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3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考点突破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含义、句子含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二节 考点突破 考点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含义、句子含意 技法 1__如何理解文中重要概括(词语)的含义 一、关于考点的理解 在实用类文本中,重要词语与概念有时并不是一回事,所谓重要词语,指的是对实用类 文本中人物、观点理解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实用类文本中重要的科学 术语。但在考试中,实用类文本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考查的是句中的重要词语。 从江苏高考的情况看,这一考点主要考查理解“重要概念”。命题的原则首先是“尽量 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其次,“重要概念”来自文本,并随文赋 予临时意义,因而不需要也没办法强求教科书式的解释;再次,对“重要概念”的属性、内 涵的理解必然来自文本,而对于外延的理解可能会需要我们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理解文中概念、词语的基本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 煜 1941 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 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 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一问,年轻人刚在 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书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因为太多,超过了行李托运的最大限量,只 好想出这个办法。年轻人拿出了中山大学的教授聘书,安检人员一看,只有 27 岁的人居然 已经是教授,非常敬重,就此放行。 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 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1936 年 9 月,卢鹤绂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物理。辅修数学。第二年,卢鹤绂在 科学实验中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为此,他发明了时间积分法,并在世界上第一 次精确地测定了锂 7、锂 6 的丰度比。他的发现被当地报纸报道,惊呼“中国人在称原子的 重量”。他当年所测定的数值,被国际学界沿用了 50 多年。 1941 年,卢鹤绂的博士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通过, 这篇论文被美国政府列为涉及“制造第一批原子弹及原子反应堆”的绝密资料,直到战后的 1950 年才以摘要的形式发表在美国《核科学文摘》上。 获得博士学位后,还在蜜月中的卢鹤绂。毅然决定抛弃在美国的一切优越条件,和新婚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妻子一起回国参与抗战。1941 年 11 月,卢鹤绂抵达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任理学院教授。 1942 年暑期,卢鹤绂夫人生下了长子,出院后,卢鹤绂开始操劳家务。每天,他背着 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鸡屎、牛粪满地。一日三餐忙完后,卢鹤绂在油灯下备课。在一座古 庙里,他给大学四年级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程。 随着日军进犯的深入,卢鹤绂向西逃避战乱,相继被流亡中的广西大学、浙江大学聘为 教授。在向西途中,路经一个叫元宝山的地方。当地土匪出没,烧杀抢掠,大家都不敢前行。 卢鹤绂当即带上一个体育教授就上了山,成功说服土匪头子。第二天,土匪头子派人把卢鹤 绂一行送下山,还送给他们代表土匪间“特别通行证”的杏黄色小三角旗,以保卢鹤绂一路 畅行无阻。 即使在战乱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 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学术札记在炮火中也从未间断。他于 1942 年写成、1944 年 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中国科学家 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1947 年,卢鹤绂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 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他在《美国物理月刊》上发表《关于原 子弹的物理学》一文,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估算铀 235 原子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 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此文一出,被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 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1955 年,卢鹤绂进入了绝密的“546 培训班”任教。在后来的 11 位“两弹元勋”中, 就有 7 位是卢鹤绂在“546 培训班”教过的学生。 在“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卢鹤绂仍坚持科研。他留下大量的中、英文科研笔记。他的 日记和一般人不一样,在封面上标着“红”和“专”两类,“红”是记录日常生活,“专”则 记录专业内容。他怕科研日记被人看到抓小辫子,就说“我是按照又红又专的要求写日记”。 1995 年,81 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 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 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 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 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 绂于 1997 年病故,为世人留下 8 大提纲 44 项研究进展资料,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 容的十分之一。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 2002 年投入巨资,用发 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他对京剧完全是无师自 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卢鹤绂特别喜欢谭派老生戏,他曾自豪地说,他不用 做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 40 出谭派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他还把京剧带到了物理课堂上。不时唱几句京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们都说,卢老师 会演戏,有表演才华,有时还说一两句俏皮话,一边说着,他自己也笑了起来,露出金牙, 金光闪闪,幽默的内容和丰富的表情,引得哄堂大笑。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 均为他树立铜像。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复旦大学校 长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上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有情怀的人,这是最 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1.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请你联系文本,评价卢鹤绂的“戳 天”行为。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对“戳天”行为的理解。“戳天”行为是指他的挑战行 为,而从文章内容来看,卢鹤绂之所以挑战,是因为他不怕嘲笑,有挑战的勇气,写下了挑 战爱因斯坦的论文;他的挑战是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的,不是盲目挑战,从文中介绍的他的 研究成果即可了解;他的那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被美国投入巨资进行研究。 【答案】 ①卢鹤绂有勇气向权威挑战。在当时人们把爱因斯坦的学说奉为高不可攀的 “天空”的情况下,他不怕被嘲笑,写下了挑战论文。②卢鹤绂有能力向权威挑战。他的挑 战理性,为世人留下 8 大提纲 44 项研究进展资料,发表的论文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 ③卢鹤绂向权威挑战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他的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 向”,他的质疑被列入美国科学院的实验项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脑暗能量 马库斯·E·雷切尔 你躺在屋外的摇椅上打盹儿,腿上放着一本杂志。突然,一只苍蝇停在胳膊上,你拿起 杂志去拍它。在苍蝇停在你身上之后,你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在停下来之前呢?长期以来, 神经科学家一直认为,人在休息时,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基本处于关闭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此时的神经活动属于“随机噪声”,就像没收到信号的电视机显示的雪花状图案。而当苍蝇 停在你的胳膊上时,大脑恢复意识,准备执行“拍蝇任务”。但最近的神经成像研究揭示了 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事实:当人们躺着休息时,大脑并未闲着,很多重要的神经活动仍在进行。 当我们的大脑在休息时,比如发呆、睡觉,或接受了麻醉,各个脑区之间仍在不停地传 递信息。这种不间断的信息传递被称作大脑的默认模式,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们拍打苍蝇, 或有意识地对其他外在刺激作出反应时所耗能量的 20 倍。实际上,我们有意识去做的大多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数事件,比如吃饭和演讲等,都是对大脑默认模式下基准神经活动的背离。 要理解大脑默认模式就要了解默认模式神经网络。在组织神经活动的过程中,默认模式 神经网络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我们知道,大脑在形成记忆,组织其他各种需要为未来 事件做准备的神经系统时,比如感觉到苍蝇停在胳膊上就下意识地去拍打,这个动作就需要 采用默认模式神经网络预先设定好的方式了。在使脑区行为同步方面,默认模式神经网络也 发挥了这个重要作用——让各个脑区就像赛跑运动员一样,在发令枪打响的那一刹那,都处 于合理的“预备”状态。另外,默认模式神经网络遭到破坏时会引起精神错乱和抑郁症等一 系列复杂的大脑疾病。 利用计算机进行精密的图片分析发现,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大脑消耗能量的上升幅度不 会超过基础神经活动的 5%。在神经回路中,大部分神经活动都与外部事件无关,这些活动 消耗的能量占大脑总消耗能量的 60%~80%。因此我们借鉴天文学家的说法,把这些固定存 在的神经活动称为大脑的暗能量——看不见的暗能量占据了宇宙中物质能量的绝大多数。 我们推测大脑暗能量可能存在的另一个理由是,研究发现只有极少的感官信息能够真正 抵达大脑的中枢处理区域。视觉信息从眼睛传向视觉皮层的过程中,信号强度会大幅衰减。 我们周围存在无数信息,每秒约有上百亿比特的信息抵达视网膜,但与之相连的视觉输 出神经连接只有 100 万个,每秒钟视网膜传向大脑的信息只有 600 万比特,最终能到达视觉 皮层的信息只有 1 万比特。 经过进一步处理,视觉信息才能进入负责产生意识知觉的脑区。令人惊讶的是,最终形 成意识知觉的信息每秒钟不足 100 比特。如果这些是大脑所能利用的全部信息,如此少的信 息量显然不大可能形成知觉,因此固定存在的大脑神经活动必定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某种作 用。 神经突触的数量也暗示大脑暗能量是大量存在的。突触是神经元间的连接点。在视觉皮 层中,负责传递视觉信息的突触数量还不到全部突触的 10%。因此,大部分突触肯定是用于 建立视觉皮层内部神经元间的联系。 (选自《环球科学》2010 年 4 月) 2.什么是“默认模式神经网络”? 【答案】 “默认模式神经网络”是不间断传递脑信息,懂得凭借大脑记忆,组织其他 各种需要为未来事件做准备,如果遭到破坏会引起精神错乱等大脑疾病的神经系统。 3.文章指出大脑暗能量的什么特点?请分点简述。 【答案】 (1)暗能量的活动不停步。人休息时,其活动仍在进行。(2)为未来事件做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备。为人们对未来事件作出反应做好准备。(3)所耗的能量大。它活动消耗的能量占大脑总 消耗能量的 60%~80%。(4)存在的数量大。神经突触的数量暗示大脑暗能量的大量存在。 ☞精要点拨 应该说,对词语、概念的理解,实用类文本同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中的词语一样, 既要判断其词性、内部结构,又要联系语境,尤其是它出现在文中的位置。不过,在实用类 文本中,考查的词语类型多有不同,因而其方法也就不同。 1.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语境义 实用类文本中多义词的含义,是指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在语 境中临时具有的。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先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 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所谓“文中的”,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 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所说的“语境”。在理解词语时,这两方面必须同时起作用。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阅读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 结合作者的感情脉络、说明逻辑等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2)理解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要准确理解临时意义,须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们 往往是基本意义以外的,或与基本意义在词义、色彩、感情上有差别的意义。 (3)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大体上有同一、种属、 交叉、矛盾、相反等关系。应在把握好这些关系的基础上准确答题。 2.准确把握指示代词的含义 实用类文本中的代词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可以替代实词、短语、句子、 语段,又可以替代动植物及其他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 一般代词指代的内容,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1)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 “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 (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 (3)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技法 2__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一、掌握理解句子含意的基本方法:内外结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 象,诗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 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 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 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 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它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 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 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 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 然结构的 LED 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 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 LED 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 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 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 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 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 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 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 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 60 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 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 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 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 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 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 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 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 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 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 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 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 年第 13 期) 1.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 的含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此题要通读文本,理 解“自然的”“文化的”各自所指的内容。“萤火虫是自然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对 应文章后三段内容,是说它们来自大自然,属于大自然,依赖自然环境生存、繁衍。“萤火 虫是文化的”,对应前五段内容,是说它们被写到诗词中,成为精神寄托;被运用到科研中, 为人类服务。要利用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答案】 要点: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 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 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精要点拨 理解几乎所有文本中的句子,都要内外结合,实用类文本中的句子也不例外。 理解实用类文本中的句子,所谓“内看”,就是好好揣摩、分析句子内部特点,找出理 解、分析的途径。内部特点有三:(1)关键词语,如能找出它们,等于掌握了开启句子含意 大门的钥匙;(2)内部结构层次,对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要善于抽出主干,明了大意, 然后分析其修饰语、限制语,这样把握句意就不难了,同时,理解其内部结构层次,有助于 理清答题的要点数量;(3)表达特点,看句子有无表达特点,如用了修辞手法及其他表现手 法等,把其中的隐含意和附加意挖掘出来。 所谓“外看”,就是看句子的外部语境,包括位置、相邻及段意、主旨。实用类文本中 的句子理解,不像文学类文本甚至论述类文本中的句子含意较复杂,而是简单、明了、层次 井然,这时应坚持“句在段中解”的原则,一般而言,只要留心该句所在的段的内容或者其 上下句,就可以了。个别句子是要联系几段甚至全篇的。因此,就句外而言,要看相邻句, 看段落内容。 二、掌握高考常考的三类句子含意的理解方法 (一)结构复杂句——句子结构分析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放逐于世界边缘的局外人 谷立立 1960 年,年仅 47 岁的加缪因为车祸意外殒命。 苏珊·桑塔格曾在《反对阐释》一书中将加缪归为“作为受难者之典范的艺术家”。纵 观加缪一生,“受难者”的形象总与他息息相关:生于北非贫民窟,不足一岁失去父亲,少 年时因罹患无法治愈的肺结核几乎失学。生活似乎从一开始就为他画上了休止符,但这不是 结束,而是一种开始。疾病作为加缪的“绝望和挑战”,“一半是宿敌,一半是催化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在他,这不是隐喻,而是真实的存在。他时刻感知到生命的短促易逝,更时时陷入孤独,却 从未妥协。从此,与荒诞的抗争,成为加缪小说和戏剧书写的唯一命题,更是贯穿其一生的 人生哲学。 加缪的荒诞哲学,虽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却绝非凌空蹈虚,皆源于其对生存的高度认知 与敏锐感悟。我们读《局外人》,总是惊异于叙述的冷静克制、主人公默尔索对待世事的无 动于衷,于是想当然地将加缪与“冷漠”“厌世”等负面形容画上等号。真实的加缪并非如 此。生活于他,虽极为“悲伤”,但仍有“热情”。他认为,诞生到一个荒诞世界上来的人唯 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与自己的自由。如果说《局外人》 是其荒诞哲学的首度展示,那么《西西弗的神话》则可以看作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希腊 神话中背负着沉重诅咒、永远推着石头上山的悲剧人物,何以在加缪笔下摇身一变成了主动 抗争的英雄?这是一种暗示,隐隐对应着作家积极的人生观——生活虽是无望的,荒诞始终 多于幸福,但正如小说《鼠疫》里所写,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之下的小城奥兰,只要一 息热情尚存,绝望就不致吞噬人心。 加缪的文字虽是隐忍的,他的态度却是显而易见的。漠不关心、冷漠超然,或者悲观厌 世,从来与他无缘。终其一生,他秉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训诫,“热爱生活本身更甚于热爱 它的意义”,满含着热情介入这生活,以期摆脱局外人的身份。他以手中之笔针砭时政、挑 战荒诞,新闻、文论、时评、小说、戏剧,无所不写,只为了唤醒世间囿于生存之累的芸芸 众生。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称他“不断地确认人类处境之荒诞,然而其背后却非荒芜的否 定主义”,也正是对此种“介入”的肯定。 在短暂的一生中,加缪始终是一个处于边缘的局外人。加缪精神上有“囹圄”之感,这 和其早期经历不无相关,但更直接的伤害,自然非后期政治上的纷争与最终被排斥的际遇莫 属。20 世纪 50 年代初,由于在对待斯大林主义的态度上意见相左,加缪与萨特彻底决裂, 其后他逐渐成为左派文人攻击的标靶,被以萨特为掌门人的巴黎人文学界斥为异类,从此, 生活在局外人一般的被放逐状态之中。 在阿尔及利亚战争①期间,这“局外人”的身份更是越演越烈,终至无法收拾。一直以 来,加缪始终以阿尔及利亚公民自居。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都在牵动其敏感内心。作为书写 的原乡,阿尔及利亚更时时出现于其小说及戏剧创作之中。从早期的《局外人》《鼠疫》《卡 利古拉》,再到遗作《第一个人》,自杀、冷漠、罪咎、绝对的恐怖,虽构成加缪书写的主题, 其下却潜藏着何其相似的关键词,比如,阳光、大海、沙滩。作为“乌脚”(当地话,意指 白人移民)后裔的他,身份极为尴尬,“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帕慕克语)。他一直试 图在战争与和平的罅隙间寻得某种微妙的平衡——他不愿自己的“妈妈”遭受横祸,亦不愿 记忆里“无法割舍”的美好尽数毁于硝烟。 因此,加缪本着“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的原则,希冀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手段解 决争端。在彼时日渐高涨的民族独立风潮之下,这和平主张更近乎于美好的想象,是一厢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愿的空谈,双方均无法认同。然而,世事的吊诡也正在于此,追求和平的人反倒成了阻挠和 平的帮凶。彼时,加缪腹背受敌,就连昔日的战友②也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现实的屡屡受 挫,无疑将他推入孤绝的深渊。从此,他避居乡间,不问政事,只在日记中涂抹彷徨与失落, 或在戏剧中寻找往日的荣光,渐渐归于“最终的沉默”。这种无为,既非“江郎才尽”的无 奈之举,亦非明哲保身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人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旷日持久的对抗”, 源于理想主义者对自我信念的坚持,是加缪一生对抗错误、矛盾和踯躅的具体例证。 (有删改) 【注】 ①阿尔及利亚战争: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者不断袭击法 国殖民地当局和普通的法国人,法国方面派出军队镇压。②昔日的战友:指萨特。 2.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称加缪“不断地确认人类处境之荒诞,然而其背后却非荒芜 的否定主义”,请简要分析其含意。 【解析】 解答此题时,先认真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结构并把握句子间的内在关系。 该句是一个转折句,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如“荒诞”,加缪认为世界就是 荒诞的,在他的作品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如“非荒芜的否定主义”,意思就是虽然加缪的 人生很“悲伤”,但他对人生仍有热情,“他以手中之笔……芸芸众生”“与荒诞的抗争…… 人生哲学”。综合以上几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他的《局外人》等作品,都体现了他的这一哲学; ②生活中的加缪有着积极的人生观,他满含热情介入生活,以手中之笔唤醒众生;③与荒诞 的抗争,是加缪创作的唯一命题,更是贯穿其一生的人生哲学。 ☞精要点拨 实用类文本,尤其像科普文、调查报告,因其科学性需要借助一些结构复杂、含意较难 理解的句子。如何理解这样的句子,往往是命题所在。对这样的句子,主要采用分析其结构 的办法,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 转折、并列、因果等关系,然后根据其关系思考答案。 (二)修辞句——转换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林戊荪[注]谈翻译人生 中国网:林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把中国的《论语》《孙子兵法》都介绍到了国外,这 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您是怎样开始自己的翻译生涯的? 林戊荪:我是半路出家,我在国外学的是哲学,1950 年回国后,到了《人民中国》工 作。那时候的《人民中国》是我们唯一英文的对外传播的双周刊,这样我就开始了对外写作。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那时候我很年轻,所以,领导说有临时的任务你就去做,那时候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 去从事口译。好的口译,特别是交传,好的交传就是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过去有人说过, 翻译者就好像空气。没有空气是不行的,我们会窒息的;但是有的话,你又看不到他,你感 觉不到他的存在,这样的翻译者才是好的翻译家。 后来,我在《北京周报》基本以英文来写作国际问题。1994 年离休以后就开始了翻译 工作。翻译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你要时刻考虑到你的读者,特别是西方读者,你要考虑到 他们的阅读能力,他们的接受能力。在我看来,翻译是一仆二主的。因为有些外文局熟悉的 同志,他们知道我过去在局里曾经定过稿子,对中央的一些文件定过稿子,就说,你有空是 否可以从事一些翻译工作,这样我就开始了我的翻译生涯。 (选自中国网《中国访谈》,有删改) 【注】 林戊荪:资深翻译家,在 2013 年 9 月 23 日举行的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上, 获得了“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3.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翻译者就好像空气。 (2)翻译是一仆二主的。 【答案】 (1)没有翻译者人们就听不懂,但是翻译者又要准确、自然地进行翻译,不 能让人感到生硬。 (2)翻译既要尊重原文,对原文负责;同时又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接受能力),要 对读者负责。 ☞精要点拨 实用类文本既讲求真实性、科学性,有时也追求表达的形象性,因此,文本中不时出现 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对这样的句子,要弄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再还原修辞句的 本义,揭示句子的比喻义、双关义等。 (三)观点句或结论句(往往有探究的要求)——探究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 25 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 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 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 ——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 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 世纪 50 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 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 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 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 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 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 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 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 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 “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 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 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 20 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 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 了 20 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 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 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 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 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 了不小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 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 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 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 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 “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 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 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 年 9 月 11 日第 17、18 版,有删改) 4.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 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探究能力。要联系文本,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要分两 层分析:一是“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二是“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答案】 ①秦绍德针对目前学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倡导“寂寞出学问”的传统治 学精神。这个倡议不仅适用于复旦大学,也适用于其他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所以说 “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 ②文中提到的浮躁现象,不仅是学界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普遍存在而应重视的 问题。静心求实的作风,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也是社会其他领域的从业者应学习的。所以 说“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意思答对即可) ☞精要点拨 实用类文本涉及对观点句或结论句的理解,往往会带有探究的要求,这时的句子含意理 解,已不是“理解”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而是“探究”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这时往往从“是 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三方面考虑分析,即先解释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怎么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