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50分 命题: 陈琳 审核: 张岚 试卷说明: (1)本卷共四大题,21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一、名篇名句默写(18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老子》 (6)________ __,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7)夏虫不可语于冰,__________;井蛙不可语于海,拘于虚也;曲士不可语于道,__________。《庄子》 (8)__________,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 《孟子》 (9)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___________,_________。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10)寡助之至,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2.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喟(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冯(pínɡ)河 繁文缛(rǔ)节 B.屏(pínɡ)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ì)瓢饮 畏葸(xǐ) C.被(pī)发左衽 礼崩乐坏 斐(fěi)然成章 比(bì)及 D.色厉内荏(rěn) 切蹉(chuō) 曲肱(gōng)而枕 杀身成仁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B. 小人之过也必文 C. 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D. 举直错诸枉 4.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实熟则剥 B. 奈何哉其相物也 C.饭疏食饮水 D.自是者不彰 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大天而思之 大小多少 B. 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C.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鮒鱼来!子何为者邪 D. 莫不厌若鱼者 弟子厌观之 6.下列各句和“汤有天下,选于众”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B.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D. 宁信度,无自信也 7.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B.“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论语》《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C.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墨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在中国曾经辉煌。 D. 商鞅讲“法”,申不害讲“术”,慎到讲“势”,韩非子把法治、术治、势治融为一体,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人”通常指一个国家的人民,不过西周时期的“国人”是指城邑及其附近的人。他们不是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主要从事第二产业(手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工作。 B.“相”是中国古代官职名。春秋时始设此官职,后世沿袭。或称“相国”,或称“ 宰相”,或称“丞相”。多为文官之长。 C.爵,在文中指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称和爵位制度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D.“寡人”是秦始皇之前的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9.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为了写好博士论文,李彤查遍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使论文的观点新颖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② 张经理新买的房子装修的十分豪华:高档门窗,纯手工实木地板,漂亮的水晶大吊灯,一色的红木家具,真是美轮美奂 ③ 江苏历来人文荟萃,但有高原没高峰、佳作频现却缺少扛鼎之作一直是江苏文化界的遗憾。最近,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5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央视一套和八套播火了荧屏,创造了央视今年的收视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峰”。 ④ 一次性产品推动了经济增长,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由此而产生的消费观念却冲击了过去人们敝帚自珍的价值观。 ⑤ 在传达上级文件的会议上,与会代表鞭辟入里地学习,吃透了精神,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⑥ 媒体普遍认为,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不会因为国际社会某些人、某些事而发生任何改变,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③⑥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建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 B.古希腊时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维纳斯、持矛者、掷铁饼者这些千古不朽的雕塑,是由于艺术家对人的完美形体有一种衷心的迷恋。 C.尽管仍持谨慎态度,但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利益攸关者”,并认为中国参与重大事务的国际协调,中国的地位和实力也意味着必须得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D.梁启超、顾颉刚这些学界巨擘都十分钦佩王国维,个中原因与其说是对王国维学识的赞赏,不如说是对王国维身上沉静优雅的知识分子风范的强烈认同。 三、阅读题(5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 传统文化的修心 张其成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 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 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于“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有渊源,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 ,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佛家怎么“明心”?有副对联: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他们有没有法门?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下面一句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11.下列对于“修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要流派,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各家流派在修心内容方面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们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B.儒家所讲的“正心”,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C.道家的“静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这个“自然”与大自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 D.佛家讲“明心”。佛家的“心”是指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其实质就是人的本心。所以,佛家可以通过“明心”而明了“本性”。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已经基本定型,那个时代叫“轴心期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 B.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 C.儒家所“正”之“心”,实质上就是仁爱之心,它与道家所修的“虚静之心”是不同的;前者在善念基础上还有规程,后者更关注身心和谐。 D.佛家的“明心”和道家的“静心” 基本是相同的,都强调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是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B.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从人类“轴心时代”的文化智慧中汲取了营养,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那个时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 C.儒家强调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而道家则倡导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 D.“明心”是佛家的大智慧,只有做到明于本性,才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荀卿论 苏 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有删改)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B.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C.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D.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古代,“卿”有多个称谓意义: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对人的敬称,君对臣的称谓,长辈称晚辈,上下级互称,夫妻互称等。 B.古籍中“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三代”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并一直沿用下去。 C.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 D.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这种田地被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5分) (2)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5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5分)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B.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C.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D.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国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晋文公感动了原国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刮大风的天气里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却受到百般刁难,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掌管集市的官吏,关市的人都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4分) (2)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彘杀之。(5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宋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赵鼎,爱国词人。北宋末年进士,南宋时出为奉国军节度使。 (1).“忽惊春到小桃枝”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5分) (2).请对本词运用的对比手法作简要赏析。(6分) 四、作文(60分) 在本届亚锦赛中,中国乒乓球队传来了两个“不太好”的消息。17岁日本少女平野美宇挑落中国三大主力、丹羽孝希击败许昕.日本队近年用了大量的中国籍教练,用“中国模式”对应中国乒乓球队,友说:我们可以教你,输给你,就是不怕你。 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终于有了对手,是好事;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应当要有危机意识;有人认为,中国籍教练对日本队的针对性训练是一种“叛国”行为;有人认为,友的反应有大国国民的气度。 对此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一、名篇名句默写(18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一句1分) (1)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2)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3)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4)夫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5)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8)居天下之广居 不得志独行其道 (9)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10)亲戚畔之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2.C 【解析】 (A. 返—反 rù B. 屏bǐnɡ 奋—愤 D. “切蹉”应为“切磋”) 3.B【解析】(A. “请”通“情” C. “旁”通“方” D. “错”通“措”) 4.A 【解析】(例句:洁:使动用法,A.剥:使动用法,B. 物:名词活用做动词 C.饭:名词活用为动词,D.是:意动。) 5.D【解析】A项,以……为大,大的东西B项,尊:①高,②尊重,C项 动词,语助D项,餍,满足 6.B【解析】(例句:状语后置。A. 宾语前置,B. 状语后置,C.定后,D. 宾前) 7.B【解析】(《论语》要改为《尚书》) 8.选C。【解析】: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9.选D。【解析】:①寻章摘句:a.指读书时搜寻、摘录一些华丽词句,不做深入研究。 b.指写文章时套用、抄袭前人章法、词句,没有创造力。此处感情色彩不符。②美轮美奂:原形容新屋高大美观,现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③扛鼎之作:即花大力气完成的在社会上影响广大,意义深远的作品。④ 敝帚自珍:是指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对自己的东西非常珍惜。不合语境。⑤鞭辟入里: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不能修饰“学习”。⑥牢不可破:异常坚固,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10.选D。【解析】: A项,搭配不当,将“建造”改为“促进”或“推进”。B项,关联词不当,“之所以”只能与“是因为”搭配。C项,成分残缺,在“国际协调”后加“已无法回避”。 三、阅读题(5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 11.选B。【解析】: B项,错在偷换概念。原文说“这叫‘三纲领’”,“这”应该指的是《大学》里的相关引文,不是儒家所讲的“正心”。 12.选D。【解析】:原文说,道家“要回归到虚静状态”,佛家才是“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二者不能等同。 13.选A。【解析】: A项,强加因果,后者并不能成为前者的推断依据;而且表意绝对化,原文说“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14.选C。【解析】:注意关键词:“之”“以为”“者”“也”等。 15.选A。【解析】: “上下级互称”错,应是“上级称下级”。 16.选B。【解析】:原文没有“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的信息。 17.(1)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默然1分,见1分,亟1分,称1分,句子通顺1分) (2)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是1分,意1分,不逊1分,自许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我)曾经读《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他说的一些道理,)好像茫茫无边,但其实并不遥远;好像浩瀚浑厚,没有边际,但其实并不深奥。他说的那些事情,普通人都知道;但实行起来,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唉!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 子路勇敢,子贡巧辩,冉有有智谋,这三个人,都是天下人认为难能可贵的人。但是这三个人,却经常不被孔子喜欢。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况且,向圣人学习,难道只是要学会圣人是怎么说的吗?也要观察圣人心意的取向才行啊。孔子认为后世必定会有人不能执行他的学说,也必定会有人曲解他的学说而做不义的事。所以他的话通俗易懂直来直去,而不敢做一些不同寻常而又值得炫耀的高论,主要是为了让后人不好随便篡改。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的著作,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因为老师荀卿,这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子思、孟轲,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说:“扰乱天下的人,就是子思、孟轲。”天下的人,如此众多;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桀、纣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伪装。”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有所顾忌,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扰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如果天下真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那么哪里用得着追求标新立异呢!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5分) 18.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这类题目,应根据语境和句意进行判断。从语意看“文侯”应是“左右”“止”的宾语,不宜断开,因此可排除A、C;“吾不为也”意思是我不会去做,从语意关系看,文侯不愿去做的事应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故B项正确。 19.D【解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于文无据,后文应该是掌管边境集市的官吏“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20.(1)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会去做。(期1分,去1分,亡1分,句子通顺1分) (2)他的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女1分,顾1分,反1分,适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却攻不下原国,敲钟退军,撤兵而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侍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能不跟从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 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恪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懈怠;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他的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 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醉了酒,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酒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像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失信于人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因此放走了他。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便让他走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1(1)【解析】:对字词的鉴赏要结合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惊”字与作者的情感有关,“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 【答案】:不能换成“见”字。(1分)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2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2分)。 (2)【解析】:爱国词有的与怀古诗在手法上相似,常用对比,在对比中表达昔盛今衰之情。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词句。 【答案】:上片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写当年全盛时的欢乐,结尾两句又从欢乐的高潮跌入悲怆的深渊(2分)。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往昔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2分)。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冲破了时空的束缚,把悲国之思、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2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