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上饶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天,许多公共事件都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虚拟的互联网不断向公众展示 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让潜藏在角落里的不法和失德行为不得不“直视阳光”,也让社会 在激浊扬清中行稳致远。 ②然而硬币总有两面。我们有时也会发现,网络舆论场放大了一些本不该有的声音。有 的人在网上利用人们的善良情感,泄私愤、填私欲、徇私心。竞争失败了,就在网络上捏造 虚假事实,肆意诽谤竞争对手;恋爱失败了,就在网络上披露对方隐私,诋毁对方;非法利 益落空了,就在网络上罗列、嫁接不相干事实,肆意攻击他人。甚至有个别所谓“网络大 V”, 颠倒黑白、恶意炒作,把舆论监督做成了一门捞钱的生意。所以,我们既要看到网络舆论场 革故鼎新的积极作用,加以鼓励;同时也要注意那些利用网络舆论场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加以遏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法律为虚拟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参与者构筑真实的权利边界。 ③大凡网络上的言论,要么属于“事实陈述”,要么属于“意见表达”,要么是二者的 结合。基于舆论监督的正当性要求,网络上的发言,只要事实陈述基本属实,意见表达没有 逾越法律边界,那么这样的发言就是合法合理合情的,就是在言论的权利边界之内的,行为 人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如果事实陈述中的事实,只是自己主观认定的“事实”,既没有 任何证据支持,也没有任何权威的信息来源,那就可能构成对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的侵犯。 有些“事实”,即使有证据支持,但如果属于个人的身份信息、私人活动信息、健康检查资 料、犯罪记录等隐私,对外公布本身也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如果意见表达中的“意 见”,已经超出就事论事的范围,演变为人身攻击,那也同样可能构成侵犯他人权益。以上 这样的事实陈述和意见表达,就不合法律要求,就是在言论的权利边界之外的,不应受到法 律保护。 ④网络舆论平台自身,也存在着权利的边界。当网络言论侵犯他人权利时,只要网络舆 论平台接到侵权通知后采取了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它就可以躲入“避风港”,也 算是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但法律也鲜明地树起了规则:如果网络舆论平台明知有人利用其平 - 2 - 台发布侵权言论,而不采取必要措施的,它就要承担责任。 ⑤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个人都是网络的受益者。但如果对跨越权利边界的 网络行为不加规范,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一旦我们习惯于不加甄别,纵容那些没有 任何证据支持和权威信息来源的所谓爆料,我们自己很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被爆料的人,从 而受到无辜的伤害。在没有权利边界的网络舆论场中,也就意味着没有规则和秩序可言。人 与人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和信赖,这样的舆论环境不仅无法激发出真知灼见,更会激化 矛盾、加重偏见,理应引起我们的警示。 ⑥构建一个健康、成熟、理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必须要以法律规范划定的权利边界作为 基础。人类社会的实践早已启示我们,稳定的规则和秩序是我们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是实 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首要条件。让互联网更好地在法律框架下运行,声音和观点才能传得更远、 响得更久。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虚拟的互联网传播信息的能力强大,因为它既可以暴露一些不法和失德行为,又可以激浊 扬清,弘扬正能量。 B. 阻止竞争失败或恋爱失败的人在网上捏造虚假事实、恶意诋毁对方的唯一办法是用法律为 他们构筑权利边界。 C. 大多数“网络大 V”,把舆论监督做成了捞钱的生意,利用网络舆论场恶意炒作,达到损 人利己的目的。 D. 在言论权利边界内的发言,事实陈述基本属实,意见表达没有逾越法律边界,才会受到法 律的保护。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对虚拟网络的两面性特别是其损害公共利益的一面进行论述,顺势提出观点。 B. 文章从网络言论者与舆论平台两方面论述,说明二者都存在权利边界,应遵守法律规范。 C. 文章第五段闸释了不用法律规范网络行为的危害,从反面论述了文章的中心观点。 D. 文章为“总-分-总”结构,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重申让互联网在法律框架下运行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事实陈述中的“事实”即使有证据支持,但如果属于个人隐私,对外公布也可能侵犯他人 的隐私权。 B. 网络舆论平台对发布的侵权言论,要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否则要承担 - 3 - 法律责任。 C. 互联网如果能遵循道德秩序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就一定能构建起健康、成熟、理性的公共 舆论空间。 D. 虚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它的正面意义,积极引导,又要筑牢法律底线,约 束其负面行为。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一段“虚拟的互联网不断向公众展示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让潜藏 在角落里的不法和失德行为不得不“直视阳光”,也让社会在激浊扬清中行稳致远。”并没 有因果关系。 B 项,“唯一办法”于文无据,文中第二段说的是“最好的办法”。 C 项, “大多数”夸大其词,原文是“甚至有个别所谓‘网络大 V’,颠倒黑白、恶意炒作, 把舆论监督做成了一门捞钱的生意”。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错误,梳理文章内容可见,文章最后两段是总结段,先是指出不 用法律规范网络行为的危害,由此进一步重申观点,发出倡议。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 4 -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 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 项,“如果……就一定能……”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稳定的规则和秩序是我们开展一切 活动的前提,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首要条件。让互联网更好地在法律框架下运行,声音和 观点才能传得更远、响得更久。”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 2019 年天猫“双 11”,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接 近 200 亿元,超过 10 个直播间引导成交过亿元。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约占 2019 年天猫“双 11”成交总额的 7%。 “有时候我不需要这种东西,但是主播一说‘便宜、好用、买它’,我就不知不觉地‘剁 手’了。”经常看直播购物的“90 后”吴晓晓说,“相比货品,我甚至更喜欢主播的推荐, 享受购物的快感。在网络直播的‘魔力’下,很容易就下单消费了。” 不少分析指出,直播帮助电商从“货与人”向“人与人”转变,许多用户因为喜欢一位 主播去关注和了解商品,商品曝光率大大提高,用户购买的概率也变大了。秒杀、达人推荐、 店铺直播已经成为主流的直播带货模式。 除了工厂生产的品牌商品,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户也做起了直播,许多土特产借着直播平 台走进千家万户。“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 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摘编自《2020 新消费 新生活 新期盼》) 材料二:如何将直播模式和电商属性有效结合,以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产生,是电商直 播的核心诉求。直播的作用首先是引流,保证良好的引流效果主要依赖精准推送和优质的直 播内容本身。购物过程中,从最初的信息接触到最终购买,用户会经历很多的接触点。直播 要有效促进购买,要明确用户在不同路径节点的具体需求,通过满足该需求对用户的决策进 行影响。相较于目标明确型用户,半目的型和无目的型用户的购买价值体系还未成型,更需 要引导和帮助,购买决策也更容易受到影响。直播通过实时的视频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 相比于图文信息,直播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直播间中,用户与主播是强互动关系,为 了让商品和直播内容之间联系更紧密,在直播时,适时将关联商品外露,建立商品与购物模 块之间的联系,引导用户查看更多商品。要让大家买买买,氛围很重要。直播间观众席的设 - 5 - 置、观看人数、评论、点赞数及点赞动画、活动入口链接等,都在营造“直播间很火爆”的 气氛。 (摘编自《电商直播的核心诉求:如何将直播模式和电商属性有效结合》) 材料三:2017—2020 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增长率及预测(下图) (资料 iiMedia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经济学人 App) 材料四:“带货江湖”并非风平浪静。直播带货“翻车”事件频发:直播成交额屡曝刷 单造假,低价商品卖完就下架,毫无售后服务,有的还因生产、销售假药触犯法律。 在网红带货商业活动中,带货主播既有广告代言人的身份,又有生产者、销售者的身份。 不同的角色,在法律上所要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例如,有关广告代言人 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广告法中。自产自销型和囤货自销型的带货主播一旦带货翻车,就要 承担更多的民事赔偿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也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更有甚者,要承担刑事 法律责任。例如,欺诈消费者的应承担“三倍赔偿责任”,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应承担“十 倍赔偿责任”。 (摘编自《“带货”需守规网红要懂法》) 4. 下列对材料中“电商直播”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直播帮助电商从“货与人”向“人与人”转变,许多用户因为主播的推荐而去购买商品, 主播的受关注度影响商品的曝光率。 B. 直播构建了一个商品与用户强交互的场景,主播带动性的话语和直播间的评论、点赞等行 为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C. 从天猫“双 11”的数据以及材料二的内容来看,直播电商将是未来电商行业发展的主趋 势。 - 6 - D. 电商直播不仅有人气主播和品牌商参与其中,一些农户也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实现农产品自 销,其效率相比线下大大提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晓晓的话表明购物体验非常重要,好的直播能够发掘潜在的用户,让本没有购物需求的 人因为购物快感而不自觉“剁手”。 B. 对于目标明确的用户,直播的转化成功率更高,因为用户清楚自己的需求,主播直播的时 候精准地展示商品信息,可以帮助其决策。 C. 直播通过实时的视频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主播和用户的在线时 间有一定的要求,图文信息则无此限制。 D. 在带货的商业活动中,主播既有广告代言人的身份,又有生产者、销售者的身份,在法律 上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根据上述材料,请为保障在直播间里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权益提出建议。 【答案】4. A 5. B 6. ①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②消费者应当擦亮眼睛,理性消费。③主播和平台也要 主动学法守法,增强诚信意识。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中‘电商 直播’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 B 项,“商品与用户强交互的场景”说法错误,材料二中“在直播间中,用户与主播是强互动 关系”表明直播间的互动是用户与主播之间的,并非商品与用户之间的。 C 项,“主趋势”错,材料一“‘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 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材料二中并未明确提及,只能说是重要趋势。 D 项,“其效率相比线下大大提高”于文无据。文中只“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户也做起了直播, 许多土特产借着直播平台走进千家万户”,并未提到效率提高。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 7 - 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 项,根据材料二中的“相较于目标明确型用户,半目的型和无目的型用户的购买价值体系还 未成型,更需要引导和帮助,购买决策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可知,对于目标明确的用户,直 播的转化成功率较低。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如本题 要求“为保障在直播间里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权益提出建议”。根据四则材料可知,主要介绍 了直播带货的具体情况,材料四主要针对“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及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进 行分析,如“直播带货‘翻车’事件频发:直播成交额屡曝刷单造假,低价商品卖完就下架, 毫无售后服务,有的还因生产、销售假药触犯法律”。“不同的角色,在法律上所要履行的 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因此针对“消费者权益”提出建议的话,主要是针对直 播带货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针对存在的“直播 带货‘翻车’事件”来看,这就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不能一味地因为喜欢主 播或听到主播夸赞商品如何好就直接购买。其次从主播和平台的角度,因为材料四中“在网 红带货商业活动中,带货主播既有广告代言人的身份,又有生产者、销售者的身份。不同的 角色,在法律上所要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可知主播和平台要主动学法守 法,增强诚信意识。最后从执能部门的角度,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欺诈消费者 的应承担‘三倍赔偿责任’,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应承担‘十倍赔偿责任’”这些惩治要让 有关人员了解,面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手软,这样才能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权益的保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水的天空落了雨 非鱼 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着睡懒觉的儿孙侄娃们:“该积肥耙地了,地 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牛娃从小就会背,也是喜顺爷教的。观头村 在老君塬下,一汪泉水从山间流出,滋养了一村老小,一座塬种麦子玉米稻子红薯,还种苹 果大枣,山高处、山沟里是野生的槐树杨树黄栌槲树,夹杂着山茱萸鬼见愁连翘杜仲,整个 - 8 - 村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和顺丰饶。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多,慢慢就活成了这个世外桃源 的魂。他准时地掐着节气,催着还在年里懒洋洋的人打起精神。 牛娃刚过十四,长得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没有牛犊健硕的样子。但牛娃学习好,喜顺 爷看见牛娃就摸摸他的头:“这娃将来是坐朝廷的料儿。”牛娃爹听了心里高兴,更舍不得 让牛娃干一点儿活儿,光让他学习。 听见喜顺爷喊,牛娃娘说:“明儿可都雨水了。” 牛娃爹躺在炕上叹气:“往年这会儿该进山割蒿了。” 牛娃娘出了窑,抹一抹眼角,去下窑烧锅做饭。牛娃爹一害病,只能在炕上躺着,这日 子过得寡淡没味,只有牛娃才让她看见点儿亮光。 后半晌,牛娃从外头回来,钻进牲口窑鼓捣半天,出来跟娘说,明儿早起要吃煎馍。娘 说还不到月尽,牛娃说想吃了,明儿雨水,也是节气。 关于月尽吃煎馍的习俗,观头村由来已久,反正那时候所有的节气都和“吃”有关,有 句俗语说的是吃嘴婆娘盼节气。只有节气到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吃,光明正大地吃。 牛娃娘想想也是,谁也没说非得月尽才能吃煎馍,下雨天各家的吃嘴婆娘也摊煎馍,娃 想吃就吃吧,日子得提着劲儿过啊。 第二天一早,牛娃娘早早起来摊了煎馍,在大篦子上摞起来。鸡叫三遍,牛娃起来了。 他抓起煎馍就吃,牛娃娘说:“还早,再睡会儿。” 牛娃说:“不睡了,我跟天柱叔说好了,今天跟他们进山。” 牛娃娘吓一跳:“老天爷,你进山干啥?” 牛娃又抓了一个煎馍:“割蒿。” 牛娃娘的煎馍煳锅底了,她咋也劝说不下牛娃,又不敢让另一个窑里的男人听见,只能 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吃了五个大煎馍,又包了几个,牛娃拿了绳镰去找天柱叔,他娘在窑里摊着煎馍抹着泪。 村里人一年四季有空就上山割蒿,进山割蒿都会喊叫几个人一起,互相有个照应,山里 经常有蛇和野物。 牛娃进了山,他娘在家提心吊胆一整天。半后晌,她就站村口望着,一直到天麻麻黑才 看见挑着担子的天柱他们,一闪一闪进了村。 “天柱,牛娃哩?” “在后头。” 挑着担子的男人们陆陆续续进了村,牛娃娘见人就问,都说在后头。可天都黑透了,依 - 9 - 然没见牛娃的影子。 她又跑去天柱家,天柱在喝汤。他说一天都和牛娃在一起,牛娃割了一捆干蒿,拾了一 小捆硬柴,都说他拿不动,也不会挑担子,让他只背一样,可他不干,都要拿,大伙儿就帮 他把硬柴和干蒿捆一起,弄扎实了,让他背着下山。一路走一路喊着,听着他答应了,脚底 下才走快些,到沟口还听见他应声呢。 牛娃娘听完,放了心,赶紧去沟口接。天柱放了碗,也慌忙跟了去。 沟口的风很硬,往沟里走,到处都是一片黑,各种声音在风中纠缠,最后形成一种古怪 的响动,似风吼似兽叫。要不是天柱跟着,牛娃娘自己说啥也不敢走。想着牛娃还在沟里, 她更是揪心。两个人一路走,一路喊,沟里响着回声,但听不见牛娃应声。 又往沟里走了四五里路的样子,耳边突然响起几声像人大笑似的鸟叫。以往偶尔听到这 种声音,村里人都觉得不吉利。天柱说:“嫂子,不敢再往里走了,回村叫人吧。” 吃饭早的人家已经睡下,听见天柱喊叫,又从被窝爬起来,几十个男人、女人很快聚在 场院。喜顺爷也来了,他喊天柱,拿上明火,男人进山,女人都在场院等着。 也许是明火的作用,也许是人多,再进山,那些声音似乎也消失了。 进了沟口没多远,就有人发现了牛娃的蒿捆子。再找,在一个干草窝里找到了牛娃,他 居然睡着了。 把牛娃和他的蒿捆子弄回场院,牛娃娘抱着牛娃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牛娃倒没事人一 样,说:“路上有条蛇,我不敢走。蛇走了,蒿捆子放下,我又背不起来了,喊天柱叔,他 们听不见。想着歇会儿,就睡着了。没事,没事,这不好好的!” 牛娃娘扬起手,想打他,又舍不得,最后轻轻落在儿子瘦削的背上。 牛娃说:“辛苦喜顺爷、叔婶子们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天柱摆摆手,又笑说,“小鸡娃身子,顶不了事。” 喜顺爷呵斥他:“你懂个屁,这是老牛家顶门杠哩。” 这时,天空飘下了零星的雨丝,凉凉的,润润的。今年春上的第一场雨落了,看来又是 个丰年。 (选自《百花园》) 7.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喜顺爷喊大家劳作,既表现了喜顺爷是观头村的魂,又引出雨水节气,并为下 文写牛娃上山割蒿一事做了铺垫。 B. 小说对牛娃娘虽着墨不多,但也通过对她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了她勤 - 10 - 劳、疼爱孩子及面对生活苦难时的软弱。 C. 小说写牛娃进山割蒿天柱叔及其他村民对他的关照及牛娃很晚未归大伙拿明火进山寻找 的情节都体现了观头村民风的淳朴善良。 D. 回到场院后由牛娃叙述了事情经过,交代了他天黑未归的缘由,补充了故事内容,塑造了 牛娃形象,也丰富了小说叙述视角。 8. 小说中牛娃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文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7. B 8. ①勇挑重担,很有主见。在“雨水”这一节气,自行与天柱叔定约,后 不顾母亲劝阻坚决代替生病的父亲进山割蒿,表现了他勇于挑起生活重担,且是个有主见的 孩子。②坚强勇敢、吃苦耐劳。进山割蒿条件恶劣,甚至有蛇和野物,但仍毅然前往,且坚 决不要大伙帮忙,自己背上全部的硬柴和干蒿。回来之后,对自己的遭遇轻描淡写。③善解 人意、感恩知礼。说“没事,没事,这不好好的”安慰伤心哭泣的母亲,又以“辛苦喜顺爷、 叔婶子们了”等语言表达对喜顺爷和天柱叔等村民的感激,都塑造了一个善解人意、感恩知 礼的牛娃形象。 9. ①渲染气氛,营造了牛娃娘寻找牛娃时山中阴森恐怖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心情。烘托了牛 娃娘久久没能找到牛娃的担心恐惧的心情。③衬托牛娃的品格。山中环境如此恶劣,甚至让 人恐惧,牛娃却一点也不惧怕,之前坚决进山,后对山中遭遇轻描淡写,都塑造了牛娃坚强 勇敢、吃苦耐劳的品质。④推动情节发展。因为环境的恐怖,让天柱不敢再往里面走,才有 了下文回村喊大家伙一起进山找牛娃的情节。⑤阅读效果上看,也让读者深入其境,不免为 牛娃担心。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 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通过对她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了她勤劳、疼爱孩子及面对生活苦 难时的软弱”错误。没有肖像描写,也未表现其软弱性格,虽然小说描写了她几次落泪,但 并非软弱表现。如“他娘在窑里摊着煎馍抹着泪”,这是表现对牛娃的担心。 - 11 -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出有关形象的情节和描写内容, 从肖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还要注意文中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和其他 人物的衬托作用等。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章中可知,牛娃的父亲因病失去了劳动的能力, 这在客观上要求牛娃承担起支撑起家庭的重任,文中写到他与天柱叔约定进山割蒿,虽然母 亲极力劝阻他,但他不顾母亲的劝阻进山割蒿,这表明他打定主意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 说明他是一个有主见、敢担当的孩子;而在担蒿回村的过程中,他坚决不要大伙帮忙,自己 背上全部的硬柴和干蒿表明他吃苦耐劳,自尊感强,当他掉队后,路上遇到了蛇不敢走,对 于这些经历,他轻描淡写,表现了他的坚强勇敢;而对于大家的帮忙,他是从心里感激,“辛 苦喜顺爷、叔婶子们了。”表明他懂得感恩,而用“没事,没事,这不好好的!”来安慰母 亲,则表明他善解人意。考生根据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 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 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文中“沟口的风很硬,往沟里走,到处都是一 片黑,各种声音在风中纠缠,最后形成一种古怪的响动,似风吼似兽叫”“又往沟里走了四 五里路的样子,耳边突然响起几声像人大笑似的鸟叫”这两处景物描写,首先是渲染气氛, 营造山中阴森恐怖的氛围,“要不是天柱跟着,牛娃娘自己说啥也不敢走”;其次,这一阴 森恐怖的氛围让天柱也不敢再往里面走,于是才有了下文回村喊大家伙一起进山找牛娃的情 节,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再次,这一情节也烘托了牛娃娘久久没能找到牛娃的担心恐惧 的心情,“想着牛娃还在沟里,她更是揪心”;同时从侧面衬托牛娃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的 品质。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牛娃却一点也不惧怕,之前坚决进山,后对山中遭遇轻描淡写, 都显示出牛娃勇敢的一面;最后,这段景物描写,也让读者深入到这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之中, 仿佛是身临其境,不禁为牛娃感到担心,让读者有着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齐映,瀛州高阳人。映登进士第...,应博学宏辞,授河南府参军。滑亳节度使令狐彰辟为 掌书记,累授监察御史。彰疾甚,映草遗表,因与谋后事,映说彰令上表请代,令子建归京 - 12 - 师,彰皆从之。彰卒后兵乱,映脱身归东都。建中初,卢杞为宰相,荐之,迁.刑部员外郎, 会张镒出镇凤翔,奏为判官。映口辩,颇更军事,数以论奏合旨。德宗在奉天,凤翔逼于贼 朱泚。镒懦缓不晓兵家事,部将有李楚琳者,慓悍凶暴,军中畏之,乘间将谋乱。先数日, 映与同列齐抗觉其谋,乃言于镒,请早图之。镒不从映言,乃示其宽大,召楚琳语之曰:“欲 令公使于外。”楚琳恐,是夜作乱,乃杀镒以应泚;军中多为映指道,故得免。兴元..初,从 幸梁州,每过险,映常执辔。会御马遽骇,奔跳颇甚,帝惧伤映,令舍辔,映坚执久之,乃 止。帝问其故,曰:“马奔蹶,不过伤臣;如舍之,或犯清尘,虽臣万死,何以塞责?”上 嘉奖无已。在梁州,拜给事中。上常令映侍左右,或令前马,至城邑州镇,俾映宣诏令,帝 益亲信之。贞元二年,以本官与左散骑常侍刘滋、给事中崔造同拜平章事,政事多决于造。 无几,造疾病,映当国政,乘间亦敢言事。时吐蕃数入寇,人情摇动,且言帝欲行幸避狄。 映奏曰:“戎狄乱华,臣之罪也。今人情恟惧,谓陛下理装具糗粮,臣闻大福不再,奈何不 与臣等熟计之?”因俯伏流涕,上亦为之感动。映常以顷为相辅无大过而罢冀其复入用乃掊 敛贡奉及大为金银器以希旨。先是,银瓶高者五尺余,李兼为江西观察使,乃进六尺者,至 是,因帝诞日端午,映为瓶高八尺者以献。贞元十一年七月卒,时年四十八,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卷百三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映常以顷为相辅/无大过而罢/冀其复入用/乃掊敛贡奉/及大为金银器以希旨。 B. 映常以顷为相/辅无大过而罢/冀其复入用/乃掊敛贡奉/及大为金银器以希旨。 C. 映常以顷为相辅/无大过/而罢冀其复入用/乃掊敛/贡奉及大为金银器以希旨。 D. 映常以顷为相/辅无大过/而罢冀其复入用/乃掊敛/贡奉及大为金银器以希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其中录取分为三甲。 B. 迁,调动官职,可升可降,左迁一般是降职。文中同样指调职的还有转、辟、除等。 C. 兴元,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始设。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D. 礼部,北魏始置,隋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礼乐、民族、外交及科举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映心向朝廷,顾全大局。令狐彰病重,他趁为令狐彰谋划后事的机会,劝他还政给朝廷, 并让儿子回京城,令狐彰完全依从。 B. 齐映深有远见,未雨绸缪。叛贼朱泚逼近凤翔时,他和同僚觉察李楚琳阴谋,提醒张镒早 做谋划,可惜张镒没来得及听从,就已被害。 - 13 - C. 齐映忠心耿耿,深受信任。他随皇帝到梁州,每次经过危险之地,常常拉紧皇帝马辔,保 护皇帝不受伤害,让皇帝赞许褒奖。 D. 齐映执掌国政,敢言政事。外敌当前时,俯伏地上大哭,劝皇帝与自己这些大臣共同进行 缜密谋划,皇帝深受感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常令映侍左右,或令前马,至城邑州镇,俾映宣诏令,帝益亲信之。 (2)时吐蕃数入寇,人情摇动,且言帝欲行幸避狄。 【答案】10. A 11. B 12. B 13. (1)皇帝经常让齐映在身边侍奉,有时让他作为前驱,到达城邑州镇,让齐映宣布诏令, 皇帝更加亲近信任他。 (2)当时吐蕃多次入境侵略,人心动摇,并且有人说皇帝打算出行巡幸躲避戎狄。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 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映常以顷为相辅”,是说“齐映常常因为不久之前还担任相辅的职位”,“相辅”是专有 名词,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 B 和 D 项; “无大过而罢”是说“没有大的过错却被罢免”,是说齐映被罢免的原因,“而”是转折连 词,前后内容之间不能断开。“冀其复入用”是说“希望自己再次入朝受重用”。可以排除 C 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齐映常常因为不久之前还担任相辅的职位,没有大的过错却被罢免,希 望自己再次入朝受重用,于是聚敛搜刮,贡奉朝廷,并且大肆制作金银器来逢迎皇帝的旨意”。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 14 - B 项,辟,官府征召做官;除,指授予官职。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 较分析。 B 项,张镒不是还没来得及听从,而是张镒根本没有听从他的话,最终被害。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上常令映侍(于)左右”是省略句,也是状语后置句;“或令(之为)前马” 是省略句;“或”应理解为“有时”;“前马”应理解为“前驱”;“俾”应理解为“使、 让”;“亲信”,应理解为“亲近信任”。 第二句中,“数”应理解为“多次”;“寇”名词动用,应理解为“侵略”;“人情”应理 解为“人心”;“行幸”应理解为“出行巡幸”。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齐映,是瀛洲高阳人。齐映考中进士,参加博学宏词考试,被任命为河南府参军。滑亳 节度使令狐彰征召他做掌书记,齐映多次升官,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令狐彰病重,齐映起草 临终遗表,趁着令狐彰与他谋划后事(的机会),齐映劝说令狐彰让他上奏章请求朝廷派人代 替自己,让儿子令狐建返回京城,令狐彰都听从了他。令狐彰死后军队作乱,齐映脱身回到 东都。建中初年,卢杞担任宰相,推荐齐映,升迁他做了刑部员外郎。适逢张镒出京镇守凤 翔,上奏推荐齐映担任判官。齐映口才好,经历过很多军队事务,多次凭借论奏合乎皇帝意 旨。唐德宗在奉天,乱贼朱泚逼近凤翔。张镒懦弱拖延不通晓军事,部将李楚琳慓悍残暴, - 15 - 军中士兵畏惧他,李楚琳打算趁机叛乱。先前几天,齐映与同僚齐抗察觉了他的阴谋,于是 就告诉了张镒,请求张镒早做谋划。张镒没有听从齐映的意见,却显示自己的宽容大度,召 来李楚琳对他说:“我想让你到城外出使。”李楚琳害怕了,当夜叛乱,于是就杀死张镒响 应朱泚。军中很多士兵都替齐映指路,齐映因此得以免祸。于是齐映赶赴奉天皇帝所在之处, 被授予御史中丞。兴元初年,齐映跟从皇帝巡视梁州,每当经过危险的地方,齐映常常用手 拉着缰绳。适逢皇帝的马突然受惊,奔跑跳跃非常猛烈,皇帝担心伤害到齐映,让齐映放下 缰绳,齐映坚持拉着缰绳很久,马才平静下来。皇帝问他原因,齐映说:“马奔跑踩踏,不 过会伤到了我;如果我放了缰绳,可能会冒犯到皇上,那么即使我死一万次,又怎能弥补我 的罪责呢?”皇上(对他)赞许褒奖不断。在梁州,授予他给事中一职。皇帝经常让齐映在 身边侍奉,有时让他作为前驱,到达城邑州镇,让齐映宣布诏令,皇帝更加亲近信任他。贞 元二年,凭原本职位与左散骑常侍刘滋、给事中崔造共同担任平章事。当时吐蕃多次入境侵 略,人心动摇,并且有人说皇帝打算出行巡幸躲避戎狄。齐映上奏说:“戎狄扰乱中原,是 臣子的罪过。如今人心纷扰惊惧,说陛下正整理行装准备干粮,我听说国家的好运终止了, 为什么不与臣子们仔细商议一下这件事呢?”于是伏地流泪,皇帝也因此感动。齐映常常因 为不久之前还担任相辅的职位,没有大的过错却被罢免,希望自己再次入朝受重用,于是聚 敛搜刮,贡奉朝廷,并且大肆制作金银器来逢迎皇帝的旨意。在之前,(制作)高五尺多的银 瓶,李兼担任江西观察使,于是进献了六尺高的,到这时候,趁着皇帝生日端午节,齐映制 作了高八尺的银瓶来进献。贞元三年正月,齐映被贬为夔州刺史,又调往衡州。贞元七年, 授予齐映御史中丞、桂管观察使之职,又改任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贞元十一年七月齐映 去世,时年四十八岁,被追封为礼部尚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泰山六首(其三)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 16 -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句叙事,诗人登上日观峰,拨开浓浓云雾,似乎打开了神仙世界的大门,想象奇特。 B. 诗歌五六句写景,黄河从西方奔涌而来,流入远山之间,“窈窕”绘尽其深远曲折之态。 C. “蹉跎凋朱颜”实则借仙童之讥笑抒发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年华蹉跎,容颜老去之怅惘。 D. 全诗采用虚写,描绘泰山奇伟之景,为遇见仙童做了铺垫,并以此侧面烘托了仙童形象。 15. 诗歌在塑造诗人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典型的细节动作描写。“登”“凭”“揽”等动作表现了诗人攀登 泰山的豪迈形象。②契合身份的神态描写。“精神四飞扬”表现了诗人神清气爽的精神风貌。 ③侧面烘托。青童“笑我”等侧面描写衬托了诗人求仙不得的怅然若失的形象。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全诗采用虚写”说法错误,应是虚实结合。第三句“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即为 实写,这是写了作者眼前的实景。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能力。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 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本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到 “目尽长空闲”为第一部分,作者写了自己登泰山的过程及感受,他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泰 山之高——“举手开云关”,而自己也精神百倍,“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而“凭崖 揽八极,目尽长空闲”一句则写出了作者站在泰山之巅极目远眺时的畅快,从 “登”“凭”“览”等动作描写可看出诗人攀登泰山时的豪迈形象,而诗中“精神四飞扬” 则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诗人神清气爽的精神风貌。从“偶然值青童”到诗歌最后为第二部分, 作者在山顶遇见绿发童颜的童子,而根据“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推测,这个童子应该 年龄已经不小,但因为学仙的缘故,他保持了自己的童颜,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自己求仙不得, - 17 - 而是通过童子“笑我”等侧面描写表明作者没有得道成仙,这就衬托了诗人的求仙不得的怅 然若失的形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 “_______ ”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 大的感染力;“________”一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 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遥想刘裕当年“____,_____”的壮烈情景, 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 【答案】 (1). 唯见江心秋月白 (2). 绕船月明江水寒 (3). 用心一也 (4).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 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 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 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唯、鳝、 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留白是对中国哲理中阴阳的深刻_____________,是对中国和谐观的精 准表达。在中国画中,无处不体现着由留白而营造出的和谐思想。如齐白石画虾,擅长表现 虾体的晶莹剔透,却未画一滴水。他不画水,却分明看到了水,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虾在水中 活泼游动。这种__________的感觉,正是通过画家对留白的深刻体悟与合理把握实现的。画 面中,水为阴,虾为阳。虾的大小形态可以通过笔墨展现,( )。画家在准确而 精到地把握这种阴阳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水的特点,跨越画面大小,留下了大片的空白。画 中阴性的水与阳性的虾所构成的曼妙游离的和谐空间,将中国画的留白精神表现得 _________。正是通过对对立物象的和谐营造,中国画将中国高深的哲理思想以诗意而 _________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18 - A. 解释 栩栩如生 酣畅淋漓 唯美 B. 诠释 栩栩如生 淋漓尽致 唯美 C. 诠释 惟妙惟肖 淋漓尽致 完美 D. 解释 惟妙惟肖 酣畅淋漓 完美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不画水,却分明看到了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虾在水中活泼游动。 B. 他不画水,人们却分明看到了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虾在水中活泼游动。 C. 他不画水,人们却分明看到了水,真切地感受到虾在水中活泼游动。 D. 他不画水,却让人分明看到了水,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虾在水中活泼游动。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不能够真实地画出水的明澈流动 B. 而不能够真实地画出明澈流动的水 C. 而明澈流动的水却不能够真实地画出来 D. 而水的明澈流动却不能够真实地画出来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 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 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 解释:①分析阐明;②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诠释:说明;解释。语境说的是留白与阴 阳哲理的关系,即留白是对阴阳哲理的深刻说明故应用“诠释”。 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两者都含有逼真的意思,但“栩栩如生”偏重于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则偏重于精妙肖 似。语境说的是“虾在水中活泼游动”,故应用“栩栩如生”。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形容 非常畅快,多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或抒发感情很充分。语境说的是留白精神的表现, 故应用“淋漓尽致”。 完美: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唯美:形式、风格等非常完美。根据语境中的“诗意”,可知 应用“唯美”。 - 19 -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 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 句的常见类型。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偷换主语,“却分明看到了水”的主语应该是看画的人, 不是齐白石;二是“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语序不当。 A 项,“他不画水,却分明看到了水”偷换主语的问题没有修改; B 项,“人们却分明看到了水,让人……”偷换主语,虽然对两处语病都进行了修改,但修改 后又产生了新的语病; D 项,“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语序不当的问题没有修改。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分析语境可知,括号内的句子在句式上应和括号前的“虾的大小形态可以通过笔墨展现”保 持一致,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应选 D 项。 故选 D。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 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 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______。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 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____,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 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 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_____ 。他们最爱读 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 - 20 - 【答案】 (1).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2). ②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 (3). ③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 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 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 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 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推断①处可以填入“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之类的 内容。 第二空,结合上下文“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 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推断②处应该填入“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主要结合上下文“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 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他们最爱读的 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推断 ③处应该填入“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之类的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 达的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 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 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 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下面是五则新闻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 80 字左右的新闻短评。要求:紧扣新闻内容,语意表达连贯。 《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破 790 万 印度单日新增确诊创新高》 《习近平将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 《非洲各界:中非携手抗疫势在必行 感谢中国雪中送炭》 《中欧卫生合作:不畏浮云遮望眼,共创人类新未来》 《全球疫苗峰会:为合作研发筹资 为疫苗可及性努力》 【答案】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战胜病毒,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促进全球健康福祉,共建 - 21 - 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是世界各国共同目标,因此,世界各国应摒弃分歧,携手合作,而中方 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下面是五则新闻的 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 80 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要明确新闻短评的写法。新闻点评,要会读新闻,也就是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 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准备。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 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 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从新闻标题中可以理出脉络:第一则新闻主要交代了全球新 冠确诊人数破 790 万;第二则写的是习近平将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体现了两国为抗 疫情在努力;第三则写了非洲各国在疫情肆虐之际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第四则是写中国与 欧洲卫生组织合作共创人类新未来;第五则则是全球疫苗峰会,大家都为疫苗研发在努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的背景是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战胜病毒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在这种 情况下,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中方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就这些现象发表观点看法,可 得短评内容: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战胜病毒,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促进全球健康福祉, 共建人类更加美好未来,是世界各国共同目标,因此,世界各国应摒弃分歧,携手合作,而 中方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次大型晚会上,报幕员很有风度地走上台来。不知什么原因,她被绊倒了,台下顿 时一阵哄笑。报幕员从容地站起来,很有礼貌地说:“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是为你们 的热情而倾倒的。”她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观众们被报幕员的优雅 折服了。 生活中,什么可以让人优雅呢?是适宜得体的着装,彬彬有礼的举止,还是腹有诗书的风 韵,化解尴尬的智慧,刚直不阿的气度,泰山崩前的从容……对此,你有何思考?请结合你 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示例: 优雅不是华美的袍 一天,一个长发披肩的时髦姑娘刚挤上公交车就觉得自己的长发被人拽住了,她使动拉 - 22 - 拉头发,拉不动,于是猛地转身,给了后边那人一耳光。那是个穿着工装裤的打工仔!见打 工仔并没赔礼道歌,还红着脸笑,姑娘更气了,骂了句“流氓”,挥手又要打时,打工仔礼 貌地挥手档住,接着用手指了指车门——原来,姑娘的长发被车门夹住了! 总有人认为迷人的身材、入时的打扮才能让人感受到优雅。其实,这些都不是优雅的必 要条件。姑娘的长发被车门夹住了,她以为是被后边的人拽住了,于是没弄清真相就乱打人。 我们能说她的举止优雅吗?显然不能。而这个被打的人在挨了耳光后,并没生气,只是用手指 了指车门,可以说这个打工仔的举止才是优雅的。因为他有谅解和宽容之心。 优雅不是华美的袍,而是谅解和宽容,还是在困境中积极乐观、不颓废。十年浩劫之初, 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一家四口栖身在一处低矮、简陋的破房里。屋子四壁无窗,室内暗淡无 光。趁家人正忙着清理、收拾的工夫,他提起画笔便在墙上作画。不一会儿,一幅油画就大 功告成了,画面上铺满明媚的阳光、灿烂的鲜花。这时,黄永玉转身兴奋地对家人说:“看 啊,我给新家‘开’了一扇窗啦。”家人抬头一看,顿感眼前一亮:整幅画气韵生动、几可 乱真,真的像开了一扇“窗”。室内陡然增添了许多生气和亮色,一家人原本抑郁、低落的 心情也因此豁然开朗起……黄永玉在墙上作画的举止,真是优雅之至! 优雅还是什么呢?优雅还是低调、不张扬。一次,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龙永图在意大 利参加一个国际性会议,地点设在一个小镇的酒窖中。会场没有豪华的摆设,更没设领导席 和嘉宾席,大家坐着一样的普通长凳。与会者都是国际经济界有头有脸的人物,按照先来后 到的顺序入座。龙永图在一条长凳上刚坐下,随后就有一位老太太独自进来,对他礼貌地点 点头,然后很自然地坐在了他旁边。趁会议还没开始的空隙,老太太与他寒暄了很长时间。 这位老太太是谁?她就是荷兰女王!没有人陪同,独自一人进来,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没有一 点儿架子。因为低调、不张扬,荷兰女王才有如此优雅的举止,以至多少年后龙永图谈起这 件事来还惊叹不已! 优雅还是对工作的极端认真,还是面对灾难时的镇定,还是材料中那位报幕员面对尴尬 时的机智,等等。总之一句话,优雅不是华美的袍,而是优秀品质的外在表现。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的命题任务指向很明确, 就是让考生在文章中回答“生活中,什么可以让人优雅呢?”。作文材料中报幕员用机智化 解了尴尬,成就了自己的优雅。那么除了机智,还有什么可以让人优雅呢?“是适宜得体的着 装,彬彬有礼的举止,还是腹有诗书的风韵,化解尴尬的智慧,刚直不阿的气度,泰山崩前 的从容……”明白了什么是优雅,明白了什么可以让人优雅,便可以进行立意作文了。考生 - 23 - 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优雅”,理解“优雅”的内涵以及其对于我们的生活、事业等的作 用进行立意作文。具体写作时,应结合对“优雅”的具体理解谈自己的认识,避免抽象的描 写和空泛议论。 参考立意: 1.得体言行,优雅生活 2.读书使人优雅 3.优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4.优雅是优秀品质的外在表现 可用素材: 1.一个人的财富、职位甚至长相都可以通过化妆进行隐藏,但是,优雅却是装不来的。因为 优雅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外在自然流露。 2.1935 年 2 月,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6 月 18 日,他被押赴刑场。在刑场, 瞿秋白找了一块草地,然后席地盘腿而坐,说:“此地甚好!”这哪里是在赴死?分明是在 出游。视死如归,意思是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瞿秋白做到了。瞿秋白不仅是政治家,还是 大知识分子,他的修养让他看淡了死亡,所以才有了生命即将结束前的优雅。 3.高尚的品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就表现在日常言谈举止中。在 1984 年春节联欢 晚会上,马季表演了单口相声《宇宙牌香期》。 当晚会结束时,唯独不见了马季的身影。导 演黄一鹤进直播间去找时,发现马季正在接一个电话,而且在绘声绘色地说着什么。听了一 会儿,他才听出马季好像正在对着电话说刚才的那段相声!原来,首钢当晚值班的一个工人 没能听到马季的相声,就给中央电视台打了电话,于是,马季就对着电话说起了真正的“单 口”相声——只给一个人听的单口相声!如果他心中没有装着观众,将观众当作上帝,又怎 么会有这样优雅的举动?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随着职位的升迁,随着财富的增多,就想着做绅士。但是,却往 往让人感觉是在刻意的模仿和伪装,是很不得体的附庸风雅,甚至是令人作呕的矫揉造作。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优雅的内涵,以为自己能够像那些优雅的人一样举 手投足就是优雅了。 5.优雅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积淀、真诚美德、善良品质、自然朴素的共同 体。一个优雅的人,首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有了教养而后才能谈得上修养,有了丰厚的修 养才能够谈得上优雅。 6.在哈佛大学拥有极高声誉的资深教授罗曼先生即将离任,做最后一次告别演讲的时候,他 - 24 - 为了表达自己对学校的尊敬,把自己的车停到校门外面,步行一千多米走到学校大礼堂的讲 坛。当他演讲结束离开礼堂的时候,所有在场的师生自发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地响彻在哈佛校园的天空,大家目送着教授一步一步渐渐远去的身影,感受到了什么叫一个 学者的优雅。 7.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优雅,政治家和文化人有属于他们的优雅,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优 雅。就餐时的细嚼慢咽,上车时的排队等待,公交车上的起身让座,对乞讨者的一点施舍, 对公共设施的自动保护,来了客人的起身相迎,在医院里的轻声细语,生活中的尊老爱幼等 等,都是一个人优雅举止的表现形式,这些细小的行为,构成了所有普通人的优雅。 行文思路: 作者由一则故事切入,引出观点“优雅不是华美的袍,而是谅解和宽容”,之后又举例 说明优雅还是“在困境中积极乐观、不颓废”,还是“低调、不张扬”。结尾段进一步扩展, 最后总结说“优雅不是华美的袍,而是优秀品质的外在表现”,点明题意。可以说,本文论 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有力,结构严谨。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 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一般 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 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 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 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