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第 05 课 模拟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 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 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 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 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 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 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 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 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 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 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 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 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 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 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 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 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 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 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 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 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 垃圾”。 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 数。 C.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 的积极性。 D.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 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 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 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 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 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D 【答案】8.AE 【解析】 B 项,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 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该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 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说法的错误。D 项错误在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 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的说法,文本是说“(各地政府应当)制定完 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答案】 9.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 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解析】 这是一道主观题,答题时,一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二要将文本的相关信息全部筛 选出来,以便完整归纳概括;三要注意题干中“简要”二字,不能啰唆;四要注意最好分条 概括,所分条数有时还应结合分值考虑。此题可根据材料内容按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分条。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梦成功”的凯库勒 张金平 弗里德利希·凯库勒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一些十分有 趣的故事。 1829 年,凯库勒出生在德国达姆斯塔德市,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尽管有些顽皮,但 是十分聪明。中学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 凯库勒在读中学时,对建筑学就很有研究,并展露才华。他别出心裁设计的三幢楼房的 图纸,被他故乡的建筑部门所采用。这三幢楼房建成之后,其构造之精妙,让当时一些有名 的建筑师也为之叹服。16 岁的凯库勒,从此之后声名大噪,被誉为“少年建筑师”。 凯库勒在建筑学上的成功,使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坚信他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建筑学专家, 并希望他在建筑领域有更大的作为。18 岁的凯库勒也按照这个想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森 大学。这是德国当时最为著名的一所大学,校园美丽、学风淳朴,更值得骄傲的是,这所大 学还拥有一批知名度极高的教授,而且,允许学生可以不受专业的限制选择他们喜爱的教授。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会因为某些偶然的际遇,使前行的航船改变方向。自从凯库勒怀 着仰慕的情感听了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讲座后,他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年以 后,凯库勒终于进入了著名的李比希实验室,当了李比希的实习生,这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 凯库勒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学者,他通过和国际上著名化学家们广泛交往和自己的深入 研究,在化学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他首先确定了碳原子的四价,提出了碳原子之 间可以连接成链这一重要假说。对苯的结构,他在分析了大量的实验事实之后认为:这是一 个很稳定的“核”,6 个碳原子之间的结合非常牢固,而且排列十分紧凑,它可以与其他碳原 子相连形成芳香族化合物。 他早已测定清楚:苯分子是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结合而成,但是它们又是如何结 合的呢?凯库勒百思不得其解。他一边苦心思考着,一边在纸上不断地画着,试着写出几十 种苯的分子式,却又都一一被否决了。 “到底苯的分子结构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凯库勒脑海里始终在这样追问自己。 1865 年圣诞节后的一天,他试着把苯分子式写成弯弯曲曲的蛇形,但还是不行!他反复 思考,累极了。他半躺在安乐椅上,壁炉暖烘烘的,让他感到惬意舒适,慢慢地就朦朦胧胧 地入睡了……“啊,那是什么?”凯库勒好像看到了六个碳原子连在一起,形成一条弯弯曲 曲的蛇,而且那条蛇已经蠕动起来了。突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条怪蛇被激怒,竟狠狠地 一口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然后就不动了。凯库勒又仔细一看,“啊,不对呀, 这不是一条蛇形成的环,这是一枚六边形的宝石戒指!”凯库勒拾起这枚戒指,想拿起来仔 细看看,不小心,“当啷”一声,戒指掉在了地上。凯库勒哆嗦一下,睁开朦胧双眼,原来 是南柯一梦。梦中醒来,一切如常,但他在梦中看到的变成环形蛇的苯分子排列顺序还依稀 记得。凯库勒匆匆地在纸上写下了梦中看到的环形结构,著名的苯分子式就这样被发现了。 对于凯库勒长期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最后“一梦成功”,科学史上还有许多其他说法。 有的说,他是在马车上做的梦,梦见的不是蛇,是六个人跳环形舞;有的说,他是梦见六只 猴子,彼此拉住尾巴,形成一个环;还有的说,他梦见了美丽的伯爵夫人,他看到她戴着一 枚用白银打造成的双龙六边形戒指,等等。总之,无论怎么说,凯库勒确实是在梦中发现了 苯分子的结构。 7.下列不厲于凯库勒投身到化学研究的直接原因的一项是 A. 凯库勒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而且十分聪明,中学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 B. 所考入的古森大学允许学生可以不受专业限制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教授。 C. 凯库勒有机会听到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讲座后,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后来得以进入李比洽实验室,当了李比希的实习生,从此凯库勒走向了化学研究领域。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凯库勒在读中学时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这一现象告诉我们,聪明的孩子即使有些顽 皮,也能够创造优秀的成绩。 B. 凯库勒在读中学时,就设计出三幢楼房的图纸,并以构造之精妙,让当时一些有名的建 筑师为之叹服,从而被建筑部门采用。 C. 凯库勒之所以能够接触到李比希教授,并成为其学生,吉森大学允许学生可以不受专业 的限制选择他们喜爱的教授是一个重要因素。 D. 凯库勒想象力丰富,并能够和国际上著名化学家们广泛交往,从而确定了碳原子的四价, 提出了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接成链的重要假说。 E. 对于凯库勒的“一梦成功”,科学史上虽然有许多其他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不能 改变凯库勒是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的结构的事实。 9.对于凯库勒的“一梦成功”,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中信息,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7.A 【解析】 A 项,“受到良好教育”和“中学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四门外语”与其投身化学研究无必然联 系。“聪明”也不是直接原因。 【答案】8.CE 【答案】9.所谓“一梦成功”,表现的是科学的偶然性,而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也有着必 然的因素。凯库勒之所以能够在梦中获得对科学的感悟,是因为他整天在思考这一问题,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 当知识的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会出现质的变化,给人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教授的“赤子之心” 肃穆庄严,凄楚沉重。没有花圈簇拥的场景,也没有白菊黑纱的仪式,灵前唯书有他的 生前所言:“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 都是光照人间。” 死生亦大矣 北京长青园公墓的一块碑上刻着众多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名字,“赵家和”就是这些密密 麻麻的名字当中的一个。 2009 年,当得知自己患有肺癌并伴随脊椎和脑部的转移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有了打算: 将毕生积蓄拿出来专款专用,捐资助学而非治病。他甚至为此开始在医药费上省钱。当时医 生给他开了一种英国进口的靶向药,药效很好,但是很贵,一片就要 500 块钱,他不知从哪 里得知印度有一种仿造的同类药物只要 50 块钱一片,就托人从印度带了一些。结果,仿造药 却造成他全身过敏。 2011 年,身体衰减、大不如前的赵家和找到了能够放心接管他所有财产的委托人,好友 兼同事陈章武,将 1409 万元悉数托付。他希望陈章武能够把自己的愿望即成立助学基金会做 捐资助学的事业进行下去。 2012 年 7 月,基金会正式成立。两个星期后,赵家和教授去世。遵照他生前遗愿,他的遗体 捐献用于医学研究,不安排遗体告别仪式。 豪气峥嵘老不除 从小出生、成长在清华园里的赵家和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解放前清华 大学法学院系主任,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家庭教育对天资聪颖的他来说仿佛如虎添翼。但是, 在那个年代里,这些毫无疑问让他背负着无比沉重的包袱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文化大革命他惨遭抄家、隔离审查,经常被斗或者陪斗。由于害怕妻子承受不了,他从 来不说,一个人承担着重大的压力和苦难。 文革结束后,他被调入了清华大学科研处。当时世界银行提供给清华大学第一批无息贷 款,他被委派到国外选购一批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充实学校的科研和教学资源。他 不厌其烦的和外商砍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挑出技术漏洞以降低对方博弈的筹码,最终迫 使急于将商品打入我国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市场的外商以每种型号计算机几乎一半的价格成 交。 为与世界接轨,1984 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赵家和接到任命后,马不停蹄地 开始了新的工作。那时的他讲课吸引人是公认的。他本身就有颇具磁性标准的男中音,再加 上他从来都不照本宣科,学生也不用买书,一堂课最多发两张印有图形的讲义,一堂生动的 金融案例课就开始了。 “无线电、计算机再到经济金融,他始终站在学术潮流前沿。”陈章武说。 但行好事 1998 年赵家和退休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做客座教授,在一些学术机构讲学,到一些著名 公司兼职担任顾问,那时才开始有了一些积蓄。 “这钱给你拿去练手吧。”赵家和将这些钱交给刚刚投身金融投资管理行业的学生,在 该学生精心的管理下,这笔钱成倍增值,这也是他日后所捐巨款的来源。 赵家和常说自己是君子自安,虽居陋室,自谙芬芳。那时在美国的他就和好友刘尚俭谈 到了自己想要资助偏远地区的学童的想法。2001 年 67 岁的赵家和跟好友刘尚俭说,他要返回 北京。刘尚俭非常吃惊:“我说你在美国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有回家的念头?”他却说:“信 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 他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把自己的愿望付诸行动。2006 年开始到 2009 年,先后捐出的 200 多万的个人款项,让好几百个孩子从中受益,可是三年下来,始终无法形成系统持久的助 学模式。这时,他才想到了成立助学基金会。 为了这个基金会,他将所有的积蓄全部投入,身患重病的他反复强调,在基金会的名称 和章程中一定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他和家人今后也不在基金会担任任何名誉或实质性的职 务。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的是( ) A. 开篇引用赵家和生前所说的话,表明他对死亡的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B. 文革中赵家和经常被斗或者陪斗,但他从不告诉妻子,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妻子的爱和体 贴,也体现了他性格的坚忍。 C. 赵家和的教学方式与众不同,自己从不照本宣科,每节课只发给学生两张讲义,学生也 无需买书。 D. 作为一名教授,赵家和之所以能有千万元财产,跟他那位金融投资管理行业的学生的精 心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中之所以说赵家和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如双刃剑一样影响 他的成长。 B. 赵家和之所以能以低价购进国外先进的计算机,全在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深厚的专业 知识。 C. “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化用了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表现了赵 家和在祖国的召唤下,急于回国建设祖国的心理。 D. “这钱给你拿去练手吧”表明赵家和不仅注重理论教学,更注重实践,他相信他的学生 一定能成功。 E. 赵家和关注偏远地区的学童教育,为了形成系统持久的助学模式,他最终决定成立助学 基金会。 7.赵家和的赤子之心在文中有多方面的表现,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 【答案】5.C 【解析】 C. 赵家和的教学方式与众不同,自己从不照本宣科,每节课只发给学生两张讲义,学生也无 需买书。“每节课只发给学生两张讲义”有误,原文是“一堂课最多发两张印有图形的讲 义”。 【答案】6.AE 【解析】 B 项还有外商基于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C 项,“祖国的召唤”在文中没有体现;D 项,“他 相信他的学生一定能成功”有误。 【答案】7.(1)关注祖国,身在美国,心却一直牵挂祖国。(2)热心公益。成立助学基金会 捐资助学,遗体捐献。(3)不辱使命。被委派到国外选购先进的仪器设备,成功以低价购进 设备。(4)忠于职守,倾心教学,讲课方式独特,始终站在学术潮流前沿。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冯其庸的文化和学术人生 “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冯其庸 曾经这样自况。这个豁达从容、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从不向命运低头,一生颠簸辗转, 而这一次终于没能抵过时间的催促,飘然而去白云之外,留下说不尽的书生意气。 很难用学界的单一范畴去定义这位老书生。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学 家?考古学家?冯老自称“其庸”,然而他所涉猎的学术范围,已然大大超出常人的范围, 实在“不庸”。他致力于文化和学术的一生,留给世人的也是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心里特别难受,尽管有思想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依然打击沉重,缓不过来。” 知道冯先生去世的消息,叶君远情绪低落。叶君远是 1979 年冯其庸带的第一批 3 位研究生之 一,师徒交往 38 年。他还曾写过《冯其庸传》,为先生整理年谱。“冯先生一生是为了学术 而生的,他非常勤奋,在读书、教学的时候,他所在宿舍的灯总是全校最晚熄灭的。先生写 文章有个习惯,总是在文末写上完稿时间,于是,我们在翻阅他的文集的时候,可以看到他 每每深夜才搁笔。他一生的巨大成就和他过人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在学术研究上,冯其庸讲究实地考察和书本相互印证。书破万卷,路行万里。“冯先生 在读《史记》的时候,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安徽定远、乌江实地考察, 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读《三藏法师传》的时候,先生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 他 76 岁再登高原,成功找到玄奘取经东归的入境处。他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诫学生的。” 叶君远说。 叶君远回忆:“他编辑《历代文选》的时候,有一些助手做注释工作。一位年轻的助手 由于感情生活起了波澜,注释有些草率。冯先生审校之后马上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帮 助他改正问题。对于领导干部,他也没有网开一面。曾经有一位领导想要报评副教授,冯先 生作为系主任,他的签字至关重要,然而,冯先生就是不签。后来人事部门领导亲自和他谈 话,劝他宽限,他无奈之下签了字,却马上补签一句‘我不同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冯 先生回家乡探亲,无锡本是鱼米之乡,那时却‘民多乏食,民有饥色’。他回北京后写了《回 乡见闻》并发表,在那个时代,这是需要勇气的。” 对于学界后辈,尤其是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他总是关怀备至。著名作家二月河,以前 曾是红学爱好者,他早年寄给冯其庸一篇自己的红学论文。冯先生回信说:“你文笔好,试 着写写历史小说。”二月河受到鼓励,写出了《康熙大帝》,并第一时间寄给冯其庸先生。“冯 其庸先生连夜看了这部小说,读完后连声赞赏,并帮助二月河联系出版。”叶君远说,“知 名工笔画家谭凤嬛、雕塑家纪峰等,都出自冯先生门下,受冯先生教益。” 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冯其庸受聘成为首任院长,首先为国学院设计了最 基本的规范。他还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国学院成立后,他和季羡林先生一同建言,倡 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以应国家不 时之需。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冯其庸的自况开篇,既向我们交代了冯其庸先生的豁达从容的性格特征,同时在 结构上也与结尾相呼应。 B. 冯其庸做学问从来不马虎,读《三藏法师传》时,他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耄耋 之年的他仍然登上高原求证。 C. 冯其庸之所以给自己起名为“其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一生应该致力于文化和学术, 要留给世人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 D. 在冯其庸的鼓励之下,二月河写出了红学论文,并动笔写《康熙大帝》,冯其庸还帮助 二月河出版了《康熙大帝》这部小说。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叶君远作为冯其庸带的第一批研究生之一,与冯其庸的师徒情谊深厚,得知冯先生去世 的消息之后,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他还是一时无法接受。 B. 冯其庸在审校《历代文选》的时候,有位年轻助手因为感情生活上的问题做注释有些草 率,当即被冯其庸批评教育了一番,这体现了冯其庸的不近人情。 C. 曾经有一位领导想要报评副教授,作为系主任,冯其庸一开始并不想签字同意,但最终 还是在人事部门领导的劝说下同意了。 D.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后,冯其庸作为首任院长,为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还 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E. 本文多处引用冯其庸先生的学生叶君远的话,目的在于以他人的视角向读者全面地介绍 冯其庸,同时凸显了文章的真实性。 10.冯其庸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请结合材 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8.B 【答案】9.BC 【解析】 B 项,体现的是冯其庸治学的严谨,而非不近人情。C 项,由原文可知。冯其庸先生虽在无奈 之下签了字,但还是补签了“我不同意”。 【答案】10.第一,为学应该刻苦勤奋。冯其庸在读书、教学的时候,所在宿舍的灯总是全 校最晚熄灭的。第二,为学应该涉猎广泛。冯其庸在文学、红学、书法、绘画、戏曲、考古 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第三,为学应该大胆存疑,小心求证。冯其庸在读书时,每每遇到 存疑的地方,都要去实地考察一番,探个究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再听一段梅葆玖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这是京剧《大唐贵妃》中 的一段唱词,也恰唱尽梅葆玖一生:一生为艺,一生为戏。 1934 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 57 号“梅宅”,是梅兰芳第九个孩子。 梅兰芳原本选定的接班人是第三子葆琪,可惜葆琪 8 岁患白喉病去世。梅葆玖 10 岁时, 父亲让他试演一段《三娘教子》,“一看嗓子、扮相都可以”,决定让他继承梅派。 被命运选中,梅府最小的孩子不得不收起心来,一边读书上学,一边拼命学戏。13 岁, 梅葆玖正式登台演出。 2016 年 3 月 29 日,梅葆玖的最后一个生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青年学生一起度过。 每次大家鼓掌时,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 这天,最小的梅派男旦巴特尔为梅葆玖演唱《麻姑祝寿》,梅先生很是高兴。没想到,两 天后,梅葆玖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亲友在他耳边放《大唐贵妃》,他 一度有心率反应。但奇迹没有出现,4 月 25 日上午,梅葆玖病逝,享年 82 岁。 梅葆玖一生培养了 49 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 个交代。” 梅葆玖幼年学戏,父亲是名角,但并不亲自教他,而是延请名师王幼卿为他开蒙。梅兰 芳看老师教儿子,从来不插手,他对儿子说,老师教你的都是对的。 在梅葆玖的回忆里,父亲是一个狂热爱学习的人,每周两次,下午四点以前学习英语。 每天请俞振飞先生来,向他学习昆曲。梅葆玖也犹记得,父亲当年追着盖叫天学一个动作, 还跟荀慧生学眼神,跟程砚秋学水袖。 梅兰芳对佛学也相当有研究,他自创的《天女散花》,每一个手势无不从佛学中而来。梅 兰芳研究服饰学,演出的服装都自己设计,然后让妻子到大栅栏去买料子。他喜爱花卉园艺, 据说研究出如何嫁接培植 4000 多种牵牛花的技术。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并擅长写诗填词…… 梅兰芳教育孩子们,传统的东西要学,西方的东西要懂。 见过梅葆玖的人都说,无论是长相,还是做派,他都似足了父亲梅兰芳。 梅葆玖讲话的声音轻轻的,但声音的位置偏高,这或许是一个男旦演员常年保存的讲话 习惯。那些字正腔圆的语调,听了让人浑身一激灵,仿佛北京的四合院、城墙根儿、老槐树 都盛放在那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上。 作为梅家在世唯一活跃在梨园界的孩子,梅葆玖努力扛起梅家这面树起了百年的旗帜。 时代发展,传统戏种没落,让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成为梅葆玖常思考的问题。他豁达面对 时代的选择,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 一次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唱片,外界有不 少物议。但梅葆玖仍坚持有保留地革新:“像《太真外传》这些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我原 封不动。” 2013 年,梅葆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工作人员感叹:“玖爷西装翩翩但盈盈下拜 的模样,真是难以形容的优雅。”梅葆玖先生说普通话、上海话都很好听,尤其上海话用词 老派,比如年轻人都已经不会用了的“交关”,他说出来有一种别样雅致。应观众要求给海 报、书籍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台湾作家陈念萱感叹:见过梅家人,你会懂得什么叫教养。一分来自与生俱来的音色,三分 来自家学渊源,而最重要的部分,却是那万金不换的教养与门风。难怪梅兰芳先生会要求梅 葆玖,四十岁以前,不许演出《贵妃醉酒》。梅先生向来主张,生活里的晶莹剔透,才能让舞 台上的演出不是表演,而是自然呈现。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梅兰芳三子葆琪的夭折,继承梅派艺术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梅葆玖身上。梅葆玖扮 相、嗓音俱佳,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B. 梅葆玖的长相、做派以及字正腔圆的语调,无不体现出梅派旦角的神韵,他不仅扛起了 梅派旗帜,还豁达面对时代选择,坚持有保留地创新。 C. 为让古老的戏曲更接地气,靠近时代,每次演出时,面对观众的掌声,梅葆玖都起立双 手合十并微微欠身;只要观众要求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D. 文章以“再听一段梅葆玖”为题,既契合了传主的身份,讴歌了梅葆玖艺术的一生,也 表达了人们对一代京剧大师的景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4.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梅葆玖一生为戏,13 岁正式登台演出,一生致力于京剧的传承。即便在病危时,也一度 对《大唐贵妃》有心率反应,可见其对京剧的热爱。 B. 梅葆玖一生培养了 49 个弟子,对梅派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C. 梅葆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梅兰芳亲自为其开蒙,要求其 兼学东西文化,在 40 岁前不许演出《贵妃醉酒》。 D. 文章在写梅葆玖的回忆时,提到当年梅兰芳对学习的狂热,体现了梅兰芳不耻下问的好 学精神。 E. 梅葆玖说话的声音轻但位置偏高,那些字正腔圆的语调让人听了浑身一激灵。 5. 这篇传记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梅葆玖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3.C 【解析】 C 项分析有误,面对掌声欠身致意及应观众要求签名,表现的是梅葆玖良好的教养,与“接地 气,靠近时代”无关。且“演出时”合手、签字不合情理,应为“演出后”。 【答案】4.CD 【解析】C 项中“梅兰芳亲自为其开蒙”错,原文说的是“并不亲自教他,而是延请名师王幼 卿为他开蒙”。“不耻下问”不准确,梅兰芳请教的都是名家,俞振飞、盖叫天、荀慧生、程 砚秋等都是大方之家。 【答案】5.①先天条件优越;②从小刻苦学戏;③深受父亲影响;④颇有儒雅气质;⑤致力 传承创新。 (每点 1 分,大意正确即可,结合原文分析,略。)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教授胡适 胡适的教授生涯始于北京大学。1917 年初,《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向北京大学新任校长蔡 元培力荐胡适,同时动员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学习哲学的胡适回国任教。当时正在紧张 写作博士论文的胡适,还没等博士学位到手便回国了,于当手 9 月 10 日到北大就任教授,这 时他刚刚二十六周岁。 初到北大任教的胡适,在哲学系讲授“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哲学史”是北大的老课 了,在胡适之前由陈汉章讲授。陈从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尚书》的《洪范》篇。胡 适授课却不管以前的课业,他发给学生的《中国古代哲学讲义》,一反前例。当时读大一哲学 系的顾颉刚回忆说,胡适一开头就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丢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 宣王以后讲起。“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 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在他们学生眼里,这简直就是一场“思想造反”,有几个不安分 的学生拉着读大二文学系的傅斯年,策划“扳倒”老师——将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 的留洋教授赶走。当时傅斯年在北大已赫赫有名,此前他就曾将教授《文心雕龙》的教授、 章太炎的门生朱蓬仙成功逐出门外,他将朱的讲义一夜读完,勾出了三十多条错误,将了他 一军。校长蔡元培看了,只得将朱辞退,但傅斯年“鉴定”完胡适的课后,得出的结论是: 这个人书虽然读的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就这样,这件事才得以平 息。第二学期,北大恰好也有一门“中国哲学史”的课,由一位老教授任课,当时冯友兰正 在哲学系读三年级,据冯友兰回忆,某次课上,这位老教授手里挥舞着胡适的讲义,冷嘲热 讽地对学生说:“我说胡适不通,果然就是不通,只看他的讲义的名称,就知道他不通。哲 学史本来就是哲学的大纲,说中国哲学史大纲,岂不成了大纲的大纲了吗?”好在胡适在学 生那里基本站稳了脚跟,加之有校长蔡元培的鼎力相助,他在北大的教授位子也就此坐稳了。 除了在北大任教,胡适还先后担任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并长期兼任教育部讲习所兼职 讲习,至于胡适在国内外大学的演讲、讲学,那就难以计数了。 胡适课讲得好,这在所有听过他课的学生那里,基本上是公认的。1917 年考入预科的田 炯锦回忆说:“诸师长中,我最喜欢听胡先生的课,他不但有许多新颖的见解,而且擅长表 达。”曾就读于北大的朱海涛回忆说:“适之先生在校中开的课——中国文学史是一门极叫 座的课。他讲《诗经》,讲诸子,讲《楚辞》,讲汉晋古诗,都用现代的话来说明,逸趣横生, 常常弄到哄堂大笑。” 胡适讲的课,内容大多比较新颖,他特别注重运用他那套所谓“科学的方法”,尤其是 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的典籍,有断制,新见迭出。在教学方法上,胡适 推崇研究性教学,在教学中“往往把我不能解决的问题做题目,叫同学来研究”。胡适说自 己并不喜欢上大课,而更喜欢上小型的研讨课,因为“班次太大,不能大家互相讨论研究”。 胡适的日记、笔记中也多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载和分析。1931 年 8 月 28 日阅完“中古 思想史”试卷后,对 75 位学生按分数排队,排出“皆有希望成才”“尚有几分希望”“中人 之资”“绝无希望”的,甚至还依次“卜其人的终身”。 常有同事向胡适讨教讲课的奥秘,他的回答是:“一小时的课,必须有四小时至八小时 的准备。”杨亮功说:“胡先生做学问不苟且,教书也是不苟且的。”这也就是胡适自己所 说的以“做小学生”的态度去对待教学。对胡适这样一位“大牌”教授来说,他在教学工作 中能够这样“不苟且”,难得可贵。 (摘编自周川《教育家胡适:行动与思想》) 【相关链接】 ①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同时,胡适以自己博士论文为基础,改写成《中国哲学史大纲》 讲义,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由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作序,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 近代学术观点和方法整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出版后即风行海内,3 不年到就再版 7 次, 影响空前。 (高丹《北大开会研讨胡适:他 20 岁一出场便是主角》) ②在 1916 年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适以为今日造国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在教育。 胡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 之计,如是而已。” (肖东发、李云、沈弘《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胡适研究学问,特别强调要有独立的思想,因此他讲课时没有沿袭陈汉章讲授哲学的方 法,这让他的学生很不适应。 B. 胡适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教授,在北大任教遇到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哲学系老 教授对他的藐视就是其中之一。 C. 胡适说自己以“做小学生”的态度对待教学,就是从头学起,即杨亮功所说的“胡先生 做学问不苟且,教书也是不苟且的”。 D. 胡适非常重视教育对改变国民的作用,他一生身体力行,不仅在北大任职,而且还兼职 多所大学,并大量演讲、讲学。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年轻时的胡适曾立下从事教育事业以救国的志向,这是他后来听从陈独秀的劝告,匆匆 回国到北大就任教授的原因之一。 B. 胡适授课“骇得一堂中舌挢而不能下”,这与其说是胡适不肯贸然信从古人带给大家的 震惊,不如说是大家对他的敬佩。 C. 在北大赫赫有名的傅斯年曾成功“扳倒”章太炎的门生朱蓬仙,但是在听完胡适的课 后,对胡适治学的方法表示肯定。 D.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正式出版和蔡元培亲自为书写序,使胡适在哲学研究上确立了自 信心,这是他在北大站稳脚跟的标志。 E. 胡适喜欢上小型的研讨课,是因为课堂中学生少,便于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展开研究, 足见胡适非常重视研究性教学。 7.胡适的课被学生公认“讲得好”。请结合材料,对胡适课“讲得好”的原因进行分析。 【答案】5.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 项结合文本内容“一小时的课,必须有四小时至八小 时的准备”可知,“就是从头学起”错误。 【答案】6.BD 【答案】7.①胡适的语言表达能力好:讲课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引人入胜;②胡适注意 研究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载和分析,讲课能够心中有学生;③胡适重视备课,注 重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他讲的课,内容大多比较新颖,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 的能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意的分析概括。结合题干要求,胡适课“讲得好”的原因,立足文本,主要 围绕胡适讲课的语言表达能力、备课方面、对学情的研究分析等方面阐述即可。锁定区位, 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他讲的课,内容 大多比较新颖,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可见,适重视备课,注重改进教 学内容和方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