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启用前★注意保密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总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考生条形码区”。 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是反映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从红楼女子的诗教,我们可以 窥探出中国古代诗教在女性身上绽放出的零星光芒。 女性美德的培养是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处于矛盾之中,虽有一些开明之士从“由礼而通诗”的角度肯定女子研习诗文,但只有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认为教女子识文断字有助于“见礼明透”。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体现出对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反击。红楼女子身份不同,地位悬殊, 但唯有在诗词面前,她们有了乐趣,有了美好,有了平等,有了尊严。 红楼女子能接受到包括“诗教”在内的良好教育。元春入宫前自幼系贾母教养,贾府三春也都有专门的塾师,黛玉在进贾府前也有贾雨村做过她的私塾老师,宝钗读书识字较之其兄竟高过十倍。同时,贾府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为她们提供了良好的诗教环境。此外, 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也为她们接受诗歌教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牡丹亭》《西厢记》等优秀戏曲中的曲词诗句,更能够感染人,形成艺术共鸣。这些均可见当时富贵人家女子的启蒙教育情况。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在大观园中,诗教更是无处不在。诗歌是她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有趣的学习模式。大观园中五次结诗社;每逢节日庆祝更是要命题限韵写诗,评出魁首。这种结社做诗、联诗赛诗活动,是宝玉和女孩子们经常拿来闲遣时光的游戏。即使是最普通的女孩子香菱也习诗,在黛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导下,几日后便能谈出些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切磋,实际上就是诗歌创作中面向现实、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教育过程, 对女子诗教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红楼女子因足不出户,其诗词创作往往多是对景物情状的摹写与感慨,如黛玉的《桃 花行》《秋窗风雨夕》和宝钗的《咏海棠》《忆菊》。这些诗作往往表现出女子细腻的内心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和高水平的审美鉴赏力。在诗歌风格上,除宝钗的“含蓄浑厚”“温雅沉着”外,整体偏阴柔, 如黛玉的《葬花吟》。在作诗手法上常引用或化用唐人诗句,如黛玉的“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化用了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薛宝钗在《牙牌令》 其四中的“水荇牵风翠带长”引自杜甫的《曲江对雨》。 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指出:“清代学术之盛,为此前所未有,妇女也得沾余泽。”此时期女子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以诗词教育最甚。其原因是女子比较感性,诗词的艺术魅力与女性自身的心理特性相契合。据统计,专门收录清代妇女诗集的作品就有 多部,可看出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 红楼是明清女子诗教一隅。纵观明清之际,虽然正统礼教观念始终压抑着女子的才情 与热情,但是思想进步的大家们,为女子读书而辩护,并亲自任闺塾师,使得越来越多的 女子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出现了大量以诗才彰显的女子,如有着“林下风者”之誉的黄媛 介、江南才女吴藻等,她们著作存世的背后,无疑是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选自刘娜《<红楼梦>中的女子“诗教”》,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专门的塾师或专人教养是红楼女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 B.红楼女子的诗教既有贾府读书环境的影响,也有在生活中学习切磋的因素。 C.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依然沿用了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D.红楼女子的诗作多是对景物情状的摹写与感慨,在诗风上都显阴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香菱在黛玉的教导下几日后便能谈出些体会”,这个例子说明学习交流对女子诗教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B.文章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内容、风格和作诗手法等角度阐述了红楼女子的诗歌创作情况。 C.清代女性诗人频出,妇女诗集大量出现,这是这个时期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重要证据。 D.大观园中,诗教无处不在,文章以红楼女子的诗教典范为例,指向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的矛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红楼女子主要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切磋和借鉴前人诗作的方式来提升创作水平。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B.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与女性的心理特性相关,也是女子诗教发展的必然结果。 C.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因而彰显诗才,表现出高水平的审美鉴赏 力。 D.明清之际,更多女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得益于思想进步的大家们所做的努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几乎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 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曾有记者在 500 名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的图表: 表一:大学生与家人联系方式统计表 表二:大学生对传统家书的看法 (摘编自记者谢苗枫的调查报告) 材料二: 电话、微信、QQ 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 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当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了 2000 余封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情感,督促子孙 用功读书……梁家 9 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 3 个是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里最重要的就是亲情,在写信的时候,人们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而且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 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一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 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傅敏(傅雷之子,《傅雷家书》的选编者):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摘编自 2014 年 1 月 17 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日本文化厅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的 10-19 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 62%,30-39 岁的比例为 57%,与前一次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 18 和 14 个百分点。另外, 10-19 岁的年轻人中有 54%的人认为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 职信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实际上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 E-mail 之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长期保留并予以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蔡锐(山东大学生):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 展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 2013 年 9 月 25 日国际在线消息)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数据显示,是语音交流取代了文字交流。 B.与电话、QQ 等现代通讯手段相比,传统家书最明显的不足是不够快捷方便。 C.从调查数据看,日本不少青年对于使用传统书信交流持肯定态度。 D.是亲笔写信,还是选择更便捷的通讯手段,其实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主要以某一个群体的调查数据来反映传统家书正在被遗忘的现状。 B. 材料二列举了专家学者对于传统家书的认识,挖掘出了家书何以“抵万金”的原因。 C. 材料三在表达传统书信将何去何从的忧虑时,也表达了一些期待和较为理性的思考。 D. 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亲笔写信的习惯,日本青年保持得更好。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6.请以上述三段材料的有关内容为根据,概括出你对“传统书信日渐衰微”的理解。(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寒风吹彻 刘亮程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 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 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 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无论我残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痛。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熟,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 那个冬天我十四岁,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禾。那时一村人都是靠长在沙漠里的一种叫梭梭的灌木取暖过冬。因为不断砍挖,有柴禾的地方越来越远。往往要用一天半夜时间才能拉回一车柴禾。每次拉柴禾,都是母亲半夜起来做好饭,装好水和馍馍,然后叫醒我。 有时父亲也会起来帮我套好车。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 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 干二净,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 只是这次,是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以往牛车一出村,就会听到远远近近的雪路 上其他牛车的走动声,赶车人隐约的吆喝声。只要紧赶一阵路,便会追上一辆或好几辆去 拉柴的牛车,一长串,缓行在铅灰色的冬夜里。那种夜晚天再冷也不觉得,因为寒风在吹 好几个人,同村的、邻村的、认识和不认识的好几架牛车在这条夜路上抵挡着寒冷。 而这次,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爬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天亮时,牛车终于到达有柴禾的地方。我的一条腿却被冻僵了,失去了感觉。我试探 着用另一条腿跳下车,拄着一根柴禾棒活动了一阵,又点了一堆火烤了一会儿,勉强可以 行走了。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 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 天快黑时,我装着半车柴禾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 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 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 那个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炉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这条腿当回事些,或许我 能暖和过来。可是现在不行了。隔着多少个季节,今夜的我,围抱火炉,再也暖不热那个 遥远冬天的我;那个在上学路上不慎掉进冰窟窿,浑身是冰往回跑的我;那个跺着冻僵的 双脚,捂着耳朵在一扇门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们唤回到这个温暖的火炉旁。 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 尔后整个人生。 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个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 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 大约上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 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是那个曾走进过我屋子的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路人,他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 一点点温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底磨得快通了,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落在 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 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静坐在屋子里,火炉上烤着几片馍馍,一小碟咸菜放在炉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线暗 淡。柴禾在炉中啪啪地燃烧着,炉火通红,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凉嗖嗖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的。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冬天又一次来到村里,来到我的家。我把怕冻 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子,糊好窗户,挂上去年冬天的棉门帘,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 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一 些路人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雪天我烤炉火为叙述的起点和终点,让三十岁的我穿梭在过去和现在两个 时空,以对“寒冷”的记忆,组织起对“少年的我”和“一个路人”的回忆。 B.“冬天、寒风、雪”既实指北方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也虚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磨难,还指在必须面对的命运归宿前的脆弱和无奈。 C.路人离开我家前,“朝我点了一下头”,这是他在寒风吹彻的生命中珍藏的一点温暖;写路人的故事,是因为他是我每每想起寒冷时最温暖的一点记忆。 D.作者以三十岁的我的视角展开叙述,追忆和审视过去,这一视角更方便审视人生, 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清醒认识:生命中的寒风不可阻挡,但人可以去寻找那么“一个时刻”,在寒风中围抱火炉。 8.举例分析文中哪些地方“虽然透着爱,却也饱含着人生来孤独的无力”。 (6 分) 9.以写“寒冷”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实现“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沉下去,但又不悲痛到绝望”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 .君.。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魏安釐王二十年,昭王已破赵长平军, 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 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 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见候嬴,侯生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公子遂将晋鄙军,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郫,存赵。魏王怒公 子之盗其兵符,公子亦自知也。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诸侯闻公子为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秦王患之,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 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诸侯闻公子为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 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B.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诸侯闻公子为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 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C.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诸侯闻公子为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 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D.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诸侯闻公子为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 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信陵君,魏国公子,即魏无忌。与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都是战国有名的“四公子”,以带兵和谋略著称。 B.虎符,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 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 C.高祖,即汉高祖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D.大梁,公子祠堂所在地,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国都城在大梁,所以魏惠王又称 梁惠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魏公子急公好义,欲救赵难。秦侵犯赵;平原君夫人向魏求救,魏王害怕秦国, 名义上派兵救赵,实则观望。魏公子多次请求,魏王不从。 B.魏公子问计门客,窃符救赵。得侯嬴献计,魏公子求助于魏王爱妃如姬,如姬感 念公子报父仇之恩,从魏王卧室偷出兵符,送给魏公子。 C.魏公子心忧故国,却秦存魏。秦常出兵攻击魏;魏王焦虑,于是请公子回国,魏 公子得到诸侯支援,领五国军队在河外击秦,败走秦军。 D.魏公子威震天下,被秦陷害。秦王害怕魏强大,假装恭贺公子做了魏王,魏王中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计,忌惮公子的才能和威望,免去公子兵权,代之以他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2)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暑旱苦热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中的“屠”字用得新奇,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消灭,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暑热的憎恨之深。 B.颔联用了虚写的手法,诗人从人间忧惧江海之枯竭,联想到天上也该怜惜河汉将干。笔墨开阔,寄情深挚。 C.颈联由名山想到仙岛,在诗人心中,这两处该是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他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本诗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清风无力”来反衬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清凉来反衬暑热之苦,巧妙得当。 15.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前集》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尾联,对刘克庄的这 一说法作简要阐述。(6 分) (三)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在《逍遥游》中,庄周用“ , ”两句,极写鲲鹏鼓起翅膀,状若悬挂在空中的云。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一句描写 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句则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再现了浪花飞溅的景象。 (3)《次北固山下》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表达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两句是“ , ”。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两个有趣的话题经常被人讨论:如果明天就会死去,你会留下什么遗言,或者你希望墓 碑上刻下什么?前者多半涉及鸡毛蒜皮——嘱咐照顾某人,哪些账目要还了,哪些钱要怎么用,甚至厨房下水道需要重新处理——这是尘间的最后流连,烟火一生的最后了结。它 多半是向外的。墓志铭则不同,更多是向内的自我询问,关于自己的一生,以及生命感悟 或希翼。 1959 年,罗素勋爵接受了 BBC 电视台的访问,谈及自己的一生以及一生的感悟时, 罗素说,“我说两点,其一关乎智慧,其二关乎道德。关于智慧,我想说的是,( ),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关于道德这一点,十分简单,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总会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假如我们想要共存,我们就必须学会宽容与忍让,因为它们对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续, 是至关重要的。”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即使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或者在思考什么观点 B.即使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什么观点 C.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或者在思考什么观点 D.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什么观点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两个破折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B.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 C.暂停片刻的大炮仿佛有-----或者的确有,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它是一个生物-----一种凶恶的预谋。 D.也许在更高处还有一些色彩不很清晰的-----淡淡的粉红色或蓝色的-----玫瑰花形状的斑块。 19.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强调了人往往会相信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 B.强调对社会是否有益往往会左右自己的观点。 C.强调了人总是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D.强调了人要尊重事实和事实所证实的真理。 20.二十国集团峰会又称 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3 月 26 日,二十国集团就新冠肺炎疫情专门举行峰会。有评论家认为,这次特别峰会将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必将载入史册。请从下面的会议记录中概括出这个历史性时刻应该记录的三个方面。(5 分) 目前,新冠肺炎在海外确诊病例超过 38 万,仅 25 日就新增了 4 万 4 千多人,扩展之势极为凶猛,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中国完完全全成为了此次全球抗疫的中流砥柱:中国抗疫经验、中国医疗技术、中国抗疫资源、中国力量动员、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中国爱心援助表现得坦诚给力。此次峰会,是史上首次以网络视频方式举行的峰会,说明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新空间,成了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 21.中国西部的石油开发曾推动了我们工业文明的进程,半个多世纪里,诗人们纷纷为历史造像,为时代放歌。2019 年,《共和国 70 年石油诗歌精品专刊》出版了,专刊首篇便是《这儿》。请品读该诗,说明其入选理由。要求:不少于三点理由,100 字左右。(6 分) 这儿 这儿很少刮风一年只刮两次一次刮半年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8页(共 10 页) 这儿的风很小 连一片树叶也吹不下来这儿没有树 这儿的太阳很大在我们来之前 一个影子也找不着 我们在这儿 打了好多井 抽上来好多油 建了房,栽了树 树长得很大很大了现在 我们的孩子 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3 月 31 日上午, 教育部发布《关于 2020 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 延迟一个月高考,对于广大高考生来说,无疑是重磅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 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对于今年高考是否延迟, 其实大家早有议论,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拿到这个话题,你有了哪些思考和联想。 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 6 页(共 4 页)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3 分)【解析】 A 项,“最重要的方式”中“最重要”得不出来,文章第三段专人教养和环境氛围的熏陶是并列关系。C 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体现出对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反击”。 D 项,宝钗就没有偏阴柔。 2.D(3 分)【解析】D 项,第二段“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的矛盾”是红楼女子诗歌教育的文化背景。通读文章后可知:文章以红楼女子的诗教典范为例,指向的是明清时期女子诗 歌教育的发展。 3.C(3 分)【解析】C 项,“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因而彰显诗才”说法错误,红楼女子的诗教彰显诗才,是反击女性德性诗歌教育(正统礼教观念),而非因果关系。 并且“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也推不出来。 4.A(3 分)【解析】混淆了“文字交流”和“传统书信”的概念,微信短信也有文字交流的功能;另外,语音交流有逐渐覆盖传统书信的趋势,但并没有已经取代。 5.D(3 分)【解析】看不出“亲笔写信的习惯,日本青年保持得更好”。材料一中的数据是中国大学生的做法,材料三的数据是日本青年的态度,态度和做法没有可比性。 6.(6 分,每条 2 分;归纳无重复又能抓住三个文本的基本内容,给满分。答案示例:1)随着电话、互联网和手机的发展,传统书信因为不够方便快捷,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2)因为传统书信特别的情感意义和珍藏价值,它不应该彻底消亡。 3)作为一种交流载体,传统书信被新的载体代替是时代的选择,只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没有停下来,不必沮丧和焦虑, 要理性看待(第三个材料是在本材料第一段举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些看待方式,这个材料往 “理性看待”方向归纳才能得全分)。 7.C(3 分)【解析】想起路人,不是我最温暖的记忆,反而是一种无力,是人在面对命运必然归宿前的无奈。 8.(6 分,每点 2 分)1)我们爱自己,却无法去照管好自己的一生:在那些遥远的冬天,我掖着羊皮大衣也冻伤了一条腿,我掉进过冰窟窿,我们无法在自己一生敞开的岁月中照管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 6 页(共 4 页) 好自己。2)亲人爱我们,却无法理解我们所有的苦衷:母亲半夜起来为我做饭,父亲早起帮我套车,当他嫌弃我打回的柴少时,“我”没说冻坏腿的事,即使是父子,有些“寒风”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 6 页(共 4 页) 也无法倾诉(我们爱亲人,却还是让亲人体会不到我的温暖:亲人不知道我是在把隐深的温 暖节俭地用于爱情与生活,认为我是个很冷的人)。3)我们充满爱意地对待路人,却还是无 法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我让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进屋,给他热茶,让他坐在火炉旁,以为 他暖和过来了,落在一个人身上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人生来孤独。 9.(6 分;划线部分是要点,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给 5 分,答对 3 点给 6 分;无举例说明要求,但应结合寒冷分析)答案示例:1)作者对寒冷进行戏谑,文字风趣幽默,让读 者不感到悲痛绝望:“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2)新鲜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削弱了绝望感。作者笔下的寒风寒冷都和人一样有情感,或是调皮,或是迫不得已,能这样去看待寒冷,怎么可能绝望呢:“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3)作者把笔下的寒冷当成他生 命中最自然的组成部分,为它们说话,让人觉得一切理所当然,而不让人悲痛到绝望。如: “那种夜晚天再冷也不觉得,因为寒风在吹好几个人”“那个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炉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这条腿当回事些,或许我能暖和过来”。 10.B(3 分)【解析】参照翻译根据上下文推断。 11.A(3 分)【解析】战国四公子以明智忠信、宽厚爱人、尊贤重士而著称。 12.D(3 分)【解析】(“秦王害怕魏强大”错误,魏公子才是秦王的心腹之患;另外,“假装恭贺公子做了魏王”与原文有出入,“得立为魏王未也”,意为是否已经立为魏王。) 13.(1)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为这件事(替父报仇)悬赏三年,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有人能做到。(为……所:表被动。资:为……悬赏。莫: 没有人。句意分 2 分) (2)公子自己知道两次(第二次)因诽谤被废黜,于是推托有病不上朝了,(在家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宴饮,痛饮烈性酒,经常亲近女人。(再:两次、第二次(“再一次”“又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 6 页(共 4 页) 次”错)。毁:诽谤。谢:推托。句意分 2 分) 参考译文: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 公子为信陵君。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魏安釐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 6 页(共 4 页) 王二十年(前 257 年),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之众去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诫魏王说:“我攻打赵国,短时间内就要打下,如果有诸侯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晋鄙,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意见。公子见侯赢,侯生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为这件事(替父报仇)悬赏三年,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想要为公子效命而死,在所不辞,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公子果真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请求如姬帮忙。如姬果然盗出晋鄙的兵符交给了公子。公子于是统帅了晋鄙的军队,开拔前线攻击秦军。 秦军解围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这一点公子也是明知的。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当时,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多次实行反间计,(利用在秦国的魏国间谍)假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公子自己知道两次因诽谤被废黜,于是推托有病不上朝了,(在家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宴饮,痛饮烈性酒,经常亲近女人。这样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度过了四年,终于因饮酒无度患病死亡。 汉高祖当初地位低贱时,就多次听别人说魏公子贤德有才。等到他即位做了皇帝后,每 次经过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汉高祖十二年,他从击败叛将黥布的前线归来,经过大梁时 为公子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守他的坟墓,让他们世世代代每年按四季祭祀公子。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第 6 页(共 4 页) 14.B(3 分)【解析】颔联虚实结合,前句用实写,后句是想象。 15.(6 分)答案示例:①识度高远,即具有高远的见识和气度。作者表白,虽有这样清凉的世界,但当天下人都在苦热之时,如果不能和天下人共同前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 ②“手提天下”一句,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可谓气度高远。③尾联表现了作者甘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操,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正是诗人的可 贵之处,可谓见识高远。 16.(6 分)(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白露横江 卷起千堆雪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D(3分)【解析】“不管...”与“只问你自己”搭配更好,“即使...”与“也要问自己”搭配更好;“是...还是...”的搭配更好。 18.B(3分)【解析】前一个破折号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或补充,后一个破折号表示语言的 中断;其它各项与原文均用两个破折号表示插说,插在句子中间进行解释说明或补充。本题考查的虽是标点符号的作用,其实还是考查在语境中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体会标点符号的 妙用。 19.C(3 分)【解析】该句表达的是人容易受到自己认识的局限,C 错。这个长句从整体上看,是对前一句的解释,D 正确;“永远不要让自己被...所影响”包括“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A、B 正确。 20.(5 分:三条每条 1.5 分,视其逻辑与表述可加减 0.5 分)答案示例:一是解决世界大疫;二是突出中国大用;三是首用网络大道。 21.(6 分:情怀、意境和语言每点 2 分;可以扣字数分)答案示例:1)前后对比使全诗自 然呈现出对创业者奉献精神和创业成就的讴歌(或:诗人有意把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以最 平静的方式呈现出恶劣的环境。或:对创业者的赞美抒情不著一词,溢于言表)。2)全诗运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0页(共 10 页) 用浅显明朗的语言呈现出有巨大想象空间的画面。3)诗句分则平淡无奇,合则趣味无穷, 画面空间得到了拓展(或:前三段起语的幽默和后面的平静,是承接,也是对峙,使诗歌结 构有了张力。 22.(60 分)参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 10页(共 10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