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 ‎1.按要求填空。‎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姜夔《_________》)‎ ‎(2)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3)杜甫《登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从时空角度延展,描绘了一幅宏阔悠远的壮美景观。‎ ‎【答案】 (1). (1)解鞍少驻初程 (2). 扬州慢 (3).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 (3)锦江春色来天地 (5). 玉垒浮云变古今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鞍、州、慢、辩、玉垒。‎ ‎【点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按要求选择。‎ ‎2.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体现“移远知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下列诗句不适合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B.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29 -‎ C.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此题要求选出“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体现‘移远知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下列诗句不适合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选项所给的诗歌描写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空间表现艺术,对比选项仔细辨析。‎ C项,“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不能体现“移远知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可见,此联不是从空间上来写,而是从时间来写。‎ 故选C。‎ ‎3.为防止疫情扩散,小区志愿者劝说居民戴口罩,下列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不戴口罩是对他人健康的侵害,请务必带好。‎ B. 戴好口罩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他人负责。‎ C. 侥幸心理要不得,不戴口罩终将带给你悔恨。‎ D. 没有口罩不借口,请你记住生命只有一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此题要求选出“下列用语最得体的一项”。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 A项,“请务必带好”说法不得体,“务必”,必须,语气生硬,不委婉;‎ C项,“不戴口罩终将带给你悔恨”说法不得体,“终将带给你悔恨”语气较肯定,语意绝对,不委婉;‎ D项,“没有口罩不是借口,请你记住生命只有一次”说法不得体,“不是借口”语气生硬,不委婉;另外,“请你记住”,带有警告的意味,不委婉。‎ 故选B。‎ - 29 -‎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 王晓华 ‎①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文学批评逐渐成为热点:一方面,随着话语实践日趋活跃,其总体重要性获得了普遍承认;另一方面,它似乎又缺乏类似学科规范的自律法则,时常演变为没有约束的话语狂欢,并因此受到质疑和消解。由此,倡导对“批评”的批评,将“批评”本身纳入批评的视野中来,就显得异常重要。‎ ‎②按照通常的理解,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和作品。这种理解虽貌似“中规中矩”,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批评本身:批评家对批评是否享有“豁免权”?批评是少数主体自我授权的游戏吗?如何约束批评家的越界冲动?倘若批评本身不能被纳入批评的视野,那么其公正性和有效性又如何获得保证?‎ ‎③当然,有人会说:批评家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可以自我审视、自我矫正、自我规范。然而,如果寄希望于批评家的自我批评,那么批评依然是独白而非对话。更重要的是,它所依赖的仍旧是自我授权的传统模式——批评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这等于把批评家当作不受约束的绝对主体,倡导僵硬而傲慢的独断论。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当下的文学批评时常显现为任性的话语实践:作品的质量往往被忽略,批评蜕变为“赠送桂冠”的仪式;当需要客观把握作品时,批评家喜欢将作品纳入自己预设的模式,甚至以漫长而随意的独白遮蔽了作品中的声音。长期如此,批评的声誉不可能不受到损害。‎ ‎④任性意味着独断。沉溺于独断的快感中,批评家必然忽略他者的存在,最终产生无限扩张的冲动。这种缺乏约束意识的批评可能会异化为“文学的敌人”。在文学史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如道德主义批评本来是诸种文学批评样式的一种,但当柏拉图将它定义为排他的尺度时,“理想国”中的创作环境便不可避免地恶化了:“为了我们的灵魂之善,要任用较为严肃和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他们会模仿好人的措辞,按照我们一开始就已经规定好了的类型来讲故事。”于是,描写世俗生活的诗人被驱逐,文学变成了单一的说教和颂歌。事实上,柏拉图并非没有进行任何反思:在对话中,他曾以辩论对手的身份探讨了自己犯错的可能性,但这不过是其自我授权过程中的小插曲——结论当然是证明了道德主义批评的至尊地位。‎ - 29 -‎ ‎⑤显然,批评家的自我批评并不可靠:在一个人的视野中,作为整体的他/她恰恰处于缺席状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人可以从各个角度打量“我”,将“我”的全貌摄入心中,因此,对批评的批评可以克服个体的视野盲区。在柏拉图提出道德主义批评模式之后,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很快就做出了修正:文学描述的人既可能比常人好,也会低于平均水准,因此,文学不一定非得表现嘉言懿行,各种主题均有其价值。虽未提及尊师的名字,但亚里士多德显然对柏拉图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批评。与此同时,道德主义批评实际上已经被纳入批评的视野,文学批评则升格为自我观照、自我省察、自我矫正的话语实践。‎ ‎⑥在中国文学界,对批评的批评虽然也已出现,但还远未形成常规性的批评样式,未上升为自觉的文体建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下中国文学迫切需要对批评进行批评,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批评家习惯于进行居高临下的裁决;受总体范式的影响,另一些批评家也受制于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喜欢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 ‎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向的“裁决——评估”受到了强烈的质疑,文学批评面临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如果不对批评进行批评,它将难以重获与其使命相称的尊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批评家们远未达成共识,观念上的博弈在所难免。于是,综合各方的视野就成为亟待进行的话语实践。然而,由于缺乏涵括性的批评意识,批评家相互批评时往往囿于立场之争,迷恋论战中的词语博弈。为了在辩论中形成压倒性优势,他们往往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双方仿佛置身于不同的洞穴之中,只能以一种偏颇代替另一种偏颇。‎ ‎⑧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将辩论的双方都纳入批评的视野,以“互审——对话”模式代替独白模式,无疑可以敞开二者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最终创造更富涵括性的“复调”话语,实现批评领域的主体间性。当批评家被还原为多元中的一元时,特权意识自然会被消解。这也是批评的返本归真之路。‎ ‎⑨需要解释的是,按照一般的范畴分类法,对“批评”的批评会被归类为元批评,但这种命名恐怕并不能完全表征其精神特征:“元”具有根本和始源之意,而对“批评”的批评不是为了推出新的权威,而是建立“善的循环”;它既致力于视野的扩大,又意味着永远的去中心化实践。正因为如此,笔者坚持使用这种略显笨拙的说法,以表达对中国文学批评的期待和祝福。‎ ‎(有删改)‎ ‎4. 第②段加点的词语“豁免权”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 ‎5. 下列能根据第③段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 29 -‎ A. 批评家无法进行自我批评,不能实现有效的自我反思。‎ B. 只要改变自我授权的传统模式,就能让批评值得信赖。‎ C. 当下的文学批评忽略文本的质量,以预设模式做批评。‎ D. 靠批评家的自我批评,难免会使批评的声誉受到损害。‎ ‎6. 下列对“‘复调’话语”这一概念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复调’话语”即批评家之间的相互批评,能够消解特权意识。‎ B. “‘复调’话语”是更为权威话语体系,它致力于视野的扩大。‎ C. “‘复调’话语”将“批评”纳入批评的视野,建立“善的循环”。‎ D. “‘复调’话语”即是元批评,它涵括更加丰富的自我矫正意识。‎ ‎7. 概括第⑨段的主要内容。‎ ‎8. 文中先后使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的例子,请联系上下文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答案】4. 免除被批评的权利 5. D 6. C ‎ ‎7. 解释“对‘批评’的批评”命名的原因,阐明其别于元批评概念,不在于推出新的权威,其真正目的是建立“善的循环”,坚持去中心化。 ‎ ‎8. 以柏拉图把道德主义批评定义为排他尺度导致文学单一以及在其自我授权过程中自我反思的结果,论证了由于缺乏制衡机制,导致批评走向独断的观点。以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批评模式的批评,实现对文学批评的升格,论证了对批评的批评可以克服个体的视野盲区。先后使用这对师生的例子,呈现了西方文学批评发展的典型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上文批评家自我反思无法解决问题的观点;与下文论述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对应,为下文提出创造“复调”话语的观点铺垫。‎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本题要求指出第②段加点的词语“豁免权”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注意要答出该词在文中的含义。‎ 第一,先理解本义。“豁免权”,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为的言论及行为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 - 29 -‎ 第二,理解在文中的含义。“批评是少数主体自我授权的游戏吗?如何约束批评家的越界冲动?倘若批评本身不能被纳入批评的视野,那么其公正性和有效性又如何获得保证?”“它所依赖的仍旧是自我授权的传统模式——批评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这等于把批评家当作不受约束的绝对主体”,由文中的这些话语可以看出,作者指出目前存在着批评是少数主体自我授权的游戏,批评家是不受约束的绝对主体,可见,批评家可以批评别人,但不会被批评,所以此处的“豁免权”在文中指的是免除被批评的权利。‎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能根据第③段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 A项,“批评家无法进行自我批评,不能实现有效的自我反思”说法错误,由原文“然而,如果寄希望于批评家的自我批评,那么批评依然是独白而非对话”可以知道,批评家可以进行自我批评,只不过是这种批评依然是“独白而非对话”,选项曲解文意;‎ B项,“只要改变自我授权的传统模式,就能让批评值得信赖”说法错误,“只要……就”说法绝对,另外,原文中并没有相关的表述;‎ C项,“当下的文学批评忽略文本的质量,以预设模式做批评”说法错误,由原文“当下的文学批评时常显现为任性的话语实践:作品的质量往往被忽略”可知,选项缺少“往往”一词,以偏概全。‎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本题要求选出对“‘复调’话语”这一概念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答题时注意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即批评家之间的相互批评,能够消解特权意识”说法错误,由原文“于是,综合各方的视野就成为亟待进行的话语实践。然而,由于缺乏涵括性的批评意识,批评家相互批评时往往囿于立场之争,迷恋论战中的词语博弈”可知,“‘复调’话语”并不是批评家之间的相互批评;‎ - 29 -‎ B项,“是更为权威的话语体系,它致力于视野的扩大”说法错误,由原文“当批评家被还原为多元中的一元时,特权意识自然会被消解”“而对‘批评’的批评不是为了推出新的权威”可知,创造“‘复调’话语”目的是为了消除特权,而不是增强权威;‎ D项,“即是元批评,它涵括更加丰富的自我矫正意识”说法错误,由原文“需要解释的是,按照一般的范畴分类法,对‘批评’的批评会被归类为元批评,但这种命名恐怕并不能完全表征其精神特征……”可知,把“‘复调’话语”当作元批评恐怕并不能完全表征其精神特征,说明这种命名是有别于元批评的。‎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概括第⑨段的主要内容”,然后仔细阅读原文,分析作答,注意抓关键词或关键句。‎ 第⑨段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需要解释的是,按照一般的范畴分类法,对‘批评’的批评会被归类为元批评,但这种命名恐怕并不能完全表征其精神特征:‘元’具有根本和始源之意,而对‘批评’的批评不是为了推出新的权威,而是建立‘善的循环’,这句话是在解释“对‘批评’的批评”命名的原因,阐明其别于元批评概念,不在于推出新的权威;‎ 第二层,“它既致力于视野的扩大,又意味着永远的去中心化实践”,指出其真正目的是建立“善的循环”,坚持去中心化;‎ 第三层,“正因为如此,笔者坚持使用这种略显笨拙的说法,以表达对中国文学批评的期待和祝福”,提出自己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中国文学批评越来越好。‎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此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做该种题型,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主要是弄清句子的含义;分析结构,那就不能孤立地理解某句话,要考虑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 29 -‎ 第一,理解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的例子的相关论述。文中有两处提到有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的例子。第一处,“任性意味着独断。沉溺于独断的快感中……在文学史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如道德主义批评本来是诸种文学批评样式的一种,但当柏拉图将它定义为排他的尺度时,‘理想国’中的创作环境便不可避免地恶化了”,以柏拉图把道德主义批评定义为排他尺度导致文学单一以及在其自我授权过程中自我反思的结果,论证了由于缺乏制衡机制,导致批评走向独断的观点。第二处,“因此,对批评的批评可以克服个体的视野盲区。在柏拉图提出道德主义批评模式之后,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很快就做出了修正:文学描述的人既可能比常人好,也会低于平均水准,因此,文学不一定非得表现嘉言懿行,各种主题均有其价值。虽未提及尊师的名字,但亚里士多德显然对柏拉图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批评”,原文先提出观点“因此,对批评的批评可以克服个体的视野盲区”,紧接着就举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的例子,可见,作者举此例子是为了论证“对批评的批评可以克服个体的视野盲区”;‎ 第二,从结构上来看,承上启下。第③段中,“当然,有人会说:批评家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可以自我审视、自我矫正、自我规范。然而,如果寄希望于批评家的自我批评,那么批评依然是独白而非对话”,作者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的例子,很好地印证了上文批评家自我反思无法解决问题的观点;第⑥段中,“在中国文学界,对批评的批评虽然也已出现,但还远未形成常规性的批评样式,未上升为自觉的文体建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下中国文学迫切需要对批评进行批评”,作者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的例子,也是为了与下文论述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对应,为下文提出创造“复调”话语的观点铺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 回不去的渡口 傅菲 ‎①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 ‎②事实上,那是一个荒滩,一条砂石路直通下去,是石埠。石埠上,妇人在洗衣,淘洗豆子、白米。小孩在石埠下的河水里,摸螺蛳、捉虾,光着身子,嘻嘻哈哈地傻闹。一条竹筏,被一根绳子系在洋槐树下。老毛竹煻了火,黝黑,两头翘,六根毛竹用老藤扎起来,一头一尾,中间再扎两绑,便成了竹筏。河水并不深,大人卷起裤腿,可以淌水过河,小孩翘起屁股,手举衣服,也可以游到对岸,竹筏也仅仅是渡口的一个象征。河是饶北河。年少时,记得有一个艄公。竹筏上摆着几个矮板凳。艄公也是戴尖帽的斗笠,穿一件棕黑色蓑衣,光着脚板。他撑第一竹篙的时候,会“嘿呀吼”地吆喝一声,竹篙插入水底,竹筏慢慢滑动,竹篙斜起来,再拔出水面,插入水底。竹筏在水面嘶嘶嘶嘶地滑翔,青山在飞。在冬春之季,我们去对岸,都由艄公撑竹筏渡河。‎ - 29 -‎ ‎③对岸是另一个村子。两个村子隔一条河。对岸有很多沙地,种西瓜,种花生,种荸荠。这是我们村没有的。我们村有柴火,有茶油,是对岸村子没有的。两岸因此有了很多的偷盗和争夺,发生械斗;也因此有了婚配姻缘,随便入哪家的门,开口便是亲戚。艄公把嫁妆送到对岸去,把送亲的人接过来。外出读书的人,被一只竹筏,送到小镇的车站,坐上去县城的客车。送别的母亲和姐姐,站在渡口,一直在挥手,不停地挥手,直到竹筏没入河湾的柳树林,像一片树叶,飘在水面,母亲哗啦啦的泪水流了下来。‎ ‎④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密密麻麻地排在河岸。河滩宽阔,秋季开满了白蓼花,米白米白的,一大片。岸边是麻白麻黄的芦苇。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束,空茫。——我的祖父,我的曾祖父,从这个渡口出发,挑一担箩筐,去浙江海边挑海盐。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木船,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停靠,夜一日一日地凉。‎ ‎⑤这里确是晨读的好地方。石埠由一块石灰石大石板铺设。我们坐在石板上,听着湍湍而流的河水,背诵课文。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一串串垂挂下来的洋槐花,一直垂到我们额头。被嘴唇磕碰出来的汉语,有了水的韵味和植物的气息。有一个练声的人,每天会来到这个渡口,把镜子悬在树上,对着口型,练声。我一直记不起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个艺考生,考了几年也没考上,后来去深圳,村里也几乎没有他的音讯。我外出生活之后,每次回家,我在父母身边坐几分钟,说说话,便会去渡口走走,站站。我说不清为什么。‎ ‎⑥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故去的老人,到渡口买水。炮仗啪的一声,零星地炸开。哭丧的子女,跪在埠头上,哭得全身瘫痪。渡口,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河流,或许是人世间最长的路。活着的时候,没走完,死了,接着走,渺渺茫茫地走,不分白日黑夜,风雨兼程,身上不需要长物,不需要口粮,不需要牵挂和被牵挂,一个人走,再长的路,再艰难的路,也不觉得孤独寂寞,也不凄冷忧欢。我们需要另一个世界来打开现世的世界,放下恩怨,放下爱恨,驱除内心的黑暗。没有死,我们无法理解生。没有死的永恒,我们无法理解生的短暂。死是对生的救赎。死是生的皈依。‎ ‎⑦没有到过渡口的人,不足以谈论生离死别。我是这样以为的。‎ - 29 -‎ ‎⑧公路开通之后,渡口迅速被人遗忘。石埠两边,长满了荒草。早年拴木船缆绳的石桩,黝黝的,全是苔藓。作为时间的标记,石桩多了一份轮回的沧桑。石桩上面,搭了一块长条形的石板,石板连通石埠侧边台阶。溽热的夏天,我们躺在石板午睡,歇凉。洋槐的树荫浓密地盖在赤裸小身子上。河水清幽的凉风,从水面卷上来,我很快进入梦乡。除了山中的岩洞,我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凉爽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几乎不午睡,和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从石板上,一个纵身,跃入河中,青蛙一样游泳。清澈见底的河水里,一群群游鱼梭子一样,来来回回。我们常常玩得忘乎所以,不记得上课。‎ ‎⑨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石柱和石板,被人连夜偷走,卖给浙江人。和对岸村子相连接的,是一座石桥。石桥也无人走,因为下游几百米的河面上,有了一座公路桥。一个完全无人踏足的荒滩。蒿草和白蓼,再一次占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宛如深远岁月的写意。我几次带我小孩去渡口,看看那种荒凉。我小孩看了一次,再也不去,说,没什么好看的,都是草,还有很多垃圾。‎ ‎⑩这是一个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它的客人。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在河面上飘,直至不知所终。当我想起这些,我对生命,保持敬畏的沉默。‎ ‎(有删节)‎ ‎9. 文中多次提到“老洋槐树”,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0. 以第④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11. 全文围绕“渡口”进行构思,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12. 《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作者认为“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请结合这一观点对下面这段批评文字加以评析。‎ 评《回不去的渡口》:‎ 乡土散文创作“三画”理论认为,乡土散文要表现乡土的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三者不可或缺,它们构成乡土散文的根本。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的渡口刻画展现了故乡饶河渡口的风景画,展示了故乡人们的风情、风俗,可谓是符合“三画”理论的力作。‎ ‎【答案】9. 老洋槐树是渡口的标识,与渡口一样古老,一起构成渡口独特的风景线;老洋槐树给我留下独特的渡口记忆,如晨读时洋槐花的气息、树荫带来的阴凉;老洋槐树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与渡口的荒落形成对比,凸显自然的永恒魅力和人事的沧桑变化;老洋槐树在文中多次出现,增加了渡口的意蕴,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 ‎10. 参考示例一:第④段以短句为主,如“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等,运用节奏明快的短句,细腻地描述了渡口曾经的繁忙以及我的祖辈由渡口出发经商的过程;多处运用叠词描述对象,如“密密麻麻”“米白米白”“一日一日”等,形象确切地刻画了渡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富有音乐美。这些语言运用,贴切地描述了渡口的景象,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渡口的情感,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达成有机的统一。‎ - 29 -‎ 参考示例二:第④段多用短句,似乎在追求一种跳跃活泼的语言风格,但有时却割断了语意的连贯性,也割裂了画面的完整性,有生硬之感。比如“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如果改成“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渡船”,反而更能突出“有渡船”,从而与下文今日的荒凉空旷形成反差。再比如,将“空茫”单独成句,是突出了渡口的荒凉,但也显得生硬、突兀、欠自然。作者的主观意图太过强烈,使语言略显做作而失了散文应该的自然流畅。‎ 评分说明:语言运用特点2分,分析2分。 ‎ ‎11. 作者由现实中的渡口写起,它是人们过往生活的一个美好记忆,是河两岸人们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由此外出讨生活的起点;由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赋予渡口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的内涵,建立起生与死的关联;由渡口的被人遗忘、荒落,与渡口边生机勃勃的植物形成对比,赋予渡口时间的内涵,引发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同时,“渡口”象征生命中的某一起点,生命仿佛是从“渡口”出发的“不系之舟”,在不断地前行中发现、探索生命境界,增加对生命的体验与领悟。这样构思,层层推进,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 ‎12. 参考示例一:《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认为“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该评论正存在这样的缺陷,以自己是预设的“三画”理论来生硬地评论本文,缺乏对散文本身内容的深入把握,关注文本的个性化追求。因此,本评论带有“强制阐释”性质,是不足取的。‎ 参考示例二:《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认为“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但是,也不可一概而论。批评家搭建的概念框架,往往是在大量文本阅读基础上建构的理论。如本评论中“三画”理论,能够较好地体现乡土散文的特征。就本文而言,也很好地呈现了三画理论。因此,我认为本评论很好地运用理论阐释了作品。‎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此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做该种题型,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主要是弄清句子的含义;分析结构,那就不能孤立地理解某句话,要考虑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 29 -‎ 第一,理解内容。“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老洋槐树是渡口的标识,与渡口一样古老;“这里确是晨读的好地方。石埠由一块石灰石大石板铺设。我们坐在石板上,听着湍湍而流的河水,背诵课文。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一串串垂挂下来的洋槐花,一直垂到我们额头”,写出了老洋槐树给我留下独特的渡口记忆;‎ 第二,分析作用,“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一条竹筏,被一根绳子系在洋槐树下”“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洋槐的树荫浓密地盖在赤裸小身子上”,文中多次出现“老洋槐树”,不仅增加了渡口的意蕴,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宛如深远岁月的写意”,写老洋槐树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与渡口的荒落形成对比,凸显自然的永恒魅力和人事的沧桑变化赋予,引发人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以第④段为例,评析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赏析语言,离不开字、词、句、段,要注意有修辞的一定要答,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分析时只要是结合文本,符合语言使用习惯,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第一,“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运用节奏明快的短句,细腻地描述了渡口曾经的繁忙以及我的祖辈由渡口出发经商的过程;‎ 第二,“密密麻麻”“米白米白”“一日一日”等,使用叠词,不仅富有音乐美,而且形象确切地刻画了渡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 示例二:‎ ‎“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多使用短句,虽然节奏明快,但有时却割断了语意的连贯性,也割裂了画面的完整性;“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束,空茫”,将“空茫”单独成句,是突出了渡口的荒凉,但让人读起来略显突兀。总之,作者的主观意图太过强烈,使语言略显做作而失了散文应该的自然流畅。‎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全文围绕‘渡口’进行构思,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做该种题型,首先要弄清楚文章内容,然后明白构思主要从文章的行文思路入手,那就不能孤立地理解某句话,要考虑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 29 -‎ 第一,理解内容。“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事实上,那是一个荒滩,一条砂石路直通下去,是石埠”“我们去对岸,都由艄公撑竹筏渡河……对岸是另一个村子”“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作者由现实中的渡口写起,然后引出对过去渡口的描写,写出了渡口它是人们过往生活的一个美好记忆,是河两岸人们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由此外出讨生活的起点;“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故去的老人,到渡口买水”,写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赋予渡口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的内涵,建立起生与死的关联;“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写渡口的被人遗忘、荒落,与渡口边生机勃勃的植物形成对比,赋予渡口时间的内涵,引发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第二,分析行文思路。作者由现实的渡口,写到过去的渡口,最后又回到现实的渡口,作者将“渡口”赋予象征意义,象征生命中的某一起点,生命仿佛是从“渡口”出发的“不系之舟”,在不断地前行中发现、探索生命境界,增加对生命的体验与领悟。这样构思,层层推进,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首先要对作品的内容、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本题要求结合请结合《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的“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这一观点,评析所给的文字。只要是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 第一,理解《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中“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这一观点。“当需要客观把握作品时,批评家喜欢将作品纳入自己预设的模式,甚至以漫长而随意的独白遮蔽了作品中的声音”“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批评家习惯于进行居高临下的裁决;受总体范式的影响,另一些批评家也受制于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喜欢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写出了批评家喜欢预设模式,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 第二,分析题干所给的文字。“乡土散文创作‘三画’理论认为,乡土散文要表现乡土的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三者不可或缺,它们构成乡土散文的根本”,评论时先预设了“三画”理论,然后来生硬地评论本文,缺乏对散文本身内容的深入把握。‎ 第三,表明观点:因此,我认为,本评论带有“强制阐释”性质,是不足取。‎ - 29 -‎ 示例二:‎ 第一,理解《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中“批评家不应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这一观点。“当需要客观把握作品时,批评家喜欢将作品纳入自己预设的模式,甚至以漫长而随意的独白遮蔽了作品中的声音”“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批评家习惯于进行居高临下的裁决;受总体范式的影响,另一些批评家也受制于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喜欢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进行‘强制阐释’”,写出了批评家喜欢预设模式,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 第二,分析题干所给的文字。虽然在《对批评的批评:创造“复调”话语》一文中,写出了批评家喜欢预设模式,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中。但我们也应到,批评家批评作品时,是在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基础上的批评,其理论是有一定作品基础的。如在评《回不去的渡口》中,“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的渡口刻画展现了故乡饶河渡口的风景画,展示了故乡人们的风情、风俗,可谓是符合‘三画’理论的力作”,其实就很好的阐释了本文乡土散文的特征,符合“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的“三画”理论。‎ 第三,表明观点。因此,我认为本评论很好地运用理论阐释了作品。‎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开壕行 ‎(宋)刘克庄 前人筑城官已高,后人下车来开壕。‎ 画图先至中书省①,诸公聚看标贤劳。‎ 壕深数丈周千里,役兵大半化为鬼。‎ 传闻又起旁县夫,凿教四面皆成水。‎ 何时此地不为边,使我地脉重相连。‎ ‎[注释]①中书省:中央掌管官职升降等的机构。‎ ‎13. 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 29 -‎ A. 律诗 B. 近体诗 C. 曲子词 D. 古体诗 ‎14.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 B. 采用了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C. 本诗题材包含闺怨、行役。‎ D. 以时间顺序推进突出主旨。‎ ‎15. 本诗于描述中寓褒贬,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13. D 14. C ‎ ‎15. 诗歌开篇叙述前任官员因筑城升官,继任者刚到任便急着开挖壕沟,字里行间辛辣讽刺不顾民生只顾捞取升官资本的官员;对中央官员聚看赞赏地方官员的描写,讽刺了朝廷对扰民政策的失查;开挖壕沟深广,致使役兵大半死亡,官员尚且无休止地扩大工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边民的深切同情与对官员不顾百姓生死的深切愤慨;最后,借边地百姓之口,表达了对残酷奴役的控诉之情。‎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选出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哪一项,然后仔细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总体上来看,本作品题目是“开壕行”,“行”是乐府和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A项,“律诗”说法错误,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一般是每首限定八句,本作品共10句;‎ B项,“近体诗”说法错误,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本作品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 C项,“曲子词”说法错误,曲子词的特点,是因曲填词,先有曲调,再按其曲拍调谱来填制歌词,本作品没有曲调;‎ 帮选D。‎ ‎【14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几乎涉及一个考点,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本诗题材包含闺怨、行役”说法错误,这首诗描写了边地人民深受的劳役之苦,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顾民生、只顾为自己捞取升官资本的官员,并没有写到“闺怨”。‎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指出诗中描述中寓褒贬,要求结合全诗加以赏析。回答时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褒贬艺术。‎ 第一,“前人筑城官已高,后人下车来开壕”,“开壕”,开凿护城河;“下车”,到任;. 诗歌开篇叙述前任官员因筑城升官,继任者刚到任便急着开挖壕沟,字里行间辛辣讽刺那些不顾民生只顾捞取升官资本的官员;‎ 第二,“画图先至中书省,诸公聚看标贤劳”,“中书省”,中央掌管官职升降等的机构;“贤劳”,劳苦,辛劳。“诸公聚看标贤劳”,中央官员聚集在一起,赞赏地方官员劳苦功高,讽刺了朝廷对扰民政策的失查;‎ 第三,“壕深数丈周千里,役兵大半化为鬼”,开挖壕沟深广,致使役兵大半死亡,官员尚且无休止地扩大工程,表达了作者对边民的深切同情与对官员不顾百姓生死的深切愤慨;‎ 第四,“传闻又起旁县夫,凿教四面皆成水”,听说还要从旁边的县里征调役夫,把四面都修成护成河,写旁县的人也要受到牵连最后,可见劳役之苦;‎ 第五,“何时此地不为边,使我地脉重相连”,什么时候此地不再成为边防,让我们的地脉彼此相连,借边地百姓之口,表达了对残酷奴役的控诉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总之,这首诗描写了边地人民深受的劳役之苦,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顾民生、只顾为自己捞取升官资本的官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士录 宋濂 ‎①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能以力雄人,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 ‎②一日独饮,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 - 29 -‎ 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曰:“弼亦粗知书,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③泰定初,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曰:“若不知关中邓伯翊耶?”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王曰:“尔自号壮士,解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既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④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⑤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 ‎(有删改)‎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两生素贱其人( )‎ ‎(2)今日非速君饮( )‎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不能忍君苦也( )‎ A. 苦恼 B. 困扰 C. 嫌弃 D. 痛苦 ‎18. 格其事不下( )‎ A. 破格 B. 搁置 C. 格外 D. 排斥 ‎19. 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 ‎20. 第③段画线句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 29 -‎ 诚 得 如 弼 者 一 二 辈 驱 十 万 横 磨 剑 伐 之 则 东 西为 日 所 出 入 莫 非 王 土 矣。‎ ‎21. 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22. 有评论称本文围绕“以力雄人”来塑造邓弼的形象,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6. (1). (1)向来 (2). (2)邀请 17. C 18. B ‎ ‎19. 古人学习(重)在养气,今人一穿(上)儒生(的)衣服,反而柔弱不堪,一副将死的样子。只想着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把一世豪杰当作孩子看待。这怎么可以呢! ‎ ‎20. 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 ‎21. 交代邓弼死后天下形势的变化,表明人才对天下的影响之大,暗寓作者为国惜才,讽喻现实的态度。假设“鬼”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与上文邓弼生前性格相符,寄寓作者对邓弼的赞赏以及其不为时所用的愤懑之情。 ‎ ‎22. 文章开篇点明邓弼以力雄人,以举石鼓为例,表现其恃气力雄人。第二段则表现其恃学力雄人,以其读书精博、读书养气的言行傲视俗儒;第三段描述了邓弼造书千言自荐,东门外迎“敌”数十人,以其才力勇力获得德王赏识。由此,全文围绕“以力雄人”塑造了智勇双全、豪爽狂放的英雄形象。‎ ‎【解析】‎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再逐一翻译各个加点字在每句中的意思,此题要求“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1)中,“两生素贱其人”,两个书生平日就瞧不起他的为人,“素”,向来,平时;所以此空可填“向来”;‎ ‎(2)中,“今日非速君饮”,今日原本不真心请你们喝酒,“速”,请,邀请;所以此空可以填“邀请”。‎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再逐一翻译各个加点字在每句中的意思,此题要求“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解释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C项,“不能忍君苦也”,我也不能受你们的嫌弃,“苦”,嫌弃;‎ 故选C。‎ - 29 -‎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再逐一翻译各个加点字在每句中的意思,此题要求“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解释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B项,“格其事不下”,便把此事搁置下来,“格”,搁置;‎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要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不能翻译的助词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养气”,培养浩然之气;“儒衣”,儒生的衣服;“服儒衣”,穿上儒生的衣服;“奄奄”,气息微弱;“徒”,只;“儿抚一世豪杰”,以……为儿,把一世豪杰当作婴儿;“何”,怎么。‎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第一,“则”,文言虚词,一般是断句的标志,所以,“则”字前应断开;‎ 第二,“莫非王土矣”,“莫非”,固定词语,没有不是,表强调,没有哪一处不是大王您的疆土了,“莫非”前应断开;‎ 第三,“得如弼者一二辈”,“得”,动词,“如弼者一二辈”,一两个像我这样的人才,“一二辈”,古代汉语中表数量的词往往后置,所以,“得如弼者一二辈”句子完整,在“辈”后应断开;‎ 所以,画线句子应断句为: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21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在这里主要考查段落的作用。文章的段落一般涉及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内容就是段落大意;结构一般有过渡、承上启下、照应、铺垫等。‎ 第一,从内容上来看。“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邓弼死后不到二十年,天下大乱;“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假使邓弼不死,一定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交代邓弼死后天下形势的变化,表明人才对天下的影响之大,暗寓作者为国惜才,讽喻现实的态度。‎ 第二,从结构上来看,“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他的鬼魂不灵则已,倘若有灵,我知道他一定会因此而怒发冲冠的!与上文“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欲鞭之。弼盛气曰”“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等内容相照应;‎ 第三,从主旨表达上来看,第⑤段寄寓作者对邓弼的赞赏以及其不为时所用的愤懑之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首先要对作品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题干要求简要分析“有评论称本文围绕‘以力雄人’来塑造邓弼的形象”这句话,回答时注意熟读文本内容,仔细分析作答。‎ 第一,“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集市门口,有面石鼓,十条大汉都抬不动,邓弼两手一用劲,抱起就走,文章开篇点明邓弼以力雄人,以举石鼓为例,表现其恃气力雄人。‎ 第二,“‘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凡是经、史、子、集,任凭二位发问,如不能回答,便以此刀自刎!”两人便从诸经中,挑出几十个难题,连续发问。邓弼从容不迫,引据经典注疏,倒背如流,一无遗漏。写出其学力雄人,以其读书精博、读书养气的言行傲视俗儒;‎ 第三,“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欲鞭之。弼盛气曰……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一连撞倒几名士兵,嘈杂声惊动德王。德王打算抽他一顿。邓弼毫无惧色,用咄咄逼人的语气说……德王高兴得拍着大腿,连声赞叹:“真是壮士,真是壮士呀!”写出邓弼以其才力勇力获得德王赏识。‎ 总之,全文围绕“以力雄人”塑造了智勇双全、豪爽狂放的英雄形象。‎ ‎【点睛】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要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即“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 29 -‎ 参考译文:‎ 邓弼,字伯翊,秦地人。膂力过人,称雄于世。集市门口,有面石鼓,十条大汉都抬不动,邓弼两手一用劲,抱起就走。不过,他老借酒使性,怒目视人,谁见谁躲。‎ 一天,邓弼独自在酒楼上喝酒,忽见萧、冯两个书生从下面经过,不由分说,下来强拉他们陪着喝。两个书生平日就瞧不起他的为人,极力推拒。邓弼不由大怒,威胁道:“二位真的不识抬举,休想活命!哪怕杀了人亡命草泽,我也不能受你们的嫌弃!”两个书生迫于无奈,只得由他摆布。喝得兴起,便叉开双腿,大敞衣襟,拔出佩刀拍在桌上,咣当一声,说:“我邓某人也是粗知书理之辈,今日原本不是真心请你们喝酒,只不过是借机稍吐心中的不平之气罢了。凡是经、史、子、集,任凭二位发问,如不能回答,便以此刀自刎!”两人便从诸经中,挑出几十个难题,连续发问。邓弼从容不迫,引据经典注疏,倒背如流,一无遗漏。两个书生,四目相视,大惊失色,不敢再问。邓弼要来酒碗,开怀痛饮,披头散发,跳跃呼叫:“老子今天,镇服老儒啦!古时学者,重在培养浩然之气,今日书生,一穿上儒生的衣服,反而气息奄奄,光想凭着舞文弄墨的雕虫之技,小看天下豪杰。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你们这种人,还是趁早算了罢!”这两个书生一向以多才多艺自负,听了邓弼此言,无地自容。‎ 泰定末年,德王掌管西御史台,邓弼袖揣千言书,前往求见。门卫不肯通报,他便大声嚷叫:“你们难道就不晓得,关中有个邓伯翊吗?”一连撞倒几名士兵,嘈杂声惊动德王。德王打算抽他一顿。邓弼毫无惧色,用咄咄逼人的语气说:“大王为何不以礼节对待壮士?今天虽然号称天下无事,但东海岛上的部族(指日本),还没有称臣降服;西南众多野蛮部落,虽然说称臣进贡,却行使与中原皇帝一样的礼制,引起有志之士共愤。如果您能得到一两个像我这样的人才,让他们带领十万精锐善战的士卒去征伐,那么普天之下,就没有哪一处不是大王您的疆土了。大王您怎么不礼遇壮士呢!”‎ ‎”满府上下听了这话,一个个吓得缩着脖子,舌头伸得老长,半天缩不回去。德王问他:“在兵败突围时,能够保护主帅安然脱险吗?”回答说:“能!”德王回头对身边的人说:“不妨让他试试。”德王暗中挑选了五十名武艺高强的精壮骑兵,先行奔赴城东门之外,然后,才让邓弼出发。等邓弼赶到,众兵便刀枪并举,向前扑来。邓弼虎啸而奔,士兵们连人带马,连连倒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德王高兴得拍着大腿,连声赞叹:“真是壮士,真是壮士呀!”并命令舀酒犒劳。邓弼接过酒来,并不拜谢,站在那里,一饮而尽。‎ - 29 -‎ 德王亲上表章,向皇帝举荐邓弼。不巧,当朝宰相与德王不和,从中作梗,便把此事搁置下来。邓弼听说以后,打量着自己的身躯,不禁仰天长叹:“天生一副钢筋铁骨,不能立功万里边疆,只能老死于三尺蒿草之下。命该如此,生不逢时,还有什么可说。”于是,上了王屋山当道士去了。十年之后,默默死去。‎ 史官按:邓弼死后不到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大地,方圆千里,百姓流亡,人迹罕见。连回归的燕子,都找不到可以筑巢的人家,只好栖息在树木之间。假使邓弼不死,一定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太可惜了。他的鬼魂不灵则已,倘若有灵,我知道他一定会因此而怒发冲冠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文公问守原①议 ‎(唐)柳宗元 ‎①晋文公既受原于王,难其守。问寺人②勃鞮,以畀③赵衰。‎ ‎②余谓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树霸功,致命诸侯。不宜谋及媟近,以忝王命。而晋君择大任,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虽或衰之贤足以守,国之政不为败,而贼贤失政之端,由是滋□。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先轸将中军。晋君疏而不咨,外而不求,乃卒定于内竖,其可以为法乎?‎ ‎③且晋君将袭齐桓之业,以翼天子,乃大志也。然而齐桓任管仲以兴,进竖刁④以败。则获原启疆,适其始政,所以观视诸侯也;而乃背其所以兴,迹其所以败。然而能霸诸侯者,以土则大,以力则强,以义则天子之册也。诚畏之矣,乌能得其心服哉?其后景监得以相卫鞅,弘、石得以杀望之,误之者,晋文公也。‎ ‎④呜呼!得贤臣以守大邑,则问非失举也,盖失问也。然犹羞当时,陷后代若此;况于问与举两失者,其何以救之哉?余故著晋君之罪。‎ ‎(有删节)‎ ‎[注释]①原:地名。②寺人:宦官。③畀:给予。④竖刁:齐国宦官。‎ ‎23. 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矣 B. 哉 C. 乎 D. 耶 ‎24. 作者否定晋文公在“原”地守臣问题上谋及寺人的行为,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择重要地方守臣是执政大事,不容有失。‎ B. 谋及寺人致使选取官员不贤,对政事有损。‎ C. 与寺人相谋,是伤害贤能损害政事的源头。‎ - 29 -‎ D. 守原关乎周王之命,谋及寺人则有辱王命。‎ ‎25. 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6.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答案】23. A 24. B ‎ ‎25. 画线句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前后形成对比,对照鲜明,富有气势。写出晋文公在守原之人这样的“择大任”的重要政事上远卿相而近宦官的不智之举,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不满之情。 ‎ ‎26. 作者首先否定晋文公择原地之守上谋及寺人的做法,提出其是“贼贤失政”的开端的观点。并以当时不乏谋臣良将的现实,证明晋文公行为不足为法。接着以齐桓公任管仲兴、进竖刁败的史实论证观点。并以后世景监进商鞅,弘、石杀望之之史实说明这是晋文公行为导致的结果。最后,总结议论,强调晋文公所为“失问”,影响后世,致使问、举皆失的结果,其罪至大。‎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这类题目,可结合虚词的意义,采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并结合文中语句,进而选出恰当的虚词。‎ 从整体来看,由“由是滋□。”后的句号可知,此句表示的是陈述语气。‎ A项,“矣”,表陈述语气,相当于“了”,用在这里可以;‎ B项,“哉”,表感叹或疑问语气,用在这不合适;‎ C项,“乎”,表疑问语气,相当“吗”,用在这里不合适;‎ D项,“耶”,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用在这里不合适。‎ 故选A。‎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快速找出与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的地方。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谋及寺人致使选取官员不贤,对政事有损”说法错误,“虽或衰之贤足以守,国之政不为败”,虽然或许赵衰的才干足以守卫原邑,国家的政事不因此而败坏,选项“对政事有损”曲解文意。‎ 故选B。‎ - 29 -‎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并且明确要求从句式的角度赏析。回答时首先要明确句式的特点,然后结合句子内容作答。‎ 第一,从内容上来看,“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不在朝会上公开讨论,却在自己的寝宫里偷偷议论;不向辅政大臣们广泛征求意见,却只听信一个家奴。前后形成对比,对照鲜明,写出晋文公在守原之人这样的“择大任”的重要政事上远卿相而近宦官的不智之举,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不满之情。‎ 第二,从句式来看,“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连续用两个相同的“不……而……”句式,使得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弄清楚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答题时注意熟读文章内容,再仔细分析文章的思路,同时要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等。‎ 第一,“虽或衰之贤足以守,国之政不为败,而贼贤失政之端,由是滋矣”,虽然或许赵衰的才干足以守卫原邑,国家的政事不因此而败坏,但开明的政治被破坏以至丧失的发端,却由此开始滋生蔓延了。作者首先否定晋文公择原地之守上谋及寺人的做法,提出其是“贼贤失政”的开端的观点。‎ 第二,“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先轸将中军”况且当时并不缺乏可以与之探讨国事的能臣啊!狐偃这样聪明才智的人为国家出谋划策,先轸这样的名将统帅着国家的主力部队。文章接着举例来说明并以当时不乏谋臣良将的现实,证明晋文公行为不足为法。‎ 第三,“然而齐桓任管仲以兴,进竖刁以败……其后景监得以相卫鞅,弘、石得以杀望之,误之者,晋文公也”,齐桓公因为任用管仲才得以兴旺,因为进用竖刁而招致失败……后世景监得以推荐商鞅为相,弘恭、石显得以杀害萧望之,造成这些政治悲剧的源头,都在晋文公。紧接着文章继续举例,以齐桓公任用管仲兴盛、任用竖刁失败的史实论证观点。并以后世景监进商鞅,弘、石杀望之之史实说明这是晋文公行为导致的结果。‎ 第四,“得贤臣以守大邑,则问非失举也……余故著晋君之罪”,得到贤能的大臣来守卫原邑,那么咨询没有漏掉该举荐的人……所以我写下了晋文公的过错。最后,总结议论,强调晋文公所为“失问”,影响后世,致使问、举皆失的结果,其罪至大。‎ - 29 -‎ ‎【点睛】参考译文:‎ 晋文公从周天子那里受封原邑(今河南济源)之后,被此地的防守问题所困扰。于是向家奴勃鞮咨询,勃鞮推荐了赵衰。‎ 我认为,镇守原邑是国政中的重大事件。只有守住了原邑,这是顺承天子诏命、树立霸主的威严,使诸侯听命于已的方法。对于这样的大事,不应该和服侍自己的小臣讨论,从而侮辱了天子的命令。而晋侯挑选重大的人事抉择,不在朝会上公开讨论,却在自己的寝宫里偷偷议论;不向辅政大臣们广泛征求意见,却只听信一个家奴。虽然或许赵衰的才干足以守卫原邑,国家的政事不因此而败坏,但开明的政治被破坏以至丧失的发端,却由此开始滋生蔓延了。况且当时并不缺乏可以与之探讨国事的能臣啊!狐偃这样聪明才智的人为国家出谋划策,先轸这样的名将统帅着国家的主力部队,晋侯却把他们抛在一边,不向他们询问,反过来却和身边的家奴决定国家的大事。这怎么可以作为效仿的对象呢?‎ 晋侯将要继承齐桓公的事业,尊奉周天子,这本是一个远大的志向。既然这样,就应该知道齐桓公因为任用管仲才得以兴旺,因为进用竖刁而招致失败。那么晋侯现在获得了原邑,开辟了疆土,正是他施展抱负的第一步,亦可以以此观察诸侯的反应。结果在这个关键时候,晋侯反而违背了齐桓公兴盛的道路,却沿着他失败的道路前进了。这么做却能当诸侯的霸主,是因为他晋国土地广阔,国力强盛,又有天子册封的大义名分。诸侯服从晋侯,实在是怕他而已,怎么可能心服呢?后世景监得以推荐商鞅为相,弘恭、石显得以杀害萧望之,造成这些政治悲剧的源头,都在晋文公。‎ 唉!得到贤能的大臣来守卫原邑,那么咨询没有漏掉该举荐的人,大概是错在没有向外面的贤臣咨询。这样还是感到耻辱的是当时,这样做让后代以后也像这样,何况在咨询和推荐人才上都没能做好,那怎么拯救他们呢?所以我写下了晋文公的过错。‎ 三、写作 ‎ ‎27.作文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并没有因为信息获取的途径便捷、获得的信息多样,而改变更倾向于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的情况。‎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范文 以人为鉴知得失 - 29 -‎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并没有因为信息获取的途径便捷、获得的信息多样,而改变更倾向于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的情况。可见,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自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唯我独尊的思想在作祟,二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东西。‎ 古代的大部分帝王,对待忠心耿耿进谏的忠臣,往往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残暴。就连一代明君唐太宗,有时也诤臣魏征恨得咬牙切齿。‎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孔子小有名气的时候,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旁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就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议论后,答道:“对于不明白的事,我当然是要问的,而且这恰恰就是我知礼的表现。”‎ 是啊,懂得向他人学习,可取长补短,增长智慧,从而不愚钝,可知世界之大,时间之浩瀚,从而避免自以为是。‎ 我们普通人呢?一听到反对意见,轻则脸红脖子粗,怒目相向,重则拍案而起,反唇相讥,甚至拳脚相加,由“文斗”到了“武斗”。‎ 这就难怪,想听意见,却只能听到赞歌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多通俗,又是多深刻的话呀!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限的。‎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赞歌不能算意见,随声附和也没有多大价值,最有用的应该是指出错误的的意见。三峡工程的决策者,面对记者说出了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对三峡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反对者的意见。”‎ 国外的很多企业家,为了让员工畅所欲言,经常组织一些“漫谈会”,鼓励大家“胡说”,从中寻找思维的火花。他们规定,不管是谁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都必须鼓掌欢迎,并齐喊“很好,很好”。‎ 为了听取意见,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啊!‎ 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看看我们穿着是否得体,脸上是否有灰尘。那么,我们道德上的灰尘怎么发现?我们思想上的不足怎样找到?我们创意上的失误怎样避免?不难,别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 29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题目所给的材料虽只有两句话,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实生活中,信息获取的途径便捷、获得的信息多样;二是有些人虽然面对如此多样、便捷的信息,但仍相信自以为对的信息。可见,我们的思考就是如何看待有些人的做法,是赞成,是反对,还是辩证地看待。如果是赞成有些人的做法,那么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即是坚持做自己,相信自己;如果反对有些人的做法,那么就是在讲“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多听取外界的信息,而不能不创新,不改变;如果是谈辩证地看待有些人的做法,那么就是要谈既要从外界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东西来调整、提高自我,又要有自己对信息的辨析及吸收能力。学生可以从赞成和反对的某一方面来行文,但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既全面而有很合理。我们在生活中,合理地对待“外界信息”和“自以为对的信息”,我们的人生之路才有可能顺畅。‎ ‎【立意】1.论习惯性思维的危害 ‎2.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3.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5.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6.面对海量评价需要有自信,勇于展示个人风采 行文思路:文章先从材料说起,评价有些人的错误做法,从反面指出有些人不善于听取外界信息;紧接着从历史中的帝王、圣人到现实中的普通人说起,进一步地分析有些人不听取外界信息的危害;然后从正面举例论证听取外界有用信息的好处;最后用三个反问句强调,点出论点,照应题目,升华主题。‎ ‎【素材】1.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中的段子、朋友圈中的评论、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公众号上的推送……每天我们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大量的信息。有人说,丰富的信息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有人说,信息太多,导致人们时间不够用;也有人说:信息过载不过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面对陌生的事物都可能产生这种心理,因此不必纠结。‎ ‎2.法兰柯以斯·戴拉罗希弗卡尔说:“每个人都抱怨自己的记性不佳,但没有人抱怨自己的判断力不佳。”乐思哲以为:“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越客观越好,有时你要相信你的判断。”‎ - 29 -‎ ‎3.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4.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5.信息时代,需要你自己去判断真伪,需要你的理性。有了你的理性判断,才有流言的终止。试问那些“秦火火”为何被捧红?试问那些胡说的“大v”们为何有千万粉丝?因为你信了,不加判断的信了,不论他的言论多么怪异乃至荒谬。谣言,因为无数个你的轻听轻信就此流传。倘若你看到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小心求证,而不是做谣言的传播者,那么,你就成功地运用了理性判断终止了谣言。‎ ‎6.农民冯自学9年前从中国西北部最贫穷、干旱地区之一的宁夏同心县移民到政府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的“移民村”——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如今的他已是年入百万、远近闻名的“甘草大王”。他说,“没有互联网的信息,就没有我的今天”。初中毕业的冯自学种了1000多亩甘草地,开办了一家甘草饮片加工厂,操办着甘草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业务,2009年的利润就已超过一百万元。“过去卖靠一个字——等”,冯自学的妻子何彩霞回忆起接触互联网信息之前的日子,十分感慨。“卖什么价格就是来收购的人说了算,咱农民没信息,也不知道上哪儿了解市场,卖不上好价。”从2007年开始,宁夏开始由政府投入推动农村信息化,将网线接到全自治区2362个行政村,在每个村建立起信息服务站,配上电脑,让下乡大学生和年轻村干部担任信息员,这让冯自学和周围的村民们开始逐步接触了互联网。现在的冯自学一年要销售约600吨甘草产品,其中四成通过网络完成。网络销售又促成了实体店面的建立。冯自学把门店开到了广东,产品已远销港台等地。‎ - 29 -‎ - 2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