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奉新一中2022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 - 25 -‎ 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凰的别名是鶤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1. 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 B. “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 C. 古人认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后来画鸡贴于门上。‎ D. 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而且鸡的很多优秀品质,是凤凰所不具备的。‎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鸡的命名、啼晨、励志、辟邪、吉祥,一直写到美德,层层递进,多方面论述了“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B. 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妨碍主人,后者会危害国家。‎ C. 《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 D. “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称“鸡人”。李商隐《马嵬》的“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与本文的“鸡人” 含义相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5 -‎ ‎ 鸡被称为“鸡”,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B. 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C. 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对现代人也有一定影响,比如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D. 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B项,“‘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错,原文“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可知是因为“功名”与“公鸣”谐音,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选项因果不当。‎ C项,“古人认为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错,原文“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可知 “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的是重明之鸟,选项范围扩大;原文“‘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可知是刻铸后“置于门户之间”,不是刻铸于门上。‎ D项,“在人们心目中”,原文是“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可知是在古人心目中,并非在人们心目中,选项范围扩大。‎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 25 -‎ C项,“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错,原文“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可知“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不是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的原因,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找出文本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对照,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内容有矛盾的必有一项错误,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已然与或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D项,“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错,原文“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可知是说不比凤凰差,并非比凤凰高,选项推断错误。‎ 故选D。‎ ‎【点睛】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 25 -‎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 25 -‎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 材料三:‎ ‎2019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 ‎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 ‎ 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删改)‎ ‎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 B. 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C. 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 - 25 -‎ D.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辨证的态度。‎ B.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 C. 材料三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指出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体现了国家疫情防控能力的大幅提升。‎ ‎6. 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 ‎【答案】4. A 5. D ‎ ‎6. ①应更加重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②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③提升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B项,“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错,原文“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可知是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只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不能理解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C项,“完全阻止”错,原文“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可知是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并非完全阻止,选项表述绝对;‎ D项,“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错,原文“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 可知需要转变的是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 25 -‎ ‎【5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D项,“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错。材料一写古代防疫措施,材料二写现代防疫措施,应该是前两则材料形成对比,并非三则材料将古代和现代防疫措施作了的对比。‎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原文“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可概括出“应更加重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原文“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可概括出“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原文“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可概括出“提升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 25 -‎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普通人 李娟 ‎①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 ‎②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八十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的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 ‎③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到处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在那里又停一宿的,从南至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甚熟悉……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④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 ‎⑤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⑥可是,那个老账本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地在那一页上停留了好几年。‎ ‎⑦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个家伙的下落。‎ ‎⑧冬日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 ‎⑨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 25 -‎ ‎⑩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而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 ‎⑪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 ‎⑫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的。但字迹这个东西嘛,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写字的。反正他就是不赖账。‎ ‎⑬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牧民居无定所,放债比较困难,但我们还是敢给人赊账,主要是因为牧民都老实巴交,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 B. 第五自然段写牧民一定要亲眼看见我们用笔划去名字,オ放心离去,这主要是为了表现他们多疑的性格,遇事小心谨慎。‎ C. 第六自然段过渡段,主要为了引出下文。其中用“好几年”写时间长,又为下文写“这个人”彻底忘了赊账的事埋下伏笔。‎ D. “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这几句话生动地表现了“我妈”的不好意思尬尴,也有找到债主的释然。‎ ‎8. 请简要分析“普通人”这一人物形象。‎ ‎9. 请谈谈在塑造“普通人”这一形象时,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7. B 8. ①从“他的脸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记不起太多模样”可以看出“普通人”是一个相貌寻常的牧民。②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下子承认了账本上的名字是自己写的,可以看出“普通人”的坦诚、直率。③想不起什么时候赊的账,又买了什么东西,却没有一点点想要赖账的意思。可以看出“普通人”的真诚,负责任。④虽然很穷,但却坚持一点一点还清自己都记不起的债,可以看出“普通人”的高度自觉、信守承诺。 ‎ ‎9. ①欲扬先抑。通过“我们”的态度的微妙变化,尤其是“我妈”的评价,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普通人”。②正面衬托。通过写喀吾图的牧民都有信仰,都不会赖账,来正面衬托“普通人”。③细节描写。通过“普通人”看到我们的账单号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塑造他的形象。‎ ‎【解析】‎ - 25 -‎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这主要是为了表现他们多疑的性格,遇事小心谨慎”错,原文“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可知主要是为了突出他们非常诚实,信守承诺,极其看重信誉,并非为了表现他们多疑的性格,遇事小心谨慎。‎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的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①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 原文“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极寻常”“再也想不起”写出了“普通人”的相貌寻常。原文“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但字迹这个东西嘛,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写字的”,“普通人”面对账本,虽然对方并不知情,却马上承认账本上的名字是自己写的,体现他的坦诚、直率。原文“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普通人”虽然想不起何时赊的账,又买了什么东西,却丝毫没有赖账的意思,体现他的真诚,负责任。原文“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普通人”虽然穷,但却坚持还清自己都记不起的债,体现他的高度自觉、信守承诺。‎ ‎【9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的能力。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原文“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我妈”先是骂“普通人”,当“普通人”一下子承认账本上的名字是自己写的,“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而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我妈”吃惊,不好意思,支支吾吾,通过的态度的先后变化,来塑造“普通人”的形象,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原文“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通过写喀吾图的牧民都有信仰,都不会赖账,来正面衬托“普通人”。原文“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通过对“普通人”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体现他的坦率、真诚、负责任。‎ ‎【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垝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 ”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 25 -‎ 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B. 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C. 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D. 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孤”是古代帝王的自称,也是一方之长的称谓,此处指幼年死去父亲。‎ B. “谥号”是古代君王、诸侯等死后,根据他们道德品质而给予的一种评判性质的称号。‎ C.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也泛指音乐。‎ D.‎ - 25 -‎ ‎ “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合称。古代君主祭祀土、谷神以祈求国事太平,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嵇绍是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涛选拔官员时向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明。‎ B. 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太尉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 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 D. 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说,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2)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3)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 ‎(4)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 ‎【答案】10. A 11. B 12. C ‎ ‎13. (1)(嵇绍)像你所说的那样,(他的才能)完全能够担任秘书丞,怎么能仅仅(担任)秘书郎呢。‎ ‎(2)尚书左仆射裴颜也很器重他,常常说:“如果让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遗漏人才。”‎ ‎(3)等到贾谧被处死,嵇绍正在官署,因为他不亲附恶人,被封为弋阳子,又升为散骑常侍。‎ ‎(4)怎么能够手执乐器,去做那些伶人所做的事情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可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语或动宾关系,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以及文言虚词等标志性词语断句。‎ ‎“以远致”作“许”的宾语,“时人许”“以远致”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晞”做“后为司州主簿”的主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 25 -‎ 句意:沛国的戴晞年轻有才气,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他一定不会成大器。戴晞后来任司州主簿,因为行为不端被驱逐,州里民众都说嵇绍有知人之明。‎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根据他们的道德品质”错,评判的的依据不只是“道德品质”,还有“生平事迹”等。‎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内容。‎ C项,“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错,原文说“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意思是“齐王冏虽然口头上答应顺从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采纳”,也就是没有停止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并非停息其事。‎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题中重点词句:(1)如卿所言,(嵇绍)像你所说的那样,省略句,省略主语“嵇绍”;如,像;堪,完全能够;但,仅仅。(2)深,很;器,器重;每,常常;使,如果;遗,遗漏。(3)谧诛,贾谧被处死,被动句;以,因为;阿比,亲附;迁,升为。(4)岂,怎么;操执,手执;为,做。‎ - 25 -‎ ‎【点睛】翻译文言文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把要翻译的语句切分为词;第二步,把语句中的每个词语都准确翻译出来,这里要关注两点,即一词多义的词语要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其意思,只能意译的词语翻译时要尽可能简洁、准确;第三步,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对一一对应翻译的具体内容进行语序调整或增删部分。‎ 参考译文:‎ 嵇绍,字延祖,是曹魏中散大夫嵇康的儿子。十岁时失去了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因为父亲(的缘故)被降罪,闲居在家。山涛主管挑选官员,对武帝说:“《康诰》中说‘父子之间的罪过不应相互牵累。’嵇绍的贤能与垝缺相齐,应该加以表扬征召,请任命他为秘书郎一职。”皇帝对山涛说:“像你所说的,(他的才能)完全能够担任秘书丞,何止(仅仅)授予秘书郎呢。”于是下发诏书征用他,嵇绍离家去任秘书丞。嵇绍后来进入洛阳,累次升迁为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也很器重他,常常说:“如果让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遗漏人才。”沛国的戴晞年轻有才气,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他一定不会成大器。戴晞后来任司州主簿,因为行为不端被驱逐,州里民众都说嵇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凭借着外戚的身份受宠爱,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贾谧请求与嵇绍交好,嵇绍拒绝不理。等到贾谧被处死,嵇绍正在官署,因为他不亲附恶人,被封为弋阳子,又升为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死了,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由于近来掌礼治之官附和情弊,加谥号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应该加谥号为‘缪’。”这件事交给太常处理。当时虽然没有听从嵇绍的意见,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惧怕他。齐王冏执掌政事以后,大兴土木,营建宫室,骄横奢侈,嵇绍上书劝谏道:“夏禹以居室简陋而获得美誉,唐虞以茅草屋顶而显示品德,应该省去起造宫屋的烦劳,沉思谦虚谨慎的道理。”齐王冏虽然口头上答应顺从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采纳。嵇绍曾经到齐王冏处咨询事情,正赶上齐王冏举办宴会,召董艾等人共商时政。董艾对齐王冏说:“侍中嵇绍善于弹琴,您可以让他演奏。”侍从呈上琴,嵇绍推辞不接。齐王冏说:“今天我们欢聚,您又何必吝惜呢?”嵇绍回答说:“您匡复国家社稷,正应当遵循法度以身作则,让美名能够流传后世。我虽说身份寒微,但也忝列伯爵之列,身穿朝服,头戴冠冕,出入于朝堂之上,怎么能够手执乐器,去做那些伶人所做的事情呢!假若是脱下官服参加私人宴会,那我就不敢推辞。”齐王冏(听后)很惭愧。董艾等人也很不自在地退身而去。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恰逢军队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军队接近銮驾,飞箭如雨,嵇绍于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鲜血溅染了御衣,天子为他的死沉痛悲叹。等到战事平定,侍从要浣洗御衣,皇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 25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下山歌 宋之问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和宋之问下山歌 王无竟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诗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出嵩山之游后有很多思绪,次句和第三句叙事写景,直到尾句点明所思为何,巧妙与首句呼应。‎ B. 王诗开篇记叙,交代了下山的时间,用游览时间之长,侧面衬托出嵩山之景的美好。全诗移步换景,表现真切自然。‎ C. 这两首诗均为楚辞体诗,这种诗体以“兮”字为重要外在标志,其情感表达多以政治性、群体性倾向为主。‎ D. 两首诗都写到了“明月”意象,宋诗写的明月永恒,意在反衬;而王诗写的是明月皎洁,意在正面烘托。‎ ‎15. 两首诗是纪游嵩山的唱和之作,试比较两者在抒发的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答案】14. C 15. 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嵩山之景的喜爱和留恋不舍之情。不同之处:①宋诗写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明月常在,何时再来?作者将一种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作对比,其中既有对人生良辰美景的流连,又有不能长期拥有的怅恨,表现的是一种理性的无奈。②王诗侧重表达流连忘返之情。既如此之美,何必离去?抒写的是一种不能离去的痴心与执着,表现的是一种任情的恣意。‎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 25 -‎ C项,“其情感表达多以政治性、群体性倾向为主”错。初唐时期,宫廷诗歌多应制酬唱之作,情感表达多以政治性、群体性情感为主;而宫廷作家的骚体诗歌创作的个体性和抒情化特征明显较为突出,这两诗的情感个体性和抒情化特征明显。‎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比较阅读时,结合诗歌内容,要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之处,宋诗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出嵩山之游后有很多的思绪,次句和第三句叙事写景,直到尾句点明所思是因“君再游兮复何时”,表达对嵩山之景的喜爱和留恋不舍;王诗开篇记叙,交代了下山的时间,用游览时间之长,侧面衬托出嵩山之景的美好,对嵩山之景的喜爱,“心裴回兮不能还”,“裴回”“不能还”表达对嵩山之景的留恋不舍;可分析出共同点“都表达了诗人对嵩山之景的喜爱和留恋不舍之情”。‎ 不同之处,“松间明月长如此”,宋诗写的明月永恒,意在反衬,“君再游兮复何时”,何时能再次游览,作者将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作对比,表达对嵩山之景的喜爱和留恋不舍,又有人生苦短,不能长期拥有的怅恨,侧重体现的是一种理性思考后的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王诗开篇记叙,交代了下山的时间,用游览时间之长,侧面衬托出嵩山之景的美好,“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王诗写明月皎洁,意在正面烘托,嵩山之景美好,留恋不舍,不能离去,表现作者不愿离去的痴心与执着,流露的是恣意的任情,侧重体现的是流连忘返之情。‎ ‎【点睛】古诗词鉴赏客观题突破技巧:‎ ‎1.认真审读题干,明确具体要求。弄清楚要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关键词。‎ ‎2.了解设错陷阱,避免落入圈套。古代诗词客观题往往考查的是考生对诗词基本内容、思想情感、修辞手法、写作技巧、艺术风格等的理解能力,考查程度不深,但范围很广。如利用考生知识缺陷,曲解诗词写作意图、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25 -‎ ‎(1)《师说》中,韩愈对那些为了孩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人,做出的深刻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落叶和江水,表现了秋天肃杀凄凉的壮美景象。 ‎ ‎(4)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答案】 (1). 小学而大遗 (2). 吾未见其明也 (3). 此情可待成追忆 (4). 只是当时已惘然 (5).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学不可以已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遗”“惘”“萧萧”“滚”“已”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化初期,人们总是试图利用科技手段来定位并控制风险,通过进一步发展技术来 风险,消除不确定性,认为只需掌握更好的技术、知识、方法,并且更准确地重建联系和模型,就可对一切事情 。事实上,( ) ,使我们有可能置身于后果严重的“风险社会”中。根据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为了执行和完成难度很大的确定性判断,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自身设计 的复杂,然而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人类世界,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混乱无序,甚至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可以说,技术风险的存在,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和理性的力量, 暴露了理性的弱点和限度。‎ - 25 -‎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规避 应付自如 超乎寻常 同时也 B. 躲避 信手拈来 超乎寻常 甚至会 C. 规避 信手拈来 非同小可 同时也 D. 躲避 应付自如 非同小可 甚至会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种认知一定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B. 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往往会产生这种认知 C. 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D. 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必然会产生这种认知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 根据事实,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B. 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而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 C. 根据事实,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D. 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 25 -‎ 第一组,规避:指的是设法躲避,也就是对问题进行直接解决。躲避:隐匿避开,也就是回避了问题。语境要表达的是通过进一步发展技术来解决问题,应选“规避”。‎ 第二组,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俗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根据前文“就可对一切事情”,应选“应付自如”。‎ 第三组,超乎寻常: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的。非同小可: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修饰“复杂”,应选“超乎寻常”。‎ 第四组,同时会:表并列关系。甚至会:表递进关系。根据上文“既……”,应选“同时也”。‎ 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确定说明主体是“这种认知”,承接前文;从后文“有可能”推断所填句用“往往”,即“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故选C。‎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原句“根据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三处错误:‎ 一是“根据事实证明”,句式杂糅;‎ 二是“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成分残缺;‎ 三是“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强烈”,搭配不当。‎ 故选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四、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 25 -‎ 人乃自然之子。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的漫长过程中构想、总结许许多多的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作为一名中学生,一位未来的建设者,你认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然?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论述性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对自然应有的态度 大自然,是生物栖居的家园。人类在这个家园中一天天进化、发展,并从身边各个物种中脱颖而出,渐渐拥有了对大自然构成巨大影响的力量。‎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的力量甚至还不足以给自己的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所以他们能做的便是顺应自然,臣服于自然。可是,当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时,他们的力量也将他们欲望的胃口越撑越大。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利益需求,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智力、物力来研究、探索、掠夺生之养之的大自然。‎ 改造自然,如果是为了将自然“改造”得更为美好那自然没错,但这种“改造”如果只是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值得三思了。比如我们“改造自然”中最见"成效”的围湖造田之举就给大自然带来了巨大伤害。洞庭湖,原本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曾被历代的文人骚客所描墓、颂扬,然而上个世中叶,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去围湖造田,导致生态急剧恶化,洞庭湖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的面目,周边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洞庭湖也由此让出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宝座。‎ 国外亦是如此。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也曾被人们所“改造”,雨林每年被成片成片地砍伐。环境气候的恶化,被砍伐的树木无法再生,致使雨林逐年萎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整片雨林都消失,这将会对整个地球的气候造成灾难性影响。‎ 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总会获得些眼前利益,而些眼前利益往往又驱动着人类的欲望向着纵深发展。于是,“征服自然”便成为许多人锁定的下一个目标,同时,“人定胜天”的思想也在渐渐萌发。‎ 而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的渐变,带来的便是浮躁、蛮干和对自然的越来越大的伤害。‎ 过度的开采地下水导致陆面下沉,过度的围湖造田导致气候干旱,过度的放牧导致土地沙化,过度的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空气污染……这些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衍生物。臭氧层空洞,全球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化,水资源匮乏……这些灾难性的事件都是人类的轻慢自然的直接后果。‎ - 25 -‎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我们只图眼前利益消耗自然,寅吃卯粮,我们能留给后代留下什么?更何况我们不仅仅在向大自然无尽索取,我们还在污染、破坏自然生态,我们又如何能与大自然长期共存?‎ 欲求拯救自然,别无他法,唯有彻底矫正我们的变态的观念,怀着敬畏自然的态度,控制无尽的欲望,与自然和平相处。如此,我们才会重新迎回绿水青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这道作文题沿用了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反思型”材料作文——即对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推出的决策、提出的口号等进行理性的反思、探究和评述的材料作文模式,要求考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作一个反思,然后从中选取一个或数个自己比较感兴趣、 有感触的话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展开分析评价,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作文可以写成反思类的,可以写成批评类的,可以写成赞颂类的,也可以写成正反对举辩证分析类……写作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张弛有度,以理服人, 追求深度。回首人类历史,我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人类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完全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听任其摆布,所以人类成了大自然的奴隶。第二个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时期,这时候,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人们追逐利益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于是开始研究自然,探索自然,进而试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让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盲目开掘、恣意改造、肆意污染,以致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第三个阶段就是人类意识到了自己给自然带来的伤害,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研究自然,认识自然,而这是为了更好地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时候,人类与自然应该是种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朋友关系。明白了这些,我们自然也就易于把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的演变及其影响,从而辨别优劣,阐明观点。‎ ‎【立意】1.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 ‎2. 破坏大自然就是毁灭家园,自断前程。‎ ‎3. 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善待自然。‎ - 25 -‎ ‎4. 反思现实生活中人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呼吁爱护自然。‎ ‎5. 人离不开大自然的帮助,大自然也离不开人的呵护。‎ ‎【素材】1. 人们开始植树造林,一大批小树苗肩负着防风固沙的使命走上了岗位,阳光照耀下,它们在微笑。人们整治河流,把它们浑浊的身体洗净,又放养鱼苗,让河水焕发往日的生机,成为鱼儿欢乐的家园。人们开发新能源,把对大气的污染降到最低,使天空变得澄清了,时而鸟儿们俏丽的身影又会从头顶上轻轻掠过。人们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人们才会幸福。‎ ‎2. 这样的自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吗?洪水泛滥了,淹没了一块块土地,一个个村庄,夺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们不得不离开世代居住的故乡。水土流失了,沙尘暴滚滚袭来。天空被披上了一层黄褐色的“沙衣”,扬尘使人们睁不开眼。人们被迫戴上眼镜、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当大自然愤怒、咆哮时,人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3. 霏霏细雨,丝丝缕缕。独自漫步于河边的小径,风儿拂面而来,夹杂着调皮的雨点,吹散了我愁乱的思绪。我就像出笼的鸟儿,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爱抚——那母亲般的温柔与呵护。我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微微湿润的泥土酝酿着花的味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 ‎【结构】作者以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态度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类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错误观念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和巨大危害,并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角度提醒人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给后代留份家产;又从大自然就是人类家园的角度对人们发出破坏大自然就是毁灭家园自断前程的告诫。文章情理交融,有量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选准角度进行立意。‎ - 25 -‎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