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东莞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东莞四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本试卷 22 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 7 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 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 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 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 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 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 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 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 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 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 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 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 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 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 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 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 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 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 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 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 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 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 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 位。 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 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 差很大。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 的思想方法。 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 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 融为一体。 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 躬耕于田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新业态是指基于不同产业间的组合、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行业跨界整 合以及嫁接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新型企业、商业乃至产业的组织形态。如无人超市,是一种顾客 通过手机扫码人脸识别进入无人超市购物、无现金支付的新商业模式,它的 24 小时营业、无干预购物、 结账速度快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 案》。其中,针对“新业态,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部分,方案明确,要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数字贸易、 零工经济,支持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员工、远 程办公、“宅经济”等新业态。 (摘编自 MBA 智库·百科、搜狐网) 2 材料二: 2012-2019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走势图 因受新冠肺炎影响,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206504 亿元,增速同比下降 6.8%,2020 年 1-2 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5.21 万亿人民币,较同期大跌 20.5%。但是,疫情催生下,“宅”经济发展 迅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逆势增长 3%。2 月中旬,各省陆续复工复产,国内消费逐渐回暖。3 月,部 分产业产值降幅明显收窄。 (摘编自《宏观看行业:网上生活之直播带货》) 材料三: 疫情期间,由于贸易往来受限,通过跨境电商对接海外客户时降低交易成本,传统外贸大额交易的 特点改变了,变为多批次、小批量地把本土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全球”。 广东社会科学院专家丁力将这些在疫情期间催生的新经济现象称为“隔离经济”。他用四句话来概 括“隔离经济”,分别是线上交易主流化、线下生产无人化、企业运营虚拟化、终端服务视频化。在这 些变化背后,本质是市场需求的改变。“既然市场需求改变了,未来需要怎么样的产业结构来对接则是 一个大问题。”丁力说。 (摘编自南方周末《一季度 GDP 成绩单复盘》) 材料四: 记者:很多人也担心,非常时期培养出来的用户消费习惯或理念,能否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王微:这一阶段产生的一些创新,有些可能是暂时性的需要,但总归是有需求基础的。如果这些行 业企业能够加快完善服务,拓展应用场景,增强用户粘性,多数创新前景是可期的。 记者:为应对疫情影响,如何更好地推动这些新业态经济发展? 王微:行业协会要广泛开展新模式、新业态知识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学会通过“互联网+”、技 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链整合及企业组织创新等方式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抓好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 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聚集制造资源和需求,提前抢占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先机,积极拓展新模式、新业 态应用范围。 政府部门一方面要着力提升现代化监管能力,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 缩短审批流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 措施,推动解决新业态涉及的分工协作问题、新模式涉及的体制障碍问题,为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创造 良好环境。 (摘编自《王微:疫情催生五大行业机遇 爆发式红利需转为持续动力》) 4.下列不属于疫情防控中催生出来的经济新业态是(3 分) ( ) A.知名企业短期租用多家餐饮企业员工,实现“员工共享”。 B.博物馆将馆藏文物的资料分类录入云端,开设线上展览。 C.多家企业采用云签约、云招标等形式进行线上远程办公。 D.教育部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疫情的影响下,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传统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宅”经济却发展迅速, 因而新业态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材料二中,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呈现逐年稳步上升。2020 年 1-2 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 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却逆势增长。 C.防疫期间爆发式涌现的新业态,有些是昙花一现的应急之计,有些因为培育了新的生活、学习、办 公、社交习惯,给经济带来了新机遇。 D.云计算、大数据、AI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防控防疫、复兴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抓好新一代信息 设施建设,是发展新业态的技术前提。 6.疫情下活跃的经济新业态,如何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 7-9 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 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 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 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 ,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 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 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 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的 3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 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 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 :“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 :“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 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 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 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 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 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跟,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 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 说是要犒劳 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來去世后,我没来得 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 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 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 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 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 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向麻婶女儿要钱, 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 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 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 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8.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 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 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 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 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 无 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 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 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 “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 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日:“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 不亲附, 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 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曰,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 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 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 城,汉兵败散而 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魏王豹 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 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 4 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 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B.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 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C.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 /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D.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 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用来代指平民。古代指平民的词还有“黎 庶”“黔首”“元元”“民氓”等。 B.斋戒,指古人在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活动前要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不饮酒,不吃荤,不 游乐,以示虔诚和庄敬。 C.三秦,项羽灭秦后,把秦关中之地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其所辖地就称三秦。今把陕西的陕南、 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D.谒,在此处指“谒见”,有觐见、拜见之意,是臣下、属下以恭谨的礼仪拜见君王或上级,拜见 时还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邦,也因不 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 用韩信。 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 是民心。 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 了楚军。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5 分) (2)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 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①。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①蕤,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从词的标题看,这是一首奉和词,奉和的对象是杨元素,内容是写梅花。 B.上片末句,芳英散落,不偏不倚,掉在客人的酒杯之中,可爱又可恼。 C.上片由寒雀争看梅花,逗引客来花下,梅花惹人喜爱的美姿不言而喻。 D.末句“一点微酸”是写梅子,诉之味觉,新颖形象,读来意味无穷。 15.词的首二句写景极为高妙,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 名句,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 , ”的豪情。 (2)苏轼在《赤壁赋》中,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人生短暂,人类渺小”的慨叹的诗句 “ , ”。 (3)庄子《逍遥游》中的“ , ”两句,表现了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 而动摇心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7-19 小题。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材、质、色在世界建筑史上 。绘制于这些古 建筑之上的彩画是建筑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识。中国古建筑彩 画分为官式彩画与地方彩画,它们各具特色,既是中国建筑文化 的体现,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 地区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修缮保护仍沿用传统的人工修复方式,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 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少,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古建筑彩画 遗存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已 。近年来,专家们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的数字存档,这既可对文物进 行虚拟修复,又可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数字博物馆正是 成功应用的 。运用数字技术完整记录、整理、修复、存储古建筑彩画遗存信息,( ),搭建 新的学习平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独树一帜 多样性 刻不容缓 案例 5 B. 自成一家 普遍性 事不宜迟 案例 C. 自成一家 多样性 刻不容缓 个例 D. 独树一帜 普遍性 事不宜迟 个例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 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灭亡 B. 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 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灭亡 C. 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 统技艺,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 D. 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 逐渐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拾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还能为古建筑彩画的 永久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 B. 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古建筑彩画的永久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 还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 C. 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 还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 D. 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 的教学方式,还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5 个字。(6 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 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_ ,元曲的灵动俏丽; 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 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_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 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5 个字。(5 分) 2020 年 3 月 31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 2020 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公告称: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 行,新考试时间为 7 月 7 日至 8 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 月 7 日,语文 9:00 至 11: 30:数学 15: 00 至 17:00。7 月 8 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9:00 至 11:30:外语 15:00 至 1 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经教育部同意后及时 向社会发布。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秩序是一种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意味着光明和安宁;秩序是一种价值观念,意味着内在的自由 和自我控制;秩序更是一种力量,意味着人类共同的需要。 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按防控要求居家隔离,做好自我保护。有人认为,遵守秩序很重要,小到生活 的舒适惬意,大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需要秩序的保障;有人认为,遵守秩序会受到很多束缚,凡事要 随性一点,自己舒服最重要。对于以上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6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语文答案解析 1.A 解析 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可找到答案,是编者这样安排的。 2.D 解析 A.范围扩大。B 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基础。C.因果 倒置。 3.A 解析 程度言重了,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 4.D 【D 对象错误,新业态是企业、商业乃至产业的组织形态,教育部门属于政府事业单位,故不属于 此类】 5.A 【A 中“‘宅’经济却发展迅速,因而新业态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因果关系不成立。】 6.①企业:加快新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加速产业间的组合、企业内外分化融合、行业跨界整合;把握 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优化产品、完善服务。 ②行业:广泛开展新模式、新业态知识普及活动;全球范围内聚集制造资源和需求。 ③政府:提升现代化监管能力,缩短审批流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新业态 经济扫除制度障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每点 2 分,3 点 6 分,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可给分。) 7.C【解析】A 项“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错;B(“精明”解读不够准确)和 D 项(主 题解读过度)理解不准确。 8.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 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款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容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每点 2 分) 9.细节描写分析: 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 “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 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三次中任两次分析即可 4 分) 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2 分) 10.B 【解析】“益为”指增加设置,作句子的谓语。“疑兵”作“益为”的宾语,“信乃益为疑兵”是 指“韩信就增设疑兵”,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从夏阳”和“以木罂缻”是介宾短语作“渡” 的状语,“从夏阳”和“以木罂缻”之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故选B。 11.D 【解析】“谒”的理解有误。原文语句是“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在此处是“请求” 之意,魏王豹请求回家探望生病的亲人。故选D。 12.D 【解析】“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合齐、赵共击楚。四月, 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所以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 汉王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故选D。 13.(1)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 离去的原因。 “素”,一向、向来;“拜”,授与官职、任命;“所以”,……的原因。此乃信所以去也:判断句。 (每点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2) (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更厉害?” “料”:估量、揣度、料想;“强”:指兵力强盛;“孰与”:固定结构,与……相比,谁更……。 省略句,省主语。(每点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贫穷且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 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 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下来做他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又投奔项羽, 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逃离楚军去投 奔他,还是没什么名气。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在半路上跑掉的军官 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 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他。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 汉王骂道:“跑掉的军官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 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最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想长期 做 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于是汉王 打算召见韩信任用他。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 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 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完成仪式,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 “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 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 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 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但是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 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 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 可以被消灭的呢?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 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 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八 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 205),出兵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 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 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向西进军。 六月,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 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 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 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偸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 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 14. B。“可爱又可恼”不合文意。全诗是在写“梅花”,“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 落酒卮”,这句话写出了麻雀惊飞踏散梅花,梅花落到酒杯里的情景,结合全诗,通过“痛饮 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可知诗人此时情感是愉悦的,满眼全是“可爱”之景,并无“可 恼”之意。 15.【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重要句子的能力。考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本题“词的首 二句写景极为高妙,请简要分析”,考生应按照“手法+内容分析+情感效果”的模式作答,常 见的写景的角度有正、侧面,动静,远近,虚实等,注意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语言之美。“寒雀满 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这句话写的是早春之景,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葳蕤如玉的梅花; 运用拟人手法,将“寒雀”拟人化,“满”形容寒雀之多,“争”刻画竞相之态,“看”仿佛 7 寒雀很有欣赏眼力。看似字字写雀,本诗标题为“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全诗不着一 “梅”字,寒雀喧枝,实则句句写梅,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侧面表 现梅花之盛,表现了作者赏梅的无限喜悦之情。 答案:①写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葳蕤如玉的梅花;②运用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梅花的姿态、 神韵与品格;③“满”形容寒雀之多,“争”刻画竞相之态,“看”仿佛寒雀很有欣赏眼力, 字字写雀,句句写梅,手法高超;④写出了春回大地,诗人会友赏梅的无限喜悦之情。 16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7.A “独树-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格;“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 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语境说的是“中国建筑文化”“材、质、色在世界建筑史上”有自己的 特色,应选“独树一帜”。“普遍性”指普遍的性质或状态;“多样性”指多种样式的状态。语境是说“中 国古建筑彩画”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特色,体现的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丰富多彩,应选“多样 性”。“事不宜迟”指谓事情急迫,须抓紧快做;“刻不容缓”形容情势十分紧迫,一刻也不容耽搁。 语境说“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古建筑彩画遗存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很紧迫,应选“刻不容缓”。“个 例”指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 语境说“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数字博物馆正是成功应用的”一个例子,值得借 鉴,应选“案例”。 18.D 原句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可在“彩画艺匠”前加“通过”,排除AB 项;第二个分句搭 配不当,可将“缺少”改为“缺失”,排除C 项。 19. C “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和“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 时空”分别照应前文“既可进行文物的虚拟修复,又可进行文物的虚拟展示”;“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 直观的教学方式”与后文“搭建新的学习平台”紧密衔接。 20.解析:第一处根据前一句“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可以得出这一句的句式,应为 “更是……”;再根据后面内容来推测此句的内容。第二处根据前面“唐诗的激情洋溢”和后面“元曲 的灵动俏丽”可以得知,这一句应填和宋词有关的内容。第三处联系前一句和后一句可以得知,这一句 应是说汉字面临的危机。 答案: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②宋词的婉转清雅 ③古老的方块字 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其他意思对即可) 21.教育部发布公告,2020 年高考推迟到 7 月 7 日至 8 日举行,湖北和北京提出安排意见,经教育部同 意后向社会公布。 22. 附: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等 级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 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 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 修辞手法⑩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⑥见解新颖⑥材料新鲜⑩构思新巧⑥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⑩有个性 特征 (三).具体操作 (1)关于内容。凡能够综合材料内容,并对材料含意的某一方面有所挖掘的文章,内容判为一等;凡能够 围绕材料内容的某一方面,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的文章,内容判为二等;若文章完全没有提及材料但内 容暗合材料的,内容仍应判为二等;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及材料内容,但文章的主体部分与材料内容及含 意无关的,内容判为三等;完全没有涉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文章中没有材料的任何影子,内容判为四 等。 (2)关于表达。表达应从属于内容;表达可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 (3)关于发展等级。发展等级与内容、表达相关,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不 求全面,可就单项给分。 (4)缺题目扣 2 分。 (5)出现错别字,1 个扣 1 分,2 个扣 2 分,3 个扣 3 分,以此类推,重复的不计。 (6)字数不足的,每少 50 字扣 1 分;全文在 400 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 20 分;200 字以内的,得分不 超过 15 分。 【审题要求】 材料内容第一段从秩序“状态、价值观念和力量”三个方面阐述,材料第二段结合“新冠疫情居家 隔离”的政策要求,设置任务要求“要不要遵守秩序”。一方观点从“准守秩序”对个人生活、个体对 国家的影响,阐述秩序的保障作用。另一方观点从反向谈“遵守秩序”对个人产生的不利影响,表明 “不愿意遵守秩序”的态度。这一现象在个体与集体、社会,乃至国家的多个方面都有不同的呈现。 价值观念是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反映出人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体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 同的价值观念在现实中会有冲突,所以,遵守秩序与否表现在如何处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方面。如 集会戴口罩,排队就餐,不捕杀野生动物,不食野味等;“秩序”的力量,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帮助和内 在的精神支持,这是人类的共同需求,人与人之间需要帮助,国与国之间同样需要。如当下世界对于 “和平”的渴望。 【参考立意】 ①遵守秩序是一种内在修养,不断提升自我,进而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②遵守秩序是共同的需要,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尊重,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③遵守秩序可以获得守望相助的力量,危难之时,同舟共济,共克难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