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词语(包括熟语)(42页)(含解析)
考点3 词语(包括熟语) 一、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标准答案】B。 【解析】本题将实词、虚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值得注意。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墓茔:墓地,茔地。墓室: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镶嵌:①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装饰:①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②指装饰品。装点:装饰点缀。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但是、可是”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固然: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尽管: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 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第一、二处从词语搭配的角度分析,第三处从关联词对应的角度考虑。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其实本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确定第四处,根据句意应该选“独树一帜”,据此即可确定答案。 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标准答案】D。 【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代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来源:学科网ZXXK]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也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个中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标准答案】B。 【解析】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 四、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B.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 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来源:Zxxk.Com] 【标准答案】A。B项“故里”指故乡,老家,和“修复”不搭配,应该为“故居”; C项中的“及其”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后者对于前者有从属关系(“其”代指“及”前面的人或事物)。从句子来看,“及其”前后不是从属关系,而只能是并列关系,“其”当指“我国票据法”,若要构成从属关系,须得去掉“特色”一词;D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可改为“一纸空文”。A项“唱红脸”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使用恰当。故选A。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的词语涉及熟语(成语、惯用语)、双音实词和双音虚词(关联词),是对词语运用的综合考查。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如“故里”就不能理解成“故乡的房屋”。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如“纸上谈兵”是个贬义词,用在句中不合语境。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对关联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注意关联词的搭配。②注意恰当运用连接词(或短语)的连词,以及连接分句和句子的连词,如C项中“及其”连接的是一个短语,与前者构不成从属关系,故使用不恰当。③读懂前后句,正确判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五、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来源:学科网ZXXK]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山东高考近几年来一直都在考查这一知识点,考查的样式也一直是正选性质,并且注重实词在语言实际中的应用,并且将实词、虚词、成语结合在一起考查。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标准答案】D。A项,“释怀”:①抒发情怀。②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B项,“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C项,“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D项“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符合语境。 六、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标准答案】B。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A.防患于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C.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任意行动。D.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方法技巧】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成语和熟语一样具有稳定性、继承性和创造性。要想准确把握成语,使用成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望文生义,如“大方之家”中的“大方”不是“不吝啬”,而是专指“内行人”;(2)看清适用范围,如“炙手可热”只能指“气焰盛,权势大”;(3)防止褒贬失当,如“无所不为”只能用作贬义词;(4)细致分析语境,如B项中的“无地自容”就属于与语境不相吻合,本来想表达恐怖分子没有躲藏之处,但是这个成语是用来指羞愧的,使用语境有误;(5)注意前后搭配,如“和颜悦色、平易近人”是说脸色平和,容易让人接近,多指人的态度,不能与“风度”搭配。 2.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白莲浦, ① 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 ② ,触须沿途四散, ③ 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 ①滋养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浸润 B. ①养育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C. ①养育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浸润 D. ①滋养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词语和语言表达要连贯。 【标准答案】A。滋养:供养养分,补养;养分,养料。养育:抚养和教育。浸润:液体渐渐渗入,滋润。浸渍:用液体泡。由“苍生万物”可知,①处应用“滋养”,由“农田”可知,③处应用“浸润”,②处,依照事理,白莲水库的水只能先流入渠里才能变成白色游龙,因为白色游龙应是蜿蜒曲折的形状。 【方法技巧】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既考查了考生的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同时,又考查了考生语言表达要连贯的能力。文段的第①③两处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近义词辨析,要善于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词义入手,可以辨析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词义的侧重点、具体与概括的不同;从色彩入手,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文学用语、一般用语;从词语的用法入手,辨析词语的搭配对象、语法功能、主动性被动性;还可以从词语的特定“方向性”入手,如谦辞、敬辞等。辨析近义词,主要抓住不同的语素去加以辨析。“抚养”和“教育”,应指人的上对下,用在此处和对象不搭配。而“浸渍”只为泡的意思,不合文段的语体特点。文段的第② 处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要连贯,这个考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话题的统一性、语序的照应性、事理的顺序性、句式的一致性、音节的和谐性、语境的和谐性、前后的承接性、语意的强调性。②处后的“触须”一词和②中的“龙”相对应,而前文的主语是水,水流到渠里成了龙,龙的触须沿途四散,语意更顺畅。 七、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来源:学&科&网]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 【标准答案】C。“津津乐道”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C项中“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它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A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B项,“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D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八、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熟语。 【标准答案】A。A.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不久。“曾几何时”语出唐代韩愈的《东都遇春》,诗中有两句为“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后用“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其中“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对这个词语我们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它指“过去”,二是表示“时间短”,运用时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C.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D.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方法技巧】2010年高考主要考查了成语运用应注意的三个方面: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如“举重若轻”与“举足轻重”。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如“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3.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如“拾人牙慧”。 九、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标准答案】选B。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该成语符合语境。A.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该成语感情色彩与语境明显不合。C.声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此处用来指“剧本”,明显对象不当。D.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贬义词。该词感情色彩和对象都不合语境。 【方法技巧】解答成语题时要注意: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如题中“始作俑者”的“俑”指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用俑殉葬是一种不良社会风气,这是孔子极力反对的。该成语的意思就是“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如“附庸风雅”是个贬义词。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如“声情并茂”是指人,而不能用于剧本。 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 【标准答案】A。A.待价而沽: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符合语境。B.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本题中是“儿子”,所以用词对象不对。 C.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忘怀,多用于贬义,本题中感情色彩不对。D.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用在本题中语意不对。 【方法技巧】高考成语题命题时,往往从六个方面设置考点:一是望文生义,二是用错对象,三是褒贬误用,四是自相矛盾,五是搭配不当,六是用词重复。 十一、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来源:学_科_网]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经常发生。 【命题立意】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标准答案】A。“汗牛充栋”的意思是“运输书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在这里显然用错了对象。 十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 。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 。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实词的能力。 【标准答案】A。“决定”,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确定”,明确地定下。根据语境,收益是不能“确定”的,用“决定”更合适。“即使……也”是假设关系复句,“虽然……但是……”是转折关系复句,根据关联词和语义连接可以确定选“即使”。根据动宾搭配关系,“提升产业效益”而不是“提高”效益,所以选“提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根据语境是说更大产业效益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关系密切,没有“祸福”的意思,所以选“息息相关”。 十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标准答案】 选B。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属谦词,只能用于自身,不能用来说别人。A.弱不胜衣:弱得连身上穿的衣服也承受不起,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C.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D.放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也说纵虎归山。 【方法技巧】解答成语题的方法和步骤:①用文言文知识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如B项“姑妄言之”属于谦词,在此处就用错了对象);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③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十四、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文字的力量和韵致。 B. 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C.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够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D. 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词语。 【标准答案】D。D项,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这里是望文生义。A项,韵致,风度韵味;情致。B项,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C项,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 十五、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标准答案】C。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故不合语境。B.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故不合语境。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D.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 【方法技巧】解答判断成语运用题的方法: (1)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是否误解(即望文生义)、曲解(即牵强附会)、肢解(不顾成语意义的整体性,拆开其成分而解释)其义而用之。 (2)仔细研析成语语义的范围、程度,看使用时范围是否超出、对象是否合适、轻重是否适当。 (3)认真推敲成语的造句功能,看搭配是否恰当。 (4)仔细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看褒贬是否得当。 (5)综合审阅前后语境,看语义是否重复。 十六、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命题立意】正确使用词语。 【标准答案】C。“甚嚣尘上”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关 1.(2011·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 ,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 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 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重点是辨析现代汉语的同义词。辨析同义词可以从辨析词义入手,包括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可以从辨析词语的色彩入手,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也可以从辨析词语的用法入手,包括搭配习惯、适用对象、语法功能等。“提出”意思是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提取;“提醒”意思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对办公座椅的高度,一般人是不注意的,故第一横线处应填“提醒”。“产生”的意思是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引发”的意思是由某事物引起、触发另一种状况。根据文意,久坐高度不合适的座椅会出现疲劳感,故第二横线处应填“产生”。“适合”意思是适宜、符合,动词,带宾语;“合适”意思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形容词,做定语。据语境,第三横线处应填“合适”。 2. (2011·天津卷)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解析】选B。“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对“历代文人雅士”来说,“喜爱”更符合句意与实情。故选用“喜爱”。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故“纷纷扬扬”符合语境。浮动:漂浮移动,流动;上下变动,不固定;动荡,不稳定。飘动:(随着风等)摆动;飘。多用于视野所及的具体事物。故选用“浮动”。犹如:如同。好像:像,有些像;似乎,仿佛。“犹如”比“好像”更能表达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故选用“犹如”。 3. (2011·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 ,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 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 的人。 A.投降 分别 深孚众望 B.投诚 分别 深负众望 C.投降 分头 深负众望 D.投诚 分头 深孚众望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能力。应注意三个方面:(1)形或音相近而义不同的,这类词语形或音接近,但词义却迥然有别,在使用中也很容易混淆,因此误用的比例相当大。如“深孚众望”与“深负众望”。(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如“投降”与“投诚”。(3)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如“分别”与“分头”。投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带贬义;投诚:(敌人、叛军等)归附,带褒义。①句宜用“投降”。“分头”与“分别”的区别: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不同主体各自与不同客体一一对应,只能用“分头”,不能用“分别”。②句符合“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这个限制,因此,宜选用“分别”。“深孚众望”,意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很使群众信服”;“孚”是“使人信服”的意思。“深负众望”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负”是“辜负”的意思。③句结合语境“一定是卓有成就的”,应选用“深孚众望”。 4.(2011·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她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____________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 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 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 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自信”,相信自己;“坚信”,坚决相信;“确信”,确实地相信。文段表现了“她”的执著,故选用“坚信”。“沉醉”,大醉,今多用于比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迷”,深深地迷恋。题中是历史和信仰,故用“沉浸”。“既然”,用在上半句,表示先提前提,后推论;“即使”,表假设;“尽管”,用在上半句,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虽然”用在上半句,多和“可是、但是”连用。题中是“也”,故用“尽管”。“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来源:学科网ZXXK] 今多用于贬义;“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三步一叩”,表示特别虔诚;“毕恭毕敬”,表示十分恭敬。题中是说信徒,故用“三步一叩”。 5.(2011·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A.蔚为大观, 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景象。用于此处符合语境。B.自顾不暇,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目不暇接”。C.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用于此处符合语境。D.诟病,意为指责。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6.(2011·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成语使用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用错,不合语境,重复累赘。B项属于对象用错,“东山再起”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适用对象是人,而不是现象。“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A项说续篇不能让人满意,用“相形见绌”合适。“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C项说的是音乐,用“跌宕起伏”合适。“白云苍狗” 比喻世事变幻无常。D项说的是人事的变迁,用“白云苍狗”合适。 7.(2011·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 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漫无边际: 漫,原义是水过满而向外流;边际,边缘,界限。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用它形容史料,不合语境,应换成“浩如烟海”。B.闲言碎语:①与正事无关的话;②没有根据的话,闲话。长辈对“父亲乔明志”的讲述不是与正事无关或没根据的,“闲言碎语”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换成“片言只语”。C.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这里突出了“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贡献,使用恰当。D.良莠不齐: 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是人,此处不合语境。[来源:学|科|网Z|X|X|K] 8.(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解析】选D。“指日可待”指(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D项说的是碳排放过量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9. (2011·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的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来源:学科网ZXXK] 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D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说求全责备自己,这里用错对象。A.纵令: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即退一步提出某种情况。B.浓重:(烟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C.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友好往来。 10.(2011·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来源:Zxxk.Com]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成语题答题经验: (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C项中“运筹帷幄”指在帐幕中谋划计策。后指在后方指挥、筹划。符合语境。 A项中“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合语境,应为“耳熟能详”。B项中“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此处用错对象。D项中“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与“热情”搭配不当。 11. (2011·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析】选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不足为训:不能作为准则。训,准则或典范。与句意相符。 B.前后矛盾。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期,约定。后文说“电视台预报”了这场春雨,所以不能说“不期而遇”。C.望文生义。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与句意不符。 D.前后矛盾。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血。形容没有交锋便取得胜利。这与前文说的“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不符。 12. (2011·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活灵活现”是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而语境中的“野兔”是已经看见了的,属于用错对象。A项“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新鲜。B项“千篇一律”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C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13. (2011·大纲版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解析】选A。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选择的成语比较常见,难度不大。A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B项,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这里使用对象错误。C项,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是贬义词,这里感情色彩不对。D项,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14. (2011·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解析】选B。A项,征订: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使用对象错误。B项,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使用正确。C项,“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前后矛盾。应删掉“的”,用词赘余。D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夺,胜过。使用对象错误。 15. (2011·重庆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来源:学+科+网]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解析】 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和熟语的能力。A项,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符合句意。B项,即时:立即。符合句意。C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方:正在;兴:起始,兴起;艾:停止,完结。符合句意。D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大户人家再穷也起码剩个架子,好过一般穷人家。从后面“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硬撑着不肯申请”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穷。不符合句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选择题 1.(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或对别人子弟的美称。不合语境。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不合语境。D.从一而终:本指妇女从属于一个丈夫而终其身,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望文生义。 2. (2012·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解析】选A。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方寸之地”原指很小的地方,现在用来指人的心,不再用来指很小的地方。句子中用来指很小的地方,属于使用对象错误。B项“忙里偷闲”指在忙碌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句中运用正确。C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句中运用正确。D项“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用来修饰作家,运用正确。 3. (2012·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 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 沟通 喧哗 B.溶化 勾通 喧闹 C.融化 勾通 喧哗 D.融化 沟通 喧闹 【解题指南】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词。要从“语素”等角度区分清楚词语间的区别,这是选择的首要条件。如本题中“沟”“勾”两字。 2.析境。要读出语境中显性或隐性的信息,进而为选词做出必要的准备。 3.选词。在理解语境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词语。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词语解释 语言环境 选择答案 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 据句①中的关键信息“春天”,冰雪因温度升高而变成水[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融化[来源:学科网ZXXK] 溶化:指(固体)溶解。如砂糖放在热水中就会溶化[来源:Zxxk.Com] 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能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 据句②中的关键信息“减少误会”“化解矛盾”等,可知语境侧重于人与人的交流 沟通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 喧闹:喧哗热闹,喧哗吵闹 据句③中的关键信息“批发市场”“起来”“劳作”,可知语境侧重“热闹、吵闹” 喧闹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也指喧嚷 4.(2012·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词语解释 语言环境 判断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多用作贬义 语境中意在表达选手令人惊奇的口才,没有贬低的意思 褒贬不当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语境中是说陶渊明田园式的生活,与“引起嫌疑”无关 望文生义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语境是说官员没有长期请假不回来的现象 不合语境 奔走呼号:一边奔跑,一边喊叫,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 语境中“救亡图存”等词语凸显困境 符合语境 5.(2012·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 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解析】选A。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用于此处,符合句意。C项“忤逆”,指不孝顺(父母)。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语意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6.(2012·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解题指南】快速选择成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速读全段,了解大体内容。如本题首先要通读该语段,对语段意思有一个大致的理解。(2)找到相关的成语,同时分析意义是否难解,若难解则要推断其义。本题考查的几个成语都比较常见。(3)从语段整体上看该成语是否符合“褒贬”“语体”等方面的问题。比如这里 “弄巧成拙”就是贬义词。(4)细读成语前后文字,看是否存在“重复”“矛盾”“不搭配”“不合常理”等方面的问题。如“大名鼎鼎”用在这儿就不合适。 【解析】选C。本题考查成语使用能力。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使用手段,暗中更换人或事物”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来得响亮”一语,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应填“弄假成真”。 7.(2012·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 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国际田联专家认为,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D.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贬义词。不合语境。 错误 B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与后文“改善……环境”的语境不合。 错误 C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与“竞技状态”不能搭配。 错误 D 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符合语境。 正确 8. (2012·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解题指南】正确运用词语,必须了解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高考词语类试题命题时,往往从六个方面设置考点:一是望文生义,二是用错对象,三是褒贬误用,四是自相矛盾,五是搭配不当,六是用词重复。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对于”使用不当,应该用“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B项,“从根本上”和“釜底抽薪”语意重复,“釜底抽薪”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D项,“惊世骇俗”指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不用于事情,此处应用“骇人听闻”。 9.(2012·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 调剂 地久天长 B.涌动 调节 地久天长 C.萌动 调节 山长水远 D.涌动 调剂 山长水远 【解析】选D。萌动:(植物)开始发芽;(事物)开始发动。涌动:比喻人或事物像水一样冒出流动。第(1)句中,修饰“青春的朝气”应选用“涌动”。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第(2)句中与“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搭配,应选用“调剂”,同时也与“和补偿”搭配。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地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第(3)句与“隔不断”搭配,应选“山长水远”。 10.(2012·江西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如数家珍,指如同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言下之意,所述对象必须不是“自己家里的东西”。对象错误。 B.不刊之论,比喻不可磨灭或不能改动的言论。褒义,符合语境。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多指文艺作品。对象用错。D.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不合语境。 11.(2012·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 ,且将它 地挥洒出来。这 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 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B.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解题指南】做本道题,要注意近义词的区分角度。一、看与前后词语是否搭配。有些实词在句中做谓语或宾语,辨析选择时,就要看该词与句中前后词语是否搭配。本题中第二组四个词语中与“挥洒”搭配最恰当的是淋漓尽致。二、从词语轻重程度区分。实词语义有轻重差别,以搭配不同的语境,如果能准确把握词义的轻重程度,结合具体语境,就比较容易选择。三、分别给两个词语中不同的字组词。有的选择项中两个词语只有一个字不同,那么我们可以“去同存异”,把不同的字分别组词加以区分,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区分开这两个词语。如本题第一组词语中“趣味”的“趣”可以组成“兴趣”,再把它放到情境中去,很明显不恰当。四、看词语在句中所受的某种限制。多数虚词在句中或多或少受某种限制,这要结合词语本身和具体语境加以分析辨别,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准确答案。五、分析句子的语意关系。把握整个句子,认真分析其语意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句子之间是否存在如转折、递进、并列、选择等几种关系,把握了这些,便可快速准确选择。 【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强调客观对象;“滋味”,味道,比喻某种感受,强调主观体验;“意味”,含蓄的意思,情调、情趣、趣味;“韵味”,含蓄的意味或情趣风味。根据语境,侧重于主观体验,故应选“滋味”。“痛痛快快”,舒畅,尽兴,爽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尽情尽兴”,情感、兴趣得到尽量满足。由“挥洒”可知,语境强调的是尽兴、舒畅、透彻,故应选“淋漓尽致”。“当是”,侧重应当;“便是”侧重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自是”侧重自然是;“恰是”侧重恰恰、正好。根据语境,该处强调自然怎么样,故应选“便是”。“遛” ,慢慢走,散步;“踱”慢步行走;“逛”散步,闲游;“晃”侧重摇动摆动。可以说,四个词都有慢步走的意思,根据语境,该语段文学意味浓厚,意境优美,再联系后面的“悠闲”,故应选“踱”。 12.(2012·大纲版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与语境中的“效果非常好”矛盾 望文生义 B “呼之欲出”指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语境中的“立体报纸”非人像,亦非文学作品 用错对象 C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根据语境,“渐入佳境”的应该是“它的销售” 搭配不当 D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符合语境 13.(2012·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如期而至:如期,按期,按时;按预定时间进行。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到来。“安全事故”不能事先约定 望文 生义 B 垂询: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可改为“咨询” 谦敬 失当 C 无论:①不论,不管;②不要说,不用说。用在此处与“都”表示条件关系,使用恰当 使用 恰当 D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不能用来指民族风格与优美歌声 用错 对象 14.(2012·重庆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的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伺人间的动静。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D项“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句子本来就是说饿了急着想找东西吃。 15.(2012·重庆卷)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解题指南】选词填空,首先,要理解语段的意思,准确把握语段的文体特点和行文思路。其次,要着重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注意区分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词语的使用对象、情感和语体色彩等)。最后,根据空格前后的意思去选择词语。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可用排除法作答。第三条横线后说“你还不引人注目”,这正是前面说的“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也可能视而不见”的原因,所以第三条横线填“因为”,由此排除B、C。根据句子的开头“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推断出后面“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站在你身边”是假设出来的情况,所以第一条横线处填“即使”,排除A。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