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静女》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静女》

2020-2021 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静女》 一、作品简介 1.《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 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构思灵 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 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2.《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 305 篇。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 《三百篇》,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 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3.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 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4.《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5.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大学、中 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二、写作背景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 之说,则有多解。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 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 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 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 作诗也”。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 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方玉润《诗经原始》 则说:“《静女》,刺卫宣公纳伋妻也。” 三、重点字词 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姝( shū): 美好。 2.俟(sì): 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3.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4.爱:通“薆”,隐蔽,躲藏。 5.踟(chí)蹰(chú): 徘徊不定。 6.娈(luán): 面目姣好。 7.贻(yí): 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 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 色的管状乐器等。 8.有:形容词词头。 9.炜(wěi): 盛明貌。 10.说(yuè)怿(yì): 喜悦。 11.女(rǔ): 汝,你,指彤管。 12.牧:野外。 13.归:借作“馈”,赠。 14.荑(tí): 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15.洵:实在,诚然。 16.异:奇异,特殊。 17.匪:非。 16.贻:赠与。 四、整体感知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 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 相赠厚情意。 五、诗句赏析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赏析: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 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 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赏析: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第二章首句“静 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 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 3.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赏析: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 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 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六、问题探究 1.《静女》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 回答:首先,女主人公是娴静温婉美丽的。诗章中直接交代了这一点,即“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其次,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存在着严格的 家长制,又要受到统治者的思想禁锢。男子婚娶尚且要经过家长包办,媒妁之言等,何况是女子呢。诗章 之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遵守当时社会制度,待字闺中,等待媒妁之言、家长包办,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 于城之角楼,由此可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再次,女主人公情感细腻、委婉含蓄,但 她活泼机灵,富有智慧。 2.《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回答:①“赋”的表现手法。这是一篇爱情回忆录,通过回忆,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双方一次 “城隅”幽会的一个片段情景。②“比”的表现手法。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的表现手法。诗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欢女主人公的,但他却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 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这里,男主 人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④细节描写。(女 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⑤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体现在描写女子美丽上,对女子的喜爱等。⑥ 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使诗歌在音律上收到 美的效果。 3.《静女》中男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 回答:首先,男主人公是有爱心(爱慕之心)的。其次,男主人公是有诚心(诚信之心)的,如约而 至。再次,男主人公是有耐心(忍耐之心)的。最后,男主人公是憨厚的。女主人公没有出现,男主人公 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急得他是挠头、抓耳又挠腮,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可见其憨厚。(先同学总 结,后老师总结。)综上所述,男主人公是一位憨厚而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的可以让女主人公托付终身 的好男儿形象。 七、文章小结 这首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回忆恋人约会的情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出静女与男子之间 的一种大胆而热烈,美好而甜蜜,纯朴而真挚的爱情。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 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