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解析版

长安一中2017级高二寒假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 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 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 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 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 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 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 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 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 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 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 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 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 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 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 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 ‎ 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 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 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 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 2011 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 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 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 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 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 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 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第二、三两段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回答此题,要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第二、三两段有关内容进行仔细比照。不难发现D项,“就逐渐消亡了”的说法错误,在原文中无根据。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此题,要将各选项内容和文本有关内容进行仔细比照。原文开头第二节便说“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这说明包容思想早在商周时代就已具备,可C项却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显然时间推断有误。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回答此题的重点,要放在理解和分析正确与否上。A项,强加因果,“使得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说法有误。原文第四节说的是“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稻 香 符浩勇 李群忙完应酬,从亿丰商厦出来时已是晚上八点。他刚步入中年,却已是省城商业总公司的副总经理。这次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应聘者各显神通,各个途径的招呼铺天盖地,让他应接 不暇。而二十多年前,他只身来到这座城市,却是举目无亲……‎ 那年,家乡遭荒,娘给他一个地址,让他进城找一个叫贾良的人,说他在家乡当过知青, 会帮忙的。走的前夜,他和青梅竹马的稻香道别,他动情地说:“等我在城里站稳脚,就回来接你。”稻香却婉拒了:“你进城去了,就好好地奔前程,别惦记我了。”说罢转身就走。他没有去 追她,却暗暗下了决心,在城里有出息了一定好好待她,就像他曾发誓不会忘记秋天田野的稻 香。‎ 次日,他挤上客车一路颠簸到了省城,好不容易辗转打听,来到一家门前。他敲开门,门 里挤出一张中年男人的长脸,警惕地盯着他:“你找谁?”他说:“我来找贾良,他在我的家乡 当过知青……”那张长脸皱了皱眉说:“贾良不住这里了,他早搬走了。”他急忙问:“那他搬到 哪里去了?”长脸回答说:“城里这么大,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哪里去找他,你还是回家去 吧。”说罢关上了门。‎ 第二天他去找工,准备先挣回家的盘缠。他走过几条街道,问了好多家店铺,也没找到工 作。他饥肠辘辘,看着店铺里熏蒸出笼的包子,记起了家乡田野的稻香。忽然,他发现一个七 八岁的小女孩在街边哭着,看样子显然是迷了路,一副又饿又怕的样子。许多人停下来看她, 却又都走开了。他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稻香上山打柴迷路的情景,就上前去,用他身上仅有的钱 买了一块烧饼给了她。女孩不哭了,跟着他又拐过一个街口,却说不清家到底在哪里,他正焦 急,女孩的父亲突然出现,问清缘由后,对他谢天谢地。他已身无分文,正犹豫要不要索要回 家的路费,没想到女孩儿的父亲问:“你是进城找工作的吧?要不到我们公司来干吧。”他喜出 望外,差些流泪跪了下去。‎ 在公司,他勤勉、上进,很快便在对外营销方面独当一面。在一次公司收购兼并另一家公 司时,他在一张人员花名册上看到了贾良的名字。起初他还想天下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 等真正见到贾良时,发现居然正是当初自己刚进城时敲门后见到的那个长脸的中年男人。贾良 见到他时,脸也“唰”地红透了,不敢正视他。‎ 如今二十年过去,李群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有了一个温馨而安逸的家庭,妻子勤勉贤 惠,女儿争气上了大学。尽管这些年在城里打拼滚爬,疲于奔波,但每当驱车回到居住的小区, 看到楼上亮着柔和灯光的窗户,还有妻子倚窗期待的身影,他就感到无限幸福和温暖。‎ 他开车缓缓滑进车库,刚走出来,就有个女孩儿上前拦住他。他认为是为这次公司招考找 他的,故作惊讶地问:“你找谁?”‎ 女孩儿说:“我来找李群叔,是我娘叫我来的,我娘叫稻香。”他凝眼一怔,仿佛看到稻香 轻盈的身影。刚进城两年时,他回家乡,还带了城里的礼品去见稻香,她却已经嫁人了,山里 的风霜削走了她的俊俏,她衷心祝贺他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再后来,母亲过世,他就很少回家乡了。这些年因为业务忙于应酬,一次次盛宴的记忆荡然无味,也早忘却秋天田野的稻香。现 在莫非家乡又遭了灾,稻香才想起了他,让女儿来投靠他?眼下已不是二十年前了,农民工涌 进城来,就业的机会极少,竞争非常激烈。况且找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要住多长时间? 家里的房间也不宽敞。他不动声色地对女孩说:“李群已经不住这里了,他早就搬走了。”女孩 儿急问:“那他搬到哪里去了?”他说:“在城里,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你找不到他的,还 是回家去吧。”刚一说完,他就觉得这句话似曾耳闻,竟出自自己的嘴里。‎ 女孩儿向他道谢准备离去。他忽然想起贾良。他心里一抖,记起稻香当年的温情,对女孩 儿说:“刚才没认出来,我就是你李群叔,先进家里住下吧,进城找工作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 女孩儿听了,向他嫣然一笑,说:“李群叔,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找工作的,我去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这次家乡要修大桥,我回去了一趟,我娘让我给你带土特产来了。” 他听了很羞愧,一脸窘态。待女孩走后,他忽然记起前不久接到过一张家乡的庆典请柬,‎ 他原打算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但此刻他决定了,不管多忙也要回一趟乡下。‎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李群发誓在城里站稳脚就回去接稻香时,稻香的婉拒表现了她的清醒,也暗示她有独立的个性,这与下文稻香的女儿并不是寻求李群帮忙的情节照应。‎ B.‎ ‎ 小说写贾良后来见到李群时,“脸‘唰’地红透了”,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出贾良由于当初自己欺骗李群,现在露馅儿而导致的窘态。‎ C. 李群早已忘记了恋人稻香,对她不复有当年的爱怜之情,再加上自家的房间不宽散,所以不肯收留稻香之女,而他所说的话竟和当年贾良说的一样。‎ D. 李群本来是不肯参加家乡的那个庆典的,但后来却决定无论多忙也要回去一趟,说明他惭愧于自己在稻香的女儿面前的言行,改变了错误的处世态度。‎ ‎5. 小说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借贾良这一人物来突出小说的写作目的的?请简要分析。‎ ‎6. 李群帮助小女孩儿的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极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1)小说通过主人公李群的最终改变,完成了人物对家乡情结和人性本原回归。其主要写作目的是让读者领悟作品中对人物道德规范和人性善与恶的思考。(2)作者通过贾良这一人物,贬抑了城市环境中人性的扭曲和冷漠。 ‎ ‎6. (1)内容上,李群帮助小女孩儿,体现了李群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这与后来因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影响,他变成冷漠、自私,丧失了温情和爱心的人形成对比。(2)结构上,李群帮助小女孩儿后,为下文他得到女孩父亲的帮助进入公司做铺垫。(3)得到女孩父亲的帮助,他在城里打拼,但是城市的压力也使他丢失了爱心。作者借此贬抑了城市压力和环境中人性的扭曲和冷漠。‎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A项考的是内容和手法,B项考的是人物形象,C项考的是内容的分析,D项考的是内容、主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内容、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曲解文意,错在“李群早已忘记了恋人稻香,对她不复有当年的爱怜之情”。原文中说李群看到稻香的女儿时,“仿佛看到稻香轻盈的身影”,这表明它并没有早已忘记稻香。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借贾良这一人物来突出小说的写作目的的?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创作意图及手法。这道题有两个小问题。首先要整体阅读全文,把握主旨,抓住贾良这一人物回答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作目,然后回答其手法。贾良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他对李群的人性变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他的无情拒绝给李群很大的伤害,也给他留下了阴影,再加上他受城市压力的影响,使得李群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变成一个狭隘、自私、冷酷无情的人。作者通过贾良这一人物,贬抑了城市环境中人性的扭曲和冷漠。尤其是李群在拒绝稻香女儿时说的话,和贾良如出一辙,这就鲜明地讽刺了在城市化进程之中,人们内心的冷漠和自私狭隘的心理特征,增强了小说的社会粉刺以为和批判效果,鲜明地展示出人物内心的狭隘、自私、冷酷无情,从而使小说的主题更具有批判性。小说的主要写作目的是让读者领悟作品中对人物道德规范和人性善与恶的思考。最终,通过主人公李群的最终改变,完成了人物对家乡情结和人性本原回归。回答本题时,这道题是两个小问题,要分开回答。‎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李群帮助小女孩儿的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极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从情节本身、人物、主题、手法、结构等方面回答。阅读全文,精读李群帮助小女孩儿的情节,并关注上下文的内容。内容上,李群帮助小女孩儿,体现了李群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手法上,这与后来因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影响,他变成冷漠、自私,丧失了温情和爱心形成鲜明的对比。李群帮助小女孩儿后,得到女孩父亲的帮助,从而在城里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是城市的环境和压力也使他丢失了爱心,变成了一个内心的狭隘、自私、冷酷无情的人。主题表达上,小说通过李群的变化形象贬抑了城市环境中人性的扭曲和冷漠。结构上,为下文他得到女孩父亲的帮助做铺垫。本题围绕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䜣,字元盛。父崇,冯跋吏部尚书。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或未可知。”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子终效用于朕之子孙。” 因识眄之。帝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帝曰:“‎ 李䜣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 勿许他贵也!”遂劝成婚。文成即位,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百姓称之。䜣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业。书奏,献文从之。以䜣政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胡珍宝。兵人告言。‎ 尚书李敷与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献文闻罪状,槛车征䜣,拷劾抵罪。敷兄弟将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䜣告列敷等隐罪,可得自全。䜣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谓其女婿裴攸曰:“吾与李敷,族世虽远,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劝,昨来引簪自刺,以带自绞,而不能致绝。且亦不知其事。”攸曰:“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䜣从其言。又赵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状, 有司以闻, 敷坐得罪。诏列䜣贪冒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未几而 复为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檦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路群议曰:“畜聚敛之人, 未若 盗臣。”䜣弟左军将军璞谓曰:“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 不早绝之, 后悔无及。”䜣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献文崩,䜣迁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䜣, 又知内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䜣外叛。文明太后征䜣至京师, 言其叛状。䜣曰:“无之。” 引檦证䜣。䜣慨然曰:“吾不用璞言,自贻伊戚,万悔于心, 何嗟及矣!”遂见诛。‎ ‎(选自《北史•李䜣传》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B.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C.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D.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8.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奏是指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表”、“疏”等。‎ B. 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称,一般称呼与胡人相关的物品常冠以“胡”字,如胡床、胡服。‎ C. 髡是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人施加的惩罚。‎ D. 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假”、“转”等。‎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䜣生有贵相,与众不同。太武帝亲临中书学时,见到李䜣,认为他不同寻常,将来能为自己的子孙效劳。‎ B. 李䜣善于理政,重视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时,因为政清廉,深得百姓称颂;曾上书请求在各州郡设立学校,被献文帝采纳。‎ C. 李䜣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因此得以免去死刑。‎ D. 李䜣一意孤行,终遭陷害。他没有听从弟弟李璞的劝诫,依然信任范檦,最终因范檦告发而被诛杀。‎ ‎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李䜣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 ‎(2)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 ‎【答案】7. C 8. D 9. C ‎ ‎10. (1)李訢以后一定会官运通达,使人的门第光大,可以使女儿做他的妻子,不要(把女儿)许配给其他贵戚了。‎ ‎(2)百姓竞相来贿赂,各自请求在前运输,从此远近的百姓处于困乏疲惫之中。‎ ‎【解析】‎ ‎【7题详解】‎ C. 何为为他死/兄弟事衅可知/冯阑者/敷杀/家切恨之/呼阑弟问之/足可 知委/‎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敷”“有”“先为”“其”“但”。‎ 点睛:‎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8题详解】‎ 试题分析:D. 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 语还有 “假” 、 “转”等。“转”不是代理官职,是转任官职。‎ ‎【9题详解】‎ 试题分析:C. 李訢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因此得以免去死刑。“李訢为保自全,出卖朋友。”理解有误,丑化传记主人公形象。‎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必、达、妻之。(2)竞、以、困弊。‎ 参考译文:‎ 李,字元盛。他的父亲李崇,是冯跋的吏部尚书。李崇说:“这个儿子出生时,看相的先生说他有贵人之相,我常观察他,或许说不定。”于是李崇让儿子李入都城当中书学生。当时太武帝前去中书学,他见到李后觉得他不同寻常,指着李对随从的人说:“这个孩子终究能效命于我的子孙。”于是用心观看并记住他。皇帝的舅舅阳平王杜超有个女儿,将要许配给贵戚,皇帝说:“李以后一定会官运通达,使人的门 第光大,可以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便劝说他们结成婚姻。文成帝即位,李因故恩受宠,被提拔为仪曹尚书。出京任相州刺史。他为政清廉俭约,百姓们称赞他。李上书请求在州郡各自设立学官,使士族、望族之流和官绅的子弟就地从师学习。奏书呈上,献文帝听从了这个建议。因为李的政绩为各州中最好,增加赏赐衣裳服饰。从此,李便有骄傲自得之意,开始接受别人的钱财和礼物,贩卖胡人的珍宝。士兵民众上告。尚书李敷与李从小到大都关系密切,常常帮助他。有人劝李敷将此事奏报,李敷没有答应。献文帝听说了李的罪状,用囚车将李押回京,拷打并审判他应负的罪责。李敷兄弟将被疏远排斥时,有关部门委婉暗示是皇帝的旨意怀疑李敷兄弟的意图,让李揭发列举李敷等隐藏的罪行,这样李就可以保全自己。李十分不情愿,而且他也不知道内情,于是他对他的女婿裴攸说:“我与李敷,世代虽然很远,但情如一家。居官任事便有此勉励,昨日以来我用簪自刺,用带子自绞,都没能致死。况且我也不知道他的事。”裴攸说:“为什么要为他而死呢?李敷兄弟的事情有破绽可知,有个叫冯阑的人,以前被李敷所杀,他家的人对李敷深切痛恨。你只要喊来冯阑的弟弟问情况,足以知道详委。”李听从了他的话。又有赵郡人范檦详尽列出李敷兄弟的罪状,主管此案的官吏奏明皇帝,李敷因此获罪。诏令列举李贪图财物罪应处死,由于检举揭发李敷兄弟,所以免除死罪。李被处以鞭打一百和剃去头发的刑罚,发配为奴仆。不久就免除劳役任太仓尚书,统管南部大事。李用了范檦提出的计策,让千里之外的百姓,分户运输,到官仓缴纳粮食。致使处处粮食积压,滞留拖延了时间。老百姓竞相以财物贿赂管理官员,各自请求能在前面缴粮,自此远近的百姓就特别困顿疲惫。路上的众人议论道:“容留搜刮民财的人,不如容留盗窃府库财物的人。”李的弟弟左军将军李璞对李说:“范檦善于用媚态取悦人,用谄言恭维人,没听见他说过道德仁义的话,如不早些与他断绝关系,后悔莫及。”李不听弟弟的劝告,反而更信任范檦,心中有事都告诉范檦。献文帝驾崩,李升为司空。范檦知道文明太后怨恨李,又知道朝内朝外也都痛恨李,太和元年,他迎合皇上的旨意,告发李在外反叛。文明太后召李到京都,言说他反叛的罪状。李说:“没有这事。”太后让范檦对质李。李感慨地说:“我不听李璞的话,自己留下这个忧患,万千悔恨在心头,还忧叹什么祸患来临。”他终于被诛杀。‎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 B. 次句将时空交互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 C. 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辞藻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面,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D. “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12. 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11. C 12. 表达了词人内心凄凉孤寂、思念故乡的感情。“鸿雁”常与传递书信相关,“不闻鸿雁信”表达了词人思多而不得音讯的苦恼;“鹧鸪”啼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它的啼叫勾起了词人对故旧的思念;“落花”含有悲情的意思,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考查语言的运用,B项考查内容,C项考查内容,D项考查内容,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项,“用华丽的辞藻”表述错误。“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感情”、“意向”。分析诗歌的情感,要从重点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入手。本题抓住下片关键意象“鸿雁”“鹧鸪”“落花”分析情感。“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句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诗人移情落花,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作者的心情都不明了;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轼笔下,不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而且于情语中也常见景物。‎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名篇名句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身处物质条件优于自己的同学之中,却“略无慕艳意”的原 因是_____,_____。‎ ‎(2)《蜀道难》中与“手可摘星辰”一样用能够触及天上的星辰来凸显山势之高,令人叹息 的句子是 _____,_____。‎ ‎(3)《师说》中作者对老师的定义是_____,_____。‎ ‎(4)在屈原的《离骚》中,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 句子是:“_____,_____。”‎ ‎(5)在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 ‎(6)《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 获大的道理。‎ ‎(7)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既印证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8)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答案】 (1). 口中有足乐者 (2).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4). 以手抚膺坐长叹 (5). 师者 (6).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 民生各有所乐兮 (8). 余独好修以为常 (9). 万里悲秋常作客 (10). 百年多病独登台 (11). 吾尝终日而思矣 (1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3). 采菊东篱下 (14). 悠然见南山 (15). 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体”“奉”“扪”“仰”“胁息”“抚膺”“坐”“受”“余”“常”“作客”“尝”“须臾”“篱”“悠”“彭蠡”,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 理解性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比填空式难度更大。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学生平时进行背诵、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只会背不会写字,学生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字形的准确记忆.尤其是通假字,要特别记忆。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 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景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強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 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B.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C.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D.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 B.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C.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D. 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答案】14. C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由语境中“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等语句可看出,应用“眼花缭乱”。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由语境中“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结合“之感”的限定,可知,应选“千篇一律”。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根据语境“要‘量身定做’”的提示,应用“一哄而上”。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根据语境“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可知应用“脱颖而出”。故选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先浏览几个选项,本题A ‎ 项,“人才数量”与“原则”搭配不当。B项,最后一个分句“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表意不通。C项,“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句式杂糅,是“人才数量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人才数量是评价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末句同B项末句一样,表意不通。故选D。‎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句衔接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用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A项,“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与“是否”“能否”存在着两面对一面的问题。C项,“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把“引才”变成了“人才”,既扩大了概念范围,又偏离了文段的中心话题,改变了文意。D项,“用得好”与“留得住”语序不当,应予以调整。故选B。‎ ‎【点睛】分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 ‎17.阅读下面这段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 )‎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 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 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 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 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 。‎ A. 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 B. 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 C. 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 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发展的努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类比论证。原文以“文化发展的动力”来类推“教育进步的关键”。题干论述:文化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题干把独立的学校类比为独立的文化,那么学校的发展应该跟文化的发展类似,即学校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A项表达的正是这个观点。独立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B项排除;具体做法如何题干没有涉及,C项排除。D项从反面来说,不如正面表述的A项到位。‎ ‎18.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短信,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改正。‎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时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 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非常敬重,今日 一别如雨,谨祝教祺!‎ ‎【答案】“建树”改为“提高”;“卫冕”改为“考上大学”;“慧眼识金”改为“不放弃”;“超凡入圣”改为“超越别人”;“一别如雨”改为“分别”。‎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段的修改能力。可从谦辞敬辞、书面语口语等得体不得体的角度分析。(1)“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应改为“提高”。(2)“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应改为“考上大学”。(3)“慧眼识金”自称“金”,用语不得体,应改为“不放弃”(意思对即可)。(4)“超凡入圣”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过于夸张,应改为“超越别人”。(5)“刮目相看”不得体,改为“非常敬重”。(6)“一别如雨”形容离别以后再难相见,不得体,应改为“分别”。‎ ‎19.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答案】(1)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术了。”‎ ‎(2)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道”:“事物的自然规律”;“乎”:相当于“于”,译为“比”。第二句关键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被”。“忽微”:“细微的事情”;“岂……哉”:“难道……吗”。‎ ‎【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四、写作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叫苍鹭的鸟,它的捕食方法很奇特,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先捉一些小虫投放到水里,引来一些鱼,但它并不急于捕捉,而是等鱼儿扎成堆之后,只吃一些游过它身边的鱼,吃饱后便会静悄悄地飞走,不留一点痕迹,因为苍鹭不想让鱼儿留意到自己,以便于以后更好地捉鱼。科学家们也曾做过苍鹭的实验:把一只喂饱了的苍鹭放在一个永池里,并放许多小鱼在里面,苍鹭会想方设法地离开。‎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把目光放长远 目光短浅者,只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小范围;而目光长远者,则会把目光放的更长远。学会把目光放长远,那样你才能收获更多的东西。‎ 把目光放长远,你才可以实现你的梦想。爱米·偌德――德国著名数学家。从小。她就很喜欢数学,所以她励志成为一名数学家。为了实现她的梦想,她总是很努力的学习数学。后来,凭借着她的刻苦努力,她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学。心想,在大学里她终于可以更加潜心的研究数学了。可不幸的是由于当时的大学很歧视女性,所以她不幸地被退学。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依然坚持为自己的梦努力。后来又有点小起色,又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梦又一次破灭。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很多人或许早就放弃了,可她没有。她把她的目光放的更长远些了,她认为她能成功,正是由于她没有被当前的困难压倒,而把目光放远,才使得她成为当今著名的“代数学之母”。‎ 把目光放长远,你才可以收获更多快乐。庄子,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并不同于其他人。很多人很多人都很向往官场生活,也很满足官场生活,他们认为那些权利、名势能带给他们很多的愉快感与满足感。可是,庄子却不这么认为,那些该有的名利权势他都有,可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更向往悠然的田园生活。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目光拘泥于官场之上,他把目光放的更远了。固他离开了官场,拥向田园生活。田园生活并不容易,他经常吃了上餐没下餐,有时甚至还要找朋友借钱买米。后来他以卖豆子为生,可生意也并不好。但他并不抱怨,他很满足,因为他收获了快乐。我想,正是他把目光放长远了,他才收获了那些快乐。‎ 把目光放长远,你才能挺过不幸。霍金,他的一生很坎坷,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不幸的患了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无疑,这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心。本来准备放弃生命了,可后来自己又悟出:放弃生命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疾病上,他把目光放的长远些了,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于是,他选择了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面对生活。我想,正是由于他把目光放的长远些了,才帮助他熬过了不幸,迎接更好的生活。‎ 智者,懂得把目光放远,学会把目光放远,那样,你才能收获更多好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概括材料,找准立意的角度。从材料来看,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苍鹭捕鱼的过程,首先,苍鹭捉小虫放到水里引鱼;然后,等鱼扎成堆之后苍鹭只吃身边的鱼;最后,苍鹭吃饱后悄悄地飞走。材料最后还补充了一个实验——把喂饱的苍鹭放到鱼池里,它会设法离开。因此立意时可抓苍鹭捕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实验和实验结果对人的启发,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观点。立意引导:①由苍鹭捉小虫引鱼来看,我们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懂得创造条件,利用条件;②由苍鹭不急于捕食来看,我们做事要稳重,不能急于求成;③由苍鹭吃饱后便悄悄离开及喂饱的苍鹭设法离开鱼池来看,考生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贪婪。然后分析文体,材料在文体上没有明确限制,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如写作记叙文,考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立意:‎ 做事情要善于思考,要懂得创造时机和利用时机;‎ 做事要稳重,不能急于求;‎ 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要光顾眼前利益,不要贪婪。‎ 素材链接:①韩国北部的一个小镇盛产柿子,镇上有这样一条规矩;每年到丰收的时候,留一点柿子在树上,即使熟透了也不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那都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因为有一年终天特别冷,喜鹊找不到食物都被冻死了,想不到春天来了,虫子泛滥成灾,但是已经没有喜鹊来捉虫子吃了,结果导致那一年柿子颗粒无收。从此当地就定下了这条规矩。‎ ‎②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就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不接受国家的赔偿金。孔子说:“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再愿意为在外的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接受了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又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个弟子路救了一名落水者,那人为了表示感谢就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激励”“赏识”和“批评”“管教”等。如果忽视这些关键词的限制,大谈特谈“我们需要创新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就偏离了题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