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讲学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讲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 读懂文章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 一、明文体特征,知读文关注点 1.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 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自传》 《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 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传记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评传则一面记述人物的经 历,一面加以评论。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等。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来说,可分为传记文学和史实性传记。“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 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 想性的文学描写;“史实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2.传记的文体特点 (1)真实性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 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 传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包含人的生命、情感在内; 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 到传神的目的。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风趣。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 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3)概括性 概括性即选材精当,高度概括。一是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极具性格特点的人 物;二是选择能够高度概括人物特点的事迹。 (4)通俗性 通俗性是指表达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要求多样化,如介绍科学成就简 明、平实、朴素,描述使主才能与情趣则生动活泼、文雅诙谐。 3.传记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传主的肖像写人 传主的肖像主要指传主的外貌,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 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静态,也可以写动态。 通过传主的语言写人 传主的语言要个性化,能表现传主的出身、教养、经历和 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通过传主的行动写人 传主的行动要符合生活实际,符合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 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传主的性格和心 理活动。 通过传主的心理写人 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 传主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怨恨等 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动作暗 示等。 通过传主的活动环境写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传主的个性的形成与 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传主的性格极为有用。 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写人 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 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传主的性格更鲜明。侧面 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传主。侧面描写常常与 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二、抓读文关注点,定解题信息区间 读文抓 4 要素,思 8 问题 传记,是以写人为主的文体,其核心就是人和事,人物的品格精神、形象特点在他做事 时的言行当中表现出来,有时还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体现,阅读时只要抓住人和事,即可把 握人物性格特点、品质精神。因此,阅读传记要善于提取“4 要素”,弄清“8 问题”。 1.4 要素 线 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轨迹 事 要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 就”“经验”等 理 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 情 要了解文中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 2.8 问题 什么人 → 什么时候 → 什么地方 → 什么事 → 什么影响 → 什么品格 → 什么评价 → 什么启发 [读文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①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 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 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 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 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 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 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②1940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 1946 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 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 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 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 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 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③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 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 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 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 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 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 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 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④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 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 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 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 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 的思维方式。 ⑤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 “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 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 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⑥吴文俊 37 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 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 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 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 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 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 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 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 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 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 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 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这样快读文] 人生轨迹(线) 行为事迹(事) 形象、精神(理) 情感态度(情) 小学到大学(第①段) 小学未显出数学才 华,初中数学得过零 分;高中最喜欢的是 物理,高三物理老师 发现其数学潜力;大 学进入上海交大数学 对读书有兴趣,以兴 趣为先导来读书 系,却对物理有兴趣, 大三数学老师帮助他 摆脱困惑,认识到数 学的魅力 大学毕业至遇到陈省 身(第②段) 由中学数学教员到数 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 员,做拓扑研究,从 事机器定理证明 做研究能迅速捕捉核 心问题,独辟蹊径 高度赞扬,充满崇敬 走上数学研究之路后 (第③段) 在数学上取得一系列 成就,特别是运用机 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 潜心学习,不蹈袭前 人,不盲从权威 高度赞扬,充满崇敬 重视数学基础教育以 及兴趣广泛(第④~ ⑤段) 第④段:赞成丘成桐 的观点,对奥数有清 醒的认识,认为数学 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 数学的思维方式 第⑤段:介绍吴文俊 兴趣广泛的事例 重兴趣引导,不过分 追求功利;不迂腐, 兴趣广泛,内心充满 童趣,注重人文修养; 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 光 四十多年后(第⑥段) 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 技奖 认为学术生命能终生 保持 高度赞扬,充满崇敬 相关链接 内 容 形象精神 情感态度 ① 引《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 吴文俊》一文对吴文俊成就的介 绍,以及 S.穆尔的评价 有开创精神,贡献卓著 高度赞扬 ② 引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 学家奖时的评语 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 性 高度赞扬 [这样准答题]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吴文俊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六年中学数学教师,是恩师陈省身帮他走上数学研究的 道路,从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至关重要。 B.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认为要创新就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 步亦趋,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C.在吴文俊看来,我国的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而不是追求海量题目训练和竞赛获奖。 D.吴文俊不仅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而且学术视野广阔,善于抓住事 物的本质,独辟蹊径,因而他能够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创造性成果。 [信息采集] 联系前面[这样快读文]可知,A 项与第②段对应;B 项与第③段对应;C 项与第④段对 应;D 项与全文信息相关,是全文相关信息的整合。 解析:选 B 原文第③段中“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表达的 意思是“开始的时候可以借鉴,但不能总是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要想取得成功,不能忽视学 习,还要能独立思考”,而 B 项“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 成功”曲解了文意。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 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用 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 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 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 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信息采集] 联系前面[这样快读文]可知,A 项与第①段吴文俊走上数学之路对应;B 项与第②段中 的从事机器定理证明对应;C 项与第⑥段不认同所谓的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对应;D 项 与第②③段的科学贡献和相关链接的评价对应;E 项需联系全文分析。 解析:选 BE A 项,“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说法不恰当,文中只是说“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 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并未说使他打消转系念头。C 项,“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 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于文无据。D 项,“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错误,应 为吴文俊“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 法研究数学”不确切,文中表述为“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 主要的想法”。 3.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 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信息采集] 联系前面[这样快读文]可知,回答本题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 和要求。要分析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就必须从文中搜寻吴文俊广泛的兴趣与日后专 业研究成功的相关信息,然后证明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观点须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脱 离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可取的。 答: 答案: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 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 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 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第 1 讲 传记理解类题目怎样准又透 传记理解类题目包含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等,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 力。通常设置理解句子含意题目来考查。考生解答理解类题目时,常常缺乏语境意识、主旨 意识、关键词意识和技巧意识,造成理解停留在表层,理解得不全不准。解答此类题目的方 法与小说和散文理解类题目相同,这里仅以理解句子含意为例进行讲述。 常见 设问 ①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②文中画线句有何深层意义?请结合具体语境简要阐释。 思维 定向 ①从主旨入手:在把握情感主旨的基础上理解语句。 ②从关键词入手:抓住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理解语句。 ③从修辞入手:分析所用修辞,结合语境理解语句。 ④从表达方式入手:根据表达方式的功能理解语句。 [典例] (2013·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定和[注]是个音乐迷 沈从文 ①“定和是个音乐迷”,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包含了一种温暖的爱,而且说明定 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的稍稍游离。 ②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画,对于照相特别发生兴趣。 可是图案画在中国,提倡者既不知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又缺少用 欧美精美图案作底子,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志的需要,无前途可想而 知。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巧的艺术,其艺虽巧,学成亦不甚困难。蕴藏于定和生 命中的特长,即那点混合了忧郁幻想与奔放热忱而为一,对艺术几乎近于宗教虔敬的情绪, 欲消纳它,转移它,当然只有用无固定性音符捕捉热烈而缥缈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 乐,方可见功。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这过程实由着迷开始,音乐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③二十六年春天,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行时,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 朋友,这人名张定和。认识以后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这位西洋朋友说,定和身 上的可爱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他觉得这是当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他们 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一条马路上,各据一小房,比邻对窗,原本不相识。西洋朋 友虽热爱人生,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西洋古典音乐。定和却刚好 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又借来个留声机,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终日轮流开放,闹得个 神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也许还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 舞足蹈的狂态:一脑子古怪欲迸而未迸的狂态。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皱了个八字 眉摇头说:“嗐,艺术家,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样,为音乐着了迷吗?”过 不久,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饭时,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一谈天,才知道定和原来当 真是个音乐迷。肖邦、巴赫、莫扎特,或这位或那位,总之,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 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他的可爱 处就是那点狂与痴混合作成的无可比拟的忠诚,简直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这位久住中国 的洋先生说:“这性格太可爱了。我就想不到十五岁就玩政治、二十岁就吃政治饭的早熟的 中国青年中,还有你这么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④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上海战事正十分激烈。定和担心他的乐谱会丧失,抱了一堆不 值钱的物事,由上海回到苏州家中。看看家中那一房子旧书,那几大箱旧画,以及那些老式 大皮箱中的世传的珍贵古玩、貂褂狐裘,觉得不拘是什么,都在战争中无意义,存在或遗失, 对于他都无多关系。临走时,只是抱了那一捆沉甸甸的旧乐谱,上路向后方跑。苏州,合肥, 武汉,一直跑到重庆,知道音乐迷的资格还存在,方才停住放了心。身边除了一堆使个人发 迷的乐谱外一无所有,好,那就啃乐谱吧,于是在国立戏剧学校教音乐了。这就是他后来作 曲和近十年话剧发生重要关联的原因。过不久,他又离开了剧校,转入重庆中央广播电台, 任作曲专员,定期将新作的抒情歌曲,或与战争时事有关的新歌曲,由电台广播。 ⑤在困难的局面下,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我不免感到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 希望,即文学或其他艺术,尤其是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此一时或彼一时,将依然 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承认以外还 知否定,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 “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过去的“迷”既已证 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选自《沈从文全集》,有删改) [注] 定和,即张定和,著名作曲家,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 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1)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 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2 分) 答: (2)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 严持久的跋涉。(2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理解……含意”可知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2)审隐含 一个句子由多个词语组成,其中只有几个词起关键作用;因此,分析句子含意要着重抓 关键词。如:句(1)“肖邦、巴赫、莫扎特”“地球另外一边”“迷住了”“征服了”;句 (2)“音乐迷”“庄严意义”“收获”“自限”“庄严持久的跋涉” 。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1)角度一:联系上下文。句(1)画线句前写到“肖邦、巴赫、莫扎特”等人,可知“地 球另外一边那些”人物是指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句(2)画线句前写到“‘音乐迷’三个字 的庄严意义”,可知“更庄严持久的跋涉”是指定和会在音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2)角度二:紧扣关键词。句(1)“迷住”和“征服”都是“痴迷”的意思。句(2)“收 获”指有了相当大的成就,“自限”指不会满足当前成就,“更庄严持久的跋涉”指会在音 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规范答题] (1)①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一生沉迷于音乐,又用音乐长期影响了世界;②定和被他们 的作品征服,同时也像他们一样痴迷于音乐。 (2)①定和痴迷音乐并有了相当大的成就;②作者认为他不会满足当前成就,而会在音 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课时跟踪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 [美]麦圭尔 拿破仑将指挥总部设在尼斯,并且约见这些将领们。将领们仔细打量着他们的新任总指 挥官——一个只有 26 岁,留着长乱发须的瘦小家伙,一双手紧拿着他新婚妻子的画像,并 且坚持每个人都要欣赏——但没有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不起眼的人是 位政治阴谋家,借着什么秘密交易而谋得了此职位。难道他真的能指望这些在愤怒、饥饿中 挣扎的 27 000 名士兵来对抗奥地利帝国?这些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领军饷,且衣不蔽体, 穿着草鞋。 但是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反而有条不紊地询问他 们单位的大小,部队的士气,以及补给的问题。然后他告诉他们,他将于次日检阅士兵,并 且在后天就要开拔部队。 他并没有完全依照原先安排的时间进度来做,但是也没有落后多少。在 48 小时之内, 他已经设法取得足够的面包、肉类,甚至还有白兰地酒,至少可以维持 6 天。他又将部队中 顽劣不驯的士兵打散,分布到其他单位中,借以分散他们的愤怒以及哄吵的力量。 为了增强部队弟兄们强烈的认同感,拿破仑主持了一次正式的检阅。他对部队的演讲, 展示了他那激发部队士气的伟大能力,使将士们深受感动,并且从 1796 年 4 月 2 日开始行 军。他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反而快速地率领大 军穿过热那亚领地。在四次遭遇战中,轻易击退了奥地利与撒丁尼亚的联军,接着在 4 月 28 日,撒丁尼亚国王同意停战。而奥地利军队也撤退以保卫米兰市。 首次胜利后,拿破仑又向他的部队做了一次演讲: “将士们!到目前为止,你们一直在为一些不毛之地奋战着,虽然这些不毛之地因为你 们的浴血奋战而出了名,但是对国家却毫无用处……在缺乏一切物资的情况下,你们却能成 就一切事情。你们在没有大炮的武力下赢得战斗,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横渡河流,在没有靴 鞋的情况下咬紧牙关行军,并且经常在没有面包食物,没有白兰地的情况下空腹露宿扎营。 只有自由斗士才能够承受你们所忍受的艰难困苦!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他的儿子拿破 仑二世从未统治过法国。但是到了 1852 年,他的侄儿路易·拿破仑,却利用这个名字的声 望,宣布成立第二帝国,并且理所当然地用了拿破仑三世这个头衔。拿破仑主义——相信政 府应由人民所指派之强大且独裁的统治者所治理——这种观念继续在法国的政治中流行多 年,即使在今天,它仍是一种明确而有形的力量。 拿破仑实际上是千百种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无数的绘画、诗词、戏剧和电影都歌颂他 的功绩。不管他在历史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不可否认,他仍然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 超越了生命本身的人。不论我们是欣赏他或是憎恨他,是颂赞他或是诅咒他,我们都很难不 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 (选自《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有删改) 相关链接 滑铁卢战役发生时,卷土重来的俄罗斯大军还没有进入法国,即使拿破仑在滑铁卢“险 胜”英国人,当奥地利军队,特别是几十万俄军杀过来的时候,拿破仑将会迎来没有任何机 会的惨败。 (《拿破仑究竟败在哪儿》)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这反映了拿破仑镇 定自若、毫无畏惧的品格,为后文写其取得的骄人战绩做了铺垫。 B.拿破仑的儿子拿破仑二世没有统治过法国,到了 1852 年,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拿破 仑成立第二帝国,并且理所当然地用了拿破仑三世这个头衔。 C.拿破仑的演讲能很好地抓住士兵的心理,表明了自己与士兵荣辱与共、苦乐共享, 自己和整个法国理解士兵。 D.拿破仑在演讲中高度赞扬了士兵敢于克服困难,敢于打硬仗的作风。 解析:选 C C 项,“表明了自己与士兵荣辱与共、苦乐共享”错误,他的演讲并未体 现此内容。 2.下列对作品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二十六岁时,拿破仑就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他率领饥饿中的 27 000 名士 兵四次打败了奥地利与撒丁尼亚的联军。 B.拿破仑的演讲极具魅力,富有鼓动性,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 散漫、顽劣的军队变成有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C.士兵们被拿破仑的演讲深深打动,他们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 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拿破仑快速地率大军越过热那亚领地。 D.拿破仑一生战功赫赫,即使对他的评价不一,有欣赏、憎恨、颂赞、诅咒的,但是 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他自己为他个人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 E.拿破仑实际上是所有文艺创作的灵感泉源,无数的绘画、诗词、戏剧和电影都歌颂 他的功绩。不管他在历史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不可否认的,他仍然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 一位超越了生命本身的人。 解析:选 BD A 项,“他率领饥饿中的 27 000 名士兵”不当,文中说“他已经设法取 得足够的面包、肉类,甚至还有白兰地酒,至少可以维持 6 天”;C 项,“放弃从阿尔卑斯 山穿越的近途”的不是士兵,而是拿破仑;E 项,原文是“千百种文艺创作”,而选项将范 围扩大为“所有文艺创作的灵感泉源”。 ★3.“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一句有 什么深意? 答: 答案:赞美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拿破仑对后世的影响, 即拿破仑的侄儿利用拿破仑的声望所获得的成就以及作为法国政治力量强大根基的拿破仑 主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气象学家黄荣辉:从放牛娃到院士 黄荣辉,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79 年,黄荣辉作为第一批留学生被派遣到日本东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科留学。他根据自己多年的 研究积累,选择了当时国际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行星波动力学,学成归国。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从事行星波动力学的研究,获奖无数,然而,他的成长之 路却是从贫穷的放牛娃开始的。 黄荣辉出生在福建省惠安县一个非常穷苦的农民家庭,父亲靠给人家当雇工或长工来养 活全家。新中国成立前,祖祖辈辈都没有上过学。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家里分得土地, 他才上学。由于生活十分困难,没有钱交伙食费,每星期他必须自己从家里挑几十斤白薯和 柴草步行约 20 千米到学校。再冷的冬天也只穿两件破烂的冬衣,直到高中毕业前,都没有 穿过一双买的鞋。一双木拖鞋伴他度过了中学时代。他与一位同窗好友合盖一床被子,上学 用的文具只有靠有时帮助经济富裕家庭的子弟背书得一点劳务费来购买。然而生活的艰辛并 没有使他退却,反而更激励他勤奋读书,使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1959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他带着家里唯一的一条被子, 第一次穿着买来的鞋迈入北大这一引导他认识现代科学的大门。学校给了他最高的助学金, 还有冬衣和夏衣,有关领导还经常嘘寒问暖。这使他暗下决心: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报答党和 人民对自己的培养。就是这样一个纯朴的信念,使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1979 年,黄荣辉开始着手准定常行星波研究工作。准定常行星波变化缓慢,波长上万 千米,比地球半径(6 400 千米)还长,这是进行两周以上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变化预报 的关键性动力学问题。进行这样的理论研究,必须从分析浩如烟海的观测资料入手。要在这 个领域提出一点新见解、新理论,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也要耗费巨大的心血。黄荣辉 同样无捷径可走,只能通过非凡的毅力进行研究。黄荣辉感叹:“灵感没有帮过我的忙。” 是的,他是把中国农民的老黄牛精神和现代科学手段、科学思维相结合来塑造科学家的形象 的。 他家老少三代五口人,居住在狭窄的简易筒子楼里。回国后,两个孩子都上学,每天晚 饭后,不论刮多大风,下多大雨,他都要到办公室去,直到家人休息之后,他才回去“接班”, 用报纸把灯挡起来,继续他的研究。 清贫的科研生活,使他和他的爱人获得很强的适应力。吃饭,他不问色香味,塞饱就行; 工作累了,他不论睡地铺还是行军床,肩膀一挨铺就睡着。上班时,头脑里不想柴米事,下 班晚回家,爱人没意见。对于这样的生活,他说:“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 在科学的迷宫,黄荣辉有时可以忘掉一切。一年春节,研究所为每人代购一只鸭子。分 鸭子那天,黄荣辉推导有关行星波传播的数学公式,又是很晚才回家。自行车上挂着鸭子, 满脑子还是数学公式。到家后,公式没推导完,鸭子却不见了。他爱人笑道:“你一个活人 带一只死鸭子还丢了?”谁知鸭子被所里一位同事拾到并送还。这位同事做了一个简单的推 理:我们所今天分鸭子,丢鸭子的人这么晚了才回家,这人一定是我们所的“书呆子”黄荣 辉。 黄荣辉有时有点“呆气”,可他更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志气。1979 年,他由国家派遣赴 日留学。两年中,他每日工作 14 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在机房工作。由于他在行 星波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当时的日本气象学会理事长就多次挽留他在日从事研究工 作,并表示要负责他在日期间的一切生活费用,但他没有答应,如期归国。美国大气研究中 心一位气象学家也要给他优厚的待遇,促他赴美工作,他婉言谢绝:“国家需要我赴美作合 作研究时,我会去的。”直到不久前,国外一所大学还愿提供高薪招聘他,他同样没有答应。 他对记者说:“我这个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事业,就在生我养我的中国。” 黄荣辉很注意培养年轻人的科研能力。他在 10 年前倡导举办的学术沙龙一直延续到现 在。无论他有多么忙,只要他在国内,他都会参加每两周举办一次的学术沙龙。他指导学生 做学术报告非常认真,给学生修改论文总是一字一句地推敲,当论文发表后,从不把他自己 的名字放在前面。稿费也从来不拿,全部给年轻人,历来如此。这使年轻人很受鼓舞。 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下,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在他身边工作。不但有我国派出的中 国留学生回国后和他一起工作,还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的留学生做了他的学生。这种情 况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黄院士曾说:“我是由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中科院院士的,我做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党 多年教育的结果,再就是个人的努力。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理想,不是为了谋生。对名誉我 看得很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要为科学发展扎扎实实地做点贡献,为国家为 人民解决一点实际问题。” 4.下列对传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荣辉是第一批被派遣到日本东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科的留学生,他选择的课题是当 时国际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 B.黄荣辉祖祖辈辈都是文盲,家境贫困,他求学期间历尽艰辛,勤奋读书,最后以优 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 C.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黄荣辉凭着非凡的毅力进行常行星波研究工作,清贫的生活没 有改变他对科研工作的乐趣。 D.黄荣辉很注意培养年轻人的科研能力,培养带动了一大批年轻人,他的超高的科研 能力甚至吸引了好多国家留学生成为了他的学生。 解析:选 D D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下,吸引了外国留学 生成为他的学生”。 5.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黄荣辉出身贫寒,但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最终在行星波动力学 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B.文中用丢鸭子的事件来刻画黄荣辉不懂生活,迟钝木讷的“书呆子”形象。 C.清贫的生活并没有成为黄荣辉的困扰,家人的支持让他能够专心致志地致力于科研 工作。 D.准定常行星波研究难度大,资料多,但黄荣辉依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见 解、新理论。 E.由于黄荣辉在行星波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美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多次挽留 他在美从事研究工作,被他婉拒。 解析:选 AC B 项,“书呆子”形象是表面的,实质上是在体现他忘我投入的科学精神; D 项,没有提及他“提出了新见解、新理论”;E 项,是日本气象学会理事长,非美国。 ★6.《论语》有云:“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黄荣辉将这两句化用为“人不堪 其忧,我也不改其乐”。结合全文,阐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 答案: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为不能承受的苦难忧虑,在“我”这里都能甘之如饴, 乐在其中。②家境贫寒却充实:尽管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他都坚持完成学业并保持优异成 绩。③科研生活艰苦却精神富足:即使居住条件简陋,衣食粗鄙,早出晚归,他也能创造条 件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并以之为乐。 第 2 讲 传记归纳概括类题目怎样快又准 传记概括类题目一般设置概括传主的事迹或成就,概括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成就取得、 品质形成原因等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考生解答概括类题目时,常常因缺乏区间 意识、整合意识而出现重点遗漏、重点交叉重复等问题。 概括传主事迹或成就 “概括传主事迹或成就”是全国卷近年来的必考题,因此,切实把握此类题型的特点意 义重大。 常见 设问 ①×××在××方面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②×××主要有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③文中写了传主的哪些事? ④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 思维 定向 第一步:读文章,理事件,寻人生轨迹。 阅读文章,标画出时间、地点、职位(工作)、事件性质或人物关系变化的词 语,找出围绕传主写了哪些事,弄清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的关系,进 而勾画出传主的人生轨迹。 第二步:据题干,定区间,析事迹成就。 根据题干要求,把握题目是从哪个角度(包括哪个阶段或哪个领域等)考查对 传主事迹或成就概括的,以便确定思考方向或答题的信息区间,从而准确概 括事迹或成就。(在概括事迹或成就时最好分“实践业绩”“理论成果”“人 才培养”“荣誉影响”等角度) [例 1] (2013·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良镛:筑梦人生 ①1922 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 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 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 武汉、重庆求学;1940 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 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 万人居”的理想。 ②1950 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 华大学建筑系。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 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出,西方 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 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 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 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 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 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 “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 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 最核心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 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在这样 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 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一生不 变的梦想。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 言传身教,桃李芬芳。他常常对学生说:“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 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 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 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 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在 1999 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 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 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 年,86 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但他按 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努力坚持,很快就可以走路了。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 一幅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医生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 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 良镛。”中国两院院士、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 的荣誉和成就并未让吴良镛停下前进的步履。他每每凝思:“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 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6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成就”可知本题考查概括传主事迹。 (2)审隐含 “建筑领域”限定了答题区域,相应区域为全文;因是全文,故要注意抓段落中的重要 词句,如:第②段“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第③段“提出了‘有机更新’理 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 造工程”,第④段“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第⑤段“‘融 贯’……概念”,第⑦段“贝聿铭……步履”。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建筑领域成就 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第④段 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 第⑤段 理论方面 成功改造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 第③段→ 实践业绩 参与创建建筑系 第②段 他在教育一线言传身教,桃李芬芳 第④段 人才 培养 中国两院院士、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 荣誉和成就 声望影响 [规范答题] ①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②实践业绩方面, 如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工程;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 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④人才培养方面,参与创办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 概括传主的形象 概括传主形象是传记文本考查的一个热点,应引起重视。 常见 设问 ①从×××方面来看,×××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传主×××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③×××××内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特点? 思维 定向 ①从事件入手:抓事件中传主的表现。 ②从细节入手:抓典型细节,分析传主精神品质。 ③从关系入手:抓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 ④从议论入手:抓作者对传主议论性描述或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⑤从链接入手:抓链接中的有关内容。 [例 2]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①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 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 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 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 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 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 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 〈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 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 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 则编为《肇域志》。 ②《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 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 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 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 “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 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③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 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 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 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 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 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 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④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 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 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 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 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 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 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 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 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顾炎武治学”“特点”来看,本题考查概括传主形象。 (2)审隐含 “治学”显示了答题区域,文中②段与“治学”密切相关;“特点”则隐含了概括人物 形象要扣住最能表现其“特”的关键词句。如:“严谨笃实”“学术创新”“不愿‘速于成 书,躁于求名’”“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 术、政治思想”“他又不断增改”“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 十余年,编成此书”“供后人研讨”。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事件(人物的言行)入手 《日知录》的成书过程集中在第②段,其中有“康熙九 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 已得手稿二十余卷”事件,已经刊行,还增改,可见顾 炎武求真求实的治学形象特点;事件“一旦发现前人著 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可以概括出其“从不沿 袭前人”的治学特点;事件“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 可以概括出其坚持,善于积累的治学特点。 从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入手 文章在第②段开始就有作者对其的评价“他的严谨笃 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 求名’的治学品格”。可见其具有严谨笃实和创新的治 学特点。 从细节描写入手 “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 改定’”的细节可以看出他独立思考,善于求真的治学 特点。 [规范答题] (1)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2)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 (3)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 概括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的原因 概括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的原因是近年全国卷传记阅读的热考题型。这类题实际上 是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概括。 常见 设问 ①×××为什么能取得突出的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②×××能做到××××,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③是什么原因让传主走上×××路的? ④从全文看,×××为什么会坚持××××? 思维 定向 ①从客观原因(外因)入手: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生活环境,传主与亲人、 同事、上下级间的关系。 ②从主观原因(内因)入手:传主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个人努力、个人修 养等。 [例 3]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将军赋采薇 ①戴安澜任第 73 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 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 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②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 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 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 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 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 200 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 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 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④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 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 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 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 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 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 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 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 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 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⑤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 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 “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 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 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 穿越荒山密林。1942 年 5 月 26 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 仅 38 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 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⑥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 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 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 20 万人,沿 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 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 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 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 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 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 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 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原因”“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可知,本题考查概括传主成就取得、品质形成 的原因。 (2)审隐含 从题干中的“必有内在原因”看,总结原因要侧重于内因。从题干中的“抗日爱 国”“国人爱戴”“敌人佩服”看,要注意挖掘戴安澜内在的魅力,这种魅力遍布全文,答 题时要整体考虑。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戴将军令人敬佩的原因散见全文:从第②段可以看出戴安澜能够超越党派利益,顾全民 族大义,从第①段、③段和“相关链接”②中可看出戴将军的多才多艺,从第④段中的绝命 家书中可以看出戴将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对家人的关爱之情,从第⑤段中指挥战斗的场景可 以看出戴将军的英勇善战等。从“相关链接”①中可以看出戴安澜为人平和、不求功名,等 等。 [规范答题] 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 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 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特别提示] “化事为理”的概括方法 1.方法点拨 上面所讲的 3 大题型,考查的均是归纳概括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讲,“题型一”是对事 情的归纳;而“题型二”和“题型三”不仅有对事的归纳,还有事理的概括。这种“理”不 是从原文观点词句中提取出来的,而是从一些具体事情中“分析提炼”的。分析提炼的过程, 就是将具体的内容概念化,将含蓄的内容明白化,将形象的内容抽象化,也就是“化事为理” 的过程。 2.示例指导 文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原文略) 题目:金开诚先生有哪些值得世人学习的“风范”?请用自己的语言分条归纳。 分析:如何将筛选出的金先生的四件典型事件加以“分析提炼”。 典型事件 化事为理 ①《金开诚文集》(4 卷)出版时,他的眼睛不 好,已不能自己校对,仍然对排版错字盯得 很紧。从他的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 “校字如仇”。金先生备课超出常人地认真, 讲稿上写满细细密密的小字,而且对着镜子 录音练习讲授,他几乎把自己讲课的每一段 内容都背下来。 自己校对,对错字盯得紧,可见金先生做学 问严谨;备课超常认真,背讲课内容,说明 金先生兢兢业业,从而概括出金先生风范之 “治学严谨”。 ②像金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很多已经 不上大课。但他在北京大学书法所授课期间, 却坚持连续几天上大课。记得每次上课后我 送他回家,见他坐在后车座上,面色憔悴, 极度疲劳。 德高望重却坚持上课、连续上大课足可以说 明金先生“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教育 事业”还不全是值得世人学习的“风范”, 须再从具体到一般概括出“敬业勤业”。 ③他善于从语词句篇章的细处入手做学问, 从文辞的考辨到书写自己的思想,其学问是 由小及大,由具体而广博。 文章从细处着手,注意文辞考辨,学问注重 积累,这一切都可以用“务真求实”来概括。 ④他把自己的晚年献给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思 想的重建大业,站在中国立场上为中国文化 发展做贡献。 辛苦了大半辈子,晚年还勤耕不息,只要有 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就有他奉献的身影, 这种“风范”可称为“执着奉献”。 至此,从事到理,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万里长空绘彩虹 ——记中国第一飞行女将军岳喜翠 岳喜翠,中国第一位飞行女将军。闻名遐迩的“功勋飞行员”,在展翅蓝天近 40 年里, 安全飞行 6 000 多小时,航程 200 多万公里,是我国女飞行员中飞行年龄最长、飞行时间和 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最多的一位。多年来,岳喜翠飞遍祖国东西南北的长空,在蓝天白云之间 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航迹:100 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军事演习、科研试飞、抢险救灾、飞播造 林、人工降雨等重大任务,并成功地进行了首次飞机大面积人工降雪、人工消雨,填补了我 国航空气象史上的空白。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祖国的万里长空谱写出一曲曲英雄壮歌, 描绘出一道道绚烂彩虹…… 岳喜翠出生于山东的一个矿工家庭,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像雄鹰一样翱翔于蓝天,一 览祖国山川河流的美丽壮阔。1965 年 7 月,国家招收第三批女飞行员,岳喜翠刚初中毕业, 凭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走进了航校。 面对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艰苦的学习生活,这个矿工的女儿继承了父辈那种坚忍顽强的精 神,爬山、跑步、打旋梯等,训练场上,她的汗水一遍遍地浸湿了衣裳。正当一切顺利进行, 她即将展翅高飞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打击却迎面而来。医生诊断她患了风湿性关节炎,搞不 好就可能永远停飞! 抱定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坚定信念,她给自己安排了严格的治疗、学习计划,一边积极配 合医生治疗,一边按教学计划自学功课,同时忍着疼痛顽强地进行体能训练。开始时全身刺 痛,几分钟下来,浑身汗透,可她咬牙坚持,两个多月后,她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重返航 校。 从航校毕业后,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岳喜翠达到了全天候的飞行水平。23 岁时,领 导任命她担任机长。担任机长的第二年,她接受了一项卫星回收的飞行任务。岳喜翠带领机 组人员冒着酷暑高温,驾机从武汉飞到山东莱阳,参加卫星回收模拟试验。刚下飞机,面对 着一双双质疑的眼睛,岳喜翠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打消大家的顾虑。 一到试验场地,岳喜翠就带领大家调查、研究,分析相关问题,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就 向科研组的同志虚心请教。为了夜间航行准确无误,便于跟踪观测,他们在莱阳地区不同方 向摆了五个点,用探照灯照明观测,及时收集并上报摄影机所拍摄到的各种信息数据等。 就这样,岳喜翠领着全机组人员与科研人员密切合作,用两个月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科 学试验任务,受到国家科研部门的赞赏。在这次任务中,岳喜翠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独当一面 的组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航空事业是科学的事业,航空科学涉及的学科门类很多。为了延长飞行生命,她不断学 习新的科学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飞行技艺。她先后驾驶过五种不同型号的飞机,由于各种 机型差异较大,每驾驶一种机型之前,她都要全面学习新的驾驶理论和航空技巧。 1985 年,领导决定让她改飞新型飞机“安 26”,这对于已进入中年的她来说是一个新 的挑战。为了克服记忆力差的困难,她常常是天不亮就起床背数据,夜深人静时还在钻研新 的理论。只要有机会,她就到驾驶舱里观察、揣摩。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她以 优异的成绩取得了驾驶新型飞机的资格证。 还记得 1978 年冬天,新疆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200 多万亩冬小麦急需大雪覆盖,天 山牧场 400 多万头牲畜急需水源。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气象局决定在新疆地区进行我国首次 飞机大面积人工降雪试验。飞机人工降雪的最大特点是要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操作。这样,会 给飞机驾驶带来极大困难和危险,这对飞行员的驾驶技巧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运输航空兵部队和岳喜翠接受了这项试验性的任务。 那天夜里,天气突然变化,岳喜翠带领机组迅速进入阵地,等待起飞。不久舱外下起了 冰粒,噼噼啪啪地砸着机身,机窗上也蒙上了一层雾霜。驾驶员看不清起飞跑道,情况非常 紧急。在这个关键时刻,岳喜翠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技艺,凭仪表操作强行起飞。 当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将大量的催化剂洒向浓浓的云层时,飞机像胜利的雄鹰一样在云海里来 回盘旋着。 岳喜翠在近 40 年的飞行生涯中,无数次地为祖国的科研试飞建立功勋,其中最值得骄 傲的是为“神舟”五号做过多次空投试验。1996 年,身为某运输航空兵副师长的岳喜翠, 受命为飞船返回舱模型进行高空空投试飞。这种试飞在国内没有先例,在试飞飞机的手册上 也查不到相关数据。这项没有前人经验和现成资料的试飞任务,需要我国科研人员和岳喜翠 机组从零做起。 五年多的时间,岳喜翠带着这些空投员、空投师们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五十多次高空 空投试验,为科研部门获取了宝贵的测试数据。当岳喜翠目睹宇航员从太空成功地安全返回 地面时,想到自己在飞行生涯的最后阶段,能参与完成“神舟”五号飞天的使命,她感到无 比欣慰。 从一个女飞行员成长为中国第一个飞行女将军,岳喜翠在蓝天上书写了属于她的生命华 章。 (选自《决策与信息》,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长空绘彩虹”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岳喜翠在航空事业上留下的光 辉灿烂的业绩,形象生动,韵味悠长。 B.岳喜翠是我国第一位女飞行将军,也是女飞行员中飞行年龄最长、飞行时间和执行 急难险重任务最多的一位。她首次驾驶飞机大面积人工降雪、人工消雨,填补了我国航空史 上的空白。 C.岳喜翠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她善于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善于调查研究,虚心 请教,不断完善自己的飞行技艺。 D.本文写岳喜翠的经历,意在告诉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恪尽职守,要兢兢业 业,要敢为人先,这样的人物就称得上是英雄。 解析:选 B B 项,应是“填补了我国航空气象史上的空白”,选项“填补了我国航空 史上的空白”扩大了范围。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为了实现一览祖国壮丽山河的夙愿,出生在矿工家庭的岳喜翠凭着优秀的学习成绩、 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毅力考进了航校并成为了中国第三批女飞行员。 B.文章适当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使得传主的形象更为饱满,如写她担任机长参 加卫星回收模拟试验、面对他人质疑时的心理活动,虽一笔带过,却言简义丰。 C.岳喜翠是敢于接受挑战的人:23 岁担任机长;进入中年接受改飞任务,以优异成绩 取得新型飞机的驾驶证;飞行生涯的最后阶段参与“神舟”五号飞天的工作。 D.在岳喜翠的职业生涯中,为“神舟”五号做过多次空投试验是最让她骄傲的事。这 样的试飞由她首创,她不得不从零做起,克服重重困难,耗时五年才完成任务。 E.本文通过岳喜翠在成长经历中的诸多典型事例,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她成功的主客观 因素:个人的勤奋努力、领导的赏识重用、团队的精诚合作、困难的磨练砥砺。 解析:选 BC A 项不准确,原文是“凭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对祖国的 无比热爱,走进了航校”,并没有写出她在考航校时展现出“顽强的毅力”。D 项错,“这 样的试飞由她首创”表述有误,原文是她“受命为飞船返回舱模型进行高空空投试飞。这种 试飞在国内没有先例”。E 项错,本文并没有用典型的事件表现“领导的赏识重用”和“团 队的精诚合作”这两点。 ★3.概括岳喜翠的性格特征,并就其性格特征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①少有远志;②意志坚忍顽强;③严谨认真;④刻苦好学;⑤胆识过人;⑥敢于 接受挑战。看法: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 熊庆来,1893 年 9 月 11 日出生在云南弥勒的朋普镇息宰村,1913 年考取留学比利时公 费生。他先后在比利时、法国的四所大学攻读。他给父亲的信中说:“戏院、酒店、舞厅男 不喜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男以努力读书为要。”留学 8 载,熊庆来坚定 了他“科学救国”的理想与信念。在法国名师的指点下,他发表了一系列数学论文,获得法 国数学界的交口赞誉。1921 年秋天,东南大学聘请 28 岁的熊庆来为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在此任教的 5 年间,熊庆来讲授了十多门课程,编写了包括《球面三角》等十几种讲义。 1926 年,清华大学聘请熊庆来参与筹办算学系。他在清华算学系增设研究部,这是国 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他编写的教材《高等算学分析》,被商务印书馆收入第一批“大学 丛书”出版,成为全国大学算学系的必用教材。 1932 年,他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召开的国际数学会议,会后到巴黎的研究所研究函数 论,两年间写出《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论文。1934 年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 位,其无穷级定义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级”。这也确立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并 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 1937 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和教授的熊庆来收到了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聘请他 回滇任云南大学校长的电报。他与龙云约法三章,龙云允诺后他立即决定放弃清华的优裕条 件,回滇服务于桑梓。 上任伊始,熊庆来便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从全国各地聘请专家充实云大教师队伍。动物 学家崔芝兰,数学家赵访熊,社会人类学家吴文藻,文史专家顾颉刚等各学科的专家及一批 后起之秀陆续做了云南大学的教授。抗战时期办学经费困难,熊庆来想方设法四处筹集,得 到美国罗氏基金的多次资助,昆明富商董澄农先生捐建了澄农馆,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建了 映秋院。在他的努力耕耘下,到 1938 年,云南大学有了文法、理、工、医、农五个学院, 云大正式成为国立大学。自 1937 年至 1949 年,熊庆来在云南大学担任了 12 年的校长。这 12 年,是“云南大学的黄金时代”。在 1946 年,熊庆来领导之下的云南大学被《简明大不 列颠百科全书》作为世界著名的中国 15 所大学之一列入该书。 熊庆来自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起直到晚年,几乎把毕生的心血与时间都花在中国教育事业 上,只要是人才,他就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他,培养他。1931 年的一天,熊庆来在《科学》 杂志上看到一篇数学论文,论文的作者华罗庚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时的华罗庚是金坛中学的 一名小庶务员。熊庆来马上写信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又破格让清华算学系招进了华罗庚。在 熊庆来的精心培养下,华罗庚写出《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等数十种专著,成了世界著 名的数学家。 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熊庆来依然抱病指导两个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 的年轻人——杨乐、张广厚。再加上陈省身、严济慈、钱三强、钱伟长等,熊庆来为我国数 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科学家的典范,被誉为“不仅是中 国近代数学的先驱,更是识千里马的伯乐”。 在描述父亲的性格时,他的儿子熊秉明用了四个字:平实诚笃。这确是熊庆来性格之写 照。他举止言谈缓慢而持重,不善辞令,生活恬淡,与一切娱乐和享受都无缘。在欧学习期 间,他励志向学,16 岁奉父母之命与妻子结婚后,两人几十年一直相敬如宾。熊庆来治学 严谨,他的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任教授期间,他总是非常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作业中的错误他用红毛笔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即使在任校长之时,他也要每周亲自为学 生上几节课。 然而,熊庆来的平实诚笃中却蕴藏着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熊庆来在 1951 年因脑 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在其后的近二十年中,他就 是以这种病残之体一直坚持做研究工作。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他开始学习俄文, 经过努力,最终他能够借助字典阅读俄文数学文献。 熊庆来是中外闻名的数学家,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教育家,是将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 这颗数学界的明星将永远熠熠生辉。 (摘编自《弥勒县数学家熊庆来》等资料)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庆来留学 8 载,正如他给父亲的信中说的:“戏院、酒店、舞厅男不喜入。一寸 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男以努力读书为要。”这为他日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B.熊庆来性格“平实诚笃”。他生活恬淡,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研究,一心一意 地投入工作。 C.熊庆来治学严谨认真。这表现在他在任云大校长期间,拿出诚意聘请专家提升学校 的“软件”,又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学校的“硬件”。 D.熊庆来具有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他脑溢血后病情稍有好转,就开始练习用左 手写字;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还开始学习俄文。 解析:选 C C 项,任云大校长期间的事例是表现熊庆来治校严谨认真的,治学严谨认 真的事例是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和对自己数学论文的修订。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语言质朴简练,从不同方面突出表现了熊庆来一丝不苟的学习工作态度,并大 量介绍了他的辉煌丰硕的学术成果。 B.熊庆来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他以“熊氏无穷级”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为中 国人争得了光荣的一席之地。 C.熊庆来对学术研究一向执着而且才思敏捷,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 点的境界。 D.作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仍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仔细,一旦发现错误,就一一 圈出,并加以改正。 E.熊庆来一生识才爱才惜才,被誉为“识千里马的伯乐”,华罗庚、严济慈、张广厚 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大力资助。 解析:选 BD A 项,概括不全;本文对他的学术成果介绍得较少。C 项,“撰写学术论 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错误。E 项,文章中未提及对华罗庚、严济慈、张广 厚等的资助。 ★6.熊庆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 答: 答案:①机构建设方面:他一手创建了清华算学系,还在清华算学系设立了国内第一个 数学研究机构;执掌云南大学 12 年,使云大由省立而国立,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 ②教学方面:他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时都亲自编写讲义,认真教学。③人才培养方面: 他倾尽毕生精力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 第 3 讲 传记分析鉴赏类题目怎样全又深 传记分析鉴赏类题目一般设置分析鉴赏传记的文体特征、分析鉴赏传记的表现手法、分 析鉴赏传记的结构等题目。考生解答分析鉴赏类题目时,常因分析鉴赏切入角度不明、技巧 确认不当、效果分析遗漏要点而失分。 分析鉴赏传记的文体特征 常见 设问 ①作为××性质的传记,本文有何特点? ②请简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特色。 ③本文材料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④本篇传记在×××方面有何特点? 思维 定向 ①从类别入手:明确传记的类别(自传、他传、评传),分类别具体分析。 ②从语言入手:自传为第一人称,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语言幽默自 然;评传为第三人称,有叙有评,语言或朴素自然,或文采斐然。 ③从选材组材入手:材料的侧重性(详略)、典型性,组织材料的顺序。 [例 1]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朱东润自传 ①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 着一定的波折。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②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 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 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③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 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 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 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④《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 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 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⑤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 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 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⑥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 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 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 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⑦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 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 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 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⑧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 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 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 的范本。 ⑨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 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 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⑩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 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⑪这时是 1940 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 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 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 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 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 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 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 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 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 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 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 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 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本文有什么特点”可知本题考查传记的文体特征。 (2)审隐含 由题干中的“本文”“特点”看,解答本题要关注整篇文章;专从“特点”看,解答本 题要扣住能体现特点的重要词句,注意题干中“学术性质的自传”已明确了一个方面的特 点。 ①所在的答题区域:整篇文章和“相关链接”。 ②关键词句:如第②段“掺沙子”,第⑨段“穿新鞋走老路”等行文语言,第⑪段“这 时是 1940 年左右……明代张居正……”等等。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1)角度一:从类别(叙述人称)上分析:本文属于自传,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 的生平和学术研究,内容真实可信。 (2)角度二:从选材、组材上分析:传主既叙述了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又写了自己的 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略写工作经历,而详写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和形成过程,体现了 学术性质自传的特点。并且作者把自己的生平、学术研究和时代、国家命运的结合,凸显出 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3)角度三:从行文语言上分析:作者在叙述中将生平与学术二者交融,行文平易自然, “掺沙子”“穿新鞋走老路”等词语的运用,使得语言平实质朴,就像老朋友闲谈一样。 [规范答题] (1)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2)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 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3)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分析鉴赏传记的表现手法 映衬、细节刻画和引用是传记常采用的表现手法,试题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也主要集中于 以上三点。 常见 设问 ①本文写到×××,对表现×××有什么作用? ②××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③文中引用×××有什么作用? 思维 定向 ①从映衬入手:写其他人物,正衬(或反衬)传主,点面结合,揭示主题。 ②从细节入手:细节让传主丰满立体;真实可信,更符合读者心理需要。 ③从引用入手:传主方面——更丰满,更突出品质;文章方面——更充实, 更真实;结构方面——照应标题,设悬念,埋伏笔;读者方面——更全面了 解传主。 [例 2] (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 年 6 月 13 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 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 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 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 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 1915 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 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 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 年,25 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 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 建筑研究之路。1930 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 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 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 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 1930 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 刘敦祯,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 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 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 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 1937 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 206 组,因此探索 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 社停办也已整整 60 周年。 ⑩6 月 13 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 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 3 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 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 2006 年 6 月 21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多处提到梁思成”“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可知,本题考查传记的表现手法。 (2)审隐含 由题干“多处提到”可知,做题应先浏览全文,找出写梁思成的相关落段,文中③~⑦ 段都涉及了梁思成;由“任选一处”可知答题只举梁思成一个例子即可;由“提到”“作 用”并结合传记常用手法可知,本题应该考查“映衬手法”。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文章写梁思成的事迹,写梁思成为人熟知,目的是为了写传主朱启钤。 [规范答题] 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 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 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 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 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 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分析鉴赏传记的结构 常见 设问 ①本文××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②本文××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③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 思维 定向 ①从总体结构入手: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 ②从段落入手:一般要从段落对人物、主旨、结构所起作用的角度分析。段 落对人物一般都起到概括或突出人物某方面特点的作用,而对主旨和结构的 作用则是不同的段落其作用也有所侧重。开头段——点主旨,领下文,设悬 念;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中间段——承上启下,衬托其他内容。结 尾段——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主旨;升华感情。 [例 3] (2014·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 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 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 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 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 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 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 局限性。1949 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 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 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 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 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 内容。 ⑤1958 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 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 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 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 5 世纪一个少 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 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 “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 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 “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 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 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 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 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 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 60 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 800 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 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 天后,北京市政府 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 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 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 100 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 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 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 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本文第①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第①段”“作用”可知,本题考查分析传记的结构。 (2)审隐含 由“第①段”“作用”可知,解答本题要考虑到该段对下文的作用;另外,任何段落都 由关键词句支撑,故答题时应关注关键词句。如:“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 败告终”“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侯仁之成为 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本文开篇直接叙述传主经历,点出了传主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由传主经历可看出其对 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对塑造传主形象有重要作用;叙述传主经历时,指出具体时间和走向 历史研究之途的经过,显得真实可信;这些文字自然引出下文对传主后来研究城市历史文化 的叙述,又是为后文做铺垫。 [规范答题] (1)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2)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 形象更加丰满;(3)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4)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做铺垫。 [课时跟踪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为中国着迷的傅吾康 李雪涛 ①生于 1912 年 7 月 24 日的傅吾康是德国福兰阁教授的子女中唯一子承父业的。作为汉 学家的幼子,他孩提时代的一切好像都是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30 年中学毕业之 后,也毅然选择了汉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②傅吾康在汉堡大学和柏林大学师从颜复礼、佛尔克、许勒等著名汉学家。1935 年, 傅吾康完成了题为“康有为及其学派的国家政治革新尝试”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后来发表在 《东方语言学院通讯》上,赢得了众多的书评,甚至著名汉学家戴闻达教授也亲自撰文评论, 这对年轻的汉学家傅吾康来讲,的确是极大的奖掖。 ③1937 年,在大量西方人撤出中国的时候,傅吾康只身来到中国。此时,日本已开始 全面侵华,目睹了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累累创伤,傅吾康在一部著作中对他亲身经历的这 段中国历史描述道:“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弥漫了全中国。统一 战线的口号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 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④1941 年夏天,傅吾康与胡隽吟女士相识相爱,按照当时德国的法律,日耳曼人是不 能娶非雅利安人为妻的,否则傅吾康会被除去中德学会的职务。1944 年,傅吾康向时任中 德学会常务编辑兼翻译的胡隽吟求婚。后来胡回忆说:“我们结婚,正是表明我们反对民族 优越主义的短视政见。我很受他的鼓舞,也翻腾起国破家亡的愤慨!” ⑤抗战胜利后,傅吾康先后在北平辅仁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在北 大期间,傅吾康与季羡林等学者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⑥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汉堡大学也在着手重新建立已遭破坏的汉学系。傅吾康于 1950 年回到汉堡,接任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一职。来北平时只是孤寂一身的傅吾康,此时携妻带 子回到了阔别十三载的汉堡。在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的位置上,傅吾康一直做到了 1977 年 退休。 ⑦傅吾康可谓著作等身,早在 1947 年他就发表了用英文编写的《明代史籍会考》,1950 年回德国之后,他又出版了《中国的文化革命——1919 年的五四运动》《1851~1949——中 国革命的百年》《中国科举制度革废考》《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 ⑧作为历史学家,傅吾康总是试图让欧洲学界尽可能多地理解远东文明。在《中国与西 方》一书中,他提到:“跟中国人的西方观相比较,在书中我更深入探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 观。因此这本小册子署为《中国与西方》而不是反过来的《西方与中国》。我的首要任务是 要让读者理解中国的立场以及面对西方时的中国态度。”跟将中国看成是一堆历史的古典文 明的看法不同,傅吾康一直在努力寻找古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这一点 上,傅吾康依然秉承着他父亲的观点,亦即中国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傅吾康对 近现代中国研究以及现代汉语的重视,实际上也开创了德国中国学研究的先河。 ⑨作为文化学者,傅吾康尽可能地杜绝各种各样的偏见,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抱有跟 当时大多数殖民主义者不同的态度。傅吾康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柏林的另外一位汉学家海尼 士,这除了学术主张有异外,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海尼士对中国人的态度是他没有办法接受的。 他在自传《为中国着迷》中写道,当海尼士谈到“中国人”时,与在中国通商口岸生活的外 国人通常所做的一样,以同样的无知和轻蔑谈论“中国人”。 ⑩1972 年,作为德国外交代表团的一员,傅吾康回到了他 22 年来日思梦想的中国,1977 年 5 月又再次回到中国。27 年后再对自己曾生活过 13 年的“家乡”做细致的考察,让傅吾 康有别于一般的记者或旅行者对中国的认识,他对中国的热爱,可谓是跨越了种族、政治、 文化等因素。傅吾康说告别中国对他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没有真正 告别过中国。 相关链接 ①我还记得,有一次海尼士在课堂上对冯·查纳尔发表在《东亚杂志》上的文章《德译 中国诗歌》提出了批评,态度很轻蔑。冯·查纳尔在文章中指出,中文诗歌具有较为丰富的 多种含义,因此要进行翻译是比较困难的。冯·查纳尔的说法令人非常信服。 (傅吾康《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 ②傅吾康以其对汉语出神入化的掌握程度,长年来获得的有关中国的知识和文化的坚实 根基,每每令吾辈折服。因为这些能力对我们战后一代的汉学家来讲是望尘莫及的。他同样 令人信服的有多年来在北平所铸就的一位历史学家的国际视野,正是这样的国际视野决定了 他的《中国手册》的编撰方案。 (汉学家马汉茂为傅吾康晚年回忆录《为中国着迷 ——一位汉学家的自传》所写序言节选)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吾康的父亲福兰阁教授是著名的汉学家,他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傅吾康没有令 其失望,中学毕业后,选择了汉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B.傅吾康师从名家,打下了扎实的汉学研究基础,他撰写的博士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 水平,连知名教授也亲自写书评。 C.傅吾康于 1950 年回到汉堡,接任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一职,撰写并出版了一系列学 术著作,成就斐然,其功底和视野令人叹服。 D.傅吾康与海尼士的学术主张及对中国人的态度有所不同,傅吾康在晚年出版的《为 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中还对海尼士的某些看法提出了含蓄的批评。 解析:选 A A 项,父亲“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于文无据。 ★2.文中③④⑧段的引用对表现传主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分别简析。 答: 答案:第③段引用傅吾康著作中对于中国抗战的相关论述,直接表现传主敏锐的洞察力 和卓越见识。第④段引用妻子的回忆,间接表现了传主正确的民族观和坚强品质。第⑧段引 用传主著作中对于《中国与西方》书名的解释,直接表现传主独特、卓越的历史观。 3.作者认为“实际上他(傅吾康)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告别过中国”。结合材料,谈谈你 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答: 答案:虽然传主 1950 年就离开了中国,但是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告别过中国: ①家庭构成方面,他的妻子是中国人,他回汉堡时携妻带子。②学术研究方面,回德国后他 一直从事汉学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中国的著作。③社会活动方面,几次返回中国访问、 考察,视中国为家乡。④精神世界方面,一直关注中国,晚年撰写回忆录《为中国着迷》, 表现了他对中国的不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他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 叶念伦 我的父亲叫叶君健。1931 年 9 月,在上海读高中二年级的父亲得知东三省沦陷,心中 像堵上了铅块一样。19 岁那年,正在上大学二年级的父亲用世界语发表了处女作《岁暮》, 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年代,中国广大中下层人民的苦闷和凄惨。从此,他对这类作品的创作一 发而不可收,到读大学四年级时,他出版了一本世界语的集子《被遗忘的人们》,把它作为 “中国那些不幸的人们的呐喊——也是向世界其他弱小民族传递他们的呼声”。 大学毕业后,他抓紧学习日文,后赴日本长崎教学。父亲在日本以教英文为生,同时积 极组织世界语使用者的反战活动。大半年后,他以“具有抗日危险思想”的罪名被东京警视 厅关押了三个月,然后驱逐出日本。 回国后,他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武汉政治部第三厅,从事抗日对外宣传工作。他接待 过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斯诺、爱泼斯坦,英国诗人奥登,小说家易粟伍 德等进步人士,并帮助他们前往延安和其他抗日战场。 武汉沦陷后,父亲去了香港,在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的同时,在《大公报》《星岛 日报》《东方使者》《文艺阵地》等报刊用中文、英文和世界语发表抗战作品。他创办了《中 国作家》杂志,翻译刊登国内抗日作家的作品。他用世界语出版了中国抗战短篇小说集《新 任务》,用英文发表了《两个十年的中国新文学》,论述了以抗战文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学的发 展轮廓,在国外引起了很大反响。香港人多房屋短缺,他租用了一间厕所,坐在马桶盖子上, 膝盖上放一块木板进行写作和翻译。别人要用厕,他就不得不临时停止工作暂时出去。毛泽 东的抗日著作《论持久战》《新阶段》等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经父亲传播到世界其他 国家的。 香港沦陷后,他辗转越南,长途跋涉,最后来到重庆,受聘为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和重 庆大学的教授,时年 25 岁。尽管那时经常为躲避日机轰炸而钻防空洞,但他仍利用业余时 间,用中外文创作和翻译了包括抗战内容在内的多部文学作品。 1943 年,父亲应丘吉尔政府之邀前往英国。他冒着德国飞机随时轰炸的危险,到兵营、 工厂、农场、学校、教堂等地进行紧张的演讲。晚上,为了充实白天的演讲内容,他在小客 栈中将中国人民的抗战故事用英文写下来,发表在英国的报刊上。德军从荷兰发射的导弹有 时飞到客栈附近,但他根本不把此放在心上。他在英国兵营演讲,并与飞行员们同吃同住, 表现出超常的抗战热情。 父亲是在苏格兰爱丁堡迎来停战喜讯的。“在我快要入睡的时候,旅馆外面突然人声鼎 沸,一片欢腾的样子。我连忙下床,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拉开窗帘往下一看,街上正集满 了人群,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我连忙下楼,跑到旅馆外面,看个究竟。人群中有人发 现我是个中国青年,便涌过来,举起我欢呼,有人拉我跳舞,还有几位少女围过来在我脸上 亲吻。原来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无条件向盟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了。”战后,英 国政府授予父亲永久性英国居留权,并根据他的个人爱好,安排他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 英国文学。其间,他用英文出版了大量介绍中国人民苦难和斗争的革命小说,成为一位在英 国颇具知名度的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的一个章节”。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立即回到祖国,创办了英法文版的大型刊物《中国文学》, 翻译并刊登了大量中国的抗日作品。进入老年后,父亲在与病魔搏斗的同时,撰写了《一个 时代的终结》《西班牙战争中的中国勇士》《一个战争的开头和一个战争的结束》《1944-1945, 一个文化人在英国——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等以二战为主题的文章。 耄耋之年,父亲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勋章。虽然一生获过许许 多多的奖项,然而父亲格外珍视这份荣誉,那段经历是他人生中极为宝贵的财富。今天,当 世界人民以庄严隆重的方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之际,父亲躬身伏案、奔走呼号 的身影在我脑中越发清晰。当年的他,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一支笔,然而他内心蕴藏着如钢铁 战士一样的澎湃斗志,以及对祖国的深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选自 2015 年 8 月 28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因为有抗日危险思想,被日本警视厅驱逐出国,这说明父亲组织的世界语使用 者的反战活动触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痛处。 B.父亲在香港租用了一间厕所,坐在马桶盖子上写作和翻译,毛泽东的著作就是在这 样的工作环境下经父亲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的。 C.父亲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英国文学期间,用英文出版的介绍中国人民苦难 和斗争的革命小说被称为“英国文学史的一个章节”。 D.父亲以笔为枪,以特殊的方式投身于反法西斯斗争,内心蕴藏着如钢铁战士一样的 澎湃斗志,蕴藏着对祖国的深爱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解析:选 D A 项,“父亲因为有抗日危险思想”分析不当。原文是“以‘具有抗日危 险思想’的罪名”。B 项,“毛泽东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经父亲传播到世界其他 国家的”以偏概全,原文是“毛泽东的抗日著作《论持久战》《新阶段》等”。C 项,偷换 概念,原文的意思是父亲是“英国文学史的一个章节”,而不是他这一时间的小说是“英国 文学史的一个章节”。 ★5.本文是怎样记述父亲叶君健先生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通过“我”的口吻介绍“父亲”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事迹,这样写,可以不受 时空限制,灵活运用材料,有利于述评并举。②引述“父亲”的语言进入文中,使“父亲” 的事迹更加真实。③以时间顺序写人记事,这样写,对“父亲”事迹的介绍条理清晰。④围 绕“父亲”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这一主线组织材料,使“父亲”的特点更加突出,主题更 加集中。 6.父亲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表现积极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对和平与正义的强烈追求。如父亲读高二时,得知东三省沦陷,心中像堵上了 铅块一样。②对日寇及法西斯暴行怀有刻骨仇恨。如武汉沦陷后,父亲恨透了日本帝国主义 的法西斯暴行。③对无辜被屠杀的生灵怀有深厚同情之心。如每逢看到无辜被惨杀的同胞, 他都感到撕心裂肺一般。④对祖国和中华民族怀有无限的爱。如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立即回 到祖国。⑤具有强烈的民族尊严和责任感。如读大学四年级时,父亲出版了《被遗忘的人们》, 表达了中华儿女捍卫民族尊严的心声。 第 4 讲 传记探究类题目怎样稳又新 传记探究类题目一般设置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态度、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 神、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等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考生解答探 究类题目时,常常把握不好探究方向,探究点不够准确,探究不够深刻。 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态度 常见 设问 ①×××认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②就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③结合全文,评价×××的看法。 思维 定向 ①从传主观点入手:从传主的事迹中,从最能表现传主个性的细节中,从作 者的褒贬中,把握传主的观点倾向。 ②从文本入手:利用原文信息,找论据,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③从生活现实入手:合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迁移。 [例 1]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一代通儒顾炎武》(文本见第 2 讲[例 2]),完成后面 的问题。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 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谈谈你对观点的看法”可知,本题考查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态度。 (2)审隐含 由题干中“天下”“匹夫”“有责”可以看出,本题要从“救世”“家国情怀”的角度 探究。据此,可由全文搜索相关重要词句。如:“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明 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他 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1)角度一:从传主观点入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 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角度二:从文本入手。从找出的关键句看,这句话体现了顾炎武强烈的家国情怀和 忧国忧民意识,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 (3)角度三:从生活现实入手。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即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 奉献。 [规范答题]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如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 源,生民根本之计”,或东奔西走或著书立说等;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的 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顾炎武曾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等等;③“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如抗日战争时期组成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中包括了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④“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激励着一代又 一代,传承不息,如林则徐、谭嗣同等。 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传记所反映的人生价值”中“人生价值”指人基于一定的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所持 的价值取向,应包括传主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作者或传者的情感所反映出来的人生价 值。它集中体现在文本中一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上。 “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则是指文本体现出来的、产生于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属于 历史性的;另外也包括文本本身与当代社会的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属于现实性的。“时代 精神”集中体现在文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上。 常见 设问 ①有人认为×××(传主)的×××观点×××?请结合相关材料或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 ②×××的×××看法,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意分析。 ③作者写此文有何用意或目的? 思维 定向 ①从重要阶段入手:特别关注作者详细记述传主的某人生阶段,这是探究评 价传主社会价值的重要入口。 ②从时代背景入手:关注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从影响传主成长 的因素中揭示传主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从重点语句入手:关注抒情、议论句,从这些句子中体悟作者传达出的传 主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例 2] (2013·山东高考)阅读《定和是个音乐迷》(文本见第 1 讲[典例]),完成后面 的问题。 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经历”“启示”“认识”可知,本题考查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 神。 (2)审隐含 由“启示”可确定本题着重阐发传主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1)角度一:从传主重要人生阶段入手。第③段详细写西洋朋友与传主的交往,这一详 细记述体现了真正追求艺术,应保持单纯的气质和忠诚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 (2)角度二:从时代背景入手。第②段写图案画在中国美好的前景,传主改学音乐,体 现了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确定目标;第④段写战乱背景下,传主不改志向,体现了要成事 就必须持之以恒。 (3)角度三:从重点语句入手。第⑤段的议论句“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 心”,体现了作者要传达的艺术能激发我们的勇气与信心。 [规范答题] (1)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确定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心力,当会有所收获。(2)真正 追求艺术,应保持单纯的气质和忠诚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3)要成事就必须持之以恒, 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艺术能激发我们的勇气与信心,即使在困难之中,也能 给予我们鼓舞与力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常见 设问 ①×××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②×××在××方面具有×××特点,请结合材料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思维 定向 ①从表现传主入手:为表现传主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服务。 ②从表现主旨入手:有利于表现主旨,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③从选材组材入手:体现在选材的典型性和组织材料的灵活性上。 ④从读者入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激发阅读的兴趣,增强真实性。 ⑤从时代背景入手:从作者的经历、所处的时代、作品的影响思考,做进一 步地深化理解。 [例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叶笃正:呼风唤雨,气象之侠 ①“呼风唤雨”这个词,多用于形容那些行走于江湖、出没于山林、身手不凡的“侠 行客”,金庸小说中不乏这样的人物,一腔热血,满身武艺,铁骨柔肠。 ②“呼风唤雨”也常被引来形容气象学家。观天象,识云气,寻规律,定行止,这 就是气象学家干的活。气象研究者的目标,似乎就是要把自然的天气现象掌控在自己手中。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侠”之兴味,正在其中。获得 2005 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气 象学家叶笃正,就是这样一位“侠”。 ③巧得很,治学严谨的“大侠”叶笃正,在业余时间恰恰喜欢阅读武侠小说,金庸 和梁羽生是他的最爱。欣赏武侠小说,领略侠者风范,抛开科学家的身份,把自己置身于离 奇惊险的侠客处境中,一路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叶笃正说:“脑子必须用,否则会生锈, 如果绷得太紧了,弦就要断,因此要张弛有度”。瞧,一张一弛,又是侠之风骨。 ④“侠”者的思维,往往上天入地,出入自如。叶笃正研究青藏高原气象,首先指 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后又爆出“冷门”观点:青藏高原在冬季是冷源。 凭着这一热一冷之说,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⑤侠客擅智,智的深邃在于能集各门派之所长,兼容并包。叶笃正创立的大气长波能量 频散理论即是如此,不仅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 生成、维持和移动提供了一种动力学解释,为气象学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⑥叶笃正的侠智“秘籍”还有:于上世纪 60 年代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 理论,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奠定了重要基础。 ⑦侠之能者,呼风唤雨;侠之杰者,古道热肠。金庸在他的小说中所标榜的侠之大 者,为国为民也。“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叶笃正便是一位爱国 侠者。1950 年,在新中国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冯慧在美国登上了开往香港 的轮船。 ⑧回国后,叶笃正的科研条件远没有在美国那样优越。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 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工作地点是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整个气象室十 多位成员,却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 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忆往昔,峥 嵘岁月稠。提起当初白手起家的经历,叶笃正似乎不觉得苦,而是沉浸在当时踌躇满志的情 绪中。 ⑨叶老一生都在默默地为我国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殚精竭虑,以一个气象 学家的独到眼光关注着我国的经济与民生,关注台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计算自然灾害后 的保险索赔,研究可以量化的未来,让人不能不叹服和尊奉他为科学领域的侠之大者。 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改革开放,使进入古稀之年的叶笃正将气象研究 的眼光,从祖国,从一国的经济,一国的民生,一国的环境发展超脱出来,放眼全球,放眼 全人类,将侠者的境界提升到了极致。如今说起“全球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也 对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些概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不只是普 通人还意识不到人类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变化,就连一些气象专家也说,“什么全球变化不 全球变化的,关我们什么事,它要变就让它变去好了”。叶笃正顶住了不被认可的压力,将 这一气象研究事业推行到底。 ⑪正是因为有这样大侠大智的胸襟,2003 年,叶笃正又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 的概念: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牵制了人类的活动,这种彼此 的交叉互动,会把人类带入一个无法返回的困境,人类必须限制自己的行动,走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至此,叶笃正将中国的气象研究扩充为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涉及政 治、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 ⑫叶笃正以他毕生的侠行,刷新了人们的传统侠义观。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笃行 忠正,此真乃新时代侠者之榜样! 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这样写的意图。(6 分) 答: [审答指导] 1.审题要“准” (1)定考点 由题干中的“特色”“认识”可知,本题考查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探究能力。 (2)审隐含 题干中的“写作特色”“结合材料”表明,探究首先要筛选出文本有关特色的重要词 句,然后据此进行深度思考。 2.答题要“全” 回顾“思维定向”中的几个答题角度,根据下面提示,结合文本补写空缺处,完成对本 题的思维过程,并在[规范答题]处写出你的最终答案。 (1)角度一:从表现传主入手。写传主业余喜欢阅读武侠小说,这样多方面刻画传主, 使传主形象更丰满,更具真实性。 (2)角度二:从表现主旨入手。写传主,就是要弘扬传主身上的某种精神,如第⑫段中 “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笃行忠正,此真乃新时代侠者之榜样”这一语句就体现了传主 “笃行忠正”的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3)角度三:从读者入手。读者对“侠客”是感兴趣的,这样就拉近了读者与传主的距 离,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规范答题] (1)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是视角独特,从“侠客”的角度刻画叶笃正这位气象科学家。 (或比喻,把气象科学家比为“侠客”。) (2)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①拉近读者与科学家的距离,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写叶 笃正喜欢武侠小说,多方面刻画人物,从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具真实性;③引导读者尤 其是年轻的一代学习叶笃正“笃行忠正”的新时代侠客智慧和胸襟。 [课时跟踪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程千帆评传 莫砺锋 1913 年 9 月 21 日,程先生出生于长沙清福巷本宅。当时的程家清贫,但富有文学传统。 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 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 生不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俗学”作教材,而是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 《礼记》《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等。他在讲授时则文辞义理并重,而 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以及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而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 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需的。 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 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 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 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他在晚年还深情地回忆说:“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 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 教。” 才气横溢的程先生赢得了正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的著名才女沈祖棻的青睐。 堪称天作之合的这对夫妇,在以后的四十年中不但在诗词写作中有琴瑟唱和之乐,而且在学 术上互收切磋之益。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 丛”。沈祖棻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当初我们之所以写这一类的文章,并用这样一些方式来 研究古代作家与作品,特别是千帆,在这些论文中,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 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是因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 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 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方法是贯 串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 从来不发凿空之论。例如写于 1944 年的《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对韩诗中向称 难解的“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二句从光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从而做出了实 事求是的结论。正因为怀着解决难题的明确目的,程先生的研究成果就不是凭着一时灵感的 妙手偶得,而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 程先生对陈寅恪注意到附丽于科举的“行卷”风习与唐人小说的关系而未及深入的问 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时隔 30 余年后,他写成了专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对这个问题交 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对一个问题思考、研究长达 30 年,孜孜不倦,沉研深思,终于求 得比较圆满的解决,并且只写成一本言简意赅的小册子。 而正因为程先生的学术研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因而他以一篇篇的论文,不断地提出问 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把学术推向前进。 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他还主张研究者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 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不 应视之为两个各不相关的学科。推而广之,他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 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的背景中,程先生指出:“谈一个问题, 首先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他又说:“如果说我有一些看法与别的先生有些不 同,那是与我反复看某个或某些作品又互相沟通比较分不开的。”于是,程先生研究的对象 虽然往往是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但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而是 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先生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自幼就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这 为他以后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这种方法是贯串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这种方法”指的是“将批评建 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C.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讲求实证,从来不发凿 空之论。 D.私塾教育启蒙,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是程千帆先生的学术 修养形成的重要原因。 解析:选 C “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理解有误,“发现问题”应为“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君硕先生设想是把传统士大夫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这与当时提倡的新式 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B.金陵大学的学习经历使得程先生从此走上了专治古代文史的学术道路。也正是在这 里,他遇到了沈祖棻这位同甘共苦数十年的人生伴侣。 C.程千帆夫妇尝试用一种前人都没有用过的方法去研究古代文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 果。 D.他主张研究文学史一定要着眼于某一个阶段,就某一具体问题提出看法再继续向外 扩展、壮大。 E.程先生的治学范围相当广博,举凡史学、古代文学、文学批评史,他都有很深透的 研究,且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 解析:选 BE A 项“设想是把传统士大夫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错,原文中说 “不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俗学’作教材……《资治通鉴》等”;并且“这与 当时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文中也无体现。C 项“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符 合原文意思,原文说,“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加以解决,是因为……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D 项表述不准确,原文中说: “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 而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 ★3.评传出自程先生的弟子莫砺锋之作,提笔记录恩师的点滴无不饱含追思,字句无不 洋溢倾慕,试结合文本从“师道”“学习”“师生关系”三个角度任选其一,谈谈你的感受。 答: 答案:(示例)学习方面:①学习必得打好基础。程先生在私塾中学习,文辞义理并重, 被要求用文言文写文章、记日记、写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文史研究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②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关键因素。程先生在金大的四年中,转益多师、博 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 的许多治学方法,还向许多其他老师请教。他的学术上的成就与这种如饥似渴式的学习态度 是分不开的。③学习要讲究方法。在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程先生根据实际情况,尝试 了“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并将其作为贯串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这也是他 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④学习要实事求是,立足根本。程先生认 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从来不发凿空 之论,故而其研究成果皆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琴音一曲余韵长 曹玲娟 5 月 12 日上午 10 时 05 分,素有“二胡皇后”美誉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因病在沪 去世,享年 69 岁。这位“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最终挥手告别,留一曲琴音,缭绕人间。 年少结缘,终成一代“二胡皇后” 闵惠芬曾告诉二胡爱好者顾兆农,自己的第一把二胡是美术老师给做的,“用蛤蟆的皮 做的,都不是蛇皮”。 从摸到二胡伊始,闵惠芬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8 岁,闵惠芬跟从父亲闵季骞学习 二胡,13 岁考入上海音乐附中,师从王乙先生,19 岁跳级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民乐系,师 从陆修堂先生。1963 年,闵惠芬便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可 谓年少成名。 “她参加‘上海之春’那年还不满 18 岁。”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王甫建说, 闵惠芬曾告诉他,那届比赛《二泉映月》是必选曲目,她正是凭借自己超出年龄的理解和演 奏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闵惠芬出生在江苏,听惯江南丝竹吹打、民谣小调,跟阿炳也算同乡。对这首自己演奏 的成名之作,闵惠芬生前似乎总还有点不够尽兴的感觉,“阿炳拉《二泉映月》其实是可以 一直拉下去的,当时的录音技术只能录 6 分钟,所以人们现在听到这首曲子,在结尾时有点 意犹未尽”。 随后的艺术生涯,闵惠芬获奖无数。她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 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1973 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 称赞闵惠芬是一个“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波士顿交响乐团听了她的演奏后,首席评论员 撰文称赞她为“伟大的弦乐演奏家”。 “我也算二胡发烧友。”顾兆农说,“同样拉二胡曲《赛马》,一听就知道是不是闵惠 芬,她的演奏特别有激情。”二胡在闵惠芬手里,热情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 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有人甚至如此评价,“听闵惠芬拉二胡,要跪着听”。 与病魔抗争三十三载,二胡拉出了她第二条生命 在艺术的道路上,闵惠芬有足够的幸运与成功。但她的身体,一直长期与病魔抗争。36 岁时,闵惠芬就罹患皮肤癌,6 次手术、15 个疗程的化疗没能击垮她,这位坚强的艺术家康 复后依然活跃于舞台,用她的音乐激励着观众。 “她很乐观,也很豁达。之前已经经历过一次生命的考验了,对人生有一种彻悟的感觉。 对她来说,自己的事业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活着一切为了二胡。”王甫建回忆。 闵惠芬曾这样说过:“我的生命依恋着许许多多的生命,是二胡拉出了我第二条生命。 民乐、二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生来就属于它们。”她悉心研究“器乐演奏声腔化” 课题,推出了大量耳熟能详、韵味浓郁的二胡曲。她说:“二胡的声音,像中国人在说话。” 也因此,由她演奏的《洪湖主题随想曲》《川江号子》等源于声乐素材的作品,无不体现出 她声腔化演奏的特点。 闵惠芬常说:“民乐既要让外国人喜爱,也要让中国人喜爱,才算成功。”她的毕生精 力,都用在二胡和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上。她曾提出“中西合璧”的观点。传承千年的民族 音乐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用新的语言和方式来传达,或许更加能够使现代的观众接受。 “她重要的一个代表作,就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王甫建认为。 《长城随想》是作曲家刘文金与闵惠芬写就的经典之作,全曲纵横驰骋、延绵起伏,恰 如长城龙行之势。王甫建说,每当乐队宏大的引子之后闵老师奏出第一个长音,那种气定神 闲、大开大阖的演奏状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个有着半个世纪演奏经历、曾身患重病的老演 奏家。 “无论是在海内外的任何一个演出场所,她每一次开始演奏时,几乎都是一样的神情和 姿态——自信、专注、端庄,闭目凝神,音乐大气磅礴,挥洒自如。”这一影像,深深刻在 王甫建与很多人的心中。 相关链接 1977 年,闵惠芬演奏的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感动得伏 案恸哭,“拉出的人间悲切,听起来使人痛彻肺腑”。法国报纸评论她的演奏,“连休止符 也充满了音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她是中国二胡艺术的一面旗帜,对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在与病魔的抗 争中,完成了艺术的升华。——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二胡演奏家胡志平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闵惠芬在艺术生涯之中获奖无数,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 地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被公认为“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 B.文中引用了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踏实、谦和、低调等精神,增强了感染力, 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 C.“听闵惠芬拉二胡,要跪着听”这句话体现了闵惠芬演奏二胡特别有激情的特点, 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D.闵惠芬将事业放在第一位,将二胡当作自己的生命,她把毕生精力都用在二胡和民 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上。 解析:选 A “被公认为‘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错,因为“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 只是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闵惠芬的话。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开头就用“二胡皇后”、“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来称呼闵惠芬,一方面让 读者了解了传主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和高度评价。 B.本文并未采用一般传记使用的按时间先后记叙的纵式结构,而是从闵惠芬的艺术魅 力和人格魅力两部分分别记叙,融抒情与议论于一体,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一代艺术大师的崇 敬之情。 C.闵惠芬跟阿炳是同乡,因此她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选择了阿炳的《二 泉映月》曲目来参赛,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作者记叙这件事是为了着力表现闵惠芬在 艺术追求上的完美主义。 D.在二胡演艺事业中奋斗的闵惠芬获奖无数,她带着她的二胡访问了多个国家和地区, 获得了广泛赞誉,她独特而又感人的演奏甚至让人觉得“要跪着听”。 E.闵惠芬认为传承民族音乐要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用新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所以 她提出了中西合璧的观点,并用尽毕生精力去实践它。 解析:选 AD B 项说“融抒情与议论于一体”,原文中并无抒情。C 项说“跟阿炳是同 乡,因此她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选择了阿炳的《二泉映月》曲目来参赛”是强 加因果。E 项,原文说“她曾提出中西合璧的观点”,这与她的观点无因果关系,且她毕生 精力都用在二胡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上,并非“用毕生精力实践中西合璧的观点”。 ★6.闵惠芬的艺术经历应给人们许多启示。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这篇传 记给你的启示。 答: 答案:①热爱自己的事业。闵惠芬的成功给那些热爱艺术的青年提供了典范。②善于学 习借鉴他人的经验。闵惠芬提出“中西合璧”理论,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③顽强地与困难 做斗争。多次与病魔做斗争,康复后依然活跃于舞台,用她的音乐激励着观众。④把事业融 入生命中。闵惠芬自己的事业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活着一切为了二胡。(只要言之有理、 说之有据即可) [“传记阅读”专题过关练] 专题过关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 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 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 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 年,15 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 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 年,宗璞的短篇小 说《,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 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 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 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 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 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 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 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 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 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 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 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西南联大毕业 学生从军者有 800 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 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 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 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 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 60 多年过去, 前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 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 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 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 30 年,她在病中笔耕 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 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 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 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 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 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借材料 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宗璞极大的启发。用 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 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 年 4 月 28 日) 相关链接 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 8 年时 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 1943 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 19 岁。随着战事 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 (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 野葫芦引 》)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 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 (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影响下,宗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不仅涉猎范围广泛,而且感情非常 投入。童年的阅读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B.她亲身经历文革,看到很多知识分子被迫自杀,自己也被批斗,所以才会对那个时 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 C.抗战的特殊经历使她认识到作家的责任,关于抗战的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 《西征记》《北归记》四卷,影响深远。 D.近 30 年的笔耕不辍,使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 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 解析:选 D “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的原因并不一定是 因为“近 30 年的笔耕不辍”,强加因果。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毒草” 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 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 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率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 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见,在 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 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解析:选 CE A 项,让宗璞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是发表在《大公报》上的《,选项弄错 了对象;B 项,“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 无依据;D 项,“一直是沉痛的”错误,曲解文意。 3.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文本 具体说明。 答: 答案:①大爱是担当的基础,为担当提供动力,担当用以表现、实现大爱;②在宗璞的 作品里,体现出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 精神,以及对人对物的大爱;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创作《红豆》,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 观加以引导;④“文革”中对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给予同情,创作作品表达对“文革”的忧思; ⑤感动于师生的爱国行动和滇西战役的辉煌,创作《野葫芦引》,谱写中国学人抗战史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 范 昕 1910 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 平洋画报》上。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 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 浮在无尽的时空中。“即兴之作,小形,着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 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 35 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 以来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 处: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上世纪 20 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 中学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 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他的朋友观 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 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他突然琢磨起, 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他想描绘的,其 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 “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 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 了避难所。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 4 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 瞻瞻率性回答:“避难。”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 “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丰子恺恍然大悟, 原来孩子理解的“逃难”是这样的!这样一次对话,激发丰子恺思考关于童年的话题。他写 了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叹“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 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 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能够发现孩子心里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他的很多画都是来源于儿女的嬉 戏,看到哪个孩子有个有趣的举动,就马上画下来。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 们,还用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 为丰子恺最早的“儿童相”漫画提供灵感的,则来自日常的温情一幕。一天,丰子 恺完成了一天的教务,妻子抱了儿子瞻瞻,携了女儿阿宝,到弄堂门口等他回家。瞻瞻坐在 母亲的臂上,口里唱着“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阿宝拉住了母亲的衣裾,在下面同他 合唱。马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瞻瞻一眼就认出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突 然欢呼舞蹈起来,几乎使他母亲的手臂撑不住。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也几乎撕破了母亲 的衣裾。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这时,丰子恺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两个人。其中一人 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另一个人,则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 的活剧,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对丰子恺而言,儿童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自然之美,这正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努力 捕捉乃至置身其中的境地。可贵的是,丰子恺描绘日常,出于感情,也出于自然,其实也是 带有诗趣的。恰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画表面都平淡,浅率的人看了毫无兴味,深于感情的人 始能欣赏”。 (选自 2016 年 2 月 26 日《文汇报》) 相关链接 有一天,门前来了卖鸡崽的小商贩,孩子们齐声向爸爸呐喊“买小鸡”。丰子恺和小商 贩讨价不成,小商贩拔腿就走,孩子们顿时哭声一片。丰子恺再度加码讲价,小商贩还是不 依,孩子们的哭声更强了。因为还会有来卖小鸡的,丰子恺就抚慰孩子们,“我们等一会再 来买吧,但你们下次……”丰子恺立即把话打住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 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些成人世界的道理,丰子恺没有告诉孩子们。 女儿丰一吟回忆说:父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种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一言一 行都饱含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 (节选自望秋园《丰子恺是个慈父》)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丰子恺在抒情漫画方面取得的成就,先从陈师曾写起,是说明丰子恺的漫画 创作受到了陈师曾的绘画影响。 B.丰子恺的抒情漫画至今依然能够感染读者,是因为他继承传统,敢于创造;热衷写 生,大胆尝试;而且他能守护童真。 C.“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是丰子恺艺术成就的土壤,举家的逃难虽然 艰辛,但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 D.丰子恺描绘日常景物,不仅出于感情,而且出于自然,带有浓浓的诗意,感情丰富 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解析:选 C 文章出现“逃难”文段,只是为了说明丰子恺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善于守护童真。逃难“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于文无据。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丰子恺对陈师曾发表在上海《太平洋画报》上的一批画作深入研究,对陈师曾赞赏 有加,以致丰子恺早期有大量的作品是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 B.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就有图画与诗意结合的传统,丰子恺早期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 新画,这些作品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大胆的创造。 C.丰子恺寄居杭州西湖,月上柳梢时出门写生,却无法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徒 劳而返,后来从朋友的诗句中得到启发,让他豁然开朗。 D.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到沪江大学避难,小儿子对“逃难”的喜欢,给他的启示是: 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E.有一天,丰子恺的妻子带着子女到弄堂口玩:儿子瞻瞻和女儿阿宝看见带着一叠书 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而欢呼舞蹈,不想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解析:选 BD A 项,“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分析概括错误,“古诗新画”是丰 子恺对宋代以来文人画的继承与创新。C 项,理解错误,是从朋友“吟诵唐代诗人赵嘏的诗 句”中得到启发的,而不是“朋友的诗句”。E 项,“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表述不够准确;原文是“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看不出“烦恼”。 6.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包含着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 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优秀品质:①率真。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都源自内心,不掺杂一点成人世界里 的东西。②正直。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不固执己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③ 友善。平等待人,爱世界的一切生命;和孩子对话心平气和,不责怪打骂孩子。(能准确答 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联系实际:(示例)当今一些家长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要么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 孩子,向孩子灌输成人的观点;要么放任自流,娇生惯养;要么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经常 打骂孩子。家长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宽严有度,注意发挥孩子的个性 特长。(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专题过关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文骢:追梦云霄间 三月春光里,一位老人却没能赶上他“孩子”的 18 岁生日。 3 月 22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 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 专家宋文骢走完了他 86 年的人生旅程,错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3 月 23 日, 歼10 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的日子。 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1930 年 3 月,宋文骢出生在云南。他的童年 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飞机对昆明没完没了的轰炸。 “防空警报,警报什么呢?——中国飞机跑了,日本飞机来了。我们没有抵抗力啊!” 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 “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梦想如同种子般在他心底萌芽。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1949 年,19 岁的宋文骢成为一 名侦察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宋文骢成为一名空军机械师。回国后第二年,他考入了哈 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始了他的飞机设计生涯。 在祖国的航空工业体系里,宋文骢不断成长,儿时的梦想也越来越近。1980 年,宋文 骢任歼7C 飞机总设计师,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队全过程,填补了我国 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 1986 年,时年 56 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 飞机总设计师,肩负起了我国自主研发新 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历史重任。歼10 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当前唯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第三代战斗机,技术跨度大、难度高,其战技要求集中体现了西方先进国家着手开发的 2000 年左右装备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特点。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那时,我国 的航空工业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 “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和第三代先进飞机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漫长的研制 过程中,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地向目标迈进,先后攻克了先 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CAD/CAE/CAM 等关键技术。 一埋头就是 12 年。 1998 年 3 月 23 日,歼10 飞机终于做好了所有首次试飞的准备。当时已经 68 岁的宋文 骢知道,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这如同一个魔咒,笼罩在团队每一个 人的心头。 “这种飞机没有不摔的,所以他当时压力很大。”歼10 战斗机副总设计师戴川回忆, “宋老的方法就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把工作做到位。” 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飞机终于平稳着陆。成功了,有人欢呼,有人落泪。歼10 战斗 机设计师杨伟说:“在那之前从未见过老头流泪,但是在那一刻他哽咽了。他毕生的精力, 最终化作了一种战斗力。” 那一天,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 3 月 23 日——歼10 成功首飞的日子。“我 想的不是说一架飞机首飞就完了,我考虑的是我们的飞机出来后它在什么层次上,最终一定 要使我们的飞机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生日成为又一个起点。经过数千次的定型试飞,歼10 战斗机于 2006 年正式列装空军 航空兵部队。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那一年,宋文骢 76 岁,离他受命为歼10 总 设计师之时,已经过去了 20 年。 在他的影响和培育下,以歼10 双座飞机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 航空新人,一大批站在航空科技前沿、全面掌握了航空高新技术的飞机设计师,航电专家, 飞控专家和机械、软件开发等优秀人才,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和栋梁。 宋文骢的梦还在继续。 (摘自《光明日报》,2016 年 3 月 24 日)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文骢的童年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想到“我们没有抵抗力啊”, 便立志要建造一架性能良好的飞机。 B.抗美援朝战场上空军机械师的经历以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飞机设计学习都有助于 宋文骢实现他飞机设计师梦想。 C.1980 年,宋文骢任歼7C 飞机总设计师,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 队全过程,为第三代战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 3 月 23 日——歼10 成功首飞的日子,可见歼10 在他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他的第二生命。 解析:选 C “为第三代战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中生有。原文是“填补了我 国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宋文骢因为从小就酷爱飞机,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的梦想如同种子般 在他心底生根、萌芽、壮大。 B.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 飞机总设计师时,我国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发达 国家在此领域已颇有成就。 C.在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欠佳的情况下,宋文骢独自埋头苦干 12 载,先后攻 克了先进气动布局等关键技术。 D.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所以,即使宋文骢做好了所有首次试 飞的准备工作,歼10 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E.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逝世的哀痛 及惋惜,以及对宋老那种一直追梦精神的敬佩。 解析:选 BE A 项,由原文“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可知,宋文骢并 不是从小就爱飞机的。C 项,“独自”错,原文“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D 项, “歼10 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错,歼10 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了。 3.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一直追梦云霄间,关于“梦想”,你怎么看?请结合 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示例)宋文骢一直追梦云霄间,执着如一,令人钦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 实每个人都有梦想,对人生、对未来充满许多期许,但面对竞争、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丧 失信心,畏缩不前,愿景就此“夭折”,梦想从此“凋零”。但古往今来也有许多古圣先贤、 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或忍辱负重,或至死不渝,或披肝沥胆,或以死明志,或百 折不挠,或屡败屡战,或投笔从戎,或弃医从文,数十年如一日,或行程数千里……让我们 用信心播种梦想,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智慧耕耘梦想,用创造收获梦想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 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 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 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 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 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 年 5 月 24 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 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 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 型摇滚乐队。 1959 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 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 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 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 20 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 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 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 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 成为 20 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1964 年,《时代变了》发行,被 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 “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 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 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 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 20 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 60 年代轰 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 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 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 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 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 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 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 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 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 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 61 号公路》里的摇滚乐, 叫作《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 500 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 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 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 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 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 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 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 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 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1996 年鲍 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 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 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 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 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 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 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 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 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 2016 年 10 月 15 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 兰·罗素(1950 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 年),而 2015 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 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 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 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 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战 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 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 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 得到了圆融体现。 解析:选 C “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 雨将至》等作品。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 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 B.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 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 C.《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 500 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从此鲍 勃·迪伦不再热衷反叛文化运动,被视为民谣的叛徒。 D.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伦浓厚的兴趣,他也因此找到 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E.60 年代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而他不再创作抗议歌曲,因此人们更 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解析:选 AB C 项,原文“《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迪伦只花了 20 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 60 年代轰 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时间不对,是在创作了《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 等作品之后才不再热衷反叛文化。D 项,“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 勃·迪伦浓厚的兴趣”属于强加因果。E 项,“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是在 70 年代末, “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的事,和民众对他不再热衷民权运动没有必然联系。 6.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 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 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②“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 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 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又是可回归 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