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曹雪芹死于何时?过去都只依胡适《考证》的“结论”: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得年四十五岁。胡适依据的是《石头记》甲戌本卷一正文开始时一条脂砚斋①的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  壬午,便是乾隆二十七年。这似乎是不成什么问题了。但敦敏②的《懋斋诗钞》里,有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天作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上已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  问题来了。曹雪芹真在二十七年除夕死了,敦敏如何还能在二十八年上巳(农历三月三日)前三天约他去赏花饮酒?再看这本诗集排到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春,敦敏才有《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一诗。再把这一点与敦诚《四松堂集》的《挽曹雪芹》诗,下面注明“甲申”而且是甲申开年的第一首诗这个事实合起来看,则可推断,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次年敦教兄弟才挽吊他。‎ ‎  我初次得见的《懋斋诗钞》,是个清钞本,年月次序,清楚明白,诗是编年顺录的。按诗集编序和本诗内容,可推知这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是作于癸未年春天。而其前二首的题下也正注明“癸未”二字;同年十一月二十日的一首诗,又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自丁丑越七年,正是癸未。困此敢说癸未年并无错误。‎ ‎  迨后我又见到了原底稿本——圈选以备付刻的底本,事情更清楚了。底稿本是随作诗的顺序陆续抄上去,本来就是按年照月,连“编”都用不着的。这更不会错。这个底本因付刊前要删割有避忌的诗,遗有空白处,后来收藏者“燕野顽民”‎ 得到此本,见有脱粘等处,怕有零落,因此略为粘缀修整,并为此写下识语。未想这却引起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编序不可靠了,被他搞乱了。其实全非如此。一些研究者作了些论证,想证明此本并非编年的,但都难成立。‎ ‎  再说,癸未年的“上巳前三日”,正是敦诚的三十岁整寿,敦敏“代简”的含意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又敦诚在甲申开年作挽雪芹诗,自注说:“前数月,伊(他,指曹雪芹)子殇,因感伤成疾。”从作诗人说这话时往前推“数月”,当然是前一年癸未年的某月里。如果曹雪芹旱在“壬午除夕”死去了,那么就成了先死的父亲因“感伤”后死的殇儿而“成疾”的怪事了,断不可通。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亦正合榫。‎ ‎  不执着孤立的一点,综合地看证据和所关联的事情,我认为曹雪芹确是卒于癸未年的除夕,即公元1764年2月1日。‎ ‎  至于脂批的话,也许是记错了。史书、碑版、文章,误记干支的例子,多得不可胜举,不是什么稀奇事。为什么脂砚斋“壬午除夕”四个字中“除夕”二字还可信呢?这很好理解,一个人在大年除夕逝世,这样一个时间点,人们一般不会记错。‎ ‎  (节选自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  【注释】①脂砚斋:《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个批语作者。②敦敏、敦诚兄弟:清宗室,努尔哈赤十二子英王阿济格之后。自小结识曹雪芹,是其最好最熟的朋友。‎ ‎1.本文作者认为: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一诗作于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以下对其依据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懋斋诗钞》是编年顺录的,年月次序清楚。《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被编在癸未年作品范围内。‎ ‎ B.在《懋斋诗钞》的底稿本和清钞本中,《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的前二首诗的题下,注明有“癸未”二字。‎ ‎ C.在《懋斋诗钞》中,与《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同年的一首诗,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 ‎ D.《懋斋诗钞》的底本付刊时有所删割,且经收藏者粘缀修整,这才导致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并非编年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曹雪芹死去后的次年,挚友敦敏、敦诚分别作了诗来挽吊他。敦敏作《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录于《懋斋诗钞》;敦诚作《挽曹雪芹》,录于《四松堂集》。‎ ‎ B.《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中的“上巳前三日”指敦诚的三十岁生日。敦敏此诗的用意,除表达对曹雪芹的思念和夸赞外,主要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一同赏花饮酒。‎ ‎ C.曹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脂砚斋之所以误为“壬午除夕”,大概是记错了干支。这种因误记干支而弄错某人生卒时间的情形,在史书、碑版、文章中不足为奇。‎ ‎ D.根据敦诚在甲申年首作的《挽曹雪芹》一诗的自注内容,可以推知:若曹雪芹死于壬午年,那么就会出现先死的曹雪芹为其后死的儿子感伤的荒谬事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因为敦敏、敦诚兄弟是曹雪芹的亲密朋友,所以他们的诗歌作品中有关曹雪芹的信息更显真实,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曹雪芹的卒年也更可信。‎ ‎ B.周汝昌能否定胡适成说,确立“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之说,是因为他利用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确作于癸未年春。‎ ‎ C.根据敦诚所说“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可以推测曹雪芹的死因:他极可能是因怀丧子之痛,感伤成疾,不治身亡。‎ ‎ D.虽然“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是史实,但若仅凭此就断定雪芹之子夭折于癸未年,则显武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 ‎ 手 艺 孙如静 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 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 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蜗,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 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 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 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的补锅小摊又开张了。‎ 原以为一切恢复了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又被老罗头听到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阵急火攻心,老罗彻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详实、细腻,这既表明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 B.听了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老罗头心有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的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状。‎ ‎ C.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 ‎ D.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 ‎5.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5分)‎ ‎6.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材料一: ‎ 我国居民消费特别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是近年消费市场的一个显著新特点。我国游客海外消费不仅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消费增速同样引人注目。‎ 海外购物,这个曾经“高大上”的事,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近年来,面膜、牙膏等日用品也成为中国游客瞄准的对象。在一些国家主要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常常会看到中国游客扫货的情景。‎ 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葛非说:“除了价格便宜,安全性也是选择海外购物的重要原因。”“海外购物热是国内消费品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荆林波认为,客观地讲,国内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制造加快升级,但优质消费品供给仍落后于居民消费需求,供需两端不适应、不匹配。‎ 调查显示,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化妆品市场。但由于境外价格水平、商品类型等方面的优势,化妆品总是中国游客出国购物的重点。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但就产品的创新能力、换代速度看,在化妆品、家居、医护等许多细分行业,供给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中国不缺乏消费需求,而是缺乏拴住消费者的功力。”荆林波说,国内企业应该及时关注消费潮流、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换代,使产品更加人性化、功效更加多元化,从而更加适应千姿百态的百姓生活。‎ 北京某银行职员王洋认为,中国游客在欧美市场购买“大品牌”商品,不仅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更看重这些品牌背后的文化底蕴。“比如,施华洛士奇水晶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其材质有什么不同,完全是因为该品牌创立120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切割工艺、时尚的设计理念、成功的商业宣传,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她坦言,但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价格,国内专柜没法跟国外相比,“这也是游客出国盯着一线品牌‘狂扫’的原因。”“海外消费热,消费者买的是商品质量,也是品牌文化。”荆林波认为,市场需求决定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更有品味格调的生活。‎ ‎     (摘自2016年1月15日《人民日报》,记者杜海涛)‎ 材料二: ‎ 近年来,我国的境外消费增长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平均每年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4年境外消费规模高达1648亿美元,占全球境外消费市场份额的10%以上,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达6.3万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随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旅游购物”正由一次性消费向长期性代购转变,且群体效仿、消费粘性明显。许多中国游客在通过旅游接触过海外商品后,再通过互联网代购、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途径,逐步将“境外购物”转变为长期行为。 ‎ ‎                   (摘自《人民日报》尚文整理)‎ 材料三:‎ 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不少人开始青睐直接通过海外网站的网购成为海淘族。大家为什么要到海外网站购物?这里程序很多,包括海关政策、跨国运输、折扣点位、款式等,有很麻烦的一套程序,能便宜吗?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进行点评。‎ 包华:国外很多产品,尤其是奢侈品,价格跟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价格差异比较大。其次,有一些产品国外在销售,国内没有的。‎ 胡钢:所谓海淘就是国际代购。有网友在海淘过程中遇到比如黑网站、信用卡盗刷、产品损坏以及退换货困难等问题。‎ 包华:海淘族要客观分析自己的利弊,才能做明确决策。‎ 胡钢:网站有实际的运营主体,可能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你要知道他是谁,要维权找不到人,就很可怕。‎ 胡钢:如果反悔权制度能够得到明确,将对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远程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利好。‎ 包华:在看到海外网购给我们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要看到海外网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代购商自身出现问题,代购商如果今天在明天无的话,可能就很难处理。第二,物品货不对板,很有可能跟代购商谈的产品和最终代购回来的产品完全不同。第三,信用卡盗刷,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也是很多消费者需要关注的。‎ 胡钢:我研究过海外网购特别是打折网站的用户群,比如美国比较有名的用户群,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本土和欧洲的某些国家。他们说,我在境内有消费保障,通过代购的美国消费者买,然后再转送给你,或加收一点服务费,美国运营商提供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不能延及到中国境内消费者,代购网站也不可能提供额外保障,这种情况下风险就比较大。‎ ‎                  (摘自中国广播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我国近年消费市场的新特点就是高端消费流向海外,海外消费连续几年位居全球第一。‎ ‎ B.海外代购的主要弊端是程序很麻烦,包括海关政策、跨国运输、折扣点位、款式样式 等。‎ ‎ C.境外消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旅游购物、跨境电商、导游代购、朋友代购等。‎ ‎ D.消费者看重欧美市场“大品牌”商品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这些是国内企业无法相比的。‎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近年来,海外购物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生活,中国游客在外国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购买面膜、牙膏等日用品。‎ ‎ B.中国国内企业应紧密关注消费潮流变化,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换代,适应当前千变万化的百姓消费市场。‎ ‎ C.我国旅游购物的方式正发生悄然变化,从一次性消费转变为长期性代购,新型贸易方式多样化,境外购物转变成长期行为。‎ ‎ D.国内产品的品种、版式、质量和服务离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国外很多产品价廉物美,有细分的市场、丰富的商品和强大的创新力。‎ ‎ E.外国运营商提供的消费者保护制度不能延及中国境内消费者,这种情况下风险就比较大。‎ ‎9.阅读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海外消费热背后传递的市场信息,简要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10.用“/”线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B.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D.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除讽喻诗外,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也很有名。‎ B.“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如《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 C.翰林学士,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唐代诗人李白也曾经担任此职。‎ 左拾遗,是一个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唐代诗人杜甫也曾担当此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5分)‎ ‎(2)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 野 望 ‎ 杜 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 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答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 C.尾联照应题目,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国家,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抑扬跌宕。‎ ‎15.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中通过动作细节描写、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侧面烘托山高的诗句是: , 。‎ ‎(2).《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 ‎ ‎ 在北欧,尤其是奥斯陆的大街上,你会感到城市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整体性。它没有历史与现代的断裂与分离,而是和谐地________。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即北欧传统审美的简朴转化为现代审美的简约。‎ 而在中国,自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审美似乎一贯而下。特别是明代的审美________、敦厚沉静,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之博大与唐之沉雄。然而到了清代,(  )。特别是乾隆盛世,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致,完全脱离了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可是到清代中期之后,国力的衰败便使这种奢华的追求 ‎________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此后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不爱红装爱武装”时代,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当整个社会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时,我们已经无所依据和无所凭借。社会审美像没头苍蝇乱撞。或是呆头呆脑的仿古,或是跟着洋人________地做“现代秀”。‎ 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所侵占,就像当前充斥于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浑然天成 雍容大气 相形见绌 亦步亦趋 ‎ B.浑然天成 雍容华贵 无法企及 邯郸学步 ‎ C.浑然一体 雍容华贵 相形见绌 邯郸学步 ‎ D.浑然一体 雍容大气 无法企及 亦步亦趋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异 ‎ B.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异,驱使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 ‎ C.整个社会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驱使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的审美发生了变异 ‎ D.欲求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驱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异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所占据,就像当前充斥于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 B.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占据,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 C.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侵占,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 D.‎ 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侵占,就像当前充斥于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 ‎20.根据名著导读《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填空。(4分)‎ ‎《红楼梦》原名 ① 。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 ② ,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 ③ ,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 ④ ,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21.下面是一个主题为“沟通”的电视公益广告脚本,请你参照相关内容,补出空白部分。 ‎ 要求:①处不超过10个字;②处不超过90个字。(6分)‎ 镜头 画面描述 画外音 时间 ‎1‎ 一个小女孩背着书包回到家,拿出一张画,上面写着“服装设计图稿”,兴奋地展示给父母看。她满怀期待地刚开口,母亲立即塞过来一本数学练习题,女孩只好落寞地走进房间。‎ ‎① ‎ ‎5秒 ‎2‎ ‎② ‎ 沟通,请放下手机。‎ ‎5秒 ‎3‎ 一白领男子身穿西装端正走进电梯,按下关门按钮,电梯快要关闭时,一个滑冰男孩冲进电梯,不小心撞到了白领男士。白领男士微笑着伸出手扶住了男孩,男孩立即笑着道歉并脱下滑冰鞋。‎ 沟通,请你微笑。‎ ‎5秒 ‎ ‎ 最近,被称为“搬砖男孩”的六年级学生小朱爆红网络。他每天在余杭塘河边来回搬砖150块,以此锻炼自己的心性,已经坚持了一个暑假。据悉,成绩一直比较优秀的小朱,在其父亲朱某的运作下,已经退学,在家接受“新教育”。此事一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到底是先锋前卫的教育实践,还或是毁人前程的愚昧蠢行?‎ 有人认为,家长太偏执,被“新教育”洗脑了;有人认为,这种“修身养性”的抽象修行过于荒诞;也有人表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应该尊重和包容不一样的教育思路。‎ ‎ 此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要求:①角度自选,自定立意;②标题自拟;③不得抄袭,套作。‎ 高一语文答案 ‎1、D混淆了原文因果关系。据原文意,《懋斋诗钞》的底本付刊时有所删割,且经收藏者粘缀修整,导致的是“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编序不可靠”。‎ ‎2、C偷换概念,使概念的外延缩小了很多。原文是“误记干支…不足为奇”,这里却误为“因误记干支而弄错某人生卒时间的情形…不足为奇”。‎ ‎3、B在推断原因方面以偏概全。据原文可知,周汝昌确立“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之说,固然依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作于癸未年春”这一证据,但并非以此作为唯一证据。且他在倒数第二段有言“不执着孤立的一点,综合地看证据和所关联的事情……”‎ ‎4.D(D项“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 ‎5.(5分)①表现儿子的孝顺(1分)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1分)③推动了老罗头在儿子收购铁锅后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3分)(意思相近即可)‎ ‎6.(6分)①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②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③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的当代命运的思考。(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7.B(3分)海外代购的主要弊端除了程序很麻烦,还有问题难解决,消费风险大等。‎ ‎8.BE(5分)A项, 材料一,根据“在一些国家主要供当地人消费的连锁超市”,忽视关键词“一些”“主要”,以偏概全。C项, 材料二,根据原文“逐步将境外购物转变为长期行为”,将未然变成已然。D 项,材料一,“版式”系无中生有。‎ ‎9.(1)国内企业应正视消费需求升级,坚持产品质量为上,在市场中深耕细作,加快创新求变步伐。(或国内企业应该及时关注消费潮流,升级换代,使产品更加人性化,功效更加多元化,从而更加适应千姿百态的百姓生活。)(2)完善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把流向海外的购买力拉回来。(3)高度重视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消费新形式,转变经营理念,努力开拓新的市场。(4)政府应完善引导机制,倒逼企业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保障商品质量,培育自己的文化品牌。(5)消费者要理智对待海外消费,尽力避免掉入消费陷阱,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失。(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任意四点得4分)‎ ‎10、B ‎11、C李白没有做过“翰林学士”,做过“翰林待诏”。‎ ‎12、D “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13、①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于是、就1分;谑,取笑、开玩笑1分;大,非常、很1分;通顺2分)‎ ‎②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令,让1分;解,理解1分;录,抄录、记录1分;通顺2分)‎ 14. BD(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D项,颔联是叙事和抒情)‎ ‎15.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繁,诸弟分离,长期音信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着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16.(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17. 答案:D 解析: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浑然一体:融和成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因前文有“整体性”一词,应选“浑然一体”。雍容大气:文雅大方,从容不迫,有大气魄。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服饰华丽锦绣。文中修饰对象为“明代审美”,应选“雍容大气”。无法企及:尽最大的努力也无法达到的意思。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显出了不足。句中强调“不能达到”之意,应选“无法企及”‎ ‎。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句中前有“跟着”,后有“做”,不能选“邯郸学步”。‎ ‎ 18. 答案 A 解析 先理清主动、被动关系,结合后文可知,应是皇帝的审美引领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故排除B、C项。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审美”,“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是一种审美追求,突出其审美特点,作“皇帝们”的定语则不具有突出效果的作用。‎ ‎19. 答案 B 解析 A项,“所”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前面已经有“被”字,故“所”赘余。C项,侵占,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用侵略手段占有(别国的领土);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句中指对“空白”区域的占有,用“侵占”搭配不当。D项,“充斥于”,介词“于”误用,“充斥”是充满、塞满(含厌恶意),后面可以直接接宾语,应删掉“于”。‎ ‎20.略 ‎21.①沟通,请听我说。(2分) ‎ ‎②一个大家庭的新年聚餐,桌上围坐着十几人。白发苍苍的爷爷端起酒杯向全家人祝酒,但孙子、孙女们都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并未抬头。爷爷深深叹了一口气,忧伤的眼里溢满了泪花。(4分) ‎ ‎22.作文 一、选择反对。理由:①家长太偏执,被 “新教育”洗脑了。不能拿孩子当试验品。况且,不让适龄儿童上学也是违反教育法的。②这种“修身养性”的抽象修行过于荒诞,“新教育”也未经实践验证,失败的代价和风险太大。③现在并没有令人信信服的客观论据证明其教育成果优于传统教育体制,相反,学校正规教育是当下最为安全、最为成熟的教育方式。④个别完全脱离当前教育体制的案例也许有,但并不适合于一般的家庭和孩子。⑤传统教育体制也许存在不尽完美的地方,但所谓的“新教育”就没有问题吗?能排除哗众取宠、借机敛财的嫌疑吗?‎ 二、选择赞成。理由:①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度量别人,谁都没法预测未来。②不要一看到不一样的教育思路就认为是洪水猛兽,应该用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新事物”。③允许教育百花齐放,大胆尝试,孩子如果不适合“新教育”‎ ‎,还是可以重返学校,重新开启自己 的学习之路的。‎ ‎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