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上)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上)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上) 学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名人传记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虽然《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设定了四种体裁,但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的命题来看,在文体选择上比较固定,一直考传记,其他文体均未涉及,为增加高考的针对性,二轮复习重点应放在传记上。‎ ‎1. 重视文本隐性信息的发掘,确保传主形象和事迹题得满分。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就是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追溯其事业、人生等方面成败的原因。因此,这一关键点含有两类题型:传主形象和事迹概括分析,传主作出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 ‎2. 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套用解题流程抓牢分数。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记叙类文本,它的表达技巧与小说相似。传记的文本特征决定了高考命题往往从“选材与组材”“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细节描写”“引用”这四方面命题,因此,二轮复习,应对这四个特色题型给予特别关注。‎ 近几年实用类文本考察均为人物传记(其中2015、2016年Ⅰ卷两篇自传)。传主以中外现当代著名人物,如科学家、实业家、军事将领、思想家等为主;人物有好的品质,有坚韧的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等;篇幅在1600字左右,含链接材料。‎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注意事项:‎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 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典例一:(2016新课标一卷)‎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答案】‎ ‎(1) D A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3)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4)“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中剥离,寻找到 “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2)这是一道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题,要想答对,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一是“1985”的时间限制,必须是发生在1985年的事,包括作品发表与获奖。二是陈忠实的“标志”,包括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等。‎ ‎(3)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4)本题为文本探究题。一是探究“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二是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第一问要理解“剥离”“寻找”的文本意思,传主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是一种浅层次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蜕变,才想要“剥离”。第二问“哪些”可以是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为文学营养、时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点是阐述剥离什么与寻找什么的关系。答案可以百花齐放,但是一定要以文本为基础,既要有观点,更要有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规律 近几年人物传记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表达论述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本中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为考查热点。‎ 前几年实用类考查重点变化不大,难度相对于小说明显容易,从 2015年起,难度有增加趋势。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和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人物传记与小说虽然都是以人物为中心,但因为文体的差别,所以不论是阅读理解的难易度、阅读的感受,还是题目的设置、解答的难易度都是有区别的。以往,人物传记的阅读难度、题目解答的难度要比小说略低些。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2017年预计两道选择题,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一道简答题。分值为12分。‎ 考点分析 文体特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一、常见设问方式 ‎(一)本文的传主是××,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人物××?‎ ‎(二)本文追述××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 ‎(三)文中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四)文本中作者多次引用了传主(或某某人)自己的话,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 ‎(五)这篇传记在材料选择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筛选整合信息答题要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点题型,高考全国卷的四道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探究题,都以筛选整合信息为基础。这类题看起来难度不大,考生答卷中却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遗漏要点,有的偏离题意,有的盲目抄录原文,失分现象十分严重。这说明考生对筛选、整合的步骤、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好,审题、答题的技能尚需提高。‎ ‎1.审准题干内容和要求。筛选题要清楚筛选标准,概括题要清楚概括内容,特别注意这类题干往往暗藏玄机。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丙第12(2)题要求概括“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但要注意有个前提,即“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限定了范围。又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2(2)题要求概括“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在问朱东润观点形成的过程、背景。‎ ‎2.锁定答题区间。把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放入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探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3.有效组织答案。‎ ‎(1)紧扣题意。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2)善于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坚信“答案来自文本”。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做题时应抓住这些重要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重组。如果抛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而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就容易犯重复遗漏、表意不清、不合逻辑等各种错误。‎ ‎(3)整合概括。筛选就是归纳,即将具体、零散的东西,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或抽象具体的要点,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合并同类项,把它们转换为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另外,概括的内容若不止一点,要分点列举。‎ ‎4.因分赋点,列点分条陈述。‎ 典例二:(2018年新课标高三模拟押题卷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申泮文:爱国是心灵深处的“化学反应”‎ 陈建强 ‎2017年7月4日,101岁的申泮文教授在津辞世。那位年逾九旬还在给本科生上课的老人走了,那位南开园里几乎所有人都熟稔的“白发先生”走了,那位经常颇为自得地称呼自己为“南开土货”的科学巨匠走了……‎ ‎“要努力把年轻人培养成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一分力量”‎ ‎“申先生在授课的时候从来都不迟到,而且都是站着给学生们上课。”他的学生、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车云霞教授回忆,“一次,课前突然暴雨瓢泼。有些学生都没能赶来上课,他却准时出现在了教室门口。看着淋得湿透的先生,同学们掌声如雷。”‎ 申泮文说,西南联大和南开树立了真正的大学精神。在他看来,老教授、名教授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传达一种气质,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1980年,面对人才短缺的情况,申泮文提出“培养高层次人才,应该立足于国内”的主张,从而制定了3个“五年计划”,倡导恢复了助教制度,开设了一整套研究生课程。这一培养高层次人才模式于1989年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2008年,他的教学团队获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到1996年,南开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培养出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7人, 博士、硕士50多位。‎ 申泮文不保守、喜欢“赶时髦”。他80岁学电脑,90岁开通博客,把博客当成“延伸出去的黑板”。申泮文虽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博士学位,但他创造条件让青年师生出国深造。他说:“科学没有国界,可是科学家有祖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是为祖国人民谋福利”。‎ ‎“我这一生就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爱国,一个是化学”‎ 申泮文常骄傲地说:“我是南开的‘土货’!”1928年,南开大学确定摒弃“全盘照搬西方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土货化”的南开。就是这样一个南开“土货”,在我国化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创下了多项第一。‎ ‎1959年,申泮文响应号召,主动援建并建成山西大学化学系。“文革”期间,他遭受迫害,但“为国家搞科研出成果”的决心更加坚定。他想方设法让朋友到已关闭的图书馆查资料,将国外先进成果介绍到国内。77岁那年,申泮文组建了分子科学计算中心。那段时间,人人们总看到他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穿梭,而他的“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也成了人尽皆知的“名言”。此时的他罹患癌症,切掉了五分之四的胃。‎ 申泮文梦想着中国的高等化学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直到90岁还给本科生授课;为了编写最先进的教材,笔耕不辍,一生出版了3000万宇的著作,堪称中国最“高产”的化学家。2005年,申泮文以“‎ 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的评语,入选“中国最令人感动的教师”。‎ 申泮文见证了祖国和母校的苦难历史。1936年,申泮文就读南开大学。日军全面侵华后,申泮文投笔从戎。淞沪沦陷后,申洋文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他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三年的学业,于1940年毕业。抗战胜利后,他受命承担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复员返校的公物押运工作。跨越3500公里路途,他和同伴将300多吨公物运回平津,为西南联大的历史画上最后一个句号。‎ 新生入学,南开大学很多院系都会邀请申泮文开办校史讲座,他不论多忙都从不拒绝:“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最崇高的责任。”‎ 他的一言一行,正是对“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南开精神的完美诠释。‎ ‎(2017年08月16日16版《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申泮文给学生上课从不坐着,也从不迟到,即使刮大风下大雨的恶劣天气也会准时到达,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称赞。‎ B. 申泮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经过实践后,效果很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C. 申泮文77岁时虽然罹患癌症,但是他生活很俭朴,就连自行车都是破旧的,还富有热情,组建了分子科学计算中心。‎ D. 抗战胜利以后,申泮文主动承担了将西南联大复员返校的公物押运到平津,他是结束我国西南联大历史的最后一个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连用三个“那位……走了”,既写出了申泮文伟大且崇高的精神,又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无限敬仰与缅怀的情感。‎ B. 申泮文教授从小到大都执力于教育事业,就连90岁高龄了还在给本科生上课,是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教师,确实令人很感动 C. 申泮文一直没有出国留过学,也没有博士学位,却做出了让人仰及的成就,据此可知,现在的出国潮对青年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D. 申泮文经常所说的“我是南开的‘土货’”一语既体现了南开大学在当时的办学模式,又形象地写出了申泮文的自信与自豪之感 E. 文章写申泮文的经历就是围绕着教育、科研这个旋律来进行的,而对于其它事情几乎没写,由此可见,申泮文的人生比较单纯。‎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申泮文是怎样完美诠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南开精神的?‎ ‎【答案】‎ ‎1.D ‎2.AD ‎3.①允公允能:公,大公,指要有爱国心;能,指要有才能。日新月异:指与时俱进,有强烈进取精神,要走在时代的前列。②申泮文具有爱国精神,抗战期间,投笔从戎;搞教育,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办讲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③致力于教研、科研,一生出版了3000余万字的著作,有杰出的教育才能与科研能力,成果斐然。④与时俱进,80岁学电脑,90岁开通博客,在我国化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创下了多项第一。‎ ‎3.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的内容是“申泮文是怎样完美诠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南开精神的”,首先要明确允公允能:公,大公,指要有爱国心;能,指要有才能。日新月异:指与时俱进,有强烈进取精神,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然后文中的情节诠释传主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如申泮文具有爱国精神,抗战期间,投笔从戎;搞教育,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办讲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致力于教研、科研,一生出版了3000余万字的著作,有杰出的教育才能与科研能力,成果斐然;与时俱进,80岁学电脑,90岁开通博客,在我国化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创下了多项第一。‎ 跳出筛选并整合信息题的四个失分盲区 ‎1.不会做多项选择题怎么办 ‎(1)步骤:读原文——找原句——比原意 速读文本,在文中找到与选项内容对应的句子,细心比较,确定选项内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 ‎(2)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0分题选项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置陷阱。‎ 在人物上设置陷阱:张冠李戴(对象),行为有偏差(行为),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 在事件上设置陷阱:张冠李戴(对象),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以偏概全(范围),绝对化(程度),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 ‎2.筛选不全,遗漏要点怎么办 ‎(1)细审题干,吃透信息筛选标准 出现信息要点遗漏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准确把握信息筛选的标准。信息筛选,第一步是明确筛选标准,弄清需要筛选什么样的信息。因此,需要对筛选标准一字一字地读,彻底弄清其含意。‎ ‎(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通读全文,整理阅读印象:①文本主要说的是什么问题;②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是怎样的;③文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的,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3)锁定区间,细读相关文字 ‎①根据题干要求,找准信息区间,细读相关文字,看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②在捕捉到信息后,还要准确解读。所谓“准确解读”,指的是在复杂的叙述材料中,在深刻的事理说明中,读懂、读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本信息。‎ ‎(4)投石探波,扩大筛选范围 出现信息要点遗漏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未把握好筛选范围。首先,细读筛选标准的语言所在的地方,其次,还要关注它的“前”或“后”。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投石探波”。石投中的地方,就是信息最集中的地方,石击起的一层层波纹就可能是信息波及的地方,适当地扩大筛选范围,看看前后有无可再选的信息。‎ ‎3.缺少归纳意识,概括不准怎么办 ‎(1)留主舍次 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加以扼要叙述,不是照抄原文,也不是简单的摘录词语组合,而是一个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把主要的、本质的属性提取出来的过程。‎ ‎(2)寻找“上位”‎ 归纳概括题,要有寻找“上位”概念的思想,所谓“上位”概念,就是文章中的每句话每一段都有它的意图所在,这个“意图”就是“上位”概念。比如,原文中出现“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等词句,我们可以明确它们的上位概念,即“艺术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概括。‎ ‎4.缺少逻辑意识,答非所问怎么办 认真审题,要有问什么答什么的意识,答案和问题之间要有明显的逻辑关系。答非所问、似是而非,不仅是语言组织的问题,还是思维不够严密的表现。‎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 ‎ “新闻类文本”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新闻特写、人物访谈等种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新闻类文本的考查频率较低,截至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一直没有考查新闻类文本,但是,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将原来的“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调整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并且增加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表述,这一明显调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考考查“新闻类文本”的可能性。‎ 新闻类文本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选材多样性。既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人物访谈、报告文学、人物通讯等。从材料的呈现形式来看,既可以是单则材料的命题形式,也可以是多则材料相组合的命题形式(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 ‎(2)题型多样化。题型设置上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述相结合。‎ ‎(3)考查内容方面,除注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个性化解读外,还要关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 新闻阅读“3关注”‎ 关注点一: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能辨出文本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即通过标题能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关注点二:辨方式,理脉络,准确划分全文层次 ‎“辨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关注点三:抓关键,寻背景句,深入挖掘中心主旨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标画显示背景的句子,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态度。‎ 典例三:(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0月19日表示,过去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但是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目前,在浙江和上海,都出现了有关高考物理选考科目人数下降的争议,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根据淅江省教育考试院、淅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共29.13万考生(其中25.01万人报名普通高校招生),在后3门(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选择中相关科目排位如下:1.生物12.53万(50%);2.化学12.5万(50%)3.地理11.95万(47.79%);4.历史10.88万(43%);5.政治10万(40%);6.物理8.95万(35.78%);7.技术7.2万(29%)。也就是说,新高考中,选考物理的仅8.9万人,比例仅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6%。‎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在2017年5万名上海高考学生中,相关科目的选考人数如下:政治14834人,历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化学22314人,生物24175人。从中可见,物理也排在第5位,低于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科目的选考人数。‎ ‎(网易新闻)‎ 材料二:‎ 为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唯分数论,我国于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但是,由于整体的高考录取制度未变,仍旧按总分排序录取学生,因此,新高考出现新的应试倾向,学生为了获得高考高分而放弃重要的科目学习,比之前的问题更严重一一以前毕竟所有理科学生(在各省考生中约占70%)都要学物理,而新高考改革后,只有30%多的学生选择物理。‎ 这也提醒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不能仅靠调整考试科目。以前,学习文科的学生即便考出高分,也不一定就有很深的人文底蕴;同样,学习理科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有很高的科学素养。现在,文理融合之后,只要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科目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目主要目的还是应试,文理融合、3+3选择的改革价值就难以实现,学生会功利选科,家长们也鲜有考虑孩子以后的素养问题。‎ ‎(环球时报)‎ 材料三:‎ 柯桥中学打造了“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邀请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走进中学校因,为学生带来最新科技前沿和人文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人大附中也开启“新教育讲堂”系列讲座,并以“科学家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作为开篇。‎ 柯桥中学校长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为了吸引孩子们选物理,学校专门组建了物理学科实验室;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组建社团,学校提供老师和资金、场地等全方位的支持,当地政府也增加投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体验。人大附中也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学生在科学技术专业上的潜能。‎ 洪文认为,对于多数需要学习物理学科的专业来说,应该将物理列为“必考”‎ 科目,而不是可选项。他说,上海新高考改革第二年,要求选考物理的高校比例上升后,考生选择物理科目的比例也相应提升到了40%。这是一个可以作为参考的有益尝试。‎ ‎(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用引言论、列数字的方法客观介绍了上海、浙江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情况。‎ B. 材料二在谈到物理遇冷现状后,深挖了遇冷背后的原因,采用了层进式结构,这是时评常用的结构。‎ C. 材料三举了柯桥中学和人大附中的例子,举例角度相同,但例子的丰富恰好说明了名校在发掘自身潜力应对教改缺陷上有相同的思路。‎ D. 三则材料都报道同一热点事件,但内容侧重点不同,材料一放在发现问题上,材料二材料三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教育部承认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 B. 材料二认为只要高考按总分排序录取考生的制度不变,那么应试的倾向就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C. 材料二谈到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在于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促进文理融合,破除唯分数论。‎ D. 材料二认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不可能从文科和理科的学习中获得。‎ E. 材料三谈到有专家认为,报考高校理科专业的考生应该必须选考物理,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3.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物理遇冷,对教育改革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A ‎2.DE ‎3.①要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唯分数论,必须改变整体的高考录取制度;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仅靠调整高考考试科目,还要通过开展校园讲座、组建社团、开设小本课程等一系列活动来辅助。‎ ‎3.题干问“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物理遇冷,对教育改革有什么启示”‎ ‎,要求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作答时可以先从材料中筛选相关信息,如材料二“为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导向、唯分数论,我国于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但是,由于整体的高考录取制度未变,仍旧按总分排序录取学生,因此,新高考出现新的应试倾向,学生为了获得高考高分而放弃重要的科目学习,比之前的问题更严重”“这也提醒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不能仅靠调整考试科目”“只要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科目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目主要目的还是应试,……,学生会功利选科,家长们也鲜有考虑孩子以后的素养问题”;材料三“邀请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走进中学校因,为学生带来最新科技前沿和人文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组建社团,学校提供老师和资金、场地等全方位的支持,当地政府也增加投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体验”“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学生在科学技术专业上的潜能”。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即可。‎ 新闻类文本解读六步骤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 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 ‎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关注文体基本特征 ‎ 包括对新闻中要素的考查、对新闻材料运用的作用的分析、对新闻特点的考查等等。考生往往过分注重命题对材料内容上的考察,而忽视了文体的形式,对于“新闻”“通讯”这样常见的文体特征往往弃而不理,造成了没有必要的失分。‎ 典例四:(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5级高三4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今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了2016年的中国人全民账单。账单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4.5亿实名用户使用了支付宝。通过对上述海量用户行为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4.5亿消费者过去一年71%的支付笔数发生在移动端,超10亿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公共服务”;中国“千禧一代”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并将影响未来十年的经济格局,比如80后人均支付金额已超过12万元,90后使用移动支付更是高达91%。‎ 从人均支付金额来看,上海人均支付金达到14.8万元,是去年的近1.5倍,随后是淅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五个沿海省份或直辖市的人均支付金额均迈入“10万”时代。从移动支付渗透率来看,内陆的西藏以90%的移动支付占比排名第一,随后是青海、甘肃,远远超过沿海省份。‎ ‎(编自李冰《支付宝发布2016年中国人全民账单》)‎ 材料二 ‎2009-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 ‎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材料三 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多应用于小额、快捷、便民等支付领域,如公共交通、旅游、菜场、便利店、移动互联阿消费等。部分银行手机银行业务、非银行支付机构钱包产品中嵌入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如话费流量、火车、机票、酒店预订、网点门票、医疗、签证、游戏点卡、油卡代充、违章罚款等功能,移动支付生态图正逐步形成。‎ 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支付已逐步成为解决农村金融支付服务求的切入点。数至2016年末,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3.73亿户,发生手机支付业务笔数50.86亿笔,金23.40万亿元。‎ 随着海淘市场快发展和国内居民出境旅行大幅増长,我国跨境支付业务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底,中国银联已在境外160个国家或地区开通了银联卡受理,受理商户近2000万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商户也已度盖境外50多个国家或地区。‎ ‎(编自王观《移动支付,中国引领世界发展》)‎ 材料四 移动支付为什么风生水起?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时,是全球向“无现金”迈进的大势。韩国政府计划2020年让硬币从流通渠道消失,丹麦也在去年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受移动、银行卡支付。‎ 人和,是作为基融设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中国快速普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其中于机网民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550万人。手机超越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荡。‎ 最重要的当属“地利”。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267张支付牌照。2010年以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在50%以上的年均增速,经过7年发展,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无现金”社会,优势甚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 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盗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 三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全融流通和支付。在灾害发生时,光纤和终端设备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于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从信息技术安全和灾难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支付领域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电子系统,很难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现金。‎ ‎(摘自齐志明整理理《“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快速普及的特点。‎ B. 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并将对未来的经济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C. 根据材料三可知,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其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D. 中国移动支付成为全球的领跑者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267张支付牌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支付宝发布的2016年中国人全民账单显示,4.5亿支付宝实名用户目前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支付笔数的71%,这说明移动支付的普及性越来越高。‎ B. 西藏、青海、甘肃等省份的移动支付渗透率远超上海等沿海省市,这说明东部沿海省份的移动支付没有西部省份发达。‎ C. 2011-2015年,随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攀升。至2015年,二者均创新高。‎ D. 如今,移动支付已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移动支付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移动支付终将替代传统支付。‎ E. 虽然移动支付优势明显,但消费者在选择使用时还是要谨慎小心,这是因为移动支付还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 ‎6.怎样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4.A ‎5.AE ‎6.措施:①加强对使用移动支付用户的教育;②优化支付环境:完善网络技术,防止黑客攻击;升级网络及终端等硬件设施③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恶意诈骗。‎ ‎6.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四,仔细阅读材料四,可以从中筛选出“首先是用户教育问题”“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的老人等。即便是基本可以‘无现金’的丹麦,也存在很大问题。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会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们希望政府放慢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其次是新的安全问题”“‎ 电子支付确实能解决传统现金支付存在的现金遗失、被抢盗等问题,但又面临两大新挑战,包括技术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流通和支付遭受很多损失,并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说明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移动支付更安全。‎ 新闻的阅读方法 ‎1.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能辨出该新闻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2.厘清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3.把握中心,把握主旨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新闻的中心内容,研究新闻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态度。‎ ‎4.研究写作技巧,分析表现手法 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探究新闻社会价值的“两大角度”‎ 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功能)的思考角度还应回归到新闻创作的意图上来,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大角度思考:‎ ‎1.从新闻创作的背景思考价值功能 新闻都是据“时”而作,故其价值功能也往往与“背景”紧密相联。‎ ‎2.从新闻创作的主题思考价值功能 聚焦新闻要素“人与事”,概述新闻主体内容,从中提炼出新闻所反映的“精神”“品质”“思想”“观点”“理念”等深层次的内容,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即是新闻创作的主题。正所谓新闻所宣扬传播的内容,也正是新闻所承载的价值和功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