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8+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38+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考点38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理解和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考查对象一般有两类:一是文中重要词语、句子;二是人物的语言。重要语句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主要有:1.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2.意思隐晦、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使用了特殊表现手法的句子;4.能显示文章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等,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这些句子大体上可以归结为结构句、含蓄句、修辞句、主旨句等。理解句子含意要思考以下三层意义:第一,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第二,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临时意义);第三,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爱是最深的慈悲 卓 玛 前几天看了一档节目,名叫“点灯”,“点灯”两个字带来的意象是暗夜中猝然升起的一束亮光,让人心生温暖和希望。那期节目是对海涛法师的访谈,还请了他俗家的太太和儿子来。出家四年后到处弘法利生的法师一袭僧衣坐在那里,眉宇间尽显清爽,神情寂静,始终带着淡淡的虔诚的笑容。中间谈及出家时遭到太太和家人的阻止,放下情感和财富等曲折和痛苦的经历,以及各种感恩和感动,他几度哽咽。如今,千帆过尽皆佛事。主持人问他,是否还爱着他的太太,他答:“我很爱她,可能是用生命去爱,换了一种方式去爱。我甚至非常爱她,爱到已经把她当作观世音菩萨,若再有来世我必须要结婚,我还是会娶她,当然,我还是要出家。”‎ 说到这里,我看到他眼中泪光闪动,那么真实,不做作。在很多人的想象里,出家的僧人万事皆空;而他,端然温暖地坐在那里,真诚地说起他的太太和儿子,仿佛说着前世的故事。他微笑着从佛法的角度谈他把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老人都当作家人的没有分别的爱,仿佛尘世淤泥中涌出的一朵稀世白莲花。‎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起身,温情和悦地送了一大束粉红的玫瑰给她曾经的太太,他曾为了信仰逼她在离婚书上签字。他感恩,她最终还是强忍苦痛把他舍了出去,这是最大的布施。他亦知道她的孤单和无助,多少个暗夜里她独自哭泣,只有身边那个小小的男童安慰妈妈,“爸爸出家了,日子总还要过下去的”。‎ 光阴流转,如今她和孩子又一次出现在眼前,依然是玉貌朱颜,爱依然在那里,不增不减。可是今生,彼此已隔了山岳,再相见,也只是默然。这让我想起电影《一轮明月》里的一幕,西湖上两只小舟,日本籍的妻子立于船头,凄凉诉说:“我就要回日本了,叔同。”他面无表情:“请叫我弘一。”她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他答:“爱是慈悲。”不动声色,从此永诀。‎ ‎“十年生死两茫茫”,多少个十年才能是一生,这一别就是一生。生离和死别是怎样肝肠寸断无法接受的事情啊!濮存昕和徐若瑄这一段告别的戏,轻轻地拨动我的心弦。濮存昕演绎的弘一法师,在气质的把握上很是入木三分,年少入世时曾是翩翩佳公子,出家后他独守老树寒枝,超拔出尘,真如一轮明月,让人肃然起敬。‎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谦卑。”这话说得不夸张,太恰当。能让张爱玲这个孤标傲世的绝世才女谦卑的,只怕世间无多,唯有弘一大师一人而已。他值得她谦卑,出家前才华横溢,诗文、话剧、音乐、绘画、金石、书法无一不是冠绝当时,是文艺之大家,引领当世之潮流,对母亲尽孝,对妻子尽责,对学生尽师道,做人做得如此圆满无缺。做僧人亦是一代高僧,持戒精严,潜心佛理,爱国度人,生活简朴,可谓德行圆满。除了他,这世间还有谁来演绎这传奇?‎ 后来读到他写给妻子的信。‎ 诚子:‎ 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这样的信读得让人心酸。放下执着和占有,从小爱中出离去追求大爱,出离的过程如此痛苦。明明可以在一起,明明感情那样深,却要送别。“一觚浊酒尽余欢”,从此他的爱升华为慈悲,他用慈悲平等的心去爱一切世人。‎ 春风碧绿温柔,浩荡而来,遇上您,满世界都是菩萨的微笑。爱不是执着地占有,爱 是感恩,是珍惜,是舍得,是布施,是温暖,是心灵深处永不凋谢细香微度的花朵,是佛前摇曳不熄的烛光,是菩萨柔软的密语,是最深的慈悲。 ‎ ‎(原文有删改)‎ 张爱玲说“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谦卑”,结合文意分析其内涵。‎ ‎【答案】①李叔同出家前才华横溢,冠绝当时,尽孝尽责尽师道,做人圆满无缺。李叔同出家后也是一代高僧,持戒精严,潜心佛理,爱国度人,德行圆满。②作者借孤标傲世的绝世才女张爱玲的话,表达对弘一法师的赞美与敬意。‎ 技巧点拨 对于含蓄句的理解:这类句子往往有一定的哲理,考生须要仔细品读其中内涵丰富的词语,立足句子的表面意义,结合前后语境,从“为什么”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的角度挖掘其言外之意。如上题。‎ 对于技巧句的理解:首先要从比喻、拟人、夸张、反语、排比等常用修辞的角度考虑,分析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与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常用描写手法的角度考虑,分析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与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者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手法的角度考虑,直接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斜 视 毕淑敏 没考上大学,我上了一所自费的医科学校。开学不久,我就厌倦了。但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心里总有沉重的负疚感,加上走读路途遥远,我每天萎靡不振的。 ‎“今天我们来讲眼睛……”新来的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拿出一只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给我们看,郑重地说:“这是我托人一大早从南郊买到的。你们将来做医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纸上谈兵。”随手尽情展示那个血淋淋的球体,好像那是个成熟的红苹果。 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都是医院里著名的医生,但教授演示到我跟前时,我故意眯起眼睛。我没法容忍心灵的窗口被糟蹋成这副模样。从栅栏似的睫毛缝里,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下了课,我急急忙忙往家赶。换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丛飘拂的白发。是眼科教授!没想到教授乘车的路线和我一样。只是他家距离公共汽车站很远,要绕过我家住的机关大院。 教授离开了讲台,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他疲惫地倚着椅子扶手,再没有课堂上的潇洒。我心想他干脆变得更老些,就会有人给他让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圆,没法给老师抢个座。 终于有一天,我在下车的时候对教授说:“您从我们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 教授不认识我,说:“哦,你是我的病人吗?” 我说:“您刚给我们讲过课。” 教授抱歉地笑笑:“学生和病人太多了,记不清了。” ‎“那个院子有人看门。让随便走吗?倒真是节约不少时间呢。”教授看着大门,思忖着说。 ‎“卖鸡蛋的、收缝纫机的小贩,都所向无敌。您跟着我走吧。我们院里还有一座绿色的花园。”我拉着教授。 ‎“绿色对眼睛最好了。”教授说着跟我走进大院。 一个织毛衣的老女人在看守着大门。我和教授谈论着花草经过她身边。我突然像被黄蜂蜇了一下——那个老女人乜斜着眼在剜我们。 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每天斜着眼睛观察别人,就是她最大的乐趣。 从此,我和教授常常经过花园。 一天,妈妈对我说:“听说你天天跟一个老头子成双成对地出入?” 我说:“他是教授!出了我们大院的后门就是他的家。那是顺路。” 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妈妈相信你,可别人有闲话。”我大叫:“什么别人!不就是那个斜眼的老女人吗!”‎ 不管怎么说,妈妈不让我再与教授同行。怎么对教授讲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盘托出。“那个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简直是个克格勃!”我义愤填膺。 教授注视着我,遗憾地说:“我怎么没有早注意到有这样一双眼睛?”他忧郁地不再说什么。 下课以后,我撒腿就跑,竭力避开教授。不巧,车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走到大院门口,教授赶到我面前,说:“我今天还要从这里走。” 知识分子的牛脾气犯了。“您要走就走吧。”我只有加快脚步,与教授分开走。我已看见那个老女人缠着永远没有尽头的黑毛线球,阴险地注视着我们。 ‎“我需要你同我一起走。”教授很恳切很坚决地说。作为学生,我没有理由拒绝。 我同教授走进大院。我感到不是有一双而是有几双眼睛乜斜着我们。斜眼一定是种烈性传染病。 ‎“你明确给我指一指具体是哪个人。”教授很执着地要求。 我吓了一跳,后悔不该把底兜给教授。现在教授要打抱不平。 ‎“算了!算了!您老人家别生气,今后不理她就是了!”我忙着劝阻。 ‎“这种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放过去了呢?”教授坚定不移。 我无计可施,况且我从心里讨厌这种人。我伸长手指着说:“就是那个缠黑线团的女人。” 教授点点头,大踏步地走过去。“请问,是您经常看到我和我的学生经过这里吗?”教授很客气地发问,眼睛却激光般锐利地扫描着老女人的脸。 在老女人的生涯里,大概很少有人光明正大地来叫阵。她乜斜的眼光抖动着:“其实我……我……也没说什么……” 教授又跨前一步,几乎凑近老女人的鼻梁。女人手中的毛线球滚落到地上。这时听见教授一字一顿地说:“你有病。” ‎“你才有病呢!”那老女人突然猖狂起来。饶舌人被抓住后的伎俩就是先装死,后反扑。 ‎“是啊,我是有病,心脏和关节都不好。”教授完全听不出人家的恶毒,温和地说,“不过我的病正在治疗,你有病自己却不知道。你的眼睛染有很严重的疾患,不抓紧治疗,不但斜视越来越严重,而且会失明。” ‎“啊!”老女人哭丧着脸,有病的斜眼珠快掉到眼眶外面了。 ‎“你可不能红嘴白牙地咒人!”老女人还半信半疑。 教授拿出烫金的证件,说:“我每周一在眼科医院出专家门诊。你可以来找我,我再给你做详细的检查治疗。” 我比老女人更吃惊地望着教授。还是老女人见多识广,她忙不迭地对教授说:“谢谢!谢谢!” ‎“谢我的学生吧。是她最先发现你的眼睛有病。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教授平静地说,他的白发在微风中拂尘般飘荡。 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 ‎(原文有删改)‎ 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的含意? ‎ ‎【答案】老教授的善举感动了猖狂的老女人,表达了善良不仅可以拯救身体的病,更可以感化心灵的主题。‎ ‎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她想去蹦极 ‎【韩国】李万教 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味道呢?她手里攥着丈夫的臭袜子,心里犯起了嘀咕。‎ 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竟会攥着一只臭袜子思考人生。如果这是在结婚以前,不管她思考什么,总要为自己倒上一杯摩卡咖啡,或者乘坐夜班火车去看冬天的大海。然而现在,狭窄的家似乎要比冬天的大海更辽阔也更苍茫。此时此刻,她在床底和衣柜后面翻来找去,并非为了思考人生,而是寻找另一只袜子。其实她要找的也不是袜子,而是她自己。‎ 有时她也会和隔壁的女人们一起唠叨,一起发牢骚。所谓牢骚,无非是丈夫把脱下来的臭袜子随手乱扔,或者经常开着电视睡觉,每天只知道股票和体育新闻等。女人们无不随声附和。‎ 话虽这么说,等到丈夫回来,她们都会准时起身回家。这时候她意识到,从今往后的生命就要在抱怨丈夫中度过了。抱怨正是那些无所事事的主妇们的最后一步。‎ 岁月之所以默默流走而不爆发,就是因为有人忍耐,有人宽容,她想。所以,只能怀着对世界的爱、忍耐和宽容,并且品尝着不为人知的凄凉。‎ 直到这时,她才惊异地发现,也许今天就是那个特殊的日子。人不就是为了经历这样的过程才来到世界上吗?此时此刻,一个出人意料的想法诞生了。她突然有了蹦极的欲望,而蹦极是她前所未有的想法。‎ 第二天,她把女儿托付给邻居,心情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的恋爱时节。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年轻,她穿上少女时代的衣服。这段日子以来,她安逸得就像一个臃肿的沙发。有时候,她甚至坐在沙发上用遥控器操纵洗衣机或电饭锅。同时她还是可供丈夫和女儿依靠的沙发,或者随心所欲进行操纵的遥控器。他们总是坐在同样的位置,期待她来伺候。她二话不说就离开家,丈夫一定会对她产生怀疑,丈夫家那些顽固的人肯定无比惊讶,惊讶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看到沙发自己长腿溜走。几天前,她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离家出走。这样的她,这个连别人的牙刷都必须放在固定位置才能安心的她,竟然胆大包天毫没来由地想要飞翔在三十米的高空,她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安了。‎ 现在,她刚在公共汽车站买了车票。临到汽车出发时,她想是不是应该回去,但她想到丈夫会不耐烦地追问“你去哪儿了?”,如果以平时说惯了“去超市”的语气告诉丈夫,“我刚才去蹦极了”,他的表情一定很惊讶。然而,她之所以坚持去蹦极,绝不仅仅是想看到顽固丈夫的惊讶表情。‎ 抛弃杂念,她终于站到了蹦极台的顶端。‎ 站在上面,她感到眩晕,眼前一片漆黑,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站到这里的。‎ 地上看热闹的人渺小得如同蚂蚁。她看着他们,心里最想告诉他们的是:你们这些人啊,你们现在的处境多么安逸,你们知道吗?‎ 我疯了,我一定是疯了。她心里这样想道。她是穿着紧身衣出来的,所以每次拉绳子的时候,甚至就连往下跳的瞬间,她仍在担心裤子会不会被撕破。‎ 她凝视对面天空中悠然飘浮的几朵云彩,稀里糊涂地画了个十字,然后瞪大眼睛,果断地把自己抛向空中。‎ 落地以后,她两腿发软,下颚不停地颤抖。这真是死而复生。这真是死而复生。她喃喃自语。她走进附近一家快餐店,坐下,为了安慰怦怦乱跳的心脏,她要了一杯冰咖啡,一口气喝了下去。‎ 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她茫然地望着田野尽处遥远的晚霞,终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生活,孤独得令人厌倦。她哭泣着凝望晚霞。不管怎么说,做姑娘时穿过的紧身衣没有被撕破,这总归是件幸事,她嘿嘿地笑了笑,又哭了起来。‎ 她去了从前想都没想过的遥远地方,经历九死一生,然后回来。可是公寓前的广场却一如往常,孩子们在游戏场里玩闹,非常平静。‎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主人公婚前思考时总是喝咖啡或者看大海,婚后却是拿着自己丈夫的一只臭袜子思考人生,这一鲜明对比表现了她对自己丈夫的厌恶。‎ B.“找袜子”这个细节微小而普通,但经过作者的描述,典型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后生活的琐碎、单调和她内心的无聊、凄凉。‎ C.无所事事的主妇们的最后一步就是抱怨,女主人公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她并没有止于这一步,她想到了去蹦极并付诸行动。‎ D.因为做出的决定太过于大胆了,她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安并且有些犹豫,所以在汽车将要出发时,她还在想是不是应该回去。‎ ‎2.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然而现在,狭窄的家似乎要比冬天的大海更辽阔也更苍茫。‎ ‎(2)这真是死而复生。这真是死而复生。‎ ‎3.对小说中女主人公想去蹦极并付诸行动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这图中的人物位置不时在变动,有时会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但在绘画的人看来,适得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又好像屠户正在杀猪。而被剃者不管是谁,都垂头丧气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好像病人正在求医,罪人正在受刑。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我很同情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等到妥帖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这被剃头者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稳固了全图的基础。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都画出了。我又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黑裤的露出部分。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而为全图的主眼的一大块黑色——剃头司务的背心——亦得分布其同类色于画的左下角,可以增进全图的统调。为求这黑色的统调,我的签字须写得特别粗大些。‎ 船主人下船时,给十个铜板与小杂货店,在他们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篮豌豆来,现在已经煮熟,送进一盘来给我吃。看见我正在热心地弄画,便放了盘子来看。“啊,画了一副剃头担!”他说,“像在那里挖耳朵呢。小杂货店后面的街上有许多花样:捉牙虫的、测字的、旋糖的,还有打拳头卖膏药的……我刚才去采豆时从篱笆间望见,花样很多,明天去画!”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门中探头出来看画的船主妇接着说:“先生,我们明天开到南浔去,那里有许多花园,去描花园景致!”她这话使我想起船舱里挂着一张照片:那照片里所摄取的,是一株盘曲离奇的大树,树下的栏杆上靠着一个姿态娴雅而装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贵妇人;但从相貌上可以辨明她是我们的船主妇。大概这就是她所爱好的花园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妆了加入在里头,拍这一张照来挂在船舱里。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这照片仿佛表示:她在物质生活上不幸而做了船娘,但在精神生活上十足地是一位贵妇人。世间颇有以为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以为只有风、花、雪、月、朱栏、长廊、美人、名士是画的题材的人。我们这船主妇可说是这种人的代表。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俩谈了些闲话,他们就回船艄去做夜饭。‎ ‎1934年6月10日作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乘船野游而闲极无聊时看到一个剃头司务在野外剃头的情景,于是作了一幅画并写了一篇文章,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事物观察力之强。‎ B.作者创作的“野外理发处”漫画,体现了他率真洒脱的性格特征、善于捕捉绘画素材的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C.文末“世间颇有以为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一句体现了作者绘画的观点,即绘画中的人物未必都应该是优美华丽的人,也可以是普通人。‎ D.文章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语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3.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情感是怎样的?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洪荒初雪 徐 刚 人类最初的目光肯定不像现代人那样贪婪、凶残,而只是惊恐、惶惑。假如达尔文的学说是正确的,那么他们肯定还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性,比如对树木的留恋,更多的是为了避开兽类的袭击。实际上,站起来的我们的初祖,至少在一开始是很不习惯的,并且对爬行始终抱有怀旧情结。当他们在森林中与猛兽格斗不敌而退时,便只有爬到树上,居高临下来躲避猛兽的攻击。说不定他们还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站起来干什么?‎ 人类最早的家在树上,祖宗称之为“巢”。‎ 我们的古籍上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最早发明并筑巢的叫有巢氏,不妨说有巢氏开创的“构木为巢”的历史,是我们家园的起点。‎ 人类出现之初并不以万物之灵自居,也不见得比动物聪明到哪里去。有古老的传说认为,有巢氏是看见了树上的鸟巢之后得到启发,才筑巢而居的。‎ 在这之前,我们的先人白天赤条条地在林间野地觅食,晚上则同样赤条条地栖身于树木的枝枝丫丫间。‎ 巢可避风,巢能挡雨,因而巢又被称作风巢、雨巢。很久以后直到今天,还有把情侣的新居称为爱巢的。人类繁衍后代的事业,自有巢之后,一般而言都是在房子里进行的。‎ 有了钻木取火之后,房子里又出现了火光和烤肉的香味,房顶上开始冒出青烟,那是人间烟火。‎ 约略言之,这就是我们的家。‎ 人只能在环境中生活。‎ 自然环境是天然的,比如先人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发祥之地,水草丰茂,林木森森,虎啸猿鸣不断,野生果实累累。但,自然环境中的人的居住地却需要稍加营造。人从森林里出来,亲近绿色几成天性;人怕潮湿,便要选择向阳坡地;要作简单而必要的防范,就有了枯枝朽木组成的篱笆。‎ 当插进泥土中的枯枝中的某一根,来年春天不经意地发出新芽时,我们的人文初祖惊讶了,这使他们的目光从天上的风雨雷电,部分地转移到了土地上。‎ 土地一样神奇,而且离人类最近。‎ 后来,才有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也有了播种的最早的冲动和构想。那是一次采集归来之后,那些果实有坚壳,用石块敲开之后便冒出一阵清香,放进嘴里,味道好极了,为什么不埋进泥土中呢?当然要埋在枯木长出新芽的那个地方,每天都去看一次,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近埋下种子的土地,敬畏和神秘地守望着。‎ 那时候,强壮的男人去狩猎,妇人、孩子去采集。狩猎是艰难而且充满风险的。相比起来,采集便如同漫游了。‎ 采集的黄金时节是夏秋两季,夏天是采摘,秋天是捡拾,各种野果及森林中的籽实漫山遍野。他们边采边吃,吃饱了再带回家,那时没有口袋,更不会有集装箱,便堆放在大的树叶上,托举着走回家,相当辛苦。狩猎回来的男人看见托举绿叶归来的妇人便“咿呀”欢呼。那时的语言要比现在简单得多,好处是省了很多废话,无非是“吃饭”“睡觉”“出门”“回来了”几句,而且还要借着手势。‎ 冬季是寒冷而漫长的。‎ 人们不得不节俭地食用干果及兽肉,半饥半饱,还要节俭地烧柴,小心地侍弄篝火,拥挤在灰烬旁睡觉。比寒冷更可怕的,其实是冬季的信息,封杀一切,了无生机,常常是大雪封门,让人惶恐于看不见道路,看不见土地。好大好大的雪带给先人的绝不是赏雪吟诗的雅致,而是好不容易从夜的黑色的恐怖中挣扎过来以后的对白色的悲凉之感。‎ 从白色的雪地上卷起的刺骨的风,像刀子一样割着房子,割着人的内心,恐怖与饥寒交迫让人的精神崩溃。我们的先人把两手伸过头顶,喊出一声:“完了!”‎ 可是,春雷响起了。‎ 风变得暖和,与其说人的肌肤先感觉到了,不如说心灵被揉搓后复苏了。雪融之后,道路和土地重新显露出来,人们高兴地呼喊着:“好了!好了!”‎ 真正的人类文明史上的初雪啊!‎ 语言不仅是在劳动中创造的,而且是在惊恐绝望和喜乐中随意呼叫出来的。‎ 家家的门打开了。‎ ‎“好了!”“好了!”人们互相打着招呼,把柴火聚拢,把干肉堆在一起,把火烧得旺旺的,肉烤得香香的。大自然的风告诉我们的先人: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经历寒冬,守望春天。‎ ‎(选自《守望家园》,有删改)‎ ‎1.“约略言之,这就是我们的家。”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这里的“家”是怎样的。‎ ‎2.“与其说人的肌肤先感觉到了,不如说心灵被揉搓后复苏了”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经历寒冬,守望春天”的含意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在本文中,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人类祖先进化发展的历史,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 ‎ 一、【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 (本文有删改)‎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陌生的光 ‎(2)陌生的气息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4.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闯关检测 ‎ 一 ‎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表现了她对自己丈夫的厌恶”于文无据。‎ ‎2.(1)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家庭生活中内心的凄凉、孤独和迷茫。‎ ‎(2)从表层来看,写出了女主人公承受住了蹦极的惊险和紧张,活了下来;从深层来看,写出了她借助蹦极实现了一次对现实和自我的突破。‎ ‎3.示例一 女主人公的行为值得肯定。①她的生活安逸、单调、琐碎,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人生说明她是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人;②别的主妇选择抱怨,她却没有止于抱怨,而是敢于突破,表现了她与生活抗争的精神;③选择了蹦极这样刺激的方式向生活挑战,她的勇敢无畏、敢想敢做的精神值得学习。‎ 示例二 女主人公的行为是荒唐的。①她放弃了自己料理家务、照顾家人的职责,只为满足自己心血来潮的冒险心愿,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②突破自我的方式有多种,蹦极这种方式有些极端,采用这种方式,显示出她思想的不成熟;③她蹦极归来,生活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公寓前的广场却一如往常”,这说明她的这种努力是白费力气的。 ‎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对女主人公的行为是肯定还是否定,然后分点阐述自己的理由。从肯定女主人公的行为的角度来看,女主人公的行为既是勇敢的突破,也是对生活的反抗,表现了她对自我的追求,体现了她能够反思生活、勇于改变的精神;从否定女主人公的行为的角度来看,她的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可笑幼稚的,是对责任的逃避,且这样的行为对她生活的改变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二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闲极无聊”错误,从原文“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比较悠闲,而不是“无聊”。 ‎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雅俗结合,表现剃头司务工作的认真、细致,体现了剃头司务在剃头这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文中的语句,首先要明确其表达技巧,两个“好像”说明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剃头司务比作雕刻家和屠户。其次要根据关键词句分析表达效果,“提起精神做工”表现了剃头司务工作的认真态度,“雕刻家正在制作”表现了剃头司务工作的细致,“屠户正在杀猪”表现了剃头司务在剃头这一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等。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3.(1)作者对普通劳动者是尊重和赞美的。(2)①作者认为剃头司务剃头是一幅极好的写实派西洋画,并以剃头司务为绘画主体画了一幅画。②吃着船家煮的豌豆与船家夫妇闲谈。 ‎ 三 ‎1.这里的“家”是指有避风挡雨的房子,房子里有火光和烤肉(食物)的香味,房顶上有人间烟火。‎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文章中找出与“家”有关的内容,如“不妨说有巢氏开创的‘构木为巢’的历史,是我们家园的起点”“有了钻木取火之后,房子里又出现了火光和烤肉的香味,房顶上开始冒出青烟,那是人间烟火”。然后对这些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2.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揉搓”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人们遭遇大雪的绝望和痛苦;“心灵被揉搓后复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之后,人们由绝望变得身心舒畅,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点明句子使用的手法。“心灵被揉搓”明显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然后分析使用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即使表达更形象,考生结合“复苏”分析语句表达的情感即可。‎ ‎3.这句话强调了人类能够立在地上,是自然的选择;人类需要经受考验,并对未来充满希望。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与前文“说不定他们还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站起来干什么?”相照应,回答了“我站起来干什么?”的问题,深化了文章主旨,引发读者思考。 ‎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分析“造物主造你,就是要你立在地上,经历寒冬,守望春天”这句话的含意,要重点抓住句中的“要你”“经历寒冬”“守望春天”的深层意蕴。分析这句话的作用,要从行文结构、与文章主旨的关系、表达效果等方面来思考。从行文结构上看,这句话处在文章结尾,首尾呼应,回答了文章首段“我站起来干什么?”的提问。从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看,这句话深化了文章主旨。从表达效果看,这句话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4.①人类的祖先,在冬天遭遇大雪之时,感到恐惧甚至绝望,但他们执着坚持,最终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希望。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磨难和坎坷,只有经受住这些磨难和坎坷,才会有所进步和发展。③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光明终会到来。‎ 高考链接 一 ‎1.(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解析】(1)句“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中的“陌生的光”,根据前文“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以及后文“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得到了证实”“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这里“陌生的光”是指和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的眼光,是指母亲对六岁的“他”竟然能弄一条这么大的鱼回来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句“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中的“陌生的气息”,根据前文“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和后文“‎ 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句话中的“陌生气息”是指和平时家里因为生活艰辛的苦涩沉闷气氛不同的气氛,也就是“他”带回一条鱼为家里每位成员带来对即将品尝到的美味的期待的情形。‎ ‎2.①“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②“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解析】仔细阅读画线句子,这句话主要是对母亲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要结合上下文理解母亲的这些动作和神态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这句话中,“出神”这个词出现两次,结合句子内容分析该词出现两次有什么强调意味。这句话最后的景物描写“黑糊糊的夜空”,显然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要指出它有什么象征。‎ ‎3.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解析】本文的题目是“一种美味”,从表面看这里的“美味”是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文章写六岁的“他”为家里带来了一条巴掌大的鱼,然后写全家人一起烹制“鱼汤”、喝“鱼汤”,享受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满足口腹之欲的美味“鱼汤”的同时,一家人的快乐、亲情和希望,是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还有在这全家人一起烹制“鱼汤”、喝“鱼汤”的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4.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二 ‎1.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在讲述迷路的经历之后,接着阐述了对游子来说母语的重要作用,即带来“一种返归家园之感”。这可看作是一种比喻,即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从结构上看,则可联系文章的标题“在母语的屋檐下”及下文由叙事转入议论的行文思路来分析。‎ ‎2.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修辞手法、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等角度来分析。由画线文字的前后文可以看出,画线文字主要表达了人与母语紧密关联,任何时候都不可分离的观点,但作者对于这样的观点,没有使用平淡、枯燥的话语来阐述,而是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让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3.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4.B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理解错误。作者说“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只是为了说明母语的微妙和玄奥。C项,“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理解错误。联系具体文句可知,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语言像阿里巴巴的山洞一样充满珍宝,但洞察和把握语言的奥秘并不需要咒语,需要的是时间。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