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8周题型天天练第二周周四文言文阅读1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尝读书见吾丘子[注],遂归侍养。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大统十五年,行下邽县事。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六官建,拜太学助教。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朝廷有疑议,常召问焉。后以疾卒。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选自《周书·樊深传》,有删改)[注] 吾丘子,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4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解析:选B 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往”意为“去”,与“还”相对,“常”意为“常常、经常”,做“据鞍读书”的状语,因此“往常”中间需要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后”意为“后来”,是“除国子博士”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选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B.经学,是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C.六官,指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的总称。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有时也指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解析:选D “乞骸骨”没有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之意。表示辞官的文言词语①告老:官员年老辞职。②解官:辞官卸任。③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④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称请求退职为“乞身”。⑤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⑥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⑦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樊深经历坎坷,侍亲至孝。他在避难时,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食物留给继母;太祖平定河东后,他归乡负土筑坟葬父。B.樊深一生好学,至老不渝。年轻时,他负书出门拜师,孜孜不倦讲议研习《五经》;年老时,仍书不离身,不懈学习。C.樊深学识渊博,但不被认可。他讲解经书时,常常旁征博引汉、魏以来诸家学说,但学生不能领悟,都在背后讥讽他。D.樊深精通经学,涉猎广泛。他撰写了许多解经著作,都流行于世,也涉猎史学、阴阳学等领域。解析:选C C项与原文不符,原文说“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然儒者推其博物”,即虽然听他讲课的学生不能理解他,但是儒生都推崇他通晓众物、见多识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4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1)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5分)译文:(2)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5分)译文:参考答案:(1)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儒学有成,招请樊深到他家中,(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避隐匿。(得分点:“属”“延”“更”各1分,大意2分)(2)(樊深)学识虽然广博丰富,但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颂扬。(得分点:“赡”“讷”“称”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樊深字文深,是河东猗氏人。早年丧母,侍奉继母十分谨慎。弱冠之年喜好学习,背着书籍跟随师傅在三河学习,讲议研习《五经》,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魏永安年间,跟随军队出兵讨伐,以功劳任荡寇将军,数次升迁为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曾经在读书时读到吾丘子,于是归家服侍奉养(父母)。魏孝武帝西迁,樊、王二姓起义,被东魏诛杀。樊深的父亲樊保周、叔父樊欢周都被杀害。樊深因为避难,坠落山崖跌伤了脚,两天没吃饭。之后得到一箪饼,本想吃了它;但想到继母年老且身患痹症,也许免于掠夺,于是不吃。夜晚伏地前行寻找继母,恰巧得以相见,于是把食物给了继母。回家后又逃走,改变姓名,在汾、晋地区之间游学,学习天文及算术历法知识。后来被人告发,俘获送至河东。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儒学有成,招请樊深到他家中,(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避隐匿。太祖平定河东,追赠樊保周为南郢州刺史,欢周为仪同三司。樊深回到家中安葬了他的父亲,亲身背着泥土建成坟墓。大统十五年,代理下邽县事。太祖在东馆设学校,教授诸将子弟,任樊深为博士。樊深精通经学,讲解经书时,经常引用汉、魏以来各家学说来解释它们。所以听他讲课的学生,不能理解。都在背后讥讽他说:“樊生讲书所引门户太多,不能理解。”但是儒生都推崇他通晓众物、见多识广。(樊深)性情喜好学习,到老也不懈怠。早晚来去,常常骑在马上读书,以至于马惊而坠地,手脚都摔折了,但最终也没有改变(这种习性)。后来授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建立六官,拜任太学助教。建德元年,上表请求退休,下诏书同意了他的请求。朝廷有疑问而难以决定的争论,经常召他来询问。后来因病去世。4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樊深既专于经书,又诵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樊深)学识虽然广博丰富,但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颂扬。撰有《孝经》《丧服问疑》各一卷,另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及《目录》三十一卷,都流行于世。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