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5秒的音乐视频所形成的娱乐速食性,并不构成人们批评抖音的绝对理由,抖音的15秒选择与当下什么都注重快速的追求是一致的。短短几十年,人类在技术上拥有了比此前成百上千年更多的突破。从秒拍、美拍到抖音,只是科技发展的自然走向,而抖音也是一款并不比其他产品更独特的消遣载体。那么,在讨论抖音的时候,我们应该讨论什么?‎ 无疑,抖音的用户极易从软件使用中获得快乐,“停不下来”是许多青少年共同的反应。这种心理并非是简单地满足于消磨时间。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在“体量/时间=效率”的公式推导下,耗费时间越短一定收获越多,那一瞬间对快乐的感受也最浓烈。自然地,“看抖音视频——快乐”形成了奇妙的因果联系,而15秒的超速获取就成了打开大众快乐心情世界的超短密码。这样的交换划算吗?看起来似乎毋庸置疑。‎ 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无数个15秒的叠加恰恰成了杀死时间的利器,高速和短暂为我们织出了21世纪最大的陷阱。这也是2018年4月抖音视频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的根本原因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关闭软件之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这种反应,正好说明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真正的乐趣究竟是瞬时的陶醉还是应当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时长及深度为衡量标准?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网络时代,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更趋多元,“发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标准,很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同样都是对对象的迷恋,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对抖音的追捧似乎和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无异:“……让我沉浸其间,甚至没有时间去遐想。我那么迷恋,近乎精神失常,以至自己想起来都要发笑。然而我兴致并未稍减,因为在这样的境况中,我只会无拘无束地听从我的喜好。”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大概是人类最一致的理想了,但某种喜好为何吸引我?我们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告诉自己这一点的理智。‎ - 26 -‎ 人们对喜好的培养无法建立在外界环境的强制之上。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的方式控制普通用户的兴趣必然行不通。已经开始走向成年的“00”后们,本就生在一个娱乐的时代,更不用提无数的娱乐软件、平台是如何通过变现在普通用户身上实现了巨富的梦想。而这种单向商业价值只会促使更多的商家投入到相似产品的开发中。我们理性地认识抖音,不代表全盘否定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要实现抖音或者其他无数个同类产品价值的转化。如今的抖音15秒也在不断尝试和真实的生活增加联系,有时间限度的“展示”功能在一部分人那里成了宣传品牌的重要途径,如取得巨大轰动的“西安城市名片”正是利用抖音进行的一次正向创意。‎ 从实践的角度说,今天的人们在科技与自我之间呈现出了迷失的状态。当人类无法抗拒技术的魅力或牵引时,我们起码应当选择更有益的态度,来思考如何利用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价值。‎ ‎(摘编自吴卉《抖音的时间成本与大众的快乐密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抖音和其他网络娱乐产品一样,是一种消遣载体,它让用户极易从使用中获得快乐。‎ B. 针对用户在抖音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抖音视频已经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 C. 今天的人们对快乐虽然有着多元的理解,但都比不上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快乐。‎ D. 现实中,我们无法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的方式来控制用户对抖音视频的喜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否定了用娱乐速食性来批评抖音的说法,同时提出如何看待抖音的问题。‎ B. 文章引用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话旨在论证人们在对对象的迷恋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C. 文章用“西安城市名片”事例论述抖音在增强与真实生活相联系的方面有了积极尝试。‎ D. 文末指出人们当下的迷失状态,提醒人们用有益的态度去思考科技为生活创造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抖音里15秒的视频可以让人们用超短时间达到收获强烈快感的目的,这种交易划算。‎ B. 抖音视频满足了我们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的需求,与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是一样的。‎ C. 关闭抖音视频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这说明抖音视频只是瞬时的陶醉,并不值得拥有。‎ D. 越来越多的商家投入到抖音相似产品的开发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商业价值。‎ ‎【答案】1. C 2. B ‎ ‎3. D ‎【解析】‎ ‎【1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但都比不上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快乐”错误,文中说“很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B项,论证对象分析错误,“论证人们在对对象的迷恋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分析不当,原文是说“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大概是人类最一致的理想了”,应是论证了人们都会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听从自己的喜好。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这种交易划算”判断不当,从文中“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及“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可知;B项,“与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是一样的”说法错误,文中“似乎”两字表明了作者并不赞成这一说法;C项,“并不值得拥有”说法绝对,从原文“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题”以及“我们理性地认识抖音,不代表全盘否定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要实现抖音或者其他无数个同类产品价值的转化”可知。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庆祝第35个教师节,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笔者对照了最近几年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通知,发现今年的通知跟以往有五处不同的地方。‎ 一、落实教师待遇。今年的提法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依法维护教师权益。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中从立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权益。‎ 三、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安安静静教书,做好教书育人主业,才是教育的正道。‎ 四、关心教师健康。教师工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强度很大。除了业务工作外,学生管理更是要很多精力。还有很多份外工作,更是让老师身心疲惫。‎ - 26 -‎ 五、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必须保证教师寒暑假的休假权。‎ ‎(中国教育网)‎ 材料二: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90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约为并已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 ‎(中国教育在线)‎ 材料三:今年教师节,教育部将推出八大重点活动:‎ ‎(1)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表彰全国模范教师720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80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00个,以及全国优秀教师1440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60名。‎ ‎(2)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今年产生的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其中男教师4人、女教师6人,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乡村教师2人、少数民族3人。‎ ‎(3)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 ‎(4)代教师形象在线宣传。‎ ‎(5)村特岗教师巡回报告活动,带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广大教师投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6)题材优秀影片展播活动。‎ - 26 -‎ ‎(7)代教师好故事征集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向全社会征集反映教师高尚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好故事。‎ ‎(8)教师志愿服务品牌活动。‎ ‎(新浪网2019.9.7)‎ 材料四:9月9日,湖北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等领导出席了大会。‎ 会上宣读了楚天园丁奖、湖北省农村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决定并颁奖。蒋超良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全省76万多名扎根基层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蒋超良在会上指出,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抓好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同时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和完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体制机制,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体现教育优先原则,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社会、职业地位。‎ 会上,湖北省优秀教师代表韩伟、吴又存、何成才、刘经南作了发言。‎ ‎(2019. 10. 10荆楚网,有删节)‎ ‎4.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有五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 都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 B. 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数和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之中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分别46135亿元、4.11%。‎ C. 教育部在2019年教师节推出的八大重点活动,类型众多、覆盖面广,以全面展现模范优秀教师形象为主题,值得称颂。‎ D.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对湖北地区发展起主要作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的提法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灵活性。‎ B. “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的提法,体现了教师待遇落实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建立有效机制进行督促。‎ C. 蒋超良在湖北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政府对教育的优先原则,体现了湖北省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 26 -‎ D. 选文四则材料分别从政策、资金、具体举措等方面列述教育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做法,利国利民。‎ ‎6. 请结合材料,归纳我国重视教育的具体做法,并根据你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4. C 5. D ‎ ‎6. 做法:①领导重视②政府政策支持③相关立法保障;2、建议:①争取社会资源支持②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③教师自身知识和素养的提升,形成良性社会影响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项,“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有五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都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错误。根据原文“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笔者对照了最近几年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通知,发现今年的通知跟以往有五处不同的地方。”,没有“都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的语句,属于无中生有。A错误。‎ B项,“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数和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之中的比例逐年上升”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趋势”图可以看出,教育经费并不是逐年上升的,其中1995年—1997年、2003年—2006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8年,这几个时间段是有所下降的。B错误。‎ D项,“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对湖北地区发展起主要作用。”错误,应该是“体现了湖北地区对教育的重视”。D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辨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项,“选文四则材料分别从政策、资金、具体举措等方面列述教育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做法,利国利民。”错误。其中前三则材料是教育部的做法,第四则材料是说“湖北省庆祝第35‎ - 26 -‎ 个教师节大会召开……”是湖北省的做法。D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通读材料,我们可以分类解读,其中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从立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权益;“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从政策上保证教师待遇;材料三“9月9日,湖北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等领导出席了大会。”体现了领导重视。三个角度体现出我国重视教育的具体做法。整理一下就可以出答案。提建议这类题,也应该结合文本,不能自顾自说。材料四中,省委书记将超良在会上指出的内容就是从社会的角度上讲的,这是外因;教师自身是内因,综合考虑可以概括出:从教师的角度说,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从社会的角度说,社会上要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国家增加教育经费,争取社会资源等。‎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芬芳桃李 ‎①听说前台来了一个新人,还是个美女。早晨上班的时候经过前台,果然是个养眼的小姑娘,彬彬有礼,还一脸的羞赧。‎ ‎②十点刚过,这个新来的前台小姑娘抱着一叠报纸信件来到办公室并径直向我走来:“报纸和信件是交给您吗?”声音轻柔悦耳,和人一样很美的感觉。‎ ‎③“不是,是给他。”我一边回答一边向隔壁办公桌的同事指引。‎ - 26 -‎ ‎④“哦,那这里边有两封信件是给您个人的,上边写的是您的名字。”小姑娘说罢抽出了两个信封递给我。‎ ‎⑤我诧异了,她才刚来不到半天怎么会知道我,知道我的名字?我心里虽说是十分地吃惊,但并没有张口追问。毕竟在机关呆的时间不短了,处变不惊的涵养还是有的。我暗自对自己表现出的老成持重有些得意。‎ ‎⑥虽然我嘴上没有问,但心里还是好生奇怪,还是不住地打鼓。临下班前我经过人事部长的办公室,“顺便”拐进门和李部长“闲聊”起来:“听说自从我们公司效益下滑以来,已经有好几个年轻人跳槽另谋高就了,怎么今天还会有新人来我们公司入职?”‎ ‎⑦“是呀,开始我也感觉奇怪,这小姑娘还是211重点大学毕业的,态度很坚决,就是要应聘我们公司复合肥研发中心的岗位。”李部长从办公桌前站起身望着我说。‎ ‎⑧“她不知道眼下是我们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吗?不知道我们公司目前的薪资大大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吗?”我一连串地向李部长问道。‎ ‎⑨“这些她都知道,但还是坚持要来我们公司,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李部长突然反问起我来。‎ ‎⑩“为什么?”我更加惊奇了。“很奇怪,她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我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 ‎⑩“呵呵,是呀,她一来就说全公司她只认识你,还有我,还带来了和你的合影。”李部长笑着递过了小姑娘留在他这儿的一张相片。‎ ‎⑥看罢相片我才想起来,小姑娘是六年前公司资助过的一名高二学生。她的父亲因车祸过世,母亲残疾,小姑娘和她的妹妹及一个5岁的弟弟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地艰难。公司团委得知小姑娘一家的情况后,决定组织全公司的团员青年捐资帮助她及另外四名困难学生,直到大学毕业。‎ ‎⑩当时李部长是公司的团委书记,我是团委干事。我和李部长一起到学校与受助的五名学生见面座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及家庭情况,还和他们合影,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也就是这一次,几位受助的同学保留了我的电话、姓名和那张合影。‎ ‎⑩转眼六年过去了,当年瘦弱的小姑娘如今已经亭亭玉立。可她却牢牢记住了我的姓名,令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⑩“她的妹妹现在正在省城上大二,也是我们公司员工资助的,所以她说一定要到我们公司工作,一定要加入我们公司捐资助学的行列,一起担起社会的责任,这就是她要来我们公司工作的原因。”李部长一口气说完了,而我,却半晌没有回过神来,手中捧着那张合影愣在原地。‎ - 26 -‎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语言朴实无华,富有生活气息,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 B. 文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让读者了解到六年前的资助事件,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C.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与前文“她才刚来不到半天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的情节相照应,解开了谜底,故在情理之中。‎ D. “小姑娘”在知道公司处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坚持来到公司应聘,主要是为了来报答曾经给予过她帮助的公司团委。‎ ‎8. 小说中“小姑娘”这一形象有何特点?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9. 小说写的只是一件发生在公司的小事,却用了“芬芳桃李”这样的大题目,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D 8. (1)长相甜美,彬彬有礼。公司来了一个新人,还是个美女。养眼的小姑娘,彬彬有礼,还一脸的羞赧。‎ ‎(2)自立自强。“小姑娘”家境贫困,却能战胜困难,考取名牌大学。‎ ‎(3)知恩图报。“小姑娘”牢牢记住资助过的“我”和“李部长”,毕业后又回到我们公司,体现她知恩图报。‎ ‎(4)有社会担当。“小姑娘”从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到资助过她的公司实习,并加入公司捐资助学的行列,一起担起社会责任,体现她的社会责任感。 ‎ ‎9. (1)从主旨上:以小见大。“芬芳桃李”即桃李满天下,能体现善举应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主旨。‎ ‎(2)从人物形象上:“小姑娘” 是一个人美心善,有担当的人。她毕业后加入公司捐资助学的行列,一起担起社会责任,将善举传递,芬芳桃李。‎ ‎(3)从内容上:文章是围绕“小姑娘”为什么会来到公司实习这个疑问展开,最后解开这个疑问,她的到来是将公司的爱心行动传承下去,犹如“芬芳桃李”,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得到帮助。‎ ‎(4)从表达效果上:小场景冠以大题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有艺术感染力。‎ ‎【解析】‎ ‎【7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D项,“主要是为了来报答曾经给予过她帮助的公司团委”理解不准确。结合原文“所以她说一定要到我们公司工作,一定要加入我们公司捐资助学的行列,一起担起社会的责任,这就是她要来我们公司工作的原因”可知,小姑娘不仅要报答公司的帮助,更要加入捐资助学的行列,担起社会责任。‎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题目是小说中“小姑娘”这一形象有何特点?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找出原文有关小姑娘的正面和侧面描写。‎ 结合“听说前台来了一个新人,还是个美女。早晨上班的时候经过前台,果然是个养眼的小姑娘,彬彬有礼,还一脸的羞赧”可概括出起外在特点:长相甜美,彬彬有礼。结合文中“我”的回忆“小姑娘是六年前公司资助过的一名高二学生。她的父亲因车祸过世,母亲残疾,小姑娘和她的妹妹及一个5岁的弟弟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地艰难”,以及李部长的话“这小姑娘还是211重点大学毕业的”可知小姑娘家境贫困,却能战胜困难,考取名牌大学,这体现了她的性格特点:自立自强。结合李部长和“我”的对话,小姑娘不顾公司遇到困难的现状,“态度很坚决,就是要应聘我们公司复合肥研发中心的岗位”“她一来就说全公司她只认识你,还有我,还带来了和你的合影”,六年过去了,小姑娘还保留着当年的合影,牢牢记住资助过的“我”和“李部长”,毕业后又回到我们公司,这体现了她的优秀品质:知恩图报。结尾部分结合李部长的话“她说一定要到我们公司工作,一定要加入我们公司捐资助学的行列,一起担起社会的责任,这就是她要来我们公司工作的原因”,小姑娘”从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到资助过她的公司实习,并加入公司捐资助学的行列,一起担起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她的优秀品格:有社会担当。‎ ‎【9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及标题的作用。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标题的作用要分别从人物、情节、主旨、效果几方面分析。题目是小说写的只是一件发生在公司的小事,却用了“芬芳桃李”这样的大题目,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标题“桃李芬芳”中的“芬芳”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公司当年捐资助学的行为“开花结果”,影响了小姑娘;二是指小姑娘毕业后知恩图报,也加入捐资助学的行列,将这一善举传递下去,她人美心善,就如同一朵芬芳的桃李;三是预示着“桃李满天下”,善举将会一代代传递下去,必将芬芳了整个社会。因此,以“桃李芬芳”为题目,并不是“小题大做”,它即塑造了小姑娘美好的形象,情节上又解答了小姑娘到公司来的疑问,主题上也体现了以小见大,同时小场景冠以大题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艺术感染力。‎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孔孙,字梦符,其先出辽之乌若部,为金人所并,遂迁隆安。父之纯,为东平万户府参议,夜梦谒孔子庙,得赐嘉果,已而孔孙生,因丐名于衍圣公,遂名今名。廉希宪居政府,辟为掾。及安童为相,尤礼重之,授户部员外郎,出为南京总管府判官。‎ 时方议下襄樊,朝廷急用兵,孔孙谓:“今以越境私贩坐罪者,动以千数,宜开自新之条,俾得效战赎死。”朝论采之。佥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寻升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行部巴陵,有囚三百人将死,因怒龚乙建言兴银利,发其坟墓而烧其家,烧死者三人。有司以图财杀人坐之,孔孙原其情,减罪。迁浙西提刑按察副使,改同知保定路总管府事,俄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 至元二十二年,安童复入相,言于帝曰:“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乃除宣吏部尚书,孔孙礼部侍郎。寻升孔孙礼部 - 26 -‎ 尚书,擢燕南提刑按察使。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肃政廉访司,仍为使,莅治于大名,以所没赃籴粟五千斛赈饥民。拜佥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亡何,除大名路总管,兼府尹,大兴学校。有献故河堤三百余里于太后者,即上章,谓宜悉还细民,从之。召还,拜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商议中书省事。‎ 会地震,诏间弭灾之道,孔孙条对八事,其略曰:蛮夷诸国,不可穷兵远讨;滥官放谴,不可复加任用……太庙神主,不可不备祭享。帝悉嘉纳之,赐钞五千贯。又累疏言:“凡七十致仕者,宜加一官;丁忧服阕者,宜待起复;宿卫之冒滥者,必当革;州郡之职,必当遴选,久任达鲁花赤,宜量加迁转;又宜增给官吏俸禄;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给赐曲阜孔庙洒扫户;相位宜参用儒臣,不可专任文吏;故相安童、伯颜、和礼霍孙与廉希宪等,各宜赠谥。”久之,请老还家,拜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致仕,集贤大学士如故。大德十一年卒,年七十有五。‎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B 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C. 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D. 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C. 服阕,古人在朝为官,若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D.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相同的词语还有解褐、解官、请致、致政等。‎ ‎1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孔孙执法有度,能根据案情酌情处理。有三百人因为对龚乙提出开银矿的事情不满,挖了龚家的祖坟,烧了龚家房屋,烧死三人而被判处了死刑,张孔孙认为这些人犯法有特殊原因,减了他们的罪。‎ - 26 -‎ B. 张孔孙关心国事,提出多项军事策略。比如在朝廷计划攻襄阳急需兵源之时,他提出让走私犯罪的人在战场上效力,后来发生了地震时,他又提出不可派兵去蛮夷诸国远征。‎ C. 张孔孙关爱百姓,对百姓有怜悯之心。当时他在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处事时,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 D. 张孔孙重视教育,提出多条教育举措。他在大名大兴学校,后又建言,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对孔庙的洒扫户给予赏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越境私贩坐罪者,动以千数,宜开自新之条,俾得效战赎死。‎ ‎(2)有献故河堤三百余里于太后者,即上章,谓宜悉还细民,从之。‎ ‎【答案】10. A 11. D 12. C ‎ ‎13. (1)如今因为越境走私而判罪的人,动不动就用千计算,应该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让他在战场上尽力而为,赎其死罪。‎ ‎(2) 有人将旧河堤土地三百多里献给太后,(孔孙)知道后立即上书,提出这些土地应该全部还给百姓,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阿合马”“刘宣”“张孔孙”都是人名,“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据显位”是居于高位。“故常”是“陈旧不变,成例”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可推知画线句子的大意为:阿合马专政十年,其亲戚、朋友和迎合他的人,往往很快升官,占据重要位置,只有刘宣与张孔孙二人安守旧职,始终如一。根据句意可知正确的答案为A项。故选A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D句中“相同的词语还有解褐、解官、请致、致政等”说法不正确。“解”是“脱下”的意思,“褐”在这里指粗布衣服,“解褐”意思为脱下粗布衣服,比喻入任为官。故选D。‎ - 26 -‎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在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处事时,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不正确。原文“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肃政廉访司,仍为使,莅治于大名,以所没赃籴粟五千斛赈饥民”可知,他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是在任燕南提刑按察使时的事情。故选C。‎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以”因为;“以千数”,用千来计算;“坐罪”,因……而判罪;“俾”,使;“效战”,在战场上效力。第二句得分点:“有献故河堤三百余里于太后者”这句翻译的时候语序要调整,翻译为“有人将旧河堤土地三百多里献给太后”;“即上章”省略主语“孔孙”,翻译时要补出,应译为孔孙立即上书;“悉”,全部;“细民”,百姓;“从之”,省略主语“皇上”,翻译时要补出,应译为皇上听众了他的建议。‎ ‎【点睛】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参考译文:‎ 张孔孙字梦符,其祖先为契丹族之乌若部,该部为金人所并,迁至隆安。父张之纯,为金朝东平万户府参议。有天夜里梦中拜谒孔子庙,赐他嘉果,其后生孔孙。孔孙这名字,表示是孔子所赐的意思。廉希宪主管中书省,召孔孙为属官。等到安童成为相,更加器重孔孙,授予户部员外郎之职,出任南京总管府判官。‎ - 26 -‎ 当时朝廷正计划攻下襄阳,急需兵源,孔孙提出:“如今越境走私而判罪的人,动辄以千来计算,应该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让他在战场上尽力而为,赎其死罪。”这意见被朝廷采纳了。孔孙任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不久升为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他巡视巴陵时,有囚犯三百人将处死刑,经了解,这些人是因为对龚乙提出开银矿一事不满,挖了龚家的坟茔,烧了龚家房屋,烧死三人,官府认为他们是图财害命。孔孙认为这些人犯法有其特殊原因,减了他们的罪。后调任浙西提刑按察副使,又改任同知保定路总管府事,不久被任命为侍御史,主持行御史台事。‎ 至元二十二年(1285),安童再次为相,向皇帝陈奏道:“阿合马专政十年,其亲戚、朋友和迎合他的人,往往很快升官,占据重要位置,只有刘宣与张孔孙二人安守旧职,始终如一。”于是任命刘宣为吏部尚书,孔孙为礼部侍郎。不久,升孔孙为礼部尚书,又升为燕南提刑按察使。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为肃政廉访司,仍以孔孙为肃政廉访使,衙门设在大名府。他在燕南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被任命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不久,任大名路总管兼大名知府。他在大名大兴学校。该地有人将旧河堤土地三百余里献给太后,孔孙知道后立即上书,请求将这些土地全归还给百姓,得到批准。皇上下召回到朝廷,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商议中书省事。‎ 这时发生了地震,皇帝下诏,征求消灾之道。孔孙进呈八条意见,大意是:蛮夷诸国,不可派兵去远征;已被罢职的无用官员,不可重新起用;……按时祭祀太庙。皇帝认为这些意见都很好,赐钞五千贯以示奖励。他又建议:“凡七十退休官员,应加官一级;守丧期满的官员,应加起用;宿卫军中有冒名者,应当开除;州郡官吏应选择任用,在某一地方任久的达鲁花赤,应适当地转至别地;增加官吏俸禄;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对于曲阜孔庙的洒扫户给予赏赐;相位应参用儒臣,不可一律只用文官;已故宰相安童、伯颜、和礼霍孙与廉希宪等,应各赠谥号。”其后,孔孙告老还家,朝廷拜他为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退休后仍为集贤大学士。大德十一年(1307)卒,享年七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②‎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日“吾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 26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 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 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 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15. 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对比: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对比,诗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②以乐景抒哀情(反衬):五六句描写二月柳色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惹动诗人离情,更显悲哀。③用典:七八句化用《击壤歌》,描写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隐居生活,赞叹其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诗歌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认真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手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B,“景象凄凉残败”错,从诗歌看,此处描写的是初春春景,并无“凄凉残败”之感。故选B。‎ ‎【15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写景顺序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即可准确把握手法:三、四句中写诗人来到嵩山之后的情形,本想会会旧友叙叙旧情,可是遗憾的是仅有的几个挚友可能都遭遇变故,没有再见到。看着挺立眼前的嵩山三十六峰,诗人不由发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求。唯其如此,他才格外珍惜与杨山人的友情。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具体时节、地点。开封二月,草长莺飞,阵阵春意令人流连忘返。春色使人欣喜,却也使人生出感伤,因为诗人就要在此时此地告别朋友。本来报春的流莺,现在却叫人感伤不已。这时的春色越迷人,越惹动离情,所谓“以乐景写哀”,更觉悲哀。诗人面对将要归嵩阳的故人,面对让人伤情的景致,离别之情难耐,不禁潸然泪下。七、八句用了《击壤歌》的传说典故。这个传说原本是对尧安民之政的歌颂和赞扬,本诗则以“凿井耕田”、“忘帝力”等表示隐居生活。诗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欣羡杨山人过着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的叙旧分别,诗人触景生情,以景写情,通过此诗抒发内心的依依惜别。诗写得婉转流畅,情深意切。‎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于嗟鸠兮 (2). 无食桑葚 (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暧暧远人村 (6). 依依墟里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于”“葚”“蛾”“淫”“暧”“墟”。‎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 26 -‎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眼睛有大有小,胆子也有大有小,其实人的心也有大有小。所谓心大,是指一般人想不开的事他想得开,一般人容不下的事他容得下,一般人烦恼的事他不烦恼,一般人担心的事他不担心。所谓心小,就恰恰相反,芝麻的事情他都想不开,人家觉得是小事,他却看成了不得了的大事,人家对他小小的得罪,他也▲。心小的人,人家说了他的不对之处,他▲,伺机报复;心大的人,很快便会撂过手,即便不能▲,也决不以怨报怨。这种心大心小,有性格的因素,有胸怀的因素,也有智慧的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自身的修养、锻炼、克制,可以改变自己的心,使其变大。把自己的心放大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大了,路子也就宽了。(甲)官渡之战前,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但不听谋士田丰的苦心劝谏,而且把他关进大牢,声言自己凯旋归来再与之算账。结果曹操大获全胜,而袁绍▲。袁绍因羞于见到这个谋士,竟将其杀害了。心小,竟小到这个程度,也难怪袁绍的世界很快便小到消失了。普通人,心小一些,只是自己烦恼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当权者心小了,就会危及他人,危及事业。把心放大一些。心大了,世界也就大了,连阳光也会更灿烂。‎ ‎17. 依次填入文中▲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睚眦必报 耿耿于怀 以德报德 一蹶不振 B. 小肚鸡肠 念念不忘 以德报怨 一蹶不振 C. 睚毗必报 耿耿于怀 以德报怨 一败涂地 D 小肚鸡肠 念念不忘 以德报德 一败涂地 ‎18. 下列在文中(甲)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把自己的心缩小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小了,路子也就窄了。‎ B. 而把自己的心缩小了,自己的路子也就窄了,世界也就小了。‎ C. 而自己心缩小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小了,路子也就窄了。‎ D. 而自己的心缩小了,自己的路子也就窄了,世界也就小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但不听谋士田丰的苦心劝谏,反而把他关进大牢,声言自己凯旋归来再与之算账。‎ B. 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但不听谋土田丰的苦心劝谏,而且把他关进大牢,声言自己凯旋后再与之算账。‎ - 26 -‎ C. 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仅不听谋士田丰的苦心劝谏,还把他关进大牢,声言自己凯旋归来再与之算账。‎ D. 刚愎自用的袁绍不仅不听谋士田丰的苦心劝动速,还把他关进大牢,声言自己凯旋后再与之算账。‎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①睚眦必报: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人心胸极其狭窄。符合语境;②小肚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及大局。仅仅指气量小,没有报复之意;③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对象是“事”,不愉快的事。符合语境;④念念不忘: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对象是“物”,不符合语境;⑤以德报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指人品德高尚。“人家说了他的不对之处”,心大的人,可能不会像品德高尚的人那样以德报怨,但也不至于以怨报怨。紧扣“怨”,谈心大的人的处世态度。符合语境;⑥以德报德:以恩惠报答恩惠。不合语境;⑦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曹操大获全胜袁绍自然是一败涂地,彻底失败。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符合语境;⑧一蹶不振:比喻受到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用在此处袁绍大败应该用“一败涂地”,所以用“一蹶不振”不合语境。故答案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的衔接与连贯能力。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根据前后文可知,补写的句子为过渡句,且与前一句形对照。根据前一句“把自己的心放大了,自己的世界也就大了,路子也就宽了”的句式可以确定正确选项。先是“把字句”,再说“世外”,最后说“路子”。所以答案为A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有两处语病:(1)关联词“不但不……而且”,搭配不当。正向递进用“不但……而且……”“不仅……还……”,反向递进用“不但不…反而……”“不仅不…还…”。(2)“凯旋归来”语义重复,“凯旋”即“战胜归来”,应删去“归来”。A - 26 -‎ 项,“凯旋归来”语义重复,“凯旋”即“战胜归来”,应删去“归来”。B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而且”改为“反而”。C项,“凯旋归来”语义重复,“凯旋”即“战胜归来”,应删去“归来”。故答案为D项。‎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为荔枝写下的名句,表达了对这种水果的特别喜爱。然而,如果真的像诗中所写的那样,每天吃下数百颗荔枝,恐怕是会患上“荔枝病”的。也许你会奇怪,荔枝那么甜,____,怎么会让人患上低血糖呢?实际上,荔枝所含的糖是果糖,必须经由人体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如果过量食入荔枝,人体内的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多余的果糖,____,还会刺激胰岛细胞释放大量胰岛素,引发低血糖反应。此外,荔枝中含有的a—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也有降低血糖的效果。吃“糖”不补“糖”,还让人缺“糖”,这仿佛是一个隐喻。吃,是一种外在的表象;补,____。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吃上,就容易被表象所迷惑,想当然地以为消化了、吸收了,并且于已有补。而实际上,可能非但不是如此,还有截然相反的效果。‎ ‎【答案】 (1). ①含糖量一定很高 (2). ②不仅无法转换成葡萄糖 (3). ③则是一种内在的效果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本段文字围绕着“荔枝甜却使人患上低血糖”内容来写。第一空,荔枝甜,自然含糖量就高, 所以填写“含糖量一定很高”。第二空,根据前文内容“荔枝所含的糖是果糖,必须经由人体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如果过量食入荔枝,转化酶不够,多余的糖果就转换不了葡萄糖,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第二空内容应该是“无法转化成葡萄糖”,又因为下文是“还会……”,所以应该用关联词语“不仅”,归纳起来就是“不仅无法转换成葡萄糖”。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和前一句形成对比,“吃,是一种外在的”,所以“补,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前文“荔枝有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本空应填“内在的效果”。‎ 总之,做补写句子类的题目应该 “瞻前顾后”。‎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五个关键词。‎ 北京时间4月10晚,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台湾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等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首张黑洞照片。不同于普罗大众对黑洞照片的“戏谑狂欢”,天文学家表示,事件视界塑远镜(EHT)成功获得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验证了爱因新坦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广又相对论曾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人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世界而形成的阴影,其周围环绕着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 ‎【答案】首张 黑洞照片 发布 验证 广义相对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提取语段关键词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将语段分层,总结每层意思,然后综合起来归纳出语段的主要信息,最后从主要信息中提取主干部分,作为关键词。第一层说的是首张黑洞照片发布。第二层说的是天文学家认为首张黑洞照片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第三层说的是爱因斯坦对黑洞的预言。综合三层意思,可得出主要信息:首张黑洞照片的发布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据此提取主干可得出答案。‎ 四、写作作文 ‎22.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 26 -‎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以“那声音,牵动我的心”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范文:‎ 那声音,牵动我的心 ‎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著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他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 26 -‎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魂。‎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本道作文题是命题作文,题干在材料中对作文主题进行了限制,我们只要细致分析一下引导材料,便不难从中发现,引导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无外乎就是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校园的课钟、窗外的风雨、新岁的爆竹、梦中的短笛等声音。也就是说,这道作文题的关键其实就是“声音”。本道作文题则在材料中对话题进行了限制,即要求我们所写的“声音”必须是能“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整体构思着眼于“小”,着眼于“真”。可以从小处切入,深处挖掘。如妈妈的呼唤,一首动人的乐曲,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细节,自然的声音,特殊的声音等。“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你内心深处”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 参考立意:‎ ‎(1)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牵动我心;‎ ‎(2)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3)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牵动我心;‎ ‎(4)人的声音社会的声音,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等,牵动我心;‎ ‎(5)最触动内心的声音 参考素材:‎ ‎(1)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2)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情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雨声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 26 -‎ ‎(3)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4)一柔弱窈窕之女子背负一切,远离大汉之土,带着家乡的希冀奔往遥远的大漠。风吹白了她如缕的青丝,风吹裂了她如蜜的樱唇,风吹破了幸福的梦。纤手拨动琴弦,挑起心中的思念。当西北黄土与大汉疆域融合时,她寂寞的惦记着千乘大汉,当西山余辉渐逝,大汉倾覆时,她寂寞地祈祷着……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着王昭君寂寞的思念……‎ ‎(5)一瘦弱黄花女子,对尘事的眷恋,手执红线的一头,另一头却早已无人。梨树下,青石旁,轻轻地拨起古琴之弦,一切幸福回忆心中而起,流下晶莹的泪,带着寂寞轻声吟唱“满地黄花堆积”的惆怅之辞。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的李清照寂寞的眷恋……‎ ‎(6)他是寂寞的。少时举士,才华横溢,满怀政治抱负的他,却最终决然离去。谗言奸宦终究迫使他离开朝廷,却不能抹去苍龙的光彩。一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使他名留青史。伫立船头,摸弦起音,心中委屈、忧国之涟漪泛起,泪水坍塌,唯带着寂寞之心,投入汩罗水,寻求永生…… 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着屈原寂寞的抱负……‎ ‎(7)一代文豪却多次贬谪,一颗才气之心早已伤痕累累。黄州、赤壁因他的存在而变得璀璨。神游于其间,寂寞的他索然寻求异士同行,然却未有所得,一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斩断愁思。抚琴作乐,扣弦而歌,琴音绕萦着寂寞的情愫。细雨闲花之音,牵动着苏轼寂寞的旷达……‎ 行文思路:‎ 作者以笛声为线索行文,而又把父爱熔铸于笛声之中:年少时爱父亲,其笛声最美;年龄稍长时厌父亲,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外地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笛声始终牵动着“我”的内心深处,“是我的心魂”。这笛声,其实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笛声了,而是如山般深沉的父爱的象征。‎ ‎【点睛】作文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 26 -‎ ‎ ‎ - 26 -‎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