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的4选1和5选2选择题突破课时跟踪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的4选1和5选2选择题突破课时跟踪练

学案一 非连续性文本的 4 选 1 和 5 选 2 选择题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2015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4%,较 2014 年上升了 0.4%。从阅读量 来看,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与 2014 年相比增加了 0.02 本,但 对比 2013 年的 4.77 本还有微弱下降。人均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 54.76 期和 4.91 期, 与 2014 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 2012 年至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 2.35 本、2.48 本、3.22 本和 3.26 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5 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 2014 年的 58.1%上升 至 64.0%,提升了 5.9%。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 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 62.21 分钟,比 2014 年的 33.82 分钟增加了 28.39 分钟。这是历次统 计中首次出现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 1 小时的情况。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 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 后成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 53%;80 后以 22%的占 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 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 00 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 发掘空间。 (选自《大数据来揭秘:国人究竟咋阅读?》,有删改) 材料二 2014 年,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 2007 年增加了 3.48%,基础教育进 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 年 6 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 2007 年上升 4.97%,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 5 年来,成年 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 年人均图书阅读量 4.56 册、成年国民 图书阅读率为 58.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 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 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文化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 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 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有删改) 材料三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和教辅。 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量分别为 40 本、20 本和 11 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 质图书平均阅读量较少。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闲 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 3.156 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18 个国家平均值为 5.736 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 9.249 小时。有限的休 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 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 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选自天下趣事吧《2016 年中国人读书数据》,有删改)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 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根据材料一,2015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 2014 年增长了近一 倍,是历次统计中首次出现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 1 小时的情况。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 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人 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 解析:A 项,“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的说法无中生有。C 项,原文有“随着 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可见阅读习惯 的养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选项中说“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说法太绝对。D 项,“最直接原因……全世界最大”,说法于文无据。 答案:B 2.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合理的两项是( ) A.材料一显示,2013 年至 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而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 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 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层面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 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 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 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解析:A 项,由材料一中的数据可知,2015 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高于 2014 年,因此“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表述错误。D 项,“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 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并不能说明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分析不恰当。E 项, “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此外,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 来越好”。 答案:BC 3.请你对如何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解析:解答本题应该从材料出发,如材料中介绍受教育程度对国民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影 响,我们可以从发展教育方面入手来提高国民阅读量。另外,还可以借鉴文本中介绍的别国 在促进阅读方面的经验,来为我国的阅读现状制定相应的策略。比如材料中介绍的有些国家 通过立法和一些经济手段来鼓励阅读,因此可以提议制定我国的关于阅读的法律法规来提高 国民阅读量。 答案:①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 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我 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会更有利于 阅读的推广与深化。②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 鼓励国民读书。从材料看,有些国家通过立法营造全社会读书氛围,如韩、美均颁布与读书 相关的法律,这值得我们借鉴;而且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 要填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本报讯 (记者于明山)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 献今天下午共同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年末,国务院共公布了 1 372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项目 为 155 项,占总数的 11.3%,在十大非遗门类中排第 5 位。文化部共认定了 1 986 名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民间文学类共计 77 人,占总数的 3.88%。民间文 学还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曲艺有 127 项,曲艺类传承人有 151 人, 仍有 40 余项曲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没有国家级传承人,显示出曲种传承的 不均衡和保护传承人的紧迫性。2015 年,包括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刘宗琴、相声国家级 传承人常宝霆等 20 名曲艺类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离世,更是给非遗传承带来了巨大损失。 2015 年,北京、上海、山西、山东等 8 个省市公布了新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其中,传统音乐新增项目共计 28 项,包含民间音乐 23 项、宗教音乐 3 项和人文音乐 2 项, 表明民间音乐仍是传统音乐类名录建设的主体。“申遗热”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发展,2009 年,有 5 个传统音乐项目类型同时被选为“世遗”;在前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音乐 分别入选 72 项和 67 项,在十大非遗门类中位居前列。2015 年,传统音乐诸多新增赛事尤 其是原生态赛事的举办,网络歌坛的迅速发展,观看民歌实景演出以及近几年的民歌民乐进 校园等,都显示出传统音乐在全民参与的“后申遗时代”更加欣欣向荣。 2015 年,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延续了以往良好的势头。名录建设方面,在历 年公布的各级非遗名单中,传统技艺都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2015 年各省公布了新的省 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共 136 项,约占总数的 34%。2015 年新增传统技艺项 目中,上海和陕西分别占比 16%和 22%,领先于其他省市。各项传统技艺中,有一部分适合 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如酿酒类、制瓷类非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回避的是, 一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不足,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 随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5年中国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取得重大 突破,中国传统医药逐渐被世界认知。2015 年,北京、安徽等地公布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 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达到了 43 人。尽管传统医药发展势头迅 猛,但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数目甚少。 (选自“新民网”,有删改) 材料二 济南 6 月 8 日讯 (记者尹延杰) 记者今天从山东省邮政公司了解到,为进一 步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定于 2016 年 6 月 11 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 1 套 2 枚,两枚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环绕展示在周围,以宣纸的 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为背景,整体风格古朴、简洁,主题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 为昆曲、珠算、剪纸、端午节、古琴,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 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 (选自“大众网”,有删改) 材料三 文化部社图司巡视员周小璞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 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专家认为,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属 无形或隐形,是人的精神创造,更凸显了对其保护抢救的重要性。它可以暂时没有任何意义, 可要可不要,但如果因此而不重视,让其自生自灭,将给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 上的断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材料一从总体上介绍 2016 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发展情况,材料二、材料三着重介绍具体保护措施。 B.材料二表明,“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 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从材料二可知,设立“文化遗产日”、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保护非遗的措施,它可以 强化民众对非遗的价值和保护非遗的意义的认知。 D.材料三认为,“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创造,并没有多少现实 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解析:A 项,材料一主要介绍 2016 年之前的非遗保护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 措施”。B 项,“‘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列举的文化 遗产表现项目,长城、福建土楼等是人文景观。D 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说法错误。 答案:C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A.材料一以民间文学、相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不能故步自封,抱 残守缺,而要与时代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失传。 B.酿酒类、制瓷类非遗项目因为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因此, 如何提高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C.材料二中所描述的纪念邮票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为背景,选取的都是文 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体现出鲜明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 D.国家之所以将“抢救第一”作为保护非遗的方针之一,是因为一些非遗项目并没有 系统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主要依靠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很容易失传。 E.材料三强调,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 体,如果任其自生自灭,人们可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解析:A 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可能失传”,而是为了说明非遗保护存在的传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B 项,“因 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原因应是它们“适合规模化、 产业化生产”,另外“提高……当务之急”于文无据。E 项,“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 同的是”说法错误,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答案:CD 6.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梳理,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总结。如材料一第一段 提到传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的问题,曲艺类曲种传承不均衡的问题,第三段提到部分 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不足跟不上市场步伐的问题,第四段提到传统医药类新增代表项目和扩 展项目数目少的问题。综合以上,可从传承人、法律保护、项目传承不均衡、技艺创新等方 面分析。 答案:①传承人高龄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危险。②法律保护缺失。③项目传 承发展不均衡。④创新力不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