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 2016 级高三(上)11 月月考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 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 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 方式“出场”呢? 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 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 象的表现的艺术。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 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 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 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 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 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具有反讽意义的是, 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 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 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 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 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 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 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 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 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文化背 景下,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 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 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 (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 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 B.从古典写实的再现艺术逐渐过渡到抽象意象的表现艺术,这表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和在西方 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 C.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 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D.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流行艺术作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并没有对现状进行批判, 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一段,从油画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 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被在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所 取代,与当时的革命进程有关系。 B.“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成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 这对艺术的发展来说,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C.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 可知,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 D.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 累的欧洲艺术中心地位的崩塌。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 A 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包容它的国际性形 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民族记忆的冲突,不是说两者没有冲突。B 只是“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 配地位之前”具有相同进程,另外,“油画艺术”应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C“与 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错,参见原文“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 样”。 2.B【解析】 文章第二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是革命胜利后,革命胜利前不是。 3.C 【解析】 “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 推理不严密,绝对化。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斗茶 李艳 “黄局,上回我输,这次咱老哥儿俩再比一回!” “还叫黄局,骂人了啊!”老黄摆摇手,“老李,你这人还真倔!先说好了,这次谁输了可 得请客!” 老黄和老李那可是一对历来已久的“冤家”!在单位上就明争暗斗,廉政风一来,俩人又争 着戒烟戒酒,最后连茶也争着戒。可笑的是,退休后居然又争着解除了“戒茶”之律,一言不和 就斗茶! 老李点头嘿嘿一笑,“我先开始!”话一落他先烧上一壶山泉水,又从包里拿出茶饼置之于 茶盘上,下刀,开饼,茶箕收拢待用。开水先热了杯器,茶叶入壶,再沸水醒茶,头汤去掉, 再冲二泡。公道杯分好,二人各一杯。只见细白瓷盖里,茶汤艳红别剔透,与杯白相映,煞 是好看。老黄端起一杯,腕部送力,杯中茶汤便由着腕力向顺时针方向搅动,茶色在汤中匀 动,气也随之而出。老黄眯眼一嗅一啜,入口醇厚回甘,齿颊留香,茶韵无穷。“不错! 有年 头!” 老李这才端起杯品饮、先让茶汤在口腔中游了个来回,再落入喉咙。之后笑容满面,胸 中稳操胜券,“好吧? 比你上次赢我的岩冷古茶还略胜一筹!” “老倔头,别高兴的太早了! 等着,我拿宝贝出来!”老黄洗杯换壶,当他用茶箕盛着茶从 茶盒里拿出来,老李的眼先直了! “黄局,你这、你这茶还真是宝贝呢! ” “嗯!确实是宝贝!”老黄得意地笑了!“蒙顶黄芽! 稀罕吧? ! ” 说起蒙项,还有个故事! 当年,苏东坡与蔡襄在惠山寺斗茶,用的是素有“天目”之称的兔 毫建盏杯。自恃有“仙茶”之美誉的“蒙顶山茶”,加之东坡对品茶、烹茶的造诣,以为便能斗赢 大学士蔡襄。不料,在烹好茶出汤后,蔡襄的茶盏里,茶饽沫纯白似雪,经久不散,“咬盏”之 艺把东坡赢得心服口服。因此,这段史上的“斗茶”让蒙顶更加扑朔迷离了! “你拿蒙顶来压我?哼! 茶艺不行再好的茶也是浪费! 再说了,就这蒙顶,史上一败名‘垂’ 千古!”老李翘起二郎腿,嘴巴上这样说,眼角的精光还是闪烁在那盒蒙项上! “哈哈! 能受东坡先生青睐,虽败犹荣! 等着看好吧!”老黄也没含糊,娴熟的茶艺一点不比 老李差! 不消一刻,茶出。老李低头闻着茶香,眼观茶色,只见杯中汤色黄中透碧,清澈透亮, 手指摇杯轻晃,仿佛一团琥珀在杯中生香,品一口,甜香鲜爽,甘如洌露,茶香由口鼻引入 身体各处,直令筋骨松软,毛孔舒张. “服不服 ?” “不服! 我还有货!”老李头边说边开始第三盘斗茶。 他这次拿出的是一个普通的茶包。 “不是我说你,太倔! 你说说,要是当初不戒茶,你个副局能那么早就内退? ” “嘿,你正局退休难道就不是因为戒茶?” “我那时可是病退! 戒茶也是因为服药不能喝茶才戒的。你戒,是因为怕人送茶!人家连茶 都不送你了,你还在官场混啥? 定内退不选你选谁?” “黄局,你装病那会儿还真像!”老李用手戳戳心口,“心病呀! 退了也好! 自己买茶喝,心 里踏实!”老李端起刚泡好的茶一饮而尽。 “退下后是踏实了,可是,心里咋又空了呢?" 老黄是个空巢老人,儿子在外工作,一到月 底除了收到他们通过手机银行的入账通知,平时连个照面都没有。退休后的生活,也就和老 李出来斗茶时,翻出压箱底的好货赢了他,才感觉生活尚有一点生趣! 想起这些就一阵心紧, 端起杯也一饮而尽。这茶汤刚入口,一股难忍的苦涩茶碱当即让他差点没吐出来!“这是什么茶?” “闺女给我买的茶,最便宜的那种! 知道我爱喝茶,每个月都送来……” 老黄举杯再饮,在口腔里细细品着,让味蕾在苦涩的茶汤里缓缓苏醒,慢慢回甘,咽下 后,他对老李说“明天,我请客……”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写老黄拿出“蒙顶黄芽”时,老李“眼先直了”“眼角精光闪烁”,表现 老李的惊讶与艳羡。 B.老赏和老李退休前“戒茶”与退休后热衷“斗茶”的情节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走茶 凉”社会现象的思考。 C.小说插入“苏轼与蔡襄斗茶”的故事,既写出了老黄内心的得意、战胜老李的信心,同时 也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趣。 D.小说在写老李、老黄斗茶艺时,通过对沏出茶水的描写、人物品茶时的感受,从侧面表 现出老李和老黄茶艺的精到。 5.作品三次写“斗茶”,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5 分) 6.试分析小说以“斗茶”为题目的作用。(6 分) 【答案及解析】: 4.B(并非表现“人走茶凉”) 5.①第一次:运用准确、传神的动词来展现茶艺。 ②第二次:以虚写实,用“苏轼与蔡襄斗茶”的历史典故突出茶品。 ③第三次:通过老黄先后品茶味觉的变化来表现心理的变化。 (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6.①揭示了“斗茶”这一中心事件。小说通篇围绕“斗茶”展开情节。 ②通过斗茶展示人物形象。在斗茶中表现人物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 ③斗茶看似比茶的品质、比茶艺,实则比人生、比亲情。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 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 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 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 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 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挥阶段, 销售收入由 2011 年的 3,318.72 亿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6,223.9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17.02%。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6 日中国报告网) 附图: 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 200 亿美元,而 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 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 出口额仅为 11.3 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 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 7 亿美元,仅占 出口额的 33%。 (摘自 2013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 900 多种中 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 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 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 宝库永远姓“中”。 (摘自 2016 年 8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2017 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 2011 年,国 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 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 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 183 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 有 10 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 1200 多个,目前受过专 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 50 多万名。 (摘自 2017 年 2 月 15 日《人民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凭借自身特点 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 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 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备受世界推崇。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项是( )( )(5 分) A.材料一用图表直接呈现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反映我国中成 药工业发展态势,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体现了新 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 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 D.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申请的专利和抢 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 E.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方法一样,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 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 议?(4 分) 【答案及解析】: 7.(3 分)B (A。扩大范围。“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错误,C。于文无据“国际话语权丢 失”,D。无中生有“备受世界推崇”。) 8.(5 分)A D(B。“都引用了精确数据”错,C。“点明中医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说法不当, E“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错,) 9.(4 分)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升法律意识,做好秘方保密工 作,利用相关的法律积极注册,保护知识产权。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 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 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 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 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不报。出按凤阳。织造 中官史宣列黄梃①二于驺②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 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 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 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 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 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 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 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诏复 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 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 【注】①梃:棍棒。②驺:骑马驾车的随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 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 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 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 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答案】 B 【解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 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 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 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 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本题中用排除法作。根据对偶句的修辞特点,“前有逆瑾之变”“后 遭蓟盗之乱”之间应该断开,排除 A 项。“无度”作“兴居”的宾语,而不是作“狎昵”的主语或定 语,故应断为“方且兴居无度/狎呢匪人”,排除 C 项。“万机”作“不理”的主语,而非作“燕游”的 宾语,排除 D 项。所以选 B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 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 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 “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 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 “回回”,历史学概念。“回回”是早期“回”“回鹤”的异写或音转。南宋以来,“回回”泛指回 族。 【答案】 A 【解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 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A 项错在 “乡试……第一名称之为‘会元’。”正确的是:乡试第一名称之为“解元”,会试第一名是“会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张士隆弘治八年乡试中举,和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交往,以学问和品行闻名, 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 B. 张士隆性情耿直不阿,多次弹劾不法官吏,河东盐运使刘愉贪污、织造宦官史宣滥杀无 辜、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利,都因张士隆的弹劾上奏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C. 因弹劾廖铠一事,张士隆得罪了钱宁,钱宁趁着张士隆调查薛凤鸣案的机会,让薛凤鸣 的女儿状告张士隆审案不公,张士隆被下诏狱并贬官。 D. 世宗即位后,张士隆官复原职,并出任陕西副使,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如肃清盗 匪、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等。 【答案】 B 【解析】 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文章 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B 项中“都得到应有的惩处”表述不妥。无 中生有。根据原文内容看,文中并未提及弹劾史宣和廖铠的结果如何。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 (2)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参考答案】(1)(薛凤鸣)与堂弟薛凤翔有仇,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下交司法官吏, (薛凤翔)被判处死刑。(关键点“隙”“嗾”“论”) (2)张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调查惩办(此案),又逮捕薛凤鸣对证,(最终)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了他的 官职。(关键点“按治”“对簿”“释”) 【解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首先要 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 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隙”,“嫌隙,隔阂,矛盾、仇 恨”;“嗾”,“唆使”;“论”,“判处”。第二句关键点:“按治”,“调查惩办”;“对簿”,“对证, 受审问”;“释”,“释放”。 【参考译文】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乡试中举,进入太学。与同县的崔铣及寇天叙、马 卿、吕柟等人相互勉励,以学问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成为进士,授官广信推官。正德 六年,(张士隆)入京任御史。巡查河东盐政,弹劾免掉贪污的盐运使刘愉。创建正学书院, 兴起文教。(正德)九年,乾清宫发生火灾,上疏说:“陛下之前有叛逆刘瑾的变故,然后又 遭蓟州盗贼的扰乱,还不知警惕。而且眼下(日常)起居无度,亲近行为不端的人。在宫禁 之中积聚武将败类,在卧室之内耍弄武器。彻夜宴饮游乐,不理政事。宠爱偏信内侍,混乱 朝纲。致使百姓困苦而盗贼四起,财物耗尽,军队疲惫。隐伏的灾祸在暗中蓄积,恐怕上天 命授的大位不保。”没有回复。出京巡按凤阳。织造宦官史宣(出行时)在车夫的前面放两根 黄色的棍子,称为“赐棍”,常常用来打人,有被打致死的,从都御史以下无人敢过问,张士隆 上奏弹劾他。又弹劾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取利益之事,并且说:“廖铠凌虐陕西,正是他父 亲廖鹏凌虐河南的旧习气。河南因廖鹏的原因招致民乱,廖铠又想祸乱陕西。(臣)请求将 廖铠父子绳之以法,并召回廖銮,以此消除陕西民众的愤恨。”廖銮,是廖铠所随从镇守陕西 的人。钱宁向来亲近廖铠,见到奏疏大为恼恨,于是趁张士隆调查薛凤鸣的案件时来诬陷他。 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 宁交好。(薛凤鸣)与堂弟薛凤翔有仇,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下交司法官吏, (薛凤翔)被判处死刑。刑部怀疑有冤情,一并逮捕审讯薛凤鸣。薛凤鸣害怕,让他的小妾 在长安门外哭诉冤枉(并)自杀,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平素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 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凤鸣却得以释放。张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调查惩办(此案),又逮捕 薛凤鸣对证,(最终)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了他的官职。钱宁愤怒,叫薛凤鸣的女儿状告张士 隆、许完审理案件偏私枉法。于是被关进钦犯监狱,贬张士隆为晋州判官。过了很长时间, (张士隆才)升任知州。世宗即位,下诏恢复他的原职,出任陕西副使。汉中地区的盗贼王 大等人藏身于豪门大户,勾结回回制造叛乱。张士隆下令,藏匿盗贼的人将罪及妻儿,且不 被赦免。盗贼无处容身,于是束手就擒被消灭。(张士隆又)修筑堤堰灌溉田地一千顷,百 姓因此获利。(张士隆最终)死在官任之上。 (二)古代诗歌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 柳宗元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忆元龙。 【注】①唐元和六年,时任衡州刺史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吕温去世,年仅 40 岁。吕温和柳宗 元是同乡,时柳宗元被贬永州,与被贬衡州吕温相邻。②堂封:指坟墓,意思是把坟墓筑成 高高的方形,像堂一样。③荆州人物论:典出《三国志·陈登传》,汉末刘表、刘备、许汜等 人评论当世英雄豪杰,曾赞扬广陵太守陈登(字元龙),说陈登胸怀“扶世济民”之志,当时陈 登已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 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南岳天柱峰崩摧,突出吕温之死对国家影响之大。 B. “士林憔悴泣相逢”写众人的悲痛,“憔悴”突出吕温之死带给众人内心的震撼。 C. 颔联既是对吕温的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他淡泊功名的高度肯定。 D. “三亩空留悬馨室”写出吕温生前的清贫、其实也是对他为官清廉的陈赞。 E. “若堂封”写吕温坟墓的方正高大,暗含了诗人对吕温政绩的赞扬。 15.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及解析】: 14.AC【解析】A 项,“突出吕温之死对国家影响巨大”分析错误,从生前屡遭贬请境遇以及 下文可知是指吕温去世带给诗人自己心里的震动;C 项,“也是对他淡泊功名的高度肯定”分析 错误,“不使功名上景钟”是慨叹吕温的生不逢时。 15.①“遥想”“中夜忆”写出了诗人想象李、元二人谈论当世英豪时怀念和推崇吕温的情景,表 达了对好友吕温英年早逝的悲伤怀念之情。②诗的结句以吕温比作陈登,表达了对吕温的才 华抱负的敬佩之情。③以陈登的人生际遇表达了对吕温生不逢时的慨叹时还暗含对自身遭遇 的感喟。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 东山 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 , ” 两句表明 桃花 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的情景,展示了他们的人情美;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处在理想受 挫时用以 疗治心灵创作的精神家园。 (3)在《阿房宫赋》中,用一反问句,对秦始皇的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进行了严厉 谴责 的语句是“ , ”。 【答案】 (1)月出于东山之上(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中华文明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开放性、前进性,始终将人的主体性放在文明之中心,而使 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中惟一薪火相传的一支。 ②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抓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松懈,“全面从严治党 永远在路上”。 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键盘上的“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划的汉字书写,“提笔忘字” 蔚然成风,这实在令人担忧。 ④进入 2018 年,新一轮人才抢夺暗潮涌动,城市抢人战已从“隔空争夺”升级到“上阵肉搏”, 各大城市以千金买骨的气魄,纷纷向人才抛出橄榄枝。 ⑤在莫言看来,乡愁诗人余光中对中国古典文学运用纯熟,作品处处可看到汉赋、唐诗、宋词的 雪泥鸿爪,这是真正高明的继承。 ⑥大眼睛苏明娟能够从一个贫穷山村的农家女孩脱胎换骨,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离 不开好心人的帮助,更离不开自己的勤奋。 A.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答案及解析】: 17.A(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 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 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①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 后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此处使用正确。②人心向背:向,归向,指拥护;背,背 离,指反对。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此处使用正确。③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 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④千金买骨: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 求贤若渴。此处使用正确。⑤雪泥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 迹。此处不合语境。⑥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此处不合语境。故选 A。)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跨境旅游需求推动了全球游客数量的增长,中国、加拿大、法国、 美国等国持续表现出稳定的跨境消费增长。 B.法治教育的开展不能一味地加大课时量,课时总量和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味地做 “加法”无疑是与“减负”的初衷相违背的。 C.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践路径的创新, 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D.中国建筑围绕“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为核心,构建社会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社会责 任理念,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答案】B 【解析】A 成分残缺,“表现出”缺少中心语,句末应加上“态势”;C“不仅……”“而且……”的 内容位置不当;D“围绕……为核心”杂糅。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小华的弟弟很是顽皮,玩皮球的时候砸到了邻家小妹妹,小华赶紧向小妹妹的妈妈道歉: “阿姨好,对不起,令弟调皮不懂事,还望见谅!” B.班主任针对班中出现的一些不尊重老师的现象,正告同学们:“尊师重道,自古皆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敬长,理当诚心接受垂教。” C.高中毕业时,李明把与室友一年来生活的点点滴滴,制成影集,每人赠送一册,在影集 的首页,写道“李明惠赠!” D.程总好久没有给自己的高三班主任陈老师联系了,冬至到了,他兴致勃勃地写了一封信, 在信的末尾写了“顺祝春祺”的暖心之语。 【答案及解析】: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思路点拨 A.“令弟”使用有误,应为”舍弟”或"家弟”,“令”是用于对方的礼貌敬辞,如令尊、 令郎、令爱等,不用于自身,“家”“舍”为用于自身的谦辞,如家兄、家严、家慈、舍弟、舍妹 等。B.“垂教”意为 “垂示,训教”;也作“赐教”讲。C.“惠赠”用于“对方赠予自己”,应为“敬 赠”,或改为“×x 室友惠存”。D.“顺祝春祺”,不合语境,应为“顺祝冬祺”或“顺祝冬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 分) 《红楼梦》作为经典中的经典,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应付枯燥的考试, ①______________。《红楼梦》要读,但不能单纯的为考试而读。我们可以把阅读和生 活结合起来。比如去南京,就可以带上《红楼梦》,②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出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红楼梦》中的人物,他 遇到了现在 AI 机器人,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20.①经典阅读就失去了意义。②让学生边游边读,亲身体验。③经典阅读也可以和现代科技 接轨 21.归谬法是指为了反驳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论 的论证方法。下面文段存在推断问题,请仿照示例,另写两个归谬论证的句子。要求: 符合归谬逻辑,语言简洁明了。(5 分) 马云说:“如果你到 35 岁还很穷,那你只能怪你自己!”他在演讲时分享成功的秘诀: 面对新事物,要看得见机会、看得起机会;充分理解新事物;快速决定,抢先行动。因 此,我们如果看得起新事物,就肯定能实现理想。野心宏大,未来就一定很宽广。抓住 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想、也不能完成的奇迹。 示例:如果看得起新事物,就肯定能实现理想,那么赶时髦的人都是伟大的成功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①如果野心宏大,未来就一定很宽广,那么希特勒早就统治全世界了②如果抓住先机立即行 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想、也不能完成的奇迹,那么谁发动侵略战争谁就会取得胜利(意思对即可 得 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材料一 有人说:我以为自己只是提笔忘字,但现在发现 QQ 聊天都找不准字了 有人说: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聊天界面都变成图片、表情和 233。 材料二 受汉字听写大会的影响,许多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周末组织汉字听写比赛活动, 报名者不仅有中小学生,还有上班族和老人;近两年,书法班越来越受欢迎,学员们表示, 不管多忙都想来感受汉字之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一主要指出了现在人们因科技的发展忽略了汉字 的书写,不仅很少用笔写字,就连在计算机上用汉字也用得少了;材料二则从另一方面指出, 人们对汉字书写活动的关切。分析材料,可先从第一则材料分析,从反思汉字危机的角度立 意;也可从第二则材料分析,从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角度立意;当然也可综合材料,从传 承汉字的意义的角度立意。 【佳作展台】 传承 郑轲 汉字,如同一枚色彩斑斓的玛瑙,深深地嵌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碑上。而如今,在现代 文明飞速前进的步伐中,它开始颤抖;在现代文明的洗刷中,那最初的美好却在人的视线中 模糊。 汉字,是文明之根、文化之本。华夏文明已经绵延了千年。自秦统一文字,小篆作为现 代汉字的前身,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重量,走进人们的生活。那屈原投身汨罗江的壮烈, 那鸿门宴的惊心动魄,那赤壁之战的激烈壮观,恐怕只有汉字才有足够的力量将它们一次次 再现于后人的眼前。那曲折的笔画,那点点墨迹,那大大的方块字,足以激起人们心中的波 澜,体现了汉字文化震撼人心的力量。若无汉字的出现,恐怕仅凭我们祖先大脑的记忆难以 传承那百家争鸣的精彩,那些被奉为经典的圣人箴言的文化长河恐怕也难以流到今天。汉字 将它们沉淀,将它们凝固,那由横竖撇捺架起的身躯竟可承载如此厚重的责任,实在令人惊 赞。汉字本身就是文化和财富,传承汉字,汲取的是汉字身上被赋予的丰富的内涵。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翻看一本史书,字字相连,流淌的不是墨迹,而是古人用 心血铸就的灵魂。汉字在司马迁的手中,成就了 52 万余字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的《史记》,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字在李清照笔下,幻化出 一篇篇诗情画意的婉约词作,她以心唤世,以笔唤天,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求人格平 等、爱情之尊,字字是哀愁,是责任。古往今来汉字英雄辈出。古有庄子、屈原、司马迁、 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组成的文学大师队伍,今有鲁迅、王蒙、海子、贾平凹等思想 与艺术璀璨绝伦的文学大家,而震撼全球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更是用汉字将中国文 学与文化的光彩洒遍世界。汉字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传承汉字,更是传承一种精神。 汉字,是浓缩的影像,是画中的故事。汉字的一撇一捺,架起了汉字的脊梁。如“人”字的构造, 可谓简单中有深意:相互支撑创造世界的奇迹。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传承文字就是传承 古人用思想组建的美丽。 汉字,如此之美丽,如此之博大,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惊叹。虽然汉字随处可见,可 越是眼前之物,就越易被人遗忘。因此传承汉字,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无论你身在国内,还 是远在海外,汉字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太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