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 芣苢》专项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 芣苢》专项训练

2020-2021 学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 芣苢》专项训练 一、(2020·新课标课时练)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案】1.赋 2.“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在重章复沓 中表达情绪与情感。 3.①妇女一边唱着歌,一边在野地里摘取野菜,动作娴熟,十分快乐。②妇女们聚集山间,三个一群,两 个一对。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捡拾野菜。③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 作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④我眼前出现 了在广阔的野菜地里,勤劳辛苦的劳动妇女们边摘取野菜边歌唱的劳动景象,表现出那种在自然环境中无 比欢乐的场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手法,然后要 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诗经》使用的手法可以概括为赋比兴三种。赋, 铺陈、排比。诗歌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 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 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诗歌描写了妇女采芣苢 的情景,用三节表现她们的动作,属于赋的形式。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手法,然后要结合诗句 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生动地表现了 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而其余全部是重叠,所以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 情绪与情感。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前人读这首诗说: 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 注释以及所运用的手法来全面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分析题干的要求,“反复讽咏”的意思是使用赋的形式, 对事情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意思是自然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本诗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 了人们集体采芣苢的过程,采用重章叠句的方式,产生简单明快、回环反复的节奏感,同时六个动词的变 化,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的喜悦之情。 二、(2020·新课标课时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芣苢》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芣苢》运用了赋的手法,除改换了六个动词外,其他字词和句子全部相同。这样处理诗歌是否太单调 了?是否影响了主题的表达? 【答案】1.主要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描写了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劳动场景,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 有民歌情味。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2.《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赋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全诗 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句式完全一 样,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 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 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 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 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这话虽说想象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 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因此这种重章叠句式的处理诗歌,并不单调,也不影响主题 的表达,反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中表达技巧以及主题思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审清题目要求“《芣 苢》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然后再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把握重点词句,进 行概括总结。本题中,由原诗歌“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 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可见,本诗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只有 个别动词的改变,将整个劳动的过程描写的淋漓尽致,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面。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 有民歌情味。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中表达技巧以及主题思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审清题目要求“《芣苢》运 用了赋的手法,除改换了六个动词外,其他字词和句子全部相同。这样处理诗歌是否太单调了?是否影响 了主题的表达”,然后再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把握重点词句,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概括总结。《诗经》 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 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 “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 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 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 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 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了主题 思想。 三、(2020·江苏高一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从题中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 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第三、五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六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 E.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前人读这首诗时认为,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1.AD 2.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乐的劳动景象。 【解析】1.题干要求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 及情感的把握。A 项,“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诗歌开头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开篇就是 说采芣苢,并没有用他物起兴。D 项,“在意义上与前句没有变化”错误,“采、有、掇、捋、袺、襭”,在 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2.题干要求学生“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方向是诗 歌中的景象。首先默读诗歌,圈出诗歌中所写的景物以及人物活动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诗歌中的单数 句都是重复的,都是说“采呀采呀采芣苢”,这是人物的活动,双数句都是人物的具体动作,“一片一片摘 下来……一把一把捋下来……提起表襟兜起来……掖起衣襟兜回来”,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知道,这是描写劳 动的场面,而劳动的主角应是妇女,她们一边唱歌一边采野菜,整个画面非常欢快。 四、(2020·安徽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 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 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 艺术性和感染力。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案】1.B 2.①综观《芣苢》一诗“采”“有”“掇”“捋”“袺”“”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将劳动的细节和 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②《芣苢》中叠字用得颇多,“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二字,在重章复沓中 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解析】1.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 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 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B 项,“反 映出当时的劳动者身负沉重的压迫剥削”于文无据,主观猜测。故选 B。 2.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 术效果。此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是如何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的,诗歌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 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 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 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 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 达出来。 五、(2020·安徽蚌埠一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 诗经·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1.“重章叠句”,是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来表情达意的手法。《诗经》常常使用这 种手法增加诗歌的表达效果。请从上面两首诗中选择一首,对“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加以赏析。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劳动场景,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描写。要求:想象合理丰富,描写具体生动。 150 字左右。 【答案】1.示例一:这首诗全篇各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了采、有、掇、捋、袺、襭 等几个字,描写出妇女们采摘野菜的劳动过程,表现了她们劳作时欢愉的心情,烘托出劳动的热闹氛围;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这首诗全篇各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了间、外、闲闲、泄泄、还、逝等几个 字,描写出采桑结束之后,采桑者你歌我和,欢快同归的场景;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 环的音乐感。(意思对即可) 2.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 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 襟兜回来。 【解析】1.该题要求考生从两首诗中选择一首来赏析“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考生首先要明白“重章叠 句”的意思,题干已表述了,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是来增强表情达意的效果的。还要读懂所选诗歌 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确定了哪首,结合具体诗歌内容加以分析即可。 比如第一首,整首诗歌的结构和语 言上几乎完全一样,只在中间换了“采、有、掇、捋、袺、襭”等几个字,描写出妇女们采摘野菜的劳动 过程,表现了她们劳作时欢愉的心情,烘托出劳动的热闹氛围;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 环的音乐感。 2.本题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首诗中的劳动场景,加以想象描写。考查学生的诗歌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十亩之间》展现的一幅桑园晚归图:夕阳西下,暮色欲上,苍茫的暮色中,袅袅炊烟慢慢升起来,似青 烟。村庄沉浸在一片祥和又热闹的氛围中,空气中仿佛能嗅到饭菜的香味。夕阳的斜晖,透过碧绿的桑叶 照进一片宽大的桑园。忙碌了一天的采桑女,准备回家了。顿时,桑园里响起一片呼伴唤友的声音。人渐 渐走远了,她们的说笑声和歌声却仿佛仍袅袅不绝地在桑园里回旋。 ★迁移延伸★ 一、(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1.下列选项中,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采用重章叠句手法,全诗三章十二句,却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种看似单 调的重叠,恰恰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B.《芣苢》中六个动词的变化,既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 和热情。 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从诸孙“入村”写起,详细描绘了劳动的场景,展现出了劳动场景的热烈,令人 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快。 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一句以对比手法写出了久雨初晴、宜事 农桑的喜悦。 2.对于《芣苢》一诗,王鸿绪等《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引:“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试从诗歌情感这一角度出发,就《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作简要阐释。 3.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芣苢》一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 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全诗既充满诗情画 意,又富有生活气息。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村生活的气息?请简要分析。 4.除了《芣苢》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古人劳作场景的诗歌还有不少,请说出以下两首诗歌各自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劳动图景。 (1)《国风·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东门之池,可 以沤苎(苎麻)。彼美淑姬,可以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彼美淑姬,可以晤言。” 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 响到明。” 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欲收新麦”“赖有诸孙”,这是劳作之时孙辈可替的欣慰之喜;“三夜阴霪”“一竿晴日”,这是久雨忽晴、 宜事农桑之喜;“急炊大饼”“多博村酤”,侧面展现劳作之热烈,表现了劳作时的饮食之喜;“闭廪归来”“赋 诗怜汝”,这是对文氏外孙繁忙劳作而归的赞美之喜。 3.“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中浓浓的亲情;“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 日舞比邻”写出了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乡村生活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场景,朴素而动人;“急炊 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一急一多,侧面写出了农人劳动的热烈,“大饼”“村酤”更是具有乡村饮 食的气息。 4.描写了一群青年男女在护城河里浸麻、洗麻、漂麻,一边劳作一边说笑的场景。 描绘了农民欢笑歌 唱,趁着霜后的晴天通宵打谷的繁忙景象。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 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详细描绘了劳动的场景”错误,从诗中来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首联下一句只是说“赖有诸 孙替老人”,但具体如何劳动,诗中并没有详细地描写,所以“详细描绘劳动场景”的说法错误。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 题干借助前人的评价指出诗歌的特点,即“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这说明诗中没有 提到“乐”字,却能让人感觉到“乐”,考生需要结合诗歌中所写的景和所描绘的场面来分析“乐”。从《文 氏外孙入村收麦》来看,首联说“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这里有两件值得“乐”的事情,一 是“欲收新麦”,二是“赖有诸孙”,新麦接替陈谷,生活有了保障,儿孙帮忙老怀大慰,这都是“乐事”; 颔联“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展现天气的变化,从“三夜阴霾”到“一竿晴日”,这一变化令 人开心;颈联“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是写村姑准备饭食,“急”“多”等词侧面表现出劳作 的热烈,这是“乐”;尾联“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呼应首联“赖有诸孙替老人”,展示诸孙 劳作归来的情形,而“怜”展现出老人对诸孙劳作归来的赞美。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题干借助对《芣苢》的评价展示诗歌的特点, 即“充满诗情画意,又富有生活气息”,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 村生活的气息”,这就要求考生从设题的诗中圈出能体现“乡村生活”的诗句,理解分析展现出的乡村生活 气息。诗歌标题《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已经展示了事件,即儿孙辈来帮老人们收粮食,首联和尾联对“外 孙入村收麦”的事件进行展开,如首联“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是说诸孙来接替老人收麦, 尾联“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是说诸孙收麦归来,老人赋诗赞美诸孙,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浓 浓的亲情;如颔联写天气变化对人心情的影响,“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三夜阴霪”导致“场 圃”“败”,此时应该是担忧的,而“一竿晴日”之后,“比邻”是“舞”的,突然的晴朗所带来的心情的变 化跃然纸上,因为可以收麦了,人们的欣喜可想而知;如颈联“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是写 村妇为收麦的人做饭的情景, “大饼”“村酤”展示了乡村饮食的气息。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说出以下 两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劳动图景”,然后要理解设题诗句的意思,抓住诗句中的景、人、活动、场 面进行描写,如“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苎麻)。 彼美淑姬,可以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彼美淑姬,可以晤言”,这里由几幅劳动的场景组成, 如“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是说“浸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苎麻)”是说“沤麻”,“东门 之池,可以沤菅(菅草)”是说“漂麻”,而在这劳动的过程中还有“晤歌”“晤语”“晤言”等活动,如果说 浸麻、洗麻、漂麻是劳作的话,那么“晤歌”“晤语”“晤言”就是人物的说笑,这说明一群青年男女在护 城河里应该是一边浸麻、洗麻、漂麻,一边说笑。如“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 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第一句交代地点,即“新筑场”,特点是“镜面平”,第二句交代事件,即“趁霜晴” “打稻”,第三句是描绘打稻的场面,“笑歌”“一夜响到明”,由此可知,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农民通宵打 稻的繁忙场面。 二、(2020·新课标高一课时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问候 C.行道迟迟.. 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 业业:高大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 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 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 小人所腓 3.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有“诗 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 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 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 雅》中的一篇。 【答案】1.C 2.C 3.D 【解析】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 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 多义等。题中 C 项,迟迟:迟缓的样子。故选 C。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 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 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 A 项,莫:通“暮”;B 项,来,通“勑”;C 项,“尔”通“通草字头的尔”,路,通“辂”;D 项,“服”通“箙”。故选 C。 3.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 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 中 D 项,《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故选 D。 三、(2019·上海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子衿①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③,在城阙④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①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下文的“佩”,指佩玉。②嗣音:传音讯。 ③挑兮达兮,往来轻疾 貌。④城阙,城正面夹门两旁的楼。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 “______”这部分多是民间歌谣,和屈原的______________ 并称为“________”。《诗经》开创了我国____________文学传统的先河。从结构形式上看,它常采用 ___________的形式,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2.翻译划线的诗句。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3.请简要赏析本诗的主人公形象。 【答案】1.风(或“国风”) 《离骚》 “风骚” 现实主义 重章叠句 2.纵使我不去(你那里),你难道不能来(看我)吗? 3.本诗塑造了一个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绪烦乱的女子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大纲要求的名家名作, 要分类整理记忆。此题主要考查《诗经》的相关知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 “风” 这部分多是民间歌谣,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先 河。从结构形式上看,它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句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意思是“纵使我不去(你那里),你难道不能来(看我) 吗?”其中,纵,纵使;往,去;子,你;宁,表反问,难道。 3.本题考查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具体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人物描写手法有直接描写和 侧面描写,然后仔细阅读诗歌,确定属于哪一类。如是直接描写,则需找出人物的相关描写,分析人物形 象;如是侧面描写,需要分析是通过什么烘托人物形象,从而分析人物特点。题目是请简要赏析本诗的主 人公形象。此诗采用倒叙手法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 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 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 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 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本诗塑造了一个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绪烦乱的女子形象。 四、(2020·北京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鳲鸠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②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③。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④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⑤。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⑥。淑人君子,其仪不忒⑦。其仪不忒,正⑧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⑨。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⑩不万年? 注释:①鳲鸠:布谷鸟。此鸟催春耕,喂养小鸟偏私。②仪:蓉藴仪氡。③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④伊: 是。⑤弁:帽。一种玉饰品。⑥棘:酸枣树。⑦仪:精神仪态。忒:差错。⑧正:法则、榜样。正走四国, 为比四之法则、榜样。⑨榛:树丛。⑩胡:何。 1.下列有关《鳲鸠》及《诗经》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鳲鸠》歌颂的淑人君子身 份尊贵品行高洁,可见本诗应该出自《雅》。 B.这首诗以“鳲鸠”为题,是因为鳲鸠处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这样的鸟值得 人们尊重与赞美,这样的命题方式别具匠心。 C.《诗经》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与人民生活。比如《氓》反映了人们婚恋生活的全貌,《鳲鸠》则表现 了人们即使身处野外也不放弃对美好人格的追求。 D.《鳲鸠》共四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反复咏叹。这种手法一唱三叹,往往可以形成回旋往复的音 韵旋律,是《诗经》篇章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E. 本诗每章前两句都写到鳲鸠及其子,这是采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中把淑人君子比作鳲鸠,每一章都用鳲 鸠及其子引出后文的淑人君子,读来生动感人。 2.本诗是赞美淑人君子之作,请结合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谈谈这种赞美之情是怎样具体表达出来的? 【答案】1.BD 2.①运用比兴手法,都以“鳲鸠在桑”比兴,引出对淑人君子的赞美;②两章分别从“仪表”和“仪表的 作用”两个不同角度来赞美淑人君子。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A 项,“歌颂的 淑人君子身份尊贵品行高洁,可见本诗应该出自《雅》”错误。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 雅乐。根据《鳲鸠》的内容“鳲鸠在桑,其子七兮”“鳲鸠在桑,其子在梅”,应是采自民间,出自《国风》。 C 项,“《鳲鸠》则表现了人们即使身处野外也不放弃对美好人格的追求”错误。诗歌是以鳲鸠及其子起兴, 比如“鳲鸠在桑”,始终如一,操守不变,正以兴下文“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不忒”的美德,与 那些小鸟忽而在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鲜明对照。故不是为了表现“人们 即使身处野外也不放弃对美好人格的追求”。E 项,“把淑人君子比作鳲鸠”错,各章都以鸤鸠及其子起兴, 然后转入对淑人君子的颂扬。故选 BD。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比喻修辞首先指 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题目是本诗是赞美淑人君子之作,请结合第一章和第三章 的内容,谈谈这种赞美之情是怎样具体表达出来的?首先理解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内容。第一章“鸤鸠在桑, 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意思是“布谷筑巢桑树上,养育许多小小鸟。贤 明高尚的君子,仪容始终最美好。仪容始终最美好,内心坚定有节操”;第三章“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 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意思是“布谷筑巢桑树上,小鸟欢叫酸枣间。贤明高尚的君子, 仪容如一不改变。仪容如一不改变,各国学习好标杆”。再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对淑人君子的赞美之情的。 可以看出,这两章都以“鳲鸠在桑”比兴,引出对淑人君子的赞美。再看这两章是从什么角度赞美的。首 章就仪表而言,“如一”谓始终如一地威仪棣棣,包括庄重、整饬等,而不是指老是同一单调服饰。仪表从 表面看仅是人的外包装,其实质则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露,由表及里,首章也赞美了“淑人君子”充实坚 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三章是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 作用。三章的“其仪不忒”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文情可谓细密。 五、(2020·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①硕鼠:大老鼠。这里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②贯,侍奉。 1.《国风•魏风•硕鼠》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奴隶们向“硕鼠”的乞求,表现出“硕鼠”贪婪凶残的本性。 B.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奴隶们对“硕鼠”的为富不仁已忍无可忍,表现出清醒的认识。 C.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奴隶们觉醒后反抗意识萌生,表现出他们到达理想乐土的欢欣。 D.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奴隶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现出理想实现后悲泣全消的狂喜。 3.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什么形式?这样的形式有何好处?请加以概括。 【答案】1.诗歌总集 2.B 3.这首诗结构上采用重章复句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内容上,更有力地揭露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 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的痛恨厌恶之情,表现了奴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形式上,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 和节奏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 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本题考查对《诗经》的了解,《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开端,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 11 世纪至前 6 世纪)的诗歌,共 311 篇,反映了周 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在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观点,再抓住 段落中关键词,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将各个选项回归原文, 进行比较分析。A 项,“奴隶们向硕鼠的乞求”错误,应为“指责”;C 项,“到达理想乐土的欢欣”不正确, 应是对理想的追求,而非“到达”;D 项,“理想实现后悲泣全消的狂喜”不当,只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 并没有实现理想;故选 B。 3.本题考查诗歌的结构形式及其作用。《硕鼠》这首诗结构上采用重章复句的形式。这种形式,从内容上 讲,更有力地揭露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从作者的情感上讲,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的痛恨厌恶之 情,表现了奴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形式上,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