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普通班语文试卷 ‎ 命题人: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无“我”‎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套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写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巾,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他仍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就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之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采。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者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铙乏一种“惑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的。   ‎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文学艺术作品既是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足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B.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从表演艺术上来说,就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甚至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 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 D.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的世界中找回了“我”。‎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琵琶行》中,自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 B.创作者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 C.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无论是创作还足欣赏,首先都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那是艺术的门外汉。‎ B.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才能进行创作,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C.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因此对于欣赏者而言,只要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就一定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地界的联系。‎ D.艺术活动中不可尤“我”,因此读书就是我阅读、我体会、我理解;吸收什么、摒弃什么,都有一个“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暮   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有一天,他的刚会说话的小孙女大声叫了她“奶奶”!她勉强笑着答应着,心中却是一惊:难道她真的成了奶奶?“奶奶”这个词让她觉得,如果不是她的孙女残忍,那只能是时光残忍,时间如刀。‎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 B.小说描写细腻传神,“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 C.小说寓曲折离奇的情节于朴素平实、简约凝练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富有艺术魅力。‎ D.本文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枯燥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有意味。‎ ‎5.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结尾三段写到暮色中的鼓声,请结合作品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有哪些?(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是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的。为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时象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只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显然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加紧了步伐,特别是立法保护进程加快。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形成;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有望于近期出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迈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和实施的阶段。‎ ‎(摘编自中新网)‎ 材料二:‎ 我国一些地方现在已经制订了“非遗”保护的法规,最早的是云南。但是,国家立法由于牵涉的面比较广,有一些波折,这里面存在学界和文化主管部门沟通不够的原因,还有认识上的原因,比如该立什么样的法,是行政法规还是基本法,认识上一直存在分歧。此外,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也存在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有优秀、糟粕之分,不能立法统统保护起来。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从文化学的角度讲,很少会粗暴地将文化分成优秀的部分和糟粕的部分。客观上说,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需要扬弃,但不能因为一个文化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与当代伦理价值现不相契合的部分,就认为这一文化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文化具有多元的特点,各民族呈现的文化面貌丰富多彩。因此,进行适当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出台有关法律的迫切性也就更加强烈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湖北宜昌市长阳县80多岁的农妇孙家香,一辈子生活在山村里,从小喜欢从父母乡邻那里听故事,然后按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消化吸收,用朴实生动的口语转述出来。老人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却能讲述600多个故事。老人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当地政府请她出山,住进县“光荣院”,每月补贴200元。‎ 华中师大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林继富博士从1997年开始一直“跟踪”研究孙家香,收集了她前后讲过的几百个故事。他通过比较发现,出山后离开乡土情境和邻里社会的孙家香,口中那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渐渐少了,过去激情讲述故事的场面不再出现。她开始迎合山外人的口味,讲些比较时尚现代的故事。‎ 不止一个孙家香。传承人维系着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保护传承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这一思路,各地纷纷提高传承人的生活待遇,有的甚至将其安排在条件更好的居所。但是,在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当前国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策略,有待调整。‎ ‎“只有活水才能养活鱼”。透过“孙家香们”的转变,林继富认为,对传承人的保护要特别注意维持“民间文化生态”,让传承者、风俗活动、传承对象处于一个相时稳定的文化小系统内,使他们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传承创新。‎ ‎(摘编自搜狐网《非遗保护二十年忧思:文化成生活表面油珠》)‎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直到2003年才第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作了界定。‎ B.中国政府一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多项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非遗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有法可依。‎ C.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东西不符合当代伦理价值观,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否定这一文化,而应当保护它们,使之存在并传承下去。‎ D.各地提高传承人生活待遇的做法出发点没错,但更应该让传承者、风俗活动、传承对象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先后颁发一系列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取得了显著效果。‎ B.从材料二看出,“非遗”保护工作立法出现波折,其原因是学界和主管部门沟通不够,对传统文化存在不同意见。‎ C.材料三将同为非遗传承人的孙家香和刘德培进行了对比,清楚地显示出适宜的环境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性。‎ D.材料一主要说明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材料二主要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三用鲜活事例说明问题,作用更大。‎ ‎ ‎ ‎9.根据上述材料,我国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请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6分)‎ ‎ ‎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张济,字士度,西河人也。父千秋,慕容永骁骑将军。永灭,来奔。太祖善之,拜建节将军,赐爵成纪侯。随从征伐,累著功绩。登国末,卒。济涉猎书传,清辩,美仪容。太祖爱之,引侍左右,与公孙表等俱为行人,拜散骑侍郎,袭爵。先是,姚兴遣将攻洛阳,司马德宗雍州刺史杨佺期遣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状闻,太祖遣济为遵从事中郎报之。济自襄阳还,太祖问济江南之事,济对曰:“司马昌明死,子德宗代立。所部州镇,迭相攻击,今虽小定,君弱臣强,全无纲纪。臣等既至襄阳,佺期问臣:‘魏初伐中山几十万众?’臣答:‘三十余万。’ 佺期曰:‘魏国被甲戎马,可有几匹?’臣答曰:‘中军精骑十有余万,外军无数。’ 佺期曰:‘以此讨羌,岂足灭也?’又曰:‘魏定中山,徙几户于北?’臣答曰:‘七万余家。’佺期曰:‘治在何城?’臣答曰:‘定都平城。’佺期曰:‘有如许大众,亦何用城焉?’又曰:‘魏帝为欲久都平城,将复迁乎?’臣答:‘非所知也。’佺期闻朝廷不都山东,貌有喜色,曰:‘晋魏通和,乃在往昔,非唯今日。羌寇狡猾,频侵河洛,夙夜忧危。今此寡弱,仓库空竭,与君便为一家,义所无讳。洛城救援,仰恃于魏,若获保全,当必厚报。如其为羌所乘,宁使魏取。’臣等欲分向扬州。佺期曰:‘蛮贼互起,水行甚难。魏之军马,已据滑台,于此而还,从北道东下,乃更便直。晋之法制,有异于魏。今都督襄阳,委以外事,有欲征讨,辄便兴发,然后表闻,令朝廷知之而已。如其事势不举,亦不承台命。’”太祖嘉其辞顺,乃厚赏其使,许救洛阳。后迁谒者仆射,报使姚兴。以累使称旨,拜胜兵将军。频从车驾北伐,济谋功居多。赏赐奴婢百口,马牛数百,羊二十余口。天赐五年卒。子多罗袭爵,坐事除。‎ ‎(选自《魏书·张济传》,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国被甲戎马      被:通“披”‎ B.治在何城        治:治所 C.夙夜忧危         夙:早晨 D.如其事势不举       举:发动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此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庙号。‎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代的县令。‎ 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即是后一种含意。《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如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4分)‎ A.张济出身显贵。其父本为慕容永部下,后投奔太祖,颇受重用,被封为侯,后屡建功勋,并且荫及张济。‎ B.张济学问渊博,仪表堂堂,深受太祖喜爱。太祖不但召他侍奉左右,而且多次委以重任,后给予奖赏。‎ C.张济屡次出使,不辱使命。他曾作为常山王从事中郎出使襄阳,圆满完成任务;后来几次出使也合旨意。‎ D.张济能言善辩,口才极佳。在作为使者回复杨佺期时,他言辞得体,对答如流,终于打动佺期,搬来救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部州镇,迭相攻击,今虽小定,君弱臣强,全无纲纪。‎ ‎(2)今都督襄阳,委以外事,有欲征讨,辄便兴发。‎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连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释】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洒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内心的旷达。‎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15.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 , ”一句用对仗手法展现出一幅立体式的深秋江天图。‎ ‎(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展现了李白对达到理想彼岸的乐观自信情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两句,作者感叹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如今连反映他当年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杳无踪迹了。‎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因为虚报的这两岁,陈岩石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但他不以为意,退休后仍坚持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毕业于师范学院的90后男生小严说,自己好为人师,在初中实习了两个月,感觉还不错,于是报了这次新教师招聘考试。‎ ‎③燃料空气炸弹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发指的武器之一,遭受打击的人员往往窒息身亡,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给士兵带来空前的恐惧。‎ ‎④地球虽然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的全部欲望。暴殄天物,竭泽而渔的做法,到最后必然导致资源匮乏。‎ ‎⑤社会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投鼠忌器,使得多数校因欺凌最终沉没水底,私下消化。‎ ‎⑥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高考结束后,一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暗下决心.要发愤图强、再战江湖,力争在下一年的高考中再创佳绩,不让青春留下遗憾。‎ B.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实现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 C.我们敬畏传统文化,更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蕴藏着我们还未充分认知的合理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古老和稀有。‎ D.作为南中国田协和人民网强强联手打造的品牌赛事,“人民体育·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一直把打造老百姓身边的高品质马拉拉赛事为目标。‎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地铁施工是为了以后出行方便,作为一名本土企业家,我定会鼎力支持。‎ B.我进去之后,蒋问了一声“家父的姓名”,接着又问了我父亲早期的学历。‎ C.临别时,他将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我:我很感动,决心一定要好好惠存。‎ D.喝过两盏茶后,吕端笑着问道:“赵大人深夜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夏季天气较热,很多人在运动过后都会大汗淋漓,此时不少人会去吹空调,有些人甚至直接去洗冷水澡,    ①     。因为运动过后,    ②      ,如果采取上述方法快速降温,会使毛孔急剧收缩,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体表温度急剧下降,    ③     ,很容易引起发烧、感冒等症状,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开都干了之后再用温水冲澡。‎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春花秋月伴书声,夏雨冬雪润心田。青春年少的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了,将来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上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在工作中挣到很多钱,你的生活就会过得幸福快乐。‎ ‎①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考上好大学。‎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7岁小女孩袁媛,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的危急时刻,处乱不惊,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因此被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不久前,在某央视主持人与娱乐圈的口水战中,网友得知偷税漏税的某女星曾获得“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一事,众人一片哗然。‎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中国骄傲”?“国家精神”应该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一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 (B项“甚至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错误,而又不应该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 ‎2.D (D项错误,正因为欣赏者的积极再创作,才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是迷失“我”。)‎ ‎3.C (“只要……就”改成“只有……才”,“一定”过于绝对。)‎ ‎4.C(“曲折离奇的情节”错,本文故事性不强,情节普通平淡。)‎ ‎5.①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②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的反差造成戏剧性效果,精彩奇妙;③“老头”是“妈”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符合实际生活,又能引人深思,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 ‎6.①照应标题“暮鼓”;呼应开头,结尾“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与开头的她在黄昏里出门走路形成呼应,使结构完整。②烘托人物性格。“暮鼓”烘托了打工母亲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③起象征作用。巧设暮鼓意象,“暮鼓”寓意着日薄西山、临近结束,即将退场,而又坚强有力、催人振奋,同时,让小说韵味无穷,诗意盎然。④有助于揭示小说主题。文中的“她”就是从中受到心灵的警醒,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报怨、不消沉的态度。‎ ‎7.答案:C项。解析:“保护它们,使之存在并传承下去”理解不当,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然不能传承。‎ ‎8.C项。解析:A项,“取得了显著效果”无中生有。B项,“其原因是学界和主管部门沟通不够”,分析不当,原文说,“这里面存在学界和文化主管部门沟通不够的原因,还有认识上的原因”;“学界和主管部门对传统文化存在不同意见”分析不当,原文说,“此外,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也存在不同意见”。D项,“作用更大”分析错误,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无作用大小之分。‎ ‎9.第一问:(2分)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文化具有多元的特点,各民族呈现的文化面貌丰富多彩。‎ 第二问:(4分)①加强立法工作,使“非遗”保护有法可依。②调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保护策略,维持传承人“民间文化生态”。‎ ‎10.(3分)D(举:成功。)‎ ‎11.(3分)C(“相当于后代的县令”错误。地位要高于县令。)‎ ‎12.(3分)D(“搬来救兵”错误。文中是杨佺期(晋)一方向张济一方(魏)求援。)‎ ‎13.(10分)(1)所管辖的州镇,交替着相互攻击,如今虽然稍为安定,但君弱臣强,完全没有纲常法纪。(译出大意给2分;“部”“迭”“小定”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现在我镇守襄阳(做襄阳都督),被委任以对外事务,如果想要有所征讨,就立即可以调兵出发。(译出大意给2分;“都督”“委”“兴发”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D解析:注意结合三句、四句,表现的是诗人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与齐景公同感”不恰当。‎ ‎15.①节日登临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②暗含对人世忧苦以及生命易逝的悲伤。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 ‎③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 16.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3分)C(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使用正确。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极度愤怒。此处不合语境。暴殄天物: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鼎。使用正确。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使用正确。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后面不能带宾语。)‎ ‎18.(3分)C(A项“成绩不够理想¨与“再创佳绩”自相矛盾。B项搭配不当,“实现”改为“实行”或其他词语。D项结构混乱,“把”改为“以”或“为目标”改为“作为目标”。)‎ ‎19.(3分)D(A项,“鼎力”为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B项,“家父”是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C项,“惠存”为敬辞,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 ‎20. (6分)示例:①但这样做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②人体的毛孔处于扩张的状态 ‎③但身体内的热量却散发不出来(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1. (5分)示例:②上个好的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③挣到很多钱,生活不一定就过得幸福快乐。(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22.(60分)参考立意:‎ 本题关于中国骄傲和国家精神,洋溢着民族自信和责任担当的爱国情怀。没有人是社会的旁观者,不凡的人生、平凡的生命都可以成为英雄,成为中国骄傲。我们呼唤每个公民都能尽一己之力,展现出人性良知、责任担当的高贵精神。‎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济,字士度,西河人。父亲张千秋,是慕容永的骁骑将军。慕容永被消灭后,张千秋前来投奔。太祖(拓跋珪)对他很优厚,任命他为建节将军,赐爵成纪侯。张千秋随从太祖征战,屡建功绩。登国末年去世。张济广泛阅读书传,思路清晰,能言善辩,仪容美好。太祖喜爱他,召他侍奉左右,他与公孙表等人都是使者,被任命为散骑侍郎,继承父亲的爵位。先前,姚兴派遣将领攻打洛阳,司马德宗的雍州刺史杨佺期派使者向常山王拓跋遵请求援兵。常山王把这一情况上奏朝廷,太祖就派张济作为常山王拓跋遵的从事中郎出使回复杨佺期。张济从襄阳回到朝廷,太祖问张济出使江南之事,张济回答说:“司马昌明死后,儿子司马德宗继位。所管辖的州镇,交替着相互攻击,如今虽然捎为安定,但君弱臣强,完全没有纲常法纪。我等到达襄阳以后,杨佺期问我:‘魏国当初征伐中山时有几十万军队?’我回答说:‘三十多万。’杨佺期问:‘魏国披甲的战马,可有多少匹?’臣答:‘京师军队精良战马有十余万匹,地方军队则不计其数。’杨伶期说:‘用这样雄厚的兵力讨伐羌人,难道不足以把他们消灭?’又问:‘魏国平定中山之后,迁徙了多少户到北边?’臣答道:‘七万余户。’杨佺期说:‘定都在哪个城?’臣答:‘定都于平城。’杨佺期说:‘有这么多的民众,这个城如何容纳?’又问:‘魏帝是想长久把平城作为首都呢,还是准备再迁都呢?’我回答说:‘这事不是我所知道的。’杨佺期听说朝廷不在崤山以东建都,面有喜色,说:‘晋魏两国互通和好,以前就是这样,不只是今天才这样。羌寇狡猾,频繁侵犯河洛地区,我日夜担扰。如今这里兵少势弱,仓库空虚,既然与您便是一家人,道义上应无所忌讳。洛城的救援,完全仰仗魏国,倘若获得保全,必当予以厚报。与其被羌人所占,宁愿让魏国获取。’我等想要取道扬州回京。杨佺期说:‘蛮贼四起,水路行走非常困难,魏国的兵马,已经占据滑台,由这里回去,从北路东下,就更为方便直接。晋国的法制,与魏国有所不同。现在我镇守襄阳(做襄阳都督),被委任以对外事务,如果想要有所征讨,就立即可以调兵出发。若事惰不能成功,也不承受朝廷的命令。”’并同意援救洛阳。张济后来迁任谒者仆射,授予胜兵将军。张济频繁地跟从皇帝北伐,百头,羊二十余只。天赐五年(408)去世。然后再上表奏闻,让朝廷知道这事就行了。倘太祖赞许他言辞顺理,于是重奖他这次出使,回使姚兴。因为他多次出使符合朝廷旨意,被谋划的功劳很多。被赏赐奴婢一百人,马牛数儿子张多罗继承爵位,后因犯罪被削去爵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