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考点一 分析结构思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考点一 分析结构思路

www.ks5u.com 考点一 分析结构思路——文章百变皆有路,理清文脉方悟情 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通常包括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题型一般有三种:分析行文思路题,分析线索及作用,分析句段作用。散文的文体特点是“形散神聚”,因此,不论散文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基础先导】‎ ‎1.(1)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但文中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3分)‎ ‎《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 提示 作者写“故都的秋”和“南国之秋”,都是写其“秋味”,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使人“赏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总之,作者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与北国之秋作对比,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2)“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章起笔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 提示 这句话是“文眼”。“清”“静”“悲凉”既是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总特点,是全文写景的纲,同时,又是本文内在的感情线索,文章起笔就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表现因迷茫、抑郁、失望而徘徊的忧思与落寞之情;或者说,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情,才感到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文章一开始,就把“形”“神”高度统一起来。‎ ‎(3)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在第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3分)《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 提示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 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荷塘月色》(人教版·必修二)‎ 提示 这句话是文眼,直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放在开篇第一句非常惹眼。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3.开篇写了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小狗包弟》(人教版·必修一)‎ 提示 (1)思路章法: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2)思想内容: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独一无二,而是普遍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3)写作效果: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更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忏悔。‎ ‎4.本文结尾一段只有一句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请简要分析此段的作用。(6分)《记念刘和珍君》(人教版·必修一)‎ 提示 结构上,与开头的“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形成呼应。内容上,再次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也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突破一 分析行文思路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文章的整体构思布局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具体见下表:‎ 结构 安排 关系类型 子类型 具体特点 相承关系 承接关系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说理散文论证层层相递 递进关系 相关关系 并列关系 段落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对照关系 相属关系 总分关系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 组织方式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 二、分析命题角度 类型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直接 考查 ‎(1)(2018·浙江卷)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汴京的星河》)‎ ‎(2)(2012·重庆卷)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太阳梦》)‎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写作思路”“构思”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间接 考查 ‎(1)(2016·北京卷)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2)(2015·湖南卷)纵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3)(2013·广东卷)“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过岭》)‎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化”“心理感受”“感情发展”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题目类型 解答方法 直接考查 ‎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2.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空间变化、作者见闻等。分清了文章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厘清了行文思路。‎ 间接考查 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解答此类题,首先也要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心理词(感情词)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典例示范】‎ 典例1 (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①‎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②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③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④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⑤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⑥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⑦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⑧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⑨先说那街。‎ ‎⑩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已“东风夜放花千树”了。‎ 说也怪,越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黄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夜露生凉月横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近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许多光华。‎ 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回穿梭,熠熠生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传统技巧,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老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竹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 那红云,那灯影,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 ‎(本文有删改)‎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6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题干已明确“从结构上分析”“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解答本题,可以将问题转换为我们熟悉的或容易解答的问题,如“文本为何这样安排结构”或是“这样安排结构有何作用”‎ ‎。这种分析结构作用的题目,一定要把握全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文章⑨⑩段先写了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让人不由想到街上会走出来什么样的人,自然地过渡到了~段对人的描写,而“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所以才有了下文观灯受阻的情节和观灯盛况以及兴尽欲归时看到的美景,也才有了最后一段的点题“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文章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结构清晰,最后点题,水到渠成。‎ 答案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伏笔。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典例2 (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 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6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要求。本题考查说明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的变化过程,实际上考查对全文思路的梳理。‎ 第二步,纵观全文,抓关键词句。在文中逐段找寻关键词句。与之相关的句子有:“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第三步,整合归纳,分条作答。根据段落内容,梳理作者对老腔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没有听过老腔——认为老腔影响小——认为老腔演出者不过是民间演出班社——去听老腔——产生神秘感——第一次听老腔,深深地被震撼——为自己的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加入描写老腔的画面而遗憾——最后在中山音乐堂再次领略了老腔的震撼力,被老腔征服。‎ 答案 ①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②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③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④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奔走的大树 刘 江 ‎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它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 ‎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匝匝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⑥‎ 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 ‎⑧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⑨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 ‎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 ‎(有删改)‎ ‎[分析行文思路结构]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在分析散文的构思时,首先需要明确文章共几部分,然后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共十段,第①段写“大树的驿站”,为第一部分,既照应题目,又引出下文的回忆,为下文作铺垫;②到⑨段写“我”记忆中“不走”的大树和后来“奔走”的大树,为第二部分,通过强烈的对比揭示主题;最后一段通过问句总结全文,为第三部分,再次强调大树的重要,结尾点题,卒章显志。‎ 答案 ①开头借描述“大树的驿站”扣题,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大树的“奔走”张本。②然后具体描述回忆中“不走”的大树以及后来“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主题。③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卒章显志。‎ 突破二 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一、什么是线索作用分析 先清楚线索与行文思路的区别: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虽然在“分析行文思路”中已涉及线索,但这种涉及只是将线索作为解题的一种手段,围绕线索去梳理行文思路,并不是考查线索本身;而高考却常就散文线索自身方面设题,考查的重点往往是线索的作用。‎ 二、分析命题角度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1)(2015·江苏卷)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比邻而居》)‎ ‎(2)(2012·湖北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耳边杜鹃啼》)‎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说明”等作答动词和“线索”“作用”“谋篇布局”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线索作用分析“2步骤”‎ 第一步:找出线索——“6法”识线索 ‎(1)体裁猜“线”。在确定散文体裁类型后可以大致推知该文线索。写景散文多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状物散文多以该物或对该物的理解、情感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与人物交往为线索,叙事散文多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议论抒情散文多以情、理(认识)为线索。‎ ‎(2)标题判“线”。有的标题即线索,如以景、物命名。‎ ‎(3)时空缀“线”。文中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把握文章的线索。‎ ‎(4)以物求“线”。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这个事物常作为标题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5)反复寻“线”。‎ 可以通过反复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事物或抒情议论的语句去寻找、把握线索。‎ ‎(6)以情导“线”。前几种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于把握,而感情线索经常隐伏于内容之中。阅读时要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方面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 ‎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②揭示主题。‎ ‎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另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 ‎◎答题模板 线索是×××。作用:结构上……;内容上……。‎ ‎【典例示范】‎ 典例3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 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 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解题思维]‎ 这是一道线索作用分析题。‎ 第一步:找出线索 本文主要写了闻到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反复出现的词语(物象)即“气味”,所以“气味”就是本文的线索。‎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内容上,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答案 (1)线索:气味。(2)作用:①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②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即练即悟】‎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故乡的炊烟 周成新 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放水,烧火,下面条。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下。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 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忙里忙外。‎ 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我漫不经心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早,有时深夜。最后上床睡个安稳。‎ 风中的炊烟是个姑娘,一位、两位,一群、两群,相约着,簇拥着,腾空而跃,妖娆地舞弄身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无论走到哪,你都能看到她的美。她从不害羞,从不遮脸,只要你愿意,何时何处都能见着她的舞。‎ 雨中的炊烟是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他用微笑去接纳无情的每一次,敞开自己的宽容和大度。拥雨入怀,化作薄雾,将整个村子罩住。最后,在空中徘徊,飘入空中,形成一处醉美的仙境。‎ 雪中的炊烟是位母亲。寒冷裹不住她的热情,积雪挡不住她的柔嫩。她的爱一点一点地从灶膛升起,冲出烟囱,冲破屋顶。积雪再厚也把持不住内心的感动,慢慢地一点一滴开始融化,最终化作泪水顺着屋檐快速流淌。很快,整个屋顶又恢复了往日。‎ 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长很长、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为了应对下雨,有的还会用瓦片、砖头或是铁皮斗笠半遮着。‎ 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做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炊烟。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谁冒得早,谁就勤快。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等待父母回来吃饭。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炊烟成了我的伙伴。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不同的柴火烧出的烟也不同。白的、灰的、青的,甚至还有黑的。稀饭、米饭、面条,炒菜、馒头、熬汤。不同的伙食,不同的柴火,不同的炊烟。‎ 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只有在放假时候,我才能与它相伴。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 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烟囱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冒不出烟来。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它。‎ 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虽然难见几次炊烟,但我却还是十分开心。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处不在。‎ ‎(选自2017年第12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1.[分析线索及作用]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解析 本文的标题是“故乡的炊烟”,而“炊烟”又是主要写作对象,文中写了故乡过去的、现在的有关炊烟的情况,并借此阐发主旨。据此,可判定本文的叙述线索就是“炊烟”。而线索的作用,则可从结构和情感表达上去思考,回答“炊烟”作为线索在串联全文内容、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答案 线索:炊烟。作用:①以“炊烟”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我”关于故乡的记忆集中呈现出来;②以“炊烟”为线索,体现了农村的生活状况及其变化,便于表达思念故乡的主旨。‎ ‎2.[句段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解析 “它”指的是“故乡的炊烟”,“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呼应开篇,表现了炊烟连接着“我”与故乡,强调了炊烟作为故乡的一种象征,总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也突出了乡情这一人类最柔软的情感。“无时无处不在”表明乡情跨越时空,普遍存在,如此就升华了主旨。‎ 答案 ①呼应开篇,强调故乡的炊烟总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②拓宽题意,表明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故乡的一草一木总能引发乡思;③升华主旨,表明乡情跨越时空,普遍存在。‎ 突破三 分析句段作用 一、什么是句段作用分析 句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 二、分析命题角度 审题定向 题干示例 ‎(1)(2018·天津卷)‎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谈谈”‎ 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虹关何处落徽墨》)‎ ‎(2)(2018·北京卷)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水缸里的文学》)‎ ‎(3)(2016·天津卷)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在母语的屋檐下》)‎ 等作答动词和“作用”“看法”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掌握解题通法 ‎(一)明了六大常考句段作用 解答此类题应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几方面分析,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尤其要注意开篇、中间、结尾处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作用题中考查的句段往往是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的重要句段。不同位置、类型的句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类型 作用 开头句段 ‎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中间句段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③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④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结尾句段 ‎①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②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③暗示主题或深化作者感情。‎ 传说故事:①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②丰富文章内容;‎ 引用性材料 ‎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①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②丰富文章内容;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①论证了……观点,阐明了事理,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丰富文章内容。‎ 插入材料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递进烘托、总分印证的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二)解题策略 内容 写了(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 结构 开头 点明……,照应标题。‎ 引起 下文 为下文写……埋下伏笔(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 照应下文……‎ 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中间 过渡 承接了上文……引起了下文……‎ 由……过渡到……(物到人,景到情,事到理,实到虚)。‎ 由……转而写到……‎ 照应 与标题相照应。‎ 与上文……相照应,与下文……相照应。‎ 结尾 总结上文 呼应(照应)标题、开头、上文……‎ 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深化(升华)……‎ 卒章显志,表达了……‎ 线索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思路 点明(交代)了……写作思路(时间,空间,景到情,事到理,实到虚)。‎ 表达 注意句段表达上的特点(如设问、比喻、反衬等),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强调)……,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人入胜。‎ ‎【典例示范】‎ 典例4 (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景,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婉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解题思维]‎ “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作用”——分析第十一、十二段的作用。‎ ①内容上:结合下文第十三段来看,作者用孩子迷路又找到路比喻漂泊的游子回归母语环境,强调母语给人带来“一种返归家园之感”。②结构上:“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照应了标题,引出下文的议论。‎                                     ‎ 答案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 湖 海 桀 ‎①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②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③你向她走去。‎ ‎④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⑤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⑥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⑦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⑧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⑨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⑩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 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沉,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1.[思路结构]文章由“天湖”展开,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案 运用纵横交错式的思路顺序展开,既有时间顺序,又有空间顺序,还有对比式。第①②③段写在西部可以去看天湖,第③段与第⑨段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前者走近天湖,后者离开天湖回到都市;第④~⑧段则是按照空间顺序描绘天湖景象;第⑨~段通过议论、抒情,赞叹天湖之美,其中,第⑨段则又是运用与天湖形成对比的思路展开。‎ ‎2.[思路结构]文章为什么开头、结尾都写到“梦”?有何作用?‎ 答案 开头、结尾都写到梦,这是首尾照应,开头是美梦成真,结尾是梦里思念,“梦”是本文行文的线索,是抒情线索。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第①段是写梦想,第②段是写梦成真,第③~段是梦的真实性,第段是希望做梦,用“梦”‎ 这种情感框架组织起相关天湖的材料,来描绘它,抒发作者对它的赞美之情。‎ ‎3.[句段作用]第⑨段写回到都市对描写天湖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是横向思路中的对比手法,宕开一笔,从侧面描写天湖的重要、珍贵和令人向往、留恋,衬托天湖的天然的美丽。‎ ‎4.[句段作用]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 散文的结尾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注意照应的作用,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 ①与文章开头部分“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遥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密完整。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天湖的深沉怀念,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分析结构思路 ‎(35分钟 34分)‎ 题组一 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分)‎ 生死之间 雷抒雁 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 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此熟悉的面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永远离开了。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片,你突然发现其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 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尘去封存。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再流泪。谁不知道死是人生的归宿!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结,死,便是一种解脱。妻子这样安慰我,儿子也这样安慰我。他们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忙忙碌碌,快快乐乐,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好像母亲的离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亲的死,给他们留下的只是短暂的痛苦,并没有留下伤口,而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伤口,有很多的血流出,我常常按着胸口,希望那伤口尽快愈合。可是很快我发现,愈合的只是皮肉,伤痕的深处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蔓延开来。‎ 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9月6日下午5时,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早点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打电话给家里,想马上听到母亲的声音。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推开门,像往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里面的房间,看见妈妈躺在地上呻吟着。我扑过去,一把抱住她,想让她坐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清地说着:“我费尽了力气,可是坐不起来。”我看着床上被撕扯过的被单,看着母亲身上揉皱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可是一切挣扎都没有用,母亲左边的身子已经瘫痪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 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81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我猜想,一个人的理论生命也许很长,它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失去亲人、失去情感分割,生命最终变得短暂了。‎ 医治心灵伤痛的唯一处方就是“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谈何容易!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 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亲,她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希望能救活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一粒芥菜籽给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钝了的女人马上去找,可是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带回一粒芥菜籽。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没失去过亲人的家庭。‎ ‎(摘自《名家散文集》,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引用了一位墨西哥作家的名言“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请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①引出“死亡是生命彻底的结束”的观点,强调死亡就是消失。②与下文“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形成对比。‎ ‎★2.请根据原文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 答案 ①先写人会逝去,但记忆不会消失,引出母亲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②通过追忆母亲病逝,进一步抒发丧母之痛;③提出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的方法。‎ ‎3.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示例一)不能删去。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因此要正视痛苦,用理性化解。主旨与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相吻合。并且这个故事富含哲理,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启示。‎ ‎(示例二)可以删去。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删去此段,使文章结尾显得简洁,也可以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 题组二 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6分)‎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 娟 ‎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个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挂着他在纽约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⑨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⑩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芙、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梵·高在博物馆里/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了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濡以沫,相携到老。‎ 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 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2016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点题,交代了“我”去参观木心美术馆的时间和环境,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凄清的特点,为下文写木心先生奠定了感情基调。‎ B.“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写出了木心的画具有空灵、缥缈的特点,是木心饱经沧桑的情感流露。‎ C.详写木心手稿,是为了表现木心面对黑暗困境进行抗争的精神,丰富了文章内容,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 D.“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这句话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木心的语言具有“简约、含蓄、有力量”的特点。‎ 解析 A项,“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凄清的特点”错,应该是“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清幽、古朴的特点”。‎ 答案 A ‎5.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营造了一个寂静、清冷、迷蒙的意境,突出了木心画作空灵、纯净、苍凉、缥缈的特点,表现了木心灵性、洁净、苍凉的内心世界。‎ B.第段与第段都是从作者的角度写梵·高的,意在表明木心历经磨难而对未来抱着希望,以及执着前行的坚韧。‎ C.第段画波浪线句子中,“平时,画沉睡着”是指平时很多人看他的画并不理解作品的真正价值;“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醒了”是指只有知音才能唤醒他的画作,理解他作品的真正含义。‎ D.末段首尾呼应,以景结尾,含蓄地表现了木心坎坷的一生和艺术创作上的追求及成就深深感染了作者,引起了作者甚至读者无尽的思考。‎ 解析 B项,第段是从木心先生自己的角度写梵·高的。‎ 答案 B ‎6.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木心先生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4分)‎ 答案 木心的形象:学贯中西;为艺术甘于寂寞,甘于献身;历尽坎坷,坚毅乐观;果断率真,睿智风趣;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7.作者写梵·高的意图是什么?(6分)‎ 答案 (1)梵·高是木心崇拜的艺术家。(2)强调文学是木心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就的精神力量;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艰难岁月,是写作给予木心光亮,正如梵·高在铁窗中仰望星空,从而创作出名作《星空》。(3)木心与梵·高都是以生命来追求艺术。(4)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5)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