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

- 1 -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 (试卷满分:160 分 测试时间: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4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3 分)( ) A.炮烙(luò) 量体裁衣(liànɡ) 混浊(hún) 干瘪(biě) 纤绳(qiàn) B.勒令(lè ) 间不容发(fà ) 记载(zǎi) 矿藏(cánɡ) 庇护(bì) C.齑粉(jī) 戛然而止(gá) 罡风 (gāng) 瞋目(chēng) 撇嘴(piě) D.哺育(bǔ) 命运多舛(chuǎn) 断壁残垣(yuán) 谄媚(xiàn) 骸骨(há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篇小说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通过简洁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构 思匠心独运,给人以妙手回春之感。 B.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现在又在某些地方死灰 复燃。 C.这场篮球赛,休斯顿火箭队在丧失了姚明篮下优势的情况下,力克尼克斯队,表现还算差 强人意。 D.张教授年逾花甲,仍然精神矍铄,听他的报告真有如坐春风的感受。 3.给下列一则新闻材料拟标题。(要求用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4 分)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内容不雅的“露骨广告”在石家庄市公交车的车体上频频露面,引起市 民不满。如今,此类广告以“下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益宣传,如“为幼儿让座你会得到 两颗心的感激”“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等,它们已经成为公交车车身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答: 4.仿照下面语句续写两句,要求与所提供的语句形成排比。(4 分) 鸟儿是幸福的,它把动听献给林莽献给旷野;花儿是幸福的,它把香甜献给鸟雀献给 蜂蝶。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共 21 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 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 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 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 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 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 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 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 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 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 2 -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 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因见故相江万里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君其勉之 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失其所与,不知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3 分)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张弘 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 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 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 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 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3 分) 翻译: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3 分) 翻译: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 分) 翻译: 三、古诗鉴赏与默写(18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0 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①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释:①雍陶生活在晚唐。 (1)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6 分) - 3 - (2)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 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11、名句默写(8 分) 1.臣心一片磁针石, 。(文天祥《渡扬子江》) 2.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浦《五人墓碑记》) 5.朝搴阰之木兰兮, 。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说“帘” 陈从周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到幽绝,瓶花妥贴,十分宜人。这小 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起左右吧! 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说得率直点,是增添了所谓诗情画意,而 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 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 然,就呤出了古人这句词来。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 纤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教人遐思,引人入画。 记得在“文革“中失去的数十封女作家凌叔华写给徐志摩的信,是用荣宝斋特制的花笺。画 的是帘影双燕,毛笔小楷出之,文情令人魂销。当年的作家们是如昆曲般高雅绝俗,而今事 隔几十年,她远客英伦,八十多岁的老人提起此事,还分明记得呢! “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 “隔”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 太后垂帘听政,也是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而产生了许多故事:“珠 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同, 帘者恋也,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爱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 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 还是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单就湘帘、珠 帘来说,通风好,隔景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而且分外雅洁……几乎好说有帘如无 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 子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 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 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体。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 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 那真是移步换影了!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 影,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浓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肯轻易放过。我 在录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桃》,华文漪的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 客中寻趣,我则得之了。 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们,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 - 4 - 仅是一个功能的问题,它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12、作者笔下“帘”的特点体现在哪里?请简要说出三条。(不超过 15 字)(6 分 13、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人的用帘……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在内”根据文意,加以阐释。 (6 分) 14、本文多处援引古诗句,试分析其表达效果。(6 分) 15、说说第二段引用“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两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4 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一代学人傅斯年 来新夏 ①傅斯年先生在我这一代人中,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人。他的学术、为人,特别是独 特的性格,在我们这些人心目中也多有一定的好感。上世纪 50 年代以后,因为地处两岸,他 又未及下寿而英年早逝,于是渐渐淡出于内地学术界,甚至有些后起的文史学者已不太熟悉 其人。傅斯年先生的一生,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 ②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脊梁,傅斯年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奋不顾身地参加了“外 争主权,内惩国贼”的五四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向青年学生宣传抗日爱国,组织 社会各界,讨论“书生何以报国”的严肃论题,强化民族意识。抗战胜利消息传来,他毫不 矜持,豪饮闹市,与民众同在街头载歌载舞,共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体现了中华学人激 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而这种感情意识对反击当前海内外形形色色否定民族意识的谬论, 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烈的民族意识,那么在心怀叵测的强敌压境时, 只有一盘散沙似地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了! ③他一生中主要以教读和著述为业,主持过中研院、史语所、北京大学、台湾大学等教育、 学术机构的领导工作,同时承担着繁重的课题,又笔耕不辍地研究撰写了不少有价值的著述。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他领导安阳考古大发掘的工作,不仅为发掘工作扫清大量障碍, 还为发掘工作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他还抢救和整理了行将散失的明清内阁大库档案,为明 清史的研究提供和遗存了大量参考资料。20 世纪初期,中国四大文献的发现,傅斯年先生居 其二,实为功不可没。他对办教育有其独到的见解,“九?一八事变”后,他走出书斋,以身教 带动学生,还向学生宣传抗日爱国思想,他曾重点探讨学校教育问题,接连写出《教育崩溃 之原因》、《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和《再谈教育问题》等文章以针砭时弊。而 1950 年冬, 他在省议会对议员质询台大有关问题而进行论辩时,特别强调大学招生必须公平而不徇私, 更不能放低录取水平的意见,由于慷慨陈词,情绪激昂而倒在讲台下,以身殉教育,成为壮 志未酬的殉道者。 ④许多人多以傅斯年先生好发脾气,说话直率而呼之曰“大炮”,这在知识分子中应是难得一 见的。他能甩掉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谦谦君子、明哲保身等等惯习,努力摆脱在社会上 的从属地位,而我行我素地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抗战时期,他不满意国民党政府四大 家庭中的孔、宋二家,激烈抨击孔祥熙,并写出《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的时论文 章,一时广泛流传,终于迫使宋子文的辞职。试问知识分子中究有多少能有此壮举?!他对 后学热情关注,有时甚至会爱之深,责之切。这种真率性格,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却是知 识分子中少有的可爱性格。 - 5 - ⑤任何人都会有过与不及的缺点,像傅斯年先生这样性格的人,更所不免,尤其常会有某些 过头的事。最近著名学者袁良骏教授曾写有一篇题为《不必为贤者傅斯年先生讳!》的文章, 议论傅先生某些过头的事,举出了两点:“一曰提倡‘全盘欧化',对西方文化崇拜得过了头”, “二曰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过了头”。文中举出了若干例证,也确是傅先生青年时期的一些过 激言论;但袁先生并未忘记人物所处的历史氛围而做出分析说:“傅先生当时正是一名年轻气 盛的大学生,有比较大的偏激情绪,并不为怪。成熟后,很多观点便修改了。”这就给历史人 物一个比较公允的评论。 ⑥从学术成就和性情为人看,傅先生应该说是 20 世纪前半世纪有代表性的一类知识分子典型。 他能古今相通,本土与域外兼容,并以独立特行的人格标准处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知识分 子典型,把他放到“一代学人”的位子上来研究他,我看是比较恰当的。 (选自 2009 年 3 月 20 日《中华读书报》) 16.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傅斯年先生关心教育问题,终以身殉教育,成为壮志未酬的殉道者,令人扼腕。 B.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后起的文史学者们不熟悉“一代学人”傅斯年先生其人。 C.傅斯年先生在“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爱国运动。 D.傅斯年先生甩掉了惯习,“我行我素”,使知识分子摆脱了在社会上的从属地位。 17.阅读②~④段,分条归纳出傅斯年先生是一位具有怎样品德的学人?(6 分) 答: 18.结合文本⑤⑥两段,概述文中对“一代学人”傅斯年先生作出了怎样的评价?(6 分) 答: 六、作文(7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了门,但没有锁,门就失去了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需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 独立世界。于是关上门,锁上。这时我们突然发现钥匙丢了,我们被锁在这里面再也出不来 了!看来,有些秘密是需要锁住,而有些东西,是上不得锁的;看来,我们不仅需要为自己 准备一把锁,还需要随时为别人准备一把钥匙! 要求:请以“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B。A 混.浊(hùn); C 戛.然而止(jiá);D 谄.媚(chǎn) 2.A。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例句:露骨广告“下站”,公益宣传“上车” 4.例句:草原是幸福的,它把辽阔献给羊群献给骏马;天空是幸福的,它把蔚蓝献给红日献 给云朵。 二、文言文阅读 - 6 - 5.A 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6 C A 因:于是/依靠,介词;B 其:可要,句中表语气的副词,表示期望/代词,这;C 以:凭……的身份,介词;D 与:跟、和/结交,动词 7.B ①表示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示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示文天祥“险象环生” 的处境。 8.C“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9.(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庶:希望;定语后置句; 句子通顺) (2)(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就以 礼相待(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两处省略;古今异义词“左右”;虚词“遂”和“以”。) (3)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较这五个人的死,谁轻谁重到底怎么样呢?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 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 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 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 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 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 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 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 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 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 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 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 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 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 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 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要他写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 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 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 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 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 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结束了。” 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三、诗歌鉴赏与默写 10、(1)(6 分)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 天津桥下,春 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 飘扬。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一二 句 3 分,三四 3 分)。 (2)(4 分)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 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 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感情 2 分,分析 2 分) 11.略 - 7 - 文学类文本阅读(22 分) 12、(1)增添诗情画意 (2)隔中有透、雅致 (3)因物生情。(6 分) 13、(1)帘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2)历史上有着许多与帘有关的故事传说;(3)要求建 筑师、园林师重视用帘背后的文化意蕴。(6 分) 14、(1)形象表现帘千变万化的特点;(2)凸现诗情画意(3)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6 分) 15、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愁思,表达了作者对老妻去世的伤感之情。(4 分) 16、A B、“后起的文史学者们不熟悉”不对,原文有“甚至有些”的限制,且是“不太熟悉”;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时的,不是”九·一八事变后“;D、 “知识分子摆脱 了在社会上的从属地位”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说他自己“努力摆脱”。 17、①傅斯年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者;②傅斯年先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教育 家和学者;③傅斯年先生是一位心胸坦率的性情中人。 18、①傅斯年先生学术成就高,性情为人独特,是 20 世纪前半世纪有代表性的一类知识分子 典型;②傅斯年先生能古今相通,中外兼容,并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标准处世;③傅斯年先生 能知错就改,青年时期有一些过激言论,不过后来又有“修改”。 19.作文(略)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B。A 混.浊(hùn); C 戛.然而止(jiá);D 谄.媚(chǎn) 2.A。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例句:露骨广告“下站”,公益宣传“上车” 4.例句:草原是幸福的,它把辽阔献给羊群献给骏马;天空是幸福的,它把蔚蓝献给红日献 给云朵。 二、文言文阅读 5.A 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6 C A 因:于是/依靠,介词;B 其:可要,句中表语气的副词,表示期望/代词,这;C 以:凭……的身份,介词;D 与:跟、和/结交,动词 7.B ①表示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示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示文天祥“险象环生” 的处境。 8.C“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9.(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庶:希望;定语后置句; 句子通顺) (2)(张弘范)的近侍(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张弘范于是就以 礼相待(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两处省略;古今异义词“左右”;虚词“遂”和“以”。) (3)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较这五个人的死,谁轻谁重到底怎么样呢? - 8 -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 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 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 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 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 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 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 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 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 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 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 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 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 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 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 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要他写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 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 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 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 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 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结束了。” 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三、诗歌鉴赏与默写 10、(1)(6 分)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 天津桥下,春 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 飘扬。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一二 句 3 分,三四 3 分)。 (2)(4 分)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 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 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感情 2 分,分析 2 分) 11.略 文学类文本阅读(22 分) 12、(1)增添诗情画意 (2)隔中有透、雅致 (3)因物生情。(6 分) 13、(1)帘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2)历史上有着许多与帘有关的故事传说;(3)要求建 筑师、园林师重视用帘背后的文化意蕴。(6 分) 14、(1)形象表现帘千变万化的特点;(2)凸现诗情画意(3)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6 分) 15、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愁思,表达了作者对老妻去世的伤感之情。(4 分) - 9 - 16、A B、“后起的文史学者们不熟悉”不对,原文有“甚至有些”的限制,且是“不太熟悉”;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时的,不是”九·一八事变后“;D、 “知识分子摆脱 了在社会上的从属地位”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说他自己“努力摆脱”。 17、①傅斯年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者;②傅斯年先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教育 家和学者;③傅斯年先生是一位心胸坦率的性情中人。 18、①傅斯年先生学术成就高,性情为人独特,是 20 世纪前半世纪有代表性的一类知识分子 典型;②傅斯年先生能古今相通,中外兼容,并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标准处世;③傅斯年先生 能知错就改,青年时期有一些过激言论,不过后来又有“修改”。 19.作文(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