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医被古人称为“生生之学”,是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不能把中医视为单纯的疾病医学,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生命学。现代人对中医的理解往往是“跟西医相对的中国的医学”,但如此一来,中医这门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学问就被淡化、被解构了。实际上,中医具有更深层的含义。 中医的第一个含义:上、中、下的“中”。古语有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自古以来,善为医者,不仅能治病救人,而且能以医理论国事,治病与治国、治人融会贯通,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讲,“医”是治人的,而不是治病的。换言之,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不仅仅看“病”。如果仅仅看病、治病,那便是"下医"。中医的这层含义与今天大不相同,如今学了医就只能去看病。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是治国的,良医是治人的,但治国、治人、治病的道理是相通的,中医需要把握其中的根本精神,否则只会为囿于成规、定法的“下医”。所以,中医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中医治人。 中医的第二个含义:不治已病、治未病。据《黄帝内经》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不是治已病的,是治未病的,治未病,也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身心的健康,春秋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说自己的医术比不上自己的两个哥哥,因为他只是治“已病”,真正高明的是治“未病”,让人不生病。所以,中医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不要等到有病了再去治。 中医的第三个含义:不能依赖药物,药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清代学者钱大昭在注释《汉书•艺文志》时说:“时下吴人尚曰:‘不服药为中医。’”可见, 中医不是以服药为主的理念可能在清代相当盛行。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能不用药就不用,再好的医生也可能在用药过程中产生偏差,这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用药要慎重,能不服药就不用,这是清代的理念。当然,但凡事情都不能绝对化,需要用药时还是要用药,但不能依赖药物,药只是起辅助作用的。 中医的第四个含义:讲究“中正平和”这跟中国文化的生命观是一致的:生命不是造物主或神创造出来的,生命是天地之气达到和谐状态而产生的。生命因“和” - 20 - 而生,那么怎样维持其生命力呢?也是要靠“和”。中医用“中”的概念来调整人体各种的不平衡、不中正、不平和。生命因中正平和而产生、延续,这是中医最核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中正平和”是一种生命的动态平衡状态,“中”是一个不变的原则,但这个原则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里面,是要发生变化的,所以,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要“致中和”。中国哲学非常强调一个“中”,还强调一个“时”。中国哲学讲“时”,“时”的含义既包括时间也包括空间,是指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来调整“中”的原则,这些都是中医的诊断治疗或者预防的根本原则。 中医离不开中国整体的文化和哲学,中国的整体的文化和哲学也离不开中医。中医在实践中的运用,尤其在养生这个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提升和升华。同时,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的加深和扩展,往往伴随着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的深化。所以,中医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哲学。 (摘自楼宇烈《中医是一种生命哲学》) 1.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中医是一门人文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学问,而不是常人说的疾病医学。 B. 第一段末句“中医治人”中的“中医”,指的是与西医相对的“中国的医学”。 C. 中医认为,治病能不用药就不用,药物只起辅助作用,会使人产生依赖性。 D. 使生命处于中正平和的动态平衡状态,是中医诊治或者预防的根本原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首段明确提出观点,主体部分逐层展开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B. 文章立足现实,从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高度阐释了中医的内涵,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C. 文章对中医的深层含义依次展开了论述,逻辑上逐层递进,论证严谨。 D. 文章善于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富有哲理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作者强调中医的第一个含义是“上、中、下”的“中”并引用古语阐释,是因为人们常把“中”理解为“中西”的“中”。 B. 中医不仅能治病救人,善为医者还能以医理论国事,如果学了医只能去看病,就会沦为囿于成规、定法的“下医”。 C. 中医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反之,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也离不开中医,否则将难以获得思维方式等的提升与发展。 D. 纠正人们对中医的片面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传统中医学,保障人民健康,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 20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摘自《尽快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人民日报2020年1月20日) 材料二: “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短缺等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摘自《越是艰难险阻,越要众志成城》,人民网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众志成城,戮力同心,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国际舆论纷纷指出,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这种“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肃然起敬”,“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国际观察人士看到,团结奋斗的中国气势,坚不可摧的中国意志,迎难而上的中国奇迹,正是中国制度优势所带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 20 - (摘自《生命至上,大国担当》,人民日报2020年2月1日) 材料四: 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线下资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摘自《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光明日报2020年2月19日) 4. 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数字化协作方式→适应全流程在线化 B. 疫情信息引人注意→线下资源紧张→线下履约难度大 C. 现有场景改造→视频庭审→体验更优、效率更高 D. 终端需求方→全新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卫健委指示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 B. 目前,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市民不得离开武汉。 - 20 - C. 只有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才有可能尽快解决物资、人员短缺等问题。 D.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出极大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学习。 6.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提到的“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自信心来自哪些方面。(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 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而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 20 -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嗫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一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能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 20 -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小说中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也为后面大斌子报复、嘲讽老王头做了很好的注脚。 B. 小说的开头说“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面对父亲的要求,“我”似乎有些叛逆,年轻时期的“我”,不懂得父亲的艰辛和无奈。 C. 小说结尾写大斌子、“我”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大斌子、王老师态度转变,彼此理解,也深化了主题,突出人性的善美。 D. 这篇小说在顺叙中运用了插叙,插叙大斌子与老王头的恩怨,使故事来龙去脉更清楚,增加故事的波澜,丰富了人物性格。 8. 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6分) 9. 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道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襜,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 20 -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B.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C.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D.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字:也就是人们说的“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B. 弱冠:古人对年龄的一种称法。古代男子18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18岁左右的年纪。 C. 开成:年号。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后多以年号纪年。“会昌二年”“大中初”均采是年号纪年法。 D. 迁: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文中“左迁”是指降级。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 - 20 -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楼上 杜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抡材①愧杞柟②。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注]①选拔人才。②借指良才。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天地”既与题目“楼上”相呼应,又领起下面的“北”、“南”。 B.三四两句说,君王在北,而自己身在南方帮不上忙,感到无奈、无力。 C.五六两句,诗人自愧不是良才,并以念念不忘国事会伤身来自我安慰。 D.七八两句的意思是,遭逢乱离自救尚且艰难,终将在偏远的南方老去。 15.一二两句是什么意思?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声乐已停,听众却仍久久沉浸在美妙情景中,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先秦文士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苏秦、张仪,唯利是图,没什么操行,只要有官做,能富贵,既可以悬头于梁、刺股以锥,也可以 、卖友求荣。而他们中的走运者,( ) 孔墨孟荀等属于第二类人,他们并不 - 20 - ,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常常对诸侯发牢骚,对第一类人吹冷风了。他们眼看着人家把天下闹得动荡不安、一塌糊涂,而自己的呼声愈来愈被淹没,愈来愈受诸侯的白眼,便只好把满腔不平和才气都写在竹简上,给后世留下一部部著作。 而第三类 ,除了一些在历史典籍中忽隐忽现扑朔迷离的隐者外,有大著作、大人格并且以大背影遮挡后世的,就只有那位表情古怪的冷嘲大家庄周先生了。当别人在都市中热闹得 时,他独自远远地站在野外冷笑,而当有人注意他时,他又背过身,直走到江湖的迷濛中去了。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斥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目眩神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朝秦暮楚 随波逐流 凤毛麟角 沸反盈天 B. 朝秦暮楚 同流合污 凤毛麟角 沸沸扬扬 C. 朝三暮四 随波逐流 吉光片羽 沸反盈天 D. 朝三暮四 同流合污 吉光片羽 沸沸扬扬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塞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目眩神迷。 B.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盈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目眩神迷。 C.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斥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D.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最终也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 B. 最终也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 C. 最终官场也接纳了他们,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D. 最终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官场也接纳了他们。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 - 20 -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21、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梦想之于人生”开头,写两句话,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5分) 例句:梦想之于人生,正如星光之于黑夜,即使是一点,也会驱走黯淡; 梦想之于人生,正如清风之于炎夏,即使是一缕,也会吹散烦躁;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一个人的时候,无所谓孤岛,细思下来,那是上帝赐予一个人的安静时光。享受这份清静,体味一个人的好天气,原来这寂寞也是能打动人心的。人,生来就是一座孤岛,经历多了,这道理才体味得越发深刻,如今不再犹豫,也不再徘徊,拿出直面真相的勇气,奋力经营人生这座孤岛,终于下定决心过好这一生。”(江南女子专栏作家沈三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读了约翰•多思和沈三废的话语,你一定会有所触动和思考,个人是不是孤岛?能不能让某个地区成为孤岛?有的国家为什么会成为舆论的孤岛……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可写演讲稿和议论文;③不得抄袭,不可套作。 答案 1. D 【1题详解】 - 20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问题。 A项,“不是常人说的疾病医学”错,据原文第1段段意及“不能把中医视为单纯的疾病医学”“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中医这门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学问”等语句,准确的理解是:中医不仅是一门疾病医学,更是一门具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的传统学问。 B项,“中国的医学”错,第三段强调中医的第一个含义是“中医治人”,其中的“中医”,是与第二段所言的治国的“上医”及治病的“下医”相对而言的,不是与西医相对的“中医”。 C项,“会使人产生依赖性”曲解文意,原文说“不能依赖药物,药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强调的是治病不能依靠药物,语意中并没有“药物使人产生依赖性”之意。据下文可知,中医治病重在通过调整人体各种的不平衡、不中正、不平和来保障身体健康,而非用药。故选D。 2. 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B项,“观点新颖,见解独到”错,从文章中大量引用的经典言论可见,本文关于中医的见解,其实是传统中医的观点,只不过现代人误解了而已,文章可以说是为中医正名因此观点既不新颖,也不能称之为“见解独到”。故选B。 3. 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C项,“否则将难以获得思维方式等的提升与发展”错误,原文以“中医在实践中的运用……促进了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提升和升华”来说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也离不开中医,但不等于说没有了中医,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就不能获得提升与发展。故选C。 - 20 - 4. 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表述错误,原文是说“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故选D。 5. 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市民不得离开武汉”错误,原文是说“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漏掉限制成分“无特殊原因”,选项表述绝对。故选B。 6. 自信心来自防控措施在加强;来自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自中国快速形成了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来自全国数亿人全面尝试“在线办公”。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 从材料一“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防控措施在加强; - 20 - 从材料二“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材料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中国快速形成了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 从材料四“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可以看出自信心来自全国数亿人全面尝试在线力公。 7. A 【7题详解】“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错误,小说中写老王头批评、“揍”学生的事主要是为了写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小说的最后也强调了这一点。 8. (1)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2)前后对比(欲扬先抑)。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前后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突出,也使读者印象深刻。 9. (示例一)大斌子。①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大斌子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②用“我”来烘托大斌子的形象,使其性格更加鲜明。③小说中写老王头对学生严格要求、为生活所迫偷麦子的事,都是为了衬托大斌子的性格特点。④从大斌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示例二)老王头。①老王头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这一形象。②在小说中,老王头虽然着笔不多,但他善良、严厉,淡泊名利、注重尊严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③小说的结尾写老王头让大斌子把麦子带走,宁愿挨饿也不让学生变坏,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突出人性中的善良美。④小说写大斌子性格的改变,正是老王头言传身教的结果,写大斌子主要是为了衬托老王头 10. B 【10题详解】 - 20 -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从事令狐楚幕”单独的事件,前面断开;“楚”作后面的主语,前面断开;“自是”表时间的退移,前面断开;“尤”特别强调,前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B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弱冠指男子十八岁错误。《礼记·曲礼上》中说“(男子)二十曰弱冠”。 12. 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A项,说令狐楚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于文无据。 13. (1)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更加嫌恶他品行不端。(2)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 【13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卒:死;以:因为;无行:品行不端;明年:第二年;陈:陈说;省:理睬。 参考译文: - 20 -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捕,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沛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考中拔萃科。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绚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绚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三年(849)人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椽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拜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邹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邹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章奏,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沫文和奠文。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 14、C 15、①诗人登楼远眺,心情沉重,频频拔下簪子,不住地搔 。(2分) ②表达了诗人心忧国事而无能为力的愁苦之情(2分)以及乱离飘泊的身世之感。(2分) 16、①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20 - ②佛猩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7、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朝闹,乱成一片。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最后一处语境是指都市的热闹,所以用“沸反盈天”较为合适。故答案选A。 18、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选项A,“充塞野味”搭配不当;选项B,“目眩神迷”一般不直接作谓语,要搭配“令人”使用;选项C,项“充斥野味”搭配不当。故答案选D。 19、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选文内容是在说像张仪和苏秦这类人的仕途,所以合理的逻辑是进入后成为其中一员,根据对选项的辨析和把握,只有选项B是符合语言的逻辑。故答案选B。 20、(1) ①还拥有另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2) ②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或: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3)③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或从善)。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根据“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以及“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可知,第一处应为“还拥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根据“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可知,第二处应“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为”;根据“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可知,第三处应为“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 - 20 - 21、梦想之于人生,正如色彩之于白纸,即使是一抹,也会带来绚烂; 梦想之于人生,正如甘泉之于沙漠,即使是一汪,也会带来生机。 22、作文: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一,材料是一则现代诗歌,这首诗节选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节选部分指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没有那个个体可以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万物都是有联系的。然后指出任何人死亡都是自己的损失,因为大家是一个整体,都是整个人类的一员,所以当丧钟敲响的时候,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因为大家是一个整体,丧钟就是为你敲响的。这是在说个体不但与整体相连,也和组成整体的个体紧密相连,大家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要注意互帮互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材料二,选自江南女子专栏作家沈三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一段话,“人,生来就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我们要经营好自己的精神空间,使之充实、美好。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从以下角度参考以下立意:①观个体看他体角度。物物相连:世上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事事相连:任何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地看问题,能全面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人人相连:个人在集体中通过与别人交往和竞争而成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贻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方为助己;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国国相连:整个世界处在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中,彼此利害与共,命运相连;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②观个体看整体的角度。个体影响整体:个体与整体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细小的个体,都可能影响败坏整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个体对整体的影响:良好的集体往往造就心智健康的人,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失去了力量和源泉,孤军奋战没有出路。每个人对整体都是重要的一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以乐观的心态生活。③从要有公民意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要有危机意识和悲悯情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终害人害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无数的“我”汇成时代的洪流;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 20 - - 2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 2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