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 6 辛弃疾词两首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稼轩.(xuān) 揾.泪(wèn) 舞榭.(xiè) 迄.今(qì) 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 屹.然(yì) C.螺髻.(jì) 鲈.鱼(lú) 金戈.(gé) 敛.财(liǎn) D.堪脍.(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guǎng) 解析:C 项,“戈”应读“gē”。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水随天去秋无际. 际:边际 B.无人会.,登临意 会:理解 C.赢得仓皇北顾. 顾:回头,回头看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 解析:D 项,“饭”在此活用为动词,吃饭。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高楼) 解析:B 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 项,“风流”指英雄人 物;D 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A.楚天千里清秋..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多情..自古伤离别 C.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青楼薄倖名 D.千古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解析:A 项,“清秋”都指凄清的秋季。B 项,“多情”:①多 愁善感;②有情人。C 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D 项,“风 流”都是指有功业、有文采的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B ) A.遥岑远目 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C.赢得仓皇北顾 D.尚能饭否 解析:A 项,“目”,名词作动词,看,望。C 项,“北”,名 词作状语,向北。D 项,“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解析:A 项,“羽扇纶巾”代指儒者装束,“樯橹”代指曹操的 水军;B 项,“金戈铁马”代指戎马生涯;C 项,“红巾翠袖”代指 女子;D 项,“雪”比喻浪花,没有使用借代。 7.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 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 己的抗金主张)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 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 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 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解析:C 项,张冠李戴,不是赞扬孙仲谋,而是刘裕。“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句,作者用刘裕的典故,写刘裕出身贫 寒,历经百战开创基业,这和南宋统治者忍气吞声的怯懦表现形成鲜 明的对照。这一典故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词人对古 代英雄的景仰,也暗含着用英雄们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之意。故选 C。 8.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表达知音难觅感慨的语 句是( D )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解析:A、B、C 三项涉及三个典故,并未涉及知音难觅的感慨, 只有 D 项合乎题意。 9.下列诗句各表现什么季节的景色?将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②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⑤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A.春③⑧ B.夏⑦ C.秋②④ D.冬①⑤⑥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0~11 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 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 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 英雄泪? 10.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图景? 答: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 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_ 11.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词作者常借它曲 折达意。这首词下片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 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答:作者一方面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 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意 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3 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 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C )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 含着对南宋国势日渐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了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 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韩侂胄草率出 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 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解析:C 项,“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 义隆切勿草率出兵”错误,选项对诗句的分析有误,对典故的分析也 有误。 1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有何深刻含意? 试结合全词分析。 答:“舞榭歌台”是吴国升平气象的象征。“风流”,指孙权的 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 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火,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 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 三、语言表达 14.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在文后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句子。 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传 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多,自 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 爱国是辛词的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一册稼轩 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 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还有词人与青山的 深情对视,与苍松的幽默调侃,与鸥鹭的真诚结盟,更有对白鹭的生 态建议,让人的心灵得到难得的洗礼和升华。辛弃疾的生态词,是我 们尤其应该珍惜的人文精华。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词人,也是 我国最伟大的生态词人。 15.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辛弃疾不被朝廷重用的原因。不 超过 30 个字。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 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 《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 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选自《宋史》) 答:个人原因:为人刚直,不擅迎合。 朝廷原因:软弱议和,不纳直言。 16.下面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 一面与梅花”的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并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语言简洁,表达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 答:漫画内容:小木屋前,修竹俊秀,地势开阔平坦,三两好友, 环几而坐,饮酒品茗,独留一面相邀梅花。 寓意:人生途中,良友相伴,感受友情之时,也要保有自我的孤 傲与清高。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面对________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摒弃什么? 著名学者王充闾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老根底”,我们要有“新眼 光”,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光靠名嘴们去讲,应该考虑如何在诠释 传统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努力,使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现代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使之更 接地气,更多地关照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有些传统文化的确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如果不做改变,人们会 觉得它游离于生活之外,________,桎梏在书本中、书店里。换言之, 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赋予其更多现代的意义与内涵。( )。让 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 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它 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散 文的形式阐释中国人文传统,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 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 特有的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________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 道,领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 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 呈现出________的生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A.浩如烟海 高山仰止 身临其境 生生不息 B.包罗万象 仰之弥高 设身处地 生机勃勃 C.浩如烟海 仰之弥高 身临其境 生机勃勃 D.包罗万象 高山仰止 设身处地 生生不息 解析: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内容 丰富,应有尽有。此处修饰“传统文化”,故用“浩如烟海”。高山 仰止: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 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此处用来修饰传统文化,故用“高山仰止”。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或境遇中。此处用来修饰感受,人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 故用“身临其境”。生生不息:世间万物新陈代谢,永不停止。生机 勃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此处修饰生命力呈现出的状态, 故用“生生不息”。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因为读史能通心 B.解决当今难题,必须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 C.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 D.通过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难题 解析:根据语境,后文“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 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 神给养”,这种智慧可以帮忙解决现代问题。故选 C 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之所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是因为《国粹》这 本书问世了。 B.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 了。 C.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D.为了给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 了。 解析:“为了”一词引导的是目的性状语,“《国粹》这本书问 世”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故选 B 项。 4.在下面这则访谈的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 记 者:____①____? 法律专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 权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记 者: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日趋严重,____②____? 法律专家:的确,这种现象在增加,法律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 如果它不能跟上社会的进步,那么它就是一部失败的法律。 记 者:很多人呼吁降低入刑年龄,您怎么看? 法律专家: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全面考虑。____③____,有研 究表明,受到刑事处罚时的年纪越小,成人后再犯罪的概率会越高。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②法律是不是应该进行修改 ③既需要尊重民意,又需要考虑犯罪个体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9 月 23 日,在日本札幌举行的 2019 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二阶段 A 组循环赛中,中国队以 3 比 0 战胜“老对手”美国队。此次胜利不仅 成就了中国女排世界杯 7 连胜,也打破了中国女排世界杯 8 年逢美不 胜的尴尬纪录。中国女排团结拼搏、无惧挑战,在赛场上势如破竹的 英姿再次点燃了国人内心的澎湃豪气。中国女排一路走来,数次绝地 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 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答:9 月 23 日中国女排在日本(札幌)举行的 2019 年女排世界杯 赛中 3 比 0 战胜美国队。成就了 7 连胜,打破了 8 年逢美不胜的尴尬 纪录。“女排精神”激励中国前行。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 会归隐)的句子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 句子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讽刺刘义隆草率北伐 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7~8 题。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 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 日惟消棋局。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 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曾为六朝国都。②史留守致道:史正志, 字致道,时任建康知府兼建康行宫留守。③安石,即谢安,字安石, 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 年位高遭忌被疏。④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 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落水,后遂不能再得。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 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 是词人故作轻松之笔。 B.四、五两句,采用设问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 在问答中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兴亡 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C.“宝镜”三句,笔锋又从现实转到历史,词人用寻觅不到“宝 镜”、天色将晚、无人劝酒,暗寓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 闷。 D.最后两句,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预感到风势将 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用长 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解析:C 项,笔锋是从历史转到现实。 8.词的上片主要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①抒发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 愁。“闲愁千斛”,是词人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抗金之志不得伸产 生了很重的压抑。②流露今不比昔的悲凉。“虎踞龙蟠何处是”是说 建康形势很险要,而今哪里是这样。③表达词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兴亡满目”,“柳外斜阳”五句,渲染了国势渐衰的悲凉气氛,传 达出深沉的爱国之情。④隐含着对南宋朝廷软弱的谴责。建康曾经成 为六朝的国都,此时却徒留空名和一片败亡的气息。(答对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9~10 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淳熙三年(1176 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 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9.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山头来去云”意为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与“山 前灯火欲黄昏”构成了一种昏暗浮动的景象。 B.“鹧鸪声里数家村”一句由“鹧鸪声”“村”两个意象营造 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一句的喜逢故人作铺垫。 C.“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是 儒将的标志。这里借以表达自己也要做一名儒将的愿望。 D.本词将写景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起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 又多处用典,自然巧妙,全无凝涩之感。 解析:C 项,“这里借以表达自己也要做一名儒将的愿望”错, 从后文的“儒冠多误身”可知,做儒将不是词人的理想。 10.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①词的一、二两句借昏暗的夜色,山头飘来飘去的云,表达 了对频繁调任、辗转多地的强烈不满。②“潇湘逢故人”一句表达了 在外遇到故人的惊喜之情。③“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如 今为何如此憔悴,难道因为是一个儒生吗?表达了对不能上阵杀敌的 愤慨之情,以及对主和派的强烈控诉。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1~12 题。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 息,无病也呻吟。 试向浮瓜沉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③更频斟。要他诗 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语本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 书来问东家住”。②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 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 ③后: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 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一 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 隐生活的向往。 D.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 一些语句成为成语。 解析:C 项,不是向往,此时作者过的已是退居生活;“浮瓜沉 李”“散发披襟”是摆脱“叹息”“呻吟”之愁苦心绪,寻找欢乐的 尝试。 1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空老山林的感慨;②试图排 解退居的无聊生活的故作旷达、乐观的感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