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新人教版(1)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6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 9 页,21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018 年 7 月 16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不能 使用涂改工具!否则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 读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 孙晓春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主义”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近年来,有一个十分流行的“精致 利己主义”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是钱理群教授提出来的,钱先生的这一说法是针对他所看到的 目前高等院校的某些学生不择手段,千方百计为自己谋求利益的行为而发的。钱先生说:“我们 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 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认为,这种人一旦掌握了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 吏危害更大。其实,钱先生所指责的那种极端利己,利用制度的缺陷为自己谋利的情况,并不 是偶然现象,也不仅仅发生在高等院校的某些大学生身上。如果说这些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2017 年度,我们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如腐败分子以权谋私,金融领域多有发生的造假上市,某 些人利用资金与信息方面的优势在证券市场操纵股票价格以牟利的行为,某些上市公司高管不 信守诺言高位套现,与钱先生所指斥的高校里发生的那些现象在本质都是相同的,这些不良现 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归咎于“个人主义”或者“利己主义”。当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 设、提高我们社会的公共生活质量的时候,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己行为。 就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而言,实际上存在着理解社会生活的两个向度。一般说来,以个人为 出发点来理解社会生活的是个体本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主义”,而以群体为出发点理解 社会生活的便是群体本位,我们可以名之为“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是无政府主 义,无政府主义者极其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否认人类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因此也不承认 国家存在的合理性。而群体本位的极端表现形式则是“国家主义”,持国家主义观念的人们强调 国家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一切都应该从属于国家的目的。在无政府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端之 间,还有许许多多对个人和群体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理解的思想流派,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西方近 代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传统儒家。 有人认为,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处于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的较为恰当的位置上,自由 主义思想家重视个人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承认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其实,在个人与国 16 家 关系这一思想线索上,处于较为恰当的位置上的还有中国古代的儒家。就思维方式而言,儒家 属于群体本位,但儒家在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的同时,也承 认民众利益的合理性,认为统治者应该承担起爱民、养民的道德义务,使民众过上“衣食足而知 16 荣辱”“养生丧死而无憾”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来说明的。 在对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理解方面,儒家伦理政治学说之所以能够在两汉以后两千年间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自由主义之所以在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得以流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他们在对于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都没有走上极端,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 增进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也都有所裨益。 同时,中国思想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对人性利己的一面有深刻的认识,先秦法家如商鞅、韩 非都认为人性是好利的。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可以说,就对人性的认识而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深刻程度不输于西方近代思想家。 这里有必要回到前面说过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话题。钱理群先生对于某些人不道德的逐 利行为的指责无疑是有道理的,不过随后有些人将“精致的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混为一谈却是 错误的。在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地追求个人正当利益是可以的,因为一旦没有 了对个人正当利益的关注,即使说起来高尚无比的美德,如墨子所倡导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也不可能实现。总之,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问题上, 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正确对待、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节选自《人民论坛》,2018 年 3 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及思路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个体本位 个人主义 16 A.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B.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群体本位 集体主义 自由主义 群体本位 传统儒家 个体本位 16 C.人性利己 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精致的利己主义 合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 个人主义 普通的利己主义 精致的利己主义 16 D.极端利己行为 个人主义 无政府主义 16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举出“腐败分子以权谋私”等现象为例,证明钱理群教授提出的“精致利己主义”的概 念并不仅针对大学生而言。 B.文章引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两句,证明了儒家承认了统 治者也应有爱民养民的义务。 C.文章引用了荀子的学说,证明了人性中有利己的一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认知的深刻 程度并不输于西方近代思想家。 D.文章使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及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我们应该正确地追求个人利 益,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 B.正确看待人们的利己行为,就可以促进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提高社会的公共生活质量。 C.相对于自由主义,传统儒家重视国家权利,也承认民众利益的合理性,是更为恰当的。 D.一种学说是否在认识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问题上走上极端,决定了其能否得以流行。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 金海来到冠陇,很快就病倒了。 那个陌生的女人,许繁昌注未过门的童养媳,从此成为了金海的娘,澄海当地称做“大娘”。 澄海有多少这样的大娘,无人知晓。很多十几岁的过番少年在出海下南洋前,为了留住根,家 里都给找了穷人家的女娃当媳妇,想用线牵住海那边的风筝,但瞬息万变的海风最后还是扯断 了细线。线断了,风筝也不知泊在何处。 大娘可不是好当的。 来到冠陇的第一天,头次见到陌生的大娘,生病的金海躺在床上一言不发,他恨自己的阿 爸,更恨面前这个阿爸让他叫“大娘”的女人。如果没有这个女人,阿爸决不会让他回到这个他 根本不想来的地方。金海不说话,大娘坐在床头也不言不语。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娘离开房间, 下厨做了一碗带汤的粿条,里面卧了两个嫩嫩的鸡蛋,大娘端着饭刚唤了一声“金海”,金海仰 身一巴掌就打翻了大娘手里的碗筷,热汤泼了大娘一怀,碗筷哗啦一声摔在地上。 金海翻过身,用被子蒙住了头。 大娘没说一句话,默默地拿来扫帚簸箕把地上的碎碗、粿条和汤汁打扫干净,又进了厨房。 一会儿工夫,大娘又端着一碗里面依旧卧了两个嫩嫩鸡蛋的粿汁来到床头,先是轻轻拉了 一下被角,然后低声喊了一声“金海”。金海哧溜一下掀开被子,这次他没有用手,而是用脚蹬 翻了大娘手中的碗筷,房间里再次发出哗啦一阵脆响。 金海瞪大双眼恶狠狠地盯着被热汤溅了一身的大娘。 大娘没有抬头看金海,还是没说一句话,一阵忙碌之后,把地上清理干净,人又一次离开 房间,进了厨房。 半个时辰过去了,满脸汗水的大娘第三次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和前两次一模一样的饭, 低头轻轻走到了金海的床头。 “金海!”又是一声轻轻的呼喊。 金海握紧拳头,猛地一下从床上跃起扑了过去,他要用双拳打翻面前这个讨厌的女人手里 的饭碗。她没有躲,也没有让,而是等待着他的暴风骤雨。金海腾空扑打的动作完成一半的时 候,忽然看到了女人端碗的双手,上面全是热汤烫出的水泡,一个挨着一个,发出瘆人的亮光。 七岁的金海再也没有勇气挥出双拳,而是一屁股坐在床上,哇哇痛哭起来。 来到冠陇的第一天,金海吃了一碗粿汁,大娘一口水都没喝。 在冠陇的前三天,金海没有下过一次床。三天三夜,大娘没有睡觉,而是搬个板凳坐在金 海床头,金海翻个身,大娘赶紧站起来看看,金海动一下脑袋,大娘又赶紧站起来瞧瞧…… 第四天清晨,金海从床上坐了起来,喊了一声“大娘”,趴在床头的大娘愣了一下,接着呜 呜地哭出了声。 金海病好后,大娘背着他去了两个地方。 冠陇是个临海的码头,因此村头盖了一个妈祖庙。母子俩来到庙门口,大娘拉着金海的手 进入庙内。一尊女人塑像耸立正中,看上去目慈眉善,端庄秀美。大娘告诉金海,妈祖名叫林 默,是个好姑娘,有一次为给迷失的商船导航,把自家的草屋燃成熊熊大火,那红彤彤的火光, 几十里外都能瞧见。长大后,她把救助渔民当作自己的信条,可惜在一次帮助遇险的船只时, 渔民得救了,二十八岁的她却死了。她死后,化作了女神。每当大风大浪折断樯桅时,她就会 身着红衣翩翩来到人间,遍施恩泽,让渔民和商人逢凶化吉,平安归航。大娘还告诉金海,村 里的人经常来庙里,祈求妈祖保护出海的亲人平平安安,妈祖总能显灵。 说完这段话,大娘跪了下来,先磕三个头,然后自言自语念叨了好一阵子。金海站在一旁, 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大娘,你嘴里都说些什么啊?”金海问大娘。 金海一连问了三遍,大娘才回答:“我给妈祖说,金海好不容易回了家,请妈祖保佑他不生 16 病不中邪,在冠陇村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你刚才说了那么长时间,就这几句吗?”金海拉着大娘的衣角问。大娘的脸一下子红了, 嘴唇嚅动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心里祈求妈祖要保佑的人。 大娘和金海去的第二个地方是村里的许家祠堂。 大娘背着金海来到许家祠堂的时候,朱门紧闭。 大娘敲了几下门。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位鹤发老者从里面探出头来,看到大娘站在门外, 一脸惊愕。 “干什么?你不是不知道,女人家不能进祠堂。”老人说。 “不是我进,是他进!”大娘回答。说完话,用眼瞄了一下孩子。 “小孩也不能进!” “不是孩子进,是他阿爸回不来,托他进。” 金海一人进了许家祠堂。祠堂正面靠墙处,竖着一个三丈高两丈宽三尺厚的巨大神龛架, 上等紫檀木雕成,整个祠内弥漫着幽幽的檀香气味,庄严肃穆的气氛一下子把金海给镇住了, 刚才还蹦蹦跳跳的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神龛架里凿有很多龛洞,每个龛洞里都竖有画像——一 个长胡子长辫子的老头。神龛架正上方山墙上悬挂一巨大横匾,上书“德馨堂”三个大字。 金海指着龛洞问:“这里面都是谁呀?” 老者答:“长者!” “啥是长者?”金海好奇。 “比你爷还老的人。”老者答。 “有我爷爷的画像吗?”金海急忙地追问。 “有你爷名字,但没有画像。”老者看着不懂事的孩子面沉如水。 “什么样的人才有画像?”金海问。 “荣耀族人!”老者说完这四个字,知道孩子听不大明白,接着作了一番详尽的解释。为家 族做善事,受到族人爱戴、值得后人效仿的人才有画像。还说一个人如果不仅对族人做善事, 还为国家担大事,皇帝就有可能御赐牌匾,这样的牌匾一定会挂在祠堂正中。 “上面一块是这样的牌匾吗?”金海手指着“德馨堂”横匾问。 孩子的话一出口,严肃的老者笑了。说那是堂号,不是皇帝赐的牌匾,许家祠堂正眼巴巴 等着后生从皇帝手里拿一个呢! “我今后一定让皇帝给我送一个!”金海说。 老者摸着金海的头笑了半天,直笑得金海面红耳赤。老者送金海出门楼时,对大娘说:“这 孩子你要好好养,许家祠堂今后还要靠他拿皇帝金匾呢!”几天工夫,金海就和村里的一帮孩子 混熟了,从早到晚黏在一起,不是爬上长满胡须的大榕树捉迷藏,就是到村东头的小河里摸鱼 虾,大娘不叫不回来吃饭。回到家呼啦啦吃完饭,金海碗筷一推又溜掉了。快快乐乐半个月后, 大娘开始和金海谈一件事。这件事,大娘已在心里琢磨了好几天。 “金海,祠堂东边是什么地方?” “私塾。” “私塾是干什么的呢?” “识字念书。” “想不想和那里的孩子一样识字念书?” 金海头摇得像拨浪鼓。他和小伙伴去过几趟私塾,每次站在门口都会看到一个瘦弱驼背、 拖着长辫的老人在两间昏暗的房子里走来晃去,逼迫十来个孩子背书,谁背不出来,老人就用 手里的长木条打谁的手,疼得孩子抽抽噎噎地哭,次次都把他和小伙伴们吓得四处逃散。 金海不同意,大娘没有半句劝说,而是走进厨房给金海做了他最爱吃的蚝仔烙和冰糖莲藕。 看着金海吃下一张圆圆的蚝仔烙和三块红红的冰糖莲藕,大娘这才又挑起话头。 16 “好吃不好吃?” 金海抹了一下小嘴巴,回答:“好好吃!”金海问大娘为什么自己不吃,大娘说她不爱吃。 看着金海满足的神情,大娘问:“想不想天天吃?” “想!”金海说。 “天天吃,吃不起呀!”大娘往正题上引。 “让阿爸寄钱不就是了?”金海想出了点子。 “他现在可以寄,但往后人老了挣不了钱了呢?”大娘反问。 金海答不上来了。 “今天阿爸供你吃蚝仔烙和冰糖莲藕,你今后也得养活他,对不对?” “我还要养活大娘。”金海说。 一句话说得大娘眼眶湿漉漉的。 “也给我天天做蚝仔烙和冰糖莲藕?” “你不是说不爱吃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吗?” “现在不爱吃,等老了就爱吃了。” “那我就天天给你做蚝仔烙和冰糖莲藕。” “那不就需要更多钱了?”大娘绕着圈子套金海的话。 “我长大挣好多好多钱。”金海信誓旦旦。 金海说,他今后不但要多种稻米,还要出海打鱼,卖了米和鱼换回好多好多钱,天天给大 娘做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吃。 第二天早上,大娘带着金海去了村子里五六户人家,没有看到一家吃蚝仔烙和冰糖莲藕的。 中午,大娘又带着金海去了澄海县城,来到城里最有名的“韩江饭庄”,两个人趴在窗口往 里瞧了好大一阵。饭庄里坐着三桌食客,桌面上碗碗碟碟,满是热菜热汤,围着桌子坐着的人 个个衣着光鲜,有几个上衣口袋里还别着钢笔。 “金海,你瞧瞧饭桌上有种田和打鱼的人吗?”大娘低头望着金海。 “没有。”金海心里将饭桌上人的衣着与村里种田和打鱼的人身上的穿戴进行了一番对照后 回答。 “里面都是识字读书的人,识字读书的人挣钱多,有钱才能吃好多好多的热菜热汤,当然更 少不了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大娘慢声细语。 返村的路上,大娘背上的金海嘟囔说,他回去后就到私塾读书识字。大娘说,读私塾要挨 板子,大娘舍不得,不读了。金海挣扎着从大娘背上滑了下来,噘着小嘴说,挨板子也要识字 读书。 两天后,金海入了私塾。 (节选自张新科《苍茫大地》第一章) 【注】许繁昌,澄海冠陇人,在泰国经营米行,金海是他泰国妻子所生长子。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讲述了七岁的金海刚刚回到家乡时发生的故事,故事充满海边小村的生活气息,富 有地方特色,吸引读者。 B.冠陇村这个小渔村里的人们还过着非常传统落后的生活,这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离开 故乡、闯荡南洋的动机。 C.祠堂中的老者叮嘱大娘好好抚养金海,这也促使大娘下定决心要送金海入私塾读书,也 为后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D.小说的语言朴实亲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和心理的描写,形象地刻 画了金海和大娘的形象。 5.小说中的金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16 6.大娘带金海首先去了妈祖庙,并给他详细地讲述了妈祖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意图?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22 分)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 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 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 “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 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 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 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 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 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 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 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 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 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 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 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 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 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之身,乃亡去。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 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 是为楚幽王。 16 7.下列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16 A.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B.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C.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D.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舍人,中国古代战国及汉初时期,王公贵人府中的亲近属官。 B.南面称孤,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C.郎中,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后世为各部要职。 D.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级称上级或同辈相称的谦词。 16 9.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文中划线句 解 说 同类句 A. 求妇人宜子者进之 定语后置句,即“求宜子之妇人进 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 B. 即幸于春申君 被动句,“于”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谨舍而言之楚王 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 空自苦无人之地 D. 恐祸之身,乃亡去 宾语前置句,意为“担心自己遭受 祸患”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园心机深重,他处心积虑地把妹妹送给春申君,又因妹妹生育了太子,得以掌权。 B.春申君昏庸,听信李园的劝说,将其怀有身孕的妹妹献给楚王,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C.朱英洞察危机,劝春申君尽早除掉李园,并表示愿意自己出手帮助春申君解决问题。 D.春申君不听良言,认为李园是个软弱的人,不会对自己不利,最终就死在李园手中。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2)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 12—13 题。(9 分)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开头写诗人酒醉归来,“醒复醉”写出他纵情饮酒的兴致,“仿佛”一词生动传神地表 现出他醉眼惺忪的情态。 B.词的上片营造出了一个静谧的意境,家僮的鼾声如雷恰好衬托出夜晚环境的安静,也为 后面“听江声”做好了铺垫。 C.词的下片直接议论抒情,表达了不愿因世事而思虑万千、周旋忙碌的想法,饱含着诗人 被贬之后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D.诗人以写景结束全词,驾一叶扁舟,随江漂流,度此余生,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后的痛 苦和隐逸避世的的消极心态。 13.有人评价词中“倚杖听江声”一句精妙绝伦。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 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 分) (1)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中“ , , ”几句写“钱塘自古 繁华”,极写这个“三吴都会”的富庶景象。 (2)《定风波》中,当苏轼走过风雨,看到山头的斜阳之后,他不禁“ ”,风雨之 后的一句感慨“ ”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的顿悟:自然界的雨晴 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3)在李清照《声声慢》中,她孤独一人,望着窗前凋零的菊花,不禁哀叹“ , ”,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孤苦无依时时间的难挨和内心的空虚。 16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写北魏太武帝追击宋文帝军队直到瓜步山的 历史,影射现实,感慨人们忘记国耻的句子是:“ , ”。 (5)蔺相如清醒地看到秦国不敢“加兵于赵”的原因,并以比喻的方式说明自己与廉颇不能内斗 必须团结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表 达 三、语言文字运用 15.请用正楷或行书书写下面的一句话。请充分表现出你一年来练字的效果。(5 分) 中国梦,我们的使命。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6—18 题。(9 分)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 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 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 ,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 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 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 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 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 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 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17.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 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 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16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16 19.下面是某中学足球社团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当,请找出来。(5 分) 本届世界杯正在俄罗斯火热开战。虽然中国队没有莅临参赛,但我们仍然带着满腔对 足球的热爱积极观战。由于时差的关系,比赛多数在夜里举行,殷切期望我们所有在校住 宿的同学务必遵守学校管理规定,按时熄灯,规律作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在宿舍 不熬夜看球,在课堂不随意谈球。如有违反,学校将严肃查处。在此,感谢您的鼎力支持。 20.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中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 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自学 问题 讨论 听课 规律 练习 四、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60 分) 为吸引考生报考,6 月 23 日上午,××大学的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信息:“我们!一校 三地!有暖气!有空调!有洗衣机!每栋楼都有咖啡机、自助打印机!网速贼快!校车免费! 有山有湖有海!还有网红!占地八千亩!有游泳馆健身房!亚洲第二食堂食堂!各大菜一应俱 全!橘猫聚集地!欢迎大家报考!”结果评论区引来了其他知名大学的官微账号争相“打广告”, 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 各间高校在官微账号宣传的“卖点”主要有环境风光类(“5A 景区”“天鹅、梅花鹿”“樱花大 道”“玫瑰园”等),生活条件类(“宿舍空调 WI-FI”“火锅串串”“男女生比例 1:1”“江浙沪包邮”“三 块五一碗的牛肉面”“长假期”等),文化学术类(“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多彩的民族节日”“叶嘉 莹先生的讲座”“双一流”“百年积淀”等)。 你对高校这样宣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 广东实验中学 2017 学年(下)期末模块考试参考答案 语 文 2018 年 7 月 1.A.(B.自由主义应属个体本位,传统儒家属群体本位。C.个人主义与精致牟利己主义 是包含关系,非并列关系。D.极端利己行为不包括普通的利己主义及个人主义。) 2.C.(A.钱理群教授提出“精致利己主义”是针对大学生而言,作者认为其也适用于“腐 败分子以权谋私”等现象。B.“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两句,证明了儒家的群体本位。D.文章未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3.A.(B.“正确看待人们的利己行为”只是条件之一。C.文章并没有对比自由主义和传统 儒家谁“更恰当”。D.一种学说是否在认识个人与群体的重要性的问题上走上极端 并不能决定其能否流行。) 4.D.(小说中无外貌描写。) 5.金海是华侨商人的儿子,被送回家乡。①他善良懂事(孝顺)。当他看到大娘手上的烫伤 之后就不再耍性子,后来还说要挣大钱好好孝顺大娘。②他知错就改。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对,能够听从大娘的意思,改正错误。③他聪明有大志。在祠堂中他能够很机灵地应 对老人的话,也立下了光宗耀祖的志向。 (6 分,每点两分。大意对即可。) 6.①妈祖是潮汕地区文化中渔民的保护神,大娘带金海首先去了妈祖庙,表现了大娘对金 海的良苦用心,希望他能明白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传承当地文化,认祖归根。②妈祖的 故事表现出潮汕女性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而这也正折射了传统的潮汕妇女大 娘的博大胸怀,表达了作者对其伟大精神的赞美。③妈祖的故事展现了渔民质朴的情怀, 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符号,给小说增添了浓厚了地域特色,强化了阅读的感受。④这 种地域文化也深深地扎根于金海心中,为后文写其成长历程做了铺垫。 (6 分,每点两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7.B.(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 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8.D.(足下,是敬词。) 9.D.(“恐祸之身,乃亡去”无特殊句式。) 10.B.(“听信李园的劝说”错,文中是李园的妹妹在劝说春申君。) 11.(10 分) (1)我被您宠幸时间不长,如果凭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 (5 分,“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楚王”(状语后置)各 1 分,大意 1 分。) (2)李园担心春申君说漏秘密而更加骄横,就暗中豢养了刺客,打算杀死春申君来灭口, 这件事在国都略有些人知道。 (5 分,“语泄”“益骄”“阴养死士”“ 颇有知之者”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 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赵国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来,打算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楚王, 又听说楚王不宜于生育儿子,恐怕时间长了不能得到宠幸。李园便寻找机会做了春申君的舍 人,不久他请假回家,又故意延误了返回的时间。回来后他去拜见春申君,春申君问他迟到 的原因,他回答说:“齐王派使臣来求娶我的妹妹,由于我跟那个使臣饮酒,所以延误了返 回的时间。”春申君问道:“聘礼送来了吗?”李园回答说:“没有。”春申君又问道:“可以 16 让我看看吗?”李园说:“可以。”于是李园就把他的妹妹献给春申君,并立即得到春申君的 宠幸。后来李园知道了他的妹妹怀了身孕,就同他妹妹商量了进一步的打算。李园的妹妹找 了个机会劝说春申君道:“楚王尊重宠信您,即使兄弟也不如。如今您任楚国宰相已经二十 多年,可是大王没有儿子,如果楚王寿终之后将要改立兄弟,那么楚国改立国君以后,也就 会各自使原来所亲信的人显贵起来,您又怎么能长久地得到宠信呢?不仅如此,您身处尊位 执掌政事多年,对楚王的兄弟们难免有许多失礼的地方,楚王兄弟果真立为国君,殃祸将落 在您的身上,还怎么能保住宰相大印和江东封地呢?现在我自己知道怀上身孕了,可是别人 谁也不知道。我被您宠幸时间不长,如果凭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 我仰赖上天的保佑生个儿子,这就是您的儿子做了楚王,楚国全为您所有,这与您身遭意想 不到的殃祸相比,哪样好呢?”春申君认为这番话说得对极了,就把李园的妹妹送出家来, 严密地安排在一个住所便向楚王称说要进献李园的妹妹。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 幸她,于是生了个儿子,立为太子,又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楚王器重李园,于是李园参与 朝政当权。 李园担心春申君说漏秘密而更加骄横,就暗中豢养了刺客,打算杀死春申君来灭口,这 件事在国都略有些人知道。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重。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 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又怎么能会没有不 期而至的人呢?”春申君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福?”朱英回答说:“您任楚国宰相二十 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就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死在旦夕,您辅佐年幼的国 君,因而代他掌握国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样,等君王长大再把大权交给他,不就是您南面 称王而据有楚国?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福。”春申君又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祸?” 朱英回答道:“李园不执掌国政便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却豢养刺客为时已久了,楚王一 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要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祸。”春申君接着 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人?”朱英回答说:“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 先入宫,我替您杀掉李园。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听了后说:“您要放弃这种 打算。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友好,况且又怎么能到这种地步!”朱英知道自己的进 言不被采用,恐怕祸患殃及自身,就逃离了。 此后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入棘 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春申君,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同时就派官吏 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宠幸怀了孕又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后所生 的那个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 12.D.(本词以写景及叙事结尾,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表现了诗人要求彻 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及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旷达恬淡精神。) 13.①“倚杖听江声”一句写诗人独自回家,敲门不应,醉酒倚杖立,独自听江声,诗人不 因无人应门而恼怒,反而陶醉于宁静的大自然中,表现出诗人潇洒旷达、遗世独立的形 象。②这一句又表现出诗人面对长江时陷入深沉的思考,世事无常,孤寂落寞但人生又 应该跳出世俗、向往自由的词人形象。③这一句也很好地勾连上下片,上片叙事,写立 江边之缘由,下片写立江边所见之景,写立江边所思之得。 (6 分。每点两分,大意对即可。) 【参考赏析】 此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 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 16 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 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 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 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 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 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 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 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汝身非汝 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 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 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 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 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 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 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 自然之中。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 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 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 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 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 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 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 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 展示。在苏轼现存的三百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一百多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 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 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 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 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 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醒也”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其实,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 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 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14.(1)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2)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3)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4)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16 (5)今两虎共斗 其势不俱生 (11 分。每空 1 分。) 15.略。(5 分。以书写美观大方整洁为标准。) 16.C.(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 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 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南辕北 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璀璨夺目:光辉 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 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7.B.(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或“据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 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8.C.(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19.①“莅临”敬词使用错误。②“殷切期望”用于长辈上级。③“务必”表示要求命令, 不符合倡议书语体。④“学生”多用于表明身份。⑤“如有违反,学校将严肃查处”不 适用于倡议书语体。 (5 分。每处 1 分。找出即可。) 20.高中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 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5 分。每环节 1 分。意思对即可。本图表为高中学习流程图,因此评分必须关注整个 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图表中箭头标志着每个环节。考生能把每一处箭头前后的文本内 容及其逻辑关系表述完整、准确、严谨即可。例如,“自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 或起始,“讨论”“听课”是一个并列关系或选择关系,“规律”后的“练习”应是 对“规律”的运用、验证或巩固,向上回到“问题”的箭头应指的是再次发现问题或 发现新的问题,实现“循环渐进”的目的。作为流程的描述,最好能使用“首先”“其 次”“然后”“之后”“最后”等表示程序前后的词语,不使用也可。表述中有语病 的酌情扣除该环节的 1 分。) 21.(60 分)(略。详见 2018 年全国课标卷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1.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 分) 二等 (15~11 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一等 (20~16 分) 二等 (15~11 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16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 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 ⑬材料新鲜 ⑭构思新巧 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⑯有 个性特征 2.具体操作 (1)关于内容。凡能够综合材料内容,并对材料含意的某一方面有所挖掘的文章,内 容判为一等;凡能够围绕材料内容的某一方面,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的文章,内容判为二等; 若文章完全没有提及材料但内容暗合材料的,内容仍应判为二等;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及材料 内容,但文章的主体部分与材料内容及含意无关的,内容判为三等;完全没有涉及材料的内 容及含意,文章中没有材料的任何影子,内容判为四等。 (2)关于表达。表达应从属于内容;表达可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 等给分。 (3)关于发展等级。发展等级与内容、表达相关,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 不能跨等给分;不求全面,可就单项给分。 (4)缺题目扣 2 分。 (5)出现错别字,1 个扣 1 分,2 个扣 2 分,3 个扣 3 分,以此类推,重复的不计。 (6)字数不足的,每少 50 字扣 1 分;全文在 400 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 20 分; 200 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 15 分。 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