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9月月考(2017-0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9月月考(2017-09)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人:张敏 校对人:贾静雪 注意事项:‎ ‎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五大题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 2.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 3.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具有两重性,而文艺的商品性是外在的、低层次的属性,非商品性和反商品性是它内在的高层次的属性。‎ 文艺的矛盾品格在古典时代还未显示出来,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文艺也未商品化,同时文艺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也未分化。古典时代文艺被看作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其实,文艺内在矛盾仍然存在,只不过被抑制、掩盖住了。中国古代讲“文以载道”,计划经济时代讲“文艺为政治服务”,就是以意识形态性来制约娱乐性、审美性。西方近代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娱乐性仍处于从属地位,并与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分离,成为文艺的基本属性之一。于是,文艺的品性发生分裂,它不再是和谐完美的整体,形成了以娱乐性为主的俗文学、俗艺术和以审美为主的纯文学、高雅艺术。当然,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也有雅俗之分,但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时代这样严重的对立。【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应当说,文艺的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依附于政治伦理,作家艺术家依附于国家、权贵,不能获得文品和人格的独立,而且,文艺脱离大众,成为上层社会的专利。只有文艺的商品化,经过一般中介物的中介,才打破等级界限,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产品,获得普及。同时,文艺以其娱乐性(当然也还有审美性)为大众所推崇,从而摆脱了作为政治伦理的婢女的屈辱地位,获得独立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文艺的商品化也有其消极方面,文艺的本质是“自由的精神产品”,它与市场经济处于深刻的对立之中,文艺的商品化虽然使作家、艺术家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异化——对商品的依赖关系。金钱可能腐蚀作家、艺术家,诱使其放弃审美理想,消磨其艺术个性,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这必然损害文艺的审美品格和社会价值。文艺的商品化在带来俗文学、俗艺术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纯文学、严肃文学或高雅艺术的困顿。‎ ‎1.第一段中所说的“文艺的两重性”指的是( )‎ A. 有商品性的,有艺术性的 B. 有商品性的,有非商品性的和反商品性的 C. 有非商品性的,有艺术性的 D. 有商品性的,有反商品性的 ‎2.使“文艺的品性发生裂变”的原因主要是( )‎ A. 古典时代的“文以载道”‎ B. 计划经济时代的“文艺为政治服务”‎ C. 前市场经济时代的“雅俗之分”‎ D. 市场经济时代文艺的商品化与文艺本质的严重对立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文论述了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的文艺,具有两重性 B. 古典时代,由于未商品化,同时文艺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未分化,因此,古典时代的文艺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C.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说法是用意识形态来制约娱乐性、审美性 D. 市场经济使文艺商品化,从历史发展看是一种进步,但就文艺的本质看,文艺的本质与市场经济存在深刻的矛盾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27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辞不受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受教顺可施后世,非独以适身之行也。今国之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金,则不复赎人。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吕氏春秋》之《察微》‎ 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复之,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 子路心服而退也。‎ ‎——《淮南子》之《说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 B. 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 C. 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 D. 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 ‎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B.在古代,缺乏衣食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没有出路叫“穷”。“困”“穷”连用时,包含有“贫穷”的意思。‎ C.古代称诸侯之死为“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在唐朝,一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 D.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储藏米谷之所为“仓廪”。古代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叫府,藏兵车的地方叫库,后来“府”“库”变成了同义词,都可以指藏财物务的地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没有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体现孔子“仁爱”的思想。‎ B.孔子闻说子贡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民工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 C.子路给百姓“一箪食,一壶浆”的原因是百姓缺粮挨饿。‎ D.孔子劝阻子路施行仁义是因为子路的做法只能显示自己的美德却有损国君的品行,这样的做法是不合君臣之道的,是违背仁爱思想的。‎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5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8(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诗歌,完成8~9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 高城传漏过三更。【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孤灯无焰穴鼠出, 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 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 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9.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5分)‎ ‎10.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 , ”两句。‎ ‎(2)《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 ‎ ‎ , ‎ ‎(3)李商隐《无题》中运用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对爱人情深意长的句子是 ‎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17分) ‎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 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2)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3)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 ‎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②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曾鸣来说,身为法官还得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忍得了卷宗中血淋淋的画面,做得到对罪犯有犯必施、对案件慎终如始。‎ ‎③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 ‎④贝多芬的作品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写哪部作品时,作品总在他的脑海,有新的想法,他就立即记下自己的修改,最后才成就出他那些伟大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 ‎⑤谍战剧要想方兴未艾,就得在自身创作上求新,求异,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新八股。‎ ‎⑥这首古乐曲描写春夜的景象,感情细腻婉转,旋律优美动人,令人回肠荡气。‎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③④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15.下列句子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而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愈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钢,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光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达古时期, ① 。从传世文献记裁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铜器时代,但是 ②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③ 。‎ ‎17. 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公牛挤奶》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不超过75个字)(5分) ‎ 注:图中文字为“遇事不调查研究者戒”‎ 五、写作(60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1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9月19日报道,16日,广西桂林恭城中学,上百名学生跪拜在地。据悉,当日是该学校组织的“家长会”,目的是让学生抱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报答父母。据视频显示,讲台上一名男子高喊“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学校称,这是县委宣传部安排的活动,请来老师讲传统文化。有网友表示支持,也有网友质疑:简直就是在洗脑。恭城中学办公室声称,是要求学生要感谢祖国感恩父母感谢老师。‎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月考答案 ‎1.B(其它三项均为内容片面,不合原意)‎ ‎2.D(A、B两项阐述的是当时的文艺以意识形态性制约娱乐性、审美性,文艺的品性并未发生分裂;C项中的“雅俗之分”也没有使文艺的品性发生严重的对立。)‎ ‎3.B(不合原文“其实,文艺内在矛盾仍然存在---”的说法。)‎ ‎4. B ‎ ‎5. C 【 二品以上】‎ ‎6. A 【子贡让而止善】【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7.(1)子路救了一位落水者时,那人拿一头牛来答谢他,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 ‎(给分点:其—那 “拜之以牛”倒装句 受—接受 句意2分。)‎ ‎(2)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 ‎(已——停止 尔——你 受罪——获罪 句意2分)‎ 参考译文: ‎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女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有一次,子贡(端木赐)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赐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子路救了一位落水者时,那人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孔子能从细小处看到结果,这是由于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远啊!‎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 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心服而退 ‎8(8分)‎ ‎(1)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给分点:既——已经 兵——兵器,走——逃跑,句意1分。)‎ ‎(2)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者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给分点:申——反复陈述,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式 颁白者——头发花白的老人,句意1分。)‎ ‎9. (5分)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2分),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2分),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1分)。(意思对即可)‎ ‎10.(6分)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3分)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11(6分)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 (1).答案:CD 解析:C“四围山石被削取”错误,文中是说“石公山像斧削过”。D“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错误,没有想象 ‎(2)①文章第二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3)①“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②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③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13 C ①防微杜渐:。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②慎终如始: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③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④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此处应为一挥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含褒义 ⑤方:正在;兴:起始, 兴起;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⑥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14答案B ‎【解析】首先排除A项,“依旧热情不减”缺少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其次排除C项,“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是双向的表意,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却是单向的,造成逻辑错误。D“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缺少了宾语“往事”,并且“经历”与“幸福”不搭配。‎ ‎15 B ‎【解析】本题是对考生交际用语的考查,主要考查说话得体的能力 。所谓得体,就是说话符合特定的场合,符合人物的身份。“敝”是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而不能用于他人或相关事物。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看来对于一些常见的表谦辞与敬辞的词语还是掌握一些的。 ‎ ‎16‎ ①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② 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17内容:一位头戴帽子穿一身工作服的人,坐在小桶前的矮凳上给公牛挤奶,公牛惊奇地看着挤奶者。(3 分)寓意:讽刺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的主观主义者。(2 分)‎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题干要求是说明画面内容,答题时一定是说明性文字,图画中有什么内容就说明什么内容,不必使用修辞。给公牛挤奶讽刺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就动手于事的主观主义者和不切实际、脱离现实的人。注意字数要求。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①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无论是图文转换还是表文转换,甚至徽标转换,前提、要点都在一个“读”上。单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须先有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要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少”这两头;坐标曲线类要抓住曲线变化的特点;柱状饼状类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其变化情况。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类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出表中的问题、观点。②注意答题表述细节。如数词的运用,善于从纵向、横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 ‎18审题立意: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