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题卷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春片《少年的你》上映短短数日,在各大影评网站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所谓青春片是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主要叙事背景,以青春化的语态和视角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的电影类型。近年来青春片的类型化创作日臻成熟,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闪光少女》《匆匆那年》等,都在主题提炼和话题延展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当中引起关注。‎ 与青春有关的主题,往往和成长困惑、自我突围、性别焦虑、叛逆思维联系在一起。这些主题在亲情的牵挂、爱情的萌芽和友情的羁绊之下有着广阔且丰富的演绎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在青春片里总是急切地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创作青春片的难度在于在政策的规约下完成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的故事讲述,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深度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创作青春片最为忌讳的就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 ‎《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把故事背景放到高三年级的复读班,加上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影片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警示价值。影片试图进一步放大应试教育与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而引入的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这冲突来得越发猛烈。总之,从青春片的主题挖掘来看,无论是残酷青春还是校园喜剧,虽然故事基调和讲述视角不同,但它们都在试图解锁青少年群体的心路历程,都在试图为未知的青春寻找正确的打开方式。‎ 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才能够成功。在长大成人的道路上,青少年时刻面临着荷尔蒙的超常释放。身体的快速成熟打乱了心理发育的节奏。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敏感、叛逆、激进、冲动、感性、脆弱、好奇几乎成为每个人走过青葱岁月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又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主人公陈念和小北,一个是优秀学生,一个是街头顽童,偶合的命运与偶然的相遇,以及对于情感和温暖的真挚渴望,让两颗孤独又脆弱的心灵找到了缱绻的港湾,爱的初体验也在懵懂中孕育。于是,“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他们用专属于少年的意气和行动去掩盖罪责,试图以此来挣脱命运的不公。施暴者魏莱、办案民警、置身于校园暴力中的学生等角色,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都是这部电影在艺术水准上超越庸常的制胜之道。在看守所里叠映在玻璃幕墙上的陈念与小北的面庞,二人相视无言、持久呜咽时的极近特写,在两辆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都显示了创作者娴熟的镜头掌控力。‎ 此外,影片还把许多隐喻埋伏在剧情当中。如陈念与小北剃掉长发变成同款发型,是他们为青春献祭的仪式,也是他们宣告长大成人的心理涅槃。又如在陈念出走时,镜头转向暴雨击打下蜷缩在街角的花朵,仿佛告诉观众:陈念虽然弱小无助却依然执着倔强地守候着明天。再如影片末尾那堆叠如山的试卷,仿佛批阅的不是高考命题而是一场漫长的人生问答。《少年的你》主题凝练、笔触凌厉、角色走心,针对校园霸凌提出问题又尝试寻找答案,给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以真诚的提示与由衷的关切,正如影片中所言:“路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挥去校园霸凌的阴霾,青春终将迎来晴朗的天空。‎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7日)‎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春片如果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就会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 B.只要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就能成功。‎ C.敏感、叛逆、感性等关键词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陪伴每一个人走过青葱岁月。‎ D.《少年的你》中,主角的特写,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显示了影片超常的艺术水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2 -‎ A.文章从主题、人物形象、制作艺术、剧情设置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电影《少年的你》成功的原因。‎ B.文章多角度切入,按照从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的逻辑顺序论证了《少年的你》获得成功的原因。‎ C.作者在文中通过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释自己对青春片的见解,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D.作者通过对小北和陈念形象的具体分析,证明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青春片成功的重要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表现出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B.《少年的你》把故事背景放在高三年级的复读班,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使得故事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 C.“路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但是从未忘记给观众留下希望的火种。‎ D.《少年的你》的制胜之道,就在于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和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有关“云教育”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 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如何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更好地融合,“云教育”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作用、扮演好恰当角色,给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是下一阶段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随着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关未来教育的诸多绚丽想象,有望逐步成为更加鲜活的现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 材料二:‎ 教育部会同工信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能满足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自2月17日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截至3月24号,共播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1917节,浏览量累计达到了9.94 亿次,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了1.95亿人次。据统计,目前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 多万名学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 12 -‎ ‎(摘编自马璐璐、姜子涵《数说疫情下的“云生活”模式》)‎ 材料四:‎ 在线教育要稳健发展,有赖内容与技术融合创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盲点是定位不清晰,痛点是资源不对路,堵点是产品不赋能,具体体现:一、市场、上大部分在线课堂以补习知识为主旨,以刷题为评价手段,通过过度训练、超纲挖掘、提前授课等策略,实现“提分”目标。二、在线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课程资源与学生的互动为主线,但我国没有统一建立中小学教学专业资源库,缺少体系完备且具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没有专业、 适需的资源支撑,技术再翻新也是空壳,学生们没有兴趣点击,即使强制也粘不住。这已成为在线教育不能给师生赋能的关键所在。这些都与育理念和框架不符,影响着青少年高阶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所以我国在线教育需要颠覆性重建。具体做法;一、建立与全球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二、搭建与区域发展基础及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供给服务体系;三、构建教育与企业多元共建实施体制及在线教育准入机制、评级机制等。总之,要通过政策的、资本的、技术的、研究的等多措并举,加快全国在线教育整体能力有序进化。‎ ‎(摘编自吕文清《疫情催生在线教育2.0变革》)‎ ‎4.下列对“云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教育”基于云计算应用,搭建了一个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供教育方、受教育方等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 B.“云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让我们对未来教育产生了许多绚丽的想象。‎ C.据统计,自2月17日至3月24日,已经有近2亿人次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线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 D.春节后我国教育学习APP行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较春节增加7.5分钟,教育学习人群活跃时段的占比较平日增加一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教育所搭建的平台能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可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和实现育人任务,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 B.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建立,是我国在线教育的一次破冰之旅,但在线教育在定位、资源、产品等方面的不足阻碍自身发展。‎ C.建立与21世纪学习目标框架相配套的内容体系,提供体系完备且有创新价值的在线教学资源,这是在线教育能够给师生赋能的关键所在。‎ - 12 -‎ D.综合以上材料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们须多措并举,加快在线教育整体能力的有序进化。‎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云教育”的发展趋势。(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失眠之夜 萧红 为什么要失眠呢!烦躁,恶心,心跳,胆小,并且想要哭泣。我想想,也许就是故乡的思虑罢。‎ 窗子外面的天空高远了,和白棉一样绵软的云彩低近了,吹来的风好像带点草原的气味,这就是说已经是秋天了。‎ 在家乡那边,秋天最可爱。‎ 蓝天蓝得有点发黑,白云就像银子做成一样,就像白色的大花朵似的点缀在天上;就又像沉重得快要脱离开天空而坠了下来似的,而那天空就越显得高了,高得再没有那么高的。‎ 昨天我到朋友们的地方走了一遭,听来了好多的心愿——那许多心愿综合起来,又都是一个心愿——这回若真的打回满洲去,有的说,煮一锅高粱米粥喝;有的说,咱家那地豆多么大!说着就用手比量着,这么碗大;珍珠米,老的一煮就开了花的,一尺来长的;还有的说,高粱米粥、咸盐豆。还有的说,若真的打回满洲去,三天两夜不吃饭,打着大旗往家跑。跑到家去自然也免不了先吃高粱米粥或咸盐豆。‎ 比方高粱米那东西,平常我就不愿吃,很硬,有点发涩(也许因为我有胃病的关系),可是经他们这一说,也觉得非吃不可了。‎ 但是什么时候吃呢?那我就不知道了。而况我到底是不怎样热烈的,所以关于这一方面,我终究不怎样亲切。‎ 但我想我们那门前的蒿草,我想我们那后园里开着的茄子的紫色的小花,黄瓜爬上了架。而那清早,朝阳带着露珠一齐来了!‎ 我一说到蒿草或黄瓜,三郎就向我摆手或摇头:“不,我们家,门前是两棵柳树,树荫交织着做成门形。再前面是菜园,过了菜园就是门。那金字塔形的山峰正向着我们家的门口,而两边像蝙蝠的翅膀似的向着村子的东方和西方伸展开去。而后园黄瓜、茄子也种着,最好看的是牵牛花在石头桥的缝际爬遍了,早晨带着露水牵牛花开了……”‎ ‎“我们家就不这样,没有高山,也没有柳树……只有……”我常常这样打断他。‎ 有时候,他也不等我说完,他就接下去。我们讲的故事,彼此都好像是讲给自己听,而不是为着对方。‎ 只有那么一天,买来了一张《东北富源图》挂在墙上了,染着黄色的平原上站着小马,小羊,还有骆驼,还有牵着骆驼的小人;海上就是些小鱼,大鱼,黄色的鱼,红色的好像小瓶似的大肚的鱼,还有黑色的大鲸鱼;而兴安岭和辽宁一带画着许多和海涛似的绿色的山脉。‎ 他的家就在离着渤海不远的山脉中,他的指甲在山脉上爬着:“这是大凌河……这是小凌河……哼……没有,这个地图是个不完全的,是个略图……”‎ ‎“好哇!天天说凌河,哪有凌河呢!”我不知为什么一提到家乡,常常愿意给他扫兴一点。‎ ‎“你不相信!我给你看。”他去翻他的书橱去了,“这不是大凌河……小凌河……小孩的时候在凌河沿上捉小鱼,拿到山上去,在石头上用火烤着吃……这边就是沈家台,离我们家二里路……”因为是把地图摊在地板上看的缘故,一面说着,他一面用手扫着他已经垂在前额的发梢。‎ ‎《东北富源图》就挂在床头,所以第二天早晨,我一张开了眼睛,他就抓住了我的手:‎ - 12 -‎ ‎“我想将来我回家的时候,先买两匹驴,一匹你骑着,一匹我骑着……先到我姑姑家,再到我姐姐家……顺便也许看看我的舅舅去……我姐姐很爱我……她出嫁以后,每回来一次就哭一次,姐姐一哭,我也哭……这有七八年不见了!也都老了。”‎ 那地图上的小鱼,红的,黑的,都能够看清,我一边看着,一边听着,这一次我没有打断他,或给他扫一点兴。‎ ‎“买黑色的驴,挂着铃子,走起来……当啷啷当啷啷……”他形容着铃音的时候,就像他的嘴里边含着铃子似的在响。‎ ‎“我带你到沈家台去赶集。那赶集的日子,热闹!驴身上挂着烧酒瓶……我们那边,羊肉非常便宜……羊肉炖片粉……真有味道!唉呀!这有多少年没吃那羊肉啦!”他的眉毛和额头上起着很多皱纹。‎ 我在大镜子里边看了他,他的手从我的手上抽回去,放在他自己的胸上,而后又背着放在枕头下面去,但很快地又抽出来。只理一理他自己的发梢又放在枕头上去。‎ 而我,我想:‎ ‎“你们家对于外来的所谓‘媳妇’也一样吗?”我想着这样说了。‎ 这失眠大概也许不是因为这个。但买驴子的买驴子,吃咸盐豆的吃咸盐豆,而我呢?坐在驴子上,所去的仍是生疏的地方,我停着的仍然是别人的家乡。‎ 家乡这个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 这失眠一直继续到黎明之前,在高射炮的声中,我也听到了一声声和家乡一样的震抖在原野上的鸡鸣。1937年8月23日 注: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东北作家群”重要成员之一。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文中的“三郎”即指萧军。‎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高粱米粥、咸盐豆等家乡美食和地豆、珍珠米等家乡物产,表达了朋友们渴望打回满州老家去的强烈愿望。‎ B.本文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自己失眠之夜的复杂心情。‎ C.“这一次我没有打断他,或给他扫一点兴”这种一反常态的矛盾心理表明,作者与三郎的内心情感产生了强烈共鸣。‎ D.文章结尾段,写这失眠持续到黎明,并且在高射炮的声中听到了家乡一样的鸡鸣,丰富了情感,深化了文章主旨。‎ ‎8.作者失眠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6分)‎ ‎9.萧红散文善于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从文中找出三处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太和中,授武骑侍郎,因赐名登。世宗即位,寻除左右侍郎。元禧之谋乱也,车驾在外,变起仓卒,未知所之也。忠进曰:“臣世蒙殊宠,乃心王室。臣父领军,付留守之重计,防遏有在,必无所虑。”世宗即遣忠驰骑观之,而烈分兵严备,果如所量。世宗还宫,抚背曰:“卿差强人意。”赐帛五百匹。又曰:“‎ - 12 -‎ 先帝赐卿名登,诚为美称,朕嘉卿忠款,今改卿名忠。”父忧去职。未几,起复本官。迁司空长史。于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而给之。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寻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每以鲠气正辞,为北海王详所忿,面责忠曰:“我忧在前见尔死,不忧尔见我死时也。”忠曰:“人生于世,自有定分,若应死于王手,避亦不免;若其不尔,王不能杀。”详因忠表让之际,密劝世宗以忠为列卿,令解左右,听其让爵。于是诏停其封,优进太府卿。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其器能,宜居其位。于是出授安北将军、定州刺史。世宗既而悔之,复授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密遣中使诏曰:“自比股肱褫落,心膂无寄。方任虽重,比此为轻。故辍兹外任,委以内务。当勤夙无怠,称朕所寄也。”神龟元年,忠薨,年五十七,谥武敬公。‎ ‎(节选自《魏书·于忠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B.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C.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D.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 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不强壮,故称“弱冠”。‎ B.车驾,一是指马驾的车,二是指天子所乘坐的车,也用作天子的代称。文中“车驾”指的是世宗。‎ C.周公,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其兄周文王去世后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待其长大后还政。‎ D.中使,意为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中”与四方相对,意为中央、中心,由此引申特指内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忠为人朴实,一向少言。文明太后执政时,刑法严峻,很多侍臣因为小的罪过便被治罪,而于忠凭着自己的朴实正直、一向少言从未犯过什么错。‎ B.于忠思虑周全,料事如神。元禧谋反之际,于忠料到父亲留守京城,定会有所防备,劝皇帝不必担心,最终果然如于忠所料,他也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C.于忠性情刚直,不畏权贵。他曾因过于耿直被北海王元详怨恨,元详说希望于忠早死,于忠毫不畏惧,有理有据地回应元详,说人有预定的命运,非人力可改。‎ D.于忠忠心耿耿,深受器重。世宗曾因听信北海王的谗言,将于忠调出京城,不久就后悔了,又马上将他召回京城,委以重任,还将他比作自己的股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详因忠表让之际,密劝世宗以忠为列卿,令解左右,听其让爵。‎ ‎(2)故辍兹外任,委以内务。当勤夙无怠,称朕所寄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雨中花慢 - 12 -‎ 苏轼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①,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②不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注释)①“国艳”二句:指牡丹,“国艳带酒”指绯红色牡丹,“天香染袂”指贡黄色牡丹。②清商:指秋天。‎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上片追述词人春日无缘赏花的缺憾,下片着重写对秋日牡丹的诸多感触。‎ B.“闻道”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 C.起句点明“花时”,暗含词人赏花的兴致,实际上词人面对的却是茶烟、春草。‎ D.结尾三句是词人对秋日牡丹的劝说,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语浅情深。‎ ‎15.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而有情”,请结合诗句谈一谈。(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以夸张之笔、对举之句,极写洞箫悲曲的感染力。‎ ‎(2)《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上。‎ ‎(3)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        ,        ”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古代人们在造物活动中不止于满足“形”下之“致用之器”,更不断探寻着“形”上之“自然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合”“和”思想,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道德经》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彼此相“和”才能 。“合”则“和”,儒家和道家对“和”的理解 ,无论是道家倡导的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是儒家说的“中庸”之道,本质都是“以和为美”“以和为贵”。( )。《考工记》指出,好的器物制作所需之“美材” 要符合“天时地气”,然后“巧者合之”。“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无不是先因其地、以其时而取材,然后能工巧匠加以制作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和而不同”,但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西周思想家史伯认为“和”是在差异中寻求平衡与统一,而非简单的趋同。中国传统造物活动正是不断地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从自然万物 发展变化的规律中,探究“和谐共生”之道。‎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生生不息 如出一辙 必须 周而复始 B.绵绵不绝 如出一辙 必需 循环往复 C.生生不息 异曲同工 必需 周而复始 D.绵绵不绝 异曲同工 必须 循环往复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最高境界 B.造物最高境界莫过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 12 -‎ C.中国传统造物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天人合一”‎ D.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是造物的最高境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提倡“以和为美”,但同时也强调“和而不同”。‎ B.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和而不同”,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 C.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提倡“和而不同”,但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 D.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以和为美”,同时也强调“和而不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世人尝道钱穆读书之勤、著述之丰,①___。龚鹏程认为,钱穆先生实际天资过人,这一点常常被人忽略。“他注《公孙龙子》只花了7天,写《庄子纂笺》也只费了两个月,②___。虽然钱先生完成了很多普通人办不到的事,但钱先生给人的印象却只是苦学成名,他也从不炫耀,其实如此捷才,可谓举世无双。”因此,真实的钱穆先生,③____。‎ ‎21.请以参会人的身份,对2月9日的会议精神进行压缩,以一句完整的话作好备忘。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月9日上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审计署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工作。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截至2月8日下午6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18.5亿元,实际支出315.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172.9亿元。‎ 据悉,2月7日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急通知》。会议强调,《通知》涉及部门多,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要迅速落实政策举措,与时间赛跑,全力支持相关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确保优惠资金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早惠及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的人群、企业和地区。‎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随着武汉疫情在逐步蔓延,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谣言,比如“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广东省中医院开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方”“中部战区空军今天会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不一而足。对于这些谣言,某微信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贵州敏敏:我觉得,只要是谣言就一定要封杀,要追究发布者的责任!‎ 河北锋哥:但是,人家的初心还是好的呢,还不是为了生命健康?‎ 重庆明亮:辨别谣言需要专业知识,不容易分辨呢!‎ 河南丽姐:老人家最爱转发这些链接,我说了,他们都不听的。‎ 湖北小强:封杀谣言肯定是对的,初衷良好也需要方式正确。……‎ 面对与疫情一起爆发的网络谣言,你的态度是什么?你的做法又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武汉的主流报纸《楚天都市报》的“防疫一线”栏目。‎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答案 - 12 -‎ 一、 现代文阅读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D ‎【解析】A项,“青春片如果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就会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曲解文意,原文是“创作青春片的难度在于在政策的规约下完成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的故事讲述,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深度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创作青春片最为忌讳的就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可见“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的愿因不是“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而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 ‎  B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只是青春片成功的原因之一。‎ ‎  C项,“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陪伴每一个人走过青葱岁月”扩大范围,原文为“几乎成为每个人走过青葱岁月的关键词”,注意“几乎”。‎ ‎2.B ‎【解析】 B项,“按照从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的逻辑顺序”错,本文写了《少年的你》的选材、人物塑造、细节、镜头、台词、隐喻特点等方面,这些成功的因素无主次之分。‎ ‎3.D ‎【解析】D项,“《少年的你》的制胜之道,就在于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和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不全面,文中所论及的“制胜之道”很多,比如还有“《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把故事背景放到高三年级的复读班,加上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影片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警示价值”“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才能够成功”等,该选项说法以偏概全 实用类文本阅读 4. C ‎【解析】C项,“据统计,自2月17日至3月24日,已经有近2亿人次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线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说法错误。曲解文意,选项中“完成了百余门学科课程的学习”错误,原文表述为“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 ‎5.A ‎【解析】A项,“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能取代线下教育”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分析可知,原文表述没有“不管任何时代”之意,选项说法绝对。‎ ‎6.①线上线下教育的充分融合将使“云教育”成为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助力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升。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将促进“云教育”继续发展。③随着内容 与技术的融合创新,“云教育”整体能力得到有序进化。‎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7.B ‎【解析】B项,“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错误。没有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8. ‎①对家乡的思虑。②自己这个外来的所谓“媳妇”能不能被接受的顾虑。③对“家乡”这一观念的思考。④对家乡仍然被日寇占领的苦闷与无奈。‎ ‎【解析】结合“为什么要失眠呢!烦躁,恶心,心跳,胆小,并且想要哭泣。我想想,也许就是故乡的思虑罢”分析,对家乡的思虑。结合“你们家对于外来的所谓‘媳妇’也一样吗?”分析,自己这个外来的所谓“媳妇”能不能被接受的顾虑。结合“坐在驴子上,所去的仍是生疏的地方,我停着的仍然是别人的家乡”“家乡这个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分析,对“家乡”这一观念的思考。结合“这失眠一直继续到黎明之前,在高射炮的声中,我也听到了一声声和家乡一样的震抖在原野上的鸡鸣”“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分析,对家乡仍然被日寇占领的苦闷与无奈。‎ ‎9.①“有的说,咱家那地豆多么大!说着就用手比量着,这么碗大。”通过“用手比量”‎ - 12 -‎ 这一细节,表现了朋友对家乡物产的喜爱之情,充满了自豪感。②“他的指甲在山脉上爬着:“这是大凌河……这是小凌河……”通过“爬”这一动作细节,表现了三郎想从《东北富源图》上找到自己故乡的急切之情。③“他的眉毛和额头上起着很多皱纹”,通过这一肖像描写,表现了三郎那种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与苦闷之情。‎ 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10.B ‎【解析】句子的翻译是:后来因为处理公事,于忠在元详面前对王遇说:“殿下是国家的周公,所需要的物用,自然应当先取圣旨,何至于阿谀奉承依附权势,损害国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王遇心中不安,元详也惭愧道歉。“国之周公”是偏正短语,与“殿下”构成主谓关系,翻译为判断句,中间不能断开,故在“周公”后停顿,排除AD;“详”是人名,作主语,其前断开,排除C。‎ 11. C ‎【解析】C项,“周文王去世后”错误,应是“在其兄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12.D ‎【解析】D项,“世宗曾因听信北海王的谗言”错误,原文说“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于是出授安北将军、定州刺史”,可见是“高肇”不是“北海王”。‎ ‎13.(1)元详(译为北海王亦可)趁着于忠上表辞让的时候,暗中劝世宗任命于忠为列卿,让(世宗)解除他近臣的职务,听任他辞让爵位。‎ ‎(2)所以停止这一外任,把朝内事务交付给你。你应当勤勉肃敬不要懈怠,符合我的寄托啊。‎ ‎【解析】(1)因,趁着;表,上表;让,辞让;左右,近臣。(2)辍,停止;兹,这;委以内务,状语后置句,把朝内事务交付给你;勤,勤勉;称,符合。‎ 参考译文:‎ 于忠,字思贤,本字千年。于忠二十岁时被授予侍御中散一职。文明太后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刑法政令很严峻,身边的侍臣,多数因为小的罪过而获罪。于忠为人朴实正直,话又少,终究没有过错。太和年间,于忠被授予武骑侍郎一职,因此被赐名为登。世宗即位,不久(于忠)任左右侍郎。元禧谋反之际,世宗在外面,(由于)事变发生得急促,世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忠进言说:“我世代蒙受特殊的恩宠,于是忠心于王室。我父亲统领军队,被托付留守的重任,一直在注重防备镇遏,一定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世宗立即派遣于忠骑马疾行去观察,而于烈分派兵力严加防备,果然像于忠所估量的那样。世宗回宫后,抚着于忠的脊背说:“你比较令人满意。”赐给他五百匹帛。(世宗)又说:“先帝赐给你名字为登,确实是好名字,我赞许你的忠诚,现在更改你的名字为忠。”于忠为父亲守丧而辞去官职。没过多久,又被起用恢复原职。升任司空长史。当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元详被(皇上)亲近敬重而权力大,将作大匠王遇经常按照元详的要求供给他。后来因为处理公事,于忠在元详面前对王遇说:“殿下是国家的周公,所需要的物用,自然应当先取圣旨,何至于阿谀奉承依附权势,损害国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王遇心中不安,元详也惭愧道歉。不久升任散骑常侍,兼任武卫将军。于忠每每因为其刚正不阿的气度和正直的言辞,被北海王元详怨恨,元详当面责备于忠说:“我担心先看到你死,而不担心你看到我死的时候。”于忠说:“人生在世,自然有预定的命运,如果我应当死在大王手里,逃避也不能幸免;如果天命不是这样,大王也不能杀死我。”元详趁着于忠上表辞让的时候,暗中劝世宗任命于忠为列卿,让世宗解除他近臣的职务,听任他辞让爵位。于是世宗下诏停止于忠的封爵,优待晋升他为太府卿。高肇忌妒于忠的为人,想要暗中把他排挤出京师,就向世宗进言,说中山是重镇,捍卫它需要人才,凭于忠的才能,适合担当此任。于是世宗将于忠调出京城并任命他为安北将军、定州刺史。世宗不久就后悔这样做了,再次任命他为卫尉卿,兼任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世宗)秘密派遣宫中的使者下达诏令说:“自从近来将你这位辅佐得力的大臣废弛发落出去,我心怀大计无人托付。地方的职责虽然很重要,与此相比是轻的。所以停止这一外任,把朝内事务交付给你。你应当勤勉肃敬不要懈怠,符合我的寄托啊。”神龟元年,于忠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号武敬公。‎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4.B - 12 -‎ ‎【解析】B项,“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误解词意。词人并未在春季花时欣赏到牡丹盛放的美景,词中“闻道”二字表明作者并未前往赏花。故选B。‎ ‎15.①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或原因,与人事无关,所以说词人问得无理;②而这一问曲折地表现词人惊喜、欣慰的感情:“今岁花时”词人却未能欣赏到“国艳带酒,天香染袂”的美景,“泪洒尊前”,充满了遗憾,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不由发出惊喜的询问,蕴涵着缺憾得以填补后的欣慰。‎ ‎【解析】“一枝何事,向我依然”,结合词句内容分别分析“无理”“有情”的原因。结合词句内容“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飏茶烟”“清明过了,残红无处”等分析,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或原因,不受人事影响,所以说问的无理。结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今岁花时深院”“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对此泪洒尊前”分析可知,词人未能欣赏到牡丹盛开的的美景,充满了遗憾,但是,结合“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分析,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内心充满惊喜,表现出了遗憾得以填补后的欣慰。所以,这一问问的有感情,是作者的惊喜、欣慰之情。‎ (一) 名句名篇默写 ‎16.(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7.A ‎【解析】第一处,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绵绵不绝:形容多,连续不断。此处用来修饰“世间万物”,用“生生不息”恰当。第二处,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异曲同工: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相同的效果。原意为不同的曲子有着相同的影响,同样精彩。此处是说儒家和道家对“和”的理解本质相同,应用“如出一辙”。第三处,必须:副词,一定得要。必需:动词,一定得有。此处在“符合”这个动词前要用副词来修饰,因此选“必须”。第四处,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含重新开始的意味。循环往复:强调重复出现或者进行。此处用来形容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能是重复的,因此用“周而复始”恰当。‎ ‎18.C ‎【解析】本题语段陈述的话题是“中国传统造物活动”,而括号后面有文字“然后能工巧匠加以制作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可推知括号内的句子要以“造物”开头,故可排除AD两项;“中国传统”应该修饰“造物”,而非“天人合一”,故排除B。‎ ‎19.D ‎【解析】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虽然……但”错误,在这里是多余的,应该为递进关系“不仅……也”; 从上下文内容可以看出“以和为美”与“和而不同”的语序是错误的,应该前后交换。A项用了“虽然……但”,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故排除A;B项将“以和为美”与“和而不同”的语序弄错,故排除B;C项同时具备两处错误,关联词和语序都不当,故排除C项。‎ ‎20.①然而他的天分同样不容忽略②这都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③应该是一个勤奋与天分并存的学者 ‎【解析】龚鹏程的话语是承接上文而来,从第一处句子后面“钱穆先生实际天资过人,这一点常常被人忽略”可以判断前面应该有内容讲到了钱穆先生的天分被别人忽略。因此①处应该填写“人们忽略了钱穆先生的天分”。从后面“很多普通人办不到的事”可以判断出②处应该表达的意思是“普通人完成不了”这个基本意思。③是对钱穆先生的评价,从前面整体意思来看,整个文段主要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意思:勤奋和天分,所以这里应该是“是一个勤奋和天分并存的学者”。‎ ‎21.疫情防控资金尚有过半未支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协回作战),迅速落实政策举措(与时间赛跑),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落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工作。‎ ‎【解析】“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截至2月8日下午6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18.5亿元,实际支出315.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172.9亿元”,即“‎ - 12 -‎ 疫情防控资金尚有过半未支出”;“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即“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配合”;“要迅速落实政策举措,与时间赛跑,全力支持相关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即“迅速落实政策举措”;“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确保优惠资金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早惠及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的人群、企业和地区”,“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落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工作”。注意字数限制。‎ 一、 作文 ‎22.【审题】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网络谣言”这种现象。材料中“对于武汉疫情的谣言,某微信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分析每一个微信朋友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如:“我觉得,只要是谣言就一定要封杀,要追究发布者的责任!”说明“封杀谣言,刻不容缓”;“但是,人家的初心还是好的呢,还不是为了生命健康?”,但是要注意的是“别因好心做了传谣者”;“辨别谣言需要专业知识,不容易分辨呢!”,那么“破除谣言,科学是利器”;而“老人家最爱转发这些链接,我说了,他们都不听的”,这就要劝告老人家“每次传谣都是制造恐慌”的;针对“封杀谣言肯定是对的,初衷良好也需要方式正确”,分析出“初衷好,不代表可以传谣”,面对谣言,既要“打”也要“疏”。‎ ‎【立意】不做谣言的帮凶;谣言止于智者;理性对待谣言;学会辨识,谨慎言行;封杀谣言,刻不容缓;别因好心做了传谣者;对谣言要坚决说“不”;铲除谣言孳生的土壤;破除谣言,科学是利器。‎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