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综合性提能作业:8 复活(节选)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综合性提能作业:8 复活(节选)解析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 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 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________ 弄出一个________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 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 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 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以理念支撑为主,而一旦结构形成, 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 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 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________。多年以 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 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________的,1992 年开始在《当代》 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 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 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 A.独具匠心 骇人听闻 恍然大悟 路人皆知 B.独具匠心 惊世骇俗 恍然大悟 人所共知 C.别出心裁 惊世骇俗 茅塞顿开 人所共知 D.别出心裁 骇人听闻 茅塞顿开 路人皆知 解析: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 的创造性。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此处关乎写作,与“听”无关。 不合语境。惊世骇俗:使一般人感到惊骇。茅塞顿开:形容思想忽然 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与上文“仿佛悟得天机”相呼应,符合 语境。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 野心。贬义词。不合语境。人所共知:人人都知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一旦结构形成,就会决 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B.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以理念支撑为主,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 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C.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 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D.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只有结构形成,才会决 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主要”和“以……为主”杂糅, 二是关联词“一旦”位置不当。A 项只改正了杂糅的错误,B 项只改 正了关联词位置不当的错误,D 项关联词不当,“只有……才”的表 述不合逻辑。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和毁灭 B.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 乃至毁灭 C.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或者毁灭 D.人就将遭遇毁灭,乃 至深层的痛苦 解析:“深层的痛苦”和“毁灭”应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或 取舍关系,且“毁灭”程度更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 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 和《安娜·卡列尼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 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 数他最有魅力。还有福克纳、鲁尔弗、川端康成、博尔赫斯……托尔 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 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 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 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 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如 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 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 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 子”?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 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 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 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 娜·托尔斯泰说她的父亲“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 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 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 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 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 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 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 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 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 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 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尼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 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 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 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 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大有些小气? 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 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 斯泰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托翁 散步的时候,常常会突然停下来,麻利地割草以试一试刀刃;遇见两 位香客打扮的老头,托尔斯泰会叫住他们,说一会儿话,给他们一些 钱。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 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 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4.第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部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认识的变化过程:曾经喜欢 托尔斯泰,后来产生了怀疑,强烈地喜欢海明威等,再后来终于明白(或 肯定)了只有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 5.作者在文末说:“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 什么是大师。”请结合全文分条简要概述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 的大师”的理由。 答:①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的深深的爱。②托尔斯泰的作 品能净化人们的心灵。③托尔斯泰总是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主题思想。 ④托尔斯泰一生都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6.传记常常要写传主的业绩、荣誉等,但本文并非如此。本文通 过恰切的表现手法,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全文最突出的表 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对比(“比较”或“反衬”也可)分析,主要是和现代作家对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追求,使文章观点更鲜明突出,从而说 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师。 7.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师”, 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作者认为托尔斯泰 是“永恒”的。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这些评价都充分肯定了托尔斯泰在俄国文学史上和在世界文 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本文评价托尔斯泰是“永恒”的,还在于他深 邃而平民化的思想,超阶级的博爱思想,努力走近平民、为大众服务 的创造思想。 解析: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人类的忏悔;他写有关政 府和人民关系的书,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读他的 作品,人类的灵魂就会得到净化。(能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8.你班正在举行以“走近名人——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营造活动气氛,请你紧扣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答:示例:读巨人著作,做时代先锋。 (2)下面这段文字是关于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的创作背景和主要 内容的简单介绍,请按要求帮忙修改。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 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的形象,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深深 震动了他,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 一个从受欺凌的地位中逐步觉醒并走向新生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如果 说与聂赫留朵夫的重逢震颤了她麻木的灵魂的话,那么与政治犯的接 触则使她开始了对新生活的探索。【A】玛丝洛娃形象已经越出了当时 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下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深刻地表现了 下层人民不可摧毁……【B】托尔斯泰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并保持着 旺盛的创作精力,完成了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和《舞会之后》…… 等优秀作品。1910 年,他在出走途中去世。 ①【A】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意见:应在“不可摧毁”后面 加上“的坚强意志”。 ②【B】处画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修改意见:删去省略号。 (3)请你为托尔斯泰拟写一段颁奖词。 答:示例:沧桑的面孔有着天才的灵魂,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 的境界。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 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云的乌拉 尔山;倒下去,他是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