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论述类文章阅读第六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论述类文章阅读第六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案含解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六讲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基础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 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 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的角度和方式主要有: (1)直接评判文中观点。 (2)给出作者观点,筛选依据。 (3)另列材料,结合作者观点作分析。 (4)另列材料,结合作者观点作推断。 重难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时是不明显的,有时甚至是隐含的。这就需要我们分 析材料、抓重点语句,来挖出文章背后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法综述]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 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 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语句等,把握这些句 子,才能正确的分析概括。 命题法 1 直接评判文中观点 典例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病 毒 ①病毒不同于其他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 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 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 ②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 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 进入细胞。实际上这并不容易。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的位置。 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 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 ③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 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④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 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 ⑤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 和 RNA。DNA 构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基因组合。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 DNA 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 DNA 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 DNA 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 ⑥RNA 是干什么的呢?RNA 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它将信息从 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DNA 像模板一样造出 正确的 RNA,RNA 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 ⑦病毒要么有 DNA,要么有 RNA,但不会两样都有。在病毒中,RNA 不是信息的传递者 而是基因物质。 ⑧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 似。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 应。实际上,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病毒和细胞就共同存在,共同进化。 ⑨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 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⑩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 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 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 的。 ⑪病毒有修复 4000 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 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这种基因疗法还可 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 DNA。 (选自《在岩石上漂浮》,有删改)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 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B.病毒作为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 能力,能自我复制。 C.狂犬病和感冒病毒能感染的范围极广,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免疫系统 对它们无能为力。 D.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的基因 疗法,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 DNA。 [答案] D [解析] A 项,否定了“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这一假设,不符合文意,文意只是说 病毒从它们的细胞中选出来的可能性更大。B 项,“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 复制”与原文“随着时间的变迁”不符。C 项,文中说“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但不能 由此推出“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而且文中并没有讲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 力。 解题法 1 ------------------------------- -------------------- 1.常见命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1)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2)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2.整体把握,局部对比,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 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高考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正确率不高和耗时很长,让考生心生 畏惧。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良好心态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对比 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对比。此对比法不仅适用于“观点类试题”,也适 用于其它论述类题型。 (1)比对词语(概念),看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命题者设置选项时 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用“删”“漏”“改”“凑”等方式设误。第一层比对, 就要找出选项删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比对的词 语包括: ①指代词(它,其等),看是否偷换概念。 ②范围词(都,所有、人人等),看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的现象。 ③程度词、时间词(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 [典例 1],A 项与原文第⑨段比对后发现,缺少“可能性”一词,可判定 A 项错误。 (2)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对比的重要内容。比 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间什么关系(抓关联词)。 第二步:比对分句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是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的 情况。 (3)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①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 ②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 ③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典例 1] 中 B 项与第⑩段原文比对后,发现少了条件“随着时间的变迁”。 以上三种对比方法,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尤其重要,若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一定 能百发百中。 命题法 2 给作者观点筛选依据 典例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 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有关议 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 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 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 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 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 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 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 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 1 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 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 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 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 1 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 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 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 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 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 “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 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 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 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腾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 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 B.近年,虽然我国仍有约 1 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 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 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 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 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 [答案] A [解析] 根据原文第 4、5 段内容判断,B、C、D 三项表述正确。A 项,选项表述内容为 “腾笼换鸟”战略提出的依据和不能实施的原因的杂糅,属于干扰项,表述不正确。 解题法 2 答题步骤 依据观点寻依据 ---------------- (1)整体阅读,感知原文。 如[典例 2] 中的试题,中心观点已给出,只需要我们理清原文层次即可。 (2)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 [典例 2] 中四个选项中分布于全文各处,整体阅读有助于我们快速找到信息区域。 (3)对该段落或区域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4)将选项中的相关信息与自己大脑中的这些概括与分析进行对照得出答案。 命题法 3 另列材料,结合作者观点作分析 典例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 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 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 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 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 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 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 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 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 (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 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 还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 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 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 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 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 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 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 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 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 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 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 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式下,把历史 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 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 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 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 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 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 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 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 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 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国时突然开始的,而 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年,有删改) 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1994 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 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篇完整的战国道家佚 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化可以借助各种信息载体,跨越时间、空间进行传承。包括《恒先》在内的 这批古籍蕴含的思想中断两千多年后,通过竹简这一信息载体被我们现代人认识,实现了跨 越时空的传承。(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解答本题时,可具体分析所给材料,提取与文本相关的关键信息。如获得的是 战国楚竹简,说明了第一段中文化可通过信息载体传递的观点;而从材料中的时间、地点等 信息可知,文化传承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 解题法 3 结合新材料分析作者观点的步骤 -------- (1)抓重要语句(总括句、段首句、承上启下句) 总结出文章观点。[典例 3] 中如法炮制,很容易找出作者观点:文化是可以跨越时间、 空间传承下去的,这种传承具有历史性。 (2)细读所给材料,找出其中心内容。 [典例 3] 的新材料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恒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 (3)找出原文和新材料的共同点作答。 [典例 3] 中的共同点为:文化传承、时间。 命题法 4 另列材料,结合作者观点作推断 典例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世界的青花瓷 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不仅映照历史的风貌,也会引领 未来的发展。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更是创造出无数令人称赞的艺术瑰 宝。中华文明曾多次遭遇异域文明,相互间既有碰撞,更有融合。从大艺术史的角度观察, 不同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不仅可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亦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 以青花瓷为例,诸多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均表明,它的创造和发展历程,深受伊斯兰文化因 素的影响。 从汉代开始,因商贸活动而兴起的丝绸之路断断续续地联系着中华文明与两河流域文 明。唐代制作的三彩陶器中便拥有大批异域商队的形象。南宋时期,由于陆路丝绸之路通道 被切断,海上开辟的贸易通道更加昌盛。据记载,海上贸易带来的收益至少占南宋经济收入 的 20%,广州和泉州成为陶瓷出口的重要港口。 历史上这种基于经济需求而开展的贸易交流,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了基础;1219 年开始的蒙古汗国第一次西征,亦间接地推动了两种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此 间,伊斯兰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本土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潮流。璀璨的元代青花 瓷得以崭露头角,正是受惠于对两种不同文明先进技艺的撷取。 早在两宋时期,江西的景德镇在漫长的技术演变中便开创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 方”,伊斯兰世界受到宋瓷影响,也开始改良釉面和纹饰。在伊斯兰世界,钴料被大批量用 于装饰。这种钴蓝不仅仅是基于审美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更包含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由于伊 斯兰世界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新的器型和纹饰日益被景德镇的工匠熟练掌握,钴料也经由 不同通道进入中国市场。这种青蓝色的颜料被称之为“苏麻离青”,可能为波斯语 “Samawi”或“solaymn”的音译。 “二元配方”的优势之一是高温烧造提升胎体韧性,以便制作大器,加上钴蓝釉下彩的 工艺,使得中国出产的瓷器在伊斯兰世界需求量大增,且颇受皇家器重。帖木儿帝国的统治 者便拥有为数可观的中国瓷器。奥斯曼帝国的皇帝更是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托普卡帕皇宫瓷器 收藏。元代之后,青花工艺日渐成熟,器型纹饰渐渐融合,元曲故事和祥瑞图纹等开始出现 于青花瓷之上,青花瓷成为世界文明融合的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驻足青花瓷前,依然可以追寻当年文明交流的踪影:大盘、大碗等器型皆源 于伊斯兰世界,又在中国瓷器上发扬光大;以同心圆放射性展开的布局,用几何图形模仿金 属器、玻璃器、染织、缠枝花卉,团花纹等多层次装饰绘画的技巧也和伊斯兰文明密不可分。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闭关自守,但是中国艺术却从不孤单。在文明的碰撞下,不同地区的 艺术往往互融互鉴。正是就此意义而言,青花瓷艺术不仅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文明 史的结晶。 (选自《人民日报》) 下列现象,不属于“在文明的碰撞下,不同地区的艺术往往互融互鉴”的一项( ) A.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体现出西方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融合。 B.龙门石窟中卢舍那雕像造型具有浓烈的汉民族风格,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佛教的影响。 C.现如今日本文字中仍然保留了大量汉字,表明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 D.为世界性运动会建造的体育馆“鸟巢”和“水立方”,蕴含了“天圆地方”的中国 哲学思想。 [答案] C [解析] 题干考查“在文明的碰撞下,不同地区的艺术往往互融互鉴”,要注意是“艺 术”“互融互鉴”,而 C 项中“使用汉字”不属于艺术的互融互鉴。 解题法 4 ------------------------------- -------------------- 此类试题和[典例 3] 类似,由问答题变为了选择题,新材料由 1 个变为 4 个,加大了 阅读量,试题难度反而降低了。除了[典例 3] 的解题方法外,我们还可以拿原文中符合作 者观点的事例与选项作类比,这样解题就容易许多。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 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 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 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 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 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 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 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石器时 代陶器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 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 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 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 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有 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 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 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 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 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 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 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答案 D 解析 A 项,文章开头说的是“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选项表述为“母系 氏族社会”,漏掉了限制语“新石器时代前期”,扩大了范围。B 项,原文第 3 段说的是“它 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选项将这一猜测 变成了肯定判断,混淆了或然与必然。C 项,原文第 5 段说的是“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 意义在内”,选项表述为“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偷换概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女航天员要面对哪些挑战 女性的体力不如男性。女性的平均体力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其中女性上半身的体力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男性的 50%,下半身的体力则为男性体力的 70%。这种体力上的差异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 太空中都是一样的。 也许有人认为,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男女在体力上的差异已没有意义了。其实不然,航天 员在太空中也有许多体力劳动,特别是在太空中行走时,需要上半身大量的体力劳动。因为 航天员在太空中其实并不只是在行走,而是要完成各种太空维修保养、设备安装和科学试验 任务,这些工作都需要用上肢和手来完成。有些工作如果让女航天员来完成,可能就有一定 的困难。女航天员在经期不宜进行太空行走。因为在这种时候,女航天员的全身血容量减少, 进行太空行走容易患减压病。 一般而言,女性的血压比男性低,外周血管阻力也比男性低,但心率却比男性高。在对 航天员太空飞行后的立位耐力实验中发现,出现晕厥前期症状的航天员中女性比男性多,这 些女航天员的心率明显增加,血压明显降低。所谓立位耐力实验就是在飞行以后,让航天员 从躺卧位立即站起来,如果出现头晕眼花的情况,就是立位耐力下降。女性的立位耐力一般 都不如男性,航天飞行以后女航天员的立位耐力下降得更为明显。 但另一方面,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罗威廉教授研究发现,在 30 岁至 40 岁期间,男性患 冠心病的风险增大,载人航天飞行可能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相反,女性由于受体内高水平 雌激素的保护,不易患冠心病。大量数据表明,在航天飞行中男航天员比女航天员更容易发 生室性心律不齐,而且长期飞行比短期飞行更容易患这种疾病。第一次发生室性心律不齐的 是“阿波罗 15 号”航天员欧文,他和航天员斯科特在月球上行走时都感到手指尖剧烈疼痛 和肿胀。欧文在回到指挥舱后不久还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返回地面 21 个月以后,欧文又 发生心肌梗塞。 从生理构造、心理素质来讲,女性的耐久力比男性强,心理素质稳定性高于男性,耐寂 寞能力也高于男性。男女搭配在空间站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欧洲航天局生命科学部主任施密特表示,空间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全部由女航天员来 完成的长期航天任务,其效果更为理想,因为女航天员在一起工作,积极主动,互相配合, 没有竞争,因此更有利于完成任务。罗威廉教授更是建议未来人类的第一次载人火星旅行, 最好全部由女航天员来完成。 另外,男性体内铁的含量比女性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男性体内铁的含量可能会升高 到中毒水平。还有,女性体重比男性轻,需要的热量较少,产生的废物也比较少,因此女性 更适合长期航天飞行。 人类探索太空和开发太空的进程是无止境的,如果没有女航天员,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性的平均体力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即使是在太空失重的状态下,也不能认为男 女体力上的差别已经无意义了。 B.男性体内铁的含量比女性高,因此,在航天飞行中,一些男航天员可能会出现中毒 现象,而女航天员出现中毒现象的概率较小。 C.人类探索太空和开发太空的进程是无止境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女航天员,她们将在 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D.女性的耐久力比男性强,心理素质稳定性高于男性,耐寂寞能力也高于男性,因此 比男性更适合从事航天工作。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答案 D 解析 “女性更适合从事航天工作”错,原文说的是“女性更适合长期航天飞行”。 易错题:题文比对勿粗心 [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典传统中,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提到它们就意味 着“天下”,格外有壮阔之气。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 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类的名句。 古代中国,水无疑是赖以立国的农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水的清洁和滋生功能, 使水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胡朴安 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奈河”则 是传说中幽冥间的界河。上巳节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边,杜甫《丽人行》即有“三月三日 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吟咏。古中国人常因这种水畔聚会唱和而感发深刻的生命意识。 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 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认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 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 而老子亦褒举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褒举 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 道后的境界。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 流水意象也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作家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 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时时胶着一体。 流水无往不在,而且具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 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 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诗经·大雅》即有“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的警句,用流水的永 逝无回,譬喻君臣不勤于政则必失怙于天。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 可久驻:“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陆游《黄 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意象在文学内 部中的运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被毛宗岗父子置于《三国演义》 卷首的杨慎《临江仙》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其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 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 悲剧和痛苦。 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 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风。然 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 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选自《中国象征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水的象征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A.在古代中国,水有清洁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民间为婴儿“洗三朝”就 是此象征意象的体现。 B.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 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 C.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讨论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 而庄子认为水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 D.唐代以后,流水的象征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常被用来感叹时光、 机缘、情爱、国力等的不可复返性。 [错解] A [错因分析] 此题中,出题者的设误着眼点并没在水的象征景象的深刻涵义上,而是在 水的象征意象出现的时间上。考生只在“大处”上下功夫,而未留心“小处”。 [正解] 流水“常被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国力等的不可复返性”并不是在唐代 以后才这样的。作者在倒数第二段中,引用《诗经·大雅》中的语句即是明证。 [答案] D [心得体会]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文人作家的作品中,流水有时候象征着执着进取,有时候象征着悲观幻灭,流水 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藏蕴了无限人生之慨。 B.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往不在,它常象征着事物的一去不复返,因此文人常借 流水意象抒发惜时叹逝之情。 C.陆游的“江声不尽英雄恨”和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反映了 古代诗人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 D.中国文人常常借流水意象表达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思想,而流水也能反 映出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 [错解] A [错因分析] 考生认为 A 项中的“都藏蕴”非常符合设误方式里的“以偏概全”,并没 有细心把选项与原文一一比对,就仓促作答。 [正解] 原文说的是“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 以排解的失落感”。 [答案] C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心得体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文学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表明,海或者四海历来被认为 是包围中国的最外部边界,它们意味着“天下”。 B.水与古中国人的一些生活习俗有关,人们常在上巳节这天在水边踏青,杜甫的《丽 人行》就描写了与这一习俗相关的画面。 C.因为流水无往不在,具有持续性运动的特点,所以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也是运动的, 并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 D.中国文人常借流水抒发感伤与忧患情怀,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便以“百岁如 流,富贵冷灰”去概括“悲慨”诗风。 [错解] D [错因分析] 考生认为 D 项中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并没有借 流水抒发感伤与忧患情怀。 [正解] C 项因为……所以……,后面的内容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答案] C [心得体会] [例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 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 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 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常见、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现存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 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 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 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 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蕴。《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 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 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 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 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是 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 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 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 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 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 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 精神境界。 (选自 2011 年 7 月 15 日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 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 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 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 别象征十二月。 [错解] C [错因分析] 此题考查主要概念的含义,难度较低,之所以选错,可能是考生比对原文 后觉得 C 项“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有无中生有的意思。 [正解] 原文第一段说“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而不是“作为中华民族最早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的弹弦乐器”。 [答案] B [心得体会]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 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 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 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意蕴,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 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错解] D [错因分析] 考生认为 D 项有故意夸大原文意思之嫌,最后一段中有“而在棋术、书法、 绘画中居于首位”。 [正解] 原文为“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答案] C [心得体会]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的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 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文王、武王加二 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 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 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 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错解] A [错因分析] A 项中的“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对应原文中“在孔子时期就已盛 行”。通过对比,考生认为时间上有矛盾之处,而忽略了文中第二段“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 秋时期……”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时间信息。 [正解] “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于文 无据。 [答案] B [心得体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