的表现。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上看,运用了“凸凸”“蜜 蜜”“谦谦”“彬彬”等叠词,“西装革履”“大呼小叫”“抬脚操步正学经规矩”“长发 如狮”“碎步吊臀”等描述性词语特点鲜明;从从句式的角度来看,多用短句,如“于是你 做一次孔子,吟逝者如斯夫,自觉立于岸上的胸襟,但瞬间的灿烂带来的是一种悲哀”“从 每一个人的表情上,或严肃的,或微笑的,或笑不动容的,或有笑容无声的,你立即知道他 们的职业”,行文活泼。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 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本题 - 12 - 题干“本文看人识理,叙中有议。请简析画横线部分怎样识理,揭示了什么理”,结合“熊 掌的雄壮之美是熊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鹤足的健拔之美是鹤的生存需要而自然形成”分析 可知,本句的论理通俗形象,运用了类比手法:用“熊掌的雄壮之美是熊的生存需要而产生 的”和“鹤足的健拔之美是鹤的生存需要而自然形成”来类比“人的异化是人创造的文明所 致”,“人是病了。人真的是病了,你静静地听着,街头的人差不多都在不断地咳嗽”,人 “病了”,而且几乎所有人都病了,言外之意是人自以为是,缺少自我叩问的精神。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 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 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 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本题题干“你怎样理解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含义”,“进入到这样的 境界,你突然笑起来了”,结合前文“芸芸众生,众生芸芸,这其中有多少伟人,科学家、 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到底哪一个是,哪一个将来是?你就对所有人敬畏了,于是自然 而然想起了佛教里的法门之说,认识到将军也好,小偷也好,哲学家也好,暗娼也好,他们 都是以各自的生存方式在体验人生,你就一时消灭了等级差别,丑美界限,而静虚平和地对 待一切了”分析可知,这个“境界”,指的是一种类似“上帝”境界,“上帝无言,冷眼看 世上的忙人。到了这时,你的境界再次升华,恍惚间你就是上帝,在看着一切”,“上帝” 随时都在关注着我们,我们也如“上帝”般关注着一切,我们要对所有人敬畏,静虚平和地 对待一切。结合“我怎么就在这里看人呢,那街头的别人不是也在看我吗”“你醒悟到人活 着是多么无聊又多么有意义,人世间是多么简单又多么复杂”分析可知,人与人之间总会产 生各种各样的际遇、缘分,而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简单的也都是复杂的。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 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分析并整理得出答案。本题题干“你认为文章的结尾,对世人有 哪些启示意义”,结合“这样,在街头上看一回人的风景,犹如读一本历史,一本哲学。你 从此看问题,办事情,心胸就不那么狭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分析可知,处世豁达,心 胸开阔,目光远大。结合“不会为蝇头小利去勾心斗角,不会因一时荣辱而狂妄和消沉”分 析可知,淡定开朗,不为名利勾心斗角,不狂妄不消沉。结合“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 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 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分析可知,积极乐观,自在潇洒。 - 13 - 【点睛】对于现代文阅读,拿到一篇文章,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通过阅读,初步把握作品 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 把握全文。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 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然后,再一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 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 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对于选择题的 选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立意的 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息 争 (清)刘大櫆 昔者孔子之弟子,有德行,有政事,有言语、文学,其.鄙有樊迟,其狂有曾点。孔子之 师,有老聃,有郯子,有苌弘、师襄,其故人有原壤,而相知有子桑伯子。仲弓问子桑伯子, 而孔子许.其为简,及仲弓疑其太简,然后以雍言为然。是故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呜呼!此其所以为孔子欤? 至于孟子,乃.为之言曰: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之言不息,孔子之道不著,能言距 杨墨者,圣人之徒。当时因以孟子为好辩。虽非其实,而好辩之端,由是启.矣。唐之韩愈, 攘斥佛老,学者称之。下逮.有宋,有洛、蜀之党,有朱、陆①之同异。为洛之徒者,以排击 苏氏为事;为朱之学者,以诋諆陆子为能。 吾以为天地之气化②,万变不穷,则天下之理,亦不可以一端则.尽。昔者曾子之一以贯 之,自力行而入;子贡之一以贯之,自多学而得。以后世观之,子贡是,则曾子非矣。然而 孔子未尝区别于其间,其道固有以包容之也。 夫所恶于杨墨者,为其无父无君也;斥佛老者,亦曰弃君臣,绝父子,不为昆弟夫妇, 以求其清净寂灭。如其不至于是,而吾独何为訾謷③之?大盗至,胠箧④探囊,则荷戈戟以 随之,服吾之服,而诵吾之言,吾将畏敬亲爱之不暇。今也操室中之戈而为门内之斗,是亦 不可以已乎? - 14 - 夫未尝深究其言之是非,见有稍异于己者,则众起而排之,此不足以论人也。人貌之.不 齐,稍有巨细长短之异,遂斥之以为非人,岂不过哉?北宫黝、孟施舍,其去圣人之勇盖远 甚,而孟子以为似曾子、似子夏,然则诸子之迹虽不同,以为似曾子、似子夏可也。 居高以临下,不至于争,为其不足与我角.也。至于才力之均敌,而惟恐其不能相胜,于 是纷纭之辩以生。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夫恢然 有余而于物无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无外也。 【注】①洛、蜀之党:宋哲宗元祐年间朝廷党派名称。洛党指程颐(洛阳人)为首的党派, 蜀党指苏轼(四川人)为首的党派。朱:朱熹。陆:陆九渊。二人都是南宋著名哲学家,因 学术观点的不同引起辩争。②气化: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物质本原)化生万物。③ 訾謷:非议、诋毁。④胠(qù)箧:撬开箱箧。胠,撬开。探囊:把手伸进口袋里。指偷盗。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孔子许.其为简 许:答应 B. 而好辩之端,由是启.矣 启:开始 C. 下逮.有宋 逮:到了 D. 为其不足与我角.也 角:较量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鄙有樊迟 其.皆出于此乎 B. 乃.为之言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 亦不可以一端则.尽 故木受绳则.直 D. 人貌之.不齐 苟以天下之.大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的学生特点各异、类型多样,体现了孔子包容的思想。但孟子却认为,杨朱、墨翟的 学说不消灭,孔子的学说无法发扬。 B. 曾参和子贡理解孔子的学说“天地之气化,万变不穷”,都能“一以贯之”,但前者通过 亲身力行进入,后者从博学广识得到。 C. 作者痛恨杨朱、墨翟,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人生的清净和不生不灭的过程中,目中无父母无 君上,也无兄弟夫妇等。 D. 作者运用类比法反对不深入研究别人言论的对错,只要发现别人与自己的见解稍有不同, 就群起而攻之的评论人的态度。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 15 - 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夫恢然有余而于物无所不 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无外也。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而孔子未尝区别于其间,其道固有以包容之也。 (2)服吾之服,而诵吾之言,吾将畏敬亲爱之不暇。 【答案】14. A 15. C 16. B 17. 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夫恢然有余/而 于物无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无外也。 18. (1)可是孔子不曾在他们中间进行区别,他的学说本来可以对这些兼容并包啊。 (2)穿着我们一样的衣服,读我们一样的书,(这样的人)我必定要尊敬他们,对他们亲爱 都来不及。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 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 A 项解释有误,“而孔子许其为简”意思是:孔子赞许他办事不烦琐。许,赞许。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 项,“其鄙有樊迟”,其,代词,其中;“其皆出于此乎”,其,副词,大概。 B 项,“乃为之言曰”,乃,连词,表转折,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副词,才。 C 项,“亦不可以一端则尽”,则,副词,就。“故木受绳则直”,则,副词,就。 D 项,“人貌之不齐”,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以天下之大”,之, 结构助词,的。 故选 C。 【1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 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 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 16 - B 项,“但前者通过亲身力行进入,后者从博学广识得到”分析错误,原文为“昔者曾子之一 以贯之,自力行而入;子贡之一以贯之,自多学而得”,意思是:曾参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通 过亲身力行获得的,子贡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通过博学广识得到的。 故选 B。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因此懂得大道的人,看天下各种不同的流派学说,认为都不曾超出自己 的大道,所以他们的胸怀宽广有余;胸怀宽广有余,对于事物就能无所不包,这就是孔子伟 大而排斥异己的原因吧。 句中,“……者”是判断句的前半句,之后需要断开;“视天下之歧趋异说”这是判断句的 后半句,后面需要断开;“故其心恢然有余”是结论,前面需要断开;“夫”开头是发语词, 之前需要断开;“而于物无所不包”中“而”表示转折,前面需要断开;“此孔子之所以大 而无外也”这是判断句,前面需要断开。因此,正确的断句为:是故知道者/视天下之歧趋异 说/皆未尝出于吾道之外/故其心恢然有余/夫恢然有余/而于物无所不包/此孔子之所以大而 无外也。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 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未尝,不曾;道,学说;固,本来。 (2)服(第一个),穿;服(第二个),衣服;不暇,来不及。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 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 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 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 - 17 - 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 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 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 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参考译文: 从前孔子的学生,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语言,有的长于文学。粗俗 的有樊迟,狂妄的有曾点。孔子的老师,有老聃,有郯子,有苌弘、师襄,他的老朋友中有 原壤,知己有子桑伯子。仲弓询问子桑伯子,孔子赞许他办事不烦琐,等到仲弓怀疑子桑伯 子办事太简单,然后孔子又肯定仲弓的话正确。昔者孔子之弟子,有德行,有政事,有言语。 所以南郭惠子向子贡问道:“孔子的门生,多么混杂呀!”唉!这大概就是他是孔子的原因 吧? 至于孟子,却发表他的见解说:“如今天下的主张不属于杨朱派,便属于墨翟派,杨朱、 墨翟的学说不消灭,孔子的学说无法发扬,能够用道理来反对杨、墨的,也就是圣人的门徒 了。”当时的人因此认为孟子喜欢辩论。虽然不确切,然而好辩的苗头,便从此开始了。唐 代的韩愈,排斥佛教和道教,受到学者的称赞。往下到了宋朝,有洛阳程颐和四川苏轼的学 派之争,有朱熹、陆九渊学说的差别。洛派的门徒,以排斥苏轼为本事,赞同朱熹学说的人, 以诋毁陆九渊为能耐。 我认为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化育万物,变化无穷,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不可能从一个方面 概括罄尽。从前曾参理解孔子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亲身力行进入;子贡也用一 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却认为是从博学广识而得到。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子贡是正确的,曾 参是错误的。可是孔子不曾在他们中间进行区别,他的学说本来可以对这些兼容并包啊。 所以痛恨杨朱、墨翟,是因为他们目中无父母无君上;排斥佛教和道教,也是因为他们 抛弃君臣关系,割裂父子之情,也没有兄弟夫妇,用这样的人生方式来追求他们的清净和不 生不灭。假如他们不至于此,我又为什么偏偏要诋毁他们呢?强盗来了,开箱子掏口袋抢东西, 逼我们扛着戈矛追击他们,穿着我们一样的衣服,读我们一样的书,(这样的人)我必定尊敬 - 18 - 他们,对他们亲爱都来不及。如今却同室操戈,在门内争斗,这不是可以停止吗? 不曾深入研究别人言论的对与错,发现别人与自己的见解稍有不同,就群起而攻之,这 种态度不能够用来评论人啊!人的相貌各不相同,稍有长短大小的差别,就骂别个不是人, 难道不是错误的吗?北宫黝、孟施舍,他们离圣人之勇大盖很远,而孟子认为似曾子、似子夏, 这样那么诸子之形象虽不同,认为似曾子、似子夏可以了。 居高临下,便不至于发生争论,因为他不能够与我较量,至于才力相当,唯恐自己不能 取胜,于是辩论就纷纷发生。因此懂得大道的人,看天下各种不同的流派学说,认为都不曾 超出自己的大道,所以他们的胸怀宽广有余;胸怀宽广有余,对于事物就能无所不包,这就 是孔子伟大而排斥异己的原因吧。 (二)(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贫 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19.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全篇采用未嫁贫女______的方式,揭示她_______的心情。 20. 沈德潜学说这首诗写“贫女”,却“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卷十六),请以尾 联为例,赏析这一特点。 【答案】19. (1). 独白(自述) (2). 抑郁惆怅 20. 诗中贫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令 人联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抒发封建社会贫士得不到重 用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动作、语言、 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 寄人篱下的感恨。如“益自伤”“俭梳妆”等。分析可知,第一空,应填写“独白”或“自 - 19 - 述”。第二空,应填写“抑郁惆怅”。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形象和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和人物形象。结合诗歌的主旨,明确形象特点,体会诗歌塑造形象所使用的方法技巧。 这首诗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 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首联“拟托良媒益自伤”写的是自己早已到待嫁之年,但是却没 有媒人来说媒,看似在说贫女,实则在说自己这样的贫士,没有人举荐自己,出身寒门,表 现了一种无人举荐的苦闷伤感之情。颈联“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写的是自己 敢夸耀自己针线活做得好,但是自己绝不会想着要去描眉毛和人一争长短,表现了寒士的一 种不与人争,超凡脱俗的孤高,注重修养。尾联“为他人作嫁衣裳”表面上写的贫女拿着金 线刺绣,都是在为富家小姐做嫁衣,实则是说贫士空有才华,却一直久居别人之下的境况。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 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 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 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 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 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 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 20 -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 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 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抛开女儿 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 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 把双眉斗画长。”意思是说:我所自恃的是,凭一双巧手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 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啊。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 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独 白到此戛然而止,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默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 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 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 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诗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 愤懑和不平。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凭借景物气氛和居室陈设的衬托,也没有进行相貌衣物和神 态举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 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 地倾诉心底的衷曲。 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 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缕缕,一层层,将自己愈缠愈紧,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后终于突 破抑郁和窒息的重压,呼出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这最后一呼, 以其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三)(6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论语·颜回》) - 21 -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至乐》) 21. 材料中关于颜回的故事,后人常用成语_________来表达。孔子赞美颜回是_______的典 范。 22. 围绕“乐”字,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和庄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案】21. (1). 箪食瓢饮(或箪食陋巷) (2). 安贫乐道 22. 孔子讲颜回“不改其乐”,是指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也就是人要有一点精神,为了追求 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庄子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不主张刻意去 追求什么。也正因为如此,他还认为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需要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来 分析,得出答案。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 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颜回 的故事是他在陋巷中不改好学之乐,即便条件艰苦依然乐学,他的故事可用成语“箪食瓢饮” 或“箪食陋巷”来表达。这两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这是赞美颜 回是“安贫乐道”的典范。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 息,仔细概括。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 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 借颜回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依旧乐学来宣扬自己的思想,即人在任何的困境之下都不能改 变自己的追求与理想,要贫贱不能移,即便生活清贫也要自得其乐。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意思 是“果真有乐没有呢?我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和烦恼 的。所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庄子说“吾以无为诚 - 22 - 乐矣”,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他主张“无为”,不要去刻意地追求什么。还认为“至 乐无乐”,即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 【点睛】本题属于文化经典阅读题,题型以简答和填空题为主,常见命题类型有:信息筛选 题,思想概括题,内容理解题,观点评价题,比较题。考生答题时首先粗读文段,把握文意, 分析概括出所给文段的核心思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答案。答题的一般思路是可先用一 句话简明概括相关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或观点、主张,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语段进行简单合 理的阐述、分析;如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一 般不鼓励考生多层面、多角度思考,也不要求质疑、另解。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 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材料二:果真有乐没有呢?我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和 烦恼的。所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 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 《破阵子》) 【答案】 (1). 不悱不发 (2).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 新浴者必振衣 (4). 受物之汶汶者乎 (5). 则芥为之舟 (6). 水浅而舟大也 (7). 不可胜记 (8).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9). 五十弦翻塞外声 (10). 沙场秋点兵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 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悱、隅、芥、倜、傥。 四、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冠”无情人有情,抗疫终于取得阶段性胜利。整个过程也折射出了许多中华传统美 - 23 - 德。有人认为,面对疫情首先要能独善其身;也有人反思,战胜疫情关键要靠兼济天下。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 考。 【注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善其身,济天下 同学们: 大家好!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全民“抗疫”,“新冠”何惧? “新冠”横行,湖北武汉率先沦陷,接着全国各地惨遭肆虐,如今世界各国深受灾难。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告急,全国动员。为了武汉,全国人 民齐上阵,天下仁者伸援手。民间普通百姓自发捐赠,各地白衣天使奋不顾身,国际友邦人 士奉献爱心。一曲曲动人的“抗疫”战歌唱响大江南北,一个个动人的“抗疫”传奇传遍天 涯海角。因为这是一种美德,叫做“兼济天下”。 看,钟南山从广州坐镇武汉,用自己的八旬高龄,演示医者仁心;李兰娟从杭州三进武 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视死如归…… 同时,在武汉“抗疫”主战场,我们还目睹了火神山雷神山的奇迹,领略了武汉人识大 体不屈服的精神。如果没有李文亮的吹哨预警,没有年三十开始的 76 天封城,没有 800 多万 人民的前赴后继,如今的武汉会是怎样的结局?武汉人坚守了“独善其身”,为全国全世界 “抗疫”赢得了时间,积累了经验。 对!武汉的表现,弘扬了又一美德“独善其身”!再看全国,我们坚决步调一致,坚定 同心同德,坚信智慧勇气。我们不仅“独善其身”,维护了文明古国的尊严,我们还“兼济 天下”,展示了礼仪之邦的风范。 但我还想问:每个人是否都能“独善其身”?早在 2003 年非典告诉我们:野生动物是传 播病毒的主要途径。可是,有些市场,为什么还有野生动物暗中交易的领地?有些“人类”, 为什么还有野生动物公然上桌的恶习?“独善其身”要从每一个“自我”做起,管好自己的 嘴,立好自己的身,为你我他,也为天下所有人! “新冠”在武汉已声名狼藉,在中国也难以藏身。但是,仍在世界各地为所欲为。如果 大家都能“独善其身”,不“甩锅”,有作为,“新冠”在全球何来立锥之地?试想,如果 - 24 - 没有武汉自己的吹哨者逆行者医务者,用血肉之躯筑起“抗疫”长城,湖北武汉怎么获得新 生?如果没有华夏自己的手足情民族情爱国情,用民族精神铸就“抗疫”堡垒,中华民族怎 么免遭欺凌?那么,如果没有各国自己的自信心自律心友爱心,用智慧勇气建立“抗疫”体 系,世界各国怎么走出困境?援物援手援军固然必不可少,自信自律自强必定更为可贵。面 对疫情,各国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力军! “独善其身”是一种自律修养,“兼济天下”是一种坦荡胸怀。我们要存“独善其身” 之心,也要立“兼济天下”之志。“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 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 5 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 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 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 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 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 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 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从材料所给信息看,材料关键词是“独善其身”和“兼 济天下”,“面对疫情首先要能独善其身”和“战胜疫情关键要靠兼济天下”所表达的实际 上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两个方面,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写作,因此考生在全面解读材 料的基础上应明确自己的态度及取舍,可以写“我”对“抗疫”中折射的传统美德的认识和 理解,也可以结合现实的不好现象表达我对“抗疫”的辩证思考。根据题干要求,考生要明 确任务,任务一:文体确定,演讲稿;演讲主题核心确定,“中华传统美德”。任务二:演 讲身份确定,复兴中学学生;演讲对象确定,复兴中学师生。 参考立意: (1)国家有难,匹夫有贵; (2)做好自己,致敬英雄 (3)面对疫情,不能兼济天下,那就独善其身 (4)既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 - 25 - 参考素材: (1)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最简单的就是安安稳稳的做“宅女”、“宅男”, 钟南山爷爷 说过“在前线工作着的医务人员,用生命在为我们打仗,这个难关能不能快速渡过,不仅仅 是靠医务人员,还要靠我们自己,每个人都不出去,就能拖死耗死这场瘟疫,你们出门玩一 次,就是在拖大家后腿一次。”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 现在的暂时安稳,是那些医务人员用生命在抵抗病毒,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拖国家的后腿,利 用这些时间查漏补缺,迎接我们的高考。 (2)新冠肺炎的袭来让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平静。人们的担忧,社会的恐慌,笼罩着这一场没 有硝烟的战场,但时时刻刻又有种温暖人心、点燃希望的温情散发着永远的芬芳。没有从天 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春节期间,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欢喜时刻,在大爱面前医护 人员们选择了坚定的离别,整装待发,赶赴疫区的第一线。偌大的行李箱里除去必备的医疗 器材,就是不少的成人纸尿裤。因为一旦脱下防护服就意味着需要重新换新的,为了节约物 资他们不得不身穿长达九个小时的工作服。这些平凡的人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心疼的孩 子,也是孩子眼中的大树,但他们更是英雄,是最美的逆行者。 (3)爱因博大而变得高贵。年过八旬的医者钟南山爷爷,曾在非典中担当大任,如今又挂帅 出征,不知疲倦的拼搏在科技前沿,积极研究有效治疗方案。已经 73 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睡 不到三小时,为了让全国的人民安心,繁重的工作之余,接受了白岩松的专访在深夜为全国 网友答疑解惑。 (4)什么叫逆流而上?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与最爱的人道一 声珍重,在危急时刻“我自己 愿意来的,我愿意承担这一切”,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足以展现爱的光芒,正是因为有了这些, 逆行者才有了我们每个人昂首阔步的前行。 (5)那么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第一听党指挥,尽量减少外出。因为疫情严重 性事关公共安全,宅在家不乱跑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贡献;第二拒绝野味,敬畏自然。没有买 卖就没有杀害。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性早已不单是保护生态环境这么单一。同样是地球上的 生物,我们更应将自身置于其中,因为命运共同体我们同呼吸;第三积极宣传疫情防护措施, 召大家捐献物资共渡难关。 结构示例: 开头有称呼,最后有结束语“谢谢大家”,符合演讲稿的格式;开篇“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明确表明态度,观点鲜明;正文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两层,第一层写全民抗疫具有“兼 济天下”的特点;第二层写抗疫表现出来的“独善其身”的特点。最后,作者由中国的疫情 - 26 - 写到世界的疫情,使主题得到升华,然后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是 传统美德,同时发出号召,表现力强。 【点睛】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 文稿。演讲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 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 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