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0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知识概览·【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山东菏泽。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重点理解】课文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与课文前后相关的情节如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作者通过林冲的人生遭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呢?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他对现状很满足,对统治阶级也是拥护的。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他时,他不能像出身下层军官的鲁智深那样奋起反抗,而是委屈忍辱,逆来顺受,他的出身、地位决定了他对黑暗政治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如果说《水浒》的主题之一是“官逼民反”,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从林冲的个人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的政治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斗争,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官逼民反”。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这就是课文主题的意义所在。林冲是怎样一个形象呢?首先,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课文开篇写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以佐证: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 ,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而后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其次,他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嫉恶如仇。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表现了林冲心地善良,行事侠义的方面。但是,当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充分体现了林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在山神庙林冲手刃仇敌时,一声怒吼,惊破敌胆,林冲威猛之中迸发出了他性格中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最后,细心、缜密也是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做事很细致;草厅被雪压塌后,他又“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细心探查;山神庙歼敌时,他“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出其不意,占据主动。这些都表现了他细心缜密的性格特点。 围绕林冲的遭遇,课文情节的展开可以说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路遇李小二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因为遇到李小二,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为林冲以后的思想变化、走向反抗道路做铺垫。买刀寻敌是情节的发展。由李小二之口,引出陆谦等人的密谋,说明高俅仍不放过林冲,对林冲步步紧逼,小说在此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林冲知道陆谦等人到来,勃然大怒,买刀寻敌,表现出他性格刚烈的一面,为他走向反抗道路奠定行动基础。这部分情节使矛盾冲突顿时紧张起来。接下来是看管草料场,这是情节的进一步展开。仇人相遇,刀剑相向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相反,局势又平缓下来。林冲被派到草料场,得到一个“好差使”,不仅林冲感到奇怪,读者的好奇心也被引逗起来。形势平缓,林冲随遇而安的性格又占了上风,他复仇的念头淡了,想得更多的是熬过刑期,回家团聚。这既表现了林冲性格的复杂性,也把他被“逼上梁山” 的曲折过程表现得更充分。看管草料场又为陆谦等人陷害林冲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陆谦等人就是要绝了林冲的活路。雪夜杀敌,是情节发展的高潮。陆谦等人一把火烧了草料场,把林冲逼上了绝境。林冲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毅然杀死仇敌,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难点探究】1.林冲由随遇而安、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探究】林冲来到沧州,一直抱着安度刑期、回家团聚的想法。即使他知道陆谦来沧州加害他,他仍心存幻想,求“神明庇佑”。直到草料场燃起大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百般迫害自己的真相,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绝不会给他一条生路。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激起他抗争的斗志,于是他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黑暗政治的道路。2.林冲的遭遇和他思想性格的变化,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什么意义?【探究】当时社会政治极端黑暗、腐败,善良本分的人们生活、生命得不到保障。像林冲这样的中级军官,都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那么一般的民众受欺压、迫害,进而铤而走险,聚众起义,反抗官府,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林冲被“逼上梁山”,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提供了一个窗口。3.课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探究】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是非常丰富、细致的,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透露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事件的发生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如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引出下文李小二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如林冲在草料场的一系列行动,叙述得非常详细。既表现了林冲细心缜密的性格,又说明草料场起火并非林冲疏忽所致,自然揭示出陆谦等人的借刀杀人的阴谋,使情节发展具有合理性。再如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逼”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的前提。其他还有很多,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4.阅读课文,概括情节要点(如“路遇李小二”“火烧草料场”),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 【探究】路遇李小二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因为遇到李小二,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买刀寻敌是情节的发展。由李小二之口,引出陆谦等人的密谋,说明高俅仍不放过林冲,对林冲步步紧逼,小说在此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雪夜杀敌,是情节发展的高潮。陆谦等人一把火烧了草料场,把林冲逼上了绝境。林冲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毅然杀死仇敌,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是情节的结局。 5.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有很大的差异。试总结林冲的性格特点。【探究】绰号:豹子头。生性耿直,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官逼民反,林冲经过犹豫、彷徨,最终走上反抗的道路,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6.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看看课文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探究】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侧面描写: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又如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风雪为人物的活动渲染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同时,风雪也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力提升·【课内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髭须(zī)呐喊(nà)应承(yìng) 彤云(dān)B.央浼(miǎn)庇佑(bì) 飘絮(xù)  玷辱(diàn) C.仓廒(áo)  防噎(yī)虞候(yú)  衙内(yá)D.煨着(wēi) 缠绕(chán)拜揖(yī)  亲眷(juàn)1.D【解析】A项,“彤云”中“彤”应读“tónɡ”;B项,“央浼”中“浼”应读“měi”;C项,“防噎”中“噎”应读“yē”。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遐 交头接耳 素不相识 鬼鬼祟祟B.妨碍 不尴不尬 解剜尖刀 贪赃枉法C.沽酒 朔风彤云 吃饭防咽 人才汇聚D.勤谨 方得脱免 碎琼乱玉 通宵达旦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与林冲、鲁达的故事不同,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梦。B.实践“超越自我”,便为人们树起了生活航标;提倡“超越自我”,即是踏上通向理想的道路。C.西北风卷着雪花,狂暴凶横地撞开人家的门窗,把大把大把冷森森地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D.4月1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宣判大会,公开宣判杀害崔大庆烈士的凶手于根柱死刑。3.C【解析】A项,“把……概括”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应将“实践”和“提倡”互换位置。D项,烈士是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杀害……烈士”不合逻辑。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B.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一角最为奇货可居。C.比尔·盖茨的豪宅前面俯瞰浩如烟海的华盛顿湖,背后深入湖畔东岸的一座山丘,属于“掩土建筑”。建筑物地上四层,地下深不可测,外观呈现“西北太平洋岸别墅”风格,林木蓊郁、气象万千。D.美国声称为了应对朝鲜威胁,准备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将破坏和平及地区稳定。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杀死)②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冒犯、触怒)B.①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从来)②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C.①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②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给)D.①我自在门前理会(懂得,领会)②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办交接手续)5.D【解析】D项,①理会:招呼,照看。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①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②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③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④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⑤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A.⑤③④①②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③②①D.⑤③②①④6.D【解析】所补写的内容为时间先后顺序和空间移动顺序,先写林冲预备前往,然后描写入得庙来的情形。7.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②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③“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④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⑤只要提防他便了。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情节。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合情合理。B.林冲拿刀怒寻陆谦,矛盾冲突似乎一触即发。也引起了读者“捏着两把汗”,但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C.林冲最终起来反抗,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D.小说的自然景物和环境描写极为出色。如林冲到草料场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连写三个“草”字,为后文起火预作布置。8.B【解析】“这样写,使情节形象生动”表述错误。应为“这样写,使情节跌宕起伏”。9.对下列句子描写风雪所选用的角度,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侧面描写)B.(林冲)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侧面描写)C.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正面描写)D.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正面描写)9.A【解析】“侧面描写”解释错误,应为“正面描写”。10.前呼后应,榫接缝合,正如金圣叹所说:“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小说对雪、火、枪、刀、酒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请从其中任选一例,写一段250字的赏析文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话说”。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人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了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1.下列对“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心地善良,又心存幻想,因此没有想到仇敌会如此的歹毒。B.林冲对仇人远道而来残害他感到大惑不解。C.林冲觉得沧州远离东京,仇人到这里来害他是不自量力。D.林冲感到仇人既无赖又凶狠歹毒,因此轻蔑与义愤顿生于心中。2.上文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上文内容,说说小说对风雪的描写艺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心理描写:(1)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屡遭磨难,此时却并无反心,一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头之日。(2)细节描写: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那雪正下得紧”,一“紧”字从正面形象表现雪大。“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一句,通过写草屋在风中摇振的景象,从侧面表现了风猛的特点。“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通过写人的感受从侧面表现风猛雪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从多角度形象表现风烈雪大,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林冲见差拨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 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札,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选自《水浒传会评本》,有删节)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城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城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城营的黑暗现实。D.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2.差拨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些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3.(1)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2)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真题展示】(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杜鲁门·卡波特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地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我再也没回去过。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有删改)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贫穷、孤单,却热爱生活、充满快乐。从卖破烂来筹集水果蛋糕基金、自己做风筝作为礼物、凑五分钱买牛骨头等情节,可见其贫穷;从只有“我”和小狗陪伴她等情节,可见其孤单;从满怀欣喜地做蛋糕、送蛋糕、准备礼物等情节,可见其热爱生活、充满快乐。14.对“我的朋友”深沉的爱与依恋;为自己再也没有回去过而感伤、遗憾。15.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16.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叙述语 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14.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对“我的朋友”的不舍与眷恋。“我”从小就与她生活在一起,有她的地方就有家,表现了“我”的不舍与对她的眷恋;对自己再也没回去的愧疚。虽然有不舍与眷恋,但我再也没回去过,内学科心的感伤、遗憾。句子的含意注意表层和深层之分。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本题考查语句蕴含的情感,可以理解语句内涵,结合内容分析,点明情感。15.试题要求“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抓住关键词“映衬”分析。如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善良与平等;快乐幸福;孤单寂寞。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即可。对于人物形象作用题,考生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作答。从对人物形象上:烘托突出主人公性格、(性格上对比差异)。从对主题上:深化主题(次要人物性格与主题间联系)。从对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站在次要人物角度推动故事发展)。烘托气氛的作用。考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思考作答。本题主要从对人物形象的映衬方面分析。16.本题需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本内涵,不可断章取义,更不可主观臆断;应力避单一思维,要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文本内涵;要善于选取恰当的角度,在某一角度或某一点上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或有创意的理解;要在文本特定的指向性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去解读文本,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不可随心所欲、脱离文本指向回答;要立意明确,层次分明,语言表达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如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模拟试题】移栽游睿办公室里放着一盆盆栽,植株矮小,模样普通,常大年却异常珍惜,天天施肥浇水,一有空还端着这株植物仔细欣赏。但盆中的植物似乎并不领情,耷拉着枝叶一副有气没力的样子,宛若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常大年为此忧心忡忡,特意到农业局去请教植物专家老严。老严一看这植物,当即说这么个破玩意儿你扔了算了。常大年说,怎么能扔?这盆盆栽意义重大。我来找你,就是要救活它。到底有什么意义,说了我就给你支招。老严说。常大年看着盆栽,叹了口气,就给老严讲起了它的来历。 两年前,常大年到山区采访。那里海拔较高,土地贫瘠,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途中,常大年遇到了小光。当时小光读小学四年级,非常懂事,除了读书,还要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可从出生以来小光一直没见过自己的父母。常大年问小光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小光说就是希望您能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过一次年。常大年被感动了,专门策划了一期节目,千方百计让他们一家人相聚。当看到这家人阔别10年后温馨相聚的场面,常大年再次被感动了,于是在他的努力下,小光的父母在家乡镇上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这一家人从此不用再分开。常大年离开那里时,小光一家人都来送他。常大年问小光,你高兴么?小光点着头说高兴。后来小光的爸爸非要送常大年一些土特产,常大年拒绝了,自己却挑了一株山上的植物,就是现在这盆盆栽。常大年说,每次看到这株植物,都能让我倍感荣耀。你说,这株植物意义重大不?老严说,重大,相当重大。不过,你要真心救这株植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盆子里装上它生长地的土。常大年说,不就是原来的土壤么,这有何难?常大年立即带着这盆盆栽直奔山区,找到了当初给小光父母提供工作的工厂。但厂区负责人告诉常大年,小光父母已离开了工厂。又出去打工了吗?常大年无不担忧地问。那倒没有,好像他们开了个小超市,就在学校旁边。常大年顿时舒了口气,连忙驱车到镇上的学校门口的小超市。小光的妈妈连忙热情地招待常大年坐。常大年连忙说不客气,你们都还好吧?都好着呢!小光妈说,不少好心人帮助我们,包括这个超市,也是好心人帮忙才开的。现在我们才意识到,孩子的未来多么重要,真得谢谢您。常大年说,你们能这样看待孩子,我真的很欣慰。小光妈说,我和他爸就是读书太少了,只能出去打工,可孩子不能再走我们一样的路。只是这孩子不懂事,成绩也不咋样,很伤脑筋。常大年说,孩子小,不着急。对了,小光他人呢?小光妈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说,他爸陪他去补习班了,这个点应该快回来了。补习班?常大年当即一愣。我们这么多年没管他,他基础太差,马上读初中了,不补怎么能跟上? 恰在这时,常大年看见小光耷拉着脑袋和他爸爸一前一后走了过来。两年不见,小光已经长成半大小伙子了,高高的个子,反倒让他爸爸显得矮小了许多。小光,常大年喊了声。小光抬起头,眯了一下眼睛。小光爸爸瞪了他一眼说,叫人啊。小光才喊了一声常叔叔。常大年心里一颤,但脸上还是热情地笑了。常大年端出自己的盆栽说,你还记得这个吗?小光,今天常叔叔可是找你帮忙来了。小光瞥了一眼盆栽说,要我帮忙可以,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常大年有些意外。小光又看了一眼他爸爸,趁他不注意才把常大年拉到了一边小声说,你走的时候我搭个顺风车呗。我想去城里打工!越远越好!小光话音未落,常大年手中的盆栽却哐当一声落到地上,顿时粉碎。                                             (选自2016年第10期《小说月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标题“移栽”意蕴丰富,一是指小说中盆栽花苗的移栽,二是指小说中小光的生活环境的改变。B.老严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既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起着衬托常大年的高大形象的作用。C.小说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如常大年的乐于助人,小光的认知变化。D.小说结尾写常大年手中的盆栽落到地上,既写出了常大年的惊愕,也寓示着常大年对小光很失望,不会再帮小光了。2.小说中写常大年对老严讲盆栽的来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光先是请求常大年让他与家人团圆,后来却请求常大年带他逃离家人,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3.①小光的这种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小光请求常大年帮他实现与家人团圆的心愿,体现的是留守儿童渴望亲情;后面请求常大年带他逃离家人,体现的是他因基础差而受承了巨大的压力,受不了家人的管束,渴望自由。②作为家长一要认识到小孩子正是处于成长时期,需要家人的陪伴,尤其是父母的陪伴,如果关键时期没有在其身边,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到时来纠正就难了,像小光的成绩因为当时基础差就没有跟上去,学习起来特别费力且有压力,没有自信,这种情况在当今留守儿章中比比皆是;二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要看到孩子的品质,如小光小时候的懂事,对爷爷奶奶的孝顺,孩子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比什么都重要。3.首先表明态度,即针对小光前后的行为是否矛盾表明态度;然后从原因的角度谈思考。小光为什么请求常大年让他与家人团圆?后为什么请求常大年带他逃离家人?大人应该怎么办?通过思考这些问题,答案不难得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